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艘航母去抗日-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最近的几场战役中,日军使用了铁轨炮,飞艇,高速火炮这些新型武器装备,让林远见识到了敌人的技术创新能力,他突然想到,想要对付敌人的发展,不一定要全靠自己的发展,也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强大的技术,来扼杀对方的发展。

    举个例子,在现代的民用客机研制中,有两条硬性指标,比如欧美国家制定噪声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这两个指标不合格的话,研制出来的民航客机是无法取得适航证的,也就是说,这样的飞机无法在欧洲和美国飞行,没有航空公司会买这样的飞机。

    这两个标准看上去很环保,实际上是打击其他国家竞争对手的一种绝佳手段,这两个指标都是与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有关的,产生最多飞行噪声的地方就是尾喷管,想要降低噪声就要改进流场设计;想要降低污染物排放,就要改进燃烧室设计,说起来简单,可是研制起来却非常困难,需要大量的积累和实验,于是,像中国这样的想要在民航市场分一杯羹的国家就被拒之门外。

    这就是利用自己的先进技术压制对方发展的一个例子,林远正在思索用怎样的渠道来干扰西方各国的发展,没想到正在这个时候,这个伊利亚送上门来了。

    林远笑道:“其实我们的飞机,说起来也没有什么,不过就是前面装上一个螺旋桨,用它来拖动机体往前走而已。”

    伊利亚笑道:“听林帅的话,林帅想必也是一个懂技术的人,实不相瞒,我在做外交官之前,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对各种先进技术十分向往。”莫斯科国立大学是俄罗斯最大的大学,也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俄罗斯航空之父,茹科夫斯基就毕业并任教于这所大学。

    林远心里一动,这是撞在枪口上了,自己的招数不会被他识破吧,于是问道:“那你学的是什么啊?”

    伊利亚说道:“力学,具体来说,是固体力学。”

    林远心想:“这还好,和飞机的飞行关系最大的是气体动力学,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虽然和固体力学有相似的基础,可是隔行如隔山,这个伊利亚不可能懂的太多。”

    伊利亚接着说:“飞机想要升起来要有很大的速度,那这个速度全是由螺旋桨提供的吗?”

    林远心想:“还是把和喷气式飞机有关的东西好好隐藏起来吧。”于是点头答道:“当然。”

    伊利亚皱着眉头问道:“我在莫斯科国立大学的时候,旁听过茹科夫斯基教授的课,似乎螺旋桨到了一定的速度做功的效率就急剧下降,所以,螺旋桨为动力的飞机在速度上似乎有极限。”

    林远没想到这个伊利亚竟然对气体动力学有一定的了解,螺旋桨飞机在飞行速度接近音速的时候,螺旋桨效率下降极大,以至于无法维持速度,而且飞机在到达音速的时候,阻力会急剧增大,这个现象在航空中称为“音障”,而突破音障,是二十世纪中叶以后的事情了。

    林远心念一转,随口说道:“哦,我们还有一种更快的飞机,我们叫它乘波者。”

218 气体动力学骗局() 
两个人的对话都是用汉语,所以“乘波者”这个词对于伊利亚来说很陌生,汉语和其他语言有很大的一点不同,那就是组成汉语词汇的每个单字都有意义,不像其他的语言,单个音节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汉语在描述新事物的时候,并不需要单独造出一个单词,只是把原来有的单字组合起来就行了。

    正是这种特点,让伊利亚没能理解“乘波者”,汉语里面同音字有很多,伊利亚哪里能知道是哪三个汉字组成了这个词,伊利亚是理科出身,这让他本能地对新技术敏感,这也是沙皇派他来和林远谈判的重要原因。

    伊利亚隐约知道自己触碰到了深奥的机密,这个机密将有可能改变俄国未来的命运,他的心砰砰乱跳,可是面上却丝毫不露出来,微笑着问道:“林帅,请问这个乘波者是什么意思?”

