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筚路蓝缕-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吃饭的地点在商业区西边,一栋三层的建筑,“对饮千杯楼”,这是每个翡翠谷人都知道的名字,这个充满豪气的名字代表着翡翠谷最大也是生意最好的酒楼,尤其是他们以地球上中国民间秘传的酿酒工艺,结合瀛洲星的特产作物酿造的美酒堪称一绝,由于产量有限,这种酒只能在他们这间店里才能喝到。

相对于周围的静谧,商业区要热闹许多,宽阔的街道、明亮的灯光、一间间整洁的店铺,还有店铺中笑容可掬的店员,逛街的人很多,来来往往,尽显繁华景象。

走进酒楼,当真是生意兴隆,差不多有七八成的上座率,一楼是被称为“千杯不醉堂”的大厅,二三楼则是包厢。按照约定,赵星移和林燕来来到三楼的一个大包厢内,推门而入,才发现他们已经是来的最晚的了。

宽大房间里已经坐满了人,秋省身一家三口、刘壮、杨蓉蓉夫妇,李强、张燕、还有船长和史心境博士。众人见赵星移两人来到,纷纷起身招呼,刘壮粗着嗓门调侃道:“赵哥,你这么晚才来,是不是和嫂子亲热忘了时间啊?”

林燕来满脸羞红,狠狠瞪了刘壮一眼,赵星移则直接装作没听到。

请客的是秋省身,作为地质研究所的主要研究人员,他经常在野外奔波,这次也是今早上才回来,听说赵星移他们昨天也回来了,懊恼没赶上欢迎晚宴,便坚持今天一定要单独再请他们一次。

赵星移和秋省身相当投缘,作为当初来到瀛洲星后第一批认识的朋友,彼此相处的非常融洽,并且秋省身不在家时,赵星移也常常帮着照顾婷婷母女,秋省身一家一直把他当自家人看待。

秋省身走过来,拍了拍赵星移的肩膀,说道:“好兄弟,这几个月真是辛苦了!不过你们这次干的真不错,居然一下子找到了三艘飞船的同胞,现在已经有九艘飞船的同胞团聚了,只差最后的拉萨号了,相信一定也能很快就找到。”

由于经常在野外,原本就黑瘦的秋省身更增添了几分风尘之色,不过看起来身体和精神却都不错。赵星移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对,一定会的,到时候咱们瀛洲星全体人类就能团结一致,共同发展了。”

婷婷跑上来拉着赵星移和林燕来的手,亲切的叫了声:“赵叔叔好,林阿姨好。”赵星移习惯性的摸了摸她的脑袋,笑着问道:“婷婷也好,你有没有调皮啊?”

婷婷撇了撇嘴,说道:“婷婷已经长大了,不调皮了!”这个小姑娘已经十岁了,长的亭亭玉立,恐怕用不了多久就又是一个小美人。

众人落座,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由于在座多数都是翡翠谷担任重要职务的人,所以话题便又不知不觉引向了相关的事情上面。

“船长,昨天宴会上太杂乱,都没来得及问,我们离开的这几个月,咱们翡翠谷有什么事情发生吗?目前的发展建设情况怎么样?”赵星移问道。

船长沉吟了一下,回答道:“目前一切的发展都还算顺利,不论是科技、工业、农业、还是商业,都已经进入了平稳的发展期,和魔兽们的交往进一步增强了,现在已经出现了专门和魔兽们做生意的企业,很多魔兽用自身特有的资源或者劳力来换取它们喜欢的酒、熟食或者工艺品什么的。而有些人也被魔兽请去帮忙做一些事情,可以说,咱们人类的到来已经悄悄改变了这个世界,尤其是改变了魔兽们的生活,不过目前看来,这种改变应该是良性的。”

“若说有什么大事情嘛――”船长停顿了一下才又接着说道:“应该要算上个月居然一下有两名婴儿诞生的事情了。”

在座的人都露出了一丝无奈的表情,没想到十万人的群体,一个月内诞生两名婴儿居然变成了大新闻。

杨蓉蓉嘟着嘴,看了刘壮一眼,自言自语的说道:“也不知道咱们什么时候才能有孩子……”

赵星移转头向史心境问道:“史博士,科学院最近对人类生育率如此低下的研究有没有什么进展?如果太多家庭一直没有子女的话,将来恐怕会演变成不小的社会问题。”

