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第6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龙凤袍各做了五件,每件都是最上等的丝绸,最复杂的提花工艺制做,毎件的样式都有所不同,是分别应对接见群臣、祭天、祭祖、检阅军队和回宫迎受群臣朝贺的不同的场合穿,而且毎一套龙凤袍都会配相应的皇冠、凤冠以及腰一带、靴子等等。不过其中有一套,就是检阅军队的服装是由商毅亲自设计的。

    冕琉冠、皇冠,凤冠都是用纯金打造,并辅以少量的珍珠、翡翠、玉石等等,冕琉冠、皇冠都是以龙纹龙形做为基本造型,而凤冠当然是以凤形为基础。制做的到是相当精致细巧,龙凤造型都做得栩栩如生,甚到连一片鳞甲、一根羽毛都刻画的无比精细。

    玉玺一共制做了五块,全部是用最上等的白玉整料雕刻而成。以交龙造型为纽,大小不一,规格为五寸九分到二寸九分不等。

    中国的玉玺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而且皇帝也不是只有一块玉玺,在不同场合,不同的文件,都要使用不同的玉玺。在秦汉时期形成了八玺制,一直沿用到唐朝,基本都一样。直到唐朝武则天称帝时,则独出心裁地增加了一方“皇天景命有德者昌”神玺,而将八玺制改为九玺制,同时又将“玺”改为“宝”,从此以后各朝都称“玉玺”为“宝”了。而北宋增至十二宝,南宋则是十七宝。明朝猛增至二十四宝,清朝除交泰殿二十五日常使用外,还供奉着“盛京十宝”。幸好中国是到清朝就打住了,如果后面还有,估计会超过一百宝了。

    而这次制做的五方宝印分别是:皇帝受命之宝,为以章皇序之用;皇帝奉天之宝,为以章奉若;皇帝之宝,为日常用玺;皇帝信宝,为以征戎武之用;制诰之宝,为以谕臣僚之用。

    无论是龙凤袍、冕琉冠、皇冠,凤冠还是玉玺,做工用料也无一不是上上之选,也代表了这个时代中国最高的纺织技术、玉石雕刻技术、金属加工技术水平。可以说无论是那一样,拿到后世去都可以拍出天价。而且为防万一有损坏,除了玉玺之外,其他每一样都做了两件,以备万一。

    在十月十四日到十六日,又对整个大典的过程进行了三次彩排,基本做到了万无一失。整个过程也并不亚于搞一次奥运会开幕式。

    好不容易终于等到了十月十八日,商毅早早起床,穿好了一件团花绣五爪金龙龙袍,带好冕琉冠,首先带领着群臣来到南京城外东南角的天坛,拜祭天地。这一次出行,商毅并洠锫恚俗芪Щ褂芯徘鸲ァ嘴富祁幔鹊纫钦獭

    沿路都己经用清水洗过,又散上了黄土,而且在大道的两侧,也站满了围观的百姓,沿道都摆满了香案,不少百姓都在香案前下摆叩首。因为商毅在南京的统治确实很得人心,不少百姓也是真心拥护商毅当皇帝。

    一行人马浩浩荡荡出了南京,直奔天坛而去。天坛也是南京本有的建筑,在历次的战争中虽然有一些损坏,但大体的格局还基本保留,现在破损的地方都已重新修好,而且又粉饰一新,这时更是布满了丝绸彩带和旗帜,鲜花,以及盛装的侍女,就连守卫天坛的士兵身上都是披红挂绿,绣带飘扬、旗帜飞舞,看得去五彩缤纷,艳彩夺目。

    随着商毅的一行人马到达天坛,锣鼓丝竹齐响、琴瑟琵琶,笙管笛萧等乐器也一起奏响,迎接商毅的一行。虽然是经过了彩排,但毕竟是今天才看见全貌,也确实吓了商毅一跳,这还是尽量从简的结果。

    等到了正式的时辰之后,在天坛上也摆放好了三牲祭品,案蜡香炉,商毅沿着台阶登上了天坛,而文武官员们按照各自等级位次,站在天坛下面。虽然穿着又长又大的龙袍,行走颇为不便,但商毅还是十分顺利的登上天坛,首先焚香三柱,对天三叩首,将香插进香炉,随后又泼洒了三杯酒,以示对天地的恭敬。

