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就是讲到一个责任的问题了。
单从结局来看,夏侯渊似乎要为汉中最终的丢失负上完全的责任,因为刘备已经占据了先机,但是,我们更要看到,夏侯渊是在完成一个几乎不能完成的任务,几乎没有反扑的机动兵力,所有的部队都在被动的防守,结果,最后被刘备给各个击破了。
是谁,造成了夏侯渊的这个局面?
没有错,就是曹操。
这个站在背后统筹全局的大佬。
30—07:孟德,亲自出马(2)
赤壁之战之后,曹操的转变很大,他的作战思维缺少了以前的那么一点灵气,可见曹操也不是完人,有一点也许是巧合,但是不能忽略的就是,从赤壁之战开始,曹操身边相继缺少了两位重量级的谋士:
一个是荀彧,一个是郭嘉。
即便不能说曹操是个混子,一直靠着这两个人生活,但是,少了这两根擎天柱(一个是计划内损失,一个是计划外损失,不是曹操的本意)以后,对于曹操的政治生活和军事指挥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自此之后,曹操发动的难得的攻击性战役对手,就只有马超了。
马超,他的武力很强,但是政治上很低能,类似于吕布,强度逊于袁绍,但是,曹操摆平他很是费劲,还差点被逆转,要不是马超自己毁掉长城,结果还真不好说,拿下汉中,也是因为张鲁想争取拿一个年终的好市民大奖,抵抗的十分的不积极。
除此之外也就没有什么令人*的了——当然了,这也和现如今没有太多的对手有关系,问题是,连着在孙权那里占不到便宜足以说明曹操目前在军事指挥上遭遇到了一个瓶颈期。
如果只是得分能力显得比较差还行,一旦日后捋顺的话还是可以恢复进球如麻的豪门本色的。
问题是,现如今,防守也出了很大的问题,曹操布置了三大防守区域,就当是三线作战吧,杯赛、联赛和欧洲赛场,其实不用刻意追求相似度,反正对于曹操这种人来说,三个冠军肯定都是想拿的,重要性也不分个彼此,所以,就随便分分,曹仁,主打的是联赛——荆州战场,夏侯渊主打的是欧洲——汉中战场,张辽主打的是杯赛——合肥战场。
这三条战线,曹仁绞尽脑汁,还是败在了周瑜的手上,以后,荆州战场成了刘备和孙权的角斗场,不过还算是留了一些颜面,没有丧失全部的领土,张辽,拼死三军效命,保住了合肥没有丢失,南面口子没有撕开,至于这里要讲的夏侯渊,很不幸下课走人,以完败告终。
综合资历、背景和能力,曹操的任命没有什么问题,他们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了,但是,在这之后,曹操就没有了下文,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紧缩财政,没有给各位以充分的后勤保障,眼睁睁看着曹仁顶了大半年之后以点数之差败在了周瑜的手上,丢掉了荆州首府——江陵,间接的让刘备捡便宜。
如果曹仁这条线的失败可以理解为赤壁惨败,曹操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精力和兵力,可以看作是主动的战略放弃,但是,合肥战场上只是留守了区区八千子弟兵就有点过分了,后来曹操不也是及时挽救增加了部分兵力吗?可见后备队还是有的,但是,张辽赢得多悬啊,淘汰赛就是这种偶然性比较大,胜负只在一念之间,万一当初输掉了呢?
