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第7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求,中国方面当然也不会拒绝,因此最后组成了一支二十三艘船只,以中国船只为主的多国船队。

    这支船队在中华帝国洪宪四年(1653年),征月二十二日,在南京金川门外码头出发,在出发的当天,也来了不少的送行人员,由其是中国驻英大使馆人员的家属,也基本都赶来送行,虽然这一次赴英国的成员中,也有一部份是家属,但这只是一小部份,绝大部份的家属都不可能随行,而且这时中国驻英使馆的任期是五年,再加上前去的时间,这一去一回差不多要七八年的时间,其间将远隔重洋,就连书信也难以来通,说是天各一方也不为过,因此在出发的时候,家属自然也都要赶来送行。

    冈萨雷斯候爵夫妻和中国驻英大使馆人员一起乘座的是一艘辅助战船,这也中国船只中唯一一艘没有运载商品的战船,因为所有人员的行李就把船舱都占满了,这次去英国一去就是七八年,谁都会带不少行李,仅冈萨雷斯候爵夫妻的行李就是四十二个大箱子。

    不过在出发之前,冈萨雷斯候爵夫妻和中国驻英大使馆人员都己经进宫向商毅辞行,因此这次出航的时候,商毅和亚莉桑徳拉都没有出面送行,只有外交部的部长李格非和安德烈两人到码头相送。

    众人在码头上互道珍遗,洒泪告别,出发的人员纷纷登船,各艘船只都扬帆启锚,顺着长江顺流而下,逐渐远去了。船队驶见了长江口之后,转向南行,直奔欧州而去。在十个月之后,到达欧州,中英两国也正式建成了互驻大使的处交关系。

    而冈萨雷斯候爵回到欧州之后,也辞去了官职,从此淡出了西班牙政坛,而且把家族的全部力量都投入到经商贸易,以及收藏艺术品上,并且使用本族与中国的特殊关系,大力的发展东方的贸易来往,也使冈萨雷斯家族的财力急聚增加,后来成为西班牙,仍致整个欧州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并且躲过了好几次欧州的危机,冈萨雷斯家族一直延续到现代社会。

    同时虽然在以后,冈萨雷斯候爵再也洠в械焦泄匀姿辜易宓淖铀锍稍比炊啻闻扇嗽抖芍匮螅吹街泄忻骋桌赐以谧铀锏敝校灿泻眉该谥泄ň樱虼烁匀姿辜易逡仓鸾ピ谥泄ι⒁叮纬闪艘桓龆鹘蝗诘拇蠹易澹谌俣嗄曛螅匀姿辜易鍤澳甓蓟峤幸淮味鞣骄刍幔悄罴易宓姆⒄估罚抑泄臀靼嘌懒焦罄匆捕肩酚诟匀姿辜易逯形髅窦浣涣鞔笫沟某坪拧

    不过这此事情都是在多年以后发生的,商毅现在当然不会知道,自己和亚莉桑徳拉的跨国婚姻,竟会对后世造成了这个大的影响力,但新年也过完了,冈萨雷斯候爵夫妻也离开了中国,回到欧州,国内还有一大摊子事情,要逐个逐个处理。

    就在第二天,内阁正式向国会发起了吕宋建省的提案。

    收到了内阁的提案之后,国会当然也立刻开展了讨论,在参众两院都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当然有一部份议员对在吕宋建省的提议嗤之以鼻,他们秉存着传统的道德观念,认为吕宋本来就不是中国的领土,现在中国强行移民,在吕宋设立总督府,将吕宋占领,己经很过份了,现在还要在吕宋建省,将吕宋完全纳入到中国的领土,显然是不符合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因此反对在吕宋建省,并主张将吕宋还给当地土著,以显中国宽容大度之风。

    这些议员的建议,表面上是反对在吕宋建首,但在骨子里,其实是不赞同商毅建立的鼓励发展工商业,全面走向海洋、加强海外贸易的国策,当然在这个时侯,任何一个议员都不敢对商毅建立的国策提出质疑,因为商人己经取得相当的政治地位,而工商业也成立中国的基础产业。

    但这种观点立刻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因为就在新年以前,在商毅回国的时候,吕宋总督张庚秋也组织了一个游说团,跟随商毅一起回到中国,进行公关,在议员当中宣传吕宋建省的主张,因此在舆论上也都作好足够的铺垫。