史心境微微摇了摇头,说道:“还没有最终结论,不过目前看来,低生育率并不是病变等因素引起的,而是因为瀛洲星特殊的环境所致,在这个星球上,人类的某些生理活动变得非常缓慢,比如说衰老速度,据目前最保守的估计,咱们的寿命应该也在三百岁以上,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人类的生育率也极度降低,如果这种推论没有错的话,那应该就不会出现家庭始终没有子女的情况,因为人类的生殖周期只是被拉长了许多而已,并没有停止。”

听史心境这么说,众人终于感觉略略有些放心。

秋省身插口问道:“船长,现在就剩拉萨号还没找到了,最近有他们的消息吗?”

船长想了想,说道:“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不过他们肯定不会在咱们华夏大陆的,神州大陆的魔兽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结构,如果拉萨号也到了神州大陆,十万人不可能不被魔兽们发现,那上海号和广州号的人也就不可能不知道,所以他们应该也不在神州大陆上。那剩下就只有日出大陆和东方大陆了。希望他们是去了东方大陆,否则――”

船长突然停顿住,没有再说下去。但是每个人的心里都清楚,如果拉萨号没有去东方大陆,那就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迫降在日出大陆,一个是坠落在大洋上面,这两个结果,恐怕都是毁灭性的。坠落在大洋上,茫茫海水,即便不考虑海中那些凶残的鱼兽,即便周围有一两个小岛,但恐怕也无法支持十万人的生存。而如果迫降在日出大陆,他们不见得还能象沈阳号那样好运气找到一处易守难攻并且蛛怪不愿意进入的地方了。在那些恐怖的蛛怪围攻下,他们的命运实在是不敢想象。

众人的心情一下沉重起来,一同来到瀛洲星的十艘飞船已经找到九艘了,一切都还算圆满,虽然沈阳号的同胞们遭到了巨大的损失,但至少大部分人还是生存了下来,如果最后一艘飞船的同胞们遭遇什么不测,那将会成为所有瀛洲星人类心中永远的痛。

沉默了片刻,赵星移说道:“船长,这样好不好,明天咱们就一起向联合政府发出申请,要求尽快探索东方大陆,不论结果如何,咱们总要先尽力再说。”

船长点了点头,说道:“探索东方大陆肯定是必须的,联合政府其实也早就有所计划,不过既然已经过去五年了,现在也就不急这一刻,东方大陆不比别的地方,那里气候相当恶劣,并且路途遥远,据气象研究所的报告,在通往那里的海域,经常有非常强大的风暴,靠秋水号或者盼归号去那里都太冒险,所以还需要做好准备工作。这样吧,明天咱们就一起提出申请,将这个计划明确下来,不过具体什么时候成行,还是等准备充分了在说吧。”

船长说得有道理,赵星移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众人又闲聊了许久,才各自回家。

第五章 冰雪世界(一)

随着和神州大陆的广州、上海号取得联系,随着沈阳号的回归,再加上人类与魔兽之间的交往日增,相互的信任逐步增强,瀛洲星上人类的发展已经步入了正规,不论是工业、农业还是科技、文化都在按部就班的快速进步着,物质充沛、政治清廉,人们的生活祥和而富足。而另一方面,广袤的瀛洲星上,不论是陆地还是海洋,人们已经认知的地方还仅仅是非常微小的一部分,还有极其广大的未知区域需要勘测,还有无数的自然之谜等着人们去破解。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的人类,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探索热潮,每一片奇特的景观,每一个新奇的发现,都能让人们谈论很久。不过,至今没有消息的拉萨号民众的命运,却始终是人们心中一片挥之不去的阴影。

找寻拉萨号的准备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这一工作,在联合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由以赵星移为首的野外科研探索部具体负责,而人们目前的重点目标,就是远在南极附近的东方大陆。

东方大陆是一片冰雪世界,面积接近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都在两千米以上,其南部边缘一线都是极其高耸的山峰,南极极点就位于此处,不过除了这一线山峰外,东方大陆其它地区地势则相当平缓。

东方大陆的气候应该是非常恶劣的,根据有限的资料判断,即便是最北端的地区,其年平均温度应该也在摄氏零下二十度以下,不过这片寒冷的大陆却并不荒凉,从当初昆明号在太空上拍摄的照片看,其上生长着茂密的寒带森林,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人们对找寻拉萨号还抱有一定的希望,因为拉萨号如果真的迫降在东方大陆,那他们只要能够抗过最初的严寒,应该是可以生存下来的。不过悲观的人也很多,因为即便拉萨号迫降顺利,人们能够取得飞船仓库中自己的衣物,但凭借那些单薄的衣物,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的低温下,情景之恶劣可想而知。

