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重塑盛唐-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颇为偏僻,但也常有小股匪兵,烧杀抢掠。于是,家父便将他们中的青壮集中起来,授以武艺,以作护庄团丁。这些团丁按照当年军中的规矩,刀不离身,枪不离手,是以让陛下受惊也。”

    海无影一听,又兴奋起来:“爱妃,你们庄中现有多少团丁?”

    “陛下,在臣妾离开时,大约有四百人,分为四队,由臣妾的两位兄长、一位堂兄以及公选出来的一名团丁担任队长,现在应该更多了吧。”

    “四百人?”海无影下意识地点点头,暗自想道:“这倒是一股可以借用的力量,可惜人数太少。”

    “正是。”郭秀蓉自豪道:“自从护庄队成立后,老爷岭一带的山贼就基本上绝迹了。”

    “恩,做得不错。爱妃,继续。”

    “是,陛下。”郭秀蓉继续讲道:“岐墨道长来了后,臣妾才知道,原来我郭家乃是楼观的一支。一年前,道长再次来到山庄,这一次,道长的心情似乎很好,连连提及,我朝有希望了。接下来就是陛下驾临,应了‘贵客’一说。之后的事情陛下就知道了,只是其中的原委臣妾也并不清楚。”

    一直在认真听故事的孟才人道:“陛下,这其中的关键人物应当是岐墨道长所说的‘那人’,此人神通广大,竟然可以左右楼观一脉,却不知是何方力量?”

    “神秘之地?”海无影想了想道:“我们也无需猜测,郭妃说了,这几日那岐墨就会来找朕,到时自可见分晓。”

    “陛下高见。”两女一同吹捧道。

    难道岐墨道长或者是“那人”在一年前就能知道自己会穿越?如果自己就是那名贵客,那自己是不是岐墨所说的可以拯救大唐之人?他口中的‘那人’又是谁?神秘之地又是何方圣神?

    一连窜的疑问在海无影脑海中一闪而过。

    不过,海无影可以确认一点,无论是楼观还是郭家,乃至于楼观后面那处神秘之地,都是友而非敌。

    “好了,故事听完了。”海无影笑道:“两位爱妃,接下来,我们继续我们的功课吧。”

    “功课?什么功课?”

    海无影并未出声,双手一伸,分别摸向双妃的胸部,手指微动,在一点红蕊中轻轻地搓揉起来。两女脸色一红,哪里还不明白海无影所说的功课是指何意?

    大被之下,又是一番春色,随即,一阵阵**之声在武德殿内回荡。

    距离大明宫西门约一千米开外的昭化坊南侧,有一处气派有加的府邸,从横匾上可以看出,这是杨府。

    三天后的傍晚时分,杨府门前走来了两位身着道袍之人。左边一人年纪轻轻,约莫十七、八岁,身材适中,长得是浓眉大眼,颜面如玉,器宇不凡,但若仔细看去,双眼却是朦朦胧胧,似是没有睡够一般。右边一人则是长须飘然,颇显仙风道骨,年纪约在五十上下。

    “这里就是杨复恭的府邸了。”年轻道士看了看门匾道:“岐墨道长,我们进去吧。”

    “好。”

    俗话说得好,宰相门前七品官,要进宰相之门可不是那么容易之事,何况这座府邸还是权倾朝野,比宰相还要威风的杨复恭之府。

    只不过,这些门卫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钱财。

    在付出了十两纹银的代价后,一幅王羲之的真迹摆在了杨复恭的书房内。

    对于收集古人字画颇为着迷的杨复恭当场大喜,立即对传信的管家杨立本道:“让送画之人入内。”
第十五章 行贿
    第十五章 行贿

    “杨大人,贫道这厢有礼了。”岐墨入内后,和年轻道士一起,向杨复恭行了个道家之礼。

    “两位道长,请坐。”杨复恭心情甚好道:“杨立本,上茶,上好茶。”

    “是,老爷。”大管家杨立本下意识地看了看桌上的墨宝,心道,这是什么字画,竟然让老爷欣喜若狂,还破天荒地请两位素昧平生的道人入座饮茶。

    岐墨坐下后道:“杨大人,这幅墨宝乃是书圣王羲之为数极少的真迹之一,不知大人是否中意?”

