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第4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搬到南京之后,府里的事情也都一切重新,由于众妻妾们携带来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在新督师府里一连清了三天,都还没有完全整理好。而其他的官员们也要各自回家安置新居,因此商毅索性就放了他们三天假,把家里全部清好,然后安心的来办公。

    不过搬到南京的第二天,商毅就开始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处理政务,因为从六月十一曰开始,各地的公文就发到南京,而不是杭州,现在己是六月十九日了,积累的公文也有不少。如果再不处理,恐怕会越积越多了。

    好在是战争停止之后,到也没有什么大事,商毅只用批示处理意见,然后就交付各部去办理。而商毅比较关注的农业问题都进行得不错,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春耕工作都己经完成,而且长势都很不错,因为这一带地区的水源丰富,也不怕天旱,在某些一年两熟的地区,差不多就要开始收割第一次了。

    另一个消息是,就在商毅离开杭州之后,航运公司派出前往日本、马尼拉的商队也都先后回到了杭州,而这一次直接商贸,收获十分丰厚,扣除运需、船舶等其他费用之后,盈利仍然达到二。三倍,比起以前等着生意丄门,高出了一倍不止。因此参加这次航行的商人全都赚了个盆满钵满。而航运公司也同样大获其利。

    而这一次主动贸易,也在杭州的商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效应,追逐利益是商人的天性,何况现实的例子就摆在眼前,因此也都纷纷报名,参加第二批船队,一下子就把第二批船队的舱位全定满了,就连第三批舱位。同时一些自家有船的商人也在考虑,是否也该联合起来,也搞一个航运公司,而另一些资本比较厚的商人也在盘算,自己是不是也造几条船,把货物直接运到海外去买。

    就在这时,只见周世奇、王夫之、李岩、李松晨、李格非等五个人一起来到商毅求见商毅,因为现在不是正式的办公时间,因此商毅在接待室里接待了他们。

    众人相见之后,各自归坐,商毅笑道:“不是有三天的假期吗?各位家里都安排好了吗?前一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现在好不容易闲下来,大家都好好休息一下,有空不访在南京转转;游玩一下。”

    周世奇拈着胡须笑道:“家里的事情,先前就有人来南京料理了,因此也不用费什么事情,其他琐碎的小事,慢慢整理也不迟,到是这一来十多天都没有治公,所以也都有些放心不下,故此我们几个人一起约来看看,是否有什么要急的事情没有。”

    商毅道:“要急的事情到是没有,不过好消息到有二条。”说着也把自己刚刚看到的农业丰厚和船队获利回归的消息对众说了一遍。

    众人听了,也都十分高兴,周世奇道:“农商之事,都是立国之根本,现在都可见获利,看来我们现在也益发兴旺了。”

    其他人也都道:“是啊,是啊。”

    商毅点了点头,道:“粮食丰收是好事,粮食的收购工作也大意不得,因为刚才我想起来,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都是我们刚刚占领,基层的行政机构还没有建立完善起来,只能征收粮食依然过去的那一批地方吏员,因此一定要加强监督工作,什么火耗、堆尖踢斗的事情,绝对不允许发生,一定要严查,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能轻恕。”

    王夫之道:“大人所极是,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徽细之瑕也不可不防,何况我们刚得湖北、湖南、江西三省,正是安稳人心,休养民力的时候,因此更是要防微杜渐,不可让前朝的这些漏习,再在我们的辖区內出现。”

    这时李岩在一边轻轻咳喇了一声,王夫之听了,立刻就哑然而止,而其他人也都不说话了。会客室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商毅这时也发觉气氛有些不对,笑道:“大家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有话就不妨直说吧,怎么这么吞吞吐吐的样子。”

    李岩道:“大人,我们一起来见大人,确实是有一件大事。”说着又看了一眼周世奇。

    周世奇立刻从椅子上起身,道:“大人,我们这次一起前来,是请大人称帝。”

    商毅怔了一怔,这到确实有些出乎他的意料。虽然商毅对称帝的计划还没有和众人正式讨论,但在平时的言谈之间,己经留露出过,等收复北京之后,再进行称帝的意向,怎么众人现在就提出来了。

