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云路(校对版)-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门后面的景象似乎让人有些吃惊。他们见到的并不是繁华的城镇,反而是几条宽窄不一的水道,通向四面八方,岸上只有士兵,少见路人,连站在水路分岔口的堤岸上做指路工作的,也是身着差役服饰的官差。周康与刘谢因是前来上任的官员,自有管家送了名帖给引路者,便有人坐着一条小船驶在他们前方,引领着他们转入一条宽敞的水道。

  这条水道显然是通向官署的。他们在一处开阔的码头边停了船,沿着台阶走上岸去,就能看见一处占地极广的官衙建筑。这建筑样式简单,看起来用料也平平,更没什么装饰,却透着一种北方独有的大气。引路人向他们介绍:“这里就是知府衙门了。知府大人就在里头办公,两位大人请进去吧,自有人会领路。”

  周康点了点头,他身边的随从便上前打赏了引路人,那人接下后笑了笑,作了个揖便跳回小船沿原路回去了。周康打量了一下这知府衙门的大门,似乎很是赞赏,抚着胡子点了点头,便要走上前去。

  但才走出几步,他就停了下来,眼睛盯着衙门前方停着的一辆马车看。那马车旁还有仆从侍立,瞧那穿戴言行,大概是哪位官员家里的。周康盯了那几个随从两眼,便回转身走到刘谢等人身边,小声道:“那车边等候的人是乔致和的亲随,我没有认错吧?”

  刘谢原本正在嘱咐刚下船的青云话,猛一听到他这么说,忙转头望去,认了半日,有些迟疑:“瞧着眼熟。当年乔大人身边的人,我见得最多的除了姜七爷与林小哥,就只有他那两个亲随了,但也就是见过几面罢了。这人瞧着象,不过看起来似乎穿得不如当年体面。”

  钟淮也上前道:“乔大人乃是国公府出身,在淮城时衣食住行都极讲究,这马车也太过简陋了些,不象是他会用的吧?”

  周康心里却有数了。说来乔致和与锦东知府龚乐林来往不多,但都是皇帝得用的人,会有交情也不出奇。但奇就奇在乔致和身为锦城知府,居然会轻车简从到锦东城来找龚乐林,定有缘故。他既然同时遇上了两人,正好此时心头最大的困惑,可以向他们确认。当然,在那之前,他需得试探一下两人。

  于是他道:“一会儿钟老弟带着我们的家眷先在后衙安置下来,怀德兄与我一同去拜访龚知府,若是走运,说不定还能见到乔大人呢!”

  刘谢脸上一喜:“若真能遇见他就太好了,我要再次向他致谢呢!”钟淮的脸色却有些苍白,周康的提议正中他下怀:“好……大人若要向他们打听什么消息,还是谨慎些的好,最好等安顿下来后,慢慢试探他们对朝中的变故有什么想法,再透露大人猜到的事。”

  周康点点头,与刘谢一起率先进了官衙大门,对守门的人说明身份后,便有人来引领他们的家眷进后宅了。无论是通判宅还是经历宅,都早已准备好,他们直接搬行李入住就行了。

  两个宅子是分开的,不过前后相邻,来往倒也方便。周楠跟青云打了声招呼,便带着家人往后头大些的通判宅去了,青云自领着雇来的仆人去经历宅安顿。但在那之前,她要先跟曹玦明告别。

  曹玦明来锦东,是打着采购药材的名号来的,自然不方便住在府衙里,方才进来前,麦冬已经先一步到外头打听客栈去了。曹玦明看着人将自己的行李从刘家的马车上卸下,回头对着青云,欲言又止。

  青云方才已经想通了一些事,态度倒是落落大方:“曹大哥,找到住的地方后,千万要告诉我一声呀?”

  曹玦明愣了愣,笑着点点头:“这是自然。”又嘱咐她说:“你们初来乍到,要收拾的东西多了,千万别累着自己,先将厨房与休息的房间整理好,对付过今晚上,其他的慢慢来就行。”

  青云笑着点头,曹玦明犹豫了一下,又有些不舍,正要再找几件事嘱咐一下,却忽然看到周康的亲随找了过来:“小曹大夫,我们老爷在前头见知府大人,说起了你,知府龚大人请你一并过去说话呢。”

  曹玦明与青云双双一怔,彼此交换了一个眼色。

    
                  
第十四章 少女

   青云把几间卧房简单地收拾好了,又让余嫂子母女把厨房整理出来,找府衙里别的人家打听到最近的集市和饭馆在哪里,打发人去买些现成的吃食回来充当晚饭,这就过去了一个多时辰。这时候,刘谢与曹玦明方才从知府龚乐林那里回来。

  周康也一并回来了,没说什么就回了自己的住处。青云看了看刘谢与曹玦明的神色,似乎并未显得十分忧虑,看来龚乐林与乔致和那里没有坏消息?

