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两岸惊涛中的毛泽东与蒋介石 作者:[中]尹家民-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3。争夺海南岛,蒋介石又输一招
  就在蒋介石张罗着复职,毛泽东即将出访苏联之时,临行前 仍研究了金门作战的教训,并于12月18日在途中亲自起草了对 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的指示电报。这封电报可以说是人民解放 军统帅机关第一次会议对于渡海作战规律的系统总结。电报特别 指出:渡海作战,完全与过去我军所有作战的经验不相同,即必 须注意潮水与风向,必须集中能一次运载至少一个军〈四五万 人)的全部兵力,携带三天以上粮食,于敌前登陆,建立稳固滩 头阵地,随即独立攻进而不要依靠后援。电报还举出三野第十兵 团在金门失利的教训是:
  “……于占领厦门后,不明上述情况,以三个半团九千人进 攻金门岛上之敌三万人,无援无粮,被敌围攻,全军覆灭。你们 必须研究这一教训。”
  毛泽东同时还要林彪向粟裕调査了解渡海作战的全部经验; 以免重蹈金门覆辙。
  在苏联访问的繁忙时候,毛泽东一直关注着渡海作战的准备 工作。1950年1月10日,他在苏联又致电第四野战军首长,提 出“争取于春夏两季内解决海南岛问题”。同时又分析了海南岛 作战与金门作战的区别:“海南岛与金门岛情况不同的地方,一 是有冯白驹配合,二是敌军战斗力较差。只要能一次运两万人登 陆,又有军级指挥机构随同登陆,……就能建立立足点,以待后 续部队的继进。”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它的面积和战略意义仅次于台湾。 对其进攻的难度,远远超出了金门与舟山。
  从其地理位置上看:在当时国民党军所占的四个主要岛屿 中,它比金门、舟山距大陆都要远。琼州海峡是世界上流速最大 的海峡之一。这给渡海航行造成困难。其次从双方力量上看:攻 金门、舟山渡海距离都在10公里之内,人民解放军的炮兵可以 直接掩护航渡和登陆,国民党军的军舰只能在远处以火力拦截; 金门岛上当时也没有设备完整的机场,需要呼唤台湾进行空中支 援。可是进攻海南岛则情况不同。由于海峡较宽,不仅航渡距离 远,登陆点也在人民解放军的炮火射程之外,无法进行火力掩 护。国民党军的军舰还可以直接到中流拦截。在海南岛上还停有 20多架作战飞机,可随时直接支援守岛的国民党军作战。四野 渡海兵团还完全没有海空军的掩护,航渡工具只有木帆船,是以 陆军单独向敌军陆海空三军的立体防御发起进攻。
  但毛泽东认为,尽管进攻海南岛在某些方面比进攻金门困 难。可也有有利条件。海南岛上的国民党军兵力虽然比金门多, 但是由于岛大海岸线长,守备分散,要登陆的空隙也多。金门守 军胡琏部是国民党残余陆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而海南岛上国 民党军的五个军虽多是老粤军的部队,但都是在被歼灭后刚刚重 建的,装备和训练都不如胡琏部。
  毛泽东电文中提到的冯白驹,当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 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琼崖纵队是以1927年9月海南岛农民起 义队伍为基础组建的。这支人民武装经历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 考验,终于创立了以五指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到1947年10 月中央军委授予它“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的番号时,其已 辖三个总队共10个团约2万人的作战力量。于1950年初,已解 放了占全岛面积三分之二的广大地区,成为支援渡海作战登陆海 南的坚强力量。
