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代战将-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天真了!

    斯大林是想让王亮来给自己出出主意,看看下一步到底该怎么办。

    要不然呢?

    要不然会用这么高的规格来招待王亮?

    别傻了。

    他是斯大林,不是马克思。

    其实这些事情王亮的心里都是很清楚的,但是面对这个老大哥,还真没法子拒绝。

    人家这么给面子,就拉人家一把呗。

    趁机再打点酱油,何乐而不为呢。

    嗒嗒嗒嗒嗒嗒

    火车缓缓地开动了,因为车厢少,没有货物,所以时速很快就被提了上来。

    无所事事的王亮只能躺在床上睡觉。

    什么?

    为什么不打开车窗吹个小风?这多惬意啊~

    你确定不会被冻死?

    呜呜呜呜呜呜呜

    晃动的车厢,一望无际的雪,沿途的景色很美,地域也很空旷。

    给人一种想要归隐的感觉。

    这就是俄罗斯,有这广阔无垠的土地。

    异域风情很是让人陶醉。

    不过王亮赶了这么些天的路,累得很,暂时没有欣赏风景的心情,闷着头就睡了个一天。

    等到醒来的时候,还是喜顺说到叶卡捷琳堡了,要换车。

    换上另一辆火车,这次漫长的行程才算是度过了一半。

    距离莫斯科还有一半的路程呢。

    好在老毛子还算大方,在火车上准备了不少好吃的食物。

    传统俄式松饼、鲜美可口的鱼子酱、腌鲑鱼、熏肠(肠衣脆爽、肉馅香滑顺口)、肉冻、甜菜丝鲱鱼沙拉、罗宋汤。。。。。。

    当然,还有伏特加。

    王亮想喝一口来着,被喜顺死活给拦下来了。

    因为医生嘱咐王亮在伤完全好之前不能喝酒,这会影响恢复的。

    无奈,只能干吃这些美食了。

    火车上的生活很美妙,里面暖暖的、舒舒服服的、饱饱的。

    按照王亮的说法,就缺一个俄罗斯大妞子来陪着了,哈哈哈哈哈。(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八章 邀请

    眨眼间就到了1941年的9月份了。

    此刻虽然王亮能下床运动了,但是他的伤还并没有好利索。

    毕竟是在不到一米的距离内被手雷炸到了,当时要不是有厚厚的木门做了点缓冲,恐怕王亮早就被炸得四分五裂了。

    但即便没有被炸烂,但是伤口可是很深的。

    医生给出的诊断建议是至少休养一年,伤口才有痊愈的可能,而且在此期间不能回到部队参加战斗。

    为此聂帅也亲自下达了指示,命令王亮安心养伤,独立旅的工作暂交由赵刚/陈大雷等领导班子代为处理。

    没办法,王亮办不了离院手续,只能在广志山上待着。

    不过这回的功夫王亮可没有闲着,调阅了大量的书籍来为了冲冲电。

    有句古话说的好嘛,活到老,学到老。

    “王旅长,看书呢?”一个窈窕地身影推门而入,是夏溪,王亮的全职护理员。

    “恩,来了,小溪。”王亮笑笑,知道这是又到了该打针的时候了。

    “我护理过那么多的首长,住了院这么能学习的可就唯独您一个,真佩服您。”夏溪一边用压脉带绑住王亮的手腕,让血管更加清晰点,同时跟王亮聊着天。

    相处了大半年的时间了,她发现王亮很平易近人,一点首长的架子都没有,还跟以前的时候一样。

    “哈哈,学习嘛,学无止境。不学习就不进步了,不进步可就要落后了,这是不行滴~”王亮也愿意跟夏溪这样的漂亮姑娘聊聊天,既赏心悦目又能使自己的心情舒畅。

    “哎,对了,小溪,你哥哥现在在哪儿啊?还在国*军?”