    林远笑道:“当物体的速度很快的时候,很产生一种波,我们把它称为激波,这种波的性质很奇特,波后面的空气的压力会有极大的提高,于是这种波就会推着我们的飞机前进。”

    在这里,林远提到了乘波体的概念,这也是一种应用在超高音速飞行器上的结构,不过激波可不能推着乘波体前进,激波只是提供了飞行器所需要的升力,前进的动力还要靠飞行器自身所带的发动机。

    林远也丝毫不担心他们知道了激波和乘波体之后能研制出超高音速的飞行器来,因为研究空气动力学最基础的东西是模拟计算,要知道ns方程是没有解析解的,只能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流场,这些计算要是用人算的话,能把人算死,只能用超级计算机,可这个时代连计算器都没有。

    伊利亚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理论,他皱着眉头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林远笑而不语,心想:“你们就去研究吧,看看你们能研究出什么来。”

    伊利亚见到林远没有说话,知道谈话该结束了,他带上面具,瞬间就变成了一个典型的中国人,然后说道:“林帅,我先走了,我和李大人就在章义站,后续的事情,我们再谈。”

    林远笑着指了指门口,伊利亚心满意足地走了出去,以为占了一个大便宜,林远看着伊利亚离去的背影,打开了通讯器,和北京舰取得了联系。

    北京舰这次的远海航行,担负了很多项试验任务,其中就有一项:海基高超音速飞行器验证研究,这项研究主要是跟踪研究,跟踪的目标是美国的x43b高超音速飞行器,并试验我国最新研制的超燃冲压发动机。

    飞行器的设计有好多方面,其中重要的一个就是气体动力学性能的设计,当气体的速度达到高倍音速之后,它的很多特性与低速阶段的差别极大,几乎是迥然不同,所以,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是一名气体动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某气体动力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周华新。

    由于林远一直没有造飞机的意思,所以周华新很清闲,林远不是不想造飞机出来,而是造飞机先要造发动机,燃气轮机还太遥远,活塞式发动机也不成熟,唯一能用的只有蒸汽机,可是蒸汽机太笨重了,根本不可能用在飞行器上作为动力设备。

    林远找到周华新,笑道:“周老,最近血压怎么样?”

    周华新笑道:“还行,每天早上一片降压药跟着,它也高不上去,你今天怎么想起问候我这个老头子了?”

    林远笑道:“我这不是临时抱佛脚吗?问候问候您,是怕一会儿求您的时候您不答应啊?”

    周华新笑了两声,说道:“你求我的事情我什么时候没答应过!有什么事情直说吧。”

    林远问道:“您对气体动力学了解吗?”

    周华新都研究它一辈子了,所以林远这是明知故问,想要引出自己下面的话,可是周华新却说道:“看的越多,越不敢说了解,研究了一辈子,不过是摸摸皮毛而已,有很多年轻人,不懂……”

    林远知道周老喜欢哲学,而且经常把科学研究和哲学联系起来,他总喜欢给人讲搞科学研究的要懂一些哲学,不过现在显然不是听讲座的时候,林远连忙说:“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想问您了解气体动力学的历史吗?”

    周华新说道:“略知一二吧,很多搞科学的人不喜欢学历史,我觉得这是不对的……”

    林远心想:“幸好周老说话的速度比较慢,而且两句话之间间隔得比较长,这样一来打断他说话也不显得失礼。”林远于是又打断他,说道:“周老,您能不能根据1895年的气体动力学水平,把他们的研究引导岔路上去,重点是高超音速飞行器方面。”

    周华新问道:“你说什么?”

    林远解释道:“我想用这个方法来阻延别的国家的技术发展,我知道这个工作很难,这个时代的顶尖科学家也不好骗,如果编得出了错,他们一眼就看出来了,我可没有这样的本事,只好来找您了。”

    周华新“哈哈”笑道:“放心吧,包在我身上。”

    林远又说道:“周老,我已经答应俄国人,要把乘波体飞行器送给他们,您看看,我们怎么在这上面做点文章?”

