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亮剑1918-第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罐头稳稳当当的放在桌子上。

    众人不解的时候,史迪威挺了挺身子道:“委员长先生,这是美方的援华物质,但是我却在贵国的黑市上见到了它。我的助手在南京和昆明的黑市上见到了美方援助的汽油、大米,我甚至在贵国官员的家中,见到了美方援助的诸多物质。”

    说到这里,史迪威不住的摇了摇头,他又道:“所以,我想请贵国政府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

    听了史迪威这番话,中方的人员坐立难安,宋子文等人也都开始交头接耳的笛声嘀咕起来,大家对美援物质分配中存在的贪腐行为心知肚明,可没想到美国人竟然这么重视,他们担心美方会以此为理由减少或者断绝对中国的援助。

    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眼下中国基础工业的恢复很多是依靠美方的援助,要知道从美国那里除了获取汽油、罐头、飞机大炮之类的战争必须物质外,还有不少的工业生产设备以及生产图纸,要是贸然断了供应,那对刚刚改善的抗战局面可谓是有着严重的影响。

    陈烈文将目光投向黄柯,黄柯的脸上没有了笑容,但依旧波澜不惊,似乎这些事情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

    宋子文见黄柯不再言语,只好越俎代庖的代为解释说:“史迪威将军,你说的这些情况可能是存在的,但我相信只是极个别的现象。中方一定秉承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查处,杜绝在这其中的贪腐行为。”

    宋部长的一番话让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不少,不料史迪威却摇头道:“部长先生,我想不是我不愿意相信贵国政府惩治贪腐行为的决心,但眼下这种紧要时期,最好还是由我们美方对物资进行分配和监督。”

    “这怎么能行?”与会的众人急了,毕竟这些物资不是美方平白无故来援助的,中方也给予了相应的汇报,而在战后中国甚至还需要偿还这笔贷款。既然是自己借来的东西,怎么能够交由美方进行分配使用呢?

    众人又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场面一顿开始有些混乱。

    而史迪威则一直把目光集中在黄柯这里。黄柯依旧一副波澜不惊的表情,待到众人声音开始低了下来后,他才慢悠悠的端起茶杯,呷了一口之后又不紧不慢的说道:“史迪威将军所说的情况的确存在,我本人也非常痛恨这种行为!”

    表过态之后,黄柯又将身子挺了挺,他双手交叉放在桌子上,以不容置疑的口吻道:“这件事情由美方来进行提出,本身就是我们的耻辱。我对此向美方表示感谢,同时也表达出我们的歉意。”

    听过此话,美方人员都面露得色,就连不苟言笑的史迪威嘴角也浮现了一丝笑意。

    黄柯又接着说道:“不过,至于史迪威将军提出来的美方援华物质分配权的问题上,我对此持有保留的态度。一来,援华物质的分配权上,我和罗斯福总统在电话中已经说明,援助给中方的,自然是要由中方来进行分配;二来,这些物质也不是我们平白无故获得的,中美双方有过相关的协议。我很欣赏贵国罗斯福总统的一个比喻,‘租借法案好比邻居家着火的时候,把美国的水管借给他们用’。难道说借来水管还需要‘邻居’监督该往哪里浇水吗?”

    这话让史迪威有些难堪,他抿着嘴巴皱起眉头,眼窝感觉更深了。

    黄柯又笑了笑道:“既然你们提出了疑问,我提出一个折中的建议,援华的物资还是由我们中方进行分配,但我希望美方可以组织一个监督机构全程进行监督。在监督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赋予美方监督和执法权,如果发现有存在贪腐的行为,可立即进行制止,并有权关押当事人,上报之后由盟军司令部派出人员进行详细的调查。”

    黄柯的姿态放的很低,同时建议也十分中肯。跟随史迪威来的那群美国军官可不愿意再多增加一个活去分配什么援华物资,现在这个建议节省了人力物力,也能够为双方所接受,何乐而不为?

