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日月当空照中华-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有这一切都让莽古尔泰既灰心丧气,又恨得发狂。

    而他记恨的是人物不是别人,正是曾经居于其下的大金国四贝勒,如今高高在上的大金国天聪汗也叫天聪皇帝黄台吉。

    在他看来,若不是黄台吉一而再再而三地让他的正蓝旗去打头阵去攻坚,正蓝旗的这次入关将是一次非常轻松愉快的烧杀抢掠打草谷,而不是一次又一次损失惨重的攻坚战。

    如今他带入明朝边内的正蓝旗大军,只剩下了不足五千人,而跟随去打紫荆关的脑温科尔沁人马,如今只剩下了两千人左右,由奥巴汗的的儿子巴达礼台吉统率。

    若是搁在过去,拥有这么七千骑兵,莽古尔泰完全敢于留下断后,与数倍于自己的明军大战一场。

    但是现在,在紫荆关下被打得有点丧胆的莽古尔泰,以及如今士气低迷的正蓝旗军队,得知被黄台吉命令留守怀来断后,人人都心生不满。

    也因此,当黄台吉率领正黄旗人马于十一月十八日中午,往大同得胜堡方向撤退之后,随着三千营骑兵在怀来城附近的不断哨探,十一月十九日上午,莽古尔泰丢下了岳托所部,率领所部正蓝旗人马和奥巴之子巴达礼台吉的人马往西扬长而去。

    莽古尔泰带着正蓝旗入关以来抢掠所得的大笔金银细软之物抢先撤退,不仅丢下了如今兵力更加单薄的岳托,也丢下了正黄旗和镶红旗在大同宣府等地抢掠而来的大批财物。

    而此时岳托,正在怀来城中率军督促着之前抓捕的民夫,紧张装运着那一处处堆积如山的金银布匹粮食等财物,等到他听说在城外负责拦截明军并为自己的断后的莽古尔泰,居然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撤退了的报告,当下气得破口大骂。

    但是仓促之间,岳托也只能丢下了那些不便运送的粮食和牲畜,只率军护着那些已经连夜装上了马车的金银贵重物品,赶紧一路往西行进。

    当天夜里,身在居庸关中的崇祯皇帝,接到了王廷臣让人从怀来城送回的消息,建虏向西撤退了!

第六七四章 凯歌北进() 
崇祯皇帝留下满珠习礼的好处显而易见,不光是为将来瓦解科尔沁人与女真人的联盟,留下了一步活棋,而且就是近在眼前的好处也有很多。

    满珠习礼自从崇祯元年秋冬季节前往沈阳城,向黄台吉报告科尔沁左翼因为驻牧之地遭遇明军突袭而致征讨喀喇沁失败的情况之后,就被黄台吉留在沈阳的汗王宫中,留在黄台吉自己的身边充任侍卫。

    这一次,又奉旨跟着黄台吉西征察哈尔,然后一路南下,来到怀来城中。

    也因此,这个满珠习礼几乎等于是全程参与了黄台吉征讨察哈尔和攻打明朝大同腹地的谋划和实施。

    对于如今建虏国内的内情也好,对于察哈尔如今的情况也好,以及对于建虏入关之后的行程与布置也好,有着相当程度的了解。

    虽然不能说样样都清楚,但是每个方面都是八九不离十。

    而崇祯皇帝既然留下了他,当然就不会放着这样好的资源不去利用。

    先是让理藩院院使恭顺侯吴惟英和兵部职方司郎中牛聚明,陪着他在居庸关东西南北各处乱逛,什么也不瞒着他。

    然后又给他提供方便,让他把自己在居庸关内看到的情况,转告那两个带着杜勋去怀来的科尔沁蒙古人,由着他们将所谓的情报送回到黄台吉的大营里去。

    特别是将崇祯皇帝本人及其身边重臣都在居庸关的消息传递回去。

    这其中,满珠习礼所能够起到的作用,可就不是其他的什么人能够比得了的了。

    而当建虏大军和蒙古仆从军数万人,前来攻打居庸关的时候,崇祯皇帝还特意让人把满珠习礼带到了自己的身边,与自己一起在永胜门观战。

    这一战,不仅使得企图强攻硬取居庸关的建虏和蒙古大军伤亡惨重铩羽而归,而且也让满珠习礼这个来自草原深处的青年深感震惊,人生中第一次开始思考起科尔沁人的命运来了。

    也是在居庸关血战之后,满珠习礼对于理藩院院使恭顺侯吴惟英和兵部职方司郎中牛聚明的各种问题,不再遮遮掩掩地不愿回答了,而是一下子变得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自己知道的、听说的,一股脑儿地全都说出来了。

