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千万别娶大脚女人-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到丈夫许可的女人可以用小拇指统治宇宙。(黎巴嫩)
身边有丈夫的女人可用手指转动月亮。(叙利亚)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 从头至脚(13)
该谚语在阿拉伯世界显然非常流行,笔者在不同的阿拉伯国家里发现了许多不同的说法、版本和原始资料。尽管男女双方都毫不例外地仰赖夫妻关系,但和谐的关系显然可以赐给妻子权力和机会。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二 性器官特征(1)
上帝保佑我们远离多毛的女人和无须的男人。(阿拉伯语)
世界各地关于女性性别特征的谚语数量不一。'20'不同的文化语境要么想当然地视乳房为平淡无奇的哺乳工具,要么视乳房为激发情欲的东西。中国文化似乎没有特别关注作为欲望对象的女性乳房。 在汉语中,“乳房”一词的字面意思是“奶之房”,指的是哺育和母性。与《圣经·旧约》中的《诗篇》和《所罗门之歌》不同,中国古典诗歌鲜有对乳房之美的赞美,即使《诗经》也未曾提到乳房。'21'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可能是因为在中国农村(尤其是在富裕的农村家庭里),男孩(而非女孩)常常满了六岁还在吃母奶。不管对错与否,中国男人有可能认为,只有对孩子来说乳房才算得上件重要的东西。'22'
笔者之所以没有找到与乳房有关的汉语谚语,原因是否就在于此呢?事实上关于乳房、子宫、阴部的谚语在亚洲地区一般都很少见。亚洲的情况是否与美国相似,这是不是一个在书面材料中需要得到尊重的得体性问题呢?在笔者收集整理的北美谚语当中也几乎找不到乳房的影子,而且丝毫没有子宫和阴部的痕迹。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一定意味着乳房不令人亢奋,也不意味着关于乳房的表述不存在,而意味着这方面的谚语由于禁欲、苦行、得体性等宗教原因或者作为一种“政治正确”的要求而未被收入谚语集。'23'事实上,关于女性的北美谚语是最最“体面和值得尊敬的”(因此也多少显得“呆板乏味”)。最初的口述传统有可能受到过审查和“清洗”,但现已无从考证。欧洲也曾出现过正统禁欲的维多利亚时代。幸运的是,仍有大量关于乳房和子宫的谚语被保存下来。
涉及到裸体的展示(尤其是胸部的袒露),谨慎于何处终结,而禁欲又源于何处呢?至少当今的西方世界视乳房为性审美的对象,偶尔才会考虑到乳房的哺育功能。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盛产关于乳房的谚语,其中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来指涉哺乳和母性;二来指涉美和性吸引。除了北美,在其他大陆上也能找到包含这两层意思的谚语,但远不及在非洲那样普遍。
很多文化长期以来视男人胡须为德高望重的标志。正如一则墨西哥谚语所言:“白胡子底下生活着个诚实的女人。”意思是说:男人由于年事高受人敬重,其社会名誉是女人良好的保护伞。
顺便提一句,年轻姑娘并不一定觉得富有的“白胡子”老人富有魅力。一则阿拉伯语谚语从一个年轻女子的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女人逃离白胡子,如同绵羊逃离孤狼。”此外,男人令人敬重的白胡子并非智慧所赐,而是忧思过多的结果。一则伊朗塔蒂俗语指出,“坏女人的丈夫胡须白得快。”然而,白胡子也可能是重权在握的结果。下面这则西班牙语谚语就坚决反对妻子分享丈夫的权力:“不给妻子一根胡子。”或如这则波斯语谚语所言:“宁愿拔得精精光,不给妻子一根须。”胡子为男人博得尊重,可长胡子的女人却得不到相同的尊重。正好相反,女人脸上的胡须从字面意义上和修辞意义上都叫人无法忍受。胡子是“雄性的”标志,女性“雄化”有颠覆既定秩序之嫌。
下颚和嘴上长胡子的女人显然让人闹心。谚语认为,女人长胡子是件颠倒乾坤的事:
长胡子的女人是坏人。(荷兰语)
家要败落,大媳妇脸上长胡子。 (朝鲜语)
长胡子的女人,上帝救救我们!(巴西葡萄牙语)
愿上帝保佑我远离嘴上长毛的老女人。(阿根廷西班牙语)
女人若按照社会的要求费心修面,也同样会受到谚语的谴责。没门!“看见修过面的女人你应转过脸去。”(西班牙语)最后,“嘴上留小胡子的女人:远远地打个招呼。”这则关于小胡子的谚语显然是从伊比利亚半岛流传到南美洲的,在西班牙、葡萄牙、哥伦比亚、巴西等国有不同的说法。它是对那些不愿被长胡子女人亲吻的男人的警告。显而易见,在伊比利亚男人及其南美后裔眼里脸上有毛的女人绝对可憎可恶。
二 性器官特征(2)
印度泰米尔人说道:“如果姑妈嘴上留小胡子,那她就是我的伯伯。”说明生活中不可能发生角色的转变(尤其是在性别领域)。这种观点得到其他地区谚语的认可。例如,一则荷兰语谚语说道:“胡子、屁股、皮夹子,这三样男人的东西,女人应回避。”另一则丹麦谚语指涉另一假想的模式化的女性品质,以调侃的口吻解释女性光洁无毛的皮肤:“女人不长胡子,因为女人刮胡子时也不能闭上嘴。”如果长胡子意味着掌握权力,那么女人面上长毛,是否因为侵犯了男性特权领域而应受到讥讽呢?
