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你的减肥手册(亚洲版)-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餐时间。结果,5分钟组餐后心率比食前有所增加。而10分钟组餐前餐后几乎没有变化。他又进行试验,将咀嚼次数从通常的325次减少到快食时的214次。结果发现,通常吃饭时心率比饭前增加20%,快食时心率比饭前增加49%。通常饭后收缩期血压比饭前增加8%,快食后收缩期血压比饭前增加13%。
  最近日本专家提出“培养咀嚼力、用咀嚼创造健康”的口号,并建议在咽下一口食物前再咀嚼5次。汤、茶水等尽量在饭前餐后饮用,以免减少咀嚼次数。在吃咖喱饭、炒面等软食物时加入竹笋、肉等耐嚼食物。
  5.婴幼儿时期过度喂养易发胖
  婴幼儿时期过度喂养是造成婴幼儿发胖的主要原因。在许多人看来,“胖乎乎”的孩子似乎是营养好的标志,认为“胖乎乎”的小孩既可爱又健康。殊不知,婴儿时期营养过剩,会为这些孩子将来到成年时成为大胖子埋下祸根。
  婴幼儿时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速度最快的阶段,各个组织脏器的成长都以细胞数量的增加为主,包括脂肪组织。该期的过度喂养,可促使脂肪细胞数量增加,大大超过非肥胖幼儿。另外,从小养成食量大的习惯,也会使胃肠道功能活动相应增强,胃排空速度加快,易饿,多食,逐渐使肥胖加重,也是造成儿童期肥胖的一个原因。
  据教育机关调查统计:在入学时,每100人中就有4个肥胖儿,到六年级时上升为8~9人。肥胖儿在近20年间,男童大约增加3倍,女童约2倍。重度肥胖儿,可以说已进入成|人型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高脂血症等成|人病的准备阶段。根据最新统计,在美国每4个儿童中既有一个超重。肥胖儿的增加,意味着成|人病预备军的增加,于是成为很大的问题。近年来,30~40岁的年轻人患心肌梗塞的人很多,就是在孩提时代埋下了成|人病的因子所致。
  6.传统“月子”埋下肥胖隐患
  近几年来,肥胖的孕妇越来越多,她们大多数是由于在怀孕期间(俗称“月子”)为了加强所谓“营养”,而吃大量食物造成的。生活中常常看到孕妇没完没了地吃核桃,问其原因,她会告诉你核桃能补脑,多吃核桃能让小孩聪明。殊不知;核桃是含脂肪非常多的高能量食物;核桃仁的脂肪含量大约在55%左右,15克核桃仁(大约1个半核桃)相当于10毫升烹调油所产生的能量。由于没有正确、全面的营养概念,使得一些孕妇错误地认为多吃就是加强营养,于是各种高脂肪、高糖的食物一股脑儿地吃到肚子里,能量过剩自然也就不在话下。
第二章 肥胖的成因(4)
孕妇营养过剩,使得体重超标准增长,是造成孕期肥胖的主要原因。肥胖的孕妇在怀孕、分娩和产后恢复过程中,会增添许多麻烦,如容易患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容易因胎儿过大难以自然分娩,还会留下患一些慢性疾病的隐患。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推算下来那时出生的女孩目前已经进入了生育时期。独生子女本来就备受长辈们的呵护,一旦她们怀孕,那种关爱将达到极致。缺乏运动和营养过剩的现象在这些独生女孕妇中更是普遍存在。因此,在这里有必要提醒每一位孕妇以及孕妇的家人注意,要选择合理均衡的饮食,控制孕期体重合理增长,预防孕期肥胖,以维护孕妇健康。
  7.酒是导致肥胖的顶级“杀手”
  有人认为肥胖与饮酒无关,其实很多成年男性的肥胖是由饮酒引起的。
  酒是一类含酒精的饮料,主要分为蒸馏酒(烧酒、白酒)与非蒸馏酒(黄酒、葡萄酒)两大类。酒的度数指的是所含酒精的百分比。以60度的二锅头为例,100克白酒中含60克酒精,1克酒精能产生7千卡能量,100克二锅头酒就可以产生420千卡的能量,仅次于脂肪。
  啤酒含酒精虽然很低,一般在3%~5%,但产生的热能很高,1升12度的啤酒可以产生330千卡热能,素有“液体面包”之称。同时,啤酒中的啤酒花可刺激胃粘膜,促进食欲,使人食量增加。
  过量饮酒之所以会使人发胖,是因为酒精不仅发热量较高,而且进入人体后会优先被氧化、吸收,这使得与酒同时或酒后吃下的食物在体内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而易被转化为脂肪贮存起来。

()免费电子书下载
