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日月当空照中华-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是四面八方刺过来的长矛,柳国镇已经无法转动的身体,硬生生地扛住了一杆又一杆长矛的攒刺……

    终于,柳国镇手中的戚刀落地,双眼失神地看着周围那些因为杀了他而兴奋异常的贼军笑脸,喃喃自语:“我喝了王总镇的送行酒,不成功,便成仁……”

    随着柳国镇的战死,黄芦岭下山西镇明军的抵抗迅速陷入了崩溃,多达四五千人的贼军席卷而来,失去了组织的明军士卒要么被杀,要么逃跑。

    逃亡的明军冲垮了原本布置在那条干涸的河床对面的明军火炮阵地,剩余的十八门各类火炮没有再发挥一点作用,就被跟着溃退的炮手们一起在了那片小小的开阔地上。

    在贼军的尾随追击之下,上千名溃逃的明军士卒,拥挤在狭窄的山道上,相互争抢道路,相互推攘踩踏,不是死在追击的贼军手里,就是死在了自军的踩踏之下,或者是被挤下山谷摔死在锋利的岩石之上。

    等到王国梁亲率援军押着粮草辎重,在距离黄芦岭只有四五里远的山道上,遇见跑在最前面的明军溃卒之时,气得是捶胸顿足,仰天长啸。

    刚刚接到乙邦才的捷报之时,王国梁欣喜异常,看着乙邦才押解回来的两千多贼军俘虏,他高兴得手舞足蹈,一边让人在金锁关外的营地里安置和看管这些俘虏,一边让人准备粮草辎重,火炮弹药,准备运往黄芦岭下。

    乙邦才所说的明军火炮之威力,令王国梁十分欣慰,也因此耽误了一些尽快赶来增援的时间。

    然而谁又能够预料到黄芦岭下居然会风云突变,刚刚送来大捷消息的王世选会因为大炮炸膛而突然殒命,是他之前的一切努力会随之付诸东流?

    王国梁亲率金锁关主力增援,在距离黄芦岭不远的山道上与明军溃卒相遇,跑在最前面的明军炮手见了自家主帅,当即跪地哭诉请求回头再战,将功赎罪。

    从这些溃卒的哭诉之中,王国梁大体上了解了前后情况,得知麾下两员悍将都死在了黄芦岭下,心中更是黯然。

    正被大批贼军尾随追杀得上天无路下地无门的王世选所部士卒,得知自军主帅前来增援,人人皆是欣喜若狂,顿时就在山道之上欢呼起来。

第四二九章 立足之地() 
这些被追得上天无路下地无门的溃卒,生死存亡之际,突然得遇自军主力来援,当然有理由庆幸欢呼。

    不过接下来王国梁的做法,却让他们大为惊恐。

    作为大军前导的乙邦才很快就奉命率领所部三百士卒,冲向了拥挤在山道上的溃卒,先是呼喝怒骂、拳打脚踢地驱赶他们反身作战,而那些桀骜不驯敢于抗令不听的溃卒,乙邦才也毫不犹豫地挥出手中铁鞭直接击杀。

    不是王国梁心狠,实在是不得已为之。

    更何况如今摆在自己面前的那个血肉模糊的尸体,让他怒不可遏,他不是愤怒王世选以主将之尊点火炸膛,断送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而是王世选这个领兵的主将都死了,而其麾下却偷生逃回。

    王国梁的愤怒和乙邦才的心狠手辣,很快使得山道上的形势为之一变,侥幸未死而如今拥挤在山道之上的五百多溃卒,走投无路之下,很快开始反身而战。

    山道狭窄对官军不利,对贼军也不利,贼军庞大的人海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因为能够冲在前面并排作战的,一次最多也就是十几二十个人手罢了。

    而论单兵的战力,也就是每个士卒的杀人本领,王世选麾下的这些山西镇边军精锐,可要比从贼的乱民青壮厉害得多了。

    他们只是被贼军如同决堤洪流一般的汹涌人潮给震慑住了,再加上王世选以及跟在王世选左右的营中将领突然被大将军炮的炸膛一扫而空,而唯一死战不退的柳国镇也战死当场,让这些本来十分彪悍的山西镇边军士卒失去了组织,瞬间就崩溃了。

