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岁月1913-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单方面赦免先生和其妹的罪名不太可能……。”方子达考虑了下径直说道,尹锐志一听脸色就变了,刚要开口坐在对面的方子达摆手示意她耐心听下去。
“尹先生,实不相瞒,我这个国务总理虽然手中权利颇大,但之前我也说了,政府如今是宪政政府,一切需依靠法律,政府和帮派体系不同,何况就算帮派中人做错了事也要依着江湖规矩处置,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个道理我想尹先生要比我更清楚。”
“三刀六洞或是其它还请总理明示,我尹某甘愿承受,只请放过我妹妹而已。”尹锐志神情坚毅地说道。
方子达笑了笑,摇头道:“这个倒不至于,何况法律中也无这条。这么说吧,按照先生和其妹的罪名,虽不至于死刑,但十年之上的监禁是必然的。而且民国司法独立,审判交由司法单独完成,就算是我这总理都无法插手。当然了,法外开恩也不是没有这个机会,凭着先生所提供的这些,再加上认罪态度等等,想来司法会从轻发落。”
“从轻?能有多轻?”尹锐志急问道。
“这个……我也说不好,轻判是一定的,至于能判到什么程序得看先生拿出来东西的份量。另外,听说令妹自被捕后桀骜不驯,对审讯很是抵制,如果不能改变态度,恐怕就算最终司法能赦免尹先生的罪名,可对令妹嘛……哎……。”
尹锐志怎么会不晓得自己妹妹的性格,她这个妹妹说像自己也像,说不像自己也不像,其性格更加耿直爆烈。别看尹维峻一副清秀柔弱的样子,可她的性情如火比之尹锐志更甚。想当年大革命时期抱着炸弹往上冲的英姿令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就连当初的敢死队长蒋志清都自亏不如,她能想象得出尹维峻被捕后会是什么的态度。
“维峻那边我去劝说,可司法那边……。”
“只要尹先生姐妹能够弃暗投明,公开内幕,我可以说服大总统下特赦令!”
方子达给尹锐志吃了一颗定心丸,尹锐志虽一开始并不想这种结果,她只是想同方子达做一笔暗中交易,可谁想到方子达强拿司法压她,而且话中很是坚决,到这地步尹锐志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选择才好了。
见尹锐志为难的样子,方子达也不逼迫,淡笑道:“这样吧,我让周元良安排先生暂时住下,同时也可去监狱探望下令妹,毕竟正式审判还有些时日,这些日子先生可以好好考虑考虑,不急,等考虑周全再告诉我即可。”
“好吧,那多谢总理了……。”尹锐志无法,方子达做到这步也是最大让步了,她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咬嘴唇答应了下来。
数日之后,原本的审判时间早就安排,司法部对陈少白等人的审判摆上了日程表,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子一天天的到来,之间方子达再也没主动见尹锐志,但她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直到审判之前的几日,一直摇摆不定的尹锐志终于作出了决定,主动找到周元良要见方子达。
这一次会面时间很短,仅仅半个小时不到尹锐志就离开了方子达的办公室,只不过她这一回离开时的神情比上次显得轻松多了,似乎放下了一个包袱。。。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第三卷 大炮开兮轰他娘 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轰动()
