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调教大唐-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的他就好像一只快要饿死的老鼠,看见前面有块又大又肥的五花肉,心中恨不得撒丫子跑过去叼在嘴里,可惜肥肉却在老鼠夹子上。
矛盾,纠结!
呵呵
卢承庆将手中卷轴搁于桌上,张嘴苦笑一声,对着郭业叹道:郭巡检小小年纪,倒是雄心壮志啊,一人就想独揽六县巡检之职。
郭业一听,知道卢承庆这话哪里是夸他,这是变相的损了他一把。
但是他知道卢承庆还有后话,于是表情淡然地不说话,坐等着下文。
果然,卢承庆摇摇头指了指康宝,说道:你所提议之事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本官也竭力认可。但是,你所要求之事,别说康校尉的父亲,就连本官都无法应允于你,难,委实太难了,官场之中未曾有这先例开过呀。
咯噔!
郭业的心中瞬间沉下,心道,麻痹的,忙活的半死,难不成白费功夫了?
霎时,
整个船舱之内陷入了平静,郭业脸沉如水不言语,卢承庆皱眉闭眼似苦思冥想,而康宝则是挠着后脑勺,愣是不知道这两人到底打得什么哑谜。
静,
半盏茶的光阴就在寂静中渡过
卢承庆没办法不绞尽脑汁想招儿,现在他从京城长安被贬到蜀中益州这种偏远的地方,委实需要极大的政绩来证明自己,引起长安朝廷的再次重视。
郭业的若干提议便是给他带来政绩的契机,难不成眼睁睁地看着如此大的一个契机从自己眼前悄然飘过?
突然,
卢承庆轻咳一声,打破了这份寂静,若有所思地沉吟道:兴许可以变向的取一个折衷之法
第一百五十一章 益州六县团练使()
咦?
郭业双眸陡然一亮,脱口问道:什么折衷的办法?
卢承庆轻声吐道:你可曾听说过,十道各州府可自行组建一定人数的团练兵,用以维护本州境内的匪乱民变?
团练兵?
郭业猛然被这新名词给唬住了,大唐的禁军,府兵,神策六军,包括大唐晚期各地节度使所掌控的藩镇兵,他都听说过。
但是这团练兵到底是什么玩意,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看着郭业一脸不知的样子,卢承庆心道,任凭鬼才多多,到底还是出身小小地方的九品巡检,孤陋寡闻,知之甚少啊。
随即转头对着旁边的康宝说道:康校尉,你出身将门,又领兵行伍,总该听过何谓团练兵吧?
康宝听到卢承庆的问话,这下可把他乐坏了,敢情郭业这小子也有不知道的东西啊?
继而不无得意地朝郭业眨巴了两下眼睛,才回卢承庆道:刺史大人算是问对了,如果何谓团练兵都不知晓的话,咱老康家也真的没脸在军中混下去了。
随后走到郭业的身旁,轻声解释道:团练兵不属边军,也不属府兵,而是一支归各州刺史统御的武装。这支部队人数不多,主要从民间征集,约莫一百五十户人家征募十五名青壮吧。这些被征募的青壮不入军籍,不出州境,专事本州境内的匪乱民变。对哈,还有,团练兵春夏为农,秋冬集训,州府只负责口粮酱菜,不给军饷哈。
听明白了!
郭业啧巴两下嘴,总算是听明白这团练兵到底是什么地干活了。
你妹,不就跟后世的民兵预备役差不了多少嘛,战时为兵,闲时为农,秋冬农闲之时统一军事训练嘛。
民兵民兵,又民又兵呗。
放在二十世纪初三四十年代,这民兵就变味儿了,跟保安队没什么两样。
霎时间,郭业脑中浮现出某部红色电影,一个斜挎盒子炮,穿着绸缎衫军用靴的狗腿子,冲着日本小鬼子屁颠屁颠跑上前去,一口一个太君,我是保安队地干活。
卧槽儿;
感情团练兵是这么回事啊!
紧接着,卢承庆说道:我益州辖下六县,在大唐州郡中分属中等州郡,可置团练兵六百。如果将这六百团练兵放在六县岷江水域,是否能够担任起维护百里水域安定以及设关卡收赋税的事宜?郭巡检!
六百团练兵?
郭业听着卢承庆这问话,貌似想将这六百人的民兵武装交于自己手中?
