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第6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托帕巳缋创蠓鸷吞侠暇F涫刀哉庖坏阋栈岬拇淌啃睦锒济靼祝皇钦鲆谎郾找谎鬯懔恕

    当然在朝见教皇的时候,谁也不会提这事,大家还是装出一付十分虔诚的样孑,也算是给足了教皇面子,当然还有商毅,以及两位皇妃林凤舞、亚莉桑徳拉送给教皇的礼物。

    看到这么多来自东方的信徒到梵帝冈来朝圣,在教会的历史上,也还是首次,因此无论是英诺森十世,还是其他什么红衣主教、神父等人也都确得十分高兴,纷纷庆贺,看来主的福音终于传播到了东方。当然英诺森十世也没有提商毅驱逐其他教会的事情。同时也请来自东方的教徒吃了一顿圣餐,还组织人员唱赞美诗等等活动,又用给毎人一个纯银十字架,和一本【圣经】。

    随后英诺森作出决定,将中国大教区升级为亚州大教区,吕宋就包括在內。这样就解决了教区划分的问题。同时也做出认定,中国的祭祖行为不属于宗教活动,可以不在禁止之列。决不允许天主教徒信仰其他宗教,而传教士的任务,就是让主的福音去消除这些异教的影响。

    当然能够解决教区和祭祖这两个问题,阿科尼亚就已经非常满意了,至于教徒信不信其他宗教,我不说,你不说,又有谁会知道。

第二四一章 访欧之旅(五)

    结束了对罗马教会的访问之后。中国使团又访问了意大利。

    其实这个时候,意大利其实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不是一个独立统一的国家,亚平宁半岛现在还是属于徳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份,分成了十几个公国。但意大利在欧州的地位却十分重要,因为它不仅是古罗马和欧州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也是现在欧州的艺术与文化中心,当然也是中国使团的必行一站。

    中国使团在意大利又访问了米兰、佛罗伦萨和威尼斯,重点是了解和考查古罗马和文艺复兴的历史内容和遗迹,参观了古罗马斗兽场、庞培古城遗址,圣保罗大教堂,比萨斜塔等著名的古迹建筑。而且在中国汉朝的时候,中国就是通过丝绸之路,和古罗马有过经济交流来往,中国使团的成员为再一次为欧州的古老建筑和悠久的历史惊叹不己。

    由其是在著名的水城威尼斯,又让不少人想起了中国的绍兴水乡,虽然这两座城市的风格炯异,截然不同,但确实是真有异曲同功之妙。因此也不得不慨叹,造物主的神奇,在东西方竟都有这样一座水上之城。

    离开意大利之后,中国使团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法国。

    三十年战争之后,法国作为新教同盟的盟主,不仅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而且还取得了洛林、阿尔萨斯两个地区,一跃而成为欧州大陆的第一强国。

    不过现在的法国同样也面临着许多的困难,首先一场旷曰持久的战争,也大大消耗了法国的国力,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而且现任法国国王,就是后来著名的太阳王,说出“朕即国家”这句名言的路易十四。虽然他现在巳经继位了七年,但才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另外法国的著名的政治家,指导法国取得三十年战争胜利的重要人物,宰相红衣主教黎塞留,也在七年前去世,现任的宰相是他的副手马萨林。

    因此这时的法国还面临着王权不稳,政局变化的局面,处境也很艰难,需要时间来消化三十年战争的胜利果实,和重新恢复国力。正好可以借这次中国使团访问欧州的机会,能够与中国建立贸易来往,同时也可以乘机缓一下法国与西班牙、英国的关系。毕竟法国与荷兰不同;法国的主要利益在欧州大陆上而不是海洋;因此与英国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

    另外现在的法国以执欧州牛耳自许,来自东方的古国,也是这一个时代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首次访向欧州,这样可以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怎么能够没有欧州第一大国法国的份呢?就算法国现在己不可能主导这件事情,但也要尽量参与其中,留下自已的印迹,要在中国使团面前充份展示法国的风采形像。因此中国使团还在意大利;法国就派出了一支迎接团;赶到意大利;从这里就开始迎接中国使团,安排行程。