    美方人员简单的商议后,同意了黄柯提出的这个方案。史迪威虽然有些不情愿,不过考虑到大局影响,自然也就没说什么。他知道对面这位黄柯的脾气秉性,他曾数次到访美国,从那里引进了大量的工业设备和生产线,也忽悠了大批华裔在美学者回国。

    显然,这样一个人物不是那么好对付。不过既然美方派出监督,也算是达到了史迪威的初衷,他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便同意了这个方案。

    黄柯继续道:“现在我们仅仅依靠空中航线进行物质援助,这样的援助十分有限,必须打通陆路援助才能更好的武装中国军队,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我回头写一封亲笔信,请史迪威将军务必转交给罗斯福总统。”

    说着,黄柯从口袋里拿出来一封已经准备的信札递给了史迪威。史迪威接过之后道:“恐怕我只能转交给罗斯福总统了。”

    “好的,我私人感谢你了。”黄柯又笑道。

    陈烈文看后心里不禁赞叹,看来黄柯早就有所准备。史迪威对几件事情的态度他都了如指掌,提前做好了布局。虽说第一个问题没有谈拢,可这谈着谈着就又绕了回去,谁都知道要打通滇缅公路就要夺回缅甸,这也变相认可了在同古进行会战的方案。

    话题绕回来绕过去,都是达到了黄柯的期望,陈烈文不禁从内心之中佩服。

    这个议题的圆满解决,接下来就是第三个议题,也就是美方迫切需要解决的议题了,在中国建立轰炸日本的空军基地。

    老实说,现阶段进攻日本本土并不是黄柯和国防部的一个打算,中日军队现在的相持时期,日本会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太平洋上去,趁着这个间隙,南京政府也雄心勃勃的展开工业恢复和军事整顿计划。

    按照现在的这个进度,一年之后国防军完成整顿,现有部队缩减人数,整体维持在二百万上下,但却是拥有多个方向大兵团的虎狼之师。在接下来的两年内,逐步收复失地,并且取得对朝鲜半岛、密支那、缅甸、甚至是东南亚等周围地区的控制权。

    眼下如果建立对日本土轰炸基地,势必会吸引日方火力,中日军队不得不提前展开决战,那样的话原有计划就会被打乱,对中方实则不利。

    但对美方来说,建立轰炸基地不仅能够消耗日方工业基础,还能让中方吸引火力,减少对太平洋的压力,逐步实现他们的反攻计划,所以美国方面的迫切也是有他们的原因。

第067章 轰炸日本本土计划() 
在进行最后一场谈判之前,黄柯和许绍周、宋子文等人在旁边的小会议室进行了一个简单磋商。

    因为时间短,黄柯也没有啰嗦什么,他说中美合作建立机场是不能拒绝的,即使这对中方的利益暂时有损伤,但考虑到反法西斯总体进程以及盟友之间的关系,中美合作共建机场是一件双方都有共识的事。

    建不建已经考虑好了,所以黄柯便直接抛出下一个问题,在哪建?也就是机场选址的问题。

    许绍周是空军部长,在这之前空军部已经对此做了调研和基本的规划,并且汇集成册送抵他的案头。在黄柯提出此问题之后,他不假思索的答道:“我们事前已经做了初步的评估,按照美方的要求,再考虑到b…29的航程,以及综合补给等各种因素,有以下几个城市可以作为机场选址备选点:成都、昆明、芜湖、苏州,还有就是济南。”

    许绍周又说:“这些城市的均衡条件各有优劣,总的来说越靠近内陆的城市,就相对来说越安全,但是会以损失航程为代价。”

    黄柯点点头,“这个不能完全考虑我们,还要和美方进行协商。这样吧,回头的评估材料也直接呈递给美方一份,让他们也综合考量一下。”

    许绍周点点头,答了声“是”。

    接着,黄柯就不直接询问了,而是对宋子文吩咐说:“宋部长,等一下会前你和美方进行沟通的时候,要把咱们迫切希望建立机场的事情告知对方,同时也传达我们合作的善意,不过我们也有自己的要求。”

    说到这里,他似乎像是猜谜语一样故意的留下来一个谜底给对方,没有等宋子文他们问及,便又抬手看表道:“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就先讨论到这吧。好了,散会。”

