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宋英烈-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率“飞龙军”骑兵团主力、炮兵团主力、已经人人配马的“飞龙军”第一步兵团全部,以及“保安军”第一团、第三团拔营起寨,一路向北,浩浩荡荡杀向长城一线。*。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再战幽州城() 
为后周军解决了粮草问题,徐绍安来周营的事情也就算全办完了,书迷们还喜欢看:。眼见自己在周营已经待了不少时间,一方面心中一直挂念着阻击辽国援军之事,希望能尽早赶到长城一线组织防线,书迷们还喜欢看:。另一方面在来周营之前,徐绍安曾与唐cháo和王峰二人约定,若是自己在一个时辰之内未回到自家军阵,唐cháo、王峰便会立即对周营进行炮击,并联络已然南下的游骑兵部队,命其不再寻歼萧继先所部,而是迅速回师,在袭扰周营的同时,彻底截断周军的粮道,从而逼迫已然到了绝粮边缘的周军出战,以便利用己方在装备上的优势对其进行打击。因此,徐绍安婉言谢绝了柴荣留其共进午膳的邀请,拜别柴荣,率程飞及百余亲卫出得周营,一路飞奔着返回自家大营——事实证明徐绍安着急返回是非常有必要的,就在他和程飞率亲卫驰进自家军阵时,唐cháo已经在命炮兵架炮,准备开始轰击周军大营了。

    徐绍安和程飞安全返回,唐cháo这边也就没有了炮击的必要。他一面命炮兵收炮,一面询问徐、程二人此番前去周军大营的经过。徐绍安则一边简要向他和王峰介绍经过,一边下令全军整装,即刻启程前往居庸关至古北口一线,策应钱远山等人在榆关的阻击作战。

    就在徐绍安、唐cháo、王峰、程飞率军开拔,奔向居庸关的时候,在他们北面近百里的幽州城外西南方向的一片茂密的树林之中,已然在此地潜伏两ri、由曾志林、黄海、吴鹏等人指挥的“北路军”也开始进行战斗前的最后准备,一俟在城中做内应的辛飞宇传来消息,便杀向幽州城。

    应历九年yin历四月初四上午辰时末、巳时初,“北路军”一直处于静寂状态的电台终于传出了曾志林等人一直期待的声音,辛飞宇通过手持电台发来了行动代号:“今ri幽州天气晴朗”——穿越团队电台数量有限,辛飞宇只得使用一部通讯距离较短的手台来和曾志林等人联系。好在二者之间距离不过数里,远没有超出手台的通讯范围。不过,也正是因为辛飞宇用的是手台,所以他与曾志林等人联系时只能用语音方式,这使得他在通话时不得不尽量简短并使用暗语,以免被不相干的人发现。

    接到辛飞宇发来的暗号,曾志林、黄海和吴鹏三人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将“北路军”分成两部分,其中主力由曾志林和吴鹏二人率领,沿着官道大张旗鼓的向幽州城进发,以吸引城中守军的注意力。而偏师则是黄海率领的“狼牙”,他们将趁着幽州城守军被曾、吴二人吸引的空档,与城内的辛飞宇里应外合,从辛飞宇负责把守的西门杀入城内,与辛飞宇所率领的“乡丁”——“飞龙军”一个营及“保安军”一个团——合兵一处,夺取其他三面的城墙和城门,进而与曾志林、吴鹏所部一起占领整个幽州城。

    由于此前做好了充足准备,因此在接到辛飞宇暗号不到半个时辰,曾志林和吴鹏就已经率“北路军”主力离开树林,浩浩荡荡杀向了幽州城南门。而在他们离开之前,黄海已然率“狼牙”营不声不响的向幽州城西门接近了。

    曾志林、吴鹏所率“北路军”主力有八千余人,其规模本就不小,再加上在曾、吴二人刻意安排下,整个队伍打起无数旌旗、敲响无数战鼓,离着好几里远都能被别人看到。因此,曾、吴二人率军走出树林没多远,就已经被幽州城头放哨的军兵发现,并迅速的报到了负责幽州城防务的契丹将领萧布达那里。