本来按方子达的意思,对于陈少白等人的审判想以公审的方式进行,这种公审在后世屡见不鲜,并能给予罪犯包括社会各界以莫大的震撼。但这个建议刚刚提出就遭到了司法部的强烈反对,司法部方面回复道,宪政国家无论宪法还是刑法、民法等都无一条有“公审”规定,何况这种形似公开的审判完全违背了宪政制度,不仅和现有法律之间抵触,更是一个极其恶劣的方式,它极大了损害被审者的尊严,使得审判无法在公平、公正的方式下进行,如国务院对此要强制执行的话,司法部方面将全体辞职,以维护司法公正。
和司法部相同,高院同时也针对此事对国务院进行严厉批驳,最高法官还威胁如果国务院打算一意孤行,最高法院要以违宪的罪名先行对国务院进行起诉。
这两方面的强烈反应吓得方子达连忙收回当初的话,还亲自跑到司法部和高院进行解释,保证不再以行政干涉司法,以维护司法的独立性。
好不容易摆平了这事,方子达私下中不由得哭笑不得。虽然在这事上闹得有些灰头土脸,但心中倒没多少恼怒。毕竟,这表明了国家宪政制度、民主的进步,就算方子达作为国务总理,有些事也无法一手遮天,这要是在民国初立的时候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因此,当审判的时间到来后,一切按照司法部的安排进行着,这场审判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不仅是因为中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暴动事件太过轰动,而且还牵涉到了苏维埃和莫斯科方面,就更让西方各国瞩目了。
而更令人轰动的还不是这些。当审讯第一天刚开始,一个新闻令所有旁听的各国记者、名流目瞪口呆。在暴动事件中负有主要责任的中国布尔什维克党核心成员之一的尹锐志在所有人不知晓得情况下出现在证人席上,成为政府方面的“污点证人”。根据尹锐志的陈述和所拿出的政府,所谓的中国布尔什维克党根本不能算是一个独立政党,它其实是苏维埃政府和日本政府方面相互勾结的产物,其目的就是为了颠覆中国政府从中渔利。
苏维埃方面由于内战和外交原因急于想在周边打开缺口。以此来稳固其统治,对此,莫斯科方面做了一个输出革命计划,这个计划的主要方向是向苏维埃周边的各国进行革命输出,颠覆起原政府,使得建立起各个以布尔什维克党为首的新政府,从而使其成为苏维埃的卫星国,这一方面能够使得苏维埃的政治地位更加稳固,二者也能使其避免和西方各国的直接接触。在战略方面得到一个缓冲。
除此之外,把目标第一个盯向中国,这也有内战方面的考虑。众所周知,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也就是远东政府得到了中国政府大力支持,这也是苏维埃政府一直未能在内战战场上彻底打败对手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中国政府被颠覆,或者国内动乱,就无法再像之前一样对远东政府进行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支持。这也使得苏维埃政府击败对手,取得内战胜利的可能性大增。
至于日本方面那就更不用说了。早在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就露出了对中国领土的贪婪,至今还割据台*湾、辽东(关东州)等地,之前在欧洲大战时期日本单方面发起的中日局部战争非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受到极大损失,最后在协约国各国调停下无奈和中国国防军进行停战。
这是日本自甲午后所遇到前所未有的挫折,令日本军方上下视为奇耻大辱。虽然中日双方如今依旧在停战之中。可日本方面的小动作从来没有停息过,这一次和苏维埃联手也是如此,想借着苏维埃向中国输出革命的机会浑水摸鱼,以达到之前在局部战争中未能达到目的。