  她问起他们跟龚知府都说了些什么,是否见到了乔致和,刘谢答说:“见到乔大人了,只是这件事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别跟旁人说去,连家里的下人也不能告诉。乔大人是掩人耳目悄悄过来的,若叫外人知道了,不免叫人参他擅离职守。”

  青云连忙答应了,心中却更加好奇。乔致和宁愿冒着被政敌参一本的风险,也要过来找龚乐林,一定是为了什么重要的事。会是什么呢?

  还是曹玦明了解她,知道她最想知道的是什么事儿,直截了当地替她释了疑:“乔大人与龚大人兴许都猜到那件事了,事情就跟我们先前猜想的差不多,不过皇上已经有了应对之法。而且听说太医院也有人研究出了解毒的方子,如今皇上的身体已经慢慢有所好转,只是眼下仍需装成虚弱的模样,好瞒过下毒之人。”

  青云眨了眨眼:“这么说……皇上知道是谁在搞鬼了?那些个阴谋都不会成功?”

  曹玦明笑了笑:“日后的事谁人能知晓?不过皇上既然胸有成竹,想必日后也是有惊无险。”

  刘谢也点头道:“是呀,听说皇上已经把京城的兵权都交给亲信大将了,朝廷的实权也是掌握在忠心的老臣手里,那些企图谋逆的人做得再多,也不过是白费劲儿!如今只要等他们露出马脚来,就能将人一网打尽了!”

  是吗?事情真的能这么容易解决?青云总觉得他们的话有种不大真实的感觉。如果这么容易就能搞掂那些藩王,那皇帝又是迁太子出宫,又是调离少壮派保皇党。也未免太麻烦了些。就象淮王当年谋逆,没有明证也一样全家被软禁在京城里,直到查出证据再正式治罪。皇帝如果真有把握,为什么不用同样的办法先软禁了楚王与湘王两家人再说?

  刘谢似乎没想这么多,反而松了口气般,对曹玦明笑道:“如今我总算能安下心了。自打在海城听了周大人打探到的消息后,我这心里就一直七上八下的。什么藩王谋逆、争夺皇位之类的,听着实在吓人!又担心真的出了事,周大人会受连累,我也没有好日子过了。没想到。皇上其实是智珠在握,什么魑魅魍魉都不怕,我皇圣明哪!”放松之后。他又摸了摸肚子:“今儿午饭吃得早,我真是饿坏了,青丫头,晚饭什么时候能好?咱们留曹哥儿一起吃饭吧。”

  青云笑着说:“因为刚来,虽然有米有面,但这么晚了集市上也不知还有没有菜卖,所以我也不想现做晚饭了,叫人上外头的馆子里叫了几个菜打包回来。已经热好了,就等你们回来呢。干爹先去洗手,马上就能开饭了!”

  刘谢大喜。高高兴兴地找张厨子要水洗手去了。青云留在原地看了曹玦明一眼,欲言又止。

  曹玦明微微一笑:“姜妹妹是不是觉得,乔龚两位大人说的话太轻巧了。倒象是在安咱们的心似的?若皇上果真有这么大的把握能制住心怀异志的藩王,又何必先迁太子出皇城,又调离众多亲信官员呢?如此大费周张,倒象是皇上本身也没有太大的把握,因此要先将一些人送走,好保全他们似的。”

  青云有些惊喜,没想到他能看透自己的想法,连忙点点头:“我就是这么想的!皇上也许已经有了对付那些藩王的办法,但应该没那么轻松才对。”

  曹玦明笑道:“兴许吧,但两位大人既然已经发了话,想必早有计划应对,我们又何必再多嘴多舌呢?我问过刘大人,我们去之前他与周大人都在两位大人面前说了些什么?结果他道,原本他们只见到了龚知府,是周大人主动提起乔大人也在这里,乔大人才从隔间里头出来见他们的。周大人还向他们问起京中之事,两位大人大概是见他们已经察觉到异样,方才主动说明事情真相,有些象是在安抚他们,让他们不再莽撞地四处打听。”

  青云明白了:“原来如此,是怕我们糊里糊涂地到处找人打听,一不小心就泄露了风声吧?”