    这萧布达与他的哥哥萧布止一样,都是深得萧思温信任的族人。只是萧布达年纪较轻、入仕较晚,官职上自然比不上他的哥哥,如今只是做到了与那个战死固安城的曹继筠一样的牙将。按理说,萧布达一个牙将,原本是没有资格在高官显贵云集的幽州城里全权负责内外城防的。他之所以能当这个守城一把手,完全是形势所迫,不得不为之。因为自打周军开始北伐、特别是周军收复三关并兵围固安后,幽州城内便开始陷入恐慌,那些一心只想在这里享清福的契丹高官权贵、皇亲国戚自然是不会有与幽州城共存亡的决心与勇气。固安那边战事还没正式开始,幽州城里的契丹权贵们就已经开始收拾细软、安排车马,准备撤离。等到固安城被周军攻克,这些人更是不敢再在幽州城待下去,一个个都以迎接圣驾为名,拖家带口、争先恐后的逃离幽州城,往塞外迎接辽帝去了。如此一来,守备幽州城的责任便一级级的被推诿下去,等到传递到萧布达的头上,已经是应历九年yin历四月初二了。在从侥幸逃离保兴庄的辽军口中得知萧思温所部七万余人已然全军覆灭后,萧布达的前任不由分说,将守城将军的大印塞到他的手中,说了一句“萧大帅及所部遭遇不测,本官需立即去向陛下禀告,这守城大任便交由将军负责”,然后便带着家眷、细软,一溜烟的出幽州城北门而去,

    这样的一个“烫手山芋”,萧布达当然不会毫无怨言的接下来,并踏踏实实去办事的,书迷们还喜欢看:。前任长官在的时候,由于双方官职、地位上的差距,他不敢有什么违抗的表现。如今前任长官已经“跑路”,自己已经是幽州城最高军事长官,萧布达自然不会躲在幽州城里坐以待毙如果说此前萧布达还会因为惦记着兄长、惦记着萧思温,同时对萧思温带到保兴庄的那七万人**有巨大希望,而在走与不走之间举棋不定。那么现在幽云辽军主力已然全军覆灭、自己的兄长和萧大帅生死不明,敌人马上就要兵临城下,他也就再也没有任何犹豫。因此,在这两ri里,萧布达一边命家人收拾东西、准备车马,一边在自己的部下之中物sè下一任“幽州城防负责人”的人选。

    不曾想“人算不如天算”,萧布达这边厢东西还没收拾好、车马还没准备齐、“接班人”还没有选定,那边厢负责带队守城的军校便已经前来报告敌军兵临城下的消息了。刚听到巡城军校禀报敌军已到城下时,萧布达着实出了一身冷汗。他的第一个反应不是想立即示jing并登城观看,而是想通知家人什么也不要管了,马上出发逃离幽州城。不过,萧布达好歹是一城守将、好歹此前在萧思温身边干了一段时间、好歹还知道不能在自己的部下面前丢面子,因此他在略一愣怔后,并没有撒腿就跑,而是故做镇定的向报事军校询问来敌情况。待到从报事军校口中得知兵临城下的不过**千人后,萧布达想逃跑的心思也不像方才那么强烈了——尽管此前萧布达询问过多名从保兴庄逃回来的契丹军兵,但由于保兴庄一战对于契丹军兵来说太过震撼,而己方又败得非常快、非常彻底,因此已然被此战吓破了胆的他们向萧布达禀报的内容也就五花八门、版本众多,显得异常混乱。别的不说,光是敌军的数量,就有从十万到一百万等等,相差极大的数十个版本。而正是这种信息上的混乱,令萧布达到现在对自己可能的对手都还是一头雾水,根本搞不清楚自己将与谁对垒、对垒的对手实力如何、兵力如何,更不知道保兴庄一战,歼灭七万辽军的对手总兵力尚不到两万人。如此一来,当他发现兵临城下的不过只有八千敌军后,便自以为对方来的只是大军先锋,敌人的大部队还在后面,自己还有足够的时间安排家眷、搜罗“接班人”。

    *。

    *

第一百五十四章 原来是故人() 
耶律敌烈所部溃散,从关外杀来的穆特尔却并没有死命追赶,而是在挥军掩杀了一阵后,便押着一千多近两千俘虏回到已经被其攻破的原契丹军大营,书迷们还喜欢看:。进了大营,穆特尔先通过电台给榆关、幽州城、居庸关,乃至“凉园”发了电报,向众兄弟通报了古北口关的战况。然后,并没有就此停歇,而是命那些俘虏拆除营帐、搬运粮草军资,能带走的都带走,不能带走的便一把火烧掉。