更甚者,这次中国布尔什维克党暴动的所有武器都是由日本方面通过东亚商社私下提供。尹锐志还在法庭上当场拿出了证据,这些极爆料的东西顿时引起现场一片大哗。一些日本记者当场失态大呼,叫嚷着这是阴谋,而其余各国记者争先恐后地拍照的拍照,提问地提问,使其庄严的法庭一时间几乎成了热闹非凡的新闻会,**官敲着锤子好不容易才使现场次序勉强恢复正常,为了保证法庭调查和审核证据,**官宣布暂时休庭一日,明天继续开审。
“呵呵,这回够小日本喝一壶了。”
第一天的开庭结束,当消息传到国务院的时候方子达正和杨度喝着茶,等汇报的人走后,杨度乐呵呵地笑道。
方子达不置可否地点点头,对于尹锐志提出的证据必然会闹得天翻地覆,对此日本人难受一段时间是肯定的,但想要用这些玩意让日本人伤筋动骨绝对不可能,日本人早就练得一副铁面皮,这种无耻的小动作自甲午之间做的还少了么?到时候来个死不认帐,或者说是某某人私人所为,和日本政府没任何关系。反正他们干这种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全世界都晓得他们是什么德性。
“不过鄣明,为何你不让尹锐志揭露当年上*海刺杀案的内幕?如果此内幕揭露必然令日本方面更受打击啊!”杨度高兴之余同时也奇怪,苏维埃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中国政府再往他们头上泼脏水他们也是一样,反正双方没有任何外交关系(哦,不对,应该说苏维埃政府和世界所有国家都没外交关系才是),骂的再厉害也就是这样了,倒是日本人,趁此机会痛打落水狗,就算不折腾他们个半死,让小日本在全世界丢丢脸也是好的嘛。
“呵呵,过犹不及啊!凡事都有个度,过了这个度就不一样了。上*海刺杀案牵连太多,何况时间过去已久,再把它翻出来现在不合适。”
杨度若有所思地想了想,微微点头:“这倒也是。”
**************************************************************
新搬办公室,许多工作需要处理,字少见谅(。。)
第三卷 大炮开兮轰他娘 第四百三十章 艰难选择()
对这事方子达全盘考虑过,不仅不会再把当年的刺杀案翻出来,就连这次暴动背后的日本人也不打算多过追究。如今的民国虽和原历史中的民国大不相同,无论国力还是国际地位都得到了大幅提高,但要和日本相比中国政府欠缺的还是不少,尤其是海军方面,根据海军部的报告,想要真正把接收德国的那些舰支和新在建的航空母舰等新舰组成战斗力,还需要两至三年的时间。
早年间,方子达也曾愤青过,在网上论坛或许三五好友几杯啤酒下肚时就破口大骂国家对外政策的“软骨病”,自吹自擂假如自己当政要如何如何之类,可真等他坐上了这个位置,所考虑问题的角度已然完全不同,制订国策不是请客吃饭,那么随意,那么简单,对国家通盘考虑不仅只看国内,还得看国际形势,一步不慎,整个国家都会被带入极度危险的边缘。
“润田兄今天心情有些差。”喝了口茶,杨度意味深长地说道。
“润田他也不容易,等会皙子你代我过去探望下他,告诉他有时候忍辱负重反而比满口大话更来得艰难。这一回他曹润田要替我方某人受国人指责了,还是那句话,时机未到,无奈之举啊!”
方子达苦笑着说道,杨度明白他所想微微点头答应了下来。不过,杨度心里还是有些埋怨,忍不住问了一句:“鄣明布局我杨某还是看得明白一二的,可对于日本方面为何就点到为止呢?依我看倒不如逼上一逼来得更好。”
“逼?真要逼当然也可以,可皙子你想过没有,一旦逼得紧了反而适得其反,这日本人是什么性格难道皙子还不晓得?何况如今日本的天皇已不理事,皇太子摄政。一旦日本军中少壮派压倒保守派,以强硬姿态回应,难道我们还能主动开战不成?要知道陆军我不担心,可问题是海军……时间!我们缺的还是时间啊!”
杨度听后长叹一声,微微点头。
方子达想了想又道:“不过嘛,逼虽然不能逼。可找点麻烦还是可行的。你和曹润田说,就说是我讲的,有关尹锐志的证据主要抓住东亚商社这块,让日本方面给我国一个解释。至于特高课什么的,稍提几句就行了,也好给对方个提醒。”
“鄣明是要敲山震虎?”杨度问了句,随后也笑道:“这也好,既可以给国人一个勉强交代,同样也能让日本人收敛一些。等万事具备。到时候再把老帐翻出来一起算?”