  曹玦明点点头:“两位大人仔细问过周大人,他是如何打听到这些事的,周大人都直说了,两位大人便传了我过去,是想让我说出当日在海城都是找了什么人打听药材的事,大概是没想到当初会留下这样明显的破绽,因此打算亡羊补牢吧?总之,我们也是因缘际会,换作别人,未必能这么巧,刚好找到知情的人探听到宫中最近多采买了些什么样的药。”

  青云犹豫了一下:“这么说……我们以后就不必再管这件事了?”

  曹玦明笑着点头:“不必再管了,自有更能干的人去管。咱们只要做好自己要做的事,静待结果就好。”

  青云想了想,笑了:“快去吃饭吧?到饭馆里点菜的是张厨子,他说他专门点了些本地有名的特产,都是他从没吃过的,我有些好奇会是什么样的味道。”

  曹玦明笑了,随她一起向正屋的方向走去。

  龚乔二人的安抚似乎很见成效,无论是周康还是刘谢,都安下心来接手了锦东府衙的工作。

  周康是通判,但锦东府衙里有三位通判,地位同等,只是职权不同,他是负责管粮的那一个。由于锦东府的增设本就是为了给朝廷开一个新粮仓,因此在粮食上头最为重视。周康到任前,这方面的工作都是知府兼顾的,如今周康接过大任,立刻就忙翻了。别说京城里的皇位之争了,他连自己的一日三餐都顾不上!又因为知府龚乐林一再对他说,只要让锦东府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就等于是为皇上解决了心头大患,相反,要是没把这件事办好。皇上就会很苦恼,周康听完后就象打了鸡血似的,差点儿没哭着喊着要拼尽全力以报君恩了!

  刘谢身为府经历,管的是出纳文书等事,他在这种事务上头是办惯了的。虽然是新来乍到,却没几日就把账都理顺了,各种文书也都整理清楚。无论龚知府问起什么事,他都对答如流,不但龚知府赞叹不已,连滞留本地的乔致和都忍不住说:“我当年听人说你是个平庸之人,只当你是性子老实,投了周建明的缘,才会得他重要,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本事。早知如此。当初我就该想个法子把你调到身边做事的,我那儿的府经历在账务上是一塌糊涂!若不是我身边带的师爷还算得力,还不知会出什么乱子呢。我说。刘老弟,你不如随我回锦城去吧?”

  龚乐林立刻抗议了:“喂喂,乔兄。你怎能当着我的面挖我的下属?”

  乔致和一脸的满不在乎:“是我不对,回头我背着你再挖。”

  龚乐林气得直瞪他,刘谢笑得一脸腼腆,觉得很不好意思。他也就是偶尔能听到周康夸奖两句罢了,其他时候夸他夸得最多的是青云,但那是干女儿孝顺,哄着他好听的,当不得真,如今居然连新上司都夸他了,真叫人脸红。

  乔致和又问他:“你来了这里,你那干女儿可跟着来了?”

  刘谢忙道:“自然一起来了。那孩子说,也想见见北国风光呢。我瞧她在清河也是无亲无故的,姜家又不大管她,把她留在那儿,实在不放心,也就带着她一起来了,如今就在后衙,一会儿我叫她来给大人磕头。”

  乔致和顿了顿,笑说:“也好,几年不见,也不知她长高了多少。”又说,“姜七爷当年不是说过要带她回河阳姜家的么?难不成她那糊里糊涂的身世当真不为姜家所容?依我说,即便是糊涂了些,也该早些认下的好。那孩子是个有良心的,你待她好一分,她就回报你十分,但若你待她有一分不好,她就会与你成陌路人。姜家女孩儿虽多,但能入我眼的可没几个。”

  龚乐林在旁边听着,脸上露出了几分异样:“河阳姜家?怎么?刘经历的干女儿跟姜家有什么关系么?”