不过不论怎么样,尽快前往东方大陆探索的计划是不会改变的,谁也不敢肯定,在拉萨号的民众身上,一定没有奇迹发生。

前往东方大陆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交通,由于瀛洲星高空气流相当的紊乱,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制造远航程的大型飞机还不现实,所以船舶依然是唯一的选择,但是远赴南极,遥远的路途,抛开一路可能遇到的狂风恶浪不说,仅仅东方大陆边缘地带,那被冰层覆盖的海面就已经不是平常的船只能够接近的,所以建造适合极地航行破冰船的工作早已经展开。

瀛洲历五年十二月,在经过半年多的紧张工作后,探索东方大陆行动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而最重要的破冰船雪龙号也已经在新华东区建造完毕,抵达了翡翠谷银月海湾的码头。

这艘破冰船的名字人们选择了与当初地球上中国第一艘破冰船雪龙号相同的名字,不过相对于地球上雪龙号两万一千多吨的排水量,瀛洲星这艘要小一些,接近一万五千吨,不过这也已经让它成为目前瀛洲星上最大的船舶。

瀛洲历六年二月,带着希望,也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雪龙号驶出了银月海湾,向着远在数万公里之外的东方大陆驶去。

此行的人员基本还是野外科研探索队的老班底,以赵星移为首,林燕来、刘壮为辅,全体船员近三百人,李强和张燕因为有其它任务此次没有参加,不过刘壮的妻子杨蓉蓉因为不想和刘壮长时间分开,所以凭着和赵星移等人的关系,用尽手段终于也成为了探索队中的一员。

雪龙号行驶在碧波万顷的南中国洋上,在以红玉水晶为核心的动力系统支持下,雪龙号不但没有燃料缺乏的顾虑,而且功率输出相当强大,这使得雪龙号的航速达到了三十五节,破冰船特有的倾斜船首破开波浪,雪白的尾迹长长的拖在船后。

雪龙号此行,第一个要面临的困难就是要突破南纬五十度附近的暴风带。

由于瀛洲星特殊的大气环流,使得在南北纬五十度左右,各有一个气流狂暴而紊乱的地带,这一区域,常年都刮着时速高达七八十公里的狂风,并且风向极不稳定,忽东忽西变幻莫测,尤其在海面上,狂风加上恶浪,对任何经过的船只都将是一场恶梦。

由于人们还从没有到达过这两个区域,现有的资料仅仅是靠昆明号在太空中收集的数据加上这几年来气象部门间接的研究所得,所以真正的情况如何,船只在这个区域到底会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没有人能真正说得清,就在这样不利的情况下,雪龙号硬着头皮闯了进去。

赵星移站在驾驶室内,一边紧抓着扶手稳住身体,一边皱着眉头看着窗外波涛汹涌的海面。这里已经是南纬四十九度了,自从雪龙号进入南纬四十五度以来,外面的风浪就越来越大,尤其是过了南纬四十八度后,风浪突然变得异常狂暴起来,近百公里时速的狂风胁裹着十多米高的巨浪一个接一个的向雪龙号的扑来,雪龙号起起落落,在狂风恶浪中挣扎前进,但长时间的起起伏伏却已经让很多船员连黄胆水都吐了出来。

风浪越来越大,虽然是白天,但低的仿佛就压在船头的厚重乌云却让外面一片漆黑,无线电中发出劈劈啪啪的电磁干扰声,墨色的海面,滔天的巨浪,雪龙号被一个个的巨浪淹没,然后又顽强的浮起来。驾驶室中,每个人都只能用皮带将自己固定在工作岗位上,强烈的眩晕让每个人的脸色都异常苍白,船舱外,天地间只剩下风的呼啸,浪的澎湃,还有雪龙号船身吱吱嘎嘎的扭曲声。

从南纬四十九度到南纬五十一度,短短三百多公里的距离,按平常速度只需要五个小时的路程,雪龙号却整整用了一天一夜才走完。当第二天下午,雪龙号终于闯过了南暴风带的核心区域,抵达相对平静的南纬五十三度海面时,雪龙号上的所有人,都已经处于休克的边缘。

