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岁月1913-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燎靶┤兆樱恍┛拷虏郎泄剂烨姆�**队试图用小规模渗透的方式再次试探中国人的耐心。可最终被冯国璋用更强硬的态度给赶了回去。但法国人的不死心还是给奥伯豪森带来了点小麻烦,所以冯国璋如此问了一句。
“这些改死的法国佬,如果没协约国的帮助他们难道能打败我们,可看看他们现在的行为,简直就是强盗。”咬牙切齿地咒骂了句,施罗德突然间想起坐在他面前的中国人同样是协约国的一员。而且还是战胜自己祖国的“罪魁祸首”之一。想到这,施罗德难免有些神色尴尬,连忙起身为自己的失言表示道歉。
“没关系,战争的爆发有许多因素,虽然我们在战争中处于交战的双方,但这不代表中国和德国就没有友谊存在。”冯国璋微笑着安慰对方一句,摆手表示并不介意。
“冯将军,您是一个真正的绅士,奥伯豪森甚至整个德意志都会永远记得您和您的部下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正如您说的那样。战争是我们这些人所无法控制的,但它不会破坏我们之间的友谊,中国和德国永远都将是朋友!”施罗德眼中晶莹闪动,神情激动地深深鞠了一躬。
安慰了几句,冯国璋继续询问施罗德的来意,施罗德长叹一声,这才道出了他的目的。
奥伯豪森作为鲁尔区的一个城市,原本人口在30万人左右。由于战争原因在1919年初人口数量已下降到18万人。战争结束后,随着中**队占领奥伯豪森。驱逐试图抢占的法**队后,萧条的奥伯豪森反而成了整个鲁尔区的“世外桃园”。因为中国人的维持秩序,保证了当地的治安,并且在中国人大量物资支援下,奥伯豪森的市民们比起鲁尔区其他城市的市民生活远远超出。一时间,在法国占领军的压迫下。无家可归的鲁尔区其他城市纷纷逃亡,不断向奥伯豪森涌来。短短1个多月,奥伯豪森的人口就从18万人猛增到了43万人,而且这个情况还有上升的趋势。
奥伯豪森在德国只不过是个中小型城市,根本不能和柏林这样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相比。小小的奥伯豪森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的人口。再加上驻扎在这里的十万中**队,如今奥伯豪森的总人口已超过了50万,这对这么一个城市来说压力是极大的。
虽然中**队不需要市政府负责,可不断涌进城市的德国同胞还是需要施罗德来安置的。刚开始,在冯国璋的帮助下,施罗德的市政府还能勉强维持安置工作,可随着人数越来越多,每天面临无数同胞的住宿、食品、医药等等问题让施罗德焦头烂额。
欧洲大战打烂了整个欧洲最富饶的地区,奥伯豪森又是工业城市而不是农业产粮区,别的不说,这么多人每天消耗的食品就不是一个小小的奥伯豪森市政府能够解决的,虽然有中国人的帮助和支持,但在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市政府很快就支持不下去了。
今天来求见冯国璋,市长施罗德先生就是想请求中**队是否能够再多调拨些物资给市政府,以保证所有德国人的最低生活标准。在眼前,投降的德国已没了皇帝,名义上的临时政府官员们除了在柏林为各自前途打算外就是和协约国进行谈判,哪里还顾得上占领区的德国人?在施罗德眼里,也只有中国人能够帮助他们了,这将不仅是奥伯豪森的希望,也是整个鲁尔区德国人最后的希望。
“冯将军,现在有10万人挣扎在生存边缘,他们没有住宿、缺少食品、药物、甚至衣服其中大部分还是妇女和孩子,我恳求您救救这些可怜的人们,救救我的同胞!您的仁慈和帮助将被德意志永远铭记。”说到动情之处,泪流满面的施罗德忍不住就要向冯国璋跪下。对西方人来说,下跪是一种最为神圣和有关尊严的事,就算面见德皇作为市长的施罗德也不大可能这样做,可在如今他却做出了这个举动,冯国璋脸上忍不住动容,急忙伸手拦住了他。
“先别急,事情会解决的,会解决的。”紧握着施罗德的手,冯国璋安慰道,皱眉头想了想,他转身向杨度望去:“不能见死不救,皙子,还有劳你尽快把新运来的物资分拨些给市长先生,让大家先解决眼前问题。”
“这没问题!”杨度一口答应下来,不过他又问了句:“具体分拨数量是多少?虽然这次有新运物资抵达,可这总量并不算多呀。”
冯国璋考虑了下,很是坚决挥手道:“除留下部队的日常必要消耗外,其余部分全部拨给市政府,毕竟救人要紧,另外立即联系国内和在巴黎的外交团,让他们想办法加快物资运输,尤其是食品和药物还有帐篷。”
杨度点头表示明白,可他盘算了下又有些为难道:“华甫,从国内运输物资不太实际,我计算了下,如果去掉部队的必要消耗外,能分拨给市政府的物资最多也就够所有人一周左右的消耗。而国内物资下批到达时间是一个月后,就算再催促也要三周左右时间,这根本就赶不上啊!”