用六百人地方武装的团练兵来控制环绕六县长达近百里的岷江流域?
这貌似有点难吧!
先不说这流域太长,六百人委实铺张不开来,就说这近百里岷江水域大大小小十几股,人数达到五六千甚至近万的水匪,都不好清剿吧?
怎么?郭巡检敢狮子大开口,想要兼领六县巡检,却没点本事不成?
请将不如激将,卢承庆陡然起着高音质问郭业道。
郭业哪里会吃他这一套,断然不会一时意气,将自己再次置身险境,前番独守陇西孤城之事还历历在目呢。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当即继续保持着一脸淡然,抱着商量的口吻问道:刺史大人,这团练兵可否再扩充一些人数呢?毕竟实力足够了,也能事半功倍不是?
见着郭业不吃自己这一套,卢承庆有些意外,这小子真是说变就变,之前还讪媚如小子,一遇到关系自身之事却谨小慎微,当真有些吃不准他。
无奈,喟然一叹道:团练兵一事,朝廷是有过明文规定,上州郡可征募一千人,中州郡可征募六百人,下州郡仅仅只能征募三百人。这是朝廷的章程,本官丁点也不能愉悦。不过
卢承庆话锋一转,再次指了指康宝,道:团练兵虽不归折冲都尉府节制,但是如遇到紧急状况,可拿着本官手令,前往折冲都尉府求兵。同在益州州境内,本应同气连枝嘛。
是啊是啊,兄弟!康宝也插嘴道,有哥哥我在都尉府呢,你担心个屁啊,到时候你只要言语一声,哥哥怎会眼睁睁地看让你陷入困境呢?到时候咱们兄弟连并肩作战,杀遍岷江水匪无敌手哈。
康宝口沫飞溅,说得那叫一个慷慨激昂。
郭业听罢,默然点头表示应承了此事,虽然不能没有达到自己兼任六县巡检的愿望,但是能够领着六百团练兵统管百里水域,那也够自己威风的了。
谷德昭不也才掌管三班衙役和壮班两百来人吗?
单单从手下人数上,小哥他妈碾杀这狗日的。
既然接下了这单活,郭业便开始询问起一些事无巨细的问题。
敢问刺史大人,这六百人的防具兵械,从何而来?
既然六百团练兵归我这个益州刺史节制,那这些东西自然是益州府库提供,刀枪剑戟,弓弩箭矢,一应俱全。
多谢刺史大人,那我手下六百儿郎的粮草饷银,这,是否足量足饷?
哈哈,郭巡检无需考虑这个,皇帝还不饿差兵呢,更何况你能设关卡收税增盈州府,这个本刺史自会安排人手去操办此事。
刺史大人,六百团练兵屯兵何处?
本官不掺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随你自行决定,可否?
多谢大人信任,不过在江面上混,这船只可不能少了,大人总不能拿些小渔船来糊弄我吧?
这个没问题,折冲都尉府肯定有不少闲置的船只,本刺史亲自张口跟康都尉要。
刺史大人,下官觉得折冲都尉府的银琅船不错,是不是也跟康都尉借上几艘?
呃
卢刺史乍然沉吟,这银琅船在蜀中这种内陆地方可是个稀罕物,价值有多大他也是知晓,就连益州折冲都尉府也仅有十艘,都是康岳山自行要来的宝贝疙瘩。
夺人所爱只可一不可二,他已经夺了几乎掉进康岳山兜里的沙盘,如果再跟他要银琅船,可就有些不地道了。
这事儿,即便他是康岳山的上司,他也不敢冒然答应。
不过一旁的康宝却爽快地竖起两根手指,然后右手拍打着胸口,对着郭业说道:这事儿交给哥哥来操办,从我那儿匀两艘给你,我爹那边自有我说道。
成!
郭业握拳轻轻拍打了一下康宝的胸口,竖起拇指赞道:够仗义!
既然康宝出头办理此事,自然是皆大欢喜。
卢刺史粗粗呼了一口气,诸事已了。
不过郭业貌似还有问题,急忙追问道:刺史大人,下官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日你个仙人板板!
卢承庆也学着川蜀人的口头禅心中暗暗骂了一句,这小子还上赶着来,没完没了?
不过他还是保持着涵养,耐着性子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说道:你问!
