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筚路蓝缕-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星移深吸一口气,体内内气加速运转,周围的温度骤然升高,一层朦胧的红晕在燃烧巨剑上升起,宽大的剑身上仿佛真有火焰在燃烧一般。

赵星移近来和别人对练的时候都比较苦恼,因为他总是落下风,不过这并不是因为他能力不够,而是因为他根本不敢放开手脚去运用他那充沛的火系内气。

最初那次和魔兽搏斗过后,赵星移就发现自己当时穿的那套衣服都已经焦黑发黄,就象在火上烤过一样,没法再穿了。而后来随着他逐渐掌握火系内气运用的方法,类似问题便反复发生。原因就是他一旦运用内气,身体周围的温度就会变得非常高,尤其是体表附近,那种亚麻制成的衣服根本就承受不住,很快就发黄变脆,严重时甚至会片片碎裂。这直接导致赵星移的服装开支大幅度增加,一个月的工资都买衣服去了,再者,如果在格斗中,尤其是有女性在场的格斗中出现衣服碎裂的情况,那岂不太糟糕,所以后来他在训练时总是尽量压抑住内气的过多运用,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如果和李强、张燕、刘壮三人对练,他必输无疑。

张燕的矛尖已经到了身前,赵星移微退半步,双手握剑,反撩而上,挡开了这一枪,未等还击,张燕长矛一收再放,连续刺出,赵星移左躲右挡,抽空回击,二人战在一处。

张燕的攻击,迅捷而连贯,手中长矛幻起一片银色的光幕,刺骨的寒气萦绕周身,淡淡的银霜布满枪身。而挥动间,矛尖上极度的低温竟使得空气中都凝出点点的冰晶。

赵星移的动作要慢很多,但一招一式简洁清晰,总能用最直接的方式阻挡张燕的攻击,而偶尔的反击,却往往使得张燕不得不全力应对。

战斗越来越激烈,两人一冷一热的激烈对抗,使得他们周围形成一个个的小旋风。从能力上说,此时的赵星移已经在张燕之上,但因为不敢过多运用内气,所以现在反倒落在下风,不过他弱而不乱,沉稳应对,却也不见败象。

战至酣处,张燕突然后跃一步,然后一声娇叱,飞身而起,半空中人枪合一,疾刺而来。这一枪,张燕的冰寒内气全力催动,枪未到,刺骨的烈风已经夹着锐利的冰晶扑面而来。赵星移无法再躲,只能硬着头皮举剑格挡,但一个是全力施为,一个是束手束脚,赵星移终于没能挡住,矛剑交击,剑被崩开,矛尖已抵在咽喉之上。

胜负已分,赵星移微微摇了摇头,笑了笑,说得:“张燕姐,你又胜了,我甘拜下风。”

张燕收回了长矛,撇了撇嘴,哼道:“谁不知道你怕烧坏衣服光屁股不敢动用内力啊,想蒙我,没门!”

说完,转身,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第十九章 回首

结束了早上的训练,赵星移匆匆洗漱了一下,吃了点早餐便出门而去。他现在的工作,主要就是负责筹备第三次科研探索的事宜。

其实早在半年以前,第三次科研探索的准备工作就在进行,但是后来因为那次魔兽的袭击而停滞下来,袭击事件过后,人们认识到了这个星球隐藏的危险,认为贸然进行长距离的探索风险将会极大,所以就一直耽搁了下来。

现在,随着魔武护卫营的训练初见成效,而更重要的是翡翠谷的进一步发展已经受到当前贫乏资源的严重制约,再加上人们对这个星球的一切了解的都还太少,根本无法进行一个比较长远的发展规划,这一切,促使人们下定决心再次进行科研探索,而赵星移,依然被任命为此事的总负责人。

这一次的探索,规模、距离、时间都要远远大于上两次,所以准备工作相当烦琐。赵星移今天的工作,就是去各个生产科研部门,了解他们当前最迫切需要此次探索帮他们解决的问题。

那次魔兽袭击的痕迹,除了人们心中永难平复的创伤外,翡翠谷中已经再找不到一丝的痕迹了。又经过了这半年多的发展,翡翠谷越发繁荣,也更加美丽。

很多人家都已经将自己的单间小竹楼改建成了带有独立院落的两层多居室竹楼。由于建设部早已颁布了民居建筑设计标准,所以这些竹楼的总体格调都是和谐统一的,但细节上多样的风格打破了最初的千篇一律,让翡翠谷的建筑群显示出了变化万千的韵律。