    此时,夹在两军中间,身后是死敌,而前面则是自军主力,再往前必死无疑,而反身死战还有可能将功折罪,应该如何选择,自然不用乙邦才多说。

    等到这些原本失魂落魄的溃卒一旦重新振奋起精神,紧跟在他们身后的贼军,很快就是一阵大乱。

    不久之前还被追得鸡飞狗跳亡命奔逃的官军,仿佛突然之间变了个样子,一个个凶神恶煞地回头反扑过来。

    顶在最前面的数十名贼军,很快就被砍杀在山道之上,而跟在他们身后的其他贼军一时之间却退无可退,只能硬着头皮奋力拼杀,每战死一个挟仇带恨反身作战的官军,就得死上三五个心惊胆战的贼军。

    很快,夕阳西下,夜幕降临。

    前方遭遇官军主力的消息,也传到了如今正在黄芦岭下清理营盘的“飞天虎”高进库那里。

    听闻自家部众在山道之上已经损失不少,高进库马上派人传令收兵归营,再看看眼前已经基本上被打废了的营盘,高进库知道一时半会儿恐怕是恢复不起来了,于是想来想去,很快就又派人前去传令,直接回到半山腰上的几处营垒休整。

    当天傍晚,贼军退去之后,王国梁率领着麾下的山西镇明军继续沿着山道前出,来到了当天早晨王世选第一次布阵的开阔地。

    那条干涸的沟谷对岸,被官军和贼军反复争夺过的营盘,已经没有了营盘的样子。

    王国梁下令前军利用前方营盘中的材料,就在沟谷此岸的开阔地上扎下营垒,让乙邦才带着麾下以及刚刚死战赎罪剩下来的二百来人,驻扎在这个地方,而自己以及身后山道上的官军,除了往两边的山上派出多路巡哨之外,其他的就地休整过夜。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王国梁没有干别的事情,他唯一做的就是,在那条干涸了的河床两岸,指挥手下的将士们全力以赴地修筑一座坚固的营寨,安排麾下将士在自己控制的这一侧谷地两边的山岭之上大肆砍伐树木,制作大量的拒马、栅栏。

    然后派人从黄芦岭下,直到自军控制的山道口挖出了一条椭圆形的长壕,并将大量临时制作的拒马、栅栏埋进掘出土墙之中,夯实加固。

    进入五月之后,王国梁及其麾下三千多将士,在黄芦岭下终于有了一座足以容纳数千将士的坚固营寨,这才放下心来。

    尽管黄芦关依然高高在上、高不可及,但是毕竟自己已经从金锁关二十多里,挺进到了黄芦关下,并且在黄芦关下建立了一座足以坚守的土木城寨,也算是可以聊做交代了。

    对于麾下两员悍将的死,王国梁心痛不已,在派人将黄芦岭下激战的情形,报告给山西巡抚张晓以及军机大臣剿贼督师李邦华的同时,也将山西镇副将王世选、金锁关参将柳国镇两员将领的死讯和死因,一起报告给了张晓和李邦华,请求上书朝廷对王世选、柳国镇两位的战死进行褒奖。

    与此同时,因为天气炎热的原因,王国梁让人就地砍伐树木,制成棺椁,将王世选和柳国镇两人就地安葬在黄芦岭对面的山顶上,面对黄芦岭立碑刻石,要让他们的死后之灵亲眼见证,山西镇明军总有一天会攻上黄芦岭,为他们复仇。

    柳国镇的尸体没有被贼军带走,也没有被贼军破坏,除了前胸后背肋下的十几处致命伤之外,头颅和四肢依旧保存完整。

    他的力战而死虽然杀伤了大批的贼军,但他天神一般的悍勇表现,也让高进库非常佩服,更让那些没有见过这般人物的贼军喽啰们奉若神明。

    在他死后,他的尸体被四平八稳地安放在一张木板之上,除了那把戚刀之外,身上的衣甲也都被保留了下来。

    这样的待遇初看起来当然没有什么,但是官军随后的发现却让他们也感受到了贼军对待柳国镇遗体的不同。

    因为前前后后死在此地的近两千名官军士卒身上的兵器盔甲,甚至衣服衣服鞋帽都被扒走了,有不少死去的明军士卒赤身裸体地被弃置于沟壑之中。

    安葬了王世选和柳国镇,同时也集中安葬了所有死于黄芦岭下的山西镇明军士卒之后,王国梁犹豫不定的毛病又犯了,连着几天,大军屯驻在黄芦岭下,除了始终不曾停下的工事修筑之外,就是时刻防范着黄芦岭上的贼军下来劫营。

