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代战将-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生活和工作蒋光头还是分得很清楚的,这次让王亮到自己家里来谈事情,老蒋也是出于保密才这样选择的。

    “是,校长。”蒋光头嘴上虽然这么说,但王亮心里清楚,自己的礼节绝对不能丢,这个很重要。

    “上海的战事紧急,办公室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平日里这帮家伙自我感觉无比良好,一碰到了真刀真枪干的时候,一个比一个掉链子。”宋美。龄上前去帮蒋光头脱下外套,蒋光头抱怨着,看上去丝毫没有把王亮当做是外人。

    王亮不傻,蒋光头能这样说,但自己不能搭话,因为自己没有资格去评价这个。

    “达令,回到家就不谈这些了,不是约定好了的吗?怎么?这会就不作数想耍赖了吗?”宋美龄笑了,数落着蒋光头,或许整个民国只有她敢和这个枭雄这样说话了。

    “好,好。”蒋光头满满的幸福,坐到了沙发上,喝了口水。

    王亮也有眼力劲,里面就把自己做的那份材料从包里拿出来准备好,随时准备递过去。

    这个时候宋美龄也识趣的上楼了,虽然接受的是美式教育,但最基本的礼仪她还是会恪守的。

    “恩,不错,不过你不觉得这里面缺少什么吗?”蒋光头着王亮写的报告,很是欣赏,不得不说,王亮的笔力比自己的那几个秘书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一份报告只用了两张纸,但该表达的观点都严丝不漏地表露了出来,这让蒋光头的心里很是舒畅。

    他最烦的就是看那种繁文冗节的报告了,虽然有下面的人帮忙整理,但是让然是差强人意。

    当然,这个也怪不得下面的人。,

    老蒋的行事风格底下的都是一清二楚的,犯了一点小错都要严惩不贷,递交上来的报告他们自然不敢肆意删减,生怕遗漏下一些重要的东西,被蒋光头责问到,所以每次报告经过底下的人手了递交到蒋光头的办公桌上的时候,仍然还是厚厚一沓。

    此时的蒋光头有种想法,能不能把王亮调到自己的办公室当秘书呢?

    “校长,学生愚钝,不知道校长指的是什么?请校长明示。”王亮清楚蒋光头说的应该是对于讲习班学员惩戒制度,这个王亮当然有自己的想法了。

    但是王亮不能往报告里面写,只因为自己不够格,所以这个皮球只能踢给老蒋,让他来解决。

    “关于战术战法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都有了,非常不错,你的观点都非常新颖。但是你缺少了惩戒机制,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见王亮想要开口,蒋光头打断了,继续说道:“经过这几次大仗我也算是看明白了,军官,尤其是中上层的,缺乏作战的能力和纪律责任意识,有些为了一己私利,保自己的老本,有的因为个人之间的恩怨。。。。。。打起仗了也是自顾自的,这样能打胜仗吗?如果你担任教官他们能服你吗?能听你的吗?在课堂上能遵守秩序吗?这就需要一个惩处机制,约束他们,让他们脑子里时时刻刻都警醒着。”

    “校长,那您的意思是?”听到蒋光头这么说,王亮心里乐开了花,他就等着蒋光头说这个呢,只要老蒋有了决心,自己杀起人来也顺理成章啊。

    “战时严厉处分。我给你这个权利,至于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我想你心里应该有个数吧。”蒋光头是什么人,在军政两界叱咤风云这么年,他知道王亮心里在想些什么了,王亮在等自己的这句话。

    蒋光头这话说的很有深意,既赋予了王亮权力,又让他拿捏好火候,不要弄的太过火了。

    军官,枪毙一两个就够了,如果全毙了,那不乱套了吗?(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八章 粉墨登场

    王亮在上海的时候毙掉了两个军官,反响很大,蒋光头并不是心疼了,而是有意提醒王亮。

    毙,可以。

    但毙谁?一定要仔细斟酌。

    既要达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又要把负面影响降到最小,当然,蒋光头还要靠这些人给自己打江山,保江山呢。

