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三世-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怕这些人像那个狂一样心存异志,虽然他并不想把这些人拉出去搅的天下大乱,可是也不能让他们把自己的小命给整没了不是,所以规定: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居于高层的这些人除了听取季常的课以外,每天必须有一个小时来听他这个三世皇帝讲课。然后由这些人去向下面的官员进行授课。
其次的问题是以菟裘氏为首的武将集团整天嚷嚷着要杀人立功。
(在这里先要说一下秦朝的姓氏问题。秦朝的姓有很多,如蒙氏、季氏、狄氏、王氏、冯氏等,可这些姓氏都是后来凭借军功升上来的贵族。秦朝真正有皇室血统能长久传承的贵族姓氏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倏鱼氏,白冥氏,蜚蠊氏和秦氏。这也是为什么秦旭成为他们心目中“始皇转世”,而众人不怀疑的原因之一,因为秦氏本来就是秦朝的国姓。)
始皇让他们“陪葬”的时候曾下旨,这些将军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指挥权,却没有了以前的食邑和封地。必须帮助新帝王进行作战积累军功,方能加官进爵,拥有封地。
而菟裘氏是这支秦朝遗留军队里除去蒙僖的蒙家子弟兵以外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姓氏了。他们以为秦朝才三世而已就要动用“天宫的力量”,那外界的敌人应该不足为滤。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这个天宫的秘密,秦始皇只告诉他准备传位的公子扶苏。而从秦二世胡亥根本不知道这里还有一支可以横扫天下的军队。如果他知道也不会把在修筑骊山离宫的犯人组成军队交给章邯去打叛军了。这个事情也是秦旭到了宫殿以后由一个叫赵宏的太监告诉他的。
而现在的世道,导弹的精确率都以微米计算的年代,这些冷兵器时代无敌的雄师,除了为“炮灰”做最完美的诠释以外恐怕没有任何效果。秦旭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虽然这些人老是逼着我去造反呀啥的,不过,怎么说他们是把性命交给我这个混球了!咱要负责不是!”秦旭很是自恋的对自己说。
可是怎么对这些好战分子解释呢?秦旭又不能把这些人放出去,否则按照这些人的生存观念和人生理念,唉,不提也罢。
最后的问题,也是最让秦旭头疼和郁闷的问题。这么多人吃啥?喝啥?住房怎么解决?
已经三天了,这些对大秦忠心耿耿的将士们仍然在广场上徘徊着。秦旭一想到这些人看向他时的炽热目光,他心里有一阵阵的揪心。
不过,有终黎佐天等人辅佐安排,他居然没有听到任何的抱怨。这让秦旭很是不解,“难道这个地宫里还有房间给这些人居住不成?”
想到这里,秦旭突然发现自己这个“一家之主”根本不了解这个“家”。而且整天就想着这些问题,根本没有时间去找美女做一些爱做的事。听赵宏说在这个长生宫殿的后面是听鸾殿,祈年宫。这些宫殿里有为数九百九十九人的后宫佳丽,可是秦旭这几天忙的,连这些佳丽长啥样都不知道。而且,还有一个问题:这个嬴子楚既然是这个祈年宫里的祭酒怎么出去的?这个冯名,狄荣显然不是在这里出去的,那又是哪里出去的呢?
“不行,我必须弄清楚!”秦旭想到就做,懒得再看那些老古董听旁边的季常在那里瞎扯汉朝历史了――严重偏离自由平等的观点不说,还极力贬低卫青、霍去病等秦旭的偶像。受不了!
“赵宏!”一声低唤。
“奴婢在!”这个赵宏,才十几岁而已,很是机灵,一直关注着秦旭。
虽然秦旭对他们秦朝的太监自称“奴婢”很是反感,不过他可不希望去跟他们讲什么自由平等和人身攻击之类的,毕竟这些秦朝人的固执可是让秦旭深刻体会了“语言炸弹”的威力的。
“那个,请你帮朕叫一个懂得这天宫构造的人来。最好是有地图。”
“诺!陛下,给皇帝办事是奴婢的本分。请陛下万勿如此。奴婢这就去!”赵宏又一次心惊胆战的“建议”这个古怪的皇帝以后不要再用“帮”“请”之类的字眼了。第一次听秦旭这样说的时候没把他吓死。
“陛下,想了解天宫构造何须去寻。臣就是受李斯丞相委派的宫造。”旁边一个“听课”的官员开小差,偷听秦旭说话。
秦旭认识这个叫黄斌的宫造,马屁精。咳嗽几声,故作威严状,发现季常已经停止讲课,全部官员都看向了他:“这个,黄爱卿应该专心听格才是,怎能开小差呢!”