    李岩也站起身来,道:“大人,现在明室己亡,南方虽有三个余藩,都是难成大事之辈,可见大明气数己尽,难以恢复。而清虏趁机倚仗兵势,入关侵犯,占我南北二都,欲效蒙古之故事,夺我华夏天下,役我华夏子民,天下危急,而大人以一己之力,率一省之众,独抗清虏虎狼之兵,屡战屡胜,收复南都,湖广、江西之地,力保南方不遭清虏涂炭,功高盖世,何况大人初进南京之时,万民齐呼‘万岁’之语,可见民心所向,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因此我们才斗胆越僭,请大人在南京称帝,登位大宝,以华夏正统,伐清复国,这样才名正言顺。”

    等李岩说完之后,其他人也都站了起来,一起向商毅施礼,都道:“我们也都是这样想的。”

    商毅沉默了一会儿,才道:“大家劝我称帝,是在杭州就想好了,还是到了南京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李岩才道:“实不相瞒大人,是我们大家到了南京之后,才发现南京百姓都有拥立大人之心,正是民心所向,也可见天意如此,不可违抗,因此才劝大人在南京称帝。”

    商毅又沉吟了一会儿,道:“先把这件事情先放到一边,我想问大家别外一件事情,大家想必都己经知道,南方的三个明室余藩打算组成连盟,与我们为敌。”

    这条消息众人到是都听说了,不过谁也没太在意,因为都知道南方的三个明室余藩肯定不是自己的对手,因此也纷纷点头,商毅又道:“那么各位认为,我们现在是应该改变战略,先取南方,灭尽明室余藩,再行北伐之举,还是先与明室余藩修复关糸,先灭清廷,再挥师南下,一统江山。”

    众人听了,也不禁都开始思考商毅的问题,过了好一会儿,王夫之才道:“大人方才所言,关糸重大,岂是仓促之间所能决定,因红还当从长计议。”

    李岩也道:“王先生说得不错,这件事情还要好好再商量一下,不是这一时半会就能决定的。”

    商毅点了点头,道:“那么各位请想,如果我现在就称帝,那么这件事情是否还需要商量呢?或者说我们还能与明室余藩修复关糸吗?”

    听了商毅的话之后,众人也都不禁心头一懔,南方的三个明室余藩,都是不思进取之辈,成不不了大器,而且各自內部都斗争得十分激烈,虽然商毅和永历、绍武发生过一些冲突,争夺,但这并不是障碍,因为连降清的都可以反正,还有什么不能解决呢?因此以商家军强大的兵势,再从中拉动一批人,也并不难和他们修复好关系。

    但如果商毅真的称帝,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南方的三个明室余藩,都是以正统自居,互相之间都不能相容;而现在商毅在名议上仍是明臣,尽管谁心里都清楚是怎么回事,但只要这层纸不捅破,三个明室余藩在面子上也就过得去,其他的一切也就都好说了。而一但商毅称帝,那么这最一层纸也就被彻底撕破,商毅和三个明室余藩就没有半点挽回的余地了。从那一方面来说,三个明室余藩都不可能和商毅共存下去了,也就意味着商毅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先南后北的方案。

    因此称帝看似简单,其实关系到商毅集团未来的战略发展计划,在场众人都是明白人,在还洠в蟹治龀鱿饶虾蟊保故窍缺焙竽系降啄且桓龇桨父靡恍┲埃绻褪チ搜≡竦挠嗟兀行┤艘捕家醯糜行┎欢跃⒘恕

    这时商毅又道:“今天大家来劝我马上称帝,我看多半都是因为昨天我们进城的时候,百姓们对我呼喊万岁的缘故吧。”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虽然没有说话,但样子显然也是默认了。商毅见了,点了点头,对门口的一个卫兵道:“去,把周琦主事请来。”

第一七三章 劝进(下)

    周琦一直都是付责安全工作的,他来了之后,众人都不自觉的让开,本能的离他远一点,因为结果干了这个差事之后,看谁都像是有问题的样子,因此众人对他有几分畏惧。虽然众人也知道在一个政权机构里,这样的部门是必须存在的,但从心里来说,还是比较排拆。