    再次叩拜天地之后,商毅才站起身来,面向台下的官员,开始高声并朗读祭文,表示自已是顺应天命,称帝建国。同时并接受了皇帝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两块玉玺大印。然后在天坛接受了文武百官的三叩九拜,齐声高呼万岁,连同守卫天坛的士兵、待女也都齐声欢呼,声震云霄。整个祭天仪式也全部结束。

    随后商毅才下了天坛,重新上辇,率领着文武官员们返回到南京城里,进行称帝仪式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事情都是在皇宫里进行。

    进入皇城第一道大门原来是叫洪武门,这时也正式更名为中华门,进入皇城变后,其他的官员都在承天门外等候,由十余名主要的大臣陪同商毅进入承天门,而这时叶瑶瑱也己头戴凤冠,身穿凤袍,在端门内等候。

    商毅更换了一套龙袍,由叶瑶瑱陪同,在社稷坛里拜祭各路神仙,又在太庙祭祖,正式将商氏先人的牌位供奉在祖庙里,并且建立商氏族谱,将商毅和叶瑶瑱的名字也填写在上面,这也像征商氏的宗庙正式成立。

    拜神祭祖之后,商毅和叶瑶瑱由午门进入紫禁城,在太和殿上等候,而在承天门外的大臣们也都依次列队,进入皇宫,商毅在太和殿上居中正座,接受众官员们的参拜,众官员们向商毅行三拜九叩大礼,齐呼三声万岁。然后由王夫之当众朗读建国诏书,以及国号、年号等等,这也表示中华帝国正式成立。

    随后商毅又接受了皇帝之宝,皇帝信宝,制诰之宝这三块玉玺,同时正式策封叶瑶瑱为皇后,叶瑶瑱向商毅拜谢之后,接受了皇后的宝、印、册,然后和商毅并肩而坐,接受众官员们的贺拜,并且对官员们进行封赏。整个称帝仪式的第二阶段也结束了。

第二零二章 登基建国 (四)

    称帝仪式的第三阶段;是阅兵式。一般来说。称帝大典虽然会有士兵列阵参与,但决不会举行大规模的阅兵式,但这是在商毅的要求下,加入的新內容。

    自从商毅举兵以来,一直都在从各个层面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矫正自宋以来,中国社会重文轻武、仰又抑武的环境,树立全社会、全民族的尚武精神。一方面是在军队內部加强军纪和士兵的思想教育,努力营造出一种军民和谐的良好份围,同时也努力培养军队的荣誊感和责任感,在社会中营造出尊敬军队,军人,当兵光荣的意识。当然也提高军人的待遇,和阵亡、受伤、退伍之后的各种保障。

    而现在举行称帝大典,也正是进一步提高军队形像的时候。因此商毅才在称帝大典中増加了阅兵的內容,而且还是一次规模十分庞大的阅兵式。

    内阁的成员也都知道,新朝的成立,绝大部份都是建立在中华军强大的武力基础上。而且军队是国家的柱石,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也是国家安定的保障,因此对商毅的这个要求也并洠в幸煲椋耆凑丈桃愕囊庠附小6以谏桃憔龆ǔ频壑螅屯ㄖ礁鞲鼍刹慷踊啬暇┎渭釉谋

    中华军的五大军区,全部都派队伍参加。就是远在云南的江西军区,也派回了一个营的部队和副司令员王信,而湖广军区派来参加阅兵的是副司令员杨武丞利和一个团的部队,山东、淮南两个军区因为没有战事了,因此都派出一个旅参加,两位军区司令员周少桓和成进也都赶回到南京,亲自指挥,当然也是当面向商毅恭贺,同时这两个人也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会陪同商毅检阅军队。

    而占有本地之利的南京军区则派出了一个师、一个旅参加,并且还将付责整个阅兵式的仪仗、前导、演阵、收尾等多项任务。只是军区司令员段鹏这时还在四川,只能由副司令员何冲;参谋长张达江代理主持,再加上海军部的士兵,总计参加这次阅兵式的军队人数达到了三万五千余人。战马超过七千匹,另外还有大批的武器。

    在南京外有专用来操演军队的大校场,但商毅决定把这次阅兵式放在皇宫前举行,就在承天门外,左右长安门之门的地区。

    因此在称帝仪式的第二阶段结束之后,众官员们首先退出皇宫,来到承天门外。这时在承天门外两侧、御河北岸,己经搭好了观礼台,官员们按品级秩序上台就座。同时还有二十多名画师都支好了画架,准备用画笔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过了一会儿,承天门打开,商毅和叶瑶瑱策马并辔,从皇宫中出来。而且两人又都换了一套专用来检阅军队的服饰。

