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岁月1913-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就像平常生意人做生意,没钱找人借钱经营一般。”
方子达这话出口众人都是微微一笑,心情放松之下听着他继续往下说。
方子达顿了顿,转向周学熙瞧去,问道:“周总长,刚才听了你介绍的借款情况,在下想个问题是否可以?”
“可!”周学熙点头道。
“五国财团总借款金额为二千五百万英镑,以实收八成四计算,实际借款的金额应为二千一百万英镑?”
见周学熙没有疑义,方子达继续问道:“根据借款条款要求,实借的二千一百万英镑还要扣除垫付款项、偿还到期的庚子赔款、外债是不是?”
“这是当然!”
“好!那么再请问,这些费用扣除后,政府实际到手将是多少?”方子达不慌不忙地追问。
“这个……。”周学熙先瞧了瞧袁世凯,得到他的首肯后这才说了出来:“预计在七百五十万至七百六十万左右吧。”
“呵呵,就算是七百五十万英镑吧,七百五十万英镑,这可是笔巨款啊!不过周总长,如此一笔巨款你觉得政府够用吗?”方子达笑着问。
七百五十万英镑,的确是笔巨款,折算成白银的话足足有近三千五百万两之巨,但是这笔钱对于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诞生不久的中华民国来讲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要知道仅在一九一一年,满清政府的全部财政收入是三亿两(含各种苛捐杂税),仅军费开支就占去一亿三千七百万两,跟这比巨大无比的数字相比,三千五百万两简直不值一提。更何况如今各地多方势力形成割据,除了北京政府所占据的地方外,其余各省都督们都自顾自拼命收税捞钱养兵,根本就不往中央交纳一文赋税,有些人还甚至伸着手哭穷,嗷嗷地向北京一个劲地要钱要粮。
所有人都沉默了,就连袁世凯也紧皱眉头一声不响,巨大的落差,明显的比较,大家心里全都清楚,就算是借来款子,这些钱也远远不够用。
“鄣明,我知道你在欧洲学的就是经济,这次北上就是希望你在经济之道上能帮国家一把。既然你把问题看得如此透彻,在场也没什么外人,有什么想法就直说吧。”方子达这些话让宋教仁同样吃惊,这些是他以前并没有考虑,或者说并没有想到的问题。国家如此困难,作为即将组阁的下届总理,他突然发现前进的道路是如此曲折艰难。有些责怪地瞧了眼方子达,似乎是在怪他以前怎么不好好和自己说说这些,但转念一想方子达刚回国不久,政府情况根本不了解,而且关于大借款的事也是今天和自己来后才听说,能在刚才众人的对答之中就有如此之见,已经很不容易了。
“是啊,鄣明兄,还请多多赐教!”被打了蒙头一棒的周学熙前后态度焕如两人,急切地说道。
“呵呵,我的办法其实很简单。”方子达神态自若地说道:“既然政府要借款,借来的钱又不够用,那就索性多借些吧,二千五百万英镑实在太少,再借个二千五百万也无妨,如果可以的话,甚至还能考虑再多加些,至于利息和时间么,也可以相应提高和延长一些。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反正都是卖嘛,一锤子买卖还不如尽量卖个高价出去,只要政府手中资金充裕了,将来一切全都好办!”
“什么!”
方子达的狂言让所有人全吓了跳,好家伙!这个主意太离谱了。一时间大家望向方子达的目光中全带上了异样的表情,有些一分钟前还带着希望的人更是露出了不屑之色,更甚有人还心里把方子达摆到了孙文之流一类中去,当然不是说他的革命觉悟,而是这张口就毫无遮拦,语不惊人话不休,架起大炮乱轰的架势。
“狂生!着实异想天开!”陆徵祥当场就变了脸色,训斥道:“我倒以为有什么高招,弄了半天就是这么个馊主意?笑话!国与国,政府和政府的借贷哪里这么容易?先不说五国银行团是否能借出如此多的钱来,就算肯借我们又拿什么来还?要知道是五厘的年息,四十七年的偿还期啊,还得用关税、盐税作抵押,这已经让政府顶着极大压力了,假如再要加大借款金额,付出更多,这……这……。”
涨红着脸,喷着口水在那边无比激动地比划着,陆徵祥就差点把“卖国贼”这三字骂出口了。宋教仁同样也吓了一跳,他怎么都没想到一向瞧似稳重的方子达突然会说出如此离谱的话来,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鄣明,你疯了?”压低着声音,宋教仁拉拉方子达的衣袖:“胡说什么呢?你这是卖国言论!”
