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日月当空照中华-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总有一些活不下去的百姓会来试试看,若是朝廷的文告里说的都是真的,那岂不是天上掉下来个馒头,刚好落在自己脚下吗?

    加上北直隶各州府的地方官们,也都正在为自己治下的流民救济发愁呢,把这些流民赶走,既完成了军机处的任务,又减轻了自己的压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募民屯垦的文告发布几天后,最先知道消息的那些明末“北漂们”,就开始三五成群地赶到设在顺天府衙门前的京师招募点打听消息了。

    而有些胆子大的,就登记了户主和家人姓名,跟着募民的官差,开始往良乡、房山而去。一个成年男丁就给地十亩,一户人家有成年男丁两人就给地二十亩,给种子,给农具,给建造房屋,第一年免收任何税赋和粮食,第二年才收取全年粮食收成的两成,而且一两银子不要,就要地里打出来的粮食。很快,那些第一批分到原来皇庄耕地的人,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就成了各个募民屯田点儿最好的义务宣传员,而且随着一天天过去,这样的人也越来越多。再加上一些地方州府官吏的推波助澜,关于皇帝募集流民无偿耕种皇庄土地,谁耕种收成就归谁的传闻,越传越广,越传越悬乎。

    徐光启就是在前往京师觐见皇帝的路上听到这个消息的。看着成群结队、拖家带口,前往通州、涿州等地应募屯田的流民,徐光启心里真是感慨万千,对新皇帝的好奇心也越来越强了。本来他在天津搞农业试验,自己也召集了不少的流民,按照他教给的种子和方法,在天津周边无主的盐碱地进行耕作,种植而大量对大明来说比较新奇的作物,比如土豆,比如番薯,比如玉米。

    历史上,这些耐寒耐旱耐盐碱的高产作物,明末的时候,在中国南方不少地方,比如福建、广东等地山区,已经开始种植了。这些作物当然不是中国本土之物,它们来自遥远的美洲,是西班牙人征服美洲的时候发现的,然后引进到了欧洲,几十年之后,当西班牙人征服了菲律宾以后,又把这些高产作物带到了菲律宾,最后被来往中国和菲律宾之间贸易的闽粤商人带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然后逐渐流传开来。然而这个时候,大明朝的统治阶层还没有认识到这个高产作物的重大价值,所以一直没有得到有力的推广。

    幸运的是,徐光启认识到了这些高产作物的价值。万历四十一年,也就是公元一六一三年,徐光启告病去职,先是在房山、涞水等地开渠种稻,进行农业实验。到了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兵败的消息传来,徐光启认为当前练出一支强军更重要,于是上书请求练兵,万历皇帝竟然同意了,让他在通州督练新军,后来因军饷、器械不继半途而废。到了天启年间,对仕途心灰意冷的徐光启,干脆又辞官来到天津左近,开展农业实验。种植实验的对象,正是土豆、番薯、玉米等外来农作物。经过几年的试验,如今也弄明白了这些作为耐寒耐旱耐盐碱的习性,并掌握了耕种它们的技术,还培养出了一批懂得这些作物种植方法的佃农。

    按理说,皇帝召见,天津距离京师又这么近,两三天就能赶到了,然而如今距离接到圣旨已经十来天过去了,徐光启一行才刚到通州。耽搁的原因,就是徐光启必须亲自在天津指导招募来的农户,收获今年种植的高产作物。这次进京,他首先想做的事情,就是建议皇帝在全天下推广这个农作物,尤其是在陕甘宁等九边地区。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朝局居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简直是改天换地一般的变化。阉党彻底倒台了,内阁首辅也换了,最近还倒台了一个次辅,还成立了军机处,而且据说内廷和锦衣卫大清洗,杀的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如今又拿出了皇庄的耕地,向全天下招募流民屯垦,并且准备核实九边军卒员额,筹划编练新军了。

    这一个个消息传出,都让徐光启感到振奋。这次进京,如果能够有所作为当然最好,否则的话也不想再回天津了,如果遇上这样的皇帝自己都无所作为,那也应该告老回乡,回到自己南直隶松江府的家里了。所以这些天来,一边指挥农户收获实验作物,献给皇帝用作募民屯田的种子,一边总结这几年的试验心得,预备传授给那些到皇庄屯垦的农民。