在某些文化里男人不剃胡子,如正统犹太人或原教旨穆斯林信徒。一则东欧谚语声称:“一年生一个孩子容易,一天刮一次胡子难。”此话出自男人之口还是女人之口,或者不加分辨地出自两者之口,我们很难搞清楚。
尽管存在着差异,文化与文化之间就毛发问题仍达成了相当普遍的共识。女人应满头秀发,而且根据大部分文化或者某些文化的要求,女人其他所有的身体部位最好都光洁无毛。如果女人“天生”不光滑就应该脱毛。因此长毛的女人也许不得不按照文化的要求剃光自己腿上、胳膊上、腋下、甚或阴部的体毛。这是多么耗时的事情啊!
的确,有些谚语讲的是除头以外其他身体部位的不合人意的毛发。一则源于摩洛哥的谚语说道:“骑到马背上她才想起忘了剃毛。”这则谚语说的是一位走在去新家路上的新娘,而柏柏尔文化认为没有剃净腋毛和阴毛的新娘一无是处。该谚语的引申含义是:人们总要等到一切太迟的时候才想起来做某事。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乳房是女性特征,男人不应有乳房,正像女人的下颚和嘴上不应长胡子一样。事物秩序不容混乱。“星星装点天空,胡须装点男人,头发装点女人。”一则俄罗斯联邦鞑靼语谚语坚持道。男人可以留长胡子,一些文化对此大加鼓励。至于男人身体其他部位的毛发,均可以自由生长,但女人长毛却完全不为人接受。在北美有下面这种说法:“多毛男人富有,多毛妻子是巫婆。”另一则阿拉伯语谚语用稍微文雅些的口气指出了区别所在:“上帝赐福多毛男人和光滑的女人。”
女人确实受缚于各式各样关于女性面部和体毛的不成文规则和规定。其中主要的理由就是:男女有别,容不得丝毫混淆。一些附和上述规定的谚语指出,女性在不该长毛的地方稍微长点毛都是不尽人意的。女人嘴上依稀可见的胡子乍一看仿佛一场灭顶之灾。下面是两则来自巴西的葡萄牙语谚语:
连魔鬼也对付不了长小胡子的女人。
连魔鬼也不能容忍长鼻毛的女人。
同样,男人长毛却是另外一码事。在日本即使男性的鼻毛也是件饶有趣味的事:如果某位颇为可心的顾客同意让一位艺伎数他的鼻毛,她一定会受宠若惊,因为这种特权是尊重和信任的标志。特权赋予她权力:“女人可以对让她数鼻毛的男人为所欲为。”
倘若身上发育雄性特征的女性被斥为“异类”,那么男人身上显露雌性特征(如乳房)也同样被看成坏事。上述的两种情况可能是因为体内荷尔蒙发生变化所致,也可能像谚语所说的那样是吃了某些植物或食品的缘故。厄瓜多尔盖丘亚印第安人奉劝男人不要吃一种内含奶状液汁的植物,甚至连碰都不要碰一下:“摸到楚楚苜萸种子,会长大胸脯。”
尽管在很多男人眼里乳房迷人性感,但他们可不愿自己身上长出乳房来。但另一方面,一些谚语却坚持说,乳房(和胡子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
女人不仅仅是乳房,山羊也有两个乳房。(卢旺达语)
女人的乳房像男人的胡子:连不会生育的女人都有乳房。(干达语)
一些女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乳房。人们错误地相信,无胸的女人不能生儿育女,男人千万不能娶无胸的女人为妻。某些谚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白头发是女孩子无胸的证据。”(卢旺达语)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十几岁的少女没有丰满的乳房,她将孑然一生,没有子嗣,孤独地度过老年。同理,喀麦隆的昆都人这样解释乳房和子宫的关系,“女孩有胸就有那东西”,其中“那东西”指的是子宫和生育能力,尽管乳房或乳房大小并不是生育能力的真正保证。
。 想看书来