郭业伸出食指,点了点自己的鼻子,问道:刺史大人,如今属下统领六百团练兵,掌管着益州六县近百里岷江水域,再叫陇西巡检,有些不合时宜了吧?是不是该换个称呼呢?总得有个名目,有个出处,各地县衙才会配合下官行事,不是?
卢承庆听着点点头,师出有名倒是有些道理。
略微想了想,说道:嗯,本官也是第一次组建团练兵,就暂且给你一个益州六县团练使的官职吧,职责便是管辖我益州六县这近百里的岷江水域,这样如何?
益州六县团练使?
郭业琢磨着这新官职,听着甚是霸气。
不过,他又想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随即问道:敢问刺史大人,这益州六县团练使,该是几品啊?操着这么大一摊子事儿,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总不能还是个九品小吏吧?
我想想
第一百五十二章 挂职益州府兵司佐官()
唔容本官想想!
卢承庆双目微闭,沉吟了一声之后,久久不语。
他知道,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天下间根本没有这么便宜之事。如今指着郭业这小子带领六百团练兵整治岷江水域,给自己带来一份能够夺目的政绩,所以他不能饿着郭业。
但是他心里也清楚,团练兵本来就并非什么朝廷正规军,哪里有什么品衔可加封的。放眼如今整个大唐,也只有府兵与边军,还有大唐帝都的神策六军与禁军方有军中品衔可配,如果六百人的正规军,怎么也能给郭业请个八品的宣节校尉当当。
可惜郭业统领的仅仅只是六百团练兵,离朝廷正规军就差点儿意思了。
这下可有点难了。
纠结!
突然,卢承庆想到了另外一个折衷的方法,唰的一下,本已合着的眼睑陡然睁开,放出一丝精光,有些失态地拍案而起,大喊道:有了!
只听卢承庆转为盈盈笑意赞道:也就是你机缘深厚方有此契机啊!本官到任之时,听益州长史孙逊言及,尤刺史离任之时,同时也带着原益州府六司的兵司佐官离去,一道赴任长安。如今益州府的兵司佐官一职正好空缺,不如本官就推荐你接任,如何?
六司亦称六曹。
县衙有六曹房,州府照样也有六曹房,分别负责益州府六县的功、户、兵、仓、刑等事宜。如马元举担任的便是陇西县衙的功曹房佐官,亦称功司佐官。
郭业听闻还没来得及问个究竟,旁边的康宝却是被卢刺史这神来之笔给震惊得瞪大了双眼,嘴中不停啧啧叹息。
郭业被这小子的动静给吸引过去,拱了拱他的腰间,问道:怎么个意思啊?莫非这兵司佐官很牛逼不成?
切!
康宝收起艳羡的眼神,转而换成不屑鄙视之的神情,哼道:你小子就知足吧,这一个月没到,蹦达蹦达几下,就从一介布衣到九品,现在更是旱地拔葱水灵灵,愣是一下子窜到从八品的兵司佐官。你娘的,你老郭家的祖坟当真是长了青草冒了青烟。
从八品?
益州府兵司佐官?
郭业这小子也淡定不住了,一脸的欣喜兴奋之色呼之欲出,再怎么想掩饰都无法遮挡住他那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装逼之色。
乖乖,
卢承庆这倒霉刺史可真舍得下本儿啊,竟然一下子就给小哥提到了从八品的兵司佐官,掌管益州府六县的兵曹房。
不过郭业还是故意眨巴嘴,佯装很是不在乎的口吻念叨:其实呢,品衔不品衔倒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能够替刺史大人将事情办妥,办好,不是吗?唉,下官也有压力啊,如今猛然窜到从八品的兵司佐官,倍感压力啊!
装逼!
赤裸裸的装逼!
郭业这臭德行,康宝已经看不下去了,悄悄别过脸心中一阵泛酸,狗日的郭业,老子三十大几的人了,我爹还是益州折冲都尉,在军中风吹雨打这么多年,才捞个八品的宣节校尉。你倒好,冷不丁就跟老子差不多的品衔了。
狗日的,我记得这小子还未满十七哩。
一想到这儿,康宝除了暗暗羡慕郭业的福泽深厚之外,只有一颗滚烫滚烫,差点就蹦达出胸腔的想死之心。
人比人,的确是气死啊!
