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简单的逻辑学-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我在本书开端所讲的,逻辑本质上是关于真相 的。如果真相只是一个我们永远可望而不可及的幻影, 那逻辑就不值一提。因为如果是那样,所有推理的总和 其意义也抵不过一个无用的实践。 
逃避性不可知论 
不可知论者是这样一种人,他永远宣称没有足够的 证据可以对某个事物做出确定的判断。这种情形通常与 
第 4章非逻辑思维的根源 
716 50111X168 11101001 
宗教信仰有关系。一个无神论者宣称世界上根本没有 神,而一个不可知论者则声称他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是否 有神存在。并不仅仅在宗教上,一个不可知论者有可能 在任何问题上都持不可知的态度。怀疑论者和不可知论 者之间有显著的差别。不可知论者既不否定真相的存在 也不认为它可望而不可及。他仅仅是声称人们对任何确 定的事物的真相都所知甚少。正如怀疑论一样,不可知 论在有效的推理中也有一席之地。当我们承认自己的无 知时,我们就是一个诚实的不可知论者。如果我们对某 个事物所知有限,不能做出确定的判断,那就应该尊重 事实。否则我们做出的结论就是不负责任的。而逃避性 不可知论者将某些可以解决的无知同样视为是不可逾越 的。即使在对一个事物做了长久深入的调查后,他仍旧 会说“我不知道”。这和你根本没有付出任何努力时所 说的“我不知道”是有本质区别的。秉持逃避性不可知 论的人,无知对于他来说,更像是借口而非理由。这样 的无知是懒惰和漠视的结果。 
玩世不恭和盲目乐观主义
玩世不恭者习惯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对事物做出 悲观的预计,而盲目乐观主义者则恰恰相反。这两种情 
简单的逻辑学 

形都不合逻辑。玩世不恭者和盲目乐观主义者都形成了 偏见〈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卩㈣〗咖,意为预先判 定〉,因为他们在深入了解事物并对其做认真分析之前, 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为了辩白,玩世不恭者会假 设:〈0要辩论的问题是荒谬的;〈2〉他的对手很愚 蠢;辩论本身不能带来任何好处。玩世不恭带来的 问题,除了内在的不合逻辑外,还阻碍了我们探究真相 的可能性,将悲观的预测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 
―个盲目乐观主义者,在和一位初次见面的年轻女 士相处一个小时后,得出如下结论:她有着荷马史诗中 海伦的美貌、居里夫人的智慧和戴安娜王妃的优雅。盲 目乐观主义除了能给我们一个扭曲的美丽现状之外,只 能给我们带来未来的无尽失望。因为事实总是不如想像 中那么完美。无论是玩世不恭者还是盲目乐观主义者, 他们对所处的世界都没有正确的认识。他们眼中的世界 不是世界本身,而是一个自己想当然认为的世界。 
 
你们学校的校长夫人在足球场上丢失了一枚贵重的 珍珠耳环,你奉命去找它。但你事先已经武断地决定, 只寻找足球场中央区域10米以内的范围。通过这种主 观缩小搜寻范围的方式,你彻底放弃了耳环可能存在的 90的区域,而你能找到的概率也随之同比下降。 
 
我们说,逻辑、正确推理的意义在于发现真相。在 被发现之前,事物真相存在的确定地点我们是不知道 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预先解放自己的思想,探寻真相存 在的各种可能性。如果仅仅是限定搜寻的范围,这箅不 上眼界狭窄,因为限定范围是避免做无用功的实际需 要。一个眼界狭窄的人,他拒绝某些选择仅仅是因为这 些选择偏离了他的预先设想,所以他认为不值得去探 寻。这种限制缺乏理性的基础,换句话说,眼界狭窄实 际上是在削弱推理过程的有效性。但有些时候,过于开 放地接受一切的态度在理性思维上可能会错得更离谱。 切斯特顿通过研究尖锐地指出,开放的思想就像是张开 的嘴,最终会在某事上封闭。合理的开放并不意味着在 任何事情上都无原则地接受。推卸应该承担的责任是道 德沦丧,而忍受一切则会使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并且 从纯实践的观点来看,探寻真相的过程要求我们合理地 设定研究范围,以便节省时间和精力。 
 