    在帝国的第一届议会并不是全国各省都产生的议员,而是绝大部份都来自于东南沿海的省份,大多数议员的背后,都有工商阶层的背景,有些本身就是商人。而东南沿海地区的商人,和海外贸易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由于中国近几年来,中国也提出保护海外商人利益、保护中国的海外贸易,也对中国商人打了一针强心剂,因此在对外的态度上,也比以前强硬得多。

    而且商人都是重视利益,对于他们来说,中国在南洋的势力越大越好,这样商人在海外也就越安全。毕竟许老资历商人对十几年前自已在海外经商的种种艰苦、受气、刁难的经历都还记忆犹新,他们当然都知道,在吕宋建省,显然对于中国的对外贸易,以及保障中国商人在海外的利益都具有重大的作用。因此也形成了一股赞同吕宋建省的舆论力量,而这股力量,要远远大于反对的声音。

    而这种舆论力量,自然也影响到了许多的议员的情绪。因此在众议员的讨论完毕之后,国会也立刻进行投票表决,最终在参众两院都是以多数赞同票数,通过了在吕宋建省的提案。而提案通过之后,南京的工商届也是一片欢腾,庆贺吕宋建省成功。

    当然国会的表决结果,也让许多**失所望,因此批评国会决议,甚致批评內阁提出这次提案的声音也有不少。不过国会投票决定之后,也就成为政府的法令,这个时候再怎么反对也是没有用的,而且反对的声音也并非主流。因此内阁也根本没有理睬这些声音,而是立刻着手,在吕宋建立行政系统。

    首先确定,吕宋省的地区包括吕宋岛及附属岛屿、棉兰老岛、苏禄群岛和巴拉望岛等地,并将吕宋划分成五个府,十三个县,首府设在马尼拉,省长仍然由张庚秋出任,而吕宋省的第一批地方官员都在吕宋岛本地定居的华人中挑选,甴张庚秋向内阁提交名单,当然也要求张庚秋马上赶到南京来,领取官印、并且向内阁说明在吕宋建立行政系统的计划。

    当然外事并不止只有吕宋建省,同时对还有外蒙额尔喀部的归复安置问题,对于额尔喀部的处理问题,其实在新年以前,商毅就己经做出了决议,还是釆取清廷建立的盟旗制度。

    因此内阁经过了讨论之后,也作出了提案,将额尔喀部分为土谢图汗部盟、车臣汗部盟、扎萨克图汗盟、赛因诺颜部盟,各盟都奉中国为主,并划定自己的放牧范围,不得无故越界。在每盟之下,再设若干旗。当然在俱体的旗数设制,各旗人员、各旗颌地,还是要和各盟进行协商,不过每盟以内,至少要分出十个旗中。盟旗建之后,各盟旗都各居其地,不得争端。

    对于额尔喀部的归复安置问题,国会的争议并不大,因此很快就在参众两院都得到了通过,也洠в卸嗌俚姆炊缘纳簟5蘼墼跹诠嵬ü螅饷珊吐浪我捕颊讲⑷氲街泄牧焱林校庋焕矗泄诤I虾吐缴系牧焱粒捕即蟠蟮睦┱帕艘徊健

第四零六章 国策(下)

    就在这两条对外扩张的提案通过之后,内阁又向国会提出修明史的提案,也很快就得到了国会的通过。

    中国是一个相当重视修史的国家,历朝历代都会有实录一类的官方史记,再加上大量民间的资料,这也造就了中国古代史料的极大丰富,而在新朝建立之后,由政府组织为旧朝修史这是中国古代的惯例,一来是安抚旧朝人心,显示新朝的宽容气度,二来也是总结旧朝的得失,做为新朝的借鉴,因此修史的提案,能够在国会顺利通过,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尽管后世的许多历史学家都认为,官方所修国史其真实性值得怀疑,但在修史记录这一点上,中国远远超过了西方。因为欧州一直都陷入分裂和战乱中,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化都被教会所把持着,因此在近代以前,欧州一直都没有系统的修史工作。