    从京畿东部方向前来应募的流民,到了通州,就算到了终点。一个个来到运河码头附近的募民点,报了名,编上户,领了户籍文书,凑够一个甲的人后,就跟着官差到屯垦点报到去了。徐光启看了看来来往往的人流,心里想,这个季节这么多衣食无着的流民前来应募屯垦,他们的吃穿住可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啊,皇帝会怎么解决这个一直困扰朝廷的财政难题呢。他不知道的是,此时的皇帝也在考虑同样的问题。

第三十九章 凛冬将至() 
时间进入十二月,天气更加寒冷了。前来文华殿小朝会议事的三位阁臣,都有点忧心忡忡。

    虽然募民屯垦才刚开始没有多少时日,但京畿周边乃至山西、河南前来应募的流民,已经超过了两万,可以用来募兵的青壮固然不少,但更多的还是老弱妇孺,而且多数都是行乞而来,没有一点积蓄。

    如今天寒地冻,到了良乡、房山、涞水、涿州等各地屯垦之处,都是荒郊野外,先期住的都是地窝子、草棚子,几天后病死的有之,冻死的有之,有的流民安置地官差蛮横霸道,欺压良善,引起冲突争斗死亡的有之,总之各种问题随之而来。

    当然,在朱大明看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这些前来应募的流民不被冻饿而死。

    如果第一波次应募而来的流民,很多人熬不过这个冬天,冻饿而死的话,那么今后再招募流民前来屯垦,还有多少人敢来呢?

    朱大明进了文华殿,几位阁臣行过礼,然后开始议事。

    还是施凤来先说:“陛下,顺天府尹上疏,称近期不少流民涌来京畿,军屯司安置不力,一些流民不去田庄屯垦,反往京师方向汇集,如今天气严寒,若京师流民过多,一旦赈济不周,容易引发骚乱。顺天府建言,可否暂停招募流民,但明年开春或者入夏后再行屯垦。”

    这个事情朱大明了解的东西比顺天府的报告详细的多,对京师的动向,那是必须要随时掌握的,这也是锦衣卫和东厂的职责。

    这次招募流民开荒屯田,朱大明从内库中拨给银八十万两,足够前期安置流民,购买种子农具之用。

    如今的问题,不过是因为时间仓促而已。这也不是杨应乾等军屯司的问题,而是朱大明自己太过急切了。

    朱大明以为中国的老百姓向来是安土重迁,即便是朝廷把开荒屯田说成一朵花,恐怕短时间也招募不来多少流民。

    但他没想到的是,如今的天下最多的就是失去土地的农民,这些人有的到处给人打短工出苦力,有的卖儿卖女,更有的靠全家行乞为生。

    一听说皇帝招募流民垦荒,管吃管住,无偿授地,而且是开垦的还是以前皇庄的上好耕地,这些眼看着熬不过冬天的流民,就纷纷前来求食了。

    当然了,有的是自愿来的,有的则是被驱赶来的。

    但是不管怎么来的吧,到了这里虽然吃的勉强糊口,住的也是地窝草棚,但毕竟有了给自己耕种的地了,再也不会有人把自己撵来撵去了。

    一传十,十传百,游荡在京津冀附近的流民,甚至包括宣府、大同等九边的流民,也往这里来了。

    流民多了,但是前期的准备却不是为这么多流民准备的,所以就有些措手不及了。

    就是地窝草棚都不够分配了,有些穿着破衣烂衫前来的流民,没有一点过冬的衣物,再加上近来天气出奇的冷,有些老弱的就冻死了。

    朱大明也是帮着杨应乾等人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内库之中抄没来的布匹等物,都已经交给了军屯司。

    然而抄没来的东西多数都是绫罗绸缎,并没有多少棉布,所以也还是不够用,需要派人到松江去买。

    至于粮食,前期按着五千人的口数准备了一些,但是如今前来应募的流民,已经达到了两三万,粮食也不够了。

    朱大明听说流民踊跃应募以后,就给户部下了出粮的旨意,但是如今的户部尚书王永光遭受言官弹劾,背着魏党的嫌疑待罪在家,户部没有堂上官,加上朝廷机构办事效率本来就不高,这下就更慢了。

    而且户部也确实不容易,到了年底了,太仓没有多少银子,各仓场也都基本差不多空了,有的仓场还有一些储备,但是不能动,是预防万一,给京师和九边准备的,因为每年春节前,还要给九边的将士们有些钱粮的犒赏。

    如今王永光待罪在家,户部左侍郎毕自严名不正言不顺,也实在凑不出多少物资来。

    想了一会儿,朱大明说道:“李爱卿,御史倪元璐弹劾户部尚书王永光阿附魏党的奏疏,朕已转回内阁,王永光如今也已经待罪在家,他的魏党罪名是否已经查实?”

