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此可见庞统说这番话说的很是时候,节奏把握的很好,并不是一开始就上来教刘备学坏的。现在,是刘璋内部自乱阵脚,在张鲁和曹操的压迫下,刘璋有点发蒙,居然想到了找只恶狼进家帮忙把前门的老虎赶走的绝世点子,他以为可以找条狗,但是战争都打到这份上了,哪里还有狗啊,狗不是饿死就是被人吃掉了,活到现在的全是狼了。

  所以,他的手下除了几个死心眼的全都在找下家,有的看好曹操,而有的,已经瞄上了刘备,比如法正和张松,主动投诚当卧底来了,所以,庞统这是在告诉刘备,不是你先使坏的,人家主动的,不要浪费嘛。

  三下五除二,庞统把困扰了刘备很多年的难题给解决了,诸葛亮没有办到的,他凤雏办到了。

  所以,你说庞统能不被刘备另眼看待吗?这也让刘备认识到了二人的区别,诸葛亮可以胜任常规性工作,但是此乃非常之时,必须借鉴庞统的急智脑袋瓜,必须靠着他的智慧去攻城略地,二人的分工也就形成了,一个主外一个主内,攻略四川,刘备带去的是庞统,而由诸葛亮坐镇荆州,足食足兵。

  由于庞统的意外身亡,诸葛亮临时被抽调到了前线,可是,这也只是暂时的,当刘备寻觅到了庞统的最佳替身法正之后,带到汉中前线的还不是我们的诸葛大神,我们的大神改行坐镇成都为前线将士们补充给养了,再把视线往后推移,法正已死,吴蜀开战,刘备索性自己上了,乃至最后惨败,诸葛大神的感慨也没有吹牛逼说什么“带我好了啊,带我就不会输了啊”,感慨的是法正死的太早(为什么不感慨庞统死的太早?看来还是有问题),估计老罗也很郁闷:大神啊,你怎么就不吹牛逼啊,这让我怎么吹捧你啊,一边嘟囔一边把大神的这句话填进去,又不忘加上诸葛亮对刘备排兵布阵失误的段子聊以*。

  一句话,隔行如隔山,诸葛亮最合适的岗位还是后勤部长+运输大队长,运筹帷幄的是庞统和法正。

  刘备的幸运是拥有了“汉初三杰”的萧何和张良,不幸有二,一是张良死的太早,两个绑一起也没有那一个原装的活得长,不幸第二就是穷其一生也没有找到自己的韩信——他最信任的关羽同志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所以,他只能无限的接近那位老祖宗,却始终无法成功的完成这场模仿秀。

  扯得有点远了,再绕回来说说庞统和诸葛亮的问题吧,经过少年时代的亦敌亦友,青年时代的殊途同归,人到中年的卧龙凤雏终于走上了一条相反的道路,庞统不早死,最大的受益者是刘备,庞统早死,最大的受益者是诸葛亮(还有一个前提就是法正也要死的早一点)。

  这么说不是说诸葛亮的心里有多么阴暗,因为没有人规定在一个公司工作,就必须是死党,关系铁的不得了,哪怕是校友又能怎么样?

  所以,对于庞统的迅速崛起,诸葛亮虽然什么都没有说,可是还是有点担忧的,而巧合的是,庞统也埋下了一枚定时炸弹,人死了,一了百了,而活的人却要为他买单——付账的是刘备、关羽、蜀汉帝国企业。

24—17:道不同,不相谋(6)
面对老朋友火箭般的蹿升速度,诸葛亮的内心滋味很复杂,这种感觉,之前落魄的庞统就曾体会到,风水轮流转,虽然诸葛亮没被贬职当县令,可是相对来说,还是很苦涩的,我们可以把这段时间内低调诸葛亮的沉默态度诠释为——暗自的担忧。

  这个担忧有公有私,私的方面就不多说了,一个人享用的现在被老同学分享了谁都不会舒服。

  于公,则是因为自己的隆中对被人篡改的面目全非,因为在自己的计划中,从来都没有否定过荆州的重要意义,而现在,从荆州成长起来的庞统居然有点数典忘祖了。

  更加麻烦的是,刘备似乎已经默认了这个计划,本次入川几乎是抽调了全部的主力,不错,*们是被留了下来,可是,那只是暂时的,属于权宜之计,他感觉的到,即便是以后人手充裕了,刘备也不会再对这个四战之地投入过多的资本了。