    王亮忽然想起夏溪的哥哥夏方国来,当初在保定郊外要不是他的师侦营出手相助,独立营的那些弟兄们可就全都死在日军的屠刀之下了。

    记得是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第一四三师来着。

    “恩,还在那边,好像现在当团长了。最近没有联系,我挺为他担心的。”夏溪道。

    “是啊,仗打的很艰难,都不容易。等下次见到他替我问好,还别说我有点想他了。”王亮感概道。

    是啊,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绝对是一支英雄部队。

    在抗日的战场上,这个部队就没有给中**队丢过脸。

    上有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下有无数无名烈士。

    “好。”夏溪点点头,这个时候她已经给王亮打完针了。

    *********

    就在这个时候,喜顺同医院政治部的部长来了。

    部长进门后看到王亮坐在病床上,道:“王旅长,休息的怎么样啊?我看你这都下地走路了啊。”

    “哈哈,部长,我恢复的很不错,觉得可以下部队了,要不您去替我对院长说说,给我办个出院手续,让我回部队去?”王亮见是政治部部长,连忙站起来打招唿。

    部长可不算是一个小级别的干部,论起来少说得跟王亮平级。

    “我可不敢,让你休养的命令是聂总直接下达的,谁敢批你出院?再说了,就算是批准了,你也回不了部队了。”部长道。

    王亮一愣,什么意思?

    “啊?部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啊,我回不了部队了?那我能去哪,总不能让我住一辈子的医院吧?”王亮心里直感觉发慌,不让自己带部队了?这还不如杀了自己呢。

    “哈,你看看这个吧,今天上午刚接手到的,从延安直接发到政治部的,我就是来传达一下。”政治部部长从随身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到了王亮的手中。

    显然,答案在文件当中。

    王亮接过文件来之后连忙翻开了起来,就三张纸。

    第一张类似于请柬一类的东西,上面全是俄文。

    虽然王亮的俄语能进行正常地交流,但这并不代表他能认识所以的俄文单词。

    不过王亮还是大体看了一下,上面有红场亮子,还有自己的名字,还有邀请,还有11月17日。。。。。。

    王亮大概明白了,应该是邀请自己去参加红场阅兵吧?

    1941年11月7日,苏联莫斯科红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阅兵式。数十万红军官兵走过主席台接受斯大林等苏联党政领导人的检阅。之后,奔赴西部前线抗击法西斯德**队的入侵。这次大阅兵极大地鼓舞了苏联军民的士气。

    时间和地点都正确。

    吹毛求疵,既然第一张看不懂,王亮索性又翻看起来了后面的两张文件来。

    靠。

    第二张就是对第一张的翻译。

    兹邀请王亮中校(同志)于11月7日赴莫斯科参加红场阅兵仪式。

    右下角的署名是“苏联最高统帅部”。

    很简短,多数是镰刀斧头的图案。

    还真是邀请自己啊,王亮有些开心。

    行啊,没想到斯大林还记得自己,不错。

    老子还是苏联的特别军事顾问呢,中校军衔,差点忘了这茬事了呢。

    不知道中央是什么意见呢?

    王亮继续翻开起第三张文件。

    果然,和王亮猜想的不错,第三张文件是对此事的批复。

    大概意思就是允许王亮于今日赴苏联,一是参加盛大的阅兵式,二也是借助更好的条件进行疗养。

    王亮无奈地摇了摇头,参加阅兵式也就罢了,去那个地方疗养?

    开什么玩笑。

    那边估计现在乱成一锅粥了吧。

    德军现在应该调集重兵往莫斯科开进呢吧。

    史上记载的是1941年8月德军集中180万军队,1700辆坦克,14000门火炮,1400架飞机向莫斯科进攻。

    没几个月了,这会儿自己去苏联岂不是羊入狼口?危险得很吗?

    没办法,中央都给了意见了,王亮只能严格执行。

    去就去呗,反正那边有好朋友斯大林呢,他应该会罩着自己吧?王亮心想。

    “行吧,王旅长,我的任务完成了。至于赴苏的事情,我会安排的。你做好准备就行了。”部长明显是已经了解电报上的内容了,对王亮说道。

    王亮笑着点了点头,自己还真没有什么好准备的。

    收拾收拾心情,带上喜顺直接出发就好了。

    目前总部医院里就王亮和喜顺俩人,孙德胜早就回部队去组织骑兵营去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一章 重游克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是以教堂为主组成的建筑群。

