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染大明-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自成看着廖应的人头,无奈的问:“你怎么突然变傻了呢?”

李自成不明白,他永远不会明白廖应的无奈。

廖应战死,不日太原守军溃散,李自成兵不血刃的进入太原城。

听到太原失守,廖应战死的噩耗。

朱由检从龙椅上跌坐于地,他是彻彻底底的傻了。

曹化淳知道不好,请假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月辉很够意思,他派人给曹化淳送去了几块宝石,都是南洋出产的值钱货。

看到价值不菲的宝石,曹化淳心理安稳了不少。

李自成攻陷太原,补足了短缺的军粮,军心得以稳固。按理他应该一高歌猛进直*北京城下,但李自成作出了分部进攻的决定。

因为在怀庆、彰德一线有五万闽王军。

李自成害怕后路被切断,北京是大明王朝的京城易守难攻,如果北京打不下来,他们还要退回西北区。

大将罗汝才被任命为南路大将军,率领大军五十万进攻怀庆、彰德一线。

徐凌跟许家父子说:“两位将军应当死守怀庆、彰德,以逸待劳,闯贼军队装备落后,不擅长攻坚战,只要守住胜利就是我们的。”

许尚志提出:“闯贼攻城不下,如果绕过怀庆、彰德南下怎么办。”

徐凌说:“这就得拜托许胜将军了。请您带一支骑兵游击怀庆、彰德设伏,一旦闯贼军队绕过怀庆、彰德南下,我们就设法伏击歼灭他们。”

“要怎么打。”

说得容易,要真开打就不容易了。纸上谈兵,只会害死更多的人。比如战国时的赵括。

徐凌很自觉,不会打仗就不会打,他摊开地图说:“怎么打,我们一起研究研究吧。王爷说过,一群臭皮匠臭死诸葛亮。”

三人随即开怀大笑。

人多力量大,他们着急了大批中高级军官开会研究。

怀庆、彰德是古时的行政区,后来归属于河南境内,大部分都是山区,是通往中原重镇开封的关隘,李自成的军队要进攻开封,就不许从这两个地方走。

要绕过两地,也大多是山路,可以选择的道路不多。

在确定了伏击区之后,许胜带走了一万人,剩下四万人分别驻守两地。

许尚志负责怀庆、徐凌负责彰德。

为了确保彰德的防务,让手下的大兵听话,徐凌写信把赵卫的干儿子赵虎要了过来。

哈大全收到情报之后,他又给徐凌补充了二万精兵,不过他没有派赵虎去,而是让大将哈耿过去了。

崇祯十七年二月二十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怀彰战役开始。

罗汝才分兵三万牵制怀庆守军,他亲自带领大军四十七万全力攻打彰德。他的选择方法很简单,守怀庆的许尚志太能打,守彰德的徐凌也许好对付一些。

罗汝才并不知道,他的对手是哈耿,而不是台面上的徐凌。

徐凌很识趣,他马上把指挥权交给了哈耿,然后跑到安全的地方呐喊助威。他想的很明白,作为随军参议,不管谁来指挥打仗,只要能打赢,他的功劳就跑不掉。

事实证明,只要没人打乱,仗就好打。

罗汝才第一天的进攻受挫,他拉来了所有的大炮,但与守军相比实在少的可怜。他的大炮都是从明朝地方军那里缴获的,武器性能参差不齐,很多大炮已经用了一百多年,可以当罗汝才的爷爷了,射程威力都不用指望了,就能响几声壮壮声势。

守军的后炮都是最新最精良的。

刚刚开战,罗汝才的炮兵就被重点关照,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他的炮兵就被彻底消灭。他想重新组织炮队,却没人愿意去,因为大家都看明白了,炮队是敌军的首要打击目标,参加炮队等于去送死。

罗汝才无奈,只要顶住守军的炮火进攻。

第一天损失惨重,第二天损失惨重,第三天损失惨重。

连打三天,死了几千人,罗汝才再也指挥不动军队了。属下很明确的回应。“大将军,前面躺着几千具尸体,难道您还要我们去送死吗?”