货币政策的推行带动了翡翠谷商品经济的极大发展,广场商业区中,各种店铺林立,物品交易频繁,已经形成了相当完整的内循环经济体系。

拿着写满了信息的硬皮本子从科学院出来,赵星移直奔工业区而去。

科学院现在已经由最初的一栋单层竹楼,发展到了现在拥有独立区域的十多栋二层高大而宽敞的试验楼。由于竹子受力不能太高,所以翡翠谷的竹楼一般只能建成两层,不过这并不成为问题,因为翡翠谷有的是地方,竹楼建成两层也多半是出于美观和舒适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节省地皮。至于砖石水泥等现代建筑材料,除了工业区等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外,一般是不用的,因为经过精心建设和修饰的竹楼,不论美观度和舒适度都远远好过冷冰冰灰蒙蒙的水泥建筑。

工业区已经发展到不小的规模了,大大小小几十间工厂,已经基本能够满足人们生活各方面的要求。当然,比起地球来,无论科技水平、产品质量还是品种数量,都还差的很远很远,但是想想在仅仅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人们就从一无所有发展到今天的程度,绝对是值得骄傲了。

由于从最初就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环保措施,所以工业区并没有乌烟滚滚空气污浊的情况。花香草绿,只有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和并不很吵的机器运转声。

赵星移在工厂区一圈调研下来,当前的发展瓶颈有两点让他感触最深,一是能源的匮乏,虽然蒸汽机早已制造出来,但由于没有找到煤、石油等能源物质,所以蒸汽机只能用木材作为燃料,但是一方面木材的热值低污染高,另一方面过多砍伐树木也是法律严格禁止的,所以这种蒸汽机的使用非常少。目前工业区的动力来源基本上只能利用纽带河的水动力,然而纽带河水量并不大,落差也很小,所以这么多工厂根本不够用,这导致许多工厂不得不用人力来给机器提供动力,不但劳动强度大,并且效率也非常低。可以说,能源的缺乏是当前阻碍工业发展的最大因素。

另一感触就是缺少导电性能好的金属材料,因为只有如铜、铝、金、银等导电性能好的金属才能用来制造发电机、电线、电动机以及其他一切用电的产品,没有这些金属也就无法使用电力,没有电力也就无从谈现代工业。

赵星移将这两点着重记录了下来,它们将作为此次科研探索的重点目标。

从工业区出来又去农场和畜牧场走了一圈,农场自不用说,情况一片大好,蔬菜品种增加到了十多个,已经基本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除了集体所有的耕种土地外,这里还有不少家庭租种的小片菜地,这些家庭的栽种多半并不是为了出售,而更多的是为了闲暇时作为消遣之用,娱乐的同时也能吃到自己种的蔬菜,何乐不为。

相对于地球来说,瀛洲星的水果当真是品种又多味道又好,现在人们已经开始有选择的栽种移植,前景也非常好。

至于发展难度最大的畜牧业,现在也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包括猪虫在内的几个牲畜品种已经开始适应半人工饲养的畜牧场生活方式,生长迅速并繁育出了大量的后代。翡翠谷的肉食品供应现在一半以上来自畜牧场。

与工业部门不同,农业和畜牧业对这次科研考察的需求反倒并不是非常迫切。

一圈调研做下来,也已经到了日落西山的薄暮时分。赵星移兴之所至,信步来到了山谷东边的小山顶上。俯瞰满目青翠的翡翠谷,栋栋竹楼,条条石径,自然灵动中暗含规则。家家户户的屋顶上,袅袅的炊烟在落日的余辉中冉冉升起,显得那么宁静温馨。看着眼前的美景,赵星移心中一片温暖,回想这一年多的经历,人们靠着自己的顽强与坚韧,从一无所有中建设出了这片美好的家园,相信今后的世世代代,人们还会把这里建设的更加美好更加繁荣,在这个远离地球,远离蓬莱星的星球上,人类的一个分支正在茁壮成长。

目光越过翡翠谷,赵星移望向远处那峰峦起伏的青翠地平线,在那里,还有其他九艘飞船的九十万同胞,他们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也和翡翠谷一样经历了种种磨难?他们都还平安吗?他们是不是也和翡翠谷一样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美丽家园呢?