黄斌听不懂什么叫“开小差”,不过能猜出来,马上跪地道:“陛下,为臣知错!为臣下次必定改正。”秦朝的官员认错态度就是诚恳,秦旭都不好意思说啥了。
“恩,既然这样,那今天季爱卿的课就讲到这里。你们都过来帮朕认识这个天宫吧。”
“陛下!臣子为皇帝服务是。。。。。。。。”御史大夫冯去疾在一旁开始了他的“思想教育”课程的讲授。每天一讲,而且不用备课,他受得了并不代表秦旭这个在上学时候就成为“逃课大王”的人受得了啊。不过,秦旭不敢废话,只能静坐凝听?呃,最起码别人看起来是在凝听。
终于赵宏这个“救星”拿了一卷帛纸赶来“救驾”了,还带了一个人来。不过,这个人很快被黄斌给赶跑了。毕竟他这个最大的宫造都在这里,那个小人物当然必须靠边站,不然被他抢去了风头,他这个还想往上混的人怎么办。
置于案前的帛纸合起来约有一米长短。让秦旭惊异的是,早在两千年前,秦朝人绘制地图的能力就已经相当的高超。虽然地图上没有经纬线,可是已经有了等高线,山川地理一目了然,还划分了最基本的方向规则。看来当初萧何的手脚还是不够快,不然从项羽的那场大火里抢救出来的恐怕就不值那么点好东西了。
在黄斌这个“秦朝高才生”的教导下,秦旭很快弄懂了地图上的表示方法,也终于明白了以前不明白的很多地方。
这个秦始皇陵是始皇刚刚登基的时候开始修建的,刚开始修建的时候并没有能将活人封存的办法。在秦工匠最初的设想里,是用陶佣代替人殉来为始皇陪葬。所以在李斯主持修建的骊山陵墓里,用的就是陶佣陪葬。
可是,事情在始皇统一全国后的第三年发生了变化。
一个自称“方升”的术士来告诉始皇他能让一个活人保存千年之久,借此可以让始皇永生。他的方法就是用一种在秦军进攻越的时候发现的一种虫,也就是“豸”,用他独家的秘法封印到人体里。以现代的观点来看,这个豸在处于沉睡状态的时候不会攻击人体,而且在瞬间能释放近零下五十度的超低温来冰冻住人体内脏的一切器官机能。可是如果人体在这以后吸入一口空气的话,豸就会开始苏醒。开始的时候豸的苏醒是缓慢的,经过一系列的苏醒,豸为了保护自身,所以会进行慢慢的收回冷气,而人体因为冷气而冰冻的机能也在这时慢慢恢复,等到三个小时以后,豸才真正开始攻击人体。。。。。。
这种方法显然是不能让贪图了世间享受的始皇满意的。不过,他并没有放弃这种方法,于是雄才大略的始皇帝准备用这种方法来为秦朝万万世的基业做另一番保障。但是这种事情又是不能让群臣知道的,因为如果让群臣知道了这事,这层为后世子孙计的后着就会被有心人给破坏掉。
正是处于这种考虑,始皇决定用新人。不过,只要知道这个秘密的人全部都要被封印进这个龙岭镇的陵墓。
而陵墓的选址是始皇自己选择的。
始皇年轻时曾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听说了这个地方有一个原始的遗迹。从这份古老的地图上看,当时这个叫“灵山”现在叫龙岭镇的地方,海拔是非常高的,有很多原始部落残留下来的石刻,而且在这里修建了一个深达千米,四通八达的山里隧道。只是两千年的桑海沧田,这里山脉的海拔降低到了一个可怕的级别,甚至很多已经埋藏在了地下。
始皇来过一次以后就决定这个地方作为“天宫”所在。而且亲自拜求“五德始终说”的创始人邹衍先生帮助修建。
“天宫”在始皇三十六年修建完毕。然后彻底封死。始皇自以为天下固若金汤,也就放心的去东巡,结果不幸生病,暴毙在沙丘平台。而唯一知道这个“天宫”存在的公子扶苏又被赵高李斯等人以始皇的名义赐死。
于是这个秘密就被保留了下来。当然这些内容是秦旭自己根据他们的讲解和自己的分析推理出来的。
“靠,我看就是扶苏太实诚了!要是我,还不赶紧把这几十万人全**来跟他们拼了才怪!“当然这些话是秦旭在那牢骚而已。
“那,这个,天宫真的能在定时转移吗?如果能,怎么运转的?还有,这个天宫到底有多大。这几天以来,我们这五十万人吃啥?喝啥?住哪?你们怎么都不操心这个的吗?”
