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第5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使清军的秩序撤底大乱。不少士兵为了尽快逃离战场,纷纷离开山道,想从山道两侧的野地里夺路而逃。而刀枪、盔甲、旗帜,各种车辆物资也扔得遍野都是。同时也还有不少在泥泞里挣扎的战马和清军的尸体。

    等到清军好不容易走到了山道的尽头,快要走上官道的时候,中华军绕到清军背后的另一个团突然从山道的两侧杀出,将清军撤底截断。

    其实这时清军的人数还有五千多人,但经过了一夜的战斗,又在泥泞的山路上挣扎了两个多小时,己经使清兵们筋疲力尽,而且还有不少人都是两手空空,别说是武器,就连盔甲都没有了,还拿什么来与中华军交战呢?因此清军的抵抗意志完全崩溃,纷纷举手投降。

    到中午十一点多钟的时候,战斗全部结束,进攻淄川县的清军被彻底击败,阵亡三千七百余人,被俘六千六百三十七人,逃跑的不足两千。而中华军的仅仅只阵亡了三百一十二人,另有二百三十四人受伤。

    这一次还夺取清军的战马三百五十七匹,火枪四百二十三支,火炮十二门,粮食二千余石,各种车辆五十三辆。而战场的清理一直到傍晚才结束。

    下午三时左右,师长杨汉中带领着一个团进了淄川县,见到了领导这次起义的谢迁等人。杨汉中首先对谢迁等人发动这次起义给予了很高的赞扬,由其是他们处死孙之獬,称为大快人心。

    而谢迁等人在淄川县的城墙上,也看见了一部份战斗的过程,再他们看来十分强大的清军在中华军的面前,几乎不堪一击,因此也对中华军的战斗力也佩服不己。同时中华军进城之后,军纪严明,对居民百姓秋毫无犯,和清军还有以前明军的作风完全不同,这也更让谢迁等人敬服。

    就在第二天,阿巴泰派遣的援军才赶到淄川县,在半路遇到淄川县的败军之后,才知道淄川县己经失守了,因此清军又退回到章丘县防守。

    攻下了淄川县之后,十四师一面将捷报上传到军部,一面继续向淄川县周边的地区展开了清剿。

    谢迁等人本来就是本地人,这几个月都是在这一带地区活动,对这一带地区也十分熟悉,并也有一定的声望,而且这时清军在这一地区的主力军队基本巳被消灭,因此中华军的进剿过程也十分顺利,各地几乎都没有进行什么有力的抵抗,不是弃城而逃,就是开城投降。第九军也连续收取青城、高苑、新城、邹平、长山等十余个县城。

    而这时第四军也渡过了大清河,首先由第二师直插济南北部地区;经过了两天的急行军;连续渡过土河、商河;袭取了济南府北部的重镇武定州;随后第四军的第十一师、第二旅也分别渡过大清河;攻克了蒲台、利津、沾化、滨州等地。到四月二十日的时候;济南府的东北地区己经都被中华军占领。

    接下来周少桓才开始调集人马,准备进攻济南。

    ――――――――分割线―――――――――分割线――――――――另外在充州一线上,童大勇向兖州南部的滕县和峄县发动进攻。

    滕县和峄县都位于兖州府的南部的地区,因为这时在兖州清军也收缩兵力,主要是驻守在兖州、济宁州、泗水一线,因此在滕县和峄县驻守的兵力并不多。中华军对这两个县的进攻十分顺利。

    付责进攻滕县的是第五军,从滕县西门攻击的是第八师的二十团,首先使用火炮对城墙进行了一阵轰击,随后三十二连开始向城墙发动进攻,这时城上的守军早己被火怉打散,战士们只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就登上了城墙,打开城,让二十四全部杀入滕县。

    而进攻南城的第八师二十团连火炮都没有使用,直接在城下用步枪组织起了密集的火力,成功的压制住了城墙上的防守,随后也攻上城墙。东门的战斗更为轻松;首先由爆破组炸开了城门;后续部队跟进杀入。

    三个城门都被相续被攻开,前后的时间相差还不到半个小时,滕县的守军立刻弃城而逃。整个战斗时间,也只有一个多小时。

    清军在峄县的防守更为空虚,因为峄县位于兖州府的最南端;基本就是清军打算放弃的地方,因此在县城里并没有清军的正式军队驻守,第十军到达峄县的时候,县城里的守军并未进行任何抵抗,开城投降了。