  没有错,诚如庞统所分析的那样,这里多方势力交错,腹背受敌,可是,正是这样,才凸显了荆州的战略地位,曹操想拿下这里是因为他要一统中原,孙权想拿下这里是为了保证上游要冲不被他人虎视,而刘备,就看他的心志达到什么境界了,如果想像孙权一样当一个土霸王的话,那么没有问题,到时候拿下四川,再好好经略汉中,然后把荆州还给孙权,各取所需,这辈子也甭想有人打进来,除非自己自乱阵脚。

  但是,如果刘备还有雄心壮志的话,就必须对荆州所有权寸土必争。

  后来刘备无论是在拿下益州之后和孙权剑拔弩张,还是打着复仇的旗号,都是不想放弃荆州的。

  只不过,庞统的策论已经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进入四川之后,刘备抽走了荆州的大部分主力,前领导核心集团只是保留了一个堪堪可用的关羽。

  当时的板块从大的来看可以分为益州板块、汉中板块和荆州板块,细一点的话还可以弄出江州军分区、临沮军分区等等,相比之下,无疑是荆州板块的防务难度最高,其他的都是深处益州统治核心的内部不说,汉中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绝佳要塞,既没有四面受敌又和成都遥相呼应,唯独荆州,千里之外,一旦发生事变,信息通讯闭塞,救援都来不及,所以,如果刘备真的还把荆州当作一回事的话就不该只把关羽扔在这里。

  没有错,关羽的脾气是不适合有人和他在荆州平起平坐的,刘备把他自己仍在外面当老大还行,但是也要给他配备一个合适的领导班子吧?结果,这里除了他的关家军外就只有一个参谋马良了,对了,还有一个诈死苟延残喘活到后来的廖化将军。

  如果关羽身边有一个得力助手的话,也许结局不是那个样子了,事实证明,关羽和魏延一样,如果对手只有一个的话,完全可以应付,一旦另一个耐不住寂寞的话那可就危险了。

  关羽的脾气肯定和黄忠还有魏延不对付,论资排辈,马超和张飞不该这里当老二,不过还有赵云呢?还有陈到呢?可惜霍俊死的太早,不然的话,也不会由着关羽自己单挑防守男曹仁,后面是区区潘睿、士仁(就是那个傅士仁)以及糜芳了。

  不管刘备是高估了关羽集团还是低估了孙权的破坏力。总之,他全面龟缩了自己的防御带,本身就有点轻视荆州的战略地位的意思了。

  思想根源在哪里?刘备和庞统的谈话达成共识就是了。

  这一次,诸葛亮只能把这份担忧隐藏在心底了,风头正劲的庞统不会给他翻案的机会,只有在刘备得手之后再慢慢争取了。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庞统的死亡反而促成了刘备变本加厉的透支荆州资源,本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举动反而在后来的一系列战役中成了既定事实,刘备把工作重心放在了汉中,并且取得了有生以来真正意义上的对曹操的军事胜利,而诸葛亮被留在了成都政务繁身。

  更加致命的是,刘备选择的庞统的替身——法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益州本土派,他要做的自然是为本集团谋取更大的话语权以及在刘备政府中的利益,所以,诸葛亮只好默默的看着荆州军区被边缘化,一连串的胜利让刘备忽略了那个让他发迹的地方,诸葛亮祈祷的对象孙权没有耐住寂寞。

  于是,担忧成了现实。

  将荆州边缘化,刘备终于尝到了苦果,再想拿回来也晚了,他的那个仿效高祖刘邦的千秋大梦被无限期的搁置了。

  这都是后话,目前阶段,卧龙凤雏的暗战还只是停留在了凤雏得志、卧龙低调的层面。

  后者没有想到那会成为现实,而凤雏,还在兴致勃勃的策划着刘备颠覆刘璋政权的计划,浑然不知死期将至。

  下面,就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四川,看看刘备和刘璋这对同宗冤家是如何在这个大舞台上演绎一段变脸的好戏的。