一口气把这个近一个月来的问题全问了出来,眼神巴巴的,就为获得一个答案。
季常也是相当渴望的眼神。。。。。。
正文 第三章 天宫之谜(2)俄罗斯轮盘
黄斌和终黎佐天对视一眼,经过眼睛的激烈交锋,黄斌明智的放弃了再次向秦旭卖弄的打算。毕竟人家现在是宰相,很多事情并不是秦旭这个没有多少根基和威望的皇帝能说了算的。
“陛下!天宫之始由邹衍先生之五行始终说而来。据邹衍先生言,我大秦必以水德带周之火德而问鼎天下。始皇大才,上应天命,下应黎民,得召于千湖之傍,闻道在圣贤之测,执圣器而鼎立海内,使天下终归一统。。。。。。然,天地五行,乃生生不息之所以;金木火土,实是万载固存而东西。邹衍先生学通古今,智达天人,以万般之造化,用移山之力开通衢之门,使莫测神通建旋转之城,易如反掌耳。”终黎佐天在那侃侃而谈,先拽了一阵古文,吹捧了一下始皇的丰功伟绩,顺便提一提邹衍那个大忽悠,然后才说到正题上。
原来这个天宫的建造就像一个巨大的俄罗斯轮盘。一共有五层。中间一个轴心――也就是由那个原始甬道贯通的长生殿是永远不会动的,周围有无数个“小”房间,利用不同的自然力量――有些是利用移动房屋设计,有些则是利用地下河流的水力,更多的是利用水银的力量进行定时的转动。
(据考证,最早的移动房屋在春秋时期由鲁班的后人在鲁国建造而成。使用的动力原理是以滑轮为主的风动力量。)
而这些“小”房间每个的空间大小是有规定的。秦朝的数学家已经发现了九和零这两个数字间的关系,也如后世一般认为“九”是至尊之数,所以都是这些小房间都是以“九”的数字来建造的。如秦旭等人碰到的九人组成的小陪葬室,而后又碰见十八人的陪葬室,如果陵墓没有移动的话,秦旭等人见到的下一个陪葬室应该是由三十六人组成的,依次类推,直到第九间。
以九间一组,分四个方向排列,各个方向分别代表了“金”、“木”、“火”、“土”,每一组一共由两千三百一十四人组成。秦旭等人进入的第一个陪葬室就是“金甲室”,第二个就是“金乙室”。其中,“金”那一组是排列在最外面的,由风动滑轮组成,挡住了外人进入原始甬道的可能;“木”的那一组紧跟其后,由地下河水带动;“火”和“土”皆由水银造成的河流来推动转换。
大概每一个小时转换一次。以“金克木”、“木克土”、“土克火”、“火克金”的顺序进行轮流转换。
同时,按照风水学的原理,将出口设在“九龙吐珠”的地形之上,以保秦朝江山,万年不倒。
由于这个山体下方是一个巨大的黄河地下支流,水的动力非常大,秦人用分流,截洪等办法引地下水按时定量的灌输进天宫最下层的机关内,由水流的力量来传送。可以这样说,只要一天黄河水不干,这个陵墓就会一直转动下去。
只是秦人千算万算没有算到时间能改变的不仅仅是人的容颜,还有山川草木的形态。
首先是风动滑轮的经年累月使用,开始缓慢甚至停滞运转。“金”的运转速度大大下降,从而使高超的盗墓者能很快发现到从哪个地方能打到陵墓里面。
其次是地壳运动使整个“灵山”下陷,地下河水大减,黄河水虽仍有灌进地下河,可由于秦朝水利工程和山体的阻挡,水流已经没有那么大力量了。所以除了以水银推动的“火”、“土”两组以外还按正常速度运转,外人很难找到真正地方以外,“金”、“木”两组已经被盗墓者光顾过许多次了。
从地图上的分析情况还有后来狄荣等人的回忆来看,最先被挖开的陪葬室是在明朝正德年间的“木乙室”。
明正德四年,四个盗墓贼偷下天宫。由于他们经验丰富,认定这个只是陪葬坑,费了许多时间寻找真正的墓地主室的通道,结果十八个秦佣复活,最早复活的秦佣叫“惊”,他一人连续击毙四个擅闯天宫者以后被豸贯体而亡。
其余十七人由于有些人反应跟不上,本来应该互相帮忙的情况没有出现,死了七人。十人逃出地宫。。。。。。。
而狄荣和冯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逃出来的。“豸”在体内的发作时间短,所以第一个苏醒的人必然会死,但只要第一个人能牺牲自己帮助另一个人取虫,那一般一个陪葬室只会死一个人。可是,狄荣的所在的“金壬室”并不是那么团结。只有他一个人在同乡的帮助下活了下来!