“哈哈哈!还是皙子懂我!”方子达当即也笑了起来,两人目光一碰,尽在不言中。
审判还在继续,但第一日的开庭结束后,当晚的报纸就大幅刊登了这轰动一时的新闻,等到第二日,各国的报纸、广播也纷纷对此大肆报道,尤其是尹锐志在法庭上披露的有关苏维埃和日本方面的内幕更是令国内外一片大哗。
苏维埃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反正他们本就被各国封锁,国际舆论谴责和制裁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至于日本政府就有些郁闷了。各国媒体争相报道,一些老牌帝国主义,比如英国、法国等更对日本政府不满,在他们看来欧洲大战之时日本作为盟友非但没出什么力,反而借着机会在亚洲搞窝里斗,等战争结束后却以战胜者自居。跑来嚷嚷着分一杯羹。现在又趁着欧洲各国战后虚弱的机会在远东大搞小动作,甚至还和西方世界死对头苏维埃政府眉来眼去,配合布尔什维克搞什么革命输出和革命暴动。
这件事令西方世界大为恼怒,你日本今天能针对中国政府弄这么一套,明天或许就能在各国在东方的殖民地上也搞这一套。这几乎是吃里扒外的表现,这样做不仅是损害了西方各国在东方的利益,而且还破坏了相互间私下达成制裁苏维埃的承诺。
同时,中国政府也向日本政府提出抗议,要求日本方面对此事件作出解释,尤其是东亚商社,作为日本的民间商业机构居然在别国领土上搞颠覆政府的间谍行为,这是无论哪个国家都不允许的。如果日本政府不能拿出满意答复的话,中国政府考虑暂时中断和日本方面的商业合作关系,并保留采取更严厉措施的可能。
事件传开后,日本方面一片肃静,直到第三日才由外务省出来个小老头不痛不痒地说了几句话。外务省还代表日本政府表示,日本方面对于在中国发生的颠覆毫无所知,这根本就不是日本政府方面的行为,完全是某些见利忘义的商人的私下举动。为了表示日本方面的态度,日本政府已经对此事进行调查,希望这种小麻烦不会影响到日本和各国方面的关系等等。
日本政府的这种态度顿时引起了各界强烈反应,各媒体对日本方面穷追猛打,各国尤其是中国外交部再三要求日本给出合理结论,而不是像这样避重就轻的几句话掩盖过去。而日本方面也没闲着,对大事一推三五六,小责任么全部扣到某某某的个人头上去,一转身就把自己打扮的比处女还纯洁无暇。
对于这种结果方子达早有预料,早在一开始就做好了安排。至于国内发生的一些针对日本和苏维埃的群众活动,只要在符合法律的情况下方子达并没做干涉,他知道有些时候让民众稍稍发泄一下也是一种政治手段,一味的强压只是傻瓜为政的手段。
政府和日本方面的扯皮估计还要继续一段时间,方子达预测最终结果也就是日本政府交出几个替罪羊出来,真要把这事拿日本人怎么样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而如今最严峻的问题还在北方,利用这事先牵制住日本方面,使其暂时无法在军事和情报上对苏维埃政府进行私下支持,那么解决北方的时机就能到来。
吴佩孚的军事计划经过几次修改终于完成,现在已经摆在了方子达的桌案上,仔细看完整份计划,方子达许久都没说什么,眉头微皱似乎在考虑着是不是要施行这个计划。
“子玉,你觉得这计划的成功率大概有多少?”
“一半吧,如果各部队完全由我来指挥的话,可能会上升到七成。”
方子达默然无语,虽然他知道有一把的把握,这其实在吴佩孚心里成功率已经很高了,可万一失败国防军就将承担重大损失。这一次总参谋部拿出来的计划将调动5个整编师,再加上现已在西伯利亚防线的两个师,总共近17万人,虽然这个数字和国防军整体相比只占了十之一二,但战争不是简单的数字加减,要知道为了保证计划成功这些部队都是国防军的精锐。
另外,俄罗斯幅员辽阔,近20万人的大军后勤也是极大问题,如加上后勤供给和物资调拨所动用的人力物力,这几乎是天文数字。
“暂时先放放吧,还是等看看情况再说。”方子达始终下不了这个决心,国家走到今天这一步太不容易,一旦陷入战争泥潭这近十年的努力就付诸东流。现在苏维埃政府和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依旧在僵持阶段,方子达还想再等等,毕竟马上就要秋天了,俄罗斯的秋天短暂,漫长而寒冷的冬天不利于北上作战,无论如何先熬过去今年再说,就算真的开战等到明天春天把握更大些。
吴佩孚神色中微微闪过失望,看得出他对这一次战争有自己的想法。也难怪,这些年除当年的“二次革命”山东之战和之后的中日局部战争外,作为总参谋长的吴佩孚根本就没好好打过一仗,就连去欧洲也是以军事观察团的身份去的,根本比不上冯国璋在欧洲指挥大军纵横驰骋来得痛快。吴佩孚自视甚高,他根本就瞧不起冯国璋的军事水平,本想借着这次北上国战大显身手,谁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