    很快,黄台吉进入库库和屯以后发生的事情,以及从那之后黄台吉的各种布置,甚至包括范文程、宁完我和范家商号这些汉奸在其中发挥的各种作用,全都被吴惟英和牛聚明写成了详细的奏报,送到了崇祯皇帝的手中。

    崇祯皇帝拿到这样的报告,当然十分高兴。

    建虏这一次从杀胡口破边而入,是原本历史上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其中许多内情与安排,即便如今这个崇祯皇帝是个穿越客,也完全是两眼一抹黑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数年之后建虏大军的确从杀胡口、得胜口甚至独石口等地深入过大明腹地,而且好像还不只是一次。

    因为在原来的历史上,建虏赶走了察哈尔部的林丹汗之后,占据了漠南,收服了漠南各部,从此之后,山西、大同、宣府与建虏盘踞的漠南只有一墙之隔,可谓近在咫尺。

    只要大明境内有点风吹草动,比如说流贼造反之类的事情,建虏就会云集边外,然后瞅准时机就破边而入。

    而大明这一边则是既疲于防范,又完全防不胜防。

    这也是为什么这一次崇祯皇帝这么重视漠南问题的原因。

    而库库和屯或者说归化城之于大同、宣府,就像热河堡之于蓟镇、京师一样,一旦掌握在了建虏的手中,那么大明北方的方向就将处处都是漏洞,处处都是烽烟了。

    因此,从满珠习礼透漏出来的各种情报之中,崇祯皇帝得知了黄台吉的有关安排以后,再次连写了几道手谕,派出身边近侍绕道赶往雁门关、花马池,去见李邦华、袁崇焕和孙传庭。

    其一,告诉李邦华,要尽快出兵把朔州之敌歼灭,然后与大同巡抚、总兵取得联络,将黄台吉等人剩下来的大军,尽量围堵在关内。

    其二,告诉袁崇焕,约数三边总督麾下宁夏、甘肃镇的人马,不要刻意拦截林丹汗西迁的队伍。

    只要林丹汗不主动袭击大明军队,就放他们西迁青海。

    与此同时,要调集麾下数镇军队全力对付追赶林丹汗的阿巴泰所部建虏和蒙古兵。

    同时,崇祯皇帝也让李邦华、孙传庭在北上追击建虏和蒙古兵的时候,留心吕梁山北段芦芽山中的流贼队伍,不要让他们出山进入山西腹地。

    崇祯二年十一月二十日上午,崇祯皇帝对宣大一线的战局,再一次作出了一番布置之后,当即命令马世龙、钱元慤二人,率领近卫军第一镇五个标十六个营累计一万六千人马,携带枪炮弹药和大批粮草辎重,高唱着戚继光原作的大明军歌,出了居庸关。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莫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贼奴兮,觅个封侯!”

    一支军队如果没有军歌,那么这支军队就很难有精气神。

    大明朝的军队,没有朝廷统一和明确的军歌,但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确有着类似于军歌的东西存在。

    最初的时候,大明军队的前身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麾下的红巾军,行军宿营的时候,唱的军歌与其他红巾军一样,都是那首著名的红巾军军歌:

    “风从龙,云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把手!

    “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做马牛!

    “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

    “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当年朱元璋发布讨蒙元檄,以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从江南誓师北伐的时候,当时的明军就是唱着这一首军歌高歌猛进,攻占大都的。

    只是在明太祖平定天下之后,朱元璋对于自己当年加入明教作为红巾军将领的过去讳莫如深,红巾军也逐渐成为了一个禁忌话题。

    而这首当年鼓舞了无数中原汉人反抗蒙元压迫的军歌,也随即在大明军中消失。

    至于这首军歌之后,大明军队中流行过什么样的军歌,那就不得而知了。

    直到嘉靖四十一年的一天夜里,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大败倭寇而回,将士们连番苦战不得休息,戚继光在凯旋途中想要犒赏全军又没有酒肉,于是即席做了一首颇有古风的诗,名叫凯歌,教全军将士一起唱歌,以军歌代替美酒佳肴振奋全军士气。

