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第6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孝陵里面为太祖守陵,使朱氏一族免于绝后,也算幸运的了。”

    因为明朝灭亡的时朱媺婕年纪还小,后来又一直在商毅的庇护下长大,因此对亡国之痛并没有太多的切身体会,不过年纪大了之后,也懂得这些道理,道:“这样也好,其实绍武、永安、永历这些朝廷,和我们根本没有什么关系,明朝早就己经灭亡了。大王平定了南方以后,统一天下也是指日可待了。”

    商毅笑道:“说是这么说,但你们总也是有些亲戚关糸,其由是这一次的朱由榔,算就起来应该是你们的堂叔吧!你们以前见过吗?”

    朱媺娖点了点头,道:“我到是见过几面,不过媺婕太小,恐怕记不起来了。”

    商毅笑道:“既然是亲戚,总不好一直避而不见,再者说了,他们都住在孝陵,以后你们再去孝陵祭祖,祭父,总是难免会遇见的。朱由榔大约在八月中下旬会到南京来,我看不如就借这个机会,你们去和他们见一见面,一起祭奠一次太祖。”

    朱媺娖听了,也十分感激商毅想得周道,朱聿鐭和朱以海来初到南京之后,朱媺娖只是以姐妹两的名义,给他们送去了一些物品,以示慰问,然后就再也没有和他们联糸,因为朱媺娖比较细,多少也有些担心,和他们联糸过多,恐有不便。因为现在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灵位也供奉在孝陵里,在以前姐妹两毎个月都会去孝陵上香,但朱聿鐭和朱以海迁进孝陵定居之后,朱媺娖也就再也没有去过,当然这时朱媺娖有了身孕,正好可以当不去的借口。

    但这也最多只能拖几个月,不是最好的办法,因此朱媺娖也想找个时间和商毅说一下,或者把事情说明,或者把朱由检的灵位迁出来,但却没有想到商毅会主动提出来。当然她也知道,商毅这样做也是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是向天下显示新朝的宽容,稳定人心,安抚眀朝的遗臣,但也确实为自已解决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因此朱媺娖也点了点头,想了一想,道:“我现在是不方便出面的,到时候就让媺婕一个人去吧。”

第一九零章 军权与民权之争

    就在第二天。商毅收到了四川发回来的消息,吴三桂主动派人来与中华军联络,愿意接受先前南京政府提出的条,归顺南京政府,并且表示,还可以再放底一些条件。比如中将衔可以降为少将,编制的三个师可以改为一个师,两个旅,或是两个师都可以等等。

    原来中华军攻占了重庆府之后,并没有急于立刻向成都发动进攻,而是以重庆府和夔州府为核心展开,分别向川南、川北推进,逐步的扩大战果。

    段鹏部沿着长江逆游而上,相继攻占了沪州、溆州、乌蒙、马湖等地,切断了四川向云南的退路,而李牟部则是沿着四川和陕西的边境一带展开,收复了保宁、龙安、顺庆等地。把四川和陕北分割开。这两路进军共计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沿途基本都没有遇到遇到川军有力的抵抗,基本都是中华军的人马一到,川军就立刻撤军。

    因为吴三桂也知道,重庆失守以后,川军也实力大损,现在硬拼是肯定拚不过中华军的,另外吴三桂也分别派人向贵州的永历朝廷还有陕西的清廷驻军求救,把自已的希望全部都寄托在他们身上,因此在四川的战略是保存实力,利用四川广大的地区和山路拖延时间,好等援军到来。

    但等了一个多月,等到的全部都是杯具的消息,在贵州,永历朝廷和大西军因为孙可望封王的风波,闹得不可开交,结果中华军挺进贵州,永历朝廷己经逃到云南、贵州边境,完全依赖大西军的保护,虽然这个时候大西军和中华军还没有交手,但也被中华军的三个军压制在贵州南部,无法北上支援四川。因此这一路人马是指望不上了。

    当然大西军虽然无法北进,支援四川,但起码还是拖住了中华军的兵力,否则江西军区的三个军再入川作战,那可就够吴三桂受的了,因此吴三桂多少还有一些安心。但清军方面就更糟了。

