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道德经解读(简本)-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侯国为什么尊天子?还不是求得自身的安全吗?(如果继续与天子、王公对立下去,恐怕自身的安全也难保。)
道的宣讲人是土生土长的古商人,宣讲人一代一代地宣讲了几千年,伴随了商的兴起和商的衰落。宣讲人的宣讲词特别是早期的宣讲词没有保留下来,这并不妨碍我们认识到,宣讲人在商历史的进程中起到过重要作用。这一章的文字记录了,在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宣讲人(的一部分)站在了新兴的家族一边,保留了鲁、蔡、卫、宋这一片古商地。
40 同于
原文
二十三 希言自然。故飘雨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注释):言:语气词。 自然:哲学用语。指长久的,永恒的,和谐的,“万物”的“形态”,是道追求的理想。自然就是自焉,大自然的自然是今天的词义。 不能久:双关,达不到自然。 失:在道看来,自焉才能长久,称不长久为失。
(大意):长久的自焉珍贵呀,所以才有不自焉。小雨不过一个早晨,大雨不过一天。谁?是天地。天地尚且变化,何况人呢?追求道呢,归为道一类,追求德呢,归为德一类,其它的归为失一类。追求道呢,道欢迎,追求德呢,德欢迎,追求失呢,当然,失也欢迎。对于道与德的信仰还不多,还不够。
解读
这一章是面对听众的宣讲词,调动语言的力量,进行宣传鼓动,信仰道。这么深的哲理只用了八十多个字。首先,文章用天气的变化比喻社会的变化,指出道的长久性在天地之上,当然也在社会之上。然后,宣讲将道,德,失拟人化,说明社会上存在道,德,失的差别。最后,结论说,为了实现自焉的理想,必须扩大对道的宣传。
文章明显从“故”分做两个部分,书中的许多章也是这样的结构。这是因为在今本以前有古本。今本是对于古本的汇集和整理。文章的上部分是古本的文字,下部分是改造古本时后加的文字,是对古本的“新解”和“发挥”。书中的又一些章,上部分是引据“经典”,下部分则是道者的宣讲。两个部分不但在认识上有差别,而且在时代上也明显差别,这对于我们认识成书经过很有意义。
“自然”。在今天,是与社会相对的一个术语。如:自然界,大自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在这一章,然是个附加字。自然可以读“自焉”,即本性。有自在,自为,独立等意思,表达了“自”的状态。“自”是怎样的状态呢?文中说,“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可知,文中是将自焉概念为一种理想的境界。在自焉的境界里,一切的变化都没有了,社会上的“惟与阿”,“善与恶”,“可畏”没有了,甚至天气的风雨变化也没有了。在道看来,变化是对道理想的干扰和破坏。我们的祖先在始族时代形成起来了这样的世界观和社会观。奇怪吗?不可思议吗?我们的祖先能力实在是太小了,经受不起风吹雨打,经受不起天地间哪怕是微小的变动。道的世界观表达了始族人祈求太平无事的要求。在今天,我们知道,这个理想的境界并不理想。一旦到了“自”的状态,一切的运动停止了,地球将毁灭,宇宙也将不存在。但是,宣讲人相信自焉的境界是存在的,而且苦苦地追求着。在八十一章的道书中,这个理想的境界没有找到。
(“自”的境界后来找到了,是被宣讲人的后代找到的。不是说“得道成仙”吗?这个自焉的境界就是仙境:神仙过的日子,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没有变化。东汉末年,出现了道教,在宗教里,将人间的理想搬到天上去实现。道教的核心思想从“八仙过海”的故事里可以看出来。)
但是,宣讲人没有脱离社会,他们是现实的社会人,将自焉当做社会的目标,思索追求。
变革社会的人叫做革命家,思索社会的人叫做哲学家,脱离社会的人叫作宗教家。读到这里,找到了哲学与宗教的界限:同是对社会的思索,哲学的思索停留在社会内,宗教的思索站到了社会外。东汉末年,道教的领袖张角发动了黄巾起义,哲学家的张角前进了一步,做了革命家。黄巾起义以后,道教终于宗教化,不再有变革社会的意义。
我们找到了哲学与宗教的界限。回头来看宣讲人,这是一批古中华时代的哲学家。他们站在现实的基础上思考社会。在今天,宣讲人被称做“朴素的唯物主义”。
这一章出现了三个并列的词语,“道”,“德”,“失”。在这一章的时代,道与德还是两个宣讲群,或者叫做两个学派。这说明,这一章的时代在道派的早期,道和德各自独立。猜测在思索社会这个总目标上,道派与德派是一致的。道派追求自的理想 ,探索生育的终极,德派则偏重现实的思考,探索生育的实际意义。失,从全文看,视道和德为正宗,春秋百家中其它的九十八家学派归为“失”一类。
道与德的派别关系启发了我们:
为什么在道书中从吾言,食母到道中间出现了那么多相类的词语,而且这些词语分别的宣讲不同的内容。这是因为,在长长的几千年的时间里,正如氏族的汇合那样,宣讲人也走过了一个汇合的过程。不同的宣讲群在不同的时代宣讲各自的内容。到了春秋时代,不同的群汇合为一个道派。由此,又可以深一步的推想:
前文说过,鲁,蔡,卫,宋是古商地。在这不大的地区内,并存了道,儒,墨三大学派。这三大学派的渊源又不相同。这就向我们揭示了商时代的社会思想。
道的渊源是本土的村落生活,具体说,是生育崇拜。墨子的书中残留巫术的痕迹,想像渊源于巫祭祀。儒渊源于尚书,成书于论语,尚书,用今天的话说,是商的晚期和周时的文化教育的课本,课本的内容先是取材于商文化(的帝崇拜),后是取材于禹治水神话。上述是今天能够知道的商文化,当然远不是商文化的全部。那些在流传中消失了的部分远比今天知道的部分多得多。
41 勤而行
原文
四十一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而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lei。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盲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
(注释):士:就是人,人们。这一章以对道的态度为依据,将人分作上,中 ,下三类。 建言:哲理,名言。 明道,进道,夷道:双关语。道,相当于今天的宇宙观,世界观,很抽象。 上德,广德,建德:符合和遵循道的行为叫做德。 大白:大和白,源自商语,宏大的,高尚的。经历了昧,退,颣,谷,辱,不足,偷,才能达到大白的道和德。 偷:无声息的。 贷:帮助。
(大意):上等人对道勤而行,中等人对道没有什么表示,下等人对道嘲笑。(下等人不能接受道),嘲笑道是正常的。哲理说得好,……,道无形无踪,唯有道才能消除对立,达到长久。
解读
这一章结构完整,内容清楚,立论尖锐,立场鲜明。圣人被褐怀玉的时代过去了,我独异于人的时代过去了,道思想迎来了一批叫做上士的追随者,进入了新的时代。已经读过的四章记录了道思想的脚步。
上一章从变化的方面宣传道,道能够消除变化达到自然。这一章从“建言”的方面宣传道,巧妙地“论证”道能够消除对立,“善贷且成”。建言,就是“哲理”,“名言”,用哲理,名言来论证自己的论点。
文中这样论证:
人分三等,下等人对道大而笑之,这是正常的,“建言”可以证明。建言的第一部分“明道若昧”几句,用明,进,夷对道加以描述,第二部分,“上德若谷”几句,用上,大白,广,建对德加以描述。第三部分,“质真若渝”几句巧妙地推论:明,进,大白,等等就包含在渝,不足等等当中。最后是结语,肯定的说,只有道才能消除对立,达到长久(的自然)。
这是一篇精彩的论文。
“建言”。历来,一派解家将道德经当做深奥的圣言哲理,对于建言这一部分,就从实际的生活中寻找事例,加以验证。又一派解家将建言当作辩证法推崇备至。在书中,像这一章这样,有几处写到了对立和变化。将世界写成变化的状态,这就给人以误解,认为是辩证法。其实,建言与辩证法不相同。
先来说辩证法,然后再讨论建言。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这句话是黑格尔说的。对这句话,在列宁的哲学笔记中大加赞赏,认为表达了辩证法的核心。存在=合理,对吗?希特勒是存在,希特勒合理吗?南京大屠杀是存在,南京大屠杀合理吗?怎么回事?毛病出在“合理”两个字上。这两个字从德语翻译过来,如果翻译“合规律”就好了。凡是存在的,都是合规律的。希特勒自有它的规律,这规律在于我们去认识。南京大屠杀自有它的规律,这规律也在于我们去认识。
认识“存在”的规律,列宁认为就是辩证法的核心(性质,本质,基础,等等。)
世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任何的事物都不能脱离这个关系。这个关系叫做辩证关系。
对立统一的关系表达了运动状态。辩证法就是认识运动状态的方法。存在,就是事物的运动状态,找到了存在的规律(合理),也就完成了对存在的认识。
建言感觉到了对立,也感觉到了变化,这当然是很了不起的认识,只是对对立和变化处在感觉的阶段。道书认为,道的本质是自然,道的周行能够“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就是说建言是为了消除对立,在道看来,对立是道的反面,叫做不道。它不能准确地认识存在,不能给我们以辩证法的指导。
辩证法来源于现代科学关于物质的认识。建言不是这样,它来源于对“名”的认识。
春秋时,对语言的使用达到了极熟练的程度,发育了中华史上足以引为骄傲的春秋文化。春秋人不但熟练的使用文字,而且对文字本身加以研究。研究文字的一派叫做名家。名家是百家之一。经过名家的研究,发现概念存在相反(对立)关系: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后,有大就有小,有善就有恶。这个发现,引起了对名的“学术热”。于是,名家就研究怎样才能消除这相反的关系。比方说,怎样才能让白不白,让大不大,让硬不硬等等。名家做了怎样艰苦的研究今天无法知道,但是,名家的学术论文有几篇保留了下来。有一篇叫做坚石不坚,石头是坚硬的,经过了论证,坚石可以不坚。还有一篇论文叫做白马非马。白马就是白颜色的马,经过了一番论证,马没了,只剩下来白,叫做白马非马。