  2月17日,即毛泽东结束访苏的同一天,他又根据中共中 央转到苏联的四野渡海兵团的报告发出指示:以运输准备确有把 握而后动作为原则,避免仓促莽撞,造成过失。
  四野渡海兵团经过精心准备,根据海南岛的具体情况,采取 了一系列新的作战方式。于1950年3月5日派出先遣营船队偷 渡成功,四天后,第二渡海先遣营出发。两批偷渡部队的登岛, 令吹嘘防御体系“固若金汤”的守军司令薛岳气急败坏,忙调集 了六个团进攻先遣营,但遭到先遣营的顽强抵抗。在不长的时间 里,解放军两批四支先遣偷渡部队均登陆成功,为迎接大兵团强 攻海南打下了基础。4月10日,渡海兵团主力分成第一、第二 梯队向琼北实施大规模强渡登陆。指挥所还命令琼崖纵队和先遣 偷渡部队,在强渡战斗打响以后,积极主动出击以牵制敌人,以 策应主力部队的强渡。
  “海南防守司令”薛岳面对大军压境,起初居然认为是共军 的“小部队偷渡”,尤其是他在对登陆的解放军一二八师实施了 反包围之后,以为稳操胜券,甚至放出挘а裕骸暗锹焦簿唇弧∪摺保诤?谑姓倏降摹白=荽蠡帷钡幕岢∫膊贾煤昧恕!∷押D系旱背闪恕 敖鹈诺诙薄�
  然而,随之而来的一连串沉重打击,无情地粉碎了他的美梦。
  岛上很快出现了包围与反包围、内线与外线犬牙交错的复杂 局面。在战斗中,攻守双方都不敢开炮,在许多地方展开了短兵 相接的肉搏战。到了 24日凌晨,参加渡海作战的解放军10万大 军全部登上了海南岛。薛岳眼见苦心经营的琼北、琼东各防御体 系土崩瓦解,溃不成军,在22日便下令全线南撤,同时致电蒋 介石,要求火速派舰船来琼接运残部撤离海南。这两道“使命” 完成后,他即于当晚与岛上的军政要员们乘机开溜了。
  1950年2月下旬,毛泽东访苏回国,途经沈阳,作短暂停留。
  东北局大院的会议室里,30多名党政军主要领导干部受到 毛泽东的接见。毛泽东对空军的事情特别留意,他问起空军第四 航校校长吕黎平:“学员开始飞行训练了没有?苏联专家教得如 何?” ’
  吕黎平回答:“从1月16日后各校都陆续转人边学理论边飞 行,我们航校也于1月8日转人飞行训练。苏联专家工作认真, 带飞学员进展顺利。”
  毛泽东点头,又问:“国土防空和解放台湾都非常需要早一 点有自己的空军,依你看,我们航校一年内能培养出担负作战任 务的飞行员吗?第一期学员毕业后,能组建几个作战师?”
  “航校指战员正竭尽全力,加快训练步伐,决心不误参战。” 吕黎平说得很坚定,“从目前情况看,一年内培训出组建七个航 空师的空、地勤人员是有把握的,请主席放心。”
  “那很好,很好!”毛泽东赞赏地看着吕黎平,满怀信心, “我相信困难是压不倒你们的,空军作战部队是能够按计划组建 的。”
  临别时,毛泽东又对吕黎平说:“回去代我向同志们问好。 大家辛苦了,希望再接再厉,早点把翅膀练硬了,飞出新中国空军的军威来!”
  蒋介石一直密切注视着毛泽东的访苏。这一成功,对蒋介石 来说,又是致命的一击。
  蒋介石在3月1日复职后,马上命令盘踞定海、台湾、海南 岛的国民党空军部队倾巢出动,空袭上海、南京、福州、广州及 东南沿海的地区的工厂、铁路、桥梁、码头等重要政治经济目 标,后又命令8…24轰炸机北上,轰炸红色首都北京,投弹目 标:中南海,南苑机场。
  毛泽东正在中南海菊香书屋吃饭,听得外面隐隐约约的轰炸 声,问起卫士:“怎么回事?”
  卫士答:“国民党飞机又往北京撂炸弹呢!”
  毛泽东“唔” 了一声,回过头来,挟起一个两寸长的干辣 子,送进嘴里,一边嚼,一边思索着。
  当晚,毛泽东面示刘亚楼:“必须迅速增强空军力量!”毛泽东的用意很明显,我们不能听任国民党的空军在头顶上拉屎拉 尿,让蒋介石逞能我们干瞪眼!