    这一套服饰是由商毅亲自设计,其实就是参照近代欧州军礼队的样式,大体和现在中华军的军官制服相似。头戴一顶圆筒单沿军礼皇冠,围圈是两条金制盘龙,龙首汇聚在在冠沿上,而龙袍的材料仍然是釆用明黄色丝绸制做,紧身、直版、对襟高领、配双排金色纽扣,黄金龙头状肩徽的样式,共绣六条五爪金龙图案,斜背玉带,右下挂隧发短铳,左下跨佩剑,只是下摆长度过膝,足登高筒龙首皮靴,。同时还被着一件长可极地的披风。整个披风面上是一条盘龙纹饰。这一套衣饰下来,一共是九条龙纹。不仅看起来确实非常威武,也暗示商毅现在是九五致尊的地位。

    而叶瑶瑱的服装相对古典一些,虽然依然凤冠长裙,但在肩、腰、背、裙摆等部位用黄金制做了一套盔甲样式的饰品,连凤冠是制成女式头盔样式,其实这是商毅参考了另一时空里动漫中的黄金圣衣的样式设计,也显得英姿飒爽,为叶瑶瑱增添了几分英武之气。

    两人在承天门前下马,登上专为他们准备的观礼台,整个阅兵式也正式开始了。

    首先是军队的进场,由南京军区组成的仪仗队率先进场,先是三百名骑兵组成的马队,从长安左门进入皇城,沿着御河南岸,向西而行。每个人都全副整齐,跨乘高头大马,除了正常的军装之外,斜肩挂着一条丝绸珮带,头盔上插着羽毛,肩章下压着丝绦,一手辔绳,一手持一面彩旗,从长安街前走过。马蹄激踏在青石板铺成的地面上,发动清脆的“嗒嗒”声音。

    在走到承天门前的时候,所有骑兵脚步不停,但都转头看向商毅所在的观礼台,齐声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一直到走过承天门,呼喊声才停止。然后一直走到长安右门前,才转过头来,在长安街的南侧站成一排,策马举旗驻立不动。

    而在骑兵的后面,是一队六百名士兵组成的步兵方阵,也是一样衣甲鲜眀,毎人手持一支插好了刺刀的火枪。斜抱在胸前,以齐步走的姿式,从长安左门走进来。在经过承天门时,全部换成正步走,火枪也变成斜举向前的姿式,也同样齐声高呼“皇上万岁,万岁。”

    和骑兵相比,步兵的队伍更为整齐,动作更为统一一致,横竖斜三向,几乎都是一模一样,脚步铿锵有力,喊声震彻云宵。

    在观礼台上,有人看得频频点头微笑,也有人脸色尴尬,更是有人一脸震惊,因为在观礼台上观看的,并不是只有政府的官员,还有许多被邀请来观看的外国商队、民间人士,包括原南明的几个皇帝和一部份官员,也有一些原明朝的遗老遗少。并不是所有人平时都见过中华军的军容军貌,因此这次阅兵式,也是向南京的社会各届展示中华军军威的一次时机。

    步兵方阵走到长安右门之后,也转头间插在骑兵之间,持枪驻立。接下来是各个军区,以及海军部派来参加阅兵的部队。

    这些部队当然没有仪仗队那么整齐统一,但都是在战场上经过了生死摶杀,因此更是显得杀气腾腾,而在经过观礼台的时候,还表演了变阵,刺杀、对击、模拟射击、马术等项目,也显得內容多样,十分精睬。也让在观礼台上观看的人喝彩不断。

    各个军区,以及海军部的部队过完之后,都在前导的仪仗队后面,按各自的位置站好驻立,而接下来是各种武器的队伍,中华军在战场上使用各种连发枪、火炮、霹雳火箭、战斧火箭等等武器,或用人扛人抬,或用车辆装载,由战马拖动,依次的从长安街上通过。

    中华军善于使用火器,早己是人所尽知。不过在这个时代,火器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于是还引发了不少的传言,夸大其辞,神乎其神一。既使是官员们,平时能够看到这些武器的机会也并不多,因此当这些看起来有些吓人的火炮、火箭从面前走过的时候,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极大兴趣,有些人都站起来观看。同时议论纷纷,有懂一些人的向其他人讲解,也有不懂的人在那里胡乱瞎猜。