    拒绝了和南京政府议和之后,福临下旨甴瓦达克继袭礼亲王、又加封勒克德浑为和硕颖亲王,让这叔侄两人驻守陕西,并且以渭水为界,把渭水以南甴瓦达克主管、渭水以北甴勒克徳浑管理。因为在福临亲政的时候,这叔侄两曾经打算谋取摄政王的位置,执掌朝政,己经引起了福临的很大不满,虽然说现在福临还不敢轻易的动这叔侄两,但也把他们赶得远远的去。

    而瓦达克和勒克徳浑也知道,自己在福临亲政时的表现,己经引起了皇帝的忌恨,留在北京估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虽然陕西现在是兵荒马乱,但必境是天高皇帝远,谁以管不着,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退过长城,进入蒙古草原躲避,因此也欣然领命,来到了陕西。而在陕西上任之后,叔侄两也开始行动,将大部份的人马、粮草、物资、钱财都集中在靠北的延安府,以便于随时都可以开跑。

    因此在接到了吴三桂的求救信之后,叔侄两人也只能表示爱莫能助,让吴三桂自己好自为之。

    结果经过了一个多月的等待和盼望,吴三桂最终收到的,全部都是失望,而这时中华军己经将四川的北南两条道路全部封锁,吴三桂的退路只剩下向西,退到甘肃一带去了。

    而在这个时候,吴三桂也不禁大为后悔起来,又想到应该和南京政府谈投降的事情了。但当初南京政府向自己劝降时许下的条件,怎么就鬼迷了心窍,把自己的希望都寄托在永历朝廷和清廷身上,谁知这两家都是这么靠不住,如果那个时候就答应下来,不是什么没有了吗,现在在谈投降,自己还怎么谈。

    但洠Хㄌ敢惨赴。蛴执虿还送督祷褂惺裁窗旆ǎ还馊鹁醯米约翰⒉皇峭耆珱'有和南京政府谈条的基础,因为自己手下还有十余万的军队,还有成都府为核心的周边地区,四川本来就是一个大省,土地算起来,也不亚于一个小省。因此这么算起来,自己手里还是有一点资本的。

    当然吴三桂也知道,经过了这么一番反复之后,自己肯定不可能再得到当初的那些条件了,因此也不等南京政府说,吴三桂主要是提出了一部份让步,其实对于官职爵位吴三桂并不是太在意,关建是能掌握住多少兵权,虽然吴三桂提出是两个师,但他心里的底线是能有一个师,自己当一个师长,也可以满意了。中华军的一个师也有一万多人,兵贵精而不贵多,川军的核心其实还是自己在山海关时的老兵,其实也就只剩六七千人了,只有保留住这一批人作基础,自己就还有本钱。

    吴三桂的请求被送回南京之后,商毅也立刻招集内阁和**部,讨论怎样处理吴三桂的事情。

    而众官员也分为两派意见,主管**部的李岩就坚决认为,不能答应,因为当初中华军已经开出了十分优厚的条件,而吴三桂还抱以侥幸心理,己经拒绝了,现在中华军己经四川的大半,吴三桂內忧外患,才想要投降,还想享受这些条件,那有这么好的事情。而且南京政府如果表现的过于怀柔,就算吴三桂投降,恐怕也不会老实。因此这一次必须表现得强硬一些,吴三桂投降可以,但只能是无条件的投降,南京政府只能保证他的生命安全,其他的条件一概没有。

    当然致于吴三桂如果真的投降,南京可以适当封他一个虚衔,以示安慰,但还想领兵,是不可能的,而且这是吴三桂投降以后再讨论的事情,一切都是南京政府说了算,吴三桂只能老实接受。如果吴三桂接受不了,那么中华军就一路攻进成都去。反正现在四川的大半都己经打下来了,而吴三桂也就只剩下成都这一小块地区了,最多也不过是多花一二个月的时间。

    首辅王夫之就主张应该答应吴三桂的条件,因为现在吴三桂仍然掌握着相当数量的地盘和兵力,并非是不堪一击,中华军想要完全取下四川,还需要花费不少的人力物力,兵源的损失。如果吴三桂至死不降,当然只有用武力结决,但吴三桂主动提出投降,那么又何必非要再打下去了呢?毕竟现在中华军要面对的战场,并不是只有一个四川,还有云南的大西军,还有北方的清廷。因此如果四川能够早一点解决,也有利于以后的作战,没有必要为争这一时之气。