问题是,连续的两次正反教训之后,在汉中问题上,曹操依旧没有吸取教训,那两个战场可以理解为单纯的防御,汉中则不然,那是进攻刘备的桥头堡啊,而且基础不差,好市民张鲁留下了几乎全部的战略物资,好好经营的话不会是一个堪堪局面。
三线作战总体表现不佳,在足球领域里面是常见的,不过通常发生在中游球队身上,由于上下一心发力,拿到了联赛冠军,或者进军了欧洲赛场,结果比赛任务陡然加重,而且对手不再把你当作一个中游对手看待,而是直接的竞争对手,所以,难度和强度也是数倍的提高,再加上板凳深度不够,又很有野心的想多方并进,结果各条战线败得稀里哗啦,如果不是张辽的自我救赎,曹操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尴尬局面了,问题是,人家不是没有底蕴的中游球队啊,而是顶级豪门,刘备和孙权一直把他当作是死敌,板凳深度不够更是无从谈起,人才济济那是,可以排出两套豪华阵容。 但是,曹操打着后方有重大变故的借口,三条战线全开,可是又全都没有使出全力,结果,就是三条战线都是被人诟病(除了张辽那一个)。
综上所述,夏侯渊的失败的确是有他自己的责任,但是,他的失败不是偶然和孤立的,而是赤壁之后曹操全面黯淡的一个表现,这样来看,汉中最后丢失的责任就不应该由夏侯渊来负责了,而是曹操。
曹操神武不假,可是,该有错误指出来还是要指出来,小弟是用来背黑锅的不假,可是,我们不是曹操的小弟,没有那么多的忌讳。
以上,算是一个给夏侯渊的“*”吧,欢迎不同意见的讨论,下一回,接着前次的往下讲,看看张郃是如何拯救危局,让曹操的亲征从理论上看还不是那么亡羊补牢的——当然了,仅仅是理论上的,所谓理论就是单纯的从曹操角度分析,而把刘备军团假定在一个不作为的环境下。 。 想看书来
30—08:孟德,亲自出马(3)
夏侯渊挂掉之后,大家伙都很是惊恐,你想想啊,连元帅都没有了嘛,万一被刘备包围偷袭怎么办?
总之,当时曹军的士气十分之低落。
正在这个危急时刻,夏侯渊的司马郭淮(就是后来和诸葛亮还有姜维对抗的重要将领之一,现在,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司马而已)站了出来,他倒是想把大家伙组织起来,可惜,虽然长期跟在领导身边,依旧是一个小蜜的角色,威信实在是不够,老大在的话那你当一号人物,老大不在了,你就是一个屁,所以,思前想后,只好再扯出一竿大旗来。
这个大旗就是张郃。
于是,郭淮就自己起草了一份公告(小样,文笔还是不错的哦):张郃将军,是国家的一流人才(张将军,国家名将),就连刘备都不敢小视,不得不全力应付(刘备所惮),现在,夏侯将军已经杀身成仁,三军不可无帅,这个危局只有张郃将军才能镇住(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
最后,郭淮盖上了夏侯渊和张郃的印章,批量生产发给了下面营连级的领导,让他们去给士兵们做做思想工作,组织学习一下。
反正现在也没有主心骨了,张郃又是夏侯渊的副手,也算是有一个依靠了嘛,所以,大家一致通过,然后,张郃又假模假式的在郭淮一干人等的陪同下,率领着亲兵到各个前沿阵地、碉堡炮楼以及野战医院,会见了各级指战员和躺在病床上的伤员,嘘寒问暖,致以亲切的问候,向他们发誓,保证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保证领土安全,不会再让刘备前进一步,大家接受了张郃的心理暗示,这才把心放回了肚子。
损失了夏侯渊所部的大半兵力,阵地也被刘备夺去了不少,后方也没有调来一兵一卒的援军(来不及啊,夏侯渊死的太突然了),张郃就这么空手套白狼的稳定了军心,也算是一本事,别看史书上一笔带过,说的挺容易的,其实理论谁都懂,真要把散了的军心归拢起来,怎么去劝说,难得很咧,那才是关键所在,张郃,要是平日里没有那个威信,没有那个口才和思路,也不会这么快就完成任务,就像谁都知道的刘备空手套英雄的光荣事迹,其实这个人一没有钱二没有权,怎么就这么好事呢?收买人心谁都知道,但是,怎么就做的滴水不漏,让人口服心服或者口服心不服也行啊,这就是一点一滴的积累了,所以,最后还不是很多人都上了刘备的贼船?那就是真本事。
所以,估计《魏略》中说刘备真正忌惮的是张郃,而不是夏侯渊——“渊虽为都督,刘备惮郃而易渊”就是从郭淮这里的传话变异出来的。
倒不是说张郃就不如夏侯渊,其实大家差不多,夏侯渊做了都督,张郃成了副手,固然是因为背景和资历的问题,可是即便是张郃比夏侯渊强一些,也没有到了刘备公然的厚此薄彼的程度,到了夏侯渊死后,刘备才把这层窗户纸给捅破,分明是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态,你想想,和曹操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刘备何曾占到这样的便宜啊。
所以,我们对于刘备的这种心态可以用下面这句话来归纳一下——得了便宜卖乖。
张郃,为曹操赢得了关键的喘息之机(虽然最后还是没有把握住),因此,曹操还没有派出援兵呢,先弄了一个使臣过去,正式委任了张郃全权负责汉中大局,算是开了一个空头支票吧,你想啊,都快守不住了,还弄这些表面文章干什么呢?