眼看就要发生兵变,罗汝才只好停了进攻。

在怀庆方向,负责牵制的部队更惨。他们佯攻了几次,损失不大,便退到城外二十里处扎营休息。但他们忽略了一件事情,怀庆守将是许尚志,辽东出身。而辽东出身的人,都喜欢真刀真枪的对砍,许尚志也不例外。

在确定敌军只有五万人之后,许尚志绝对连夜出兵袭营。

李自成的军队并没有防备,五万大军瞬间崩溃,一夜大战,被许尚志斩杀二万余人,俘虏五千余人,其余大部溃败。

许尚志没有追击残敌,而是退回了怀庆城内。

罗汝才听说怀庆大败,不敢在彰德停留,选择了撤军。但他并没有真的走,他在怀庆与彰德之间设伏,派人化妆成闽王军到怀庆求援。

许尚志听说彰德吃紧,用怀疑的眼神看着使者。

那人哭号着说:“许将军,贼将罗汝才用四十七万大军攻击彰德,兄弟们就快坚持不住了。徐大人请将军出兵袭击贼军后裔,以解彰德之围。”

彰德城防由谁指挥。

“哈耿哈将军。”

“恩,我知道了,你下去休息吧。”

“请许将军速速出兵啊。”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等假使者下去,马上有人请战。“将军,请准我为先锋,带兄弟们去解彰德之围。”

许尚志看着那人,问:“贼军五十万,你不害怕吗?”

“五十万又如何,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末将只要有三千铁骑,在避重就轻分点突袭分割,五十万贼军,与五十万羔羊无异。”

许尚志笑道:“你必胜的把握,你觉得哈耿哈将军会输吗?”

所有都愣了一下,得出的结论是:不会。

另一个结论是:这个使者是假的。

        第530章 奋起的朱由检。

正文 第530章 奋起的朱由检。

第530章 奋起的朱由检。

假使者没有被处死,他有了一个新任务,就是回彰德送信,援军即刻就到。

假使者问:“将军出兵需要几天啊。”

“两三天即可,你让徐大人和哈将军坚持住。“假使者千恩万谢的走了,他当然不会去彰德,而是跑回了罗汝才那里。

罗汝才听说之后大喜,连说:“只要许尚志出城,用我五十万大军,必定一句歼灭,怀庆唾手可得,彰德孤立无援又能坚持得了几天。”

这是在怀庆,许尚志跟手下说:“罗汝才要跟我们打野战,怀庆与彰德附近多是山区,不适合骑兵作战,步兵推进我们没有人数优势。所以我们先要小股骑兵穿插渗透,找出罗汝才的主力,然后在我们选择的战场与他决战。”

许尚志在地图上指出一个地点。“决战地点就在这里,左权。把我们的计划通知彰德,在把少将军叫回来。我们要在这里全歼罗汝才的五十万大军。”

“是。”这声音中充满了杀气。

崇祯十七年二月二十七日,许尚志的骑兵开始行动起来,哈耿也派出了所有骑兵部队。这些部队以三百人为一个作战单位,一共有五十七支,分别穿插各处,遇到农民军打了就跑。很快罗汝才主力部队的位置就暴露了。

罗汝才敏锐的发现了危险,他陷入两难的选择,是与敌军决战,还是撤兵。

崇祉十七年三月,大顺军到达北京城下。

北京的消息让罗汝才失去了选择的余地,如果他战败或者撤兵。李自成二百万大军的后路就会被切断。

战争之外的故事,往往能够决定一个将军的选择。

罗汝才也在地图上指出了一地决战地点,左权东北方向的和顺。

三月一日到十三日开始,两军初步战斗开始,双方都想把敌军引入预订战场。在那里他们各自准备好了菜,等着敌人来品尝。为了争夺主场优势,双方各处奇招阴招。目的只有一个,把敌人请到主场来。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开始攻击北京。

不过这一次没有人开城投降。历史上,太监曹化淳打开彰义门献城投降。不过这一次曹化淳没有开城投降,他带着二十几个太监和三百余名家丁,竟然跑到彰义门去守城。

而且还摆出一副誓死不退的架势,把彰义门的守将看得一愣愣的,心中都在想:“曹公公是不是吃错药了,竟然跑来守城,难道他不怕死了。”

曹化淳没有吃错药,他背叛了大明王朝,却不打算投靠李自成,他的新老板是哈大全。

大顺军将士架飞梯奋力攻城,还架起了数十门缴获来的火炮。

北京守军借助坚成防守,这时的朝廷已经无兵可派,无将可遣了。朱由检召集朝臣商议退敌之策,朝钟敲了数十响,却不见一个大臣来到。

朱由检哀号道:“我大明天下为何落得如此啊。”