25—01:懦弱刘璋的自乱阵脚
刘备能够听任庞统的怂恿去收拾刘璋,实在是因为这位本来无懈可击的同宗突然撕开了一个口子。

  还是从头讲起吧。

  其实我们这位老兄也算是一个荆州人——江夏竟陵是他的籍贯。

  之前一直再说刘璋同学是个笨蛋,其实,这个笨蛋不是说他智商低,也不是说他一点治理国家的才干都没有。

  如果他智商低的话,也就不会是坐在这个位置上那么长的时间了。

  四川,在他的统治之下并没有什么频繁的天灾人祸,他本人也没有像董卓那样变态,诸葛亮还有庞统等人在评论时都在说四川是一个富裕的地方,一个暴君能够把他的治下搞得这样有声有色吗?董卓,我们要说他是英雄的,但是前面要加一个前提——暴君。

  刘璋不是,他算得上是一个好人,我们还可以说他是民本主义者,虽然他失败了,可是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去让自己的子民不被战乱骚扰(以后会慢慢讲到),在他的统治治下,益州的户口有百万,如果我们还记得刘禅投降的时候蜀汉的户口就明白了——94万。

  半个世纪过去了,蜀汉人口不降反升。

  你可以找借口,说什么藏匿人口现象等等,但是你怎么就知道刘璋时代没有这种现象?再说了,刘璋时代的统治区不比刘备—刘禅时代,南中处于自治,边地没有开发,汉中在统治范围之外,更重要的是统治时间也不长,要知道,蜀汉在刘备短暂的三年之后一直是号称头号治世能臣的诸葛亮打点上下,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发生(北伐一直是局部战争而且伤亡有限),在这样的前提下,人口数都没有可持续发展,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可见,刘璋不算笨到家。

  所以,没有人说他是暴君。

  他生错了年代。

  在这个乱世,不进则退,刘璋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思进取,比较温顺,偏偏又占据着一块风水宝地,这就是致命的弱点了。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何况是一批窃国大盗。

  所以,刘璋一次次的自乱阵脚,一次次的把自己的命门暴露出来让敌人无休止的观赏和意淫。

  赵韪事件是一次严重的政治危机,虽然被手忙脚乱的摆平了,可是让大家都看到了,刘璋有点力不从心,*不住手下,而对他来说,亏得有东州兵保驾护航才逃过一劫。所以,相比之下,刘璋和东州集团走的更近一些,不要忘记,大家都是外来户。

  对张鲁近似粗暴的外交政策(不管谁先不老实的,刘璋此举都是一次不明智的行为,好不容易牛逼了一把,还牛逼错了地方),则又把自己推进了一个深渊,丧失了一个可靠的盟友?没有那么简单,随后的一系列昏招都是在为这一次失误买单的。

  刘璋的立足乱世的策略是什么?做好防守工作,然后再找一个带头大哥就可以了——在春秋时代还可以,在那以后,只能延缓自己的灭亡而已。

  刘璋为自己选择的老大是曹操,可惜,马屁拍的有点晚,还有点被迫的意思,当他看到曹操奠定了在北方的绝对优势之后有点慌了,看到汉中向中央靠拢之后更是有点心乱如麻,他和张鲁之间那些破事谁不知道啊,万一有了中央做靠山向自己施压怎么办?

  所以,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啊,刘璋加紧了对曹操的公关活动:遣河内阴溥致敬于曹公。

  这次效果不错,曹操给出了积极的回应:封刘璋为振威将军,封刘瑁为平寇将军。

  随后,刘璋趁热打铁,派遣另一特使张肃前去公关:复遣别驾从事蜀郡张肃送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于曹公。

  所谓的叟兵就是蜀汉地区的少数民族雇佣军,算得上是特种部队的一支了,这可以看出刘璋本人的立场了——没有野心,谁强大就跟谁混。

  这一阶段曹操之所以对刘璋比较热情,就是因为还在忙着攻略荆州,汉中和巴蜀,这些暂时够不着的地方就以安抚为主——远交近攻嘛,等以后的,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刘璋没有觉察到这一点,他高估了自己的被利用价值,所以,得意洋洋的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了一个隐患。

  不过对潜在的危机刘璋并没有察觉到,还是孜孜不倦的向曹操暗送秋波,不久,就又派遣张肃的弟弟,别家张松前去拍马屁。

  他设想的倒不错,张松能说会道,又是张肃的弟弟,应该没有问题。

  可是,他想错了,结果就是送去了一枚炸弹,逼得自己乱了阵脚。

  张松是一个很有权力欲望的人,看到张肃出去溜达一圈成了广汉太守,自己也是跃跃欲试,可惜时不我待,他去的时候,曹操已经迅速搞定了荆州,刘备被打跑了,正是最嚣张的时候,所以,言语之间有些不屑,而且不待见张松了——“不复存录松”。

