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日月当空照中华-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了,这一世也跟历史上一样,徐光启把来自西洋和本土的科学家们召集到一起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组织他们集中精力,编译所有能够找到的西方关于天文历法的各类经典著作。

    历史上,这些人集中在一起,一共编译了四十六种西方科学特别是天文学著作,使得当时中国的科学技术领域,与当时文艺复兴方兴未艾的西方,基本上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

    如果不是后来满清的入关统治,华夏文明绝不会在接下来的三百年里停滞不前,甚至严重倒退。

    算起来,如今徐光启领着一帮中外科学家在做的这个工作,当然要比那几个朝鲜的使者重要一万倍了。

    崇祯皇帝对编写历书的极端重视,也让徐光启感到高兴,因此听见皇帝说不必礼部参与朝鲜使者入贡之事,也没有感到什么不快,当下躬身说道:“臣遵旨!”

    崇祯皇帝看看此时夜色已深、时间已晚,而自己还得到坤宁宫中陪伴皇后过夜,于是干脆说道:“朝鲜使者入贡之事,今日且议到这里。诸位爱卿这几日都辛苦了,还是早点归家休息。”

第二六七章 武进士们() 
几位重臣告辞而去之后,崇祯皇帝暂时抛开这些恼人的事情,在王承恩等乾清宫管事太监的陪伴下,去了坤宁宫。

    当夜自是男欢女爱,一夜云雨。

    如今的崇祯皇帝当然与登基之初不同了,即使平时事务再多再忙,也不会耽误了慢跑锻炼,而宫中的太监宫女、侍卫亲军也都逐渐习惯了皇帝的这种锻炼方式,要是哪天皇帝在宫中而不跑步,反而觉得是哪里出了问题。

    按照后世的计算,紫禁城南北长九百六十一米,东西宽七百五十三米,周长一共是三千四百二十八米,沿着紫禁城十米高的城墙,跑上整整一圈,也不过三点五公里。

    一开始在城墙之上跑步锻炼的时候,一圈下来累的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而一年后的今天,一圈下来也不过是出身汗而已。

    沿着紫禁城的城墙跑步锻炼,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能够随时随地地观察和了解紫禁城四周的防卫,使得负责宫城各门守卫的锦衣卫、羽林卫和天策卫上下不敢松懈。

    当然了最大的好处,还是身体素质好了,与后妃们在床上折腾的时间也长了,也让自己的后宫之中更加和睦了。

    与内阁和军机处诸位大臣谈论过朝鲜事务后的第二天,崇祯皇帝在坤宁宫睡醒,在周皇后亲自伺候了洗漱更衣之后,就让王承恩派人去召集如今身边仅剩四个人的御前侍从武官们,又开始了此前因为出行而中断数日的晨练。

    崇祯皇帝一出来锻炼,锦衣卫、天策卫、羽林卫的指挥使、副指挥使们,特别是拱卫司的人,也不能光看着,也得跟着一起跑。

    因为即便是宫中,在守卫森严的紫禁城城墙之上,这些负责皇帝安全的侍卫亲军人员也要随时随地保证皇帝的安全。

    而这样一来,也等于是变相地迫使这些人每天跑步训练了。

    之前一些人心里暗自叫苦,但是一年过去,这些人也都感觉到了身体的积极变化,早就认可了这样的锻炼方式。

    结束了锻炼,崇祯皇帝回到乾清宫中再次洗漱更衣,用过了早饭,看看差不多辰时已到,就让人到军机处去看看谁在当值。

    不大一会儿,军机大臣孙承宗带着军机舍人沈廷扬、李信,跟着乾清宫的小内侍来到了皇帝的御书房。

    几人见了皇帝都是跪地见礼。

    崇祯皇帝看着年过六十五岁、头发已经花白的孙承宗跪在地上,心里颇为不忍,随即对他说道:“孙爱卿年高德劭,不必行此大礼,快快免礼平身!”

    说完这话,崇祯皇帝又对王承恩说道:“王承恩,你到内阁传朕旨意,从今往后,内阁诸臣到乾清宫见朕,躬身垂首即可,不必跪地参拜行此大礼,以显朝廷体恤优待重臣之意!”

    王承恩领旨而去。

    孙承宗则叩首说道:“天恩浩荡!臣铭感五内,谢陛下隆恩!”