有一个不需要从课本上学习的心理学常识是这样说 
简单的逻辑学 
86111 1010(11 
的:情绪越紧张,清晰思维冷静行动的难度就越大。一 个暴怒的人不可能成为理性的模范。在辩论中,我们必 须使论证远离情绪的影响。但成功做到这点很难。事实 上,即使我们成功了,这也不见得会是一件好事。但是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任何情况下都任由情感做 主,那么思维的清晰性将被削弱。 
人类天生是情感动物,把我们的情感完全剥离出 来一一即便是短暂的一并进行纯粹理性的论证是不现 实的。虽然一些古代的哲学家认为情感与理智分别寄居 于体内不同的领地,彼此征战交锋,但实际上这两者居 于同一片领地上,至少在理想状态下,它们应该可以融 洽相处。思想,即便是最纯净的思想,也不可能完全脱 离情感的浸染。因为每个思想都是人这种天生的情感动 物构思出来的。 
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所以不要试图将情感完全排 除在外。促使人们做出合理论证的是智力因素,是思想 和它们彼此的关联,情感暗示并不能左右它。一个结论 并不因为我们觉得美好就可以被接受,我们接受它是因 为我们认为它是正确的,必须接受的。大家一定要记住 以下这个简单的基本原则:永远不要直接调动人们的情 感,要努力使人们自己发现真相。只有真相,才值得人 们为之欢乎雀跃。 
第 4章非逻辑思维的根源 1116 50111X68 0厂 111000&1 111111111 
推理的原因
推理本身无所谓善恶。它的目的可能是好的,也可 能是坏的。历史上一些声名狼藉的罪犯拥有高度完美的 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逻辑思维他们始终与其预先设想保 持一致。 
问题是,他们的预先设想本身是错的。在这本小书 中,我们一直在贯彻一种观点,即逻辑并不仅仅是正确 的推理过程。如果一个人的思维起点本身是扭曲的(即 不反映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那么即使推理做到了和 他的思维保持统一,同样是不合逻辑的。要始终牢记这 一点:合乎逻辑是要合乎真相。除了探寻真相,任何其 他目的的推理都是对逻辑的滥用。这个结论中体现的理 想非常高尚,虽然人类的奋斗史并不总是如此高尚。但 是理想终究是理想,永远值得追求。 
有时论证会在情感的引导下变成宣泄愤怒的途径, 或者是自我辩白的借口,甚至仅仅是自我膨胀的工具。 由此,偶发事件取代了真相。理想的辩论,输赢并不是 真正的目的,从正反双方的努力中,发现所辩论事物中 蕴涵的真相才是最终目的。为了胜利不惜一切代价? “不惜一切”本身就是没有任何人可以负担的代价。 
简单的逻辑学 
 
@ 1论证不是争吵
论证是理性的探讨,不要将它和争吵混为一谈。论 证的目的是发现真相,争吵的目的是击败你的对手。有 许多人,虽然他们愿意和你争吵,但却不愿意或者没能 力和你进行论证。不要浪费时间、精力和这种人进行 争论。 
 
真诚是正确推理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如 果你对自己公然鼓吹、极力辩护的观点都不信服,那么 你就是在滥用推理。谁愿意和对自己观点都不认同的对 手辩论?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在你为自己深信不疑的 某事和对手做了长时间激情四溢的辩论后,忽然发现你 的对手仅仅是出于对辩论本身的偏爱,而不是出于对观 点的坚持才和你针锋相对时,你又情何以堪但是只有 多愁善感的人才会相信真诚本身就已足够。实际上,绝 对真诚可能难免会带来错误。或许你绝对真诚,但同时 也绝对错误。真诚不能将谬误变成真相。人要真诚,然 而人更要正确。 
第 4章非逻辑思维的根源 
1116 501111068 0【11101081 111 
 久常识 
输 
逻辑,生于常识,但又螅诔J丁B呒嘉某鱿帧∫约岸苑锹呒嘉谋苊猓几灿诔J兜哪骋幻妗3!∈妒嵌匀粘I钪邢远准氖挛锏拿羧穸聪ぁK钥伞】康谋姹鹆ξ曛荆杂镅宰魑滓慕沂臼挛锏姆健∈剑黄勐鳎镅缘淖饔枚ㄎ挥诒泶锒皇庆乓3!∈陡咏驹矗裼谕评淼幕驹颉K潜谎抢锸俊《嗟露ㄒ宓摹袄硇缘亩铩彼蚕淼钠毡橐馐丁!
当人们动脑筋工作时,逻辑是个伟大的工具。当 |人们进入冥想或者心不在焉时,意识不再发生作用。| 因为意识不是人本身它就像人的手脚,仅仅是个| |二具。 
1…8071 0(171 1156 115 111111 111611 1X101111 071 111(11161;‘ 丄 11671 10轻 10 15 ( 60;1 111311111116111。 11(1 116 5(11716 6『 5011 00。11;? 111 031(16 116 1)1171(1 101671 1x6 11101)65 111X0 1118 1716(1110;11011? 0/10)7166 0;71(1 71101)65 1110肪 …饥支 。 860(11186 171111(1 18 1101? 011; II 18 1181 0;11 171&11111716111】1181 111(6 1(171/1  1151 111(6?
肌义炉丨 
|巴关 ’席瑞 ’拉希尼希(恥 11 5166 113… | 
哲学家,世界古宗教研究者
 