二 性器官特征(3)
【乳房:哺乳工具兼欲望对象】
你的乳房总是可以让孩子得到慰藉,但是怎么来对付丈夫呢?(爱沙尼亚语)
上百万年来母亲是人类生活的第一个供给者。孩子一出世就离不开母亲的喂养。母亲愿意哺育孩子,可孩子也得提醒母亲来满足己之所需。婴儿嗷嗷待哺的熟悉景象在谚语中俯拾皆是:
会哭的孩子有奶喝。(斯里兰卡僧加罗语)
孩子不哭,娘不喂奶。(罗马尼西亚语)
孩子不哭,娘不知。(俄语)
娘不等孩子哭不喂奶。(波斯语)
娘不等孩子哭喊不喂奶。(中国藏族语)
又哭又叫的孩子有奶吃,嘟嘟囔囔的孩子只会招人嫌。(齐昂塔语)
哺乳是幼儿赖以生存的关键,它喻示母亲的关爱,而母爱一般来说是今后人生的基础:“每个人都按照喝过的母奶数量行事。”(土耳其库尔德语)大多数关于哺乳的谚语认为,女人的乳房注定是用来哺育孩子的。然而,这方面的谚语不仅关系到母亲乳房的实际生理功能,而且也常常传达出其他信息。奥罗莫人指出,“两个乳房,同样的奶,”这一隐喻的说法提醒听众注意古老的智慧,即不同的方式可能产生同样的结果。或者,如一则范畴截然不同的欧洲谚语所言:“条条大道通罗马。”
一些谚语将哺乳的问题和宣称女人“自然”应该像个女人样的俗套信息结合起来。哺乳行为为两性角色分配的合理性提供了借口:
让女人发育好前胸,总有一天她须交给孩子。(伊博语)
小女孩,你吮吸着你娘的乳房,你的乳房也将被吮吸。(乐加语)
男人的胸不生奶。(赫赫语)
乳房痛不是男人的痛。(米尼安卡语)
这样一来,女性乳房可以将两性文化生活领域截然区分开:男人不能喂养孩子,女人不应表现得过分聪慧,这正是我们在前面关于大脑的讨论中提到的那种机制。
哺乳的隐喻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即婴儿一开始就在向身边的人学习,尤其是母亲:
不管娘口里吃了什么,孩子都从乳房里吸收得到。(斯拉南语)
你从奶头上吸取的全将被泼洒在你的坟墓上。(###西班牙语)
然而,相反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可能发生。这一点在关于乳房的谚语中也有体现,正如一则塞茨瓦纳语谚语所言,“所有女人的乳房都可以哺养聪明的孩子,”意思是说:愚笨的母亲也能生下并抚养出大不一样的孩子。反过来看,聪明的母亲也不能保证孩子能成为明智的人。“娘把奶放进孩子的小嘴里,却没有把见识装进孩子的大脑里。”一则有多种不同说法的欧洲谚语明确指出。无数关于子宫的谚语同样也显示出子孙后代的不可预测性,如下文所示。
照料自己的孩子绝非重负。女性乳房是母亲的关爱和悉心照料的绝佳隐喻,同时从更一般的意义上指人在生活中所需承担的责任,正如一则海地克里奥尔谚语所言:“没有重得带不动的乳房。”该谚语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重得让主人跑不动”。
各地的人们似乎无不赞同吃母乳是一种美好的经历:
娘最爱没断奶的孩子。(毛利语)
娘的乳房胜过太阳光。(阿迪盖语)
娘的乳房是孩子的天堂。(卡拉恰伊-巴尔卡尔语)
娘的乳房是我的家。(西班牙语)
乳房和营养有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母亲要寻找和找到哺育孩子的办法。一些谚语强调,断奶以后幸好还有人生。母亲继续慷慨大方地给予,但如果情形使然,人们得随机应变,寻找可以替代母亲的生存源泉:
母亲的乳汁可能干涸,但母亲的双手不会空。(奥罗莫语)
孩子不会因为娘没奶而饿死。(尼日利亚语)