    “校长,学生谨记校长的教诲,定当谨慎行事。”王亮暗骂蒋光头这个老**丝阴险,得罪人的事情让自己去干,渔翁之利到最后都让他收了。

    “恩,你明天就去讲习班报道,我会签署一份秘密文件,丁秘书会交给你的。”蒋光头点了点头,他要说的就这些了。

    “是。校长,时间也也不早了,您也操劳了一天了,早点休息吧,学生告辞。”王亮知道两人的谈话该结束了,便主动告辞。

    拿捏领导话的深意是在政府工作的重要技能之一,虽然王亮在这方面不是老油条,但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

    方山,从远处望去,方山是一座不太高的平顶山(海拔约208米),远望如一方印,古称印山。

    方山虽不高,但由于位于平原之上,仍不失巍峨挺拔。方山,因像一个巨大的印章又被称为天印山。

    六朝之后,方山的重要性虽然降低,但它依然是通往南方的必经之地。

    由于地扼交通要道,方山多次卷入战火。汉末,孙策定江东,在南京的秣陵城打了第一场硬仗,不仅挂了彩,城也没攻下。他的主要对手南京土著军阀笮融不仅善战,还是南京第一个佛教徒。

    当时,秣陵县城在方山以西的秣陵关,民间传说笮融被孙策追到方山,落马身亡,留下笮融倒马涧的地名。其实孙策强攻不利,只好绕过秣陵,直取笮融的老板刘繇的老巢曲阿。

    笮融后来是与老板刘繇闹翻,内讧而死。

    方山之名真正出现在战史中,是在刘宋时,杀了老子宋文帝的刘劭为了抵抗弟弟刘骏的进攻,曾下令决破方山埭,阻止东军进入建康。梁末,北齐军也曾绕道方山,从南面进击建康。方山还有一处岳王台遗址,岳飞从建康南撤广德打游击时确实路过方山。

    方山留下最多的军事遗址还当属抗日战争初期的****地下工事。

    当时,保卫南京的外廓阵地在江宁镇、牛首山、方山、淳化镇、汤山、龙潭一线,形成东南向的弧线,由永久性钢筋混凝土工事、铁丝网、防战车战壕等组成。方山地区尤为坚固,地下工事出入口在山腰的尽头,居高临下,背靠绝壁,易守难攻。

    讲习班的选址之所以选定在方山,这与它的环境和历史背景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的。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戴笠的飞机是此处失事的,这就显得有些滑稽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听说咱们班又来了一个新的教官,据说这小子才二十出头,就被老头子提成了上校。让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给咱们上课,真不知道老头子怎么想的。”

    “哼,,等这小子来了一定要好好整治他一下,不就是中央军吗?阿猫阿狗的就能来当教官了。”

    “老头子肯定有老头子的考虑,我估计这次新来的应该是带着命令来的,大家都老老实实地吧,不然撞枪口上,想哭都来不及了。”

    “哟,,我就不信,委员长能纵容那个小子拿枪把握崩了,有什么好小心的?咱们打仗的时候,这小子还不知道在哪里活泥巴呢?让他给咱们上课,讲个屁啊?”

    一个可容纳五百人的大讲堂内学员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这里的风气相对的比较开放。

    来参加学习的学员也是各个派系的中上层,桂军、川军,滇军,中央军。。。。。。

    起步是上校旅长,封顶的是中将军长,不过占多数的还是担任实职的少将。

    这些人都是军队当中的翘楚,四十出头,正是事业的上升期,所以说起话来也是春风得意的。

    这个培训班就类似于现在的中央。党。校,给有前途的领导干部充电的地方,一般能到这个地方来的,都是重点培养的,不久的将来必然会得到提拔,

    所以这些军官都以此为荣,骄横无比优越的心态也是时时刻刻彰显着。

    这几天负责教学的教官都是中将、上将,面对德高望重打过大仗的将军,他们自然不敢造次,上课都像小媳妇一样,中规中矩的,生怕给长官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对以后的升迁有不利的影响。

