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路军一二0师六八九团征战历程-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英勇顽强的348团2营4连担任包抄打援任务,他们积极部署兵力火器,构筑工事,孤军扼守在敌后110。6、261。0,261。4三个高地及附近敌必经之路的主要阵地。 9 I& S) H c# x
  11月27日6时许。约一个连的南逃之敌,以及立石方向约两个连的北援之敌,在坦克掩护下,从南北两个方向对我4连阵地发起数次猛攻,妄图前后夹击,打通南逃之路。4连官兵如钢钉般固守在阵地上,爆破组长陈彦昌以两根爆破筒将敌先头坦克炸毁,敌数次冲击均被我击退。
  12时南逃之敌再次纠集一个营的兵力,在14架飞机、8辆坦克掩护下向4连阵地发起大规模猛烈冲击——天上飞机炸、地上坦克打、前后无数步兵夹击。我4连官兵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打退敌人两次进攻,第1排官兵全部壮烈牺牲。政治指导员范锡才英勇顽强,哪个排战斗激烈,他就到哪个排指挥战斗,直至光荣牺牲。在连长、指导员、排长相继牺牲,全连伤亡过半,弹药消耗殆尽,局部阵地被敌突破的紧急关头,英勇的4连官兵同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肉搏战。战士姜凤声在子弹打光后,爬出工事,到敌人尸体上收集弹药,先后三次打退敌人的进攻。通信员石春木见爆破手牺牲,抢起炸药包炸毁一辆突围的敌重型坦克后,拣起敌人的步枪凶狠地向敌群扫射。子弹打光后,他又拿起刺刀与敌人肉搏,连续刺死7个敌人、刺伤敌兵数人,后不幸中弹牺牲…… 
  十个小时的血火激战,4连阵地坚如磐石,岿然不动。此战4连官兵共阻击歼敌200余人,俘敌5人,击毁敌坦克3辆,成功地阻击了美军约一个团兵力的前后夹击。敌人在付出重大伤亡代价后,于16时许,除一小部突破我阵地外,大部绕过我防御阵地,向东南方向溃逃。348团2营4连的阻击作战有利地配合了116师在上九洞、上草洞地区的歼敌行动。 
  在第二次战役上草洞战斗中,志愿军116师以旺盛的企图心、积极的战斗决心和三猛精神,孤军独战勇亮剑,抓住了难得的歼敌战机,钳制住了当面进攻之美军第25师。在歼敌1200余人后,我志愿军116师尾随追击美第25师至宁边清川江边,并于12月6日率先突入北朝鲜首都平壤。 
  志愿军116师敢打不执行命令的恶仗、硬仗、胜仗,迫降敌一个黑人连,一个连阻击了美军一个团,打出了志愿军的军威。孤军独战勇亮剑,谁与争锋!其赫赫战功永载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 


00、釜谷里,中国第三十九军的军史中一个显眼的朝鲜地名。 

  这是个距离南朝鲜首都汉城仅30公里的小镇,是通往汉城公路上的一个重要的三岔口。中国第三十九军…一六师三四七团奉命迅速占领这个地人;全团立即分四路以强行军的速度前进,催促其前进速度的传令兵一个接一个地到达。三四七团有的士兵在极度的奔跑中昏倒,实在跑不动的伤员就躺在公路边,等待收容队。短暂的〃原地休息〃的命令一下,士兵们就躺在雪地上,胡乱地抓几把雪寒进嘴里。 

  在接近釜谷里的一个高地上,团长李刚召集营长们开会:〃这是一场艰苦激烈的战斗,但我们必须把敌人卡在这里等待主力的到来!〃 

  此时,连团长李刚在内,三四七团并不知道,已守在釜谷里的军队不是南朝鲜军。 

  3日黎明,三四七团到达釜谷里。根据当地的一个老百姓的报告,这里的敌人是一个联队。。。。。。三四七团因为认为这里只有南朝鲜军队,所以把〃一个联队〃听成了〃一个连队〃。在经过初步的研究之后,一营副营长傅学君带领三连冲了上去。激烈战斗的时候,傅学君觉得仗打得不对劲儿,没过多久他明白了:这里并非仅有〃一个连队〃,而是整整的一个团;和中国军队交战的不是南朝鲜伪军,而是英国人! 