    步入宫门,便是红石铺成的中央教堂广场。

    广场上矗立着三座金顶大教堂,旁边以15世纪建成的大克里姆林宫最为突出,这是一座完全按俄罗斯传统建造的宫殿,又名多棱宫,其第二层的多棱大厅外墙均以多棱白石所砌,因而得名,曾是皇家举行婚礼和沙皇接见外国使臣的地方。

    最高的建筑是白色金顶的伊凡大帝钟楼。

    建于15051508年,高81米,里面藏有50多口铜钟。

    钟楼外陈列着一口最大的钟,高6米,直径6。6米,重达200多吨,表面上刻有浮雕、人像和题词,声传50公里,为世界之“钟王”。

    它是18世纪时由200多名俄国的能工巧匠费了两年时间铸造成的。

    是俄国铸造工艺的纪念碑,据说当时为了得到最佳音色,除用铜和锡外,还加了几公斤金和银。

    与钟王相伴的是一尊5。34米长、口径0。89米、40吨重的“炮王”,这座古式铜铸大炮从1540年开始造起,一直到1586年完工,中间换了8个沙皇,至今尚未使用过,巨大的炮口内同时可爬进二、三个人。

    旁边的圣母升天大教堂巍峨壮观,5个金色的圆顶金光闪闪,沙皇曾在这里举行过加冕典礼,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也就是在这个教堂被逐出教门。

    其西有报喜教堂,其南有天使大教堂,此教堂是彼得大帝以前莫斯科代帝王的墓地,伊凡雷帝即葬于此。

    克里姆林宫的西角是武器宫,现为武器博物馆,收藏着古代俄国的盾、剑等各种武器。

    整座宫城平面呈三角形,占地27。5万平方米,外围砌以朱红色的雉堞宫墙,宫墙上散步着15座高低错落、形状各异的塔楼,其中5座最高的塔楼顶尖上,各装置一颗直径6米的红水晶五星。

    当年王亮到克姆林宫的时候都是夜晚,来去也十分仓促,王亮没来得及仔细观看宫内的场景。

    今天终于能补足王亮当年留下的遗憾了。

    雷恰戈夫在门口警卫处打了个电话回到车上之后并没有急于让司机把车开到办公区域,而是一直在克姆林宫内转悠。

    这可不是为了满足王亮,让王亮把克姆林宫看个遍。

    而是此时此刻斯大林同志正在召开最高统帅会议,秘书告诉雷恰戈夫等会儿再上楼。

    无奈之下,雷恰戈夫只能指挥司机开着车一个劲的转悠了。

    这倒是便宜了王亮,里面的宏伟建筑都看了个遍,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有这种机会,有这种待遇的。

    半个小时之后,雷恰戈夫这才让司机把车停在了办公区。

    接受检查,交出配枪,这才得以进入这座不知名的办公大楼。

    斯大林同志办公室的灯永远都是二十四小时亮着的,但这并不代表他一直在办公室里工作,甚至说他都很少出现在办公室内。

    在官方的宣传资料中,我们总是看到神话般的斯大林同志,当然神话的也有金某某同志,老卡同志等等,个个都是勤奋工作,大半夜的都在工作,甚至通宵在工作。

    每次,工作人员要是劝说的说,他们说道:要把人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要时刻铭记为人民服务。

    然后,工作人员感动的涕泪横流,我们则激动的高喊,万岁,万岁!

    后来,随着苏联解体,大批的资料被解密,原来,斯大林同志很少出现在办公室,他办公室的灯光只是亮着而已,zuozuo样子,告诉人民,领袖与你们同在,一样工作的很辛苦。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老人家哪里去了,这都属于国家机密。

    所以,当我们解开这些人神话的幌子后,就会发现,他们只是一群很普通的人而已。

    比如,金某某当年可以用手枪打下飞机来,他的儿子金某某则更厉害,出生时,“一道双重的彩虹和一颗圣星宣告着他的到来”,成年后,可以掌控天气,让它晴就晴,让他阴就阴,所以,某鲜人民过着风调雨顺的日子,安居乐业。