表面文章当然要做,这是在告诉大家,中央并没有抛弃你们,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劳的。
但是,光有表面文章也是不行啊,必须有进一步的实际性动作,刘备的军队正在四面出击,所以,很快,曹操就任命青年将领曹真为征蜀护军,率领一支先遣军先行出发(之前,曹真一直以中领军的身份驻扎在长安,离得比较近一些,也和刘备交过火,比如在下辫击败了刘备的一支人马),与徐晃的部队会合(当然了,曹真是一把手,徐晃再能打,经验再丰富,也是老二,就像夏侯渊和张郃之间的关系一样),在阳平关打败了刘备手下的高祥所部,算是干了一件比较振奋军心的事情。
当然了,曹真的努力,张郃的努力,都是只能取得局部上的胜利,刘备整体上的优势已然确立下来,曹操,如果还想在汉中和刘备玩下去的话,就必须有进一步的动作。
这个就要他亲自出马了。
没有多久,在曹真告捷没有多久,曹操真的出动了。
但是,身在汉中心在哪呢?投入的力度以及积极性的高低决定了曹操可以取得多大的成绩。
恰恰是在这一点上,曹操的态度令人怀疑。
30—09:孟德,亲自出马(4)
其实,早在去年的七月份,曹操就已经开始谋划进攻刘备了,曹洪击溃蜀将吴兰,斩杀任燮,少数民族头领强端又斩杀了吴兰都是一个前奏。
曹操的动作虽然是慢了一点,可是,还是在两个月之后,也就是九月份进驻了长安。
当然,这主要是得益于内乱基本上摆平,该处理的也都处理完了。
但是,刚刚处理停当,又发生了一起叛乱事件,十月份的时候,由于南阳一带徭役比较繁重一些,老百姓吃不消,于是,宛城的守将侯音趁机绑架了南阳太守东里衮,忽悠着手下的一些官吏、士兵和老百姓造反,当然不是自立门户了,而是要和关羽联合——鉴于这一时间内关羽所部和曹仁等颇有摩擦以及宛城的地理位置,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不是单纯的背叛,而是有计划的煽动,甚至不排除卧底运作的可能。
当时曹仁正把主力放在樊城一带和关羽对峙,杀回去需要一定的时间,曹操的部队也已经集合在长安,所以,这里相对来说空虚一些,这才被钻了空子,不过,曹操的运气比较好一些,关键时刻总是有一些小弟站出来替他排忧解难(当然了,也有许多小弟给他添麻烦,比如这个侯音),这一回出彩的是南阳功曹宗子卿,他假装逢迎侯音,跟着他一起喊完刘备万岁,曹操该死的口号后,这样劝解道:侯音将军啊,您现在干的是大快人心,顺天应民之举,所以,才会有这么大的轰动效应,远近许多人都来投奔,但是,手里攥着太守这个肉票却不是什么明智之举,你既不准备杀他,又不想用他来换钱,反而让人觉得咱们像是一群绑匪,还不如把他放了,我留在这里和你一同把守城池,相信曹操的军队来了也不会有什么作为,到时候关羽大人也会赶过来的,我们也就成大事了,这才是重中之重啊。
侯音同学就这么被忽悠了,宗子卿的马屁拍的恰到好处,不会让人产生什么足够的戒备心理,的确,东里衮当一个囚徒是没有什么威胁的,作用也是0,但是,一旦放虎归山的话效果就不一样了。
侯音没有想到这一点,直接让东里衮滚蛋了,前任南阳太守一跑路,大半夜的,几个小时前还信誓旦旦的要与宛城共存亡的宗子卿就翻墙逃跑了,和等在外面没有走远的东里衮会合,纠集了一些不愿意和侯音绑在一个战车上的散户包围了宛城,从而组成了“东里”火车组合。
倒不是让这些非正规军(其中还有一些是老百姓)充当炮灰,只不过是围而不战,阻挠侯音的进一步行动,以防他出去打劫扩张势力或者和关羽会合什么的。
知道太守的重要性了吧?潜龙升天啊,单纯依靠宗子卿的号召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而且,一旦开战,东里衮憋在侯音手里也会跟着倒霉的。
