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小地主1-947-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挤出一丝笑容说道。
连蔓儿知道,这是周氏见机的快,知道玩大发了,这才让连秀儿出来补救。
“这点活不算啥,二姨是咱们的长辈,一碗疙瘩汤,这也就是一会工夫的事。二姨也不用过不去啥的。”王氏就笑道。
“不,我娘是真不想吃了。”连秀儿赶忙道。
比起周氏见机得快,连秀儿显然就差了很多。她只会照周氏的嘱咐做事,完全不能够随机应变,又或者,她只是习惯了指使人做活。这个时候,她就该上前来抢过王氏手里的活计,再说一句好话,也能勉强将面子维持过去。
“不是让你照看着你娘,你娘要吃啥,你就不会给她做?”连老爷子冲连秀儿发作道,“你三嫂人家是客,你就那么好意思让人家动手干活。还干看着干啥,还不把你三嫂手里的活计接过去。……都是让你娘把你给惯的,水瓢不摸、饭瓢不拿的。”
即便是气的要死,连老爷子也没有失去理智。
这件事,本来是该发作周氏的。但是在吴家人面前,发作了周氏。连家丢的脸更大,大家伙谁的面子上也不好看。而以连秀儿的辈分和年纪,把事情推到她身上,发作她。这些副作用就小了很多。
出了事情,还有客人在场,首先要尽最大可能地挽回面子,降低影响。同时,也不至于给今天这样喜庆的事情更加添堵。至于事情的真相,要等人走后,再仔细追究也不晚。
连老爷子一边斥责连秀儿。一边暗下决心,今天的事过后,他得好好敲打敲打周氏了。
连秀儿并不理解连老爷子的这份苦心,当着众人的面挨了训斥,她立刻就受不了了,呜呜咽咽地开始哭了起来。
“……我娘让枝儿干的,……关我啥事……”连秀儿一边哭一边为自己辩解。
连老爷子又是生气,又是尴尬。吴玉贵、王氏等人也很尴尬。
在这种情况下,连老爷子接下来就只能去斥骂周氏了。
连蔓儿左右瞧了瞧,今天让连枝儿的定亲顺顺利利的进行下去。这件事情最大,与之相比,比如说连老爷子训斥连秀儿、周氏这些,那就微不足道了。
“爷,你别生气啊。”连蔓儿忙过去,扯了扯连老爷子,“一会就吃晌午饭了,我姐说今天要下厨,多做几个拿手菜,咱早点做饭。到时候给我奶送过来,比吃疙瘩汤好。”
连蔓儿一边说话,一边给连守信、张氏和连枝儿使眼色。
张氏和连枝儿就拉了王氏,连守信和吴玉贵拉了连老爷子就都往外走。
“对,一会让枝儿做几个拿手菜,咱大家伙也都好好尝尝。她奶也爱吃枝儿做的菜。”
大家都心照不宣。说的话却将一切都遮盖过去,顾全了所有人的颜面。
只有连秀儿还抽抽搭搭地哭,嘴里不住地辩解。
“老姑,我爷他就是生气,他不是说你。”连蔓儿迟疑了一下,还是走到连秀儿跟前,“老姑,你快进屋陪着我奶吧,一会做好了菜,我给你们送来。”
连蔓儿将连秀儿推进屋,随手就将门给带上了。
关门的那一瞬间,连蔓儿分明看到,应该病倒在炕上的周氏就虎视眈眈地站在门旁。
连蔓儿从上房里出来,暗暗地松了一口气。好在她及时灭火,要不然等周氏按捺不住从屋里出来,和连老爷子接上了火,那这一场争吵还不知道要持续到什么时候,发展到何种程度。
回到西厢房,外屋张氏、连枝儿、蒋氏、赵氏已经准备要准备饭菜了,屋里面,连守信、吴玉贵、连老爷子等人说说笑笑,仿佛刚才的事情并未发生过一样。
今天连枝儿和吴家兴定亲,除了连、吴两家、媒婆,另外还请了鲁先生、王幼恒、镇上的武掌柜、三十里营子的里正。刚才连老爷子没有去上房,就是在陪这些人说话。
连蔓儿进了屋,没有立刻去帮忙,想起刚才的事,她的目光一瞬间有些阴沉。周氏的手段很简单、也很直接,只是她们应对的都很好,尤其是王氏力挺连枝儿,这一手做的很漂亮。