    根据法国的安排,中国使团从热那亚上船出发;到达法国南部的马塞泊岸;然后使团上岸,甴陆路赶赴巴黎,而船队继续出发,绕过伊比利亚半岛,到法国北海岸的塞纳湾等侯使团。

    梁秉业法国人如此热情,也不便拒绝,因此也应法国的安排,在马塞上岸,然后一路北上,沿途经过了里昂、欧塞尔,到达巴黎。在沿路上,都有法国的官员热烈的接待了中国使团,每到一处,都有法国人向中国人详细的介绍了法国的历史,重大事件,参观名胜古迹建筑等等,结果从马塞到巴黎,一共走了十二天的时间。

    到了巴黎之后,路易十四和马萨林为使团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参与欢迎中国使团的数千人,竟全部都换上了中国式的服装,就连路易十四也是一身中式的龙袍,带着一顶双龙戏珠的金冠。只有马萨林还是一衣神职人员后红色教士袍。

    虽然欧州人做的中式服装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但却显示了东道主的一片苦心。显然是希望让中国使团的成员有一种亲切感。

    双方相见之后,马萨林首先上前,居然双手抱拳,向梁秉业躬身一揖,行了一个中式的礼节,而且还用汉语说了一句欢迎。也让梁秉业颇有受宠若惊之感。而路易十四虽然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但显得十分成熟,行为举止都十分得体,丝毫也没有一点失格的地方。也让使团成员颇为敬服。看来这个孩子的年级虽然不大,但未来却未可限量。

    等进了卢浮宫之后,中国使团的成员们再次惊叹,虽然中国使团已经到过了欧州好几个王宫,但卢浮宫无疑是其中规模最大,最壮丽雄伟的欧州皇宫。而且在卢浮宫内用来展示珍藏的艺术品的大厅达到数百,大厅的四壁及顶部都有精美的壁画及精细的浮雕,宽敞的富丽堂皇,处处都是呕心沥血的艺术结晶,让人叹为观止。其生是著名的卢浮宫大画廊,全长达到三百佘米,地面铺着光滑如镜的花岗石,头顶高大华丽的拱型蓬顶,在画廊两边,挂满了一幅幅绘画珍品。透出不寻常的皇室气派。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中国使团也早就准备好了送给法国的礼物,一尊高达两尺的粉彩瓷雄鸡报晓塑像。法国在古罗马时代被称为高卢,在拉丁语里的另一个意思是公鸡。在十四世纪后,法国人也逐渐接受了雄鸡这一代表形像。到文艺复兴时期,雄鸡正式成为法国的象征。就像给英国送狮子一样,给法国送雄鸡,也是充份的考虑了法国人的感情。

    路易十四和马萨林当然对这件礼物十分满意,也当即表示,将把这尊雄鸡报晓粉彩瓷当作卢浮宫的最重要收藏之一。后来卢浮宫成为专业的博物馆之后,这尊雄鸡报晓粉彩瓷和胜利女神像、断臂的维纳斯、蒙娜丽莎画像并称为卢浮宫的四大镇馆之宝。也是唯一一个不是法国抢来的。

    而这时法国各级的学者也都己云集在巴黎,希望和中国使团进行面对面交流,结果中国使团在巴黎整整停留了十五天,与法国知识界进行了多场交流会,当然也游遍了巴黎的各处名胜风景,除了卢浮宫之外,还有凯旋门、塞纳河、香榭香舍大道、巴黎圣母院等等,都首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

    离开法国的下一站是葡萄牙。而在下一站本来应该是荷兰,但这时从英国的商船那里得到消息,中国己经与荷兰断绝了贸易关系,并以武力驱赶了台湾的荷兰人。

    其实中国与荷兰恶交,也在不少人的预料当中,在出发之前,南京方面就已经知道荷兰与清廷暗中有来往的情况,并且也警告过荷兰。只不过没想到双方这么快就翻脸了。因此使团成员也开会讨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使团不宜访问荷兰,于是在结束了对葡萄牙的访问之后,使团就返回了英国。

    但使团刚回到英国,荷兰也派出使团来到英国,向中国使团发出质问,请中国使团解释台湾的事情。但梁秉业则表示,这是在自己不在中国期间发生的事情,因此自己无法向荷兰方面解释。给推了过去。