    不过当听到要有一个二十出头,还是上校的人要来讲课的时候,他们笑了,是宣泄压抑了将近一周的火气的时候了。

    “教育长到!全体起立!”一个上校旅长担任着喊口号这一个角色。

    上校能当旅长,肯定是有点本事的,但是到了这个地方,恐怕从这些学员里面随便拎出一个来,官职都要比自己大的多,所以他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刷!所以人都站起来了,丝毫不拖泥带水。

    在一级上将面前,这些军官是绝对不敢犯浑的。

    说完,何应钦就走上了讲台,后面跟着的自然就是王亮了。

    何应钦,曾任黄埔军校总教官,军委会参谋总长,国民政府行政院长。1935年4月授陆军一级上将。

    1924年任黄埔军校总教官。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任潮梅警备司令,由广东潮梅平定福建;后任东路总指挥入浙。

    1927年宁汉分裂时在龙潭大败孙传芳,之后调任全军总司令部总参谋长。

    1929年,任海陆空军总参谋长。

    1930年,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此后多次任军委会行营主任,担任“剿匪“前线指挥。何应钦于九一八事变后与日本交涉华北问题,负责签署塘沽恊定及何梅恊定。

    西安事变时,,何应钦暂代总司令,主张武力讨伐张学良。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九章 有人找茬

    西安事变时,何应钦暂代总司令,主张武力讨伐张学良。中日战争爆发后,他兼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军委会参谋总长等职。

    拥有这番精彩的履历,让他当这个教育长,恐怕没有人会有什么疑议。

    上台后,何应钦只是随便讲了几句,介绍了下王亮,态度不冷不淡的。

    说实话,何应钦搞不懂老头子为什么会让这么一个人来当教员,明显不符合常理,但是细思之下,何应钦便有点体会到老头子的意思了,这是要用王亮这个年轻人当枪手,狠狠地整治不正之风啊。

    这对于何应钦来说,并没有什么好怕的,王亮就算是有老头子的圣旨在手,他总不会把自己给毙了。

    自己一个堂堂的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岂是他人说毙就毙的吗?

    “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你们一定要端正态度,好好学习。。。。。好了,我要讲的话都说完了。下面由王教员为大家训话。”何应钦的讲话并不算太长,反正比起现在那些读不是自己写的稿子的领导要好的多。

    “王教员,你来讲几句吧。”何应钦冲王亮笑了笑,伸手示意。

    “是,何总司令。”王亮可不敢忽视这个人,能混到现在,尤其是在西安事变后还能收到蒋光头的重用,说明他是有些手腕的。

    西安事变发生,蒋光头被张小六子扣在西安,何应钦提出来的意见就是对西安实施轰炸,这很明显就是想置蒋光头于死地,趁机上位。

    在1935年被授予一级上将的人用手指头算算就能数得过来,尤其是像何应钦这种中央军的老资格将领,那是有绝对的话语权。

    蒋光头得救之后为什么还留着何应钦,这就是人家老何的实力了。

    掌声雷动,五百名军官没有一个偷懒的,都拼命地呱唧手,都想在何总司令面前展示一番,这种机会可是不多的。

    直到掌声停了下来,王亮才开始讲话。“在座的各位都是我的长官,今天要我给大家上课,有些哗众取宠了,因为你们的资历比我都多的多。或许你们会说:老子们打仗的时候你还穿着开裆裤活泥巴呢!有什么资格来给老子上课?”

    讲到这里,王亮顿了顿。

    台下传来不小的讨论声,或许他们没有想到在今天这么一个正式的场合王亮竟然会这么说,虽然说的都是大实话。

    同时军官们的眼神中也多了些轻佻和嘲讽,自己都不看不起自己了吧,凭什么让我们看得起你?