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 
丁 116户『丨00丨卩3丨017113 0于11丨09丨03丨丁㈨〃吣门9 
从理论上来说,推理走上歧途的方式数不胜数,但 是推理中常见的错误可以归纳为几个典型的类别。错误 的推理形式总称为“谬误”。最基本的谬误形式有两种, 形式谬误和非形式谬误。“形式谬误”,顾名思义,问题 出现在形式上,或是论证结构上。“非形式谬误”,则说 的是形式谬误之外的各种逻辑错误。本章将重点讨论这 两种主要的谬误形式。 
第 5章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 1116?1111011)81『011118 0【。盼&1 111111111 
条攀會―攀攀攀華。参I染參。譬參參耱。會拳鲁肇。會參镶耱—參争鲁參。鲁攀奢春。參參華攀―肇雛罄番。暑耱曠攀參皤1。'參着鲁。會參看看。會需參攀。參參鲁參。參雜參攀。〃等―參毋攀參―參會春參。秦‘⑩參―鲁參黌參。 
逻辑学:一门关于思想和推理的艺术,逻辑能力 I的高低与误解产生的概率成反比。 1010: 7716 0X1 0 1)1111171 0/1(1 16(18011111 1X1 81101 00” | ? 00(10;1106 11)1111 116 1111111(111015 0;11(1 11X00(1011163 116 11111110;71 | 171181111(1651(111;111 | 
|安布鲁斯。比尔斯(人⑴犹8丨汉忧)| 美国记者,短篇小说家| 
一个想精通逻辑学的人可能会认为:熟悉错误推理 的方式是没有积极意义的,甚至会产生背道而驰的结 论。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正确推理无疑是第一位 的,然而学习推理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对我们来说具有双 重意义:(丨)它将使我们对正确推理有更深入的了解, 敏锐我们的神经,从而使我们更加坚定地遵循正确的路 径; 在我们面对错误推理时,它将保护我们不受 误导。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错误推理通常很有迷惑性,有 时甚至比正确推理听起来更合理。这非常危险,要特别 加以注意。对此现象的主要解释是:错误推理通常以直 接作用于人的情感的方式来战胜正确推理。 
简单的逻辑 
 
() 1。否定前件
在讨论条件论证时(形式4—8〉,我们知道有两种 
有效的形式:肯定前件和否定后件。 
与此相对应的,无效形式也有两种,第一种就是否 
定前件。这种论证的形式如下: 
八—8 
一八 
所以, …8 
举例如下: 
如果路易斯在跑步,那么他在移动。 
路易斯没有跑步。 
所以,他没有移动。 
分析: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路易斯没有跑步不 是他没有移动的充分条件。大前提告诉我们的是,如果 
八实现,则8必然实现(路易斯没有移动则必然没有跑 步)。但是这不意味着X是可以导致8的惟一条件〈路 易斯在移动可以是因为他在走路,或者在睡梦中翻身, 或者是在跳舞机上跳舞〉。就是这样,仅仅是4的缺席 并不能得出8—定缺席的结论。记住,这是一个无效论 证,因为结论并不具备必然性。那么结论可能是正确的 
 