  张松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自然不爽,于是回来之后就给刘璋传达了与张肃截然相反的信息:曹操不是什么好鸟,早晚也会对咱们下手的,不要把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而且,这个人心胸狭窄,不会再有什么大的气候了,还是离他远点吧。

  然后就是各种诅咒,最后的结论是“劝璋自绝”。

  刘璋不是傻子,所以没有说什么,但是不久之后,赤壁一战,曹操惨败,形势大变,就又把张松给当成宝了,问他对策。

  本来张松就是随便骂骂而已,但是没有想到自己中了五百万,曹操真的败了,他也意识到,自己的转机来了,不过不是在现任的领导下,而是自己选择一个老大,自己做开国功臣。

  于是,他就先斩后奏的怂恿刘璋去找一个可以依靠的外援。

  张松物色的是谁呢?

  就是刘备。

  于是,益州,本来就有点四分五裂的党派更是风起云涌,抢着出去选择认为可以充当自己依靠的老大,一时间乱成一锅粥了。

  自从《无间道》问世之后,香港就是卧底戏遍地开花,四川也是,自从刘璋稀里糊涂的搞活思想文化的复兴活动后,从张松开始,一连出了好几部质量上乘的无间影视作品。

  只不过他们的立场不同,有支持警察胜利的,有同情黑社会的。

  一时间很是热闹,让我们逐一的赏析一番吧。

25—02:今天你卧底了吗(1)
星爷的《上海滩赌圣》中开场不久就可以看到上海的黑帮砍得血流成河,今天是穿着黑裤衩的耀武扬威,明天的是红背心的专横跋扈,总之是派系林立,谁占上风还不好说。

  现在的益州就是这种状态。

  天下大事因为曹公的阴沟翻船而再度陷于迷茫,所以也都是四分五裂,只不过碍于刘璋还没有死,所以,在真正开打之前还是中规中距的把绿帽子啊、红背心啊、黑裤衩啊掖在外套里面(把裤衩穿在外面的那是超人),老老实实的上班,下班之后再暗自活动。

  所以,这个时候,几大派系已经分化出来了,抢着演卧底角色的不是少数,如果走在大街上有人悄悄和你说:嗨,今天你卧底了吗?千万不要奇怪,这是今年的流行问候语。

  有几大派系呢?三个,分别是保皇党、拥刘派和拥曹派。

  而如果再细致的分一下,保皇党还可以分为墙头草保皇党和死心眼保皇党,后者不光是有免检商标,质量也过关,绝对不含有三聚氰胺,而前者,体质不佳者常年服用会得肾结石。

  先来看看保皇党吧。

  顾名思义,就是坚决鄙视一切外来统治者,坚决拥护刘璋一人做老大的基本国策,谁敢让刘璋下野,让在野党执政就让他人头落地。

  这一派有文有武。

  武将的代表是张任、刘愦、杨怀、冷苞、邓贤。

  其中杨怀属于被刘备偷袭斩杀,不知道他的具体立场,有可能是含有微量的三聚氰胺,不过不会害死人,而且看他烈士的份上就算了。

  剩下几位中只有张任留了点事迹出来,张任——蜀郡人,家世寒门,少有胆勇,有志节。

  这种小弟是所有老大真心招募的对象,他们厮混江湖的信条只有——忠义,是那种经典的古惑仔,所以,在他的率领下,冷包等人都是力战而死,以至于给刘备添了很大的麻烦。

  所以,这帮人是死心眼保皇党,纯蛋白质,没有一点三聚氰胺,用着安心,喝着放心。

  还有一位叫做严颜的,起初也是死心眼保皇党,只不过是在张飞的感召下掺了假,属于“被动生产环节中被人投毒”,看在他很有气节的份上我们也可以把他归结为死心眼保皇党吧。

  下面再来说说墙头草保皇党(学名——三聚氰胺保皇党)。

  十个手指头伸出来还是有长有短的,所以,形形色色的墙头草们,三聚氰胺的成分也不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