  三四七团遭遇的是英军第二十九旅的皇家来复枪团。第二十九旅是英军中的精锐部队,是著名的蒙哥马利将军的部队,参加过诺曼底登陆战役。皇家来复枪团以善于打阵地战闻名,其官兵的军服上都佩带着这个团的标记:一只绿色的老虎。 

  傅学君立即从阵地上撤下来向团指挥部跑。 

  天色已亮。英国人发现了他,并向他射击。他的胳膊中弹,他跑进一个空展子中简单地包扎了一下,继续向团指挥所跑。 

  英国人的火力继续追着他,他的腿也中弹了。等他坚持跑进团指挥所的时候,已浑身全是血。他向团长李刚报告了真实的敌情。 

  这时,二连已经占领了一个小学校,歼灭了一个连的敌人,并且抓了300多名英国士兵,这些俘虏被关在小学校里。现在二连正和英军对峙着。 

  又有消息传到团指挥所:在前边的七连副连长王凤江牺牲! 

  就是那个在渡大冰河的时候站在齐胸深的冰水中,把他的士兵一个个托上冰层的王凤江。 

  在和英军交战的前沿,王凤江看见团副参谋长上来了,大喊一声:〃五号!你下去!这里太危险!〃 

  话音还没落,一发炮弹几乎是在他的身边爆炸了,一块弹片削进了他的头部。 

  王凤江,中国东北地区的农民,参军后在第三十九军所历经的多次残酷的战役中,他成为立战功最多的人。 

  王凤江牺牲后,他的战友在这个中国军队著名的英雄身上只找到两件东西:别在上衣兜上的一支用旧零件凑起来的自来水笔和口袋里的几粒充饥的板栗。 

  三四七团面临的局面十分严峻。 

  釜谷里是个洼地,三面是山,控制着山议政府通往汉城的公路和一条铁路。英军二十九旅的这个〃绿老虎团〃已占据着这里的有利地形,准备一旦战局有变掩护其主力向南撤退。 

  天上的飞机来了,地上的坦克出动了,英军开始向三四七团的阵地反击。 

  三四七团的几个连队伤亡巨大,眼看着要顶不住了。 

  …一六师全师公认的又年轻又有文化的参谋长,28岁的薛剑强,他一直跟随着三四七团打到釜谷里。他在前沿与师长汪洋通电话的时候,声音很焦急:〃抓了三百多俘虏,是英军二十九旅的!都在小学校里憋着呢!快让三四八团上来!〃 

  就武器装备来讲,英军占绝对的优势,因此与英军对峙,战斗空前惨烈。而且三四七团是夜晚打进釜谷里的,天亮后才发现,几个重要的制高点没有及时占领,它们对中国士兵构成了巨大威胁。战斗到中午,三四七团与师指挥部的电话和电台联系也断了。下午,军电台转来一封电报,说三四七团伤亡很大。师长汪洋和政治部主任急了,带上参谋上了前沿,他们直接上到了三四七团的阵地,汪洋师年刚上阵地,就行见担架抬着薛剑强下来了,薛剑强的警卫员在哭。 

  …一六师年轻的师参谋长已经牺牲。 

  必须把英军阻击在这里,不管付出多么大的代价。 

  团长李刚决定把七连派上去,把卡在公路上的一个制高点拿下来并且守住。 

  控制了这个制高点,英军就等于被关注了这釜谷里的洼地里。 

  七连连长厉凤党和指导员张鼎先带领部队首先控制了公路边上的那个小学校。他们俩爬上学校的墙头往公路上打,公路上黑压压的一大片汽车。厉凤堂知道,汽车是敌人的命,逃跑全靠这玩意儿,守住公路和守住汽车,敌人就绝对跑不了。于是,他带领战士迅速抢占公路边的小高地,刚刚把这个高地占领,还没喘口气,英军就攻上来了。 

  七连,这支由中国工农红军发展至今的连队,它的生死攸关的时刻到了。 

  因为对于英军来讲,这个高地也关系到他们的生死。 

  英军的炮火极其猛烈,高地上的一尺多厚的雪立即变成发烫的泥水。没有办法修筑工事和掩体,中国士兵们就在泥水中抗击着英军士兵的一次次的进攻。弹药很快打完了,指挥所派出的送弹药的士兵全部死在路上,英军密集的火力把高地通往 

  团指挥所的路严密封锁了。 

  很快,措导员张鼎先牺牲,接着,排长们也全部牺牲。当重机枪被打坏时,连长厉凤里负重伤倒下。阵地上没有干部了,厉凤堂在血泊中看着给他包扎的司号员郑起已说不出话来,但郑起明白连长的眼神,连长在对他说:去指挥战斗。 