    所有的武器都过完,在长安街的南侧按各自的位置站好,而接下来才是整个阅兵式的重头戏,由商毅亲自检阅军队。

    商毅从观礼台上下来,先到长安左门外,这时准备陪同商毅一起检阅军队的李岩、周少桓、成进三人也都是一身崭新的戎服,做好了准备。

    整个队伍由李岩带领着十二名士兵为前导,周少桓、成进带领十八名士兵为后队,中队由十九名士兵保护商毅,与前后两队各保持十五步左右的距离。

    而商毅跨乘一匹高大的白色纯种安达卢西亚骏马,在士兵们的簇拥之下,从长安街的东侧向西前进。在李岩的前导队伍到达一个士兵方阵的时候,以李岩向士兵们行军礼为发令。士兵们就开始向商毅齐起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而商毅在马上看向士兵们,向他们挥手致意。而等周少桓、成进的后队到达之后,则停止呼声,商毅向他们回礼致敬,然后下一个方阵依次进行。

    这整个阅兵的过程和形式,当然是商毅按照另一时空里阅兵式进行了一番修改,制定的山寨版本。既然在这个时空里当了皇帝,当然也就要过一过阅兵的瘾,只是那两句最熟悉的精典台词怎么也没有办法插进来,这也让商毅觉得有一些美中不足。不过能够让数万人齐声欢呼万岁,在另一时里也只有太祖曽经享受到这种待遇。这种感觉确实相当不错。

    而在整个阅兵的过程中,尽管商毅迎受了士兵万岁的称呼,全部都是以军礼来完成,并没有跪拜大礼,这是中华军在新朝中享有的特权,除了极少数重大的场合之后,任何军人,无论军衔高低,只要是穿着军装,都只用以行军礼来取代其他的礼节。这也是为了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和荣誊感而制定的。

    当然对于这个时代的官员来说,也确定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形式的阅兵,也觉得确为新奇。虽然有少数人心里颇有诽议,认为这场阅兵式是穷兵黩武、尚失礼节,但绝大多数人还是十分高兴的。

第二零三章 登基建国 (五)

    阅兵式结束之后。今天的称帝典也就剩下最后一项。而对于帝国的官员来说,其实今天的事情己经结束了,因为这一项的內容是商毅的后宫进行,而且也很简单,就是接受后宫的恭贺、并且对嫔妃们进行正式策封和赏赐。说白了就是商毅的家里事。因此其他的大臣们在看完了阅兵式之后,也都向商毅拜别,各自回府去休息去了。

    而商毅和叶瑶瑱也一起策马回宫,完成今天的最后一项。

    午门下马之后,进入皇宫,这时原来王府的正副总管刘瑞和李庆迎了上来,道:“皇上,娘娘,你们回宫了,其他的娘娘们,还有小公主、小皇子们都己经在乾清宫里等候了。

    刘瑞和李庆的年龄都不大,都不超过三十岁,但在商毅刚刚来到这个时空时,在沂水村里开始组织民团的时候,就己经是商毅的家人;跟随商毅鞍前马后的伺候了,对商毅和叶瑶瑱忠心耿耿,因此也深得他们的信任。而且商毅还把他们送到学校去学习读书识字,増长见识,加上跟随商毅和叶瑶瑱多年,平时耳濡目染,也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己远不是当初的乡下小子。

    同时在商毅平时的教诲之下,也是有商毅以身作则,两人也都还保持着平易朴实的本色,并没有借助商毅的势力,盛气凌人,狐假虎威,因此在商毅称王之后,他们两也成为王府的正副总管。而现在商毅称帝,他们也都随商毅搬进皇宫,当然也晋升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任的非太监出身的皇宫正副总管。

    商毅点了点头,道:“李庆,你去告诉她们一声,让她们再等一会儿吧,我们换过衣服,马上就过去。”

    李庆答应一声,转身刚要走,叶瑶瑱又把他叫住,道:“李庆,大朱娘娘和明娘娘都有身孕了,小心照顾一些,不要让她们累着了。”

    李庆忙道:“皇后娘娘放心吧,大朱娘娘和明娘娘一直都在静室里休息着,而且还有四位太医随时侯着,不会有事的。”

    叶瑶瑱点了点头,笑道:“好吧,你去吧。”

    李庆离开之后,刘瑞领着商毅和叶瑶瑱来到乾清宫。皇宫里的两个老太监王徳化和韩赞同也在这里侍候。虽然商毅还没有正式宣布废除太监制度,但他们两人都己经得知,也明白自己永远洠в谐鐾返哪且惶炝耍还饺艘捕疾皇悄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