    杨复恭笑道:“本官附庸风雅,偏好古人墨迹,对于王右军之真迹自是万分期盼。两位道长,本官在此谢过了。”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其代表作为《兰亭集序》,后因官拜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王羲之博采众家,独成一体,创造了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王体书法”,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到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王体书法的出现,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能够发现书法美,而且还能将书法之美表现出来。后来的书法家几乎没有不临摹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之美誉。

    和其他书法家相比,王羲之的墨宝几乎没有真迹传世,后世所见的全为各朝各代的临摹本。哪怕是在离东晋只有三、五百年的唐代,同样也几乎看不到王羲之的真迹。就连唐太宗也有骗取《兰亭序集》真迹的经历,足以见得王羲之的真迹是何等珍贵。

    这就可以理解权势熏天的杨复恭看见这幅墨宝时露出的狂喜之情了。

    岐墨微微一笑道:“杨大人何必言谢,贫道乃修道炼丹之士,但也知道宝剑赠烈士,红粉赠佳人,这幅《初月帖》虽然没有《兰亭序集》有名,却也是世间罕见之物,而大人精通文墨,实为与此帖相得益彰之唯一一人也。”

    “好,好,道长,说得好。”杨复恭脸上的笑容始终没有断过。这杨复恭虽为阉人,但自小苦读诗法之道颇有见解,如果放在后世,一定是鉴宝圈内的大拿。是以,杨复恭一眼就能看出,桌上的《初月帖》确是真迹。

    这时,杨立本已经冲好了一壶上等的茶水,给屋里之人各自倒了一杯。

    “两位道长,请。”杨复恭伸手做了个饮茶的手势道:“这是蜀中进贡的特等蒙顶石花,产于剑南雅州蒙山之巅(现四川省雅安蒙山顶)。”

    “谢大人。”岐墨喝了一口后便赞道:“好茶,不愧为蜀中贡品也。”

    杨复恭点点头,对杨立本道:“杨立本,你先下去吧。”

    “是,老爷。”

    杨立本知道,送礼之人必定有事相求,既然自己收了两位道长的好处,当给他们以方便,随即离去。

    “二位道长,敢问道号?”

    岐墨道:“贫道法号岐墨,这位是贫道师侄希夷。”

    “岐墨道长,看上去有几分面善,本官与你见过?”

    “大人,贫道与大人有过一面之缘,不然也不会贸然前来了。”

    “是吗?”杨复恭想了想道:“见谅,本官想不起来了。”

    “大人,您这是贵人多忘事。”岐墨笑道:“一年前,贫道云游天下时到过凤翔郊外的郭家庄,正好遇上大人和圣上在庄中做客,那郭家庄庄主知道圣上崇尚道教,便让贫道作陪。当时,贫道虽然不知道大人身居何职,却也能看出,圣上是极其依赖,极其信任大人的。后来,郭庄主才告诉贫道,大人乃是我朝第一良臣,杨复恭杨大人也。自此,贫道心里便时常惦记着大人的风采。”

    “哈哈,原来是故人也。”杨复恭终于想起,在郭家庄吃饭时确实有一名道士作陪,只是相貌却记不清了。

    “与大人相识,实乃贫道之福分也。”

    “好说,好说。岐墨道长,王右军之墨宝甚少流传,却不知你是从何处得到这幅字帖的?”

    “大人,那王羲之与我道门一向深交,晚年时就隐居在嵊州东面之金庭桐柏山下,这金庭山中有一福地,乃是我道家三十六洞天之第二十七洞天所在地。据说,王羲之仙逝前将这幅《初月帖》留在了福地。一年前,也就是贫道离开了郭家庄之后,便前往嵊州金庭,看望在那福地担任主持的师弟,机缘巧合下,贫道师弟将《初月帖》交给了贫道。后来,贫道又继续云游,于前日和师侄一起来到京城。”

    “这《初月帖》原来是在金庭福地,要是早知,自己便派人前去将其抢来了,何必要等到现在,还要落下人情。这岐墨也不知道用了什么妖术,才从其师弟手中骗得此物,所幸,宝物现在姓杨了。”杨复恭暗自想到,脸上却是笑容依旧:“岐墨道长,本官有何可以帮你的?”