    这首凯歌,就是随后迅速在闽浙粤沿海抗击倭寇的一线军中,传唱开来,后来更是随着戚继光调任山海关和蓟镇边关而传入北方军中。

    戚继光的凯歌虽然没有明确为大明的军歌,但却有着军歌一样的地位,到了明末的时候,在南北方的军队之中但凡奉行戚家军练兵之法的部队里仍然在传唱。

    当初,崇祯皇帝下定决心要编练新军的时候,就一直在想着要为大明未来的军队寻找一首激昂提气的军歌。

    这样的歌曲,在后世当然有很多。

    不过想来想去,哪一首拿到这个时代来用,都觉得不太合适。

    说起来,最合适的,反而是岳飞的那首满江红。

    可惜的是,满江红的古曲古调到底什么样,他也不清楚。

    而他作为皇帝的这个特殊身份,又让他根本没有办法去军中传授自己唯一熟悉的那一首精忠报国。

    到最后,崇祯皇帝将此事询之于熟悉大明军队典章故事的讲武堂祭酒茅元仪,茅元仪当即推荐了戚继光的这首凯歌。

    看到这首在军中已经广泛传唱的戚继光凯歌之后,崇祯皇帝将之改了两个字,将其中的“敢迟留”,改为了“莫迟留”,将最后的“倭奴”,改为了“贼奴”,然后就将它暂定为了近卫军的军歌。

    崇祯二年十一月二十日上午,崇祯皇帝带着随驾的文武官员,站在居庸关最北的军都门上,亲眼目睹近卫军第一镇一万六千余人齐声高唱着这首戚继光的凯歌出了居庸关,踏着冰雪浩浩荡荡地向着西北开进,一时之间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第六七五章 宣府捷报() 
一居庸关之战胜利结束之后,经过十八日、十九日、二十日接连三天的大清点,江应诏、黑云龙麾下的五军营一万多人一起动手,终于将居庸关外层层叠叠冰冻在了一起的建虏辫子兵、蒙古兵和战马的尸体,清理了出来。

    那些被火炮和火枪的弹丸打碎了的鞑虏头颅,以及遗留在温榆河冰面上的一片片断臂残肢,且先不去说它。

    单只是那些还算完整的,清点出来之后被砍下的金钱鼠尾辫子头和蒙古兵的髡发辫子头,就已经超过了两万六千颗之多。

    金钱鼠尾造型的建虏猪尾巴头一万七千余颗,髡发的蒙古兵头颅九千余颗,堆积在居庸关外的一片开阔地上,如同两座小山一样。

    徐光启、毕懋康等人建议将这些残缺的尸体和丑陋的头颅,全部都浇上猛火油一把火烧掉,但是被崇祯皇帝摇头拒绝了。

    一把火烧掉倒是简单易行,但是却不足以让后来人永远记住胡虏入侵华夏的下场。

    十一二月二十日傍晚,马世龙率领近卫军第一镇抵达怀来城,在从王廷臣手中接管了怀来城的同时,也从王廷臣等人的手中,接收了被建虏遗弃在怀来城中的三千多名汉人青壮男子。

    怀来城中的人口早被建虏屠戮一空,被简单清理之后,集中抛尸在怀来城外的一处山坳之中。

    而这些遗留下来的青壮男子则是从大同、宣府各地捕获了的人口,是准备作为人畜牲口等财产带回辽东去的。

    对建虏来说,一方面这些人可以用作随军的民夫,帮助他们运送粮草辎重和从大明内地掠夺而来的各种财富物资。

    另一方面,这些人带了回去,可以作为缴获的奴隶分配给旗下有功人员,也就是给建虏八旗旗下的所谓披甲人为奴。

    如今,建虏正黄旗撤军十分仓促,这些奴隶丁口本来是留给镶红旗旗主岳托率军督促着押运从关内抢掠的大批财物撤军北归的,但却因为莽古尔泰不肯留下断后而是抢先撤离,使得镶红旗旗主岳托也不得不抛下大批财物仓皇离去。

    岳托在怀来城内留下了大批抢掠而来的粮食布匹牲口等财物之外,也留下了用来看管运送这些物资的奴隶丁口。

    这些汉人丁口,于是与那些粮食牲口等物资一样,成为了三千营将士的缴获之物。

    十一月二十一日,在怀来城休整了一个夜晚的马世龙,要继续率军往西北进军,于是只好派了一营骑兵,押解着这些说是俘虏又不是俘虏,说是难民又不像难民的三千多青壮男子,将他们送回了居庸关。

    对于这种人,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的态度很复杂,与其说是哀其不幸,倒不如说是怒其不争。

    这些人虽然说不上是身强力壮孔武有力什么的,但是至少人人都是有手有脚的吧。

    打不过敌人,你还不会逃吗?逃不走,你难道不能拿起武器反抗吗?