乳房作为母子纽带的意象贯穿一个人整个一生。“亲娘总有乳房,医师总有药。”这则雅卡语谚语指的是:男人虽然离开了母亲家,但仍割不断与母亲的联系。一些关于乳房的非洲谚语也提醒人们,应该照顾曾经在童年时期悉心照料和哺育过他们的老母亲:
二 性器官特征(4)
娘的乳房不能忘。(汤加语)
不能因为娘的乳房上有伤就抛弃它。(姆博什语)
这些谚语教育年轻一代要照顾过去曾经照料过他们的人,首先是母亲,然后推及其他老年亲属。在没有社会福利保障的文化和国家里,人们依靠作为养老保险的孩子,不亚于孩子对母亲的依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哺乳是母亲在孩子身上的早期投资,以期自己年老力衰时孩子能有所回报。
除表现乳房营养功能的谚语外,其他一些谚语展现出乳房的性感,正如一则阿拉伯语谚语所示:“乳房的芬芳气味一直持续到墓地。”
尽管人们对天堂怀有不同的梦想,但从女性的角度来看,乳房作为天堂的隐喻意义一直持续到断奶后很长一段时间。
妇人的乳房通常比姑娘的乳房发育得更丰满。一些谚语特别关注大乳房那无法抗拒因而惹是生非的吸引力。例如,一则西班牙语谚语说道:“大胸脯的女人,或娶,或埋,或送进修道院。”谚语使用者似乎完全沉迷于那些令人疑惑的东西。该谚语的三种提议旨在解决男人的生理冲动和欲望问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解决男人问题的方案却包含着一些对付无辜女性的、影响深远的措施,有乳房是她唯一的过失。
显然,女性乳房对男人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谚语警告男性,乳房会引发危险,播种混乱。例如,刚果的雅卡人这样说道:“不要渴望他人妻子的乳房。”年轻姑娘似乎意识不到乳房所蕴藏的力量,但她们仍可能娇媚动人:
姑娘摆动前胸,不知道后果是什么。(卢旺达语)
出去跳舞的姑娘不掩胸。(奥罗莫语)
不少俗语表明,女人身体的魅力能左右男人的理智。女性乳房似乎让人意乱神迷。许多谚语都涉及女人这无法抗拒的魔力:
没有不是女人乳房的东西。(祖鲁语)
两个乳头比一百辆马车的拉力大。(巴拿马西班牙语)
各地谚语众说纷纭。有时出现用“头发”代替“乳头”的现象。据谚语所示,妻女的贞操问题是男人的主要忧患之一。乳房作为诱惑力十足的身体部位似乎与贞操水火不相容:
虎毛,蛇宝,象牙,勇士之剑,婆罗门的宝藏,纯洁女人的乳房,只有等到它们死去才能据为己有。(印地语)
然而,另一些谚语说明,女人(尤其是纯洁的女人)拒绝那些想摸其乳房的男人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谚语建议男人向女人献殷勤,同时也强调胆小懦弱的男人无法达成心愿:
甜嘴吸吮两个乳房。(希腊语)
怯懦的心看不见雪白的乳房。(库尔德语)
为了宽慰那些遭女人拒绝的男人,一则非洲谚语建议他们多一点耐心:“拒绝婚姻的女孩子,只有等到她乳房松弛。”(基隆迪语)谚语也提醒那些抱怨自己择偶后果的人,他们咎由自取:“娶了老妻的男人不应该埋怨松弛的乳房。”(德语、罗马尼亚语)乳房的确随人一起衰老,年深日久的吮吸和岁月沧桑使乳房魅力尽失,正如一则传遍整个欧洲的谚语所说:“哺乳生老朽,童床生幼儿。”
女性乳房的哺乳和审美两方面的特性给人们以启发,创造出各种谚语。谚语或赞美乳房的母性温暖和滋养功能,或赞美乳房可爱甜美、魅力四射。
【子 宫】
女人子宫决定家的命运。(德语)
子宫是区分男女的重要人体器官。“子宫造就女人。”一则拉丁语谚语指出;另一则意大利谚语大放厥词:“女人用子宫思辨。”在此,我们又一次领略到那种老生常谈:在女性身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