“遁初兄放心……。”低声回了一句,方子达淡然笑笑也不自辩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仿佛刚才什么话都没说,什么事都没做一样。
方子达如此一搅合,在场众人也没了继续谈下去的心情,没呆多久就陆续告辞离去。而方子达也随着宋教仁一起离开了总统府,等他们全部走后,端坐着的袁世凯却手托着茶盏若有所思,过了许久才缓缓开口。
“皙子、耕夫,你们怎么看?”
“一介狂生!”一直陪在袁世凯身边却没说过话的夏寿田冷哼道,而在另一边杨度却笑眯眯地说道:“我倒觉得方鄣明是个有意思的年轻人。”
“喔……。”袁世凯抬了抬眉。
杨度笑道:“其实方鄣明说的一点都没错,仅仅这些借款对眼下局势远远不够,既然是借那何不如多借一点,都卖国了,还不如卖得彻底些,省得日后被人多骂几回,债多不愁嘛,关键是手头上宽裕了才好办大事嘛。”
“道理人人都懂,做事又谈何容易?”夏寿田摇头道:“只不过空谈罢了!”
“是啊!”袁世凯赞同道:“空谈容易,做事难啊!看得清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又是一回事,难!难!难!”
其实在袁世凯心里何其不动了心?假如真有了一笔巨款,凭借他手中北洋实力加上宋教仁的支持,把整个中国稳定下来可能性还是非常之大。只要有了稳定,靠着中国广大的土地和无尽的人口基础,只要用二十年甚至十几年更短的时间,整个国家就将焕然一新,从而走向富强之路。
“大总统,我觉得这个方鄣明也许心有乾坤,那些话恐怕不是白白说的……。”杨度微笑道。
“呵呵,如此的话……有趣……哈哈哈……有趣!”袁世凯目中精光一闪,顿时笑了起来。
。。。
第九章 高呼万岁(上)()
回去的路上,宋教仁是一个劲地埋怨方子达的莽撞,国家大事岂能如此儿戏?他这些骇人听闻的言论一旦传了出去就将是千夫所指,就算是宋教仁出面也保不了他。说着说着,宋教仁更是不住摇头,心里实在是后悔今天带方子达去见袁世凯了。
对宋教仁的一通埋怨,方子达丝毫没有在意,仿佛他刚才只是做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般,坐在车里一直笑眯眯的样。直到宋教仁说着有些冒火了,他这才淡然反问宋教仁,假如他正式接任总理之后以目前情况政府财政面临着崩溃,是否能够有好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宋教仁的心头火一下子就被浇灭,紧皱着眉头一声不吭。
宋教仁是个有良心的政治家,也是个负责任的政治家,但绝对不是一个成熟老练的政治家,至少现在还比较天真,关于这点方子达看得很清楚。从实际出发,方子达其实并不赞成宋教仁立即接手政务,在目前形式下一但完成国会选举,担任总理之后,宋教仁就将从现在超然的地方一下子坐到了火山口上。民国政府现在财政情况异常糟糕,今日周学熙等人也应证了这点,而且各地军政府又是派系林立,孙文等人又在日本上窜下跳折腾得厉害,在平静的局势下掩饰着是底下的惊涛骇浪,一旦接手,这个尤其烫手的山芋就落到了宋教仁手中。
这点,方子达初前就有了些预料,经过今天和袁世凯的会面更是确信无疑。政府大借款,这个话题非常沉重,袁世凯作为大总统无论与公与私都必须抓住这根救命稻草,这也是现任政府无法避免的一关。但所有人都知道,不管是参与此事的人其心究竟是不是为国还是为了个人,一旦合同签字,出卖国家利益这条怎么都是逃脱不了的。能够尽量避免卷入这个旋涡之中,轻装上阵,这才是宋教仁唯一能够做的。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方子达这才故意出面搅合,放出狂言让众人不欢而散。不过他也不是无的放矢,那些话虽然有着帮宋教仁解围的用意,同样也是另有用心的,无论是结果如何,对自己来说绝对没有坏处。