    一旁的何应钦也是愣了愣,随即看了看王亮,不明白王亮自嘲的真实意图。

    “但是我想要说的是,我来这里当教员,是委员长下达的命令。我们是军人,对于长官的命令是要绝对服从的。所以,从今天起,我不管你们是旅长还是师长,更或是军长,战区司令,在我这里,都是学员,一律平等。在这里纪律我就不强调太多了,你们不是新兵了,这些东西应该印在自己的脑海里了。我这里,奖罚分明,犯错了,必严惩。立功了,自有奖。。。。。。”这么大的礼堂,下面坐着五百人,王亮不得不把嗓门放到最大,让这里面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楚。

    听到王亮后面说的话的时候,原本还七嘴八舌的军官们老实了,他们分明是从王亮身上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气场,虽然是老兵油子了,但是他们的内心还是感觉有些悸动。

    他们竟然从这个年轻人的身上,找到了老头子的感觉,这个令人不寒而栗。

    就连一旁站着的何应钦看王亮的眼神不一般了,这个人果然可以,不卑不亢,义正言辞,老头子果然会挑人。

    这个仪式很简短,结束之后就开始上课了,而第一次课,就是由王亮来讲。

    这次的讲习班与以往不同,并没有分班,五百人在一个面积巨大的阶梯教室里面上课,当然,座次肯定避免不了按身份来安排,这个走到哪里都是一样的。

    在何应钦走了之后,教室内的军官就显得有些松散了,在他们看来,这是难得放松的机会。

    平日里上课的教员都是中将,上级的,气氛压抑死人了。

    这次好不容易碰上个上校,能不好好喘口气吗?

    很快,有一两个带头说话的,整个大教室就炸了锅。

    这种场面是王亮早就估计到的,他很高兴看到现在的这一幕,或者说,他还有些怕这一幕不会发生,这样王亮就没有理由来杀人了。

    没想到,接下来还有更过分的。

    一个少将军官举着手直接就站起来了,“教官我有一个问题,需要请教您!”

    这个少将嬉皮笑脸的,很明显是站出来找茬的。

    三十九岁,少将军衔,这个在战争年代并不少见,但是这绝对算得上翘楚了,自我感觉良好是必须的。

    加上身旁的军官的鼓动,他自然而然的当了这个出头鸟。

    “好,这位学员,你可以提问。”王亮的手摸了摸腰间的枪套,里面的手枪压满了子弹,而且还上膛了。

    他很有自信在八十米的距离上将这个少将一枪击毙,而且还是眉心中弹。

    “王教官,你们看待我们太原会战啊?我们晋绥军打的不错吧?”少将似乎不是在问问题,而是在炫耀,炫耀晋绥军有多么的厉害。

    听这个少将问完,整个教室里又炸锅了,大家又是七嘴八舌的讨论,无非是对晋绥军的攻击。

    “是康师长吧?你的大名我可是久仰啊。”王亮清了清嗓子,对着摆在面前的话筒喊道。

    声音很大,足以让喧哗的人安静下来。

    王亮事先是做足了功课,拿着参加讲习班军官的档案仔细研究过,不巧,康师傅就在王亮的研究之列。

    果然,在听见王亮发话了之后,大家都安静了下来,他们都静静地看着王亮,看看王亮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康师傅是晋绥军派系的,大有来头,是阎锡山的亲信,可不好得罪。(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章 执行处分

    “哈哈,是吗?没想到我康师傅的名头这么响亮啊?连王教官都听说过。”听到王亮这么说自己,康师傅很高兴,这个教官还是挺有眼力劲的嘛,懂点事,看他态度这么好,康师傅打算不再刁难王亮。

    可是王亮接下来的话,让他简直要气得晕过去了。

    “著名的逃跑将军康师傅我怎么能不知道呢?在保定会战中,康师长带着一个师和日军的石野大队相遇,交手不过半个小时,康师长就带着部下丢盔卸甲地跑路了,这么有名的经典战例,的确是可以在课堂上讨论一下。”王亮说的都是史实,本来这件这种逃跑事件是要严肃处理的,但是康师傅是阎锡山七大姑的儿子,所以被阎锡山压了下来,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不过这件事情保密性很高,外人很少有知道的,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才被人披露的。

    今天让王亮说出来,的确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你!你信口胡说!有什么证据?!”康师傅脸色大变,他被惊着了,他不敢相信地看着王亮,当初知道这件事的军官虽然不少,但是在威逼利诱下都选择的闭嘴,按理说不应该传出来啊。

    “1937年9月8日上午10时,山西大同天镇县。你的一个满员步兵师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