  需要强调的是,酒精除了可以为机体提供热能外,并无其他营养作用。相反,酒精在代谢过程中还需消耗体内其他营养成分,如叶酸、维生素B1、烟酸及维生素B6等,造成这些营养素缺乏。
  另外,饮酒对肝脏的损害也很大,因为酒精要在肝脏内进行解毒,大约90%~95%的酒精都要通过肝脏代谢。过量的酒精会使肝细胞损伤,引起酒精性肝炎,甚至发展为肝硬化,最后导致肝癌。所以,饮酒不能无所顾忌,随心所欲,而应把握分寸,限量饮用。
  8.软饮料乃是“催肥剂”
  所谓软饮料,就是指不含酒精的饮料。美国医学专家研究指出,一个人如果每天喝一听饮料,那么他发生肥胖的几率就会增加60%。这一论点也已被我国肥胖专家多次重申。这与一个人每天吃多少东西、看多长时间电视或做多少运动无关。
  美国一项最新的调查结果发现,肥胖儿童的果汁消耗量比正常体重儿童的果汁消耗量高出65%。研究人员指出,不少父母认为,选择天然的果汁饮料有益于儿童健康,因此对孩子饮用果汁的数量不加限制。事实上,果汁饮料含有的热量使饮用者发胖的几率大提升了。
  营养专家认为,饮用果汁应适量。美国小儿研究所制定的标准要求,年龄在1~6岁的儿童,每天的果汁消耗量为120~180克左右,年龄在7~18岁之间的孩子,每天的果汁消耗量为240~370克左右。
  作为肥胖者的“大国”,我们往往只注重“节食减肥”,但对于含糖份和热量都很高的饮料还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比如“可乐”类和其他碳酸饮料,对肥胖的作用绝对不低于固体食物,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使人发胖。
  “可乐”就是很强的“催肥”剂,一听“可乐”所含的热量,需要步行40分钟才能完全消耗掉。目前我国都市人群中正在悄然形成一个“可乐族”,他们少喝或者不喝白开水,只喝“可乐”。这便决定了这一人群必定是肥胖的高发群体。对他们来说,“可乐”类饮料的过多摄入,可以使节食的减肥疗效前功尽弃。
  9.营养素缺乏导致肥胖
  一谈起肥胖的原因,人们常常会与营养过剩联系到一起。但很少有人知道,营养素缺乏也可导致肥胖。
  近年来,日本营养专家经研究指出,某些肥胖并不是单纯的营养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饮食中缺少使脂肪变成能量的营养素,如维生素B2、B6及烟酸。只有当体内能量得以释放时,脂肪才会随之减少。研究人员对3~6岁肥胖儿童体内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肥胖组儿童血清铜含量高于对照组,铁与铷的含量低于对照组,锌和镁的含量与非肥胖对照组比较虽无统计学意义,但从肥胖儿童个体观察,锌镁含量低的较多。
第二章 肥胖的成因(5)
美国专家还发现,机体饮水不足,身体就无法对脂肪进行充分的代谢,也会引起体重增加。如果蛋白质长期处于缺乏状态,就会使肌肉萎缩,而肌肉组织的减少,会使机体基础代谢率降低,减少能量消耗,也会使机体发胖。
  因此,在饮食中应注意营养素尤其是维生素B2、B6及烟酸的补充,注意食品的贮存和烹调方法,防止营养素的破坏。
  我国饮食构成通常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故易发生维生素B2缺乏或不足情况。食物中维生素B2来源于各种动物性食品,尤其是动物内脏、蛋类及奶类,其次是豆类和新鲜绿叶蔬菜;维生素B6在食物中分布很广,含量较多的食物为蛋黄、鱼类、奶类、全谷、白菜及豆类;烟酸通常称为维生素PP,维生素PP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但多数含量较少,其中酵母、花生、全谷、豆类,特别是肝内含量最为丰富,玉米含量并不低,且高于大米。
  运动因素
  运动不足是导致肥胖的又一大重要因素。
  运动不足,不仅于减少了能量消耗,也使机体变成了能量易在体内贮藏的代谢状态。实际上,一旦运动不足,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也减弱,形成肮胰岛素的状态。由于抗拮胰岛素的作用,会代偿性地引起胰岛素的分泌增加。相对于降血糖作用的减弱,而脂肪合成的作用却未减弱,因此,就产生了脂肪蓄积的代谢状态。更有甚者,处于运动不足状态下,基础代谢下降,贮藏能量却增加,而且脂肪合成酶的活性也出现亢进。实际上,运动不足在肥胖成因相关性方面,与其说是能量消耗减少,还不如说是代谢状态的改变所引起的要多些。