    李国鐠闻言躬身说道:“当年魏逆权势熏天,朝中大臣与之交往者颇多,从抄没的魏逆文书中确有王永光的信笺,但其中并无投靠阿谀之语,是以三法司尚未有定论。”

    这时,孙承宗说道:“陛下,户部堂官至关重要,如今百废待兴、百业待举,户部岂可久无堂官?请陛下明鉴。”

    孙承宗与王永光打过多少年的交道,王永光或许有些能力,但孙承宗看不上他的人品官德,想直接建议皇帝以阉党嫌疑为名罢免王永光,但已考虑到自己面前还有两位也屡被弹劾为阉党,所以忍了忍,还是没有说出口。

    但是朱大明却知道王永光在崇祯三年被定为阉党,并被革职,所以他根本不想再浪费三年时间来考察王永光,于是说道:“王永光既有阉党嫌疑,如今更是上书自劾,待罪家中。朕意,户部尚书不可久空,就令户部左侍郎毕自严接任户部尚书一职,尽快为军机处腾挪部分粮食布匹,支应军机处募民屯田所需。

    “至于王永光,准许其致仕回籍。毕自严户部左侍郎之职,由户部右侍郎兼户部仓场总督苏茂相升任,苏茂相户部仓场总督由侍郎南居益接任。”

    朱大明的这个安排,可以说是顺利成章,完全是按照官场升迁的规矩来的,施凤来等人也没什么话说。施凤来躬身领旨完毕,又说道:“陛下,顺天府上书所陈事宜,如何处理,还请陛下降旨明示。”

    对这个事情,朱大明也有自己的考虑,要利用皇庄募民屯田,前期多是在顺天府治下的州县,顺天府尹如果不积极配合,那么这个事情就会有无数的麻烦,既然如此,干脆换个人来干吧。

    朱大明想用杨鹤。杨鹤这个人,书生气很重,不适合领军管兵,但却很适合处理民政,再加上一副菩萨心肠,所以对于招募流民开荒屯垦的事情一直都是很热心,让他来做顺天府尹算是比较合适了。

    顺天府尹虽然听起来官不大,但实际上却是正三品,与六部的侍郎是一个级别,如今杨鹤是都察院的左副都御史,是从三品,当上顺天府尹算是升任,想来也没什么话说。

    因此,朱大明说道:“募民屯垦,编练新军,是军国大事,顺天府尹既然有异议,那就不要做了,内阁可令其致仕回籍,就由都察院副都御史杨鹤升任顺天府尹,全力配合募民屯垦之事。”

    此话说话,在座的三位阁臣都是一惊,包括孙承宗都没有想到,看来皇帝对募民屯垦这个事情的重视程度比自己想象的还要高啊。

    三人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朱大明就又说道:“至于安置流民,保证过冬,军机处要协调户部全力以赴,内库已经拨付银款,该派人去江南购买粮食布匹和明年春耕的种子,就尽快派人前去。就照市价购买,不要怕花银子,银子给了你们,就是让你们花的,只要花到正经地方,缺银子朕再拨付。”

    随着抄家的继续,如今内库的存银,已经超过了两千万两,即便是过段时间补发一笔九边军饷,也还是够用一段时间的了。孙承宗内心一阵感动,连忙起身领旨谢恩。

    顺天府尹上书请旨暂停募民屯垦,结果被皇帝直接罢官的消息,也迅速传开了,京畿各地的州县官,再也不敢在这个问题上推脱掣肘,而各地应募的佃农和流民,也继续源源不断前往数百个募民屯田的田庄而去。

第四十章 皇家佃户() 
这些天来,杨应乾也是急坏了,前来应募的流民越来越多,但是前期的准备却严重不足。

    粮食还好说,皇帝下了旨意,位于通州左近沿着运河分布的户部仓场,总算是东挪西凑给匀出来一些粮食,附近的州府县官也是勒紧裤腰带,帮忙支应一些,流民来到屯垦的田庄,多少有口粥喝。