    皇帝这样说,的确让孙承宗心里感到一阵暖意,知道眼前这位皇帝做事虽然每每出人意表,有时候什么显得狠辣无情,但其本性之中并非全然的刻薄寡恩。

    孙承宗谢过皇帝,在书房中常备的锦凳上坐下,静等着皇帝说话。

    崇祯皇帝见状,直接说道:“朕召孙爱卿前来,有一事要议一议。今年武举恩科的武进士们已经在讲武堂培训完毕,到了该安排职司的时候了。不知道军机处和兵部可有什么想法没有?”

    孙承宗一听是这个事情,当即说道:“这几日,臣跟随陛下前往通州一行,归途之中对此略有思考。朕今日即交代兵部有司,尽快与讲武堂商议妥当,定当对这些武进士们作出妥善安排。”

    崇祯皇帝知道孙承宗心里有数,于是说道:“孙爱卿办事,朕素来放心。爱卿既然心中已有打算,朕也不用再多说什么了。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说道:“总共二百名武进士,主要还是有兵部和讲武堂商议安排。但有几个人选,朕以为可担大任,这里事先提出,届时卿与兵部照此安排即可。”

    说完这话,崇祯皇帝示意李信上前,将一个名单交给他,由他再转交给孙承宗。

    李信接过来没敢细看,但只是一走一过之间,瞟了一眼,就已经看了表兄陈奏廷的名字,心中暗想陛下果然慧眼识珠,自己的表兄终于要时来运转了。

    李信很快将名单递给孙承宗。

    孙承宗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阎应元、王来聘、陈奏廷、翁之琪、金日观等十几个武进士的名字,而名字的后面则写着皇帝预备给他们安排的职司。

    考虑到皇帝名单上的这十来个人,也的确是这一批武进士中相对比较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所以孙承宗说道:“陛下但有所命,臣等自当遵行无疑。请陛下放心,军机处和兵部一定妥善安排!”

    考虑到阎应元本来是通州衙门里的快班捕头出身,崇祯皇帝本想将他直接安排到五城兵马司去的任职,一来也算是发挥他的专业特长,好好整顿一下京师的治安问题,尽快将五城兵马司定位改造成为类似后世公安、城管于一体的警政部门;二来也算是把充分利用他的忠正品行,帮助刘文炳牢牢控制住五城兵马司这个日益重要的衙门。

    但是阎应元在考中武状元之前,毕竟只是一个通州衙门里不入流的捕快头子,如今二十七八岁,还没有显现出惊人的才干,就突然把他安排到主管京师治安管理的五城兵马司的高层职位之上,也怕他难以服众。

    所以这一次,崇祯皇帝还是采取老办法,把他先安排到自己的身边任职,算是镀镀金,明确告诉京师文武百官,阎应元是皇帝信重的人,然后过上三两个月,再另行安排到五城兵马司去,到了那时候改造其五城兵马司来,就会容易的多了。

    至于陈奏廷,那就不用说了,虽然武艺高强,但是他的特长却并不是带兵打仗,而是近战搏斗,很适合做皇帝身边的大内侍卫,因此也被皇帝优先选到身边,当了御前侍从武官。

    即便是将来要让他出去带兵,也肯定是要带如同辽东镇的夜不收那样的特种作战部队,而不是普通的正兵营。

    其他被皇帝亲自安排职务的武进士,还有王来聘、朱可贞、潘云腾、翁之琪、王公略、陈明遇、金日观等人。

    王来聘这个人也是属于个人武艺高强,但带兵打仗不行的那种武进士,在历史上,他被崇祯皇帝直接授予了副总兵的职务,但是很快就战死了,并没有发挥出多大的作用。

    而如今这位崇祯皇帝为了避免重蹈历史覆辙,这一世,把他被安排到了涿州的新军训练大营,去接替涿州训练大营里空缺出来的几个武将职位,让他在涿州训练大营里带几年兵再说。

    朱可贞,是广东顺德人,这一次跟历史上一样,还是让他回到故乡担任武职。

    但与历史上不同的,这一次崇祯皇帝把他安排到了两广总督王之臣的督标营中,去担任副将,并密旨告诉王之臣,要在广东佛山、顺德等地,尽快招募一批矿工,按照新式练兵之法,编练出一支三千人的精锐督标出来。