可是,如果刚才她们应对的稍有差池,比如说她们逆来顺受,或者哪一个受不了突然爆发,或者王氏没那么聪明,又或者王氏动了私心,想独善其身也好,想以后拿捏连枝儿也好,她们和吴家之间必定会因此生出嫌隙,为连枝儿以后的婚姻生活留下隐患。
连蔓儿朝上房看了一眼。周氏那边没有动静,看来应该是不会再闹腾了。不过,也不能放心的太早。她们还觉得周氏最多就是不露面,也没想到周氏会像刚才那样下她们的脸。
周氏就像一个火药桶,无法估计她什么时候会爆炸。
“娘,咱家今天来的人多,我看咱的屋有点坐不开。”连蔓儿走到张氏身边,小声道。
“不是说好了……”她们事先说好了,她们的屋子小,到时候客人坐不开,就安排去上房。当然不是东屋,而是西屋。
张氏话说了一半,就顿住了,她看着连蔓儿。
“蔓儿,你想说啥?”张氏问。
“娘,要不,咱把席摆咱铺子那边去呗。那边宽敞,桌子板凳啥的都是现成的。锅啥的也是现成的,反正现在咱还没开始做菜,把东西都搬过去,在那边做不也一样。”连蔓儿就道,然后又贴近张氏的耳朵,“我怕我奶一会还要闹。”
“她已经……,她还能咋样……”张氏想起刚才的事来,气的连喘了两口气,“对,蔓儿你说的对。你奶那人,我对她是不报啥希望了。咱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张氏这么说着,就进屋去叫了连守信出来。夫妻俩略一商量,就达成了一致。之前没想着去那边,是因为,这里是他们的家。给连枝儿定亲,当然是在家里办。
现在挪过去,也就是说那边宽敞,方便大家伙坐席吃饭,村里的人看了,也说不出什么来。
“就在新铺子那边吧,桌椅板凳啥的都是新的,要不,一会我还说要上那边去搬家伙。”连守信就道。
因为之前是农忙,新铺子定做的桌椅板凳,这两天才陆续地运来。
“行,那我们先过去铺排开,你们先唠一会,就也过来吧。”张氏就道。
“娘,你也进屋陪着三婶她们说话吧,这些事交给我们就行。”连蔓儿就道,“娘你看我几个伯娘、嫂子都在这,比你想的还周到那。”
“对,四婶,你屋去吧,这外边的活就都交给我们,保准给你办的利利落落的。”蒋氏就笑道。
古氏、何氏、赵氏也都点头附和。
“行,那这就都交给你们了。”张氏很高兴,笑着答应道。
五郎和小七早就去铺子那边,将小牛车赶了过来,将准备好的食材、盆碗之类的都装上车,连蔓儿、古氏、何氏、赵氏、蒋氏、连叶儿、四郎、六郎等人就跟在车上,一会就到了新铺子。
大家伙忙着将东西搬进铺子里,铺排开来,紧接着,就到厨房里开始烧火做饭、炒菜。
一会工夫,张氏和连守信也将人都带了过来。
席面的菜式是早就定下来,又有连蔓儿来回支应,厨房里虽然忙碌,却是井井有条。今天是连枝儿定亲的日子,虽说是让她做席面,不过一般的饭菜都是大家伙来做,只将红烧鲤鱼等几道出彩的菜式,交给连枝儿。
连枝儿是做惯了饭菜的,这次有赵氏帮她烧火,她做起菜来,自然更加得心应手。
很快,就做好了两张席面,男客、女客各一桌,男客是连守信和五郎陪客,除了吴家父子、请来的客人,连老爷子带着连守仁和连继祖都坐上了桌,小七也被连蔓儿安排在吴家兴身边坐了。女客是张氏带着连枝儿陪客,除了王氏、吴家玉和王媒婆,古氏、何氏和赵氏都坐上了桌。
连蔓儿这一辈的,从蒋氏开始,就都没有上桌,她们要负责上菜,等这一席吃完了,她们才能吃下席。
席上的饭菜丰盛体面,连家从连老爷子、并在家的儿子、和儿子媳妇们都坐了席,孙儿辈的小的们和孙儿媳妇忙碌着伺候,一切井井有条,就是最闹腾的四郎和六郎都规规矩矩的。
“这才是兴旺人家应有的气象!”