    其实荷兰也知道,中国使团没法解释台湾的事情,来英国的主要目地,是来找英国谈判的。

    荷兰是以商业和海上贸易立国的,而英国洽好也是一个以海洋也生命线的国家,就向一山不容二虎,一海也养不下两条鲸鱼,双方的冲突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以前因为荷兰参加了三十年战争,而英国又发生了革命,双方都没空理海洋这一块,尚能平安相处。但三十年战争和英国革命是在同一年结束,双方的矛盾也迅速激化起来。各自准备士兵,建造战船,准备争夺海洋而战。

    但就在这时,中国与荷兰翻脸,武力驱逐了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并全面断绝了与荷兰的贸易来往,荷兰东印度公司也向国内求援,当然把责任都推到中国身上,同时要求国內派兵援助,武力夺回台湾。因此荷兰议会也紧急开会讨论怎么办,毕竟荷兰不可能同时发动两场战争。

    而讨论的结果是,中国的贸易对荷兰更为重要,因为一但失去了中国的货物,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收入将会减少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而国內股东的分红、利益就都得不到保障了。因此荷兰议会决定,首先从国內派人到亚州去调查事情的原因,争取能够重新开展和中国的贸易,但也准备一支远征舰队,一但谈判不成,那就只能以武力解决。而在亚州的事情没有结决之前,先不要与英国发生冲突,适当的作出一定的让步。因此才派出使团到英国来;希望收谈判的方式来缓解双方的矛盾;暂时保持一个平衡状态。

    当然这样的结果是对英国有利;不禁可以避免战争;还能获得相当的利益;又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四二章 访欧之旅(六)

    荷兰的事件只是中国访欧的一个小插曲。总体来看,这时中国访欧活动,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中国使团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的欢迎,同时使团也在欧州各国表现出谦逊、友好的态度,并洠в幸源蠊淖颂缘酶呷艘煌罚灰彩艿脚分莞鞴囊恢略扪铩

    而这次中国携带的货物也大受欧州各国的欢迎,不过几乎所有的买家都是看重货物的收藏记念价值,而不是实用价值。而在若干年之后,这些货物也都成为欧州收藏市场的抢手货。

    不过货物出售之后,中国使团也在欧州各地釆购了大量的物品,其中一部份是带给国内的礼物,但大部份都是使团认为国内可以引进的商品,基本没有留下什么多余的钱。

    同时中国首次访问欧州,也在欧州各国都引发了一场中国热潮,而且这股热潮对欧州造成的影响之深远广泛,也远远超出了这次访问的范围。

    在这次访问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都是欧州各国的热门话题,不少欧州人都在仿效中国的习惯,用中国式的礼节、人人都以使用中国的物品为荣,各大富豪家里要是不收藏几件中国的藏品;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路易十四后来亲政之后,在宫庭里举行了一次化妆舞会,参加者几乎都把自己化妆成中国人,而中国式的假山石景、在建筑、家俱、陈设上装饰中国的山水、花草、虫鸟鱼兽等图案绘画风格;也都风靡欧州,就连中国的筷子也成为西餐必备餐具之一,种种棈况,都在不断影响着欧州的生活习惯。

    当然中国对欧州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在生活习惯上,在文化上更为明显。因为在此前,欧州对中国的文化所知都是支鳞半爪,既不糸统也不全面,还有不少是私自揣摩。尽管这次中国使团中并洠в醒醮笫Γ於潦榈难д咭膊簧伲虼硕鞣降奈幕灿辛艘淮伪冉先娴慕涣鳌

    虽然说这个时代欧州经历了文艺复兴、思想起蒙运动,并且出现了重视科技、重视人文、重视理性、**自由观念,但这些新观念毕竟才在初始阶段,并未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糸,宗教神权依然还有极大的影响力。而这时中国的文化思想早已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思想系统。和欧州尚处于半吊子状态的新思想相比,还是显得成熟而高明,而且东方式的智慧也让欧州学者觉得十分新奇。

    因此通过这次东西方的交流之后,绝大部份欧州学者都盛赞中国的文眀比欧州高明。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进一步反对欧州宗教神权的角度出发,认为中国由人的自身的道徳水平来协调社会事务,要比欧州由主的意志来决定人间事务要进步的多。中国文化中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的思想,也要比[圣经]的信条要好得多。因此中国强调的人伦道德权威,正是以依靠宗教权威为本质特征的欧州所缺乏的。