  郑起对奄奄一息的连长说:〃放心,阵地由我负责,坚决守住!〃 

  郑起最崇拜的人就是副连长王凤江,突破临津江的前一天,在隐蔽洞里他和他崇拜的人聊了很长时间。从他知道玉凤江牺牲的消息起,他便觉得他永远地失去了什么,心口一直在疼。 

  郑起集合了阵地上的人,一共还有十三人能坚持战头,其中有六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郑起把十三个人分成几个战斗小组。有的人建议指挥员的位置要靠后,郑起不同意,他知道连长就是靠前指挥战斗的,他也要在最前面、井且指定了在他牺牲后接付他指挥的人。 

  英军在数门迫击炮的轰击之后又开始进攻了。公路上的坦克把炮口对准这个高地进行瞄准射击,英军士兵成散兵队形一排排地向高地上爬来。 

  郑起在阵地上奔跑:〃打!打!打胜了明天过汉城!〃 

  在打退英军的几次进攻之后,郑起发现阵地上没有子弹了。 

  他决定去敌人的尸体中搜集子弹。 

  郑起在英军士兵的尸体小爬来爬去。英军的机枪几乎是跟着他的身影来回射击。他不断地跳进弹坑躲避,最后他用树枝把自己的军帽挑起来乱晃,帽子被子弹打得碎片乱一飞。 

  他从敌人的尸体中背回来十几条子弹袋和一堆手榴弹。 

  在他分这些弹药的时候,发现又有六个人牺牲了。 

  高地出现了令人不安的寂静。 

  向公路上看,英军的汽车还在那里,汽车上坐满了英军士兵。由于这个高地在中国人手里的缘故,英军仍然无法逃跑。 

  郑起把干粮袋中的最后一点干粮给大家分了,然后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英军发起了最后一次进攻,六辆坦克参加了向高地上的冲击,而步兵人数是前面数次进攻的几倍。 

  等到已经能把英国人的钢盔看得很清楚了的时候,郑起发出了开火的命令。 

  阵地上仅剩的七名中国士兵几乎是同时站起来开枪了,并扔出手榴弹。郑起一边打一边喊:〃阵地是同志们用血换来的! 

  不能让敌人夺去!〃 

  英军士兵已经拥上阵地,所有的中国士兵都端起了刺刀。 

  突然,郑起跑向阵地上最高的地方,站在那里,举起了自己的小钢号。他拼尽力气,把这把军号的最大音量吹了出来。 

  突然出现的号声令英国士兵疑惑了一下,然后他们立即转身向后跑。 

  正准备迎接死亡的中国士兵感到奇怪:就快占领高地的敌人,听见号声,突然停止了射击,大祸临头似地向下狂奔! 

  在三四七团指挥所一直紧张地观察这个高地动向的人也迷惑不解:这军号声是什么意思?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郑起一遍一遍地吹,吹得嘴唇出血,一直把敌人吹到公路上。 

  公路上已经起了大火,英军的汽车在三四七团主力的打击下开始燃烧。 

  七连,以几乎全部伤亡的代价,在这个高地上守了整整一天一夜,终于等到了主力部队,把英军二十九旅的〃皇家来复枪团〃 的一个营歼灭在这里。 

    釜谷里一战,116师毙伤英军第29旅皇家来复枪团300余人,生俘60余人,缴获坦克、装甲车、汽车40余辆,还缴获该团团旗(这面绣有绿色老虎图案的团旗现保存在北京军事博物馆),这也是116师突破临津江之后,在战役向纵深发展时又取得的一个辉煌胜利,但116师也为此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师参谋长薛剑强不幸牺牲,347团团政委任奇智、团参谋长王如庸负伤。