  运动不足的情况,在现代社会里已成为肥胖产生的重要原因,日愈涉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如交通手段的完善、家庭劳动的电气化、体力劳动的减少,已经几年形成了“省力型”社会。因此,成|人膳食近10年来尚未改变,使肥胖者急剧增加,似乎是顺理成章的。
  美国《预防医学》杂志曾指出,汽车在成为现代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代步工具的同时,也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书中说到,驾车时间越长,人的腰围就会越粗,可直接导致肥胖。
  调查者在对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的1万多名市民进行为期两年的跟踪调查后发现,驾车时间每增加30分钟,肥胖几率随之增加3%。经常驾车者与经常步行者相比,肥胖比例要高出7%。
  美国被称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多达91%的被调查者表示,出门时一般不会走路,其中大多数人每天在车里度过的时间超过1小时。
  调查负责人弗兰克指出:“驾车越多,人越容易发胖;而走路越多,体重越不容易上升。人们应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避免开车时间过长。”
  疾病因素
  由疾病因素而引发的肥胖,属于继发性肥胖(参见第一章“肥胖的类型”)。
  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肥胖,大多为单纯性肥胖,占肥胖者的绝大多数。但一些由神经、内分泌或代谢失常而引起的疾病,也可导致肥胖。
  间脑性肥胖就是由疾病引起的一种肥胖,如脑炎后及间脑外伤(由于脑损伤)所引起的肥胖都属于这一类。此类患者常有食欲波动、睡眠节律反常、体温、血压及脉搏易变、普遍性肥胖、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肾上腺皮质增生及腺瘤所导致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也会引发肥胖。尤以面部、颈部、胸部及腹部肥胖为主,面呈圆形之满月状,四肢没有显著变化,而腹部、大腿等地方出现紫纹。患者还会出现多毛现象,女性会呈男性化,出现闭经或月经紊乱,男性则阳痿。
  药物因素
  由药物因素所致的肥胖,属于药源性肥胖(参见第一章“肥胖的类型”)。这里特别强调一点:女性服避孕药可使体重增加。

()好看的txt电子书
  目前临床使用的避孕药物中的主要成分,多为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根据其作用功能的不同,可简单分为抑制排卵型、抗着床型和影响子宫功能型三类。根据其所含主要成分、使用剂型、用法和给药途径的不同,又可分为复合型避孕药、序贯型避孕药等不同类型。
  少数女性(2%~5%)服用避孕药物后,可能会出现体重增加的情况,这与以往使用的避孕药物中所含雌、孕激素量稍大,以及女性自身体质情况有关。例如,避孕药物中所含孕激素可以影响机体的合成代谢过程,使体重增加。而雌激素可以引起体内水钠潴留,同样可以使体重增加。
第二章 肥胖的成因(6)
女性服用避孕药后体重增加,与个人体质有关。目前使用的第三代避孕药物,如诺孕酯(Noregesfimate,NGM)、孕二烯酮(Gestodene,GSD)中已经大幅度减少了雌、孕激素的含量,可以说使用这类避孕药几乎不会对体内糖代谢、脂代谢及血液学产生任何不良影响,对绝大多数的使用者也不会造成体重增加的困扰,但对于极少数体质对这类药物比较敏感的女性仍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麻烦。好在这种情况在停止使用避孕药物后很快就会消失。女性朋友在使用避孕药物后,若出现体重增加的情况,最好及时与医生商量一下,以便更换新型避孕药物,或采用其他的避孕方法。
  遗传因素
  1.肥胖孕妇所生孩子多肥胖
  医学研究指出,孕妇在怀孕初期过胖,可使小孩在2~4岁时发生肥胖的危险增加两倍以上。这些孩子被定义为严重过胖,因为他们不是只比平均体重重一点而已,他们的体内脂肪已经比同龄孩子多了95%。