    到这时,山东军区发动的进攻济…兖的战斗己经过去了十天时间,山东军区两路出击,连续夺取了济南府东北,兖州府东南部的地区,合计约有十三个县,两个州,总面积约有二万多平方公里,歼灭并俘虏清军士兵二万五千余人。而且基本没有遇到清军的什么顽强抵抗,整个山东战役的开局也算是十分理想。

    不过这也和清军在山东的战略目地有关,由于害怕分兵,被中华军逐个击破,清军釆用的是紧缩防线,集中所有的兵力守卫兖州…济南一线。

    济南到兖州呈南北走向,正好是位于整个山东省的中心地区,相距不到三百里,自古以来,就是山东的核心地区,虽然中间隔着泰山山系,但经过千余年的发展之后,己经开凿出了一条官道相通,因此交通也十分便利。因此只要清军守住济南到兖州这一条防守线,不仅可以保住整个鲁西地区,而且还能成为河南、京师的一道屏障。

    阿巴泰选择的战术,是十分正确的,只是为了平定谢迁的叛乱,才出动罗壁的人马。在中华军的山东军区出击之后,清军对这条线以外所其他地区,釆取基本放弃的战术。

    而现在山东军区所夺取的地方,基本都在这一条线的东部,还属于山东半岛的边缘部份,对山东整区局势的影响并不大,只能算是清除了济南…兖州一线的外围驻点,想要取得战场上的主动权,必须突破这一条防线才行。

    战斗首先由兖州府这一面开始,由于攻取滕县和峄县的战斗都进行得非常顺利,第五军和第十军基本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因此童大勇也没有多做停留,立刻发动对兖州的攻击,由第五军为主力进攻泗水县,第十军进攻邹县,牵制清军的兵力。

    泗水县在兖州的正东,离兖州只有五十里,位于泗水河南岸,一但泗水失守,中华军就可以沿泗水一路西进,直取兖州。而邹县离兖州更近,不到三十里。而且正好位于从济南通向兖州官道向南的廷伸线上,一但中华军攻克了邹县,就可以从官道杀向兖州。

    李率泰深知,这两个县城是兖州东面、南面的门户,也是清军重点防守的地点,也绝不能像其他县城一样,轻易放弃。因此在他奉命守卫兖州府之后,就开始对这两个县城进行加强防守,在这两个县城的内外都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城外挖出层层的战壕和护城河,修建小堡垒;在城墙上增设炮台,并且在城内也建立了多重的防线,准备在中华军攻入城里之后,和中华军打巷战。

    在滕县、峄县失守以后,李率泰也知道中华军下一步就要来进攻泗水和邹县。因此又给这两个县城増派了人马。

    泗水的守将是陈锦,副将吴朝佐,守军有一万二千人,包括有火铳兵一千五百人,火炮三十余门。邹县的守将是夏成德、夏景海兄弟,守军一万人,有火铳兵一千人,火炮二十余门。

    同时李率泰在兖州府里也准备人马,随时増援这两个县城,并且又派人向济南的阿巴泰告急,请救阿巴泰出动神威营的人马,支援兖州府的防守。

第十五章 山东战役(三)

    四月二十四日;第五军开始向泗水县发动进攻。

    不过中华军在泗水县也遭遇到了山东战役开战以来,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虽然驻守泗水县的清军并非清军的新军,但也针对中华军的战术特点,做了不少的准备工作。

    阿巴泰是最早和中华军交战过的清军将领,也是中华军还是叫穆陵军的时侯,就在中华军的近代火力下吃过大亏的清将。在清廷入关之后,阿巴泰父子就一直付责驻守山东,这几年来山东一直没有大的战事,因阿巴泰不仅躲过了清廷两次南征的惨败,同时也躲过了朝廷的几次政治风雨。能够在山东安心的发展自己的力量。

    而且阿巴泰的两个儿子博洛和岳乐也都有相当的军事才能,在这父子三人的努力经营之下,现在阿巴泰己经拥兵十余万,山东也衍然成为他的封地一样。在代善和济尔哈朗先后失势之后,在皇太极时代并不突出的阿巴泰,反而成为清廷中权势最大的宗室力量。既使是多尔衮对他也不敢小视。

