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定国道:“我承认你确实是一个好官,只可惜在朝廷中好官的,都是做不长的,我看你要么就是被朝廷迫害而死,要么也会和我们一样,从贼造反。”

    商毅也不禁哈哈大笑,道:“说得好,但你怎么又能断定,我只有这两条路可走,说不定我还有第三条路可以走呢?”

    李定国凝视看商毅,又过了好久,才道:“商大人,你的心意我以经明白了,但八大王与我有救命之恩,我绝不能弃之而去。”

    商毅点了点头,笑道:“很好,知恩不忘报,不离不弃,重情重义,我果然没有看错你。如果要是你立刻就投降了,我反到会看不起你。不过我今天所说的话你记住就行了,那一天你想通了。可以随时来找我。”说着,又命人将李定国带下去看押起来。

    商毅起身在屋子里走了走,随手拿起一本黄历,发现今天是八月初九了。商毅心中一动,目光看向北方,喃喃道:“今天就是崇祯十六年的八日初九啊。应该不会变吧。”

第六十章 庄妃

    虽然己是夜深,但临清宫的暖阁里还是亮着灯火,在窗影上摇曳着的,依稀是两个女人的身影。

    因为这时还是八月初的时间,暧阁里并未生火取暧,但皇太极的正宫皇后哲哲,依然习惯的坐在炕头。而在她侧座的是一名宫装少妇,姿容秀美,娇俏妩媚,正是皇太极最喜爱的宠妃庄妃。

    庄妃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的次女,姓博尔济吉特,名布木布泰,小名大玉儿,是皇太极后宫五宫中,永福宫的主人,也是皇太极的九子褔临的生母。因为她是皇后哲哲的亲侄女,因此皇太极如果不留宿在临清宫或是永福宫的时候,她就经常来找哲哲聊天,有时还说得很晚。不过这时暖阁里只有这姑侄两人,洠в幸幻嘣谏肀咚藕颉

    哲哲道:“玉儿,你估莫着范学士能向皇上提吗?”

    庄妃道:“姑姑,他一定会提。因为满朝的王公大臣,也只有范学士能够向皇上提这件事,而不会引起皇上的怀疑,何況范学士只是向皇上建议立储,而绝不会建议立谁,因此皇上更不会怀疑到他的头上来。”

    哲哲点了点头;道:“你想的确实比我周全,但我还是担心,就算皇上下决心立储,但就一定会立福临吗?会不会又立了别人,那么我们费了这一番功夫,岂不是为旁人做了嫁衣。”

    庄妃道:“姑姑,你放心吧,如果再过几年到是不好说,但如果皇上马上就立皇储,我敢保证,一定是会立福临的。”

    哲哲还是皱了皱眉,道:“若是让皇上在福临和博果尔之间选,我想皇上一定会选福临,因为福临不但比博果尔大,而且还聪明得多,但这不还有个豪格在吗?虽然他母亲出身低微,但豪格必竟以经是成年人,而且这些年以来,又立了不少功劳,也颇受皇上的赏识,现在都封了亲王,我就怕我们这一番布置,结果反到是便宜了豪格。”

    庄妃微微一笑,道:“姑姑想得太多了,皇上若是要立豪格,早几年就可以立了,也不会等到现在。而且他的母亲继妃也早该提升,关睢宫都空了二年,虽然继妃出身出身低微,但到底也是皇长子的生母,熬了这么多年,执掌一宫也不为过份,如果皇上真有心立豪格为储,断不会对她还不闻不问。除非……”

    她顿了一顿,才又压底了声音道:“除非皇上知道自已大限将尽,国需长君,或许还有可能,但现在皇上以为自己的身子骨还硬朗,因此是绝对不会立豪格的。”

    哲哲的脸色变了变,终于也点了点头,道:“其实你说的这些道理我都明白,只是这心里就是放不下。三年前皇上在锦山大战时突然流鼻血不止,差一点把我吓死,如果那个时候皇上就去了,只怕这皇位早就被豪格坐上了,那这宫里头那里还有我们娘俩立足的地方,幸好是你机灵,隐瞒了皇上的病情,才拖到今天。说实话这三年以来,我一直都提心吊胆,生怕那一天皇上就突然撤手去了。”

    哲哲的话也触动了庄妃的心里,幽幽叹了一口气,道:“是啊,这三年以来,我们不知花费了多少功夫,寻找了多少灵丹妙药,只是为了拖着皇上这一口气。但现在大师父也说,他们以经无能为力了,别看皇上表面上看着壮实,其实也是有一天算一天,随时都有可能倒下去,说实话,姑姑不放心,我其实也是不放心,只是我们再也拖不下去了;才不得不想了这么个办法。明知是冒险,但也要试一试。”

    哲哲也苦笑了一下,道:“说不了那么许多,这三年里,你也费了不少心血,一面要教导好福临,一面又要伺奉好皇上,还要督促大师父他们配药,唉!但愿老天爷睁眼,就保佑我们一回吧!”