等回到住所时,冷静后的宋教仁也已经想明白了,虽然嘴上没说心里却有点感动,拉着方子达的手紧紧一握,交代了一下日后的安排,等两人分手之后方子达就去刚买下的宅子那边,而马科斯也早就等着了。
新宅子只是简单收拾了一下,让周三儿帮忙寻了个可靠的老人做门房,虽然还要添置许多家具用品,但也可以住人了。六国饭店的长包房已经让给了马科斯暂住,方子达直接搬了过来,毕竟这里会面谈事比其它地方方便得多。
关上房门,方子达和马科斯两人在屋里足足呆了三个多小时,他们谈些什么谁都不知道,当方子达送马科斯从后门离开的时候,只见马科斯凝重的神情中带着那么一丝兴奋,趁着夜色快步离开。
袁世凯的大总统令很快就下来了,在他的支持下宋教仁第一时间就筹办起国会召开的工作,同时总理赵秉钧也主动配合他逐渐移交政务工作。当然,在方子达的提醒下,宋教仁并没有立即接手政府全部工作,以国会召开在即,眼下治宪为首要的理由下,只是略微参与了一下总理政务,毕竟对政府来说赵大总理还是法定的政府总理,宋教仁在尚未完成国会正式选举之前还只是代理议长之职,名不正言不顺,这样做谁都挑不出毛病。
第一届国会召开,对民国来说是件大事,也是宪政的第一步。宋教仁派出北上的众人协作,并通知南京参众两院即日起正式迁移北京,同时召集了在京的参众两院各议员成立了筹办委员会,天天是忙得不可开交,就连本对国会召开没什么兴趣的方子达也被宋教仁拉了壮丁,协助他分担了一部分工作,整日里在几个会场转来转去,一些琐事弄得他头晕脑涨。而且,某些人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得来方子达这个陌生面孔居然是宋教仁的私人助手身份,更引来这些盯着某些国会议员职位和政府肥缺的政治投机者们接踵而至,像一群讨厌之极的苍蝇在他周围嗡嗡转,怎么赶都赶不走。拍马屁、请客、送礼、喝花酒、攀同乡这些招数不胜数,还有让方子达哭笑不得的是,有几个瞧起来半只脚都将踏进棺材里的老家伙们,每次碰见他就不住赞叹方子达年少有为,一个尽地向他推销家里如花似玉尚待闺中的女儿、侄女、外甥女、孙女、外孙女。
“做官就好,怪不得这么多人想要做官。”闲暇之时方子达忍不住感叹,他这个脑袋上连半顶官帽还都没有的人就因为宋教仁的原因居然成了京中红人。这十来天,他所认识的人几乎比以前半年都要多,还有不少根本叫不出名字的陌生人见着他就是鄣明兄长鄣明兄短的,仿佛是失散多年的亲兄弟一般,对他是亲热的不得了。
国会之事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政府那边和五国银行团的谈判也在继续。不知道是受方子达那些狂言的影响呢还是有其它原因,主持谈判的赵大总理,陆大外长和周大总长们突然向五国银行团提出了希望增加借款数额的请求。虽然当场遭到了英、法、日三国银行团的拒绝,可奇怪的是德华和华俄道胜这两家银行团却态度暧昧,虽然没直接接受了个提议,但表现出了很有些感兴趣的样子。这个变化让谈判团的三人大喜过望,连忙把这消息传到了袁世凯那边,得到消息后的袁世凯立即指示,让他们趁热打铁,尽量拉拢德俄两家银行团,以达到增加借款的目的。
接下来的谈判曾经一度陷入僵局,尤其是日本横滨正金对德俄的态度改变显得大为不满,几次协调不果后甚至在银行团内部会议上撒泼,威胁着要退出。可惜日本人这回打错了算盘,在五国银行团中,日本横滨正金是最后加入的,而且其资本实力和募集资金量也远远比不上其它四国银行团。自从明治维新后,日本这个亚洲岛国迅速崛起,还喊出了脱亚入欧的口号,在甲午年间日本以举国之力勉强战胜满清之后,靠着赔款才还清了穷兵黩武的五千万英镑巨额外债,一跃就成了亚洲强国,再等到八年前的日俄战争这场胜利到来,日本这回总算跻身于了强国行列。
第十章 高呼万岁(下)()
新书请记得收藏!推荐!谢谢!