  朱德也于3月10日指示:“我们的任务是很紧迫的。人民实 在等得焦急了。他们希望我们很快地学会,学会了就打。因此, 我们的学校是个速成班,要很快地把学校办好。越快越好,快一个月也好。”
  周恩来掌握国际上的情况,知道1950年,美国、苏联早已生产了喷气式歼击机,并陆续将新机装备部队,而我军引用的活 塞式螺旋桨的军用飞机,已成了淘汰的战斗机种。他报请毛泽东 同意后,指示空军:新中国的空军建设不但要求数量与国民党相 比占压倒优势;而且要重质量,紧紧跟上世界航空兵器的发展潮 流,掌握第一流的武器,练出第一流的本领。应该设法在航校第 二期学员毕业后,组建一个装备现代喷气式歼击机的三类作战 师,以能和美制蒋机相抗衡。
  ●4。蒋介石决定“以退为守”,死保台湾
  1950年5月1日,海南全境解放。一周之后,在台北阳明山 士林别墅,蒋介石独自在办公室里踱步,不时看一眼墙上的大地 图。门外不时传来侍从的报告声。他一概不理。他盯着地图,看着自己走过的各个地点,不由凄楚万般。这900多万平方公里的 国土,本来都曾在他的脚下,现如今只剩下几个孤岛。当他的目 光触到海南岛时,心里更是挨了针扎一般,不由得低首垂泪。当 他把目光转向舟山群岛时。心里又打开了鼓。已经有确切情报, 毛泽东在得胜海南岛以后很快又将利剑指向舟山。
  舟山是以定海为主岛并与周围数百个岛屿组成的群岛。由于 主岛的形状像条船故得名“舟山”。它是我国南北航线的要冲, 东南沿海的要塞基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840年到1842年的 鸦片战争中,英国舰队曾两次入侵浙江沿海,并首先在定海登 陆。英国海军陆战队,还以定海为跳板,一度人侵镇海、宁波、 慈溪……穷途末路的蒋介石,视舟山为救命草。他任命爱将石觉 为舟山防守司令,下辖三个军。几天前,蒋介石又将战斗力最强 的第五十二军和在金门战斗中争了面子的十九军调往舟山,连同 海空军,舟山国民党守军共12万人,兵力超过了海南岛。
  数月前,蒋介石曾乘军舰巡视舟山。他警告石觉:“你们要 小心,如果舟山有什么三长两短,后果如何,不问可知!”
  “报告校长,学生誓死守住舟山!”石觉连忙立正回答。
  蒋介石已经听过太多这样的誓言,早就激不起热望。不过, 他对石觉还是另眼相看,信心也足:“我知道你在山上写下了 ‘打下舟山、奉送台湾’八个大字,但不能轻敌,要赶快加强防御工事。”
  蒋介石在舟山的最后出行,还到普陀山海天佛国去了一次。 临行前,宋美龄曾劝他不要去,蒋介石脖子一梗:“那里离我的 家乡最近,怎么能不去?”
  此时,号称“海天佛国”的普陀山,已大半被兵占用。什么 兵都有:保安团、正规军、江苏的、浙江的,连俞济时的弟弟俞 济民,1949年4月才任命的杭州市长也住到了普陀山;
  在荷枪实弹的警卫的保护下,俞济时陪着蒋介石走进普济寺的山门。一座万寿亭,亭内竖立着康熙的御碑。蒋介石驻足看了 一会儿,便走进正门,来到天王殿。殿正中是一尊金光熠熠的弥 勒佛。蒋介石看了一下,便回头对蒋经国说:“这弥勒佛和我们 的祖先三房太公摩诃居士很熟,三房太公在奉化岳林寺出家,人 称布袋和尚,死后葬在天童寺小弥陀山上。去年我们去过,你还 记得吗?”
  “记得,记得。”蒋经国答着,顺着蒋介石手指的方向,端详 着佛像。
  蒋介石话中有话:“人不可忘了祖宗。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根本,根本,根才是本哪!”
  出天王殿,是一片宽广的庭院,院中古木参天,枯藤缠绕。 大圆通殿的金匾高挂在殿前。平日这里香火很盛,遇上佛事,上 百和尚一齐诵经,煞是热闹。可是现在香火冷清,只有九米来高 的毗卢观音端坐中间,四周围着的也是泥塑木胎。蒋介石拈香礼 拜,又跪在毗卢观音面前,捧起签筒,摇了摇,口中念念有词。 俞济时忙拿起蒋介石求的那个签,对照签语念道:“山重水复疑 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好签,好签啊,委座!”