    虽然说以吴三桂现在的实力,这些条件确实有些优厚了,但能够顺利解决四川剩余的问题,也还算值得,而且吴三桂也主动降低了条件,另外南京政府也可以再进一步消减一些。另外担心吴三桂投降之后会不老实,也有些过于担心,因为吴三桂手底下也不过就是一两万人马,又能翻得起多大的lang来。再说吴三桂投降之后,他的钱粮武器;全都是由南京政府供应;因此他根本就没有再反叛的条件。

    两种意见也都有道理,而且王夫之和李岩只是表白自己的态度,就事论事,并没有引发争吵,这种气氛也正是商毅需要的。其实随着南京政府的实力扩大,势力最大的周林两家因为各种原因,都失去了最高端的位置,因此也形了以几名内阁大臣为核心的小团体。王夫之和李岩都是各自的代表。

    商毅当然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一个大的组织内部,存在多个小组织,是在正常也不过的事情,而且是根本就不可能避免的。而有多个组织,也就会有斗争,当然这种斗争必须是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大家都尊系必要的游戏规则来玩,也就不会产生太大问题,甚致能够产生良性的发展。而这也是商毅一直追求的权力形势,不过在且前阶段,还是主要靠商毅来控制。

    因此在这方面商毅也相当重视,只要稍微出现纯为争权的苗头,就会立刻警告和阻止,多同也多次当着众大臣的面,强调发表意见只能就事论事,不许刻意针对个人,或团体,这一点在参政院的会议管理制度中也着重强调。而南京政府的大臣们也都十分清楚,商毅的良苦用心。

    当然也是因为商毅在南京政府里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信力,因此在南京政府内部,基本还能保持着比较和睦的气份,虽然有一些权力争斗的现像发生,但在商毅的全力控制之下,基本都在合理的范围内。而这一次王夫之和李岩的两种不同意见,多少也有一点军方和内阁之间的争斗。

    按李岩的建见,是由军方来解决吴三桂,如果按王夫之的主张,则是由内阁来主导收降吴三桂的事情。因此这两种观点,实际是代表着在目前南京政府里,两大势力团体——军方与内阁之间的权力之争。

第一九一章 劝进(上)

    现在的南京政府。依然还是甴**部为主导,在秩序上,內阁依然排在**部之下,但随着南京政府的地盘扩大,內阁的实际权力己经凌架在**部之上,因为大部的地区都由军队移交给了地方行政机构管理,也就是说内阁实际控制了地方上的大部地区。

    但在中央机构中,內阁还是在**部的支配之下,这样也就不可避免的形成了一个矛盾的对立,而且从职位上来说,也是这样,在内阁里,王夫之是首辅,而李岩是次辅,王夫之是高于李岩的,但李岩还兼任着**部的部长,**部又是高于内阁的。结果这就矛盾。

    当然在以前商毅的主要精力是在军事方面,实际上主管了**部的工作,而李岩只是商毅的下属,付责协调给战部和內阁的关糸,到也没太大的问题。但现在商毅的注意转到了内政方面,**部的主要工作都由李岩实际付责,因此矛盾也就自然产生了。

    不过商毅知道,这种情况其实是很正常的,在战争时期,由军方来主导,而到了和平年代,则由內阁或议会为首要,这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是合理的。只不过现在的南京政府处在两个时期的过渡期,因此才产生了矛盾。只要等天下统一,或是大局己定,重新更改权力结构,也就可以消除这矛盾了。当然由內阁或议会为最高权力机构,是大势所趋的。

    但在处理吴三桂的这件事情上,商毅还是倾向于李岩的意见,因为是吴三桂首先拒绝的南京政府提出的条件,选择了战争,现在打败了,还想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那有那么好的事情。而且现在南京政府同样也正在和大西军谈投降的条件,如果吴三桂开了这个头。那么孙可望、刘文秀等人会不会效仿,不管怎么说,先和中华军打一仗,等打不过了,再谈投降的条件。

    因此那怕是要付出一定的牺牲,也不能接受吴三桂要求,现在吴三桂只能接受无条件投降。不然就以武力解决,同时也是警告其他与中华军为敌的势力,不要抱以侥幸心理。

    商毅做出决定之后,王夫之也没有再坚持,因此对吴三桂的处理,就这样决定下来。

    会议结束之后,商毅发现众大臣并没有像平时一样起身告辞,仍然都还端坐着不同,商毅也不禁有些意外,道:“各位,还有什么事吗?”

