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唐天下-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柴荣回京前先绕道去了新郑,拜祭太祖皇帝。来到陵前,柴荣跪在地上放声大哭,直呼:“不孝子荣,未能亲自奉葬,万死不足辞罪,愿父皇神圣有灵,保佑皇周国祚绵长,早日轸灭祯河东残贼,规复山河,拯黎庶于水火!”侍从众人也跟着落泪。
经过这两次亲征,柴荣对那些打仗不怎么样架子倒不小的军爷的底细摸的差不多了,这些人个个都是兵油子,滑的很,冲锋在后,分功在前,这样的军队是不经的的。
柴荣会集群臣检讨此次失利,柴荣心情沉痛的告诉他们:“军中良莠兼杂,势强则战,势危则降,兵油子混进军队不是来打仗的,而是发财的。前次在高平,右军未战及溃,如果不是朕亲临矢石,督励将士,连朕都险些命丧高平。这等混帐绝不能再用!否则不知哪天朕就得被他们卖了!”
柴荣决定利用这个休整的时期对军队进行彻底整治,首先淘汰掉老兵、弱兵,打发回家。然后征募强壮汉子,直接充入禁军。因为如果让地方藩镇募兵,只能增加他们对抗中央政府的风险。由中央遴选,军队自然掌握在柴荣手中,不管是盛世乱世,没有一支素质过硬、能力过硬的精锐部队是不行的。
柴荣亲自检选,在眼皮子底下亮真家伙,而功夫好的就当禁军头领。这样一来,虽然军队人数少了,但战斗力强了,自古强兵在精不在众,人多了没用,反容易误事,君不见当年苻坚东拉西凑了九十万乌合下江南吗?朱序一呼,“秦军败了!”土崩瓦解,不可收拾。
淘汰冗兵还能省下不少军费,财政状况也随之好转。而且禁军队所用经费由中央财政直接拔付,也保定这支军队的稳定。柴荣建立起的这支军队“兵甲之盛,近代无比”,后来讨伐淮南、北上攻契丹,立下战功无数。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南征北战,实现局部统一,靠的也是柴荣的禁军主力。
显德元年(公元954年)的十一月,从河东传来一则重要消息:盘踞在太原的北汉皇帝刘崇病死,次子刘承钧继位。
柴荣从来就没怕过刘崇,但对刘崇的“耶律叔叔”倒是不得不防,契丹人不比北汉。契丹人经常仗着自己的骑兵优势,窜到河北烧杀抢掠,因为机动性比较强,境内周军拿这伙“马贼”也没什么办法。
柴荣为了防御契丹,于显德二年(公元955年)的三月,在深州(今河北深县)和冀州(今河北冀县)之间的李晏口(今河北下博境内)设置静安军,派大将王彦超驻守李晏口。李晏口旁依胡卢河,凭深扼冀,是重要的军防要塞。契丹不希望看到李晏口的军防工程竣工,前来拆台,被王彦超痛击一阵,败了回去。契丹领教了柴荣的本事,没事再不敢上门拜访了,河北百姓深受其惠。
汴梁自石敬瑭再次建都以来,到了柴荣差不多有近二十年的时间,柴荣胸怀天下,对狭小的汴梁自然不太满意,决定大规模的扩建汴梁。当然这个季节农民都没有空闲,为了不耽误农业生产,先画好新城轮廓,以待来冬开始动土兴建。这次扩建对开封建城史来说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如果说梁太祖朱温定都开封是开封成为“重量级”历史名城的第一个台阶的话,那么柴荣扩建则为后来开封在北宋时期一跃成为天下第一大都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柴荣不是个能坐得住的人,进行内政建设的同时也没失去削平天下的志向,毕竟卧榻之侧群狼俟顾,换成任何大脑正常的人都不会睡得着觉。柴荣下令群臣每人写两篇作业,谈谈自己对国家大政的看法,看这帮“食肉者”能不能有什么好策略,养他们不是白养的,光吃干饭不做事的人柴荣是很讨厌的。
众人领旨回家做作业去了,不久都把作业交了上来,柴荣一一审查,越看越头疼,这都写的什么啊,歌功颂德,有个屁用?翻着翻着,柴荣眼前一亮,发现了一篇奇文,署名是比部郎中王朴。
王朴是山东东平人,精通诸家兵法,很有战略眼光,他在文中说:“自唐晋以来,中国(指中原政权)之所以失天下,主要是因为人主昏庸于上,而人臣弄权于下,军人骄横拔扈,渐成积弊。现在陛下胸怀四海,当首先近贤臣远小人,人如墨朱,近者如也。言而有信,奖赏有功而惩戒过失,天下人就都愿意为陛下效死。陛下应该提倡节俭,不然上行下效,奢糜风起,就将动摇陛下的统治基础。
至于边患,臣认为南方诸国实力较弱,比北方的契丹好对付。尤其是江南李唐,据有淮南千里沃土,其主李璟昏庸无道,国内宵小为党,国势渐衰,陛下可以先取淮南,定江北之地。然后休养时日,再传檄岭南、两川、闽浙,令速早降,不然王旗指处,四方披靡。南方平定之后,大周的实力就会得到极大的增强,就可以抵消契丹凭仗十六州时常南犯的优势。而河东残贼是我朝死敌,对他们只有用武力强行解决。刘氏自高平败后,已经没有和大周相抗衡的实力,不过借着契丹的威风苟延残喘而已。
我大周兵强马壮,万乘大国,何惧鼠窃之辈。陛下英武,三军用命,现在就可以开始准备,一步一步的完成统一大业。”柴荣越看越兴奋,激动的无以名状,立刻晋升王朴当上开封尹,做自己的左右手。
王朴的这篇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文章就是五代史上大名鼎鼎的《平边策》,王朴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就是先易后难,先取江南,后取北方。后来宋太祖赵匡胤的统一进程实际上就是按王朴的《平边策》照葫芦画瓢,北汉也确实是五代十国时最后一个消灭的政权。至于王朴死后,柴荣为什么要放弃既定战略而北伐契丹,柴荣有以下考虑:南方诸国中只有蜀国和南唐与周朝临界,李璟已经被打懵了,不足虑。蜀国孟昶倒是能在西边闹点动静,但也只是癣疥之疾,何况柴荣对蜀早就有备。其他的小政权更是不值一提,而且和周朝不搭界(荆南倒是搭界,可有谁相信荆南会给柴荣造成麻烦?),他们反谁去?