  蒋介石接过签纸,自己看了一遍,又交给俞济时,对着众人 说道:“前途暂时困难,以后有好起来的一天,有希望好起来的……”
  这话听起来像是毛泽东说过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黑暗即将过去”,仅从这句话来说,毛泽东说的要精辟得多, 形象得多。
  回到台北的蒋介石一直在想舟山的事。有一天,蒋介石正在 屋里闲坐,侍从进来在蒋介石耳边嘀咕了几句,蒋介石点点头。 侍从出去,蒋介石也跟着出去,在会客室门口停下。 “总裁到!”随着侍从一声报告,客厅的门打开了,蒋介石走 进去,屋里站着一圈军人。他们是陈诚、桂永清、周至柔、石 觉、蒋经国等,蒋介石挺起胸,按往日的程序,走到主座,招呼 大家坐下。
  蒋介石向各位将领说:“从海南岛向台湾转移兵力已顺利完 成,今天请大家来,是谈谈舟山的情况。共军下一步进攻的目标 肯定是舟山,诸位有何见解,请各抒己见。”
  这些蒋介石的近臣,总是先听蒋介石发言,再说自己的见 解。此次,虽然蒋介石将海南岛的败退说成是“转移”,大家也 心领神会。但舟山是守还是撤,不但是军事问题,还有政治因 素,由于蒋介石尚未表态,幕僚们不敢妄言。
  一阵沉默,眼见今日蒋介石不肯先开口,大家你看看我,我 看看你,还是陈诚先说话:“校长,共军如攻舟山,必吸取古宁 头、登步岛之教训,采取惯用之人海战术,其攻势将会超过海 南、古宁头、登步岛,战事对我军将是相当残酷。”
  蒋介石的点头鼓励了陈诚,他继续说下去:“舟山远离台湾; 守军占我陆军三分之一强,固守舟山,必造成给养困难和台湾基 地兵力空虚,如收缩舟山兵力,将有力于加强台湾基地的防守; 请校长及早决断。”
  “别人也谈谈。”蒋介石的目光扫过众人。
  说话的还是蒋介石的黄埔弟子、海军司令桂永清:“据报共 军这次是有备而来,陈毅从苏、鲁等地调集了几千条民船和大批 民工南下,另外,还配有为数不少的护卫舰、登陆艇组成庞大的登陆集团。我海军虽然加紧袭击共军船只,大量布雷,但从目前 守岛海军力量,很难阻挡大规模的登陆。”
  “自4月份以来,我空军在上海、杭州、徐州等地都受到一 定拫失,制空权在江浙一带的局部地区已被共军控制,这对我空 军配合守岛十分不利。”空军司令周至柔说是发言,其实在诉苦。 其实蒋介石对幕僚们要说什么心里早已有数,听听大家说的 走走形式,他再说更有利些。“舟山情况我已大都了解,共军对 舟山实施大规模三军联合行动也在我意料之中。既然大家没有不 同意见,今天我这里宣布,为了保存实力,巩固台湾,我决定将 舟山国军撤回台湾。”
  蒋介石严厉地盯着石觉,喊着他的字:“为开,该计划由你 具体拟制实施,要严格保密,违者军法从事。”
  5月12日,蒋介石调集台湾的44艘大型运输舰前往舟山执 行撤退计划,并在撤退前佯称“反攻”。5月13日撤退秘密开始,守岛的国民党军工2万人分批登船,同时把舟山两万多名青 年男女强行拉上船运往台湾,并炸毁了岛上的重要设施,连花费了4000万银元修筑的定海机场也在一阵阵爆破的巨响中化为废 墟。
  5月16日,浙东海面风平浪静。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司令员 陈毅一声令下,千百艘战船扬帆向舟山迸发。至19日,舟山群岛全部收复。
  接二连三的挫败,使得蒋介石难以自圆其说,便于5月16 曰发表了一篇叫《军人魂》的演讲,发誓台湾一旦“陷落”,他 就“以身殉国”。第二天媒体又发表文告,声言:舟山撤军,乃 “为了集中一切兵力,确保台湾基地”,同时重弹“一年准备,二 年进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老调。
  在大陆,因为金门、登步岛的失利,使华东野战军指挥员提 高了对渡海作战艰巨性的认识,解放台湾的计划也一再被修改。
  1949年末,华东野战军领导经研究决定增加投入战役的兵力, 三野部队除担任剿匪和地方警备任务外,主力12个军全部参加 攻台。毛泽东批准了这一计划。
  根据美国总统杜鲁门1950年1月5日发表的声明,再次确认 《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关于台湾归还中国的条款,申明“目前 美国无意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利或建立军事基地。美国亦不拟武装部 队干预其现在的局势。美国政府不拟遵循任何以把美国卷人中国内 战中的途径……”
  一般估计,解放军攻台时美军不会介入。
  为了更细致有把握,新任的海军司令负萧劲光同粟裕会商了 攻台的配合工作。中央军委同意华野和海军会商的意见,设想投 人50万部队用于渡海攻台,分两次运送。
  1950年6月6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会 上,粟裕汇报了攻台的准备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