会的!一定会的!他们和翡翠谷中的人们一样,都是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是不会向任何困难低头,充满智慧和勤奋的人类精英,相信他们此时的家园,也一定和翡翠谷一样美丽和谐。

同胞们,相信不用多久,咱们就能够再次相聚,到时携手并肩,一定能够将瀛洲星建设成为永远美丽,永远平静安宁的美好家园。

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赵星移紧握双拳,心潮澎湃。

<;第二卷 生存完>;

第一章 第三次探索(一)

瀛洲历一年四月一日,经过了充分的准备,展开第三次科研探索的日子终于来临了。

此次探索,以更全面了解瀛洲星各方面综合情况为重点,尤其是需要着重了解这个星球的生态系统,以便人们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并评估自身的安全状况,避免今后再次遭遇如上次魔兽侵袭类似的灾难。其次,就是在更大范围内展开探索,力图解决当前能源和金属等发展瓶颈问题。

由于此次探索规模大、时间长、路途远。探索队人员的组成问题人们商讨了很久,最终决定由赵星移带队,刘壮做副队长,其他三十四位队员全部来自魔武训练营。虽然这种队伍的组成,使得很多科研方面的精英人士无法参与其中,但是一方面考虑到这次探索的艰难程度以及风险性,一般的科研人员很难完成。另一方面魔武训练营的队员们本身也都来自各行各业,基本上也能够满足科研探索的要求,所以最终这个折中的方案被确定下来。至于李强和张燕,由于还有翡翠谷的安全保卫工作,所以此次不再参与。

翡翠谷位于一个弯勾状的半岛上,这次科研探索的范围,是翡翠谷东北方三千公里以内的扇形区域。预计总行程将超过八千公里,由于所有队员都是魔武训练营的成员,身体状况远比一般人好很多,所以以每日四十公里的探索速度计,时间将长达半年左右。

清早天还没全亮,科研探索队便已经在村口整装待发,来送行的人很多,父母们的叮咛,妻子们的牵挂,恋人们的依恋,一时间场面反到搞的有些儿女情长。

刘壮早已被杨蓉蓉拉到一边嘀嘀咕咕的不知说着什么,赵星移独自站在队伍最前面。原本秋省身一家要来送他们的,不过由于最近秋省身一直在铁矿谷工作,婷婷母女也就跟着搬到了那里居住,离的太远,赵星移和刘壮都没让他们来。

李强、张燕陪着船长以及政务院的几个人走了过来,赵星移迎上几步握住了船长伸出的手,船长把左手也合在了赵星移的手背上,用力握了握,说道:“小伙子,这次探索,任务重、时间长、危险性高,你的担子不轻啊!怎么样,有没有信心?”

赵星移微微笑了笑,点头道:“放心吧船长,我一定完成任务,并保证全体人员安全返回。”

船长爽朗的一笑,道:“好,要的就是你这句话,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到!废话不多说了,准备出发吧。”

赵星移点点头,目光转向李强。李强并没有说话,但他那坚定而充满鼓励的目光已经表达了一切,赵星移和他相视一笑,莫逆于心。

队伍踏着朝霞出发了,赵星移刘壮并肩走在最前面,其他三十四位队员则排成两纵列跟随在后。每个人背后都背着一个大大的,用粗剑麻布制成的仿军用野战背包,里面装着各种科研探索器材以及个人必要的生活用品,另外,每个人除了自己惯用的兵器外,还都带着一把改进型的连发猎枪,虽然这些猎枪对付魔兽不起作用,但是平常用来狩猎还是很省力气的。

赵星移刘壮的燃烧巨剑和砍山刀都太长也太重,为了解放双手,他们只能用特制的粗麻绳将兵器斜背在背上,即便如此,兵器的下端也都险险的擦着地。虽然携带有些不便,但这两把武器所代表的强大攻击力,却也让整个队伍感到安心。

队伍沿着北偏东的方向一路前进,由于翡翠谷周边四五百公里范围内都已在前两次探索过,所以此次不再重复,队伍以每天五六十公里的速度前行,从第五天开始转向东北方,在第十天的傍晚到达了第二次科研探索的最外线,之后的地方,就是人们从未涉足过的了。

四月七日开始,探索队放慢了脚步,开始边走边进行科研活动。这次探索,并不要求在路途上做太细致的研究,更多的是一种概念性的考察,比如说某一片区的地质地貌、生态概况、动植物分布、矿产储藏的可能资源等等。有了这些初步的资料,今后人们就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更进一步细致的研究探索了。