    你的亲人被杀,财物被抢,家园被毁,而你却苟且偷生,给建虏当民夫力工,帮助敌人运送粮草辎重,你的血性哪里去了?!

    明末的时候发生很多这样的事情,这些人保卫国家的责任,全部都推给朝廷,仿佛大明朝的存亡,只是老朱家一姓的兴衰,与自己毫无关系。

    常常出现让后世之人叹为观止的诡异现象,区区数百或者上千建虏辫子兵,就能押送数万乃至十数万汉人丁口,穿州过府一路北上辽东。

    这其中但凡有一个敢于挑头反抗的,也不至于出现这样的场景。

    几百年之后,南京城中,数十万人被倭寇屠杀,其中又有多少是自己排着队跪在地上让人砍头的呢?

    这些人的血性骨气究竟到哪里去了?

    他们究竟还是不是秦汉之际充满血性气节的华夏民族的后裔?

    不管这个局面究竟是怎么样形成的,如今这位崇祯皇帝都要努力改变这一点。

    这些人被近卫军第一镇的一个骑兵营押送回来之后,交到了镇守居庸关的五军营手中。

    随后,崇祯皇帝就命令南居益领着五军营的一个营头押解着这些青壮丁口,在居庸关外军都陉中择地修建一座更大规模的镇虏塔,将这两万七千多颗建虏和蒙鞑的身体和头颅,全部石峡岭的巨石和京畿之地出产的水泥砌墙浇注,封存在塔中,以为后世之戒。

    十一月二十三日傍晚,近卫军第一镇的那一营骑兵,再次从怀来方向赶来,又给居庸关内的五军营押送来了一批青壮丁口两千多人。

    同时也给居庸关中有点无所事事的崇祯皇帝,带来了大同宣府一带的最新战报。

    这封战报来自三千营的总兵官王廷臣和提督勋臣惠安伯张庆臻。

    战报中说,十一月二十一日中午,三千营副总兵刘兴治率虎大威、猛如虎部骑兵四千余人,在宣府镇城东南的鸡鸣山附近,追上了镶红旗旗主岳托率领的押运辎重的人马。

    虎大威、猛如虎随即各率所部骑兵冲入敌军后队,与护送辎重的镶红旗骑兵展开激战。

    下午未时左右,宣府镇总兵官侯世禄率宣府镇骑兵出城来援,稍后三千营总兵官王廷臣率三千营主力赶至鸡鸣山加入战团。

    下午申时许,镶红旗两千四百余骑被包围歼灭,镶红旗旗主岳托仅余数十骑突围而出,奔往大同方向而去。

    王廷臣和张庆臻在战报中还说,鸡鸣山之战,三千营前后参战八千余骑,宣府镇参战三千余骑,两部攻击伤亡一千八百余人。

    除了歼灭镶红旗大部骑兵之外,王廷臣等人还在鸡鸣山一带缴获了镶红旗押运的大量物资及明细,马骡牛等双轮大车一百八十一辆。

    其中贵重财物计金十一万五千五百两,银一百二十四万八千六百两,各种散碎铜钱铜器十余车,绸缎布匹数十车。

    另有跟随建虏押送物资的汉人丁口两千一百多名。

    王廷臣、张庆臻等人担心缴获之金银等贵重物品,在运回居庸关的路上有所闪失,因此先行护着运入了宣府镇城,暂时在宣府巡抚衙门的官库之中存放。

    此战缴获之马匹,请求暂归宣府镇调用,而缴获之汉人丁口,则由三千营送往后方的怀来城,然后又被马世龙转送到了居庸关。

    而这两千多人口,自然又被崇祯皇帝交给南居益,编入了北直隶总督府直管的这一支新的土木匠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