  这项研究以近8500个低收入家庭所参加的妇女、婴儿以及儿童额外补充营养计划的数据为依据。结果显示,在这些孩子4岁时,有四分之一的胖孩子在妈妈生他们时也很胖;这项事实也由只有少于十分之一的胖孩子来自于正常体重的妈妈来证实。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数据显示,怀孕时过胖可能会在生产时出现问题。在怀孕前、怀孕期间及婴儿出生后的前几年,都是避免日后孩子肥胖的重要时机。
  此外,医学专家在一卵双生的儿童中观察发现,肥胖的一致率比异卵双生儿童要高,强调其有遗传性。另外,一卵双生儿直到青春期,双方肥胖发生率为70%,青春期后则下降为30%。这说明遗传因素确实是引起肥胖的原因之一,而且一般情况下,这一因素也是被认为可以克服的。最近巴库德(Buchurd)及彭鲁斯(Perusse)也发表了体内脂肪蓄积与遗传因素相关只占5%~30%的数据,这一数据也说明,遗传是肥胖产生的原因之一,但所占比例并不高。
  2.女儿肥胖与父亲肥胖有关
  最新研究发现,女儿肥胖与父亲肥胖有关。父亲肥胖的,女儿很可能会遗传到父亲的肥胖基因,而儿子不会。
  据美国临床营养学期刊报道,研究人员通过对47名7~10岁女孩研究她们与父母的体重及热量消耗形态后发现,女孩们的体重主要受父亲的身体脂肪影响,而母亲体重与女儿体重则没有关连。香港的医学界人士推断,这是由于女儿受到父亲X染色体内影响体重的基因,甚至要配合母亲的X染色体,才可能把肥胖基因只传给女儿,而没有传给儿子。
  生理因素
  1.青春期易发胖
  青春期是女性生殖系统发育趋于成熟的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女孩子伴随着月经来潮,身体发育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与之伴随的就是这一时期的女孩子胃口普遍都比较好,当食物摄入大于消耗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生肥胖现象。
  医学研究发现,女性青春期肥胖往往与女性月经初潮期出现的迟、早有密切的关系,初潮早的女性一般都比初潮晚的女性更加肥胖一些,这可能与月经初潮时体内内分泌激素的变化导致体内脂肪的蓄积有一定的关系。值得提醒的是,青春期的女孩子好像都非常怕别人说自己胖,许多人常常主动限制饮食来控制体重的增长。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做,因为这时候的肥胖,你只要注意调整一下饮食结构,减少甜食、油腻食物和零食的摄入量,度过这一阶段后,肥胖往往也就消失了。如果盲目采取节食减肥的方法,很可能会导致月经失调、子宫发育不良、神经性畏食症等疾病的发生。
  2.妊娠和哺|乳期易发胖
  妊娠和哺|乳期的女性由于体内内分泌激素分泌的变化和怀孕、哺|乳期体内需求增加,常常会自主或不自主的食欲大开。再加上我国传统的怀孕和坐月子期间多食、少动的习惯使发生肥胖的可能性就更进一步增加了。也有人认为,妊娠本身就具有促进体内脂肪蓄积和肥胖的倾向,多次人工流产或生产的女性发生肥胖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同龄女性的现实似乎间接证明了这一点。需要提醒的是,这一阶段发生的肥胖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许多人常常因此转变成为持续性肥胖。
第二章 肥胖的成因(7)
3.女性更年期易发胖
  女性更年期又称绝经期,一般在48~50岁之间,是女性由中年逐渐向老年转化的一段时期。医学研究证明,女性绝经后容易发生肥胖,其原因可能与绝经后机体内分泌激素分泌改变,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等各种因素有关。
  (1)内分泌激素分泌的改变
  女性出现停经的症状,意味着女性卵巢功能已经到了衰竭殆尽的地步。卵巢分泌雌激素减少,可以继发性出现下丘脑和垂体功能紊乱的情况,从而引起肥胖。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全部由雄激素衍生而来,而雄激素主要来自体内肾上腺髓质的分泌。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代谢失常
  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