    直到亲眼看着原契丹军大营燃起熊熊大火,他这才押着俘虏、带着战利品往古北口关而去——无论是保兴庄之战、幽州之战,还是榆关之战,都有“保安军”配合,并有大量民夫可以就地征发,所以一应打扫战场、清理战利品的工作自有相应人员去完成,不需要像穆特尔这样的领兵将领来cāo心。可古北口关守军人数非常有限,关内、关外的村落和镇店也远没有之前那几处众多,一时之间难以征召足够的民夫来当脚夫,搬运东西,因此这打扫战场、清理战利品的工作就只能由穆特尔来负责,并驱使其手头唯一可以ziyou支配的契丹俘虏们来当“搬运工”。

    由于此次对契丹军是击溃战而不是围歼战,所以此战不但所抓俘虏有限——穆特尔所部及古北口关守军总共也只抓到了不足三千人,而且俘虏中的高级官员或者武将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在押解着俘虏和战利品前往古北口关的途中,穆特尔特意在耶律敌烈以及契丹军高级将领遭到火炮急袭的地方停留了一下,询问正在那里监督俘虏打扫战场的“飞龙军”三团七营战士有关契丹军高级人物的死伤和被俘的情况,希望这里能够有所斩获,以弥补这一不足。可惜的是,关城这边的情况比之契丹军大营那边并没有强多少。由于炮兵的那次火力急袭打得太猛、太准,这支契丹偏师自耶律敌烈以下基本上所有高级将领和官员都葬身其中。到目前为止,打扫战场的人只从死人堆里找到了三个还有一口气的伤员,书迷们还喜欢看:。按照他们身上穿的衣服来判断,其中职衔最高的也只是一名指挥,还不如穆特尔在契丹军大营那边抓到的几名千夫长级别的军官品级高。

    这样的情况多少让穆特尔感到有些失望,觉得这一仗打得有些不过瘾,远没有此前他参与的保兴庄和榆关两战来的痛快、来的解气。不过,这种失望只是在大获全胜的情况下,因为没能做到锦上添花而略感不足的失望,对整个古北口之战的成绩没有任何的影响。因此,在被古北口关守关的所有连以上军官列队迎进古北口关后,穆特尔顾不上休息,便立即召集关内所有排以上军官开会,代表军事部和委员会对他们在此战中的表现予以了高度评价,对守关将士们英勇顽强的jing神、誓与关城共存亡的信念大加赞赏。虽然穆特尔给予大家的只是口头上的称赞与表扬,但无论是死守古北口关两昼夜的张铮所部,还是一路狂奔近三百里乃到七八百里的两支增援部队,心中都是异常的激动与自豪——毕竟“清园”兄弟当面对其麾下某支具体的队伍进行表扬这还是头一次。当然,除了这种口头上的嘉奖之外,对于有功人员,在战事彻底结束之后也必定会得到荣誉、官职、财物等方面的赏赐,穿越团队在这方面从来都是毫不吝啬的。

    考虑到骑兵部队此次长途奔袭,只一天一夜便从榆关跑到了古北口关,因此在收到穆特尔有关战况的电报后,委员会便要求其在古北口关休整两ri,待到yin历四月十九ri再继续挥师西进,配合居庸关的部队围歼耶律挞烈所部五万人马。对此,穆特尔却觉得不妥。他认为古北口关距离居庸关不过两百多里,而古北口关一战契丹军逃散者众多,其中很可能会有人逃到居庸关外耶律挞烈所部那里去。那样的话,原本就对居庸关守军心存忌惮,不敢贸然进行大规模攻城战,只是每ri里派出少量兵力进行sāo扰的耶律挞烈为了自保,很可能会立即撤军,以避开穿越团队武装的锋芒。

    为此,穆特尔建议骑兵部队只在古北口关休整一夜,第二天便启程前往居庸关。尽管穆特尔的意见有一定的道理,但考虑自保兴庄一战到现在,己方已经连续取得多场战斗胜利,耶律挞烈所部是否被彻底歼灭已经不影响战争的最终结果。而打败契丹人后还有远比耶律挞烈所部更直接、更具威胁的矛盾存在,所以委员会在经过仔细研究后,还是决定挂靠原来的计划,要求穆特尔所部在古北口关休整两ri,到yin历四月十九再出发,书迷们还喜欢看:。眼见委员会态度坚决,穆特尔也不好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只得接受了委员会的命令,率骑兵部队在古北口关驻扎了下来。