连老爷子听了立刻笑逐颜开,只是一转瞬,那笑容就僵硬了。
………………
先送上一更,求粉红。(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九章 麻蚶子
二更,求粉红。
……………………
一般的庄户人家买麻蚶子,一次买十斤已经很多了,大多数也就买个三四斤,吃一顿尝尝鲜而已。已经过了晌午,卖麻蚶子的男人的大车上,还有一半的麻蚶子没有卖掉,三十里营子离他所在的渔村却有百十里路的路程,他急于找大户,快些把这些麻蚶子卖掉,好往回返。
“你从这个村口进去吧。”连蔓儿就指着前面,对应连家老宅的村口,从那里,也可以达到王举人家,“大点声招呼,买的人肯定不少。”
毕竟,三十里营子的人家吃蚶子,也就这一年一季,很多人家都会买,虽然不会多买。
赶车的男人听了,道了谢,就往连蔓儿指的方向去了。
一家人将三篮子麻蚶子抬进屋里。
连蔓儿捧起一捧蚶子来,闻了闻,清新的、海的味道。
小七就蹲在篮子跟前,眼巴巴地看着,不肯动窝,那样子恨不得立刻就能吃到嘴里。
只是,不管多么心急,这刚买来的蚶子都不能立刻就吃。
“孩子他爹,”张氏就招呼连守信,“水缸里的水不够了,你再去提两桶水回来。”
“哎。”连守信答应着,就提了水桶往外走,五郎很懂事地跟了过去,给连守信帮忙。
“这急不得,得先让它把泥吐出来。”张氏就又朝连蔓儿和小七笑着道,“这老些蚶子。你俩去多找俩大盆来。”
麻蚶子从海里捞上来,里面的泥沙不会少,要将麻蚶子放在清水中,让它将壳里的泥沙吐干净了,才能吃。
“娘,那啥时候咱能吃上蚶子?”连守信和五郎提了两桶水回来,连蔓儿和小七又找了两三个大木盆。将蚶子到进入,再加满水。小七一边干活,一边问张氏。
“多让它吐会泥。明天吧,明天咱再吃。”张氏道。
一个晚上,足够让这些麻蚶子吐干净壳里的泥沙了。
为了吃到美食。等待是必须的。
家里没事,小七就搬来个小板凳,坐在大木盆旁边。他托着下巴,一边看着里面的麻蚶子,一边和连蔓儿说话。
“姐,咱这蚶子明天咋吃?”小七很期待地问连蔓儿。
麻蚶子味道鲜美,怎么吃都是好吃的。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将吐干净泥沙的蚶子放进大锅里煮熟,然后剥出蚶子肉来,蘸着蒜泥酱油吃。也可以直接将蚶子肉剥出来,炒韭菜或者炖豆腐,都相当的美味。
“明天咱先煮一大锅吃,剩下的,晌午吃炒韭菜。晚上吃炖豆腐。”连蔓儿就道。
“好!”小七笑眯了眼睛道。
“这老些蚶子,咱家六口人,一天怕还吃不完那。蚶子是好吃,也不能一下子吃顶着。”张氏在旁边道,她有些担心,“这东西又不能放。一放。就不新鲜了。这东西不新鲜可不能吃,把人给吃坏了。”
所谓的把人给吃坏了,就是吃了不新鲜的蚶子,人会生病。
“娘,那咱把蚶子肉挖出来,晒干了,慢慢吃那不就行了。”连蔓儿就道。
三十里营子的人们,也就吃这一季的鲜货。他们不是渔民,并没有将蚶子晒成干,留着以后吃的意识。
“晒成干,慢慢吃啊……”张氏有些犹豫,她没看人这么做过。隔行如隔山,她们是农民,不是渔民。
“娘,你看镇上的干货铺子里,还有鱼干卖那。”连蔓儿就道,“我想吧,人家住海边的人,这种东西当季的肯定都吃不了,咱到秋下还晒菜干那,人家能晒鱼干,这蚶子咋就不能晒干吃了?”