第二六八章 辞去直督() 
其他的几个武进士,也都是考虑到他们的出身和皇帝对他们原本命运的了解,因地制宜做出了安排。

    比如潘云腾,他是陕西汉中人,这一次直接被皇帝安排到了陕西巡抚洪承畴的麾下,任命他为汉中参将,并写信高速洪承畴,北上剿灭陕北流贼的同时,要注意汉中和潼关这两处战略要地。

    而翁之琪,历史上也曾中了崇祯朝第二次武举的武状元。如今虽然没中武状元,但是提前了近十年考上武进士,也算是很不错了。

    历史上,他被朝廷任命为舟山守备,统带浙江舟山的水师。

    由于如今他才二十多岁,因此这一次也一样,被皇帝亲自任命舟山守备,先安排到了新任浙江总兵张存仁的手下历练。

    历史上的江阴抗清三巨头之一王公略,这一次被崇祯皇帝安排给了身在淮安的漕运总督袁可立,到漕营之中任职练兵。

    而江阴抗清英雄中的另一位陈明遇,则被崇祯皇帝安排给了河南巡抚邱兆麟,帮他训练统带抚标。

    而所有这些被皇帝亲自安排的武进士中,实任职务最高的反而是一个恩科武举之中排名并不靠前的一个名叫金日观的武进士,直接被皇帝安排到了蓟镇担任副总兵。

    这个金日观是在蓟镇马兰峪都司佥书的任上报考的武进士,而且一考就中,历史上并没有记载过金日观的出身,但却记录了他的战死经过。

    原本历史上崇祯二年冬十月,黄台吉率领大军入寇京畿的时候,走的是蓟镇的路,当时首攻的方向是马兰峪,而金日观正是马兰峪的守将。

    由于金日观治兵严肃,马兰峪守备三严,所以尽管黄台吉采取的是半夜突袭、重兵围攻的办法,但仍然被马兰峪数千守边官军给击退数次。

    最后,黄台吉率领的这一路建虏大军不得不改变主攻方向,去攻大安口、龙井关等地,最后从这几个地方破关而入。

    同样是仓促应战,同样是关口残破,同样是兵员不足、器械不备,但金日观却没有像其他各关口守将那样,一触即溃,被建虏拿下关城,这说明他的确是很有本事。

    这一次,恰好赶上蓟镇总兵官刘策被处死,建昌营总兵尤世威接任蓟镇总兵管,那么就把他派去当个副总兵,帮助整顿蓟镇沿边的军备去吧。

    如今的蓟镇只管其辖内的外长城沿线,也就是只管京师正北方的长城沿线各关口的守御防卫,而京师西线内长城的防御,从北面的居庸关到南面的紫荆关,沿着太行上分布的这条防线,则全部交给了移防居庸关的五军营。

    京师五军营原本上报军机处的定额是两万五千人,经过这次清洗、移防和进一步的汰选之后,去除虚报、占役的员额之外,如今实有足兵两万人。

    而大量来自讲武堂第一期毕业学员,迅速填补了被清洗的中层武官职务,也使得五军营有了一番新的气象。

    最重要的是人少了五分之一,但是朝廷拨给京营的饷额没变,在京营监军御史文震孟的主持下,五军营里人均的军饷随之上调了五分之一,每人每年能够拿到二十五块崇祯银元,已经赶上边军之中饷额最高士卒的夜不收了,普通士卒的精气神自然也与往日大不同了。

    崇祯皇帝亲自安排了他所看好的几个武进士的职务,然后对孙承宗说道:“古人讲,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朕与爱卿曾经谈起过如今大明的局面,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不是有外敌虎视眈眈,就是有内贼聚众作乱。朕之所以锐意重武、重用武臣,原因皆在此处。

    “尤其大明腹地,承平日久,良将匮乏,这些武进士的安排,要向大明腹地倾斜,有实缺则给实缺,无实缺,则选择腹地险关要隘另设职司,予以妥善安排。”

    孙承宗领旨应诺,而军机舍人也是飞速记下皇帝所说的每一句话。

    说完这些,崇祯皇帝今日召见孙承宗的目的已经达成,端起茶盅,就要结束召见,这时突然听见孙承宗说道:“陛下,老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崇祯皇帝见他这样说,心中虽然有点狐疑,但还是放下茶盅,对他说道:“孙爱卿乃是国之柱石,在朕面前,没有什么话是不能讲的。爱卿有话,尽管说来!”