杨度这番话让冯国璋顿时一愣,而刚刚看到希望的市长先生脸上的笑容也僵硬了,杨度说的没错,远征军物资补充是有计划的,按照原本的物资准备每次补充足以供远征军消耗一个半月左右,虽然根据计算下批物资抵达前会有部分宽裕,但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冯国璋再好心也不可能把给予军队的必要物资转而用在德国民众身上。
“这可怎么办?人三天不吃饭就得饿死,这三周还了得?”冯国璋似乎比失望的施罗德更为焦虑,抢着说道:“不行,这怎么能行?三周时间太长,无论如何一周后必须到达,这可是救命用的呀!”
“这话你和我说也没用,物资调拨计划是总参谋部经内阁批准执行的,何况船在海上航行也需要时间,我又不是孙猴子,哪里变得出东西来?”杨度为难地摊开双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
“不行不行!”冯国璋连连摇头,神色严峻眉头紧皱,在屋里走来走似乎在想着办法,施罗德一颗心吊在半空,目光紧盯着冯国璋,他现在所有的希望全在这中国人的身上了。
足足十来分钟,冯国璋似乎还没想出更好的办法,正当他懊恼地长吁短叹的时候,杨度突然开口说了句:“其实办法也不是没有。”
“什么办法?快!快说呀!”冯国璋猛然回身,急急问道,施罗德同样也猛地站起,用着急切的目光看着杨度。
“我们没有物资,可是协约国其他国家应该有物资,尤其是英国、法国和美国人,如果能让他们出手帮忙的话或许。”
杨度侃侃而谈,但随着他的建议道出,施罗德眼中的神采黯然蜕去。
“这不可能。”施罗德摇头道:“法国佬恨不得我们德国人全部饿死,他们才不会在乎德国人的存亡,英国人也是这样,这些自称是绅士的家伙就是一群海盗,和法国佬没什么区别。至于美国人恐怕也不可能。”
“呵呵,市长先生,您先别急,如果说我有方法能从他们那边搞到物资呢?”杨度见施罗德情绪不高,笑着问了一句。
施罗德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猛然抬头看着杨度:“先生,您不是在开玩笑吧?”(。。)
ps:哎被警告了;以后有些情节和用词需要考虑下怎么写;请大家在评论里不要谈涉及民族大团结方面问题;谢谢!
。。。
第三卷 大炮开兮轰他娘 第三百二十六章 一台戏()
杨度不悦反问道:“市长先生,难道您以为我会在这种事上开玩笑?”
“哦,不不不,尊敬先生,我道歉!请问究竟是什么办法?”施罗德为自己的失言连忙道歉,同时迫不及待地问道。
“很简单。”杨度抬手,拇指和中指搓动几下:“拿钱买啊!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有钱能使鬼推磨’,换成你们西方人的话就是金钱能够让魔鬼替你办事。虽然大家曾经是敌人,但这战争毕竟已经结束了。只要付款代价,别说从英国人、美国人手中取得物资,就算是法国人恐怕也不会拒绝。”
施罗德愣了愣,他承认杨度这话说的没错,如果能拿出一笔钱来,就算是对德国人充满仇恨的法国人也会愿意把物资卖给他们。可是,这个办法虽好,但不实际,施罗德无奈地苦笑着摇了摇头?