“你这么一说,还真就是这个理。”张氏点头,“那行,明天吃不了的,咱就晒干了吃。”
其实很多事情,等别人做过之后,其他人看着就觉得非常简单。比如说,出现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他人才跟着开始吃。虽然,螃蟹本来就是能吃的。
天将傍晚,连蔓儿一家收拾了收拾,就打算回老宅做晚饭,刚走出铺子,就看见刚才那卖蚶子的男人赶着车从村里拐了出来。
“你们还买蚶子不?”男人将大车赶到他们跟前,就跳下车,问道。
“啊?”连蔓儿有些惊讶,等看见大车里那一堆蚶子,她就明白了男人的意思。
“我这蚶子还剩下几十斤,我赶着回家,这些蚶子,你们要是都要了,我算你们便宜点。”男人直接说道。
“我们都买了那老些了,吃不了。”张氏就道。
“你们这不开着铺子吗,还怕吃不了?”男人说道,“就剩这些,估摸着能有个五十几斤,你们要是要,就给我八十文钱就行了。”
“多少钱,我们也吃不了,买了也是浪费。我们铺子里,不卖蚶子。”连守信道。
连蔓儿走近大车,抓了一把蚶子在手里看。
过了这半天,蚶子还都活着。
“这蚶子新鲜。”男人看见了连蔓儿的动作,忙道,“这是半夜里捞上来的,我直接就拉过来卖了。”
连蔓儿放下手里的蚶子,思考起来。
“都买了吧,你们村里姓王的大地主家,人家买了一百多斤那。”男人继续劝说道,这些蚶子他再拉回家去,就不新鲜,不能吃了。卖给连蔓儿家,好歹他能赚些钱。“他家的管事还跟我说了,让我过几天,再给他们家送蚶子那。”
“我们可不能跟人家比。”连蔓儿就道,“这样吧,这些你一定要卖,就五十文钱咋样?”
“啊,”男人有些肉疼,“这一堆,少说有五十来斤那。”
“就五十文钱,我们本来就不想买了的。”连蔓儿就道。
“行,那五十文就五十文吧。”男人想了想,忍痛答应了。五十文钱也是钱,总比把蚶子白扔了强。
“蔓儿,咱都买了那老些了。”张氏拉过连蔓儿来,小声地道。
“娘,”连蔓儿对着张氏眨了眨眼,“咱晒干了吃。……多便宜啊,咱买了吧。”
“嗯,嗯,娘,咱买了吧,便宜一半那。”小七在旁边附和道。他爱吃这些鲜货,买多少他都不会嫌多。
“那就买吧。”张氏无奈道。
将大车上的麻蚶子都收入自家的篮子,过秤又称了一下,足足有五十六斤,连蔓儿眯着眼睛,从钱袋里数出五十文钱来递给了男人。
“大叔,你说要给王举人家送蚶子,是啥时候?”
“后天。”男人接了钱,答道,“说是他家太太办生日。”
“大叔,你那天来,路过我家铺子停一停,兴许我们还得再买些蚶子。”连蔓儿就道。
“那行啊。”男人痛快地答应了,随即赶着车走了。
因为又买了这几十斤的蚶子,连蔓儿一家只得又回到铺子里,提来清水,又找了几个木盆和木桶俩,将蚶子都放进清水中。
“孩子他娘,咱买了这好些蚶子,我想……”连守信看着张氏说道。
“我这正想着那,咱提半篮子回去,给她爷奶尝尝鲜。”张氏就道。
连守信傻笑了两声,有些事情,不用他开口,张氏就能想到头里,这让他对张氏又爱又敬。
一家人提了半篮子的麻蚶子回了老宅,进了院子,就看见上房窗台下放了一个大木盆,里面是用清水泡着的多半盆麻蚶子。
连老爷子正坐在不远处,修理手里的锄头。
“爷,你们也买蚶子了?”小七就道。
“啊。”连老爷子抬起头,笑道,“买了,你们买了没有?”
“爹,我们也买了。”连守信答道。
小七就拿了篮子递给连老爷子,“爷,这是我们给你的。”
“你奶也买了不老少,够吃的了。爷不要,留着你自己吃吧。”连老爷子呵呵地笑了。
爷孙俩在那退让,周氏端了一瓢糠皮从屋里走出来。小七就将篮子递给周氏。
“我们自己买了,不要你们的。拿回去吧!”周氏沉着脸,也不看小七,就去喂鸡了。
这样的态度,也许在别人来说,是很难以忍受的,但是在周氏,这已经是不错的态度了。庄户人家,肯和孩子们轻言细语的少,大多数对待子女都是呼呼喝喝的,但是对待孙儿辈,一般都会温和很多。
在周氏,这样对待小七,就算是温和的了。
小七就提了篮子,回到西厢房。
连蔓儿就端了个木盆来,将篮子里的蚶子到进入,又倒满了清水。
临睡前,木盆里本来清澈的水,已经浑浊不堪了,只得又换了一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