    周华新想了想,说道:“高速飞行器的材料都是耐高温材料,我们还是不要把这个东西露出去,我们给他们送个模型吧。”

    过了两天,北京舰把周华新精心准备的资料送到了林远手中,林远简单地翻看了一下,这份资料是有关超音速气体动力学的,里面到处都是陷阱,比如说超音速气流在减速的时候会产生激波,加速的时候会产生膨胀波,而在这份资料里面,周华新有意忽略了这个事实,只叙述了激波的性质。

    周华新在那个乘波体模型上倒没有做什么重大的改动,因为实在是没有必要,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技术难度远非气动外形一个,更大的难度是在控制技术和推进技术上。

    过了一会儿,伊利亚就来了,然后说道:“我保证,在你们和日本人作战的期间,我们俄国不会允诺和日本人结盟,并保持在吉林和盛京交界处的军事存在,进而震慑日本人。”

    林远把重重的一盒技术资料交给了伊利亚,并拿出了那个模型,说道:“原型机太大,我们不可能运过来,先给你们模型,等到你们撤兵之后,我们会给你们原型机。”

    伊利亚接过盒子,轻松地一笑,伸出手说道:“希望我们以后能够成为朋友。”

    林远指着盒子问道:“你不打开看一下吗?”

    伊利亚无奈地摇摇头,说道:“我也很想看,可是不能看。”

216卷 地狂风天借我() 
伊利亚笑道:“这个东西对我们来说是保密的,我没有看它的权限。”

    林远笑道:“你就算打开看了,也没有人会知道。”

    伊利亚在胸前划了一个十字架,轻声说道:“上帝会知道。”然后伊利亚放下严肃的面孔,笑道:“如果你能去俄国,请以私人身份来我这里坐坐。”林远笑着答应,伊利亚就告辞走了。

    林远随后起身前往恺字军和铁字军,为了继续迷惑敌人,尽管大石桥,沙岭堡等地的日本守军很少,可是这两支部队还是没有发动进攻。

    林远到了之后,便命令部队,对这两处地点发动了最迅猛的攻击!

    日军在保全面子一般的抵抗之后就撤退了下去,两支部队很快就占领了这两个地方,日军尽管知道已经中计,但是也没有担心,毕竟奉天城中的日军占有一定的兵力优势。

    林远观察了一下沈阳的城防情况,这里也和西南方向的很像,不过却防御却更加坚固,整个城防是阶梯型的,最外端最低。

    最外端是铁丝网和壕沟,壕沟有三米多深,六米多宽,下面竖立着削尖的木头,人要是掉下去,就会刺成筛子,日本人为了这些木头可是煞费苦心,他们把沈阳城中家具作坊里的木料全给抢了过来,尽管如此,木头还不够,于是日本人又把棺材铺洗劫一空。

    壕沟后面是一道防御战壕,距离壕沟有一百米左右,离地两米高,挖出来的土就堆在战壕后方的高处上,形成了多处距离地面六米左右的高地,在这些高地上,就是用混凝土修筑的地堡,地堡的周围,又是防御战壕,这样一来,进攻部队就处在多重的居高临下的打击之下。

    看着看着,林远突然意识到:他为日军地堡精心准备的碎甲弹,可能毫无用处了!因为最外端的壕沟和铁丝网把清军的迫击炮挡在了距离地堡一千米以外,这个距离上,迫击炮想要精确命中地堡的话,只能用多枚炮弹打一个目标,可是清军的弹药不足,只能追求一发或者两发就命中。

    林远把视线锁定在了壕沟外的一处高地上,这处高地有将近一百米高,如果占领了那里,居高临下,就能够让迫击炮的炮弹提高精度,因为炮弹是从高处落下的话,速度比较快,可受横风的影响较小。

    不过他也看出来了,想要攻占那里,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日军已经在山腰修筑了防御工事,那些工事是依山而建的,人员藏在山体内部,洞口用山石和沙袋堆起了掩体,掩体上留出了射击口。

    更难的是:上山的路非常狭窄,只能供二个人行走,而且路面崎岖,人走上去都困难,更不用说是在敌人的防御之中攻下阵地了。

    这时熊铁生在一边说道:“林帅,你是不是想攻下那座山?”