    说完,会议室已经散了。众人起来直奔大会议室前去。

    史迪威和一干美方代表都已经就位了,显然,史迪威的心情比刚才好了一些,他和同僚们闲谈的时候,不时的放声大笑,看来这次的会谈还是符合他们总体预期。

    双方人员就位之后,大家开始纷纷落座。刚一开始,宋子文就传达了中方的基本意思,双方最后一次的会谈在一个友好的气氛中展开。

    空军部长许绍周将中方的选址意见表递给了史迪威,并说美方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史迪威和其他人接过来看着不住地点头,显然对中方细致的工作表示赞赏。

    “我们非常欣赏贵方的这种严谨务实的态度。具体的选址地方今天还不能确定,我们还需要回去之后再做研究,但相信很快就有结果。”史迪威一改起初板着脸的态度,脸上也浮现了一些难得的笑意。

    随后,双方又研讨了一些有关细节。史迪威对机场建造的问题上提出疑问,黄柯大手一挥表示,“机场建造由中方进行承担,美方也可以派出技术团队进行指导。建造机场的材料和工程人员由我们自己负担。”

    这话说的漂亮,史迪威和美方人员对视之后表示赞同,气氛一度十分融洽。

    接着,美方人员将驻扎在此地轰炸机的数量规模等进行一个介绍,前期准备部署90架b…29轰炸机,后期的部署数量要按照轰炸的效果来补充,美方的意见是维持在中国战场400架b…29数量,以保证对日本本土的完全压制。

    这些都是预料之中,中美双方此前也就此进行了一个初步的沟通,所以当史迪威说出来的时候自然没有什么反对。

    不过接下来黄柯的话却让史迪威甚至中方人员都大为吃惊,黄柯抛出了他等待已久的观点,“我方建议由中美双方组成联合轰炸机编队,我们可以派出飞行员参与到对日本土的轰炸行动之中。”

    史迪威等人正惊讶的时候,黄柯坦言道:“从技术上,虽然我们中国空军的飞行员在远程轰炸的经验上不如美方航空队,但在应对复杂气候条件和对日作战上,我们也是有经验可供分享。我们双方都是盟友,中方理应为此尽到一些责任。”

    史迪威不说话,看着黄柯继续说道:“从民族情感上,我们是饱受日本侵略之苦的国家,我们的国民和军队都痛恨日本帝国主义,这次中方飞行员能够参与到对日本土的轰炸中,对于振奋我们军民抗战信心也是有着很积极的现实意义。”

    “另外,从贵国的角度考虑,现在贵国要在太平洋、欧洲、非洲等多地交战,飞行员面临紧张,这样也可以缓解你们的压力。”

    黄柯接下来还从具体双方合作远景,中国战区的战场维系等多方面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其实他并不需要史迪威立刻表态,也不需要史迪威对此有什么态度,实际上,黄柯在让史迪威转交给罗斯福的那封亲笔信中已经完全阐明了这个观点,他相信凭借罗斯福总统的睿智,一定会同意这个方案。

    史迪威果然没有立刻就此表态,他扶了扶高耸鼻梁上的眼镜,消瘦的手指交叉在一起,抿了抿嘴,又晃了晃膝盖,调整了一下坐姿之后,将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卡在太阳穴和下巴之间。

    “委员长先生,你的这个提议超出了我们之前商定的范围,我想我需要向华盛顿汇报之后才能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

    黄柯点点头,“可以理解,不过时间不等人,还请史迪威将军尽快。”

    说着,他站起来同史迪威握手,这意思是宣告会谈结束。双方的工作人员就会议记录进行了整理,确认无误之后整理成册。

    会谈结束周的晚上,黄柯在国防部中山厅为史迪威一行举行了欢迎的宴会。

    宴会除了宴请一些中美与会的有关人员之外,还邀请了一些中美友好的人员,英国、苏联等国家的驻华使馆和他们的夫人,正在中国访问的着名作家海明威和他的妻子玛莎也受邀参加此宴。

    葡萄美酒、醇香茅台,再配上中国厨师们奉献的美味佳肴,在觥筹交错之中一派其乐融融的祥和气氛,黄柯和众人频频举杯之后,被宋子文和许绍周拉到了大厅的阳台,单独聊了起来。

    “子文、绍周,你们有什么事情还要单独来说?”黄柯笑道,他和宋子文私交甚笃,算是和武汉那一帮中为数不多还有密切联系的人了,和许绍周也算是多年上下级关系,加上这又是私下场合,自然是有什么就说什么。