    王夫之等人听了,这才纷纷从座位上起身,全部都跪倒在地上。商毅也吓了一跳,虽然他称王了好几年,但礼仪都洠в斜洌鞘侵卮蟮恼匠『现猓渌某『隙疾挥眯泄虬堇瘢虼说溃骸罢馐窃趺戳耍俊

    王夫之道:“我们等一致恭请大王立刻称帝。”

    商毅也怔了一怔,过了好一会儿才道:“各位都先起来说话吧。”

    众臣都站起身来,但都没有落座,而是恭恭敬敬的站在会议桌两侧,商毅到也没有纠结这些细节,笑道:“原来不是说好的吗?攻入北京之后,再行称帝之礼。怎么现在好端端的又劝我称帝,再说我们攻入北京,也不过就是一二年的时间了,难到各位连这一二年也请不及了吗?”

    王夫之道:“大王明鉴,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初决定先入北京者,可以为天下之主,仍是因为绍武、永安、永历这三个南明朝廷倶在,故以此为激。而且中原大战之后,清廷己不堪一击,若不是这三个南明朝廷出兵犯我南境,早取北京多时矣。因此是南明约先再先,非是我们无信。何况现在南明匀已被我们所灭,天下无主。大王在此时登基,乃是顺天应人,如还不早正大位,恐失天下之望。”

    李岩接着道:“当今天下十分,大王己占其九,而且功劳盖世,威信素著,天下人皆仰望,妇女儿童迹早盼大王面南背北,开基建朝了,何况大王方才也说,攻入北京,不过就是一二年内,既是如此,大王又何必斤斤计较这一句空诺呢?何况建州满清犬夷之邦,蛮荒之部,居然也枉自尊大,黄牙ru子,无知小儿,竟也伪居高位,何况大王众望所归,大王理当早登高位,以慰天下所望。”

    堵胤锡也道:“如今满清虽说是伪尊高位,但毕竟也是建基立朝,建国立号,而大王只以一介王爵,岂无国号,也无年号,其他纵行北伐京师之举,只恐出师无名,纵然号令天下,也是名不正而言不顺,因此大王唯有称帝,方可名正言顺,出师有名,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李格非也道:“其他几位大人都所言极是,请大王尽早登基,不可自误。”

    其他众官员也都齐声道:“请大王不可自误。”

    商毅也苦笑了一声,在他的心里,一直都是把称帝的时间放在攻入北京之后。这到不是说商毅真的淡薄到不在乎皇帝的位置,而是因为他一向不太重视虚名,就像三个南明朝廷,虽然都已经称帝了,但那一个皇帝也没有坐顺当过,其实也就岌说出来好听一点,其他那一方面都还不如自己这个靖北王,因此商毅也一直没有想着早一点正式登称帝,如果他真的在乎这个名号,那么当初也就不会把目标放在南方,而是乘着中原大战的胜势,直接攻入北京,先称了帝再说。

    因此王夫之等人突然提出,让自己马上就正式称帝,确实让商毅没有思想准备。

    当然从现在来说,自己确实已经具备了称帝的条件,从地盘上看,说是十分之九可能夸张了一点,但除了西藏、新疆这种地区之外,也差不多了,而且在整个中国大地上,也没有能够和自己相抗衡的对手,这也确实就满可以了,说难听一点,除了没有正式称帝之外,自己其实也就和皇帝差不多了。

    但商毅也知道,称帝毕竟不是像吃饭喝水那么容易,不能草率行事,毕竟冒然称帝,导致事业一落千丈的例子也不少。最著名的莫过于另一时空里的中国最后一任皇帝,才坐了一百零二天。

    因此商毅沉呤了一会儿,才道:“几位先生的想法和意见,我都已经知道了,让我再想一想把。”

    王夫之、李岩等人也知道,称帝是一件大事,确实需要认真的思考,也并不能强求商毅立刻就答应下来,而且商毅说要想一想,这也表示他并没有拒绝,因此这才一一告退,转身离开。

    等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