    “大人快人快语,贫道也就直言了。”岐墨“呵呵”一笑道:“大人,贫道所修道法为炼丹术,因此想请大人在圣上面前美言两句,让贫道二人入宫炼丹。”

    “就这么点芝麻大小的事,不就是想进宫谋个差事,混口饭吃吗?”杨复恭听罢,顿时放下心来。不过,脸色却略微一变道:“岐墨道长,宫中乃圣上所居之地,自是非同小可,所有入宫的道士都需要有名绅大臣或大寺院担保,本官虽然可以为你们作保,但本官还是希望知道,为何你们一定要入宫炼丹呢?”

    “大人,这原因有三。首先,贫道听说这宫里的待遇甚佳,如果能到宫中炼丹,便可免除在外的奔波之苦;第二,宫中炼丹设施齐全,有助于贫道练出上品丹药;第三嘛。。。。。。”

    杨复恭手一挥,打断道:“岐墨道长,你所说的理由十分合理,等哪天朝会后,本官便见机向陛下进言,你们就等着本官的好消息吧。”在杨复恭看来,不想在外奔波乃是岐墨二人想入宫炼丹的真实意图,作为皇家御用炼丹士,有吃有喝有穿有住,每月还有俸禄可领,比起在外游荡的道人,自是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岐墨所说的第一条理由正好和杨复恭的猜测一致,这就立即得到了杨复恭的认同,当下答应了此事。

    “那就多谢大人了。”岐墨说罢,眼里露出敬佩之色,向一旁的年轻道士看去。
第十六章 唐制
    第十六章 唐制

    连续几天的朝会让海无影深深感到,宦官集团在朝中的势力庞大,甚至超出了海无影原先的想象。

    尽管以孔纬、杜让能等宰相为首的南衙大臣提出了不少建议,但只要不合杨复恭等人的心意,就会遭致“四贵”的联合反对,乃至提议无效。

    而海无影则是按照李儇的意识来处理这些朝事,以和为贵,能拖则拖,如果遇到杨复恭态度坚决,双方发生争执时,便附和北司,一切按照杨复恭之意行事。

    所谓“四贵”,乃是唐代两枢密使和两中尉的合称。唐德宗时,设统率禁军的护军中尉二人,中护军二人,由于德宗对外朝武将极其不信任,便改由宦官来担任统兵将领,使得禁军正式成为宦官控制下的部队;到了代宗朝,执掌机要的上下枢密使,也由宦官担任,自此,宦官集团正式参与到国家政事中。他们可以任免将相,调动军队,甚至废立皇帝,权力之大,无人可比。

    “四贵”的出现,为宦官专权提供了切实的保证。

    在这几天的朝会中。虽然国事并无多大进展,但海无影也算是有所收获,那就是对于唐朝的各项制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首先,唐朝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和中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省、各部各司其职,负责处理全国的各项事务,中央还另有殿中省和秘书省,但在中枢政治中的作用不大。

    除此之外,另设有一台、五监、九寺。一台即御史台,掌监察中央和地方官吏,参与大狱的审讯。五监即掌文教的国子监、掌皇家手工业生产的少府监、掌土木工程的将作监、掌制造军器的军器监和掌水利建设的都水监。九寺则是指掌礼仪祭祀的太常寺,掌皇室酒醴膳羞的光禄寺,掌兵器仪仗的卫尉寺,掌皇族谱籍的宗正寺,掌皇帝车马和国家牧政的太仆寺,掌刑法断狱的大理寺,掌国宾、礼仪的鸿胪寺,掌国家仓廪储备的司农寺和掌财货,贸易的太府寺。

    其次是地方行政制。

    中央将地方分为道、州、县三级,大致相当于后世的省、市、县。唐玄宗即位后,在原有的十道基础上,将整个大唐疆域划分为十五道。

    第三是科举制。

    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在唐朝得到完善,成为了选拔官僚的主要方法。唐代的科举分为常举和制举,常举每年举行考试,由吏部(后改由礼部)主持。制举是为了搜罗非常人才而临时设置的考试,其考试时间并不固定。在武则天执政时期,增加了武举考试,名将郭子仪便是其中最为杰出的武状元。