    不过说到底,宋子文也算武汉那一帮的嫡系,孔部长和他矛盾较多,蒋中正跟他的关系也是不咸不淡,双方无非就是亲戚关系,有时候因为利益在一起,也有时候因为利益而分开,并非多么的亲密。

    宋子文听黄柯这样询问,也拉下脸过来低声道:“兴华兄,你怎么能向美方提出这般要求?我们的飞行员本来就紧缺,为什么还要掺和到他们对日轰炸中去。要知道这样的伤亡率很高,况且,美国人也不一定买账。另外,咱们跟美国人搞联合航空队,势必要分摊一部分费用,这样也就增加了一笔财政的开支。”

    许绍周也跟着说道:“的确如此。”看的出来,他也是赞同宋子文的观点。

    黄柯端着手里的高脚杯摇了摇,认真的听着两人的意见。两人出发点不容置疑,但他们的考虑却错了,或者说考虑的不够长远。而黄柯作为一个“过来人”,自然能够根据以后五年、十年的世界形势来进行一个基本的判断。

    这就是少有的对未来的准确预见性!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美国现在需要求着我们来建这个空军基地的原因是什么?”黄柯看着两人道。

    许绍周倒是快人快语直言道:“自然是因为他们在太平洋上只能是被动挨打,没有能够进攻进攻日本本土的基地。”

    黄柯点头:“绍周说的不错,可问题是一旦美军在太平洋转守为攻之后,那么他们还会如此迫切的需要在我们这建立空军基地吗?”

    道理不言自明,显然是不需要,宋子文和许绍周对于这点都十分清楚。

    黄柯接着问许绍周,“你是空军部长,难道中美搞联合轰炸机队没有一点好处?”

    许绍周自然否认,“要说有好处也是显而易见,我们的空军在远程轰炸上欠缺不少。一来试我国家研制的h系列轰炸机航程较短,载弹量不足,再者就是飞行员素养。当然,这根我们目前的空中实际情况需求有关,我们空军对日本航空队主要是以防御为主,这块也就空缺了。”

    “这不就对了吗?”黄柯没有继续说下去,不过宋子文和许绍周也已经明白其中深意。既然黄柯执意如此,他们也只好在谈判上多争取一些筹码了。

    “女士们,先生们!请大家暂停止一下欢聚,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宣布。”英国驻华领事沃伦先生走到舞池的中央。

    等到众人都将目光投向他的时候,他振臂一呼道:“英国中东战场司令克劳德奥金莱克所统领英联邦军队已经在阿拉曼地区取得了对德国纳粹防守的胜利,下一步,他们将要转守为攻!万岁!”

第068章 游船密谈() 
在黄柯在南京会晤史迪威一行美方代表团的时候,赵庭辉已经从南京秘密出发,几经辗转抵达了浙江湖州,这个双方军事对峙的最前沿。

    在一个不起眼的江南小镇的一艘游船上,双方进行了接触一个多月一来的首次正式保密的谈判。

    赵庭辉穿着一身黑色的绸缎长袍褂,头上戴着一顶礼帽,脚上一双千层底的布鞋,看起来倒像是来这里度假的旅人。赵庭辉旁边跟着的是一个日语翻译,还有负责安全的戴笠、十四仔和学者和国府的政治顾问章友三等人。

    这样的搭配并非偶然而成,而是经过精心安排。首先,赵庭辉本人和黄柯关系密切,说是“皇亲国戚”也为不过,而他本人又不在政府之中任职,必然会省去很多麻烦,他作为谈判的主要人物,自然是极其适合的。

    十四仔和戴笠,一个可以代表军方,一个可以代表情报机构,十四仔勇猛有余,思维缜密,戴笠脑袋瓜子灵活,又长期从事对日情报工作,安全上他来负责也是比较稳妥。

    再说章友三,此人学贯中西,做事比较沉稳,在谈判的过程之中会有诸多的突发事件,他在可以镇得住场子,也便于应对日本人的各种刁难,自然是稳妥的。

    一行人从中方区域开始乘车前往湖州,抵达这个小镇之后,便又和普通的游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