随着探索队的不断前进,沿途的景色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开始时是翡翠谷周围那种平缓的丘陵地带,之后是一段上百公里相当险峻的高耸山脉。跨过这道山脉后,山势不再那么突兀,但却绵延起伏,不知延伸到多远。而植物的种类,也从最初翡翠谷周围那种草原间杂丛林的类型变为了真正的热带雨林。不过这里的雨林,树木远比地球上的高大粗壮许多,随便一棵树,恐怕三四个人也合抱不过来,茂密的树冠完全遮蔽了天空,显得幽暗而静谧。估计是因为阳光无法照射下来的缘故,森林中下层植物并不茂盛,穿行林中,丝毫不觉困难。整个森林,犹如一座巨大的殿堂,树冠是屋顶,而一根根粗壮的树干就是支柱。

从附近最高的山峰上下来,队伍再次沿着两山间的谷道前行。上那座山是为了测绘地形图,由于森林茂密,视野受到限制,人们只能爬到最高山峰后,再爬上最高的树木才能总览周围的地势。不过好在爬山爬树对于这些魔武营的队员来说是小菜一碟,刚才负责爬树绘图的两个队员还顺手掏了十多个大鸟蛋,看来午餐有烤鸟蛋吃了。

根据刚才在高峰上的观测,东北方三四十公里外有一个群峰环抱的天池,面积比翡翠谷的同心湖要大很多,探索队之前还没遇到过这么大面积的内陆水域,而沿着现在这条山谷又正好可以到达那里,所以赵星移决定向那个天池进发,考察一下相关的情况。

踏着脚下厚厚的松软落叶,队伍轻快的向着目的地行进。地势渐渐升高,幽暗的森林中不时有各种小动物被队伍惊扰,或四散逃开,或好奇的驻足观望,形态各异,种类繁多。赵星移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同样是热带雨林,但这里的情况和地球上的差别非常大。当初还在地球上时,赵星移曾经去仅存的一小片亚马逊雨林核心区考察过,那里植被之茂密,视线难及几米之外,并且各种各样的有毒昆虫使得人在其中凶险万分。但是这里的情况完全不同,地表植物相当稀疏,以至于人行其间丝毫不觉阻碍,动物和昆虫种类虽然丝毫不比亚马逊森林里少,但那些有毒的或者喜欢叮咬人的种类却相当少,偶尔有队员被叮咬到,后果也不是很严重。相对于险恶的亚马逊雨林,这里要平和安全的多。

第一章 第三次探索(二)

吃过午饭,队伍沿着山谷继续前行,绕过一道山梁,山路回转,两山夹持间山谷变成一个人字形,地势也突然陡峭起来,一条水量充沛的溪流迎面奔涌而来,沿着人字的另一撇蜿蜒而去。队伍沿着溪流逆行而上,哗哗的流水声拌着森林中的鸟啼兽鸣,淡淡的水雾混着清新的森林气息,让人心旷神怡,畅快无比。

太阳刚一偏西,队伍便来到了这个群山环抱间的山顶湖泊边,这个天池呈圆形,面积相当大,粼粼碧波在斜阳下闪出万道金光,湖面很平静,湖水清澈而深邃,看来应该非常深。

队伍在湖边找到一小块相对平坦的地方,安营扎寨,准备就在此地过夜。测绘小组、生态小组等开始对周围展开考察,而其他人员则分工合作,砍柴的砍柴,狩猎的狩猎,忙碌却井井有条。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么大的湖,里面的鱼肯定不少,所以狩猎组便分出好几个人,拿出钓竿,选好位置,下杆垂钓。

赵星移和刘壮安排好各组的工作,便也一起去砍了一大捆木柴回来,看看没有其他需要帮忙的地方,便并肩站在湖边,一边欣赏湖光山色,一边看那几个狩猎组的人垂钓。

湖中鱼果然很多,一会功夫,这几个人便已经钓上了七八条肥大的鱼。这种鱼以前没见过,一尺多长,身体扁圆,细细的银色鱼鳞覆盖全身,头、尾、鱼鳍都不明显,看上去就像个银色肉饼。

正当大家都在为晚餐有这么丰美的鱼肉大餐欣喜的时候,坐在一棵倒伏在岸边,一端伸入湖中的大树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