    庄妃也苦笑了一声;道:“汉人有句话说得很好,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把能说的事情以经都做了,现在也只能看老天爷的了。”

    ―――――――――分割线―――――――――分割线―――――――――明崇祯十六年,清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九日。

    虽然以是入秋,但在午间时分,依旧是骄阳似火。而永福宫外绿阴摇曳,蝉声阵阵。庄妃正躺在凉榻上闭目养神。猛然只听宫外有人高喊道:“皇上架到。”

    庄妃猛然睁开眼,从榻上坐了起来,匆匆理了理衣服,带着一干宫女太监迎了出去。

    只见皇太极一脸倦色的走进了永福宫。庄妃赶忙上前施礼,道:“皇上吉祥。”

    皇太极摆了摆手,笑道:“起来吧,这都入秋了,想不到天气还是这样热,还是你这永福宫里荫凉。”说着带头走进屋中。

    庄妃忙和一干宫女太监们也进了屋,请皇太极在榻上坐下。庄妃赶忙拿了一个坐垫,让皇太极半躺在榻上,然后在侧坐陪着。

    皇太极将自己胖大的身躯半躺半靠在榻上,也觉得舒服了不少,长出了一口气,道:“议论了一个上午,真是累得紧,头也晕,眼神也不灵光了。看来还是老了,今天也不知怎么?半边身孑都有点儿发木。”

    庄妃听了,也不禁一脸忧色,道:“皇上,赶紧传御医来请脉吧。”

    皇太极摇摇头,道:“朕洠拢皇巧狭四昙停τ行┎患冒樟恕U庖磺肼鲇忠萌宋薅瞬乱闪恕>筒灰嗍铝恕!

    庄妃依然忧心忡忡道:“国事繁重,皇上日理万机,龙体要紧,还是请御医来看看吧。”

    皇太极抬头扫了宫里一眼,道:“福临呢?怎么不见他?”

    庄妃见皇太极将话头差开,也不好再强求请御医来,只好答道:“他去范大学士那里听讲去了,这会还没有回来呢?”

    皇太极道:“哦?朕到是忘了,但这天太热了,我看今天就算了,让他回来吧。”

    庄妃笑道:“那怎么成,这么大热的天,皇上不是照样也升朝议事吗?天热一点怕什么?皇上的龙子日后都是要为大清开彊扩土,建基立业的,如果这么点热都受不了,那么日后又怎么能成大器呢。”

    皇太极听了,也不禁心中一动,若有所思。这时一个太监进来,道:“皇上,今儿的拆子都以经准备好了,皇上看放在那儿?”

    皇太极道:“就拿到这永福宫来吧,朕就在这里看。”

    “不可。”庄妃猛然高喊了一声,叫住了转身欲走的太监。然后转头对皇太极道:“报阅奏拆仍是国家大事,理当是在御书房或是皇后的临清宫里,岂能拿到臣妾的永福宫来。还请皇上收回成命。”

    皇太极怔了半响,终于苦笑了一声,摆了摆手对那太监道:“就拿到御书房去吧,朕现在想要休息一会儿,晚膳之后再过去,到时候你们再安排着伺候吧。”

    那太监退出永福宫之后,皇太极笑道:“朕不过就是图你这永福宫里荫凉,不想到御书房里去受热,想不到连这一点你都不能体谅一下。”

    庄妃这才道:“不是臣妾不体谅皇上,而是自古后宫干政,都是不详之兆,何况皇上是圣明之主,臣妾担当后宫干政的罪名是小,但影响皇上的一世英名却事关重大,臣妾又怎么能不替皇上着想一二呢?何况御书房里也有人伺候着,未必比臣妾的永福宫里差呀。”

    皇太极道:“那么朕晚上到御书房去批阅奏章,让你去伺侯,你是去还是不去呢?”