    第四是法律制度。

    唐朝的法律是从隋朝的《开皇律》发展而来的,初唐的高祖、太宗、高宗时期,又进行了修订和解释,最终编撰成后世称为《唐律疏议》的唐代法典。唐代的法律分为律、令、格、式四种,共计十二篇,五百零二条。

    第五是有关土地与赋役的制度。

    唐朝历代皇帝针对土地的使用都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武德七年(624年)四月颁布的均田令和租庸调法。均田令是在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上实行的,并不触动地主占有的大量土地,但也让农民或多或少地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均田令规定,抑制土地兼并,这就维护了小农经济。租庸调法则是在均田制基础上实施的,农户以丁为单位,以粮食、绢麻为租为调,同时,每丁每年需服徭役二十天,但也可以以租或调来冲抵。

    第六是军制。

    唐初实行的是府兵制,这种兵制同样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是兵农合一的制度。府兵必须凭尚书省兵部的兵符才能调拨,战时由皇帝任命将领率军出征,战争结束,将领回朝,士卒归府,将无常兵,难以干预国政。在均田制被破坏的过程中,此制亦随之被破坏,后为募兵制所代替。安史之乱后,唐朝的中央集权军制已经基本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地方节度使自行募兵、养兵,另外就是演变为神策军的京中禁军,从面上看,朝廷所能控制的也只有神策军,只不过,眼下的神策军却是掌握在观军容使和护军中尉手中。

    然而,以上的这些制度在唐僖宗执政时期大都已经名存实亡。现在的李家皇室,更像是君主立宪制国家的皇室,只有名义上的统治权。

    对于毕业于历史专业的海无影来说,唐朝的这些制度在后世的书本上都有简单的介绍。尽管这些制度在唐人看来算是颇为详尽周密了,但以后世之人的眼光来看,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当然,海无影心里明白,只有等自己牢牢地掌握住国家大权时,才能施以改革。

    几天下来,海无影反倒没有了刚来时那种心急如焚的感觉,心里逐渐变得平静起来。

    老子曰:治大国如烹小鲜。

    事实也是如此,这是急不来的。

    既然到处都是问题,那也就不成为问题了。

    上午的朝会,应付应付,当然,通过朝会上大臣们的表现,海无影可以了解到这些大臣们的部分秉性,在这点上,李儇的意识基本上毫无作用,只能靠海无影自己去慢慢体会了。下午呢?打打球或者骑马射箭,娱乐娱乐,强身健体是必须要做到的。到了晚上,则和两妃大搞床上运动,感情嘛,自然也要慢慢培养。

    如此有规律的生活,倒也让海无影的日子过得悠然惬意。只不过,海无影的大脑却没有停止过思索,就像一台始终在高速运转着的电脑,不停地运行着程序,尽管没有结果。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之间就到了文德元年三月十九日,也就是海无影穿越到唐朝后的第十三天。

    这天,朝会刚刚结束,杨复恭便道:“陛下,臣有一事,需单独启奏。”

    海无影愣了一下,心道:“这杨复恭意欲为何?”
第十七章 圣地
    第十七章 圣地

    “杨爱卿,那就随朕到殿后说话吧。”

    “是,陛下。”

    延英殿后面有好几处小型建筑,分别是皇帝上下朝休息或者是单独召见大臣议事之地。

    在张浪狗的带领下,两人一前一后进入其中的一间屋里。

    “狗子,门外候着。”

    “是,圣上。”

    海无影坐下后道:“杨爱卿,何事?请讲。”

    杨复恭微微一笑道:“陛下,我朝自高祖时起便确立了以道教为先的政策,历代先帝在宫中都有御用道士,他们为皇室讲经论道,推演天道,又或铸鼎炼丹。自陛下登基后,前有黄巢作乱,后有朱玫逆反,在宫中之时日有限。今陛下洪福齐天,终得返京,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