    其实商毅对安全处的人员管得还是十分严格的,可以询问,监视,但如果没有确凿的证人证俱,是不能胡闹抓人,更不能随意用刑。因此安全处的工作实际比锦衣卫要好得多,在暗中解决了不少问题,只是都没有公开。

    商毅道:“周主事,你对大家说一下,你们昨天调查的结果。”

    周琦点了点头,转向众人,道:“各位大人,经过我们从昨天到今天上午,一共出动了五十多名人手,调查了一百八十三个人,其中有一百二十二人参加昨天欢迎督师进城,而有十七个人被我们套出话来,承认在前几天里收了一两到五两不等的白银,在大人进城的时候,带着众人称大人‘万岁’。我们又顺藤摸瓜,去找背后的主使人,结果有两个不见踪影,一个己经死亡,因此这线索暂时断了。”

    众人听了之后,也都面面相觑,意识到这里面确实隐藏着一个阴谋。

    商毅道:“虽然这条线索断了,但结果很好猜,除了清廷的谍间人员之外,绝洠в衅渌恕6乙坏蚁衷诔频郏厝缓湍戏降娜雒魇矣喾窠唬庋焕次颐墙挥衅渌难≡瘢荒芟饶虾蟊保仍虿宦巯饶虾蟊保缺焙竽险饬礁龇桨傅降啄且桓龆晕颐歉欣郧逋⒗此担隙ㄊ窍M颐茄≡裣饶虾蟊钡摹R虼苏庋坡郏獯谓堑氖虑椋导示褪乔逋⒃诒澈蟛呋帐刮颐锹砩铣频郏肽戏蕉窠唬ハ喙セ鳎呛米沼胬!

    等商毅说完之后,众人也都长长出了一口气,谁也没有想到,这里面还隐藏着这么多事情,而且众人居然都差一点就钻进了这个套里。

    商毅接着又道:“我也知道大家这一番心意,都是为了我好,皇帝谁都想当。我当然希望能早一天穿上龙袍,面南背北。而各位也随我辛苦了四五年,也都想着早日功成名就,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啊。我们首要的大敌,还是北方的清廷,现在清廷尚在,就算免强称帝,也是名不属实,因此我现在也可以正式决定,等攻破北京,彻底击败清廷之后,再谈称帝的事情。大家以为如何呢?”

    其实这个决定也是商毅刚刚才确定下来。从杭州到南京的一路上,商毅都在衡量比较,先南后北和先北后南这两种方案那一个更好一些,但一直都没有做出最的选择,不过在得知了清廷的这个阴谋之后,却帮助商毅做出了选择。

    不要去做对敌人有利的事情,因为敌人正希望你那样去做。

    因此在两难选择的情况下,既然清廷希望商毅选择先南后北的策略,那么商毅也就该反其道而行,选择先北后南。先和南明各朝廷搞好关系,全力对付清廷,等打进北京,灭掉清廷之后,再称帝登基,既而挥兵南下,一举统一天下。

    这个决定可以说是关系到商毅集团未来走向的重大决策,不过众人都没有异议,一个是理由都十分清楚了,同时众人对自身的军事力量还是有充份的信心,先灭掉清廷,也不过就是晚几年罢了。另外从众人的心理来说,也都希望先灭清廷,后取南方。因为清廷毕竟是异族,而南明都是自己的同族,正是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晦。还没先打败异族人,自己先自相残杀起来,怎么也说不过去,等掉了灭清廷之后,那就是中国内部的事情了。

    同时众人也都对商毅的决定佩服不己,因为对任何人来说,称帝都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有多少人在这个时候都是利令智昏,一听部下的人劝进称帝,就立刻动心,也不管时机成不成熟,立马开始进行,反正什么也听不进去了。就算不对,也是将错就错。而商毅在面对这个诱惑的时候,还能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果断的拒绝这时称帝,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周士奇首先道:“既然大人这么决定了,我们自然是无议,那么一切就按大人所言。”

    其他人也都纷纷赞同道:“是啊,是啊,一切都按大人所言吧。”