结果,宗子卿的计划成功了,这支游击队熬到了曹仁的主力回援,光复宛城,三流人才,不作为的侯音也死于非命。
十月份侯音造反,同月,曹仁赶回去,二十四年正月,曹仁获胜,侯音被杀,这家伙蹦跶了二个多月才挂掉,人不大,鼓捣出的动静不少,也顺带着牵扯了曹操的精力,把注意力放在了这里。
但是,这两个月是致命的,因为夏侯渊挂掉了,完全打乱了曹操的如意算盘——他老人家本来是想和夏侯渊会合进攻的,现如今,却成了救援和防守,不经意间,侯音的努力让曹操和刘备完成了角色互换。
这年三月,曹操终于从长安出发,由斜谷君临汉中,不过精神头被折腾掉不少,也不太可能搞出太多的兵力支援留守的张郃,各个战场都是比较吃紧的,本以为曹仁那里可以暂缓对关羽的进攻,拿出一些人来,结果,宛城一出事,也不敢动了。
所以,曹操能有多大的作为已经是可想而知了。
但是,还得打啊,既然已经来了,怎么说刘备,这个家伙,翅膀再硬那也是自己的手下败将,当初你乱中占了徐州不还是被我轻松搞定?
曹操有点抱着侥幸心理,希望对刘备作战的传统优势可以助他一臂之力,希望自己的亲自带队可以给刘备制造一种心理压力,让他自乱阵脚,被自己有机可乘一下。
也许,战局还可以挽回。
也就是想想吧。
因为刘备,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刘备了。
30—10:玄德,终有一胜(1)
刘备一直在执着的追求着胜利。
他不是没有胜利过,但是,在这位号称颇有高祖遗风的家伙身上,我们要想轻松的找到胜利的事迹,那真的是太难了,不说是大海捞针也差不多了——这一点刘备倒和他的老祖宗有点相似,刘邦亲自指挥的战役,如果想赢的话也是很费劲的。
如果我们要找刘备失败的话倒是很多,从黄巾起义开始,每一个曾经在这个大舞台上得瑟过一段时间,哪怕得瑟的时间很短的人,都曾经在刘备身上寻求过胜利的*。
黄巾军这种散兵游勇战胜过刘备,吕布战胜过,就连袁术也战胜过,更不用说是一代军事家曹操了,没有多久,就连孙权也要在刘备身上找点优越感(当然了,主要是假陆逊之手)。
但是,这样一个百战百败,很少尝到胜利滋味之人,依旧顽强的生存着,而那些曾经击败过他的对手们,除了曹操和孙权之外,早就和这个乱世告别,被黄沙淹没了。
袁绍在官渡之战之后感受到的是空前的绝望,曾经拥有的一切都被人剥夺了,而刘备没有这种痛苦,因为他自打出道那一天起就一直生存在这种令人窒息的绝望之中。
董卓*过,疯狂过,只不过这种时光是及其的短暂,但是,刘备比他还要哀叹时光的飞逝,徐州,只不过是过了一下手而已,不,前后是两次,分别被吕布和曹操终结了。
吕布感叹命运的不公,生活所迫(也是欲望太强),寄人篱下了那么多人,还要背上一个惯性出卖主子的骂名,省省力气吧,刘备比你还惨,你吕布寄人篱下过的我刘备也寄人篱下过,你没有混过的老大我也混过,你跟过袁绍袁术,我也是,但是公孙瓒和曹操,你试过吗?你试过被你的同窗当枪使的滋味吗?你试过在把你当作劲敌的人手下如履薄冰的生活的日子吗?
当然了,你也想来着,但是我和曹操都没有给你这个机会。
很多人都喜欢夸赞曹操,就因为他和袁绍相比,是那么的弱势,但是硬是挺了过来,这种顽强铸就了一个奸雄的霸业。
不过在我看来,单纯比较顽强的话,还是刘备更胜一筹,因为曹操再弱势,再起点低,也比刘备强,至少曹操会作诗啊,手下有足够的小弟啊,也不缺钱啊,刘备有什么?
曹操是那种刚劲的顽强,而刘备,则是坚韧的顽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