第 5章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 
1116?II 1101)1?‘00118 0『1110101 1111 
吗?可能,但是不能确定。 
〔: )1肯定后件 
条件论证的另一种无效形式称为肯定后件。形式如下: 
八―8 
8 
所以,八 
举例如下: 
如果路易斯在跑步,那么他在移动。 
路易斯在移动。 
所以,他在跑步。 
分析:首先我们可以看出结论不成立。为什么不成 立?让我们回头来看大前提。它告诉我们,为了某个随 之而来的特定结论(路易斯移动〉,某个特定的条件 
(路易斯跑步〉必须要满足。依据原来所讲过的论证, 这个命题并不是说惟有这个条件成立,才能得到所要的 结论。因此,如果结论已经成立(路易斯移动〉,我们 不能得出特定条件(路易斯跑步〉就是惟一解释的结 论。除了跑步,还有其他许多途径可以使路易斯移动。 重申一遍,这种情况下得出的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但不 是必然正确的。 
简单的逻辑学 
86111 10100;1 
;;丄中项不周延
在讨论三段论时,我们知道中项(出现在前提中但 不出现在结论中)必须至少有一次是全称的〈周延的、 因为它要有适当的范围来联结大前提和小前提。如若不 然,就会产生中项不周延谬误。通俗一些,可以称之为 牵连犯罪。针对后一点,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几个纳粹党人是凯撒俱乐部的成员。 
汉斯是凯撒俱乐部的成员。 
所以,汉斯是纳粹党人。 
分析:这是个错误推理,并不能因为汉斯是俱乐部 
的成员,而俱乐部里有几个纳粹党人,就能得出汉斯也是 纳粹党人的结论。这种情况下,汉斯是有嫌疑的,但这并 不是说我们就可以把自己的猜测作为真相来宣布。 
4,偷换概念 
多义词或多义字,顾名思义,肯定不只有一个意 思。多义词带来的潜在问题是模糊不清。如果我们有意 无意地通过语言运用的方式产生了模糊不清,这无疑将 产生谬误。谬误同时产生于当我们以欺骗为目的、故意 
第 5章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 ?II 11011)31厂017118 0『1110101 711111111 
使用多义词时。 
在讨论三段论时,我们知道要使论证有效,它必须 且只能有三项。创造一个只包含三项的论证看起来似乎 很容易,因为你所需做的只是把握项的数量。但是如果 论证中某个项在使用时存在多种不同的含义,错误就变 得难以发现。表面上看来,这个论证用符号表示如下: 
關一? 
3~? 
但是由于其中一个项财,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方 式,那么这个论证实际上包含了四个项,因此是无效 的。让我们用符号来表示这个多义项,该错误就能看得 很明显: 
關一? 
5~? 
我们来看如下例子: 
鬼是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 
他心里有鬼,所以目光闪烁。 
所以,他心里有人死后的灵魂。 
分析:在这里,“鬼”这个词包含了两个不同的含 义。在小前提中,它被引申为不光明的事物。有意使用 
简单的逻辑学 
86171 1010(11 
多义词并不一定都是恶意的。通常,这么做只是为了带 
来幽默的效果。 
分析以下论证,这个例子中多义的应用更微妙。 
关爱他人是利他主义的标志。 
唐璜是个博爱者。 
所以,他是个利他主义者。 
分析:这里的问题出在“爱”上,这个词的含义太 过模糊,太多的事情都可以归属于它。大前提给了一个 合理的、容易接受的、关于爱的解释。它反映了传统的 关于爱的定义,乐于对别人友善。而另一方面,小前提 给我们关于爱的理解更粗俗。当我们说“唐璜是个博爱 者”时,实际上是在说,他是个花花公子,这和利他主 义者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结论显然不成立,因为唐璜的爱与利他主义者的爱 根本不是同一个事物。唐璜和利他主义者之间无法建立 联系,因为没有一个起到联结作用的中项。一个建立在 多义词基础上的前提,结论一定是不成立的。 
关爱他人是利他主义的标志。 
唐璜是个花花公子。 
很明显,这两者没有相通之处。不论是有意的还是 无意的,多义词的不同词义之间往往是有联系的。如果你 要公正地就某一点进行辩论,首先请给你所要辩论的观点 
 
第 5章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 
1116?11001厂011118 1110101 ‘01111111 
一个明确的定义,并且在整个辩论中始如一地坚持它。 
〔、孓窃取论题 
我们都知道,一个论证背后的基本目的是证明一个 论点。论证者的任务就是要提供可以证明结论的确凿证 据。所以,窃取论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