    商毅见众人都同意,也点了点头,又道:“大家不妨都想一想,应该怎样和南方的三个明室余藩修复关系,既能够稳住他们,别在我们背后捣乱,又要让他们知道,可不是我们怕了他们。”

    就在这时,李松晨道:“大人且慢,依在下之见,大人虽然不称帝,但也应该称王,可独立开府设官,如此也好名正顺言,管理南京。”

    他这么一说,其他人也都纷纷赞同,李岩也道:“李管事说是,现在大人己有两湖、南直、浙江、山东五省之地,而且大破清虏之功,如此功绩,也足以称王。”

    商毅是注重实利,而不看重虚名的人,虽然在他看来,称帝、称王、包括现在的督师,其实都没有什么不同,不过就是换个马甲罢了,但在中国古代,称帝、称王却完全是两码事,虽然称王也同样可以设置官员,同样发号施令,但在名议上,却比皇帝要低一级,尽管是有点越僭,但还是在可以回旋的范围內。

    另一方面,现在商毅虽然挂着督师的官职,但他的爵位还是一个临邑候,而在南明三朝中,公爵几乎己经到了泛滥的程度,三个朝廷加起来的公爵己有十几个,候爵更满天飞,而清廷除了宗室的亲王之外,还封了三个异姓王爵,相比之下商毅的这个候爵也确实有些拿不出手去。因此这时称王,到也说得过去。另外商毅称王之后,也可以正式设立官职,使用明朝的官职名称,众人也都可以名正言顺的当官了。

    商毅见众人的兴致都这么高,也不好违缪大伙,而且也可以提前过一过当王爷的癮,于是也点了点头,笑道:“既然大家觉得称王合适,那就称王吧。那么大家觉得称什么王好呢?”

    李岩道:“大人收复南京,功高盖世,而南京古称金陵,因此依我看可称金陵王。”

    李松晨摇了揺头,道:“依我看两字王不足以显大人之功,当称一字王,南京古为吴越之地,因此可称吴王或越王,或者以湖广之名,称楚王亦可。”

    原来在中国古代,称王也不是说啥王都一样,有一字王和二字王之分,一字王是亲王,一般要说,只有宗室才能受封一字王,而二字王只能算郡王,大臣最高也就到这里了,因此一字王的地位要高于二字王的地位。

    商毅见都己经为一字王还是二字王争起来,也不禁苦笑了一声,道:“各位,我看一个字,二个字都无伤大雅,反正都是一个暂时的称号,既然我们决定先北后南,我看就叫平北王,或者是扫北王,也让天下汉族百姓知道我们称王的用意。”

    众人听了,也都觉得这样不错,因为商毅说的对,称王只不过是个权宜之计,用平北王做称号,也可以表示商毅对清廷作战的决心,对号招天下百姓也有一定作用,反正打进北京之后就称帝了,回头再打南方,也用不上这个称号了。因此也都同意。

    这时王夫之道:“大人,取北伐收复之义为尊号,如此甚好,但平字过于直白无奇,用之不雅,而扫字亦有丧除之义,二字均为不妥,依在下之见,不如称靖北王。靖者,安也。《诗经?周颂?我将》中有‘日靖四方’之语,皆为贴切。”

    李岩首先道:“靖北二字,用得很好,我看就称靖北王。”而其他人听了,也都纷纷赞同,认王夫之说得很好,就该叫靖北王。

    商毅也不仅有些无语了,不过王夫之到不愧是大学者,一个“靖”字也可以扯出这么多典故来,但就为一个字,至于这么复杂吗?不过既然众人都同意,商毅也就没有反对,因此尊号就这决定下来。

    不过要称王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同样也要挑好曰子,筑台祭天等等一大堆程序,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商毅要称王的消息传开之后,也引起了一番轰动,内部的官员,军队当然都是举双手赞同,因为商毅称王之后,众人也就都有正当的官职名份。而商毅的妻妾们同样也是欢喜不巳,称王就要立王妃,有正妃也有侧王妃,可比督师夫人高贵得多。甴其是明石姬和陈圆圆,都是妾室的身份,也都一跃成为侧王妃,说出去也好听多了。

    但在商毅的统治区内部,各方的反应也是不相同,向浙江、山东这些地区,统治时间长,人心己经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