    当晚吃过晚饭,穆特尔在自己的住处——关城衙署中最为宽敞也最为舒服的处小院落——花了一个多时辰写完了有关这次长途奔袭以及击破契丹军大营的作战报告,觉得有些头昏眼花,见屋外月朗星稀,便将报告收好,然后起身出了房间,借着明亮的月光在古北口关城左近散起步来。由于古北口关关城狭小,穆特尔溜达了一会儿觉得不过瘾,因此便找了个熟悉附近地形的守军兵卒带路,出了关城北门,沿着逶迤的cháo河缓步而行,继续赏月、闲逛。

    出关没多远,面前便出现了一座接一座的帐篷。虽说此次作战抓获的契丹俘虏有限,但由于古北口关关内面积有限,又要驻扎大量穿越团队武装,实在是没地方再给俘虏们用,所以这里的战俘营便被设在了关城北面的官道路之上——好在官道一侧是陡峭的山崖、一侧是水深流急的cháo河,穿越团队武装只需在官道北侧适合的地方布置上一支人马、再在关城城门旁边布置上一支人马,那么除非是个别水xing极毛佳,或者灵巧如猿猴般的契丹兵,不然的话,却也是不虞这些契丹俘虏会逃走。

    尽管最初的打算只是写累了报告出来透透气,但当穆特尔带着几名亲卫来到战俘营左近时,却临时起意,决定进去看看。

    不等一行人走到战俘营门口,已早有在营门口把守的卫兵上前询问。对方见是穆特尔,忙过来施礼,并应穆特尔的要求,派人为其领路,视察战俘营内的情况。

    由于战俘营是依河依山而建,其宽度实在有限,因此虽只关押了不到三千人,却依然延伸出去了十里远。对于穆特尔来说,自然不会有闲心将整个战俘营都走一遍,他只边走边看的视察了不到一里远,便已经没有足够的兴致再看下去。

    就在穆特尔准备转身返回关城的时候,一座帐篷中传出的私语声却令正好从这座帐篷旁边擦肩而过的穆特尔停下了脚步,贴近帐篷仔细听了起来。

第一百六十章 设计取云州() 
穆特尔在中京道横冲直撞,将那里搅了个鸡犬不宁,为曾志林、杨新所部收复山后八州提供了极佳的掩护,使得他们能够在不受外来干扰的情况下,按部就班的执行收复计划,其他书友正常看:。同时,由于契丹朝廷无法派出援军支援山后八州各州县,因此面对携保兴庄、幽州城、榆关、古北口四场大胜而来的近万穿越团队武装,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沿途各州县官吏、守军所采取的对策出奇的一致——但见“飞龙旗”飘舞在视线之内,要么立即开城投降,绝无半点拖沓犹豫;要么胡乱shè上几支箭、装模做样的喊上几句,而后心安理得的做降臣、降将。如此,曾志林、杨新所部几乎是兵不血刃的收复了儒州、妫州、新州、武州,直到兵临云州大同城下时,才算遇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抵抗。

    此时的云州大同节度使是契丹朝廷的赵王高勋。这高勋虽为汉人,但既然能够封王,也足见其对契丹朝廷的忠心,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像儒、妫、新、武等州的官吏那般,根本不进行抵抗或者只是象征xing的抵抗一下便开城投降的。同时,身为赵王的他,也不可能弃城而走,像只丧家犬一样逃离大同、逃回到那些契丹权贵勋戚面前去丢人现眼的。面对在契丹军眼中几乎已成神一般存在的所谓“幽州义军”,即便他心里没有一点底,依然只有抵抗到底一条路可以走。此外,尽管对结果不报什么希望,但高勋依然派出多批信使北上,向皇帝耶律璟报急,要求朝廷派兵增援大同。

    救援的信使派出去了,高勋却非常清楚自己绝不能将保住大同城的希望寄托在那支已经被“幽州叛军”打怕了的朝廷援军身上——更何况现在有消息说有一支人数虽少但极为jing干强悍的“幽州叛军”偏师正在中京道往来穿梭,将朝廷现阶段唯一一支可以用来机动的力量牢牢的牵制在中京道疲于应付,根本没有力量来帮助自己解困。因此,在救援的同时,高勋也在积极组织人马、整军备战,争取能够利用对方劳师远征的不利条件,将敌军耗疲、耗垮、耗退。当然,如果机会得宜,高勋也是不介意主动出击,给来犯之敌以重创的。而令高勋欣喜的是,这样的机会很快就出现在了他的眼前——根据探马探知的消息,“幽州叛军”主力自武州出发,一路往西南而来,如今已经抵达并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