    因而,金某某可以花1300万欧元给自己买游艇,兴建别墅和度假庄园,娶了至少6位妻子。

    都是浮云而已。

    好像说的有点多了,回到剧情里。

    秘书引着雷恰戈夫和王亮来到的并不是斯大林的办公室,而是一间密室。

    里面装修很一般,二三十年代的风格,但是很干净,很整洁。

    “主席。”雷恰戈夫站得笔直笔直地,啪地一下打出了一个标致的军礼。

    王亮也不能落后,紧跟着也敬了军礼。

    斯大林两鬓的头发有些花白了,看上去比当年老了些许,眼圈也有点黑乎乎的,显然这几天没有休息好。

    “恩,王亮同志来了,欢迎。”斯大林看了眼王亮,摆手示意他坐下。

    雷恰戈夫知道这里没有自己说话的份,在斯大林对着他笑了笑之后他就很有自知之明地退出了房间。

    “我有点后悔啊,当初没有对你提出的一些建议采取重视,没想到今天现实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啊。”斯大林感慨道。

    “斯大林同志,当初我也就是一些猜测和推论,没有什么依据的,您要是真的听信了,还真有些草率呢。”王亮很是谦卑地回答道。

    这个时候不能不谦卑啊,你要是浪了,惹得人家生气了还想活着回家吗?

    “恩,你说的对。这次让你过来还是想让你这个特别军事顾问给我出出主意的。”斯大林又道。

    “好的,没有问题,斯大林同志。”王亮很痛快地就答应了。

    “你来的路上应该注意到了吧?是不是感觉到气氛很紧张?”斯大林问道。

    王亮心中暗笑,本来自己还想引到你一下,没想到你倒自己说上了。

    “是的,路上有很多军警,沿途哨卡不少,盘查地很仔细。”王亮道。

    “哎,祸不单行,丢了点东西,昨天上午丢失了一份,一份文件。哨卡在找那些东西,侦探也在破案。”斯大林道。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章 恐怖的气氛

    当火车停靠在莫斯科站的时候,已经是1941年6月22日的下午时分。

    莫斯科车站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的一个铁路总站,是莫斯科…圣彼得堡铁路的北终点站,地址是涅瓦大街85号。前往莫斯科、俄国中南部、西伯利亚、克里米亚和乌克兰东部的列车在这里开出。

    不过此时的莫斯科站并没有洋溢着昔日般的愉悦气氛,走在路上的人总是愁眉苦脸的。

    很明显,这个国家正在遭受着战争的摧残和折磨,这个国家的百姓过得并不安逸和愉快。

    每个遭受侵略的国家的老百姓都是这副面孔,这种氛围。

    恐惧和不安,似乎随时都有可能遭遇到死亡。

    王亮透过车窗看到车站外面布满了军警,他们在不停地盘查火车站内的乘客,很是严格。

    应该是查德国特务吧?记得二战的电影里都是这么演的,王亮心想。

    “首长,莫斯科站到了,请下车吧。”卫队的少校走过来对王亮说道。

    “好的。”王亮微笑着点了点头,一路上这个家伙招待的还不错,是个很不错的苏联军人。

    四十个卫兵先行下车,在拥挤的人群当中开出一条小道。

    车站里的人异常地多。

    为啥子?

    德军马上就要大军压境了,莫斯科人对于连连吃败仗的军队并没有抱太大的信心。

    而是选择跑去中西部地区躲避一下,俄罗斯东西幅员辽阔,横跨亚欧两洲。

    莫斯科人心想德国人总不会追击到亚洲去吧?

    城内人心惶惶,到处都是军队。

    军队到处在修建阵地和暗堡,气氛太紧张了。

    很多胆子小的百姓都选择了放弃工作和房子迁移到别的地方去,待局势稳定了再回来。

    不过他们确定回来的时候房子还在吗?

    这些都没有答案。

    王亮下车了,除了喜顺贴身保护之外,还有六名苏联军人紧紧地簇拥在王亮的周围。

    此时的王亮已经披上了卫队长给的一件军大衣,还别说,这玩意真暖和。

    突然,车站的一旁出现了不和谐的一幕。

    砰!

    一声枪响。

    “站住!举起双手!接受检查!”

    “站住!再跑就开枪了!”

    “不要跑,堵住他!抓住他!”

    几个苏联军警疯狂地叫喊着,追的是一个狼狈不堪的流浪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