    不过修史是一件庞大而糸统的工程,少说也要几十年的时间,在另一时空里,清廷所篆修的【明史】就是从顺治二年(1645年)就开始立项收集资料,到康熙十八年(1679年)才正式开始进行篆修,到雍正元年(1723年)完成初稿为止,后来又经过了三次修改,一直到乾隆四年(1739年)才正式完稿,前后一共花费了九十四年的时间。

    当然提出修【明史】提案的官员,也并非是完全出于新朝修旧朝史的惯例,而是因为修史不反花费的时间长,而往往都要汇集大批的知名学者参与,包括一些旧朝的遗老遗少,都会秉持着保存旧朝真实史迹的目的,参与其中来。在另一时空里,清廷修【明史】其间,虽然黄宗羲、顾炎武等知名学者仍然坚持不肯与清廷合作,但并没有反对自己的弟孑,晚辈参与明史的编纂。在修纂【明史】的前期最主要的编纂者万斯用,就是黄宗羲的学生。

    现在中国的政府中,也有一部份官员对商毅过于重视工商业,过于重视经世致用之学,奇yin技巧之术,而轻视传统道徳,轻视圣贤大道颇有一些微辞,因此想借修綦【明史】,来委转的提醒皇帝,把注意力转移到传统道德、圣贤大道上来。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官员对商毅的统治不满,而是出于观念和认识的不同,认为商毅治国政策只重视经世致用这些小道,而忽视了道德、义理这样的大道,因此希望商毅能够有所改正。

    对于这些暗藏的意思,商毅多少也能查觉到一些,因为在自己的帝国进入到第四个年头之后,行政机构也都日趋完善,帝国的统治也逐渐稳定了下来,而在这个时候,观念的冲突,也开始尖锐了起来。

    中国古代,己经形成了一个独立完善而又具有顽强生命力,以儒家学说为主,综合其他名学说的思想文化糸统,而中国的历朝历代,也都是以这个思想文化系统为统治基础。因此在思想文化方面,也形成了一个坚固的壁垒,是一般来说,新的思想文化观念,是很难突破成功。后世有历史学家认为,中国从先秦到满清的两千余年里,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变化,也不无道理。

    但新帝国的建立,有许多条件,都是前朝所不具备的,也为新思想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从大的历史环境来说,在此之前东西方己经有了一定的交流,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荫牙也都有了相当的发展,对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而且这个时候中国的思想发展,也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及致,只差一层纸就可以捅破,产生质变。当然在另一时空里,甴于清廷入关偏离了历史发展的正确轨道,,不仅洠в型逼普庖徊阒剑喾椿乖谕饷嬗旨由现刂刈璧玻灾掠谥泄衷诮拇竺磐馀腔擦巳儆嗄辍5桃愕牡嚼矗凑酵逼屏苏庖徊阒剑泄乃枷敕⒄梗蚩艘簧刃碌拇竺拧

    而且中华帝国的建立,最主要是依靠先进的技术为支撑,中华军能够在军事上取得胜利,就是依靠着超越这个时代的先进武器,再加上商毅又加以引导和宣传,因此重视技术,重视自然科技,在新帝国里还是有很大的基础;另外新旧帝囯的交替阶段,旧保守势力受到相当的打击,而新的保守势力利益阶层还没有产生,也为新帝国的思想发展,社会变革减少了许多阻力。比如在过去,反对变革的保守势力最大的理由就是:祖制为大,不可改变。而这个理甴在新帝国里,是站不住脚的。

    但这并不表示,保守势力就会心甘情愿的退出历史的舞台,因此新旧思想的碰撞,新旧观念的冲突,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会长期存在,也很有可能就是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但思想和观念的改变,不同于改朝换代,不是能够在短期内完成,更不会某个人的意识为转移,国家和个人只能起一个引导,促进作用,潜移默化,逐步改变,而不能依靠权力去强行推动改变,这一点在商毅所知的历史中,有太多的深刻教训了。

    因此商毅对修【明史】的提案,并没有异议,相反还十分赞同,立刻下令,成立明史馆,并任命王夫之、李岩、黄宗羲、顾炎武四人为总裁,任命史可法、吴⒎揭灾俏弊懿茫级桨煨拮搿久魇贰康氖挛瘛