    现在的问题是住的地方严重不足,有的皇庄之前有太监管理,有一些以前佃户们住过的房子,还有一些马鹏牛棚,改造改造就能住人。

    但是随着人数不断增多,更多的人只能是在荒山上挖地窝子、搭草棚子来住了。而且就是地窝草棚都严重不够。

    为了节省耕地,杨应乾、李秉诚等人,对搭建地窝草棚也有了统一的规划,组织已经安置在附近的屯户们,就在荒山上一排排地挖地窝搭草棚,干的是热火朝天。

    对杨应乾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缺吃少穿,而是自己手下的人手不够,即便是用上了一些原来的皇庄管理人员,比如太监、佃户里的头目什么,也还是不够。

    除了继续请旨,从京师三大营招募被裁汰下来的冗兵冗员以外,就是从流民之中选取年纪大、有威望的,授予甲长、里长和庄头等职务。

    十户设一甲,十甲设一里,十里设一庄。五十来岁的杨八斤,就是这样被挑出来当了里长的新屯户。

    远在辽阳的老家,早在天启年间的时候,就被建州鞑子给烧毁了。

    想起当年鞑子进村的情景,杨八斤现在还是会害怕。

    那些留着猪尾巴的女真鞑子,见人就砍,老人小孩儿都不放过,杀完了人,抢完了东西,就放火烧掉村子撤走。

    幸亏当时杨八斤带着两个已经成年的儿子上山打猎,看见鞑子进村,也没敢吱声,躲起来等到鞑子走了,回村一看,自己的父母妻女都被杀了,在村子里的人也都死绝了。

    杨家爷仨哭得死去活来,眼看着日子没法过了,最后干脆带着儿子去投军当了役夫。

    军队不断打败仗,不断死人,逃亡的老兵越来越多,看着打回老家的机会越来越渺茫,杨八斤干脆也放弃了回老家的想法,带着两个儿子,一路南逃,终于逃进了上海关,从此算是性命保住了。

    最后到了通州,多亏了靠着运河混口饭吃,今天给这家打短工,明天给那家当长工,总之就这么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居然顽强地活了下来。

    然而这么几年过来也没攒下一点钱,眼看着儿子们都大了,该说媳妇儿说不上,谁能看上家里连一分地都没有的儿子呢。

    没想到的是,大明换了个皇帝,果真是换了个天,皇帝连自家的皇庄都不要了,要分给他们这些个苦命人,听说他这样的,一家三口全是壮丁,可以授田三十亩,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父子三人没怎么合计就决定报名应募了。

    毕竟在运河边上给人出苦力,虽能混口饭吃,可也不是长久之计啊。更没想到的是,如今不仅分了田,而且还让杨相公一眼相中,当上了里长,这里长不大,可也管着百户人家呢,私下里有明白事的,都管他叫百户呢,百户可是个不小的官啊。

    所以这些天来,杨八斤带着两个儿子,干劲十足,不仅给自家挖了地窝,盖了草棚,还领着里中的青壮,挨家挨户给人挖地窝盖草棚,一些新来的屯户看他们实诚,还张罗着给他的两个儿子当媒人说媳妇儿呢,这眼看着日子是越过又有盼头了。

    像杨八斤这样的情况,当然不是一家两家,有的是家乡遭了兵,有的是遭了灾,也有的是地主家收的租子实在太多,交完就不剩什么了。

    总之这些经历了各种不幸和悲剧的老实人,从别人的嘴里听说了朝廷募民屯垦的消息后,就怀揣着对生活仅剩的一点希望,来到了这里,成了京畿附近的新屯户。

    这里条件也不好,但是至少每户人家按照丁口分了地,按照人头给了粮,虽然房子不像个房子,但至少有盼头,到了春天,发了种子,种下去到了夏天就是粮食,而且是完全属于自己的粮食啊。

    虽然有的新屯户,刚安顿下来没多久,就病死了,但是杨相公也给屯区请来了给皇帝看病的御医,到这里设了医馆,还经常到屯子里巡诊,这样的好事以前哪听说过啊。

    新屯户们这么想了,心也就逐渐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