00、突破临津江:一一六师成为志愿军作战纵深最远的一个师
   

   史载:突破临津江防线的重任,是由四野的精锐39军116师承担的。 
  116师师长汪洋和政委石瑛在进攻前将地形摸个一清二楚,回去后经慎重考虑,决定走一着险棋,将突破点选在临津江对岸易守难攻、弯向敌方的地段,理由是地形对我不利,敌必防范疏忽。 
  更大胆的是,116师还提前一天将7;500人和70门火炮潜伏在距敌阵地前沿仅150~300米的地段,连惯出奇招的军长吴信泉都给这个作战方案吓了一跳。在军作战会议上经过激烈争论后,吴信泉最后拍板:不出奇兵,难以制胜! 
  果然,战斗一打响,防守此处的南朝鲜1师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116师7;500名将士从空无一人的雪原上忽然跃起,仅用5分钟就渡过临津江,大多数南朝鲜士兵几乎未及反应就被打了个落花流水。多年后,在南京军事学院给将官们上战役课的刘伯承元帅对116师突破临津江破天荒地打了满分,总参谋部则将这次战斗作为师进攻的典范,印发材料供院校和部队学习。 
  116师还创造了一个抗美援朝之最。突破临津江后,该部继续向南猛攻100多公里,一直打到了三七线附近的水原,成为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往南攻得最远的一个师。 


 12月13日,志司根据毛泽东关于必须越过三八线再打一仗的指示,电令各军在到达8日命令中和、祥原、遂安一线集结位置后休整两天以补充给养,随即继续向三八线以南进军。16日各部陆续到达指定位置,而此时“联合国军”已全部撤至三八线以南。22日志司下达正式战役命令,计划对38线以南处于防御态势的“联合国军”,投入志愿军6个军、人民军3个军团共约30万人,发起第三次战役。具体部署是以志愿军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50军及人民军第1军团为西集团,由志愿军副司令韩先楚统一指挥,攻击永平至高浪浦一线,为战役主攻方向;以志愿军第42军、第66军、人民军第2、第5军团为东集团,向春川、杨口地区进行佯攻,配合西集团作战。——至此,志愿军第三次战役(美韩方面称为“新年攻势”)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了。


 
临津江防线


   
   按照志司的战役计划,志愿军西线攻势的主要战役目标是临津江以南的“大韩民国”首都汉城。临津江是汉江的支流,位于汉城以北75公里处,其中游横亘在三八线上,这段江面正是志愿军第三次战役所要突破的地段。临津江南岸均为天然峭壁,高约7…10米,不便攀登。江面宽100…150米不等,深约1…2米,土井渡河点已结冰,冰层厚约10…15厘米,但已被敌炮火打破。此时韩军第1师,指挥着上万名“大韩民国”劳工队,正凭借临津江天然屏障,拼命加固在朝鲜战争爆发前就已初具规模的防御阵地。到12月下旬,该师已经在临津江南岸形成了纵深约9公里的3道防御阵地,除沿江陡崖有一道连续堑壕外,各高地均构筑有堑壕、土木火力发射点,构成环形支撑点式防御。阵地前沿均有2…3道铁丝网,守备要点均筑有明暗地堡,纵深有交通壕和隐蔽部,以轻重机枪、无后座力炮、火箭筒构成直射、侧射的绵密火网,昼夜以炮火封锁江面,破坏江面冰层。在临津江南北两岸,韩国军队还设有大片雷区,混合布设各种地雷,每日上午以排、连小分队渡江向我阵地前沿实施战斗侦察,黄昏前后才撤回江南。按照李奇微的回忆,当时他已经预感到中朝军队会在12月下旬发动一次新的攻势,因此美军航空兵也每日出动,轮番侦察、轰炸、扫射江北前沿和纵深较大的村镇、交通枢纽、桥梁、制高点,尤其对高浪浦里以北高地进行了严密的封锁。为了防止志愿军夜间展开,美军和韩国军队在每日18时以后,交替使用照明弹、照明雷、夜航机和探照灯,对临津江以北浅近纵深实施监视。时值寒冬,气温通常在零下20…25度,积雪厚约20…40厘米,冻土层60…80厘米,对修筑道路、工事和物资运输、隐蔽伪装都带来一定困难,敌前强渡的难度可想而知。
驻守临津江南岸的敌守备部队为韩国第1步兵师。作为韩军中战斗力较强的部队,第1师虽经第一、第二次战役打击(损失以第12团为最大),士气较低落,但其兵员装备在11月中旬在汉城都已基本补齐(兵员恢复到了8000人左右),且依托临津江畔坚固的防御工事,战斗力还是不容小视。该师1950年6月战争爆发时即在临津江一带驻守,并且在初期的防御作战中有过一定表现。在随后的战斗中,该师因1950年10月19日率先进入平壤更加声名卓著。这样一支部队,再加上临津江天险,因此韩国1950年12月的报纸上,连篇累牍夸耀了临津江的防御是“铜墙铁壁”、“不可逾越”,而极力想扳回自己声望的麦克阿瑟,则又一次大言:“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