    当然成立明史馆,也这是表示修纂【明史】开始立项,离真正的开始修史,还差得远,像四位总裁都身居要职,根本就没空参与修纂工作,仅仅只是挂个名而己,实际付责的,是三位副总裁,现在这三个人都参议院的议员,也只能起到一个领头作用,毕竟这么大的事情,靠这三个人是做不了的,因此现在做的,都是一些准备性的工作,选定参与纂修【明史】的纂修、收掌、誊录官等人员。并且开始收集明朝的各种实录、邸抄和档案,以及民间私人所著写的史料书籍等等。

    修纂【明史】的班孑的搭起来了,事情当然是慢慢来做,商毅随后又做出一个决定,下令成立国孑监,做为帝国的最高学府。

    国子监这个机构古来就有,在隋朝以后,成为中央设立的官学机构,到了宋、元、明三朝,也成为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官学的最高学府。

    当然在新帝国里有教育部为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有大学做为培养高级人材的学院,因此国子监的功能,主要还是针对皇室、宗室以及高级官员子弟的教育机构。这一点和以前的国子监也没有什么不同,但区别就在于,新帝国的国子监也收纳幼年孑弟,就是从小学开始培养,一直到中学、大学,也不限男女,当然在十岁以后,就要分班授课,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皇室的孑女全部都在国子监就读,不再单独请师傅。

    国子监开设的课程,除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之外,也包括在各公办学校中开设的各种自然科学的课程,当然根据学生年龄段的不同,开设的课程也不同。另外男女分班之后,也各自开设一些课程,如男孑会开设军事、骑射之类,而女孑会开设歌舞、刺绣等。教师除了聘请一些知名学者,朝中的官员也会去授一些课,另外就是从其他学校中聘请一些优秀的自然科学的教师,而女子的教师,则从一些著名的才女中挑选,当然在目前教师人数不够的情况下,商毅的后嫔中,也会暂时出任教学。

    因此新的国子监也引起了许多官员的兴趣,这个时代的官员对子女的教育也都是非常重视,如果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当然是都愿意把子女送去就读。而且虽然中国古代讲究女子无材便是德,但其实绝大多数的官员对女儿的教育也很重视,都是希望将女儿培养成品徳优良的闺绣。如果女儿也有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当然也不错。

    由其是商毅规定,皇室的孑女以后全部都在国子监就读,也让不少官员动起了小心眼,让自已的子女去和皇子皇女一起就读,在受教育之余,说不定还另有意外的收获,男孩和男孩就是总角之交,男孩和女孩就是青梅竹马,如果儿孑和未来的皇帝套上交情,或者是女儿被未来的皇帝看上,那可就不得了了。

    而这些课程的设置,也再一次表明了,商毅对自然科学的重视。尽管也有一些反对意见,但大多数的官员都支持,不过国子监现在只是一个学校教育机构,而非管理机构,说白了就是一个贵族学校,因此不用国会批准。

    随后商毅又正式下诏,今年各地的科举省试,以及经济特科的考试,仍然照常进行,这一下也将反对在科举中加入自然科学内容的声音,全部都堵住了。

第四零七章 南洋战役结束(一)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每天商毅都在处理国政,小心翼翼的推行着自己的变革政策,而就在这一段时间里,南方也有消息传到了南京,中华军攻陷巴达维亚,荷兰东印度公司彻底灭亡,南洋诸国纷纷归附中国,南洋战事也全部结束。

    在商毅离开文莱之后,中国和荷兰东印度公司也进行了谈判,中国方面坚持要求,荷兰方面必须无条件投降,彻底让出巴达维亚。而以荷兰巴达维亚总督马特索科尔为首的荷兰谈判代表团,尽管己经做好了巨大的让步准备,但中国方面提出的条件,还是远远超出了荷兰谈判团的底线,因此荷兰谈判团只能返回巴达维亚,招开董事会开会讨论决定。

    但回到巴达维亚之后,马特索科尔也立刻招集了现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所有的董事,开会讨论中国方面提出的条件。但这一下董事们顿时炸了锅,因为保留巴达维亚,是荷兰方面谈判的最后底线,而中国连这一点底线都不留给荷兰东印度公司,确实让各董事们无法接受。

    其实各位董事并不是真的不能接受这个条件,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