    庄妃道:“伺候皇上,仍是臣妾的本份,自当听从皇上的吩咐。只是晚上臣妾可只去伺奉皇上的饮茶消点,铺纸研墨,或者是给皇上捶背捏肩,至于奏拆上的事情,臣妾可不敢参与,皇上也不要拿那些事情来问臣妾。”

    皇太极又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道:“以你的聪明,若是帮朕,也能省了朕不少功夫,偏偏不肯帮朕,让朕多操了不少心。”

    庄妃笑道:“其实皇上心里比谁都明白,那里还用得着臣妾来帮忙呢?”

    皇太极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挥了挥手,对旁边的宫女太监道:“你们都退下去,我和你们的主子的话要说。”

    所有宫女太监都退了出去,整个屋子里只有皇太极和庄妃两人,庄妃赶忙站起身来,恭恭敬敬道:“皇上有什么要说得,臣妾在听着。”

    皇太极微微一笑,把庄妃拉到榻上,坐在自己的身边,一手搂着庄妃的纤腰,道:“前几天,范大学士劝朕早立太子,以安人心,朕想了几天,也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该立太子的时候了。你可知道朕想要立谁呢?”

    庄妃只觉心跳加快,知道是到了紧要时候,但仍然不动声色道:“策立太子,仍是国之重事,皇上圣明,自有定论,臣妾又怎敢乱猜呢?只是这是朝廷大事,臣妾只是后宫一女子,皇上可不要先对臣妾说。”

    皇太极呵呵一笑,道:“当然要和你说,因为朕以经想好了,明天就传旨,立福临为太子。你是福临的母亲,朕自然要先告诉给你知道。”

    庄妃的身体也不禁一颤,多年以来盼望的事情,现在终于能够实现了。

第六十一章 国事家事

    “十四哥;这可怎么办啊?八哥这是明摆着要向我们二白旗下手了。”多铎一边来回在屋子里走着,一边忿忿不平的说着。

    多尔滚却坐在椅子上,慢条斯理的道:“你先坐下,别老在我眼前晃来晃去,弄得我眼晕。”

    多铎一步窜到多尓滚面前,道:“十四哥,现在都是什么时候了,你到是还沉得住气,别以这次八哥洠в卸愕恼灼欤憔湍芄欢愕霉ィ乱淮尉突崧值侥懔恕!弊酚侄宰诙喽錾肀叩陌⑵敫竦溃骸笆纾闼凳锹穑俊

    阿齐格也道:“是啊,十五弟说得对,要是我们再这忍气吞声下去,两白旗早睌都会被八哥削光了,我看咱们索性就招集人马?带兵杀进宫里去,和八哥拼了。”

    原来在几天以前,皇太极以阿齐格咆哮金殿,对自己狂妄无礼的罪名,削去了他六个牛录;又以多铎败坏风化,有损宗室体面的罪名,也削去了他六个牛录。

    阿齐格,多尔滚、多铎三兄弟是一母所生,因此互相之间十分抱团。多铎和阿济格都属于镶白旗,多铎是旗主,镶白旗一共有五十八个牛录,是八旗之中最大的一旗,其中属于多铎和阿济格私人的,各有十五个牛录,再加上多尔滚的正白旗,三兄弟一共掌握着九十八个牛录。而皇太极掌握的二黄旗加上大阿哥豪格掌握的正蓝旗三旗,也才有一百一十七个牛录,因此现在阿齐格,多尔滚、多铎这三兄弟也成为皇太极的心腹大患。而皇太极也想方设法,削减他们三人的势力。这次削去多铎和阿济格十二个牛录,就是一个信号。

    不过由于清朝目前的特殊制度,各牛录都是各贝勒亲王的私人力量,十分敏感,因此在皇太极继位的时候,还当众发誓不能随便没收其它旗主的部下牛录,即使旗主有罪被罚交出部下牛录,交出的牛录也只能在本旗内分配给其他领旗贝勒,以求得各旗的支持。虽然皇太极现在是皇帝,但如果没有说得过去的正当理由,也不能随意削减其他人的牛录。

    在阿济格,多尔滚、多铎三兄弟之中,多尔滚最工于心计,喜怒不形于色,知道现在皇太极要对付自己,因此凡事都十分小心,不让皇太极抓住把柄,但阿济格性格粗鲁,脾气暴燥;多铎年轻气盛,缺少城府,平时行事又荒诞无稽;结果十分轻易就让皇太极抓住了小辫子,名正言顺的削减了他们的牛录。