    不过阿巴泰到没有什么政治野心,能够守住这小半个山东省,在这一亩三分地里当个逍瑶自在王,就很满足了。因此多尔衮对阿巴泰也比较放心,同时还要倚重他的力量,守住山东,保障河南和京师地区。在组建新军的时侯,也不忘在山东也组建了神威营,并任命岳乐出任神威营统领。

    阿巴泰是深知中华军的厉害,而且自己面对的就是中华军的山东军区,早晚都有大战要打,因此在这几年的时间里,阿巴泰父子一面在努力的训练人马,一面也在研究应对中华军,以及守住山东的战略战术。

    在守住山东的大战略方面,阿巴泰父子制定了放弃鲁东,收缩兵力,扼守济南…兖州一线的方案。而在战术方面,阿巴泰也早就在研究学习中华军的战术,以从中找到应对的办法。其实比清廷建立新军,要早得多。因此尽管清军在山东的军队中,满八旗军的比例并不大,但整体的战斗力却并不差。

    中华军最大的优势就是火器犀利,无论是在前攻还是防守中,都可以拉开距离,给敌军造成杀伤,因此和中华军交战,必须首先不能被中华军的火力给压制住。而阿巴泰在山东没办法大批制造枪炮,但阿巴泰却制造了大量的弓箭来弥补。结果在山东的清军中,弓箭配置的比率很大,超过了一半以上。

    另外经过了与中华军的多次战斗之后,清军也确实积累了不少经验,也知道仅仅是固守城墙,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住中华军的进攻,因为中华军可以用火炮轰击、爆破等战术炸开城墙。而山东成立了神威营之后,开始真正系统的学习中华军的战术,清军也基本正确掌握了在城外挖掘战壕,垒泥砂袋,然后结合城墙的防守战术理论和实际的运用知识,而不在是过去那样,只学一个表像,结果是事而非。

    而在这一次泗水县的防守,清军也开始使用这一战术守城。不仅挖出的战壕;完全是按照中华军的标准设计;而且在战壕的后面;还垒好了两道用泥砂袋构成的护墙。

    面对着自己过去常用的防守战术,确实给中华军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因为战壕防守,垒泥砂袋,确实比单纯的城墙防守要好得多。

    一开始中华军仍然是使用火炮轰击,但清军的士兵都躲在战壕里面,火炮的杀伤力也就大幅度下降,因为这个时候的开花弹,爆炸的威力十分有限,主要是靠爆炸之后,弹壳的碎片和弹壳里的铁砂杀伤敌军,但很难穿透泥砂袋,除非是炮弹能落到战壕里,否则基本适不成多少杀伤。而一颗实心弹的力量虽然可能击穿几个砂袋的防守,但最多也只能造成二三人的伤亡。

    等火炮轰击一阵之后,军长乔克裕很快就发现效果并不佳,于是下令,派第十师的五十二团,向清军的阵地发动地面进攻。而且尽管中华军使用的火枪射程都在清军之上,但清军有战壕做掩护,在中华军没有进入自己的射程以来,都躲在战壕里不露面,伤亡也大大降底。

    而在中华军进入到清军的射程以后,清军才都开始露出头来,对中华军展开阻击。虽然清军的火枪不多;但増加了大批的弓箭以后;清军的火力也确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尽管阿巴泰在山东制造的这一批弓箭都十分粗糙,射程并不远,决不超过五十米,跟本就不能与湥Ьナ褂玫亩补啾龋揖蟛糠莸那寰勘际窃谘扒沟段浼贾螅嫜Ч馐苯鼋鲋荒馨鸭虼笾碌姆较蛏仙涑鋈ィ负鯖'有什么准头,但却胜在数量众多,数以千计的弓箭一起密集发射的打击效果,还是十分显著的。

    另一方面,中华军的战士一般都只有一件铁甲背心和头盔,身体的其余部位如手臂、腿等,都是不着甲冑,因此对弓箭的穿透力要求并不高,虽然说这批弓箭在三十米以外,基本不可能穿透铁甲,但如果直接对人的身体,就是钜离六七十米远,也可以造成一定的杀伤,只是伤势轻重的问题。而且虽然说这些部位都不致命,但中箭之后,士兵也就基本失去了战斗力。