“冯将军,杨先生,这不可能。”
“为什么?难道市长先生拉不下这个面子,情愿看着你的同胞忍饥挨饿也不愿意这么做么?”杨度不理解地问道。
“不不不!当然不是!”施罗德脑袋摇成拨浪鼓,涨红着脸道:“为了同胞的生存,不要说我的个人尊严,就算让我做任何事都毫不迟疑。可是我们没有这么多钱,这么多年战争下来,奥伯豪森的财政早就破产了,整个奥伯豪森能够拿出来的资金不会超过3000马克。”
冯国璋和杨度面面相觑,他们也没料到奥伯豪森市政府居然如此穷困。不过仔细琢磨倒也不以外,欧洲大战打了五年之久,整个德国的经济早就千疮百孔,再加上战后飞涨的物价和大量人口的涌入,作为市长的施罗德能维持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
3000马克。听起来似乎很多,如果这笔钱放在战前对个人来说或许是笔大款子了。可德国投降后,德皇威廉出逃,德国临时政府忙着和协约国谈判,哪里还顾得上考虑国内经济和其它方面。再加上协约国,尤其是法国在占领区的疯狂掠夺。造成整个德国物价飞涨,马克的购买力狂跌,作为战前坚挺的货币之一的马克,现在已成了没人要的废纸。
如今在欧洲,最受欢迎的货币是英镑、美元甚至中国的银元,就连法郎也因为法国在战争中的巨大损失造成了大幅度贬值,至于战败国的货币,在各国眼里几乎就是垃圾,当然除了用黄金铸造的金马克例外。但这哪里是施罗德能够拿得出来的?
所以,杨度的办法虽好,也是可行的,但在施罗德眼里却不切实际。没有硬通货币,拿什么去换取物资?仅仅依靠恳求,在战争中战死几百万人,伤亡几千万人的英、法等国又不是上帝,根本不会对德国有什么怜悯。
“德国的情况的确糟糕。现在马克的购买力也。”冯国璋摇头说道,把目光投向杨度。试探地问了一句:“皙子,你现在是中央银行总裁,能不能适当地贷笔款子给市长先生,再怎么着先让这些无辜的人度过难关吧。”
“这。”杨度微微一愣,不由得沉思起来。
听了冯国璋的话,施罗德眼睛顿时一亮。是啊!他怎么忘记了这位杨先生的身份?他可是中国中央银行的总裁啊!如果有中国人的帮助贷款给奥伯豪森市政府。眼前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么?
杨度的手搁在桌沿,食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微皱眉头想了会儿,摇头道:“华甫,还有市长先生。这恐怕不行呀。”
“为什么!”冯国璋很是生气道:“你是总裁,怎么就不行了?难道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无辜的人们饿死?病死?不就贷比款子么?这有什么难的?”
杨度苦笑解释道:“华甫,你是军人,不懂金融。没错,我是中央银行的总裁,可银行不是我的,这是国家的银行!里面的钱如果没有内阁同意,我是一分都不能动用。就算是用商业贷款方式进行那也需要走商业程序,比如评估、置押等等。”
“我不管这些,我只知道带兵!什么程序,商业的,这是你的事!我就问一句,你贷还是不贷?”冯国璋丘八脾气上来顿时发起了火,横蛮地一拍桌子瞪起眼睛就问。
“你你这不是为难我么?”杨度一张脸和苦瓜似的,想了想咬牙道:“这样吧,我可以动用笔特殊经费先帮市长先生渡下难关,这是我作为总裁最大的权利了,你看如何?”
“哈哈哈,我就知道你不会见死不救的。”冯国璋见杨度终于松口了,哈哈笑了起来,接着又问:“对了,这笔钱有多少?”
“30万。”
“30万?”
一听冯国璋脸上的笑容瞬间即逝,心里火一下子就冒了上来:“30晚顶个屁用啊!我说你杨皙子,你也太抠门了吧?”