在朱由检身边,只有一个老太监王承恩。

王承恩说:“皇上,我听说曹化淳带着家丁登城,在彰义门坚守,誓死报销朝廷守卫京师。”

朱由检感到了。“我朝上下文武,怎么还不如一个太监。事到如今,我就亲自登城应战吧。”

朱由检拿起一杆三眼枪,带着老太监王承恩到了彰义门。

看到皇帝来了,正在拼死抵抗,弄得满面漆黑的曹化淳急忙跑过来。

“皇上您怎么来了,这里危险,您还是下去吧。”

朱由检抓住曹化淳的手说:“唉,曹公公啊。如诺渡过此劫,我必然不会亏待于你。”

曹化淳感动了,稀里哗啦的哭了起来。

还直说:“皇上,皇上。”

朱由检也摸了几把眼泪,无语的拍了拍曹化淳,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两人抱头痛哭,把心情的委屈都倾泻了出来。

皇帝亲自登城督战,守军士气大振,终于打退了大顺军的进攻。听说皇上都登城了,北京城市居民纷纷登城协助。那些龟缩起来的大臣,也都冒了出来,跑到城头参战。

从十八日开始,到二十二日,整整打了五天,大顺军寸功未立。

李自成听说大明皇帝亲自登城督战,斗志越发的高昂起来,他派出探马侦查,锁定朱由检的位置后,把彰义门作为主攻目标,发动了更加疯狂的进攻。

徐州的哈大全听到消息,惊呼:“不好。”

在哈大全看来,朱由检的勇敢行为,正是大明雄起的标志,必须扑灭在萌芽之中。他急忙召集兵马,离开徐州全速向北京前进。

朱由检可以自杀,可以病逝,就是不能战死。

一个战死的皇帝,会成为一面永远不倒的旗帜,到时要扑灭大明残余势力,恐怕要花费无数的时日。

哈大全马上飞鸽传书到北京,统治潜伏中的樱馆密探。

“让曹化淳开城门,放李自成进京。”

这时月辉正隐身在一处小院内,最近几日战事吃紧,她带着手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每日出了采买之人,很少与外界进行接触。

收到飞鸽传书,月辉开始为难了。

曹化淳还会听话吗?还能听话吗?

这绝对是个疑问。曹化淳之前答应出力,是因为怕死,因为贪财。最近几日朱由检跑到城头督战,对曹化淳的影响很大,他恐怕又投入皇帝的怀抱了。

威*利诱?搞不好会是鱼死网破。

但哈大全已经下令,月辉也只好照办了。

当日,便有人乔装明军找到了曹化淳,把苦念得绝对传递过去。

曹化淳听过之后沉吟了稍许,便说:“不行。”

“你不怕死吗?”

曹化淳指着城下的大顺军说:“我面对百万匪军都不怕,还会怕你的威胁吗?”他高声喊道,“此人是奸细,速速拿下。”

马上有人冲上来把特使按在地上。

曹化淳问:“你如果交代出同伙所在,也许我可以放你一条生路。”

“你等死吧。”特使说完最后一句话,嘴角流出一股黑血死了。

曹化淳踹了一脚尸体。“传令御林军,全城搜查奸细,发现可疑人员全部缉拿。”

        第531章 朱由检病逝。

正文 第531章 朱由检病逝。

第531章 朱由检病逝。

全城的大搜捕开始,官军拿着户籍账册,挨家挨户的盘查追问。查了二天,抓到了许多可疑人员,却没有抓到月辉等人。

樱馆在北京潜伏多年,不是临时稽查能够抓到得。

没抓到人,曹化淳心中十分不安。说不怕死,是一时冲动,等冷静下来之后,他还是怕死的。

曹化淳不肯开门,月辉只好去找其他人,另一批开始行动起来。

满清早就在北京安插了眼线,打听大明内部的情报,收买意志不坚定的官员。

这次事件应该是一个突发事件,朱由检跑到城头指挥防守,完全超出人们的预计。大家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皇帝会亲自登城督战。

这么一个多么伟大的行为。

如果皇帝战死,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铭记,人们会忘记他的过错,只会记住他的美名。