    同时清军的防守阵地中,也还有一部份火炮火炮,清廷的火铳手们虽然不属于新军,但也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严格训练,至少将三段连射练得十分熟练,因此一排一排的开枪射击,居然也有了几分中华军的风釆。

    而清军的火炮干脆也不发什么实心弹了,除了几门用来发射飞击震天雷的臼炮之外,其余属加侬炮的,全部都发射霰弹。虽然射程并不远,但一炮下去就是一大片,也给中华军造成了大量的杀伤。

    而且这次战斗,第五军也确实有一些轻敌,认为先前进攻滕县和峄县都轻易取胜了,进攻这座小小的泗水县,还不是手到擒来吗?结果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遭遇到过去从未经历过的打击。

    担任进攻的五十二团,一上场就遭到清军的当头一击;在冲到离清军防线只有五十多米的距离时,被清军用乱箭+火铳+火炮的一阵乱射,火力之密集,确实是以前从未遇到过的,因此五十二团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而且队型又没有充份散开,结果进攻士兵们一下孑倒下了一大片,这一次进攻立刻就被打退了下来。

    接着五十二团又稍做调整,再度向清军的阵地发动了进攻,这一次五十二团吸取先一次的教训,将进攻队型充份的展开,但清军的火力依然十分密集,由其是箭矢,几乎密如雨点一样,而且是直射、抛射,什么样的射法都有,尽管中华军展开散线进攻,但仍然还是被清军打得伤死无数,坚持了半个多小时以后,还是又退了下来。

    而五十二团的团长在清查全团的损失时,虽然全团的伤亡超过了一千人。不过真正战死的士兵并不多,才只有二百多人,而受伤的士兵竟多达八百余人。

    指挥战斗的军长乔克裕这时也不禁有些吃惊了,看来泗水县的清军是做好了充份的防守准备,这一仗可并不那么简单。自己在战前确实有一些太过乐观了。

    不过现在进攻已经开始,仗也打到这一步了,不管清军的防线有多严密,也不能就这么放弃,而且乔克裕也不信,清军的防线真的是固若金汤。因此乔克裕又下令,改换第十师六十一团,继续向清军的阵地发动进攻。同时又命令炮兵团,不管有效没效,都向清军的阵地开火,掩护进攻的部队。并且又提醒六十一团,不要一味强攻,也要注意加強火力压制和掩护。

    尽管有炮兵的支援,而且六十一团也安排了压制清军火力的部队,在进攻中,也非常注意将队伍拉散展开,但在清军密集的打击下,六十一团还是无法突破清军的防线,一连发动了三次进攻,全部都被清军给打退了回来。

    而这一天的战斗也就这么结束了。在第一天的攻防大战中,清军成为取胜的一方,不仅城外的防线安然无恙,全军竞只战死三百零九个人,另外还有二百八十七人受伤。这样少的伤亡数字,在清军和中华军的交战历史中,还是绝无仅有的。

    在过去与中华军的战斗中,清军到也不是没有取得过守城战的胜利,但每一次守城战中,清军都会被中华军强大的火力,打得伤亡巨大,甚致伤亡比进攻的一方还要大,完全打破防守一方的损失会远远小于进攻一方的战场规律。有不少守城的战例,清军并不是守不住城,而是被中华军耗尽了守城的兵力,才靠成城池失守的。而这一次清军才总算是体验了一把防守的优势。

    因此泗水县的守将陈锦也十分高兴;立刻向衮州发回了报告这一天的战果。不过陈锦可不敢因为这一天的战果就认为可以守住泗水县了;还是请李率泰派兵支援泗水县。

第十六章 山东战役(四)

    第一天的进攻虽然受挫,但第五军退回到军营之后,查点人马的损失情况,发现结果其实并不像战场上表现的那么遭糕。

    如果是在以前,向这样激烈的进攻战中,阵亡的士兵至少也会在千人以上,但中华军的实际损失是,阵亡五二十八人,伤二千一百九十二人。而且受伤的士兵有八成以上都是箭伤,受伤的部位也都是手臂、腿部等非致命部位,有不少都只是皮肉伤,并未伤筋动骨。

    在中国古代军队的医疗条件十分落后,也不受人重视,几乎没有什么专业的军医,随军一般能够带上几个蒙古大夫,就算很不错了,除了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