而卢承庆则是没有理会郭业的这番装逼情调,而是晃悠悠地走到地上的沙盘边儿上,极为珍惜地将轻轻抚摸了一把,然后对着康宝吩咐道:康校尉,本官的随行衙役几尽战死,看来要你派人护送本官回益州府了。
康宝点点头称是,刺史大人有命,作为益州府兵校尉的他自然是义不容辞。
紧接着,卢承庆又小心吩咐道:你命几个手脚稳当之人,将此沙盘搬抬走,一并运回益州府衙,本官要好好研究研究。
康宝再次点头称是,傻子都看得出来,卢刺史对这郭业巧夺天工的玩意,那是视若珍宝啊。
郭业听着卢承庆这话,显然要先行一步离去的意思,赶忙问道:刺史大人这是要回益州府了吗?大人巡视江中,到了下官的地盘,下官还未给大人接风洗尘,一尽地主之谊,委实说不过啊!
哈哈!
卢承庆摆手摇了摇头,笑道:免了免了,本官此次收获良多,喝酒吃饭之事就免了,以待来日吧。郭团练使先将岷江水域治理妥当,拿出一份令本官满意的功绩来,到时候你来益州,本官做东请你吃饭。
唔?
郭业一愣,照着卢承庆这话的意思,貌似自己这个从八品的兵司佐官只是个挂职,不需要去益州府坐班。
那敢情好啊!
如果要去益州府坐班,他还真心抽不出精力来整治这百里水域,又要练兵又要设关卡,还要剿灭水盗悍匪,擦,下面的事儿多了去了。
郭业心中窃喜地赞了一声卢承庆,真是个知人善用的好刺史啊!
当即对着卢承庆拍胸脯保证道:刺史大人请放心,如果治理不好百里岷江水域,别说没脸到益州府吃上大人一顿酒,更是对不起大人的一番栽培。如果下官办事不力,这岷江水底有多深,下官自己就缚上千斤大石,沉到江底有多深。
说完,作了一个扑江的动作,以表自己的决心。
好,好,有决心,有胆气,本官看好你哦!
言罢,卢承庆先行出了船舱,康宝尾随其后去做相应的安排。
不消一会儿,康宝去而复返,带回一句话;兄弟,哥哥我先陪刺史大人回益州府,那啥,银琅船我给你留两艘,派些桨手给你开回陇西县地界儿去哈。
郭业握着拳头,轻摔了一下自己胸口,一脸感激之前地对着康宝说道哦:康大哥,心照了!
哈哈,康宝咧嘴大笑,赞道,兄弟,好好干,你是有大出息的人。有啥困难,派人到折冲都尉府送个口信,哥哥飞马赶到。不枉你我兄弟一场。
说完,大步流星般离去,颇有些任侠气概。
很快,几名府兵就进来船舱开始搬抬起那个大沙盘,而闻听风声的程二牛和关鸠鸠两人也相继赶来。
程二牛哇哈哈地大叫:奶奶的,这下爽了,百里岷江任由咱们兄弟驰骋了,小哥霸气!
而关鸠鸠则是学着古时名士,对着郭业盈盈一拜,贺道:关某在此恭喜郭大人岷江之上得机缘,乘风破浪行万里。
啧啧,中听!
郭业此时心情大好,对着关鸠鸠的态度都有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走上前去拍打着他的肩膀笑道:放心,本官不会亏待了你们,有本官一口干的,绝对你关鸠鸠一个稀的。
多谢大人栽培!
郭业再次放声大笑
屋中笑声放荡,陡然有番屋外冬日屋内却是满堂春的景象。
吱呀
船舱门房被拉开,飘进一道轻柔悦耳的声音:寸功未立,不嫌高兴的有点早吗?
我擦,
是谁如此扫兴?
第一百五十三章 吴秀秀的点醒()
银琅船徐徐驰进陇西水域,郭业站于甲板之上了望前方,离到岸约莫还有十里。
一来一回,虽只有几十里航程,往返之间也仅仅耗费了几个时辰而已,但对于郭业此时的心境来说却是有番脱胎换骨的感觉。
清晨之初,东门之外,携妻随友,萧索中挟着冲天怨气愤而离去,妄图去益州府拜访康宝他爹,碰个大机缘,好能够扬眉吐气而回。
却然没有想到,还没到益州府就在岷江之中撞到了如此大的一个大机缘。
折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