    对于官军在山下安营扎寨,“整世王”吴延贵不是没有想法,他也数次传令“飞天虎”高进库如同上次那样率部下山进攻,但是高进库尝试了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敢下山了。

    不是官军的营盘他攻不破,而是他根本没有机会接近官军的营盘。

    因为王国梁这一次将五十多门各类中小型火炮,全部集中在了整座城寨的西面,有了土城栅栏的保护,火炮阵地不用担心贼军的突袭,可以从容地布置。

    同样因为有了这座城寨的保护,王国梁没有像王世选那样急于攻上黄芦岭,或者攻下半山腰的那处贼营。

    所以他也就不必如同王世选那样,希望不断地加大火炮的射程。

    尽管王国梁所部攻上黄芦岭很难,但是飞天虎高进库所部贼军想要像上次一样下山攻击这座官军城寨也不容易。

    因为官军火炮的射程,虽然还是打不到他的营地上,但是他要想率军下山,却必须经过一片官军火炮可以覆盖的死亡地带。

    所以他只是尝试了一次,见识到了官军火炮的威力之后,丢下了两百多个死伤的贼军,就再也不敢做第二次尝试了。

    毕竟血肉之躯在钢铁弹丸面前,完全不堪一击。

    这也让他十分后悔,当时撤退仓促,山下官军现成的火炮,都没有来得及搬运上山。

第四三零章 因时制宜() 
随着时间进入了五月,天气越来越热,持续的高温和烈日暴晒,吕梁山一带,也越来越干旱。

    王国梁命人在山谷中干涸的河床上开掘出来的数口水井,水位也是越来越浅,有几口已经几乎见底了,黄芦岭前后山岭上丛生的灌木,也都枯死了一片又一片。

    王国梁派人送出了黄芦岭下激战的消息之后没几天,就又收到了李邦华派来催促其尽快拿下黄芦岭的军令。

    王国梁顿兵黄芦岭下连着好几天,一直找不到好的办法能够拿下黄芦岭,心里自然也很着急。

    他对军机大臣李邦华等人的贼情判断也很认同,既然贼军对于黄芦岭如此看重,那么黄芦岭的那边,必定就藏着流贼在吕梁山的老巢。

    但是黄芦岭又高又陡,异常险峻,而且岭上还有一座被贼军重新整修过的黄芦关,自己唯一能够倚重的火炮,虽然数量不少,门类也很多,但却没有一门能够打到上面去。

    与此同时,在通往黄芦关的半山腰上,唯一一片能够布置下火炮阵地的平地,还有贼军在那里筑营坚守,运送火炮上山,也是困难重重,自己又该如何在期限之内拿下黄芦岭呢?

    所以,接到李邦华的军令之后,王国梁的心情也变得越来越暴躁,对待身边的将校士卒也是动辄大发脾气,时不时地就对麾下士卒动军棍、行军法。

    因为即便是李邦华不下令催促,他也知道自己带着麾下的军队,不可能无限期地驻扎在这里,毕竟金锁关囤积的粮草可扛不住黄芦岭下旷日持久的消耗。

    好在他派出的信使十分及时地将四月底黄芦岭下发生的激战情形,以及王世选、柳国镇两员悍将战死的情况,送到了李邦华的面前。

    五月初八日,王国梁派往灵石的信使,终于带着军机大臣李邦华的最新指示回来了,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李邦华麾下矿营的中军都司李显忠。

    李邦华收到王国梁的军情报告之中,得知黄芦岭下的战况如此这般激烈,一方面更加确定了之前的贼情判断,另一方面也觉得仅靠王国梁的麾下人马仰攻黄芦岭,可能的确是难度太大。

    所以想来想去,李邦华还是派出了自己的中军都司李显忠,率领五百名矿营新军,小心翼翼地押运着着一批从京师一路辗转运来的新式火器弹药,前去黄芦岭下助战。

    而李显忠一行之所以姗姗来迟,不是因为这里距离灵石太远,因为其实并不算远,而是因为李显忠等人带来的所谓新式火器,都是易燃易爆物品,比如被皇帝亲自定名的手榴弹、“猛火油”燃烧弹,以及矿营装备最足的“煤油”燃烧弹。

    当然了,所谓的“煤油”燃烧弹,不过是武备院火器局猛火油作将“猛火油弹”中的石油,换成煤油而已,大小相同的陶罐装满煤油的重量,要比装满石油轻很多,因此投掷的距离也就更远,只不过没有石油那么耐燃烧罢了。