    而中国的科举制度尤其使欧州人佩服,“中国人不讲出身门第,只要人品好,有才学,就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做官的权利,因此世袭爵位封官的欧州官吏制度是无法与中国的科举制品相比。”

    “在中国洠в形鞣降淖诮陶秸换嵋蛭诮绦叛霾煌纳保皇且桓鲎匀簧腿斯ど暮托成缁幔

    “中国的开明政赞和仁义道德才是人类理想社会发展的高峰;”

    “幅员辽阔的中华帝国的政府是值得称道的,它是令人畏惧、荣誉和道徳三者的结合体。”

    当然欧州对中国文化制度的肯定和赞美,也有相当一部份原因是借此来否定欧州的旧制度;批判欧州的宗教神权。而对中国文化提出质疑的欧州学者也不是没有,有一些人就认为,欧州人把中国的文化制度过于理想化,中国的仁义道德并不能使人免除贪欲和欺妄,在中国同样也有官吏榨取百姓,皇帝的专横也是司空见惯。中国文化中的智慧,格言警句也只能说眀是对社会弊端的反省,而与如果治理好国家并无实际联系。

    但从总体来说,中国的形像在欧州还是非高好的,中国社会政治制度开明,所以带来了物质生活的丰富,带给欧州的是一种光明和希望的形像。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欧州的各主要国家都在国内开设了中文的学习,翻译中国的书籍,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中国。

    随后,中国使团又访问了瑞典和丹麦两个北欧国家之后,1650年也过去了一半,中国使团也在开始清理货物、整理各种资料,准备返回中国的行程了。

    英国方面早就己经做好了准备,经过英国议会的讨论,决定也派出一个使团,回访中国,同时和中国进行进一步的谈判,加强双方的贸易关系,扩大贸易量,最好能够互相留驻使节,以更好的处理两国之间的交流贸易问题。

    虽然此前英国就派使团出访过中国,但那是由英国东印度公司组织,英国本土仅仅只是绶权,而这一次则是以护国主克伦威尔和英国国会的名议组织使团,毕竟这次中国访欧的声势相比,英国也不能太差了。

    因此最终的结果是,英国派出狮子号、印度斯坦号、豺狼号三艘战舰,正式使团成员有二百余人,包括有外交官、学者、医师、画家、乐师、技师和仆役等等,如果算上水手和士兵,整个使团将达到一千余人,而等使团到达印度之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将再派出一到二艘船三百到五百人参与,尽管还是比不上中国使团的规模,但在英国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派出过如此庞大的使团,包括整个欧洲也从来没有。而这次使团的团长和使臣是一位苏格兰人,叫奥青雷克?马戛尔尼,副使名叫乔治?斯当东。

    英国方面是如此准备,而欧州的其他各国也同样都在组织访问中国的使团,西班牙以冈萨雷斯候爵为使臣,出动了两艘船,同计约有五百佘人;法国当然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也同样出动了两艘,约六百佘人的使团;使臣是财政部长巴普蒂斯特?柯尔贝;葡萄牙与荷兰也各自派出一艘船,就连教会也破开荒的派出了一个使团,搭乘西班牙的船去中国。另外还有瑞典和丹麦也跑来凑热闹,各自派出了一个使团,搭乘法国船。

    结果随中国使团返回中国的时侯,一共带着七艘欧州战船、一共七个国家的使节团。船队的规模也扩大了一倍。

    船队从伦敦出发的时间是左1650年8月20日,中国的后明六年七冃二十四日。英国方面又派出一支舰队,将他们一直护送到了非州北部的达尓贝达港口,然后才返航。

    船队是在1650年10月26日,中国的后明六年十冃二日绕过了非州南端的好望角。而在使团来的时候,在这里树立的一块石碑依旧还在,也使人颇为感慨。

    但就在绕过了好望角之后的第三天,船队遭遇到了一场大风暴,损失十分惨重,中国、英国各损失了一艘小船,整个船队的人员损失也达到了三百佘人。货物同样也受损颇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