  “是了,我还差点儿忘了你姑母便是姜家人。”乔致和道,“姜家族人众多,各人都有各人的心思,与别家铁板一块大不相同。虽然姜家大部分人的作派我都看不惯,但我觉得这丫头还不错,姜七爷就待她挺亲近的,只是她身世有些说不清的地方,姜凌范你还记得么?就是当年在紫光山护卫皇后娘娘与楚王妃的那一个。”

  龚乐林直起了腰,不动声色地看了他与刘谢一眼:“自然记得,他后来不是弃官出走了么?至今还下落不明呢。”

  “你的消息真是太不灵通了。”乔致和笑道,“姜凌范早几年就死了,死在淮城附近,是意外,遇上了山林倾泄,被活埋了。姜七爷随我去淮城审那件别院藏宝案时,还特地去将他的尸骨挖出来,装殓好送回老家去下葬了。我想姜家大概也是不想声张吧?因此后事办得很简单。毕竟他当年弃官而走,闹得挺大的,说起也是件丑事。”他指了指刘谢,“刘经历先前在淮城府辖下的清河县任主簿,曾协助周康安置西北过来的流民。说来也巧,姜凌范在外头躲了几年,居然是在西北,遇上大旱,他跟着其他人一起南下逃荒,夫妻俩遇上山林倾泄死了,只留下一个小女儿,孤苦无依的,与其他流民一起相依为命,因为投了刘经历的缘,就认了他做干爹,象人家正经父女似的,也是父慈女孝呢。”

  龚乐林猛地盯住了刘谢看:“姜凌范……居然有女儿留下?”

  刘谢搓着手,不好意思地笑道:“其实也说不准是不是他亲生的闺女,户籍文书上倒是写着他们是父女,可论年纪,那孩子却似乎大了些,她出生的时候,姜九爷还在京里做着官呢,当时他可是没娶妻,也没纳妾的,听人说,青姐儿应该是他收养的孩子,兴许是他大哥的女儿,从火场里逃出来的……”

  龚乐林的神色有些古怪:“他大哥的女儿?你是说……姜凌则?!”他转向乔致和,“我记得他全家都死于大火了?”

  “是这样没错。”乔致和摊摊手,“姜七爷说,那天姜凌则家收留了一个孤女,火场的尸首却没有多出一个具,可见有一个差不多年纪的女孩儿逃出了生天。他们都疑心是姜凌则的长女,又觉得青姐儿有几分象姜家女孩儿的长相,就认为她是那个女孩子。不过都是猜测罢了,也没证据,否则姜家早就将人认回去了。”

  龚乐林的目光有些闪烁:“那女孩子年纪不小了吧?难道记不得?”

  刘谢忙道:“青姐儿的父母死后,她就病了一场,把前事都忘了,因此也不清楚自己的身世。”他叹了口气:“可怜的孩子,那么懂事,又那么聪明能干,怎么就这样苦命呢?”

  龚乐林没再说什么,没多久,乔致和就随刘谢一同到后衙去了,说是要看望久不见面的小丫头。龚乐林却自行回到了自家后宅,他夫人正与他姑母说话,见他今日回来得格外早,忙起身迎上去:“可是忘记带什么了?”

  “听说了一件事,回来问问姑母。”龚乐林转向盘坐在炕上的老妇人,又看了看她身边十三四岁的清秀少女,“方才……我听说新上任的刘经历有个干女儿,是在前任清河时认养的,也带着她来锦东府上任了。这个女孩儿……很可能是姜凌范之女。”

  老妇人怔了怔,猛地看向身旁的少女,那少女的神色有些怔忡,继而变得有些复杂:“二叔他居然有女儿?那二叔自己呢?他去了哪里?这些年他都去了哪里?!”

  ps:(哈哈哈你们都猜错了!)

    
                  
第十五章 桃红

   管理一个新上任的小官吏的家,比青云想象中要麻烦一些。

  这是她头一回以当家人的身份料理刘谢家中的内务,也包括了人情往来。收拾房舍、熟悉本地情况什么的倒还好说,住他们前头院子的照磨邓大人的太太十分热心地为她介绍了锦东城中各大肉铺、豆腐店、酱店油店与米面粮店的情况,市集的地点也都打听好了,邓太太还将自己所知道的价钱最实惠作工最出色的裁缝也引介给了她,让她很快就将生活上的衣食住行安排妥当。麻烦的是跟府衙后衙中各户人家的来往。

  锦东城是首府,府衙比先前的清河县衙要大得多,官员也要多许多,光是通判一职,连周康在内就有三位,另外还有一位同知,一位推官,一位司狱,刘谢的经历司中还有一位知事,负责收发文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