    林远说道:“是啊,可是那座山地势险要,真应了那句话,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

    这时一个幕僚凑上前来说道:“林帅何不效仿三国时期,曹军攻占街亭之役,彼时曹军以重兵围困马谡固守的街亭,马谡当时也是在山上驻守,结果曹军断其水源,马谡不战自溃,如今我们不妨也截断山上的水源。”

    截断山上的水源,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因为山上的水不像河水,你把河道改了就把水给截断了,山体里如果有泉水的话,你是没有办法截断的,这些泉水是来自地底,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送到了山顶。

    林远于是问道:“你给我说说,怎么截?”

    幕僚也没有细细想过,一时语塞,熊铁生见到自己的幕僚又给自己丢了脸,一个巴掌把他给扇开,对林远说道:“我看这山的守军也不多,不如我带着人上去,攻上十几日,一定能把山给打下来。”

    林远用手一指远处的奉天,说道:“日本人可不会龟缩在奉天里的,他们一定会采用积极防御的打法,你围攻的时候,奉天里面一定会有援军出来的,到时候你腹背受敌。”

    熊铁生想了想,说道:“那您说我们该怎么办?”

    林远若有所思地说:“我们只能趁奉天的日军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把山头的阵地攻下来。”

    熊铁生苦笑道:“林帅,这怎么可能呢?这山的后面就和奉天日军防御阵地连着,放个屁都能听得见,哪能趁他们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把山攻下来呢?”

    林远也没有办法,低下头想着,突然见到脚边竟然是满地的沙土,原来此时已经是三月中旬,天气转暖,又赶上这几日温度很高,所以把山下的积雪给晒化了,这里又是风口,风把水分吹干,所以地面就只剩下了沙土。

    林远看着地上的沙土,突然之间就想起了什么,他对熊铁生说道:“你回去做好攻击的准备,我会随时下命令攻击!”

    熊铁生一听,说道:“林帅放心,就算脑袋不要也要把山头攻下来。”

    等到众人散去,林远联系上了北京舰,问道:“最近我们这里的天气状况怎么样?”

    北京舰上气象官名叫袁亦,他答道:“限于我们气象雷达的功率,我们不能对你们那里进行精确度很高的天气预报,最近来看,你们那里并没有云团产生,所以也没有什么恶劣的天气。”

    林远问道:“我们能不能想办法人工干预天气?”

    袁亦说道:“干预?怎么干预?天气现象源自于大气的运动,大气的运动太复杂了,根本做不到人工干预。”

    林远又问:“不是有人工降雨吗?不算人工干预吗?我们能不能制造一场强风出来?”

    袁亦无奈地笑道:“那只不过最简单最初级的,再往上就不行了,制造强风暴这种事情,想都不要想,我们既然都已经来到这个时代了,就没有什么不能说的了,我们国家的确在秘密研制气象武器,可是砸了上百个亿进去,最后的成果只能用在天气预报上。”

    林远无奈地说:“那我们能不能监测到强风暴?比如说,提前一段时间就能知道有强风。”

    袁亦说道:“这个嘛,我想想,差不多可以,我们的技术可以监测到产生强风的对流强风暴,并且能够知道对流强风暴的速度和运动方向,从而对它进行预测。”

    林远说道:“那好,如果你们发现这个东西,务必通知我。”

    放下通讯器,林远心想:“先等等,如果老天爷能借风给我,我就能顺利地攻占山头阵地。”

    在远处的大海上,北京舰上的气象雷达功率全开,电磁波在古老的白山黑水之上穿行着……

220 奇兵攻山() 
林远并没有等待太长的时间,第二天上午九点的时候,袁亦就联系了他:“我们发现了能产生强风的对流风暴,预计一个小时后,对流风暴的前锋会抵达你所在的位置。”

    林远问道:“确定吗?”

    袁亦说道:“当然,我们对于强风的探测是基于风暴结构和数值模拟计算的,根据现代气象学家的研究成果,强风的对流风暴结构的雷达回波图是有一定结构的,我们的气象数据库中有大量的数据,通过这种比对,我们发现了这种结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