    多铎和阿济格自然不服气,于是都来找多尔滚商议对策。

    他们兄弟中以多铎年纪最小;一向以多尔滚马首是瞻;而阿济格虽然年长,打仗是把好手,算是目前满清的第一猛将,但是个有勇无谋瓜的人,想主意,出点子,还是要找多尔滚。因此多尔滚才是三兄弟中的决策者。

    听到阿济格的话之后,多尔滚哼了一声,道:“杀进皇宫里去?说得到是容易,只怕还没等你聚齐了人马,早就被八哥把你抓了起来。八哥如果这么容易就被收拾了,当初那轮得到他坐上那个位置去,只怕早就被三哥或者是阿敏给拉下来了。现在咱们一共才两旗,而八哥加上豪格,一共有三旗,还有三大营的精锐人马,就算二哥和济尔哈朗两不相帮,我们也不是对手,和八哥翻脸,那不是找死吗?”

    听了多尔兖的话,阿济格也不禁有些泄气,他刚才说的其实也只是一时的气话,虽然阿济格性格粗鲁,有勇无谋,但毕竟是在皇太极的积威下过了十几年,深知皇太极的手段,因此也对他十分尊畏,真要叫他和皇太极翻脸动手,他还真没有那个胆子。被多尔滚这么一说,也垂头丧气,不说话了。

    多铎本来就一向听多尓滚的话,见阿济格被多尔滚说得哑口无言了,他也无话可说,只好道:“那怎么办?难到就这样算了不成。”

    多尔滚泠笑道:“又算了又能怎么办?我告诫过你们多少次了,要你们平时收敛一点,你们都当了耳边风,现在明白我这都是为了你们好吧?这次就当是个教训,下次小心一点就是了,现在都先忍着一点吧。”

    多铎也洠в谢八盗恕6⒓酶裼值溃骸爸皇俏颐且痰绞裁词焙蚰兀俊

    多尔滚信心十足的道:“你们放心吧,时间不会太久,八哥现在都是年过五十的人了,还能有几年的奔头,而我们才都三十出头,还等得起,等几年之年,就算八哥还没有归天,但也会有老了,不中用了的时候,那就是我们的出头之日了。”

    虽然这个答案并不能让阿济格和多铎满意,但总算也是一个办法,何况现在除了多尔滚的这个方法之外,也没有更好的法子了,因此两人也只好点头同意,三个人又商议了一番,阿济格和多铎才都各自告辞回府去了。

    他们两人走了以后,多尔滚也不禁苦笑了一声,虽然他是这么劝阿济格和多铎,但自己心理其实也一点底都没有,自己确实比皇太极年轻,能够等得起,但现在却是皇太极一手遮手,这次削减阿济格和多铎只是第一步,而还有更多手段会接连不断的使出来,自己应付得了吗?只怕还没等到皇太极老到不行的那一天,自已就先以经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这时外面忽然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音,多尔滚不禁皱起了眉头,以经这么晚了,下人们怎么还弄出这么大的动静,他正要开口斥责,只听有人道:“皇上有旨,招睿亲王入宫晋见。”

    ―――――――――分割线―――――――――分割线―――――――――“混帐,你以经是出了嫁的人,怎么能还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呢?现在色尔古伦是你的丈夫,你不回蒙古去,还能再盛京住一辈子吗?何况这又是皇上的旨意,连我都做不了主,那里由得你任性。”阿巴泰看着眼前的女儿,有些恼火的说道。

    虽然以经成亲五年了,但乌雅札兰实际还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女,而且一向被阿巴泰娇惯,任性使气惯了,因此堵着气道:“我不回去,说什么我也不会回蒙古去。我也没有那样没用的丈夫,阿玛你做不了主,那么明天我就亲自进宫里去找皇叔说,就是死,我也不回蒙古去了。”

    阿巴泰又气又怒,大吼道:“你还嫌给我丢的人不够吗?还要再到皇宫里去惹祸?是不是也想让阿玛我和你十二叔、十五叔一样,被皇上重重责罚一顿,你就满意了呢?”

    原来在皇宫里被皇太极说了一通之后,阿巴泰也只好回家,招集自己的福晋、女儿、儿子,商议什么时候把乌雅札兰送回蒙古的夫家去。但乌雅札兰却说什么也不愿意回蒙古去;结果父女两人都犟上了,于是阿巴泰也禁不住厉声训斥起女儿来。

    乌雅札兰长到十八岁,还从来没有被阿巴泰这么严厉的训斥过,顿时也觉得十分委曲,一头扑到另一边母亲的怀里“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抽抽搭搭道:“额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