“30万不少了,这是我最大权利了。”杨度见好心反而被人骂,心里是又好笑又好气。
冯国璋正要和杨度在辩论一番,一旁的市长施罗德起身拦住了他,并对杨度深深鞠了个躬。
“感谢杨先生的帮助,我明白您的难处。”
“别,千万别这样,市长先生,我哎。”杨度连忙扶住施罗德,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可最终还是摇头长叹一声。
施罗德是市长,他的家族在当地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企业主。对于银行的运行方式施罗德并不陌生,杨度刚才的解释他都一一听在耳中,知道对方并没有欺骗自己。作为一个银行的总裁,尤其是中央银行这样的国家银行机构,总裁的权利并不是无限制的,杨度能够动用他作为总裁的特别经费来帮助德国,已经是他最大权利了。这个结果让施罗德内心无比感动,虽然这些钱远远不足以挽救所有人,可至少也能拖上一些时日,这是上帝抛弃了伟大的德意志,施罗德内心充满了酸楚和绝望,同时也对中国人无私的帮助感到万分感激。
既然结果如此,他也没有必要再留在这里了,施罗德说了几句感谢话后迈着沉重的步伐就要告辞。这时候,有些心急的冯国璋一把就拽住了他,焦虑地转身问着杨度:“皙子!你一向聪明,难道就不能再想想其他办法?皙子!”
“我。”杨度的表情也很纠结,似乎既想帮助又很为难的样子,突然他脑海中一闪,脸上露出喜色,拍手就道:“有了!或许还真有个办法!”
“什么办法!快!快说!”
“这办法这。”杨度转眼由吞吞吐吐起来,似乎有些为难。
“哎,你要急死我呀,还不快说啊!”冯国璋瞧着他这副样子跺脚就吼道。
杨度一咬牙,很是为难地说道:“办法有是有,但这办法我恐怕市长先生无法接受。”
施罗德现在就如一个块被淹死的人,在绝望中突然发现有根救命稻草他哪里会放手?听到杨度说还有个办法,他的神色一下子就兴奋起来,急忙说道:“没关系,杨先生,您说,究竟是什么办法?”
“这个这个。”杨度迟疑不决,直到冯国璋和施罗德又催促了一句,这才为难地说道:“刚前我讲了,如果动用银行资金向奥伯豪森放贷的话,除了商业途径没有其它可能。所以如果市长先生可以拿出能置押的资产或者担保之类。”
杨度虽然没把话说完,但二人已经听明白了其中含意。施罗德心中顿时一动,觉得杨度这办法倒也可以,担保是不用想了,现在的德国朝不保夕,谁敢给德国人作担保?只不过置押,倒是可以考虑。
奥伯豪森是鲁尔区的重要工业城市,拥有数十家钢铁、化工、军工和制造企业,战争结束后,这些企业几乎都处于停滞状态,而且因为法国人在周边的疯狂掠夺,企业根本不可能继续生产。这种情况下,人比企业更重要,为了保证德国民众的生存,施罗德瞬间就决定用这些企业来换取中国人的贷款。甚至他还想到了法国人在鲁尔区其他城市所做的抢劫行为,既然如此,倒不如发动所有德国人,抢在法国人之前把一些工厂、设备全打包交给中国人。
“没问题!这事我来办!”
几个念头在脑海中闪过,施罗德瞬间就下定了决心。他请求杨度尽快做好贷款手续,他将用最短时间用一批值得置押的东西来换取中国人的贷款。说完后,施罗德说声抱歉,就急着离开了,等施罗德走后,屋里的冯国璋和杨度对视着,同时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
“皙子,你这个滑头,这戏唱的不错呀。”
“呵呵,要没华甫的帮衬,今天这台戏怎么能唱好?”杨度意味深长地笑笑。
“工厂和设备看来问题不大了,可关键的人你怎么处理?”冯国璋笑眯眯地问,
杨度胸有成竹翘起二郎腿:“这还不容易,你等着瞧吧,到时候自然有人送上门来。”(。。)
。。。
第三卷 大炮开兮轰他娘 第三百二十七章 发了()
中国人没有食言,在当天中国远征军后勤部就把大量物资转交给了奥伯豪森市政府,亲自去接收的市长施罗德亲眼看见随着大量物资的运出,原本满满的仓库变得空空荡荡。负责后勤工作的中国上校在交接签字时还用很羞愧的语气安慰着施罗德,说了些如果不是为保证士兵的需要,他甚至想违抗上级命令,把所有物资都移交给市长先生的这些话,这让随同一起来到这里的所有德国人感激万分。
第二天,杨度作为中国银行总裁用最快速度调用了他能调用的最大限度经费,并且委托在巴黎的中国使团用这笔经费购买了一批物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