    孙承宗当下躬身拱手说道:“臣自去岁入朝以来,蒙陛下信重,先以兵部尚书赐臣,后又拔臣入内阁,如今臣一人身兼兵部尚书、军机大臣、直隶总督及涿州新军督练大臣等重任要职,而臣今年已六十有五,近来颇感精力不济。臣请辞去兵部尚书、直隶总督及涿州新军督练大臣职务,专心辅佐陛下处理军机重事,请陛下恩准!”

    孙承宗说完这话,起身离座,郑重其事地在崇祯皇帝的御座之前跪下,叩首不语。

    自古以来,朝中大臣多数都是只怕官位不够高、职权不够大,很少有人嫌乎兼职过多。

    但是对孙承宗这样的大臣来说,他却不这样看。

    在他看来,兼职并非越多越好,尤其是对于兵部尚书、军机大臣来说,兼职多,意味着你就没有多少时间干本职,尤其是直隶总督设立以来,孙承宗多数时间都是驻在通州,虽然将京畿一带屯垦练兵事务,以及工农商贸百业打理得很好,但是远离中枢,却也让他感觉与朝廷中枢产生了梳理。

    特别是眼前这个皇帝对京师勋贵世家的痛下狠手,让当时身在蓟州的孙承宗忧心万分,虽然结果是好的,但是整个决策过程,他却全没参与,这让他感到了一种危机,长时间远离中枢,就会失去对皇帝的影响力。

    在他看来,年轻的皇帝如果没有他这样的老臣辅佐,就有可能一着不慎,断送了眼前好不容易扭转过来的大好势头。

    另一方面,也算是一种避嫌。

    崇祯皇帝对孙承宗的过分信重,早就引起了一些朝臣的不满,个别御史言官上书弹劾他重用旧部、故人,搞得如今满朝要职皆其羽翼旧部,有结党营私的嫌疑。

    御史言官上书弹劾重臣,在明朝中后期是常见的事情,更何况一些御史的弹章说的还不是纯粹的捕风捉影,比如孙承宗是保定府高阳县人,就这一条,他任直隶总督就是有违祖制的。

    不过当初皇帝乾纲独断,让孙承宗当了直隶总督,也没有人敢执意反对罢了。

    崇祯皇帝虽然对于这样的弹劾奏章,一概置若罔闻,但是身为内阁阁臣和军机大臣的孙承宗本人,也是能够看到这些弹章的,之所以始终没有提出来这个问题,是因为他心底坦荡,知道那都是无稽之谈,自己一较真,反而有误国事。

    如今京畿之地大刀阔斧的整顿调整已经完毕,虽不说固若金汤,但是短时期内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接下来不过是巩固治理而已。

    再说,如今的京畿也的确到处都是自己的部属故旧,马世龙、尤世禄成了近卫军第一镇的都统制、副都统制,尤世威成了蓟镇的总兵官,其他诸如武备院、讲武堂也都是自己安排或者推荐的人选,而直隶总督府更成自己的自留地。

    如今近卫军第一镇已经成立,而其都统制马世龙是自己的人,这一点更是人所共知,若是自己仍然在直隶总督的任上,把京畿之地的军政大权全都抓在手中,久而久之,就是朝臣御史言官不弹劾,皇帝的心里也必定会不舒服,与其如此,倒不如主动卸任,一来堵住别人说闲话的嘴巴,二来也能向皇帝表明自己的心迹坦荡。

    所以,跟着皇帝从通州回来的路上,孙承宗就已经决心尽快辞掉直隶总督等一系列惹人议论的职务,专任军机大臣了,这时说出来,心里顿时一阵轻松,不管皇帝如何决定,他都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而这个态度却是比什么都重要。

    孙承宗说完这个话以后,叩首不语。沈廷扬、李信两人坐在不远处记录着什么,两人先是有点目瞪口呆,但很快也就继续低头书写,同时支起了耳朵,听皇帝如何答复。

    直隶总督的职权有多重,他们都是知道的,如果皇帝同意了孙承宗的请求,那么就以为直隶总督这个重要职位要换人了,这也是超朝堂之上的重大变动了。

第二六九章 继任人选() 
沈廷扬、李信两人还在各自琢磨着,就听见皇帝说道:“孙卿所说种种,朕倒是没有想过。若是爱卿心意已决,那么直隶总督的继任人选,爱卿可有考虑?”

    崇祯皇帝此言一出,也就意味着他基本上同意了孙承宗对于直隶总督的力辞。

    说完这话,崇祯皇帝也是起身上前,将跪在地上的孙承宗搀扶起来。

    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