名家的研究还只是在理论上,没有进入实践。如果进入了实践,今天的世界将不再有马,石头也将不再坚硬。象名家这样的研究方法,在今天叫做诡辩。可是请读者不要嘲笑他们,他们是在极低的生存条件下,在极低的生产能力和认识能力下,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伟大探索。人类的前进在无数的失败和曲折中实现。
辩证法表达运动关系,名家将对立,变化当做不道消除,用弱和反消除。道思想站到了静止世界观方面去,道的周行不殆不过是“数量的增减,是重复”。道的圣人用一成不变的无为,不争,守中,处下去对抗社会的变化,这些都与辩证法背道而驰。
42 深沉的渊
原文
四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注释):冲:不可见。 不盈:不满,不溢。比喻子宫。 宗:起始,开头。 挫,解,和,同:对“自然”的描述,道达到的状态。 湛:远。 存:存在,不消失。 象:出现在。
帝:就是天。在商时,贵族的巫向帝占卜。说道在帝先,突破了对帝的崇拜。
(大意):生命是看不见的,就象那深沉的渊,生命用之不竭,也象那深沉的渊。生命周行,万物同,和,遥远而又近切。可是这生命来自哪里?我相信生命在帝之先。
解读
这一章,用渊比喻无形的,抽象的道。一种东西装在“渊”里,看不见,也装不满。这种东西“似万物之宗”,是众生的起源。这是什么东西?它是子宫中孕育的生命。
下面几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这孕育中的生命没有人世间的“锐”和“纷”,是和如光,同如尘。不是这样吗?人之初,性本善,没有差别,一切的“对立,差别,锐,纷,惟,阿,善,恶,可畏”,都是子宫外面,世间的事情,在子宫里不存在。
“湛”。不甚分明,似有似无。文中做了肯定,还是有(存)的,使用了猜测的口气。
最后两句是结尾,说:不知道生命的起源,只知道比帝早。
这一章是对生命的思索,但在时代上要早。这一章还没有脱离生育的痕迹,而且,明确的说,不知道生命的来源。到了生命周行章出现了混成物,这混成物在人间“逝,远,反”,来实现道的传递。这样,道终于上升到生命的起源,给生命找到了来源。
道“冲”。冲的意思是不可见的流动,无形的流动,象流水那样,流过了也就消失了。冲字极精妙的隐喻了生育的过程。道字是后加上去的。这一章在初始的时候显然没有道的名字。
道是一部古中华哲学。它的完成以混成物的出现为标志,从这一章的解读知道了,道哲学经过了“渊”的时代。生育崇拜――渊阶段――混成物阶段,终于采用了道做名字,完成了这部哲学的历史。虽然资料不很充分,线条却很清晰。。 最好的txt下载网
道篇上(39-42)
道德经解读(简本) 道篇
39道者 40同于 41勤而行 42深沉的渊 43生命周行 44反者弱者
45柔弱 46柔弱于水 47天下希及 48用与利 49道可道 50道生一
51道生之
巫祠时代过去了,商时代过去了,巫祠复兴时代过去了,社会进入了周春秋时代。巫祠分解出来多个分支派别。这一篇是对道一派的记录。读这一篇,可知道派达到了哲学的高度。
39 道者
原文
六十二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注释):万物:宇宙分做三个部分,地上的部分叫做天,生命部分叫做万物。万物相当于今天的“人生,社会”。 善人:以对道的态度为标志,分做善人和不善人。 美言,美行:从上下文看,指道。 市尊:换来尊贵。 加人:获得拥护。 何弃之有:是说,对不信仰道的人也不抛弃。 故:无意义,语气转换,说到。 天子,三公:泛指商周时政权的设置这里指周政权。 拱璧:就是玉器。在商代以前,有过玉器时代,在商代玉器用来标志权力和身份。 驷马:最高级别的车马,四马拉的车,属于仪式一类,也是商代权力的标志。 古:指商代,从春秋时代看,商是古代。 罪:灾难,特别指天灾。
(大意):道,表达了人生,社会最深的道理,信仰道的人一定珍重道,(反过来),对不信仰道的人,道也同样的加以爱护。道的道理受到尊重,道的行为有人跟随,没有理由抛弃不信仰道的人。所以,就是有过“拱璧,驷马”(的商贵族),(在周天下的形势下)也不必“立天子,置三公”,还是遵从道,以顺其自然为好。自古以来,道受到尊重,还不是为了求得个平安吗?(还有什么比平安更重要),所以天下第一贵重的就是道。
解读
这一章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是对道的宣讲。下部分开头说,“立天子,置三公”。天子,三公是周时代政权设置,指周政权。商政权灭亡了,周政权兴起了,道一派,依附氏族的巫祠,从商转向了周。这一章讲述了这一段历史。商、周之际,是中华史上的大变革时期,据史载,武王伐纣,二渡孟津,八百诸侯相助,一举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