*****************************************
这些都是日本人自豪的底气,而且从地理位置来讲,除了和中国接壤的沙俄外,日本对中国的利益需求是最迫切的,尤其是这个压在他头上上千年的老大帝国广阔的国土,对一个岛国小民的诱惑力更为强大,这点在世界列强中经验丰富的政治家们全都心照不宣。在华利益份额最大的英法两国,早就暗中警惕着日本对中国的野心,但为了各自国家利益出发,虽然不反对日本政府趁在这次大借款中增加些日本对中国的影响和利益,这也是银行团接纳了横滨正金加入的主要原因。可千万不要忘记,让你利益均沾是一回事,遏制日本的利益多少又是另一回事,这种政治花招大英帝国和欧洲诸国已经玩了几百年,早就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小小的日本哪里是这种老牌帝国的对手?
当初的六国银行团变成现在的五国银行团,美国牛仔的出局其中也有这样的原因。日本人这个西方强国的小弟兼跟班居然狂妄自大地以为到能威胁欧洲四国银行团的地步,还嚷嚷着要退出,这一下立即就激怒了高傲的约翰牛和跟班高卢公鸡,本来对德俄两国银行团的转变还略微有些不满的他们立即就把主要矛头转向了日本那边,反而赞同起德俄的建议起来。尤其是英国汇丰的代表当听到日本横滨正金的代表说出了那番话后,当场就沉下了脸,什么都没多说就宣布暂时休会,之后英法两国凑在一起单独悄悄协商一致,又找到了德俄代表交换了意见,四国财团很快就私下达成新的协议,准备重组银行团抛开日本和中国政府直接谈判。
这一下日本人可慌了神,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些西方洋鬼子翻脸比翻书还快。本来就是嘛,五个人在一起玩斗地主玩得好好好的,突然有个家伙心里不爽,威胁着说老子不想玩了,剩余四人商量了下,得!我们四个正好可以凑一桌麻将,拜拜吧您,走好,不送!我们几哥们继续玩!不玩的人随你爱玩不玩,既然要走索性以后也不带你一起玩了,这下可把日本人给吓坏了。
发话威胁要退出的横滨正金代表被东京那边发来的电报给骂了个狗血淋头,灰溜溜地回国去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切腹请罪?新派来的代表一改姿态,屁颠屁颠在四国银行团中来回奔波,一个劲地诚恳道歉,还作出了不少让步,这才勉强取得了其余四国谅解,好不容易这才回到了牌桌上。等到日本人这边消停了,银行团代表们也作出了最后决定,最后决定上调半厘年息,改四十七年的还款期为五十年,其余条款不变,由汇丰和东方汇理两家共同增加三百万英镑,德华增加三百五十万英镑,华俄道胜增加二百二十万英镑,比较穷的日本横滨正金拼了老命也只增加了五十八万英镑,这些加上原商定的二千五百万英镑,最后总计是三千四百二十八万英镑。
最后,除了囊中羞涩的日本人稍有点失落外,对于这个结果是皆大欢喜。很快,国会正式召开的前三日,也就是在一九一三年的五月十二日下午一点,五国银行团对中国政府的大借款终于在北京正式签字。
一九一三年五月十五日,中华民国的第一届国会正式召开,在开幕的前一天晚上,临近众议院的各街道上早已是布置得张灯结彩,流光璀璨,一片喜庆色彩。等到十五日的当天,那些当选的参、众两院议员们都穿着崭新的大礼服,喜不自禁的陆续走进了会场。
“宪政之路奋斗了这么多年总算等到了今天,真是不易啊!”同样身着大礼服的国会临时议长、国会筹备委员会委员长、kmt代理理事长宋教仁望着台下陆续入场的议员们忍不住热泪盈眶。
“可惜了克强兄,假如他能活到今天,见到眼前这一幕的话改多好。”站在他身旁的廖仲垲也情不自禁感叹着,众人都是面露喜色,心中激动难以自抑。
“大总统到!”
随着迎宾的一声高呼,宋教仁等人连忙把目光投向入口,只见身着大礼服的袁世凯也来了。陪同在他身边的是总统府的秘书长梁士诒,随后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