    不过比起猛火油弹来说,近在咫尺的白冶城如今为了给各个钢铁厂提供充足的焦炭,建起了很多焦炭厂,而焦炭厂通过干馏法,使煤变焦的过程中,煤油的产量也是源源不断,比起马懋才提供的石油来说,毕竟要近便得多了。

    李显忠及其麾下的白冶城矿营士卒,深知这些新式火器的威力,所以一路上都是提心吊胆,唯恐颠簸破了,甚至是颠簸爆炸了。

    毕竟山西镇的副将王世选,刚刚因为大炮炸膛的原因而被炸身亡。

    且说五月初八日中午,李显忠一行五百人护着十多辆马拉大车,载着这些危险品,在尘土飞扬之中,终于来到了黄芦岭下这座官军大营之中,除了颠破一部分煤油弹外,一路还算是顺利安稳。

    李显忠来到了黄芦岭下,看着黄芦岭前一路上坡的之字形陡峭山道,当时就明白山西镇的军队遇上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二十四五岁的李显忠年纪不大,但却不是战场上的菜鸟,军户出身的他已经有了近十年的从军生涯,更是在辽东战场上出生入死打过许多个硬仗苦仗恶仗的。

    在他看来,山西镇的军队能够在这样一种地形地势之下,在黄芦岭下站稳脚跟,建起这么一座坚固的大营,已经足以证明自己了。

    李显忠一行人的到来,让山西镇军队上自总兵官王国梁,下至普通一兵一卒都很高兴。

    虽然人数不多,但毕竟是一支援军,而且据说这支援军还带来了朝廷武备院新推出的神兵利器。

    李显忠抵达王国梁的大营,见过山西镇将领之后稍事休整,乙邦才就奉命前来请李显忠到王国梁的中军大帐之中议事。

    到了王国梁的中军大帐之中一看,帐中只有王国梁一个人在等他。

    “李都司初来乍到,本当休整两日,但是眼下阁部大人限期破贼,本镇实在是寝食难安,只能委屈老弟你辛苦辛苦了!”

    王国梁见李显忠进来,当即这样说道。

    对方是一镇总兵,妥妥的边镇大帅,自己不过是一个都司而已,人家能跟自己这么说话,已经算得上是抬举自己了。

    李显忠当然不是不识抬举的人,当下连忙躬身说道:“王总镇无须客气!显忠年纪轻轻哪里敢称辛苦!王总镇过虑了!”

    王国梁见他这样说,笑了笑,接着说道:“李都司这次前来,李阁部可有什么话让你捎来?”

    李显忠闻听此言,抬头看了看王国梁,先是摇了摇头,但是紧接着却又说道:“阁部大人倒是未曾让显忠给总镇带话,不过,阁部大人却对卑职说,这次前来黄芦岭下,尽量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说要以智取为上,强攻为下。”

    “因地制宜,智取为上,强攻为下”,王国梁一边喃喃自语地重复着这几句话,一边思量着这话背后的意思,片刻之后,干脆说道:“这样吧,本镇先带你看看这个黄芦岭的地形,然后咱们再从长计议!”

    说罢这话,王国梁当先出帐,在乙邦才等人扈从之下,带着李显忠出了大营东门,向着安葬王世选、柳国镇两人的山头走去。

    山西的旱情十分严重,李显忠等人一路从灵石北上汾州的路上,是沿着汾水谷地过来的,不知道是因为太干旱,还是因为汾水两岸纷纷截流引水灌溉农田的原因,历来水量丰沛的汾水在许多地段都已经露出了河床。

    不过,当他跟着王国梁等人一路出得大营,往山头上行去的时候,却发现这吕梁山区,可是比汾水谷地还要干旱多少倍啊!

    越往上越干旱,山路两边的草丛、灌木皆已枯死,沿路的树林子也是风吹叶落、知了悲鸣,看得李显忠心里莫名地难受,不过那个在来时路上就已经冒出来过的想法,也因此变得更加清晰了。

    上得山顶,李显忠拿酒拜祭了王世选、柳国镇的坟头,然后与王国梁等人凝视着远处那座显得高不可攀、无法逾越的黄芦岭,久久无语。

    经过了良久的沉默之后,王国梁叹了口气,说道:“诸位,如何智取,如何强攻,如此形势,强攻可有胜算?”

    虽然已是午后未时,可是依然烈日当空,暴晒异常,李显忠看了看四周,没有说话。

    这时,乙邦才突然说道:“总镇大人若是信得过卑职,卑职愿带所部强攻一次,探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