而子楚是在冯名的帮助下活下来的。子楚也不清楚自己怎么会在冯名的“木丁室”内,冯名的说法是他一醒来就只有子楚在身边,他身上的豸也不知道被谁取出来的。
秦旭对这个含糊其词的解释也没有深究。结果,差点在后来酿成大祸。
至于蒙僖所在的是“木甲室”,也就是德塞等人进去的那个墓室。蒙僖是出来后醒来的,所以并不清楚自己所在的墓室发生了什么。不过经过终黎佐天这几日的调查,“木甲室”内完好!
可是问题出现了,为什么蒙僖从“木甲室”内出来了,“木甲室”却仍能完好呢?
秦旭开始怀疑这个天宫已经有很多的漏洞了,必须从新派人管理和修缮。否则这天宫和军队很快会被发现,那就真的天下大乱了!
同时经过终黎佐天的介绍,秦旭终于了然。在宫殿前的广场上出现的并没有五十万人,而是只有十万人。其余的人等还在下一层的墓室里沉睡,只有得到新帝王的首肯,方能派人前去管理。
当然对于这个建议秦旭是坚决反对的。这些人都快管理不过来了,哪还能再添人!这个绝对不行。
至于粮食的问题,早在始皇埋伏下这个后着的时候就考虑好了。他老人家也知道新的帝王不会一下子全部复活所有军队,广场这十万人就是极限,等到十万人打出一个基地以后才会继续调动下一拨人。所以在这个天宫里修建了足能容纳十万人的军事居所。当然,存放的粮草早就不能食用了,现在这几天十万军队靠的是地下河里的鱼来充饥。
地下河有一片非常广阔的空间,始皇考虑到军队粮食的问题,就在天宫里修建了一个巨大的养鱼场,放了许多鱼苗。
天啊,经过两千年的养育,这些鱼,啧啧。。。。。。。那味道鲜美的,想想就受不了。
不过还没等秦旭回味完,终黎佐天就给他泼了凉水:这些鱼按照现在的速度消耗下去,最多只能再维持十天的时间而已。毕竟这十万人的粮食消耗太惊人了。
秦旭一阵愕然。那怎么办?难不成真拉着这些人出去造反?把现在和平的中华搞的四分五裂?成不成不说,估计秦旭最后的脑袋还要掉。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反正秦旭是没有起义造反这个心态的。毕竟现在的新中华并没有亏欠他什么,虽然日子过的穷点,可是一样吃饱穿暖;虽然也时常跟兄弟几个抨击时事,可是那是自己不在其位,不知其苦。有几次上网聊QQ还碰见过有人向他宣传“真、善、美”,直接被秦旭一阵经典国骂给哽回去了。
秦旭承认自己对社会有很多偏激的看法。从高中开始第一次挨了同学一顿胖揍,而自以为无所不能的老师仅仅只是在一旁远远的吆喝两声以后,秦旭就认定这个社会上只有强势才能生存,弱小被欺负是天经地义――谁叫你不努力?谁叫你不反抗?挨打了?活该!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秦旭眼中的社会就已经变成了灰色。于是,他开始混迹于各色的同学中间。每次打架总是第一个冲锋,当然被打的也是最惨。虽然有金刚和战神的帮忙,但是,对于十个人来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