虽然惊险而狼狈,但雪龙号毕竟成功的闯了过来,不但东方大陆探索之旅可以继续,并且有了这一次的经验,有了雪龙号在穿越暴风带时采集的宝贵的第一手数据,以后人们再经过这里时,就会从容许多。

一边继续航行,船员们一边着手修复雪龙号受损的设备,好在雪龙号够皮实,船体没太大破损,简单修补后便恢复如常。

瀛洲历六年三月中旬,经过一个多月的全速航行,雪龙号终于进入了南纬六十七度的南极圈,距离东方大陆已经很近了。

这里已经是一片极地风光,太阳斜斜的挂在天边,播撒着柔和的阳光,气温已经在零度以下,雪龙号上的人们都已经换上了御寒的衣物,赵星移、刘壮等虽然可以运用内力抵御寒冷,但是有暖和的衣服穿着还是更加舒服。

船外风平浪静,大大小小的冰山浮在海面上,偶尔还能看到猎食的海兽窜出海面,在平静的海面上激起一圈圈涟漪。

接近到东方大陆海岸线五十公里之内,海面上开始出现浮冰,刚开始还只是薄薄的一层,渐渐的就越来越厚,到距离海岸线二十公里时冰层已经有半米多厚了,不过雪龙号的设计破冰厚度可以达到零点八米,所以依然很顺畅的前进着。在尾部螺旋桨强大的推动力下,雪龙号特殊的倾斜船首压上冰面,随即冰面就会在船的重量下轰然破碎,遇到实在太厚的小型冰山,则雪龙号就先后退,然后全速前进,利用坚固的前端撞开冰山。

四周的景色很美,放眼望去,苍茫大地银装素裹,完全是一片冰雪的世界。地面非常平整,几乎没有一丝的起伏,洁白的雪面反射着阳光,让人睁不开眼睛,为了防止雪盲症,所有人都带上了深色的墨镜。

船员们被这一片美景所吸引,纷纷跑到甲板上观赏,尤其是一些生长在南方,从来没见过雪的队员更是兴奋的狂呼乱叫。而不远处,成群结队的极地动物也停下了各自的脚步,好奇的看着这艘奇怪的大家伙。

一边寻觅合适的行道一边破冰前进,经过三天的行进,雪龙号终于抵达了东方大陆海岸,并且找到了一处合适的地点靠岸抛锚,经过简单的讨论后,除了留下必要的人员看守雪龙号外,其它大部分队员,则携带装备,踏上了东方大陆的土地。

第五章 冰雪世界(二)

这次东方大陆之行,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登岸的一百八十人连同物资,分乘十八辆电动雪橇车一同向东方大陆内陆疾驰。

东方大陆与地球上的南极有类似之处,低温严寒,冰雪覆盖,但与地球南极大陆仅仅只有一些苔藓类植物的贫瘠不同,东方大陆植被茂密,人们之前一直在猜测这些植物是如何在厚厚的冰层上生长的,这次探索,应该可以连同这个迷题一起破解了。

长长的车队成一纵列行驶在平整的冰原上,其实雪龙号停泊的地点并不是真正的陆地岸边,而是从内陆延伸至海中的长长的冰川,据判断,这里距离陆地起码还有几十公里的距离。

冰原平整的没有一丝起伏,厚而松软的积雪使得连雪橇车的行进都有些困难,并且,这看起来平整无暇的冰原,其实并不是表面那么平和,在积雪下面,往往隐藏着或大或小的冰裂缝,窄的只有几厘米,宽的却足有两三米,深不见底,甚至可能直通几十米下的海面,即便是雪橇车,一旦落入这些裂缝中,也绝对是有死无生的局面,所以众人都小心翼翼,跟在有冰川学家坐镇的前导车后面,沿着车辙前进。

气温很低,温度计上的读数是零下三十八摄氏度,不过好在天气晴朗,碧空如洗,懒懒的太阳斜斜的挂在天上,洁白的雪面不时反射出一片片朦胧的彩色光晕。这一片冰雪世界中,各种极地动物却相当繁盛,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不时成群结队的出现在视野中,和地球上的极地动物一样,它们多半都有着肥胖的身躯和厚厚的皮毛,不过在种类上,就比地球的南北级丰富太多了,在车队生物组的考察日记上,目前已经有了近五十种动物的描述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