朱由检的行动,让满清密探有了接近他的机会。这可是一件太大的功劳,为了有效迅速的弄死大明皇帝,满清密探使用了最古老的生化武器,投放瘟毒。

瘟疫有很多种,自古以来都是人类的最大杀手。在抗生素发明之前,人类没有对抗瘟疫的方法,人们能依靠的只有运气。

可怕的瘟疫,也慢慢的发展成一种武器。一些被称为萨满巫师的人,冒险从病死者的身上收集脓水保管,在必要的时候当毒药来用。这种方法被称为下瘟,大多被草原部族使用。在蒙古草原,一场突然爆发的瘟疫,会瞬间摧毁一个强大的部落。因为地广人稀,造就的天然隔离效果,对较远的部落基本没有影响。

但在人口密集的中原地区,一次瘟疫爆发所带来的毁灭是巨大的。

满清密探开始在北京城内的水井内投毒,因为太过魂乱,他的行动很成功,没有被任何人发现。

在城头坚持的朱由检,一不小心喝了一碗生水。

就在月辉物色人选,想办法开城门的时候。

朱由检突然病重,上吐下泻浑身起脓疱,不到二日便病死了。

崇祯十七年三月二十五日,崇祯帝朱由检驾崩于北京。

从各种症状表明,崇祯得的是天花,一次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

随后在北京城内大面积爆发了瘟疫,一夜间无数的人倒毙街头。最初死去的是军人,然后街头的贫苦百姓,然后是那些大富贵的人家。

在瘟疫面前,不管尊贵的皇帝,还是下贱的乞丐,都是平等的。

瘟疫彻底摧毁了北京民众的信任,哈月辉趁机散布谣言,说天亡大明才会有这场瘟疫,只有迎闯王进城才能消灾免祸。

三月二十六日,太子拒绝登基。朱由检的其他儿子也不愿意登基。

早就失望的大臣也不去劝解。

大明王朝过了二天没有皇帝的日子,这也许算是幸运的,因为大明王朝覆灭时,没有一位在位的亡国之君。

三月二十七日,有人打开了北京城门放大顺军队进城。

大太监曹化淳战死,随后又有人开内城投降,朱由检的儿女趁乱逃出北京下落不明。

大顺军队进宫后,只有老太监王承恩拿着三眼前拦在路前,他向冲进来的农民军放了三枪,一个人都没有打死,然后用枪桶破碎头颅自缢。

在大明王朝最后的日子里,奋起反抗的只有两个太监,不可谓不可悲,不可谓不可叹。

进城之初李自成还欣喜万分,等看到满街的尸骸,走进死一般寂静的紫禁城,他突然感到了无比的不安。

他终于知道发生了什么。

北京城内爆发的瘟疫,很快就波及到了农民军。进城的士兵被感染,并很快的死去,恐慌开始传播,没人在愿意踏入北京城一步,许多起义军的部队都驻扎城外,说死也不进城。

而城内的居民也开始大量的逃亡。

纵观中国历史,每当改朝换代之时,人口数量都会骤减。

古人没有核武器,也没有生化武器。对人口杀伤最大的是饥荒和随之而来的瘟疫。

当时北京附近,每当季节交替,都会疫情爆发。

不过这一次,来的猛烈了许多,连皇帝都挂了。

北京爆发瘟疫,哈大全很高兴,他觉得这是天命。大明朝灭亡了,李自成在北京也呆不住。他一边催促许尚志与罗汝才决战,一边放缓行军速度,想等瘟疫的势头缓和一下在进军北京。随行的文武也都同意。

这时有一个人坐不住了,就是陈好。

陈好找到哈大全,哭泣着说:“臣妾有罪,臣妾罪该万死,请王爷降罪。”

哈大全问:“爱妃,你何罪之有啊。樱馆这次表现突出,你领导有方,可是有大功劳的。”

陈好说:“臣妾真的有罪,臣妾欺瞒了王爷。”

“你在什么地方欺瞒了我?”哈大全也绝对不对劲。

陈好说了实话。“就是苦念的身份,我一直没跟您说,是因为苦念的身份实在太特殊了。”

“苦念是何人?”哈大全的不安感越发强烈。

“苦念就是王爷的长女哈月辉。”说完陈好跪在地上,等着哈大全的责罚。

“月辉?”哈大全傻眼了,他的脸一点点的扭曲起来,“你说苦念是我的女儿月辉?你不是在骗我吧。”

“臣妾不敢,请王爷降罪。”

哈大全气愤的指着陈好,气的说不出话来。“你……你……你做的好事。”

哈大全火烧屁股般跑了出去,他马上召集属下,下达命令:全速向北京挺进。

王鑫站出来反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