柴荣北伐契丹的主要战略目的是夺回幽云十六州,在北方建立完善的山地防御体系,相对北汉,契丹才是周朝最大的威胁。因为此时的契丹已经基本完成了封建化,是一个强大的封建农奴制军事集团,契丹高居燕云山险之地,俯窥山南千里平原,游骑纵横,让人防不胜防,所以柴荣认定南方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后,北伐也是势在必然。
柴荣本就怀有统一大志,王朴此策正合心意,雄心勃发,开始着手启动统一进程。正好这个时候西边的秦州(今甘肃秦安,着名的”陇西成纪”便是)、凤州(今陕西凤县)等地百姓因为忍受不了后蜀政权的苛政,向周朝乞兵。
柴荣当然愿意帮忙了,派凤翔节度使王景与宣徽南院使向训率兵前去收复秦凤二州(在后汉之前属于中原政权)。不久后,周军在凤州黄花谷大败蜀军,蜀军高彦俦部败退青泥岭(今陕西略阳北),周军连取秦州、凤州、阶州(今甘肃武都)、成州(今甘肃成县),这四州都是后晋灭亡时,时任雄武军节度使的何建献给孟昶的。不该孟昶吃的,到底还是吐了出来。
接下来柴荣又干了一件事,因此事柴荣在本素不相干的佛教界大大的有名。中国佛教史上有一个名词叫“三武一宗法难”,说历史有四个皇帝曾经抑制过佛教的发展。三武是指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一宗就是后周世宗柴荣。
佛教自汉明帝刘庄时传入中国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经深深的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着名的梁武帝萧衍就是个“菩萨皇帝”。随着佛教对中国政治发展的介入,佛教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政治关系错综复杂,各种利益冲突也逐渐公开化。三武毁佛,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是沉重的打击,但往往是“人亡政息”,三武一死,佛教又渐渐恢复了元气。到了五代,佛教对社会发展的负责影响比较突出,比如寺院占有良田和壮劳力,国家要出钱养活僧尼,而且许多寺院收集铜器建造佛像,铜价大幅上涨,国家不堪重负。
柴荣准备对周边敌对势力大动干戈,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和雄厚的财政基础是绝对不行的,所以柴荣才下定决心,对佛教进行大规模限制。柴荣颁布命令,保留一些必要的佛教场所,其余的寺院一律废除。
准备出家者必须得到家长的同意才能成为僧尼,男子十五岁以上并且能读至少一百篇佛教文章、女子十三岁以上至少能读七十篇佛教文章的才能出家,不准私自受戒,而且只能到政府规定的几座大寺院中进行注册。严厉禁止搞迷信活动,不许僧人自残惑众(善举!),禁止私造铜像,把多余的铜器入缴官府,否则一旦查出私藏5斤铜器以上者论死。
原先在后周境内的33030座寺院只保留了2694座,注册僧人42444人,尼姑18756人,还俗了61200人。有人认为柴荣这么做太过严厉,柴荣说了一番大道理:“佛家普渡众生,以慈悲为怀,一心向善,心中有就佛,佛像不等于是佛。朕只是对佛教进行改革,并没有毁灭佛教。朕此举,一是救佛,二是救民,佛民两便,有何不可?而且朕听说佛家普渡众生,就是自己的身体都可以布施,损失点铜器土地算得了什么?如果朕的身体可以拯救黎民百姓的话,朕又有何惜?!”
柴荣真是仁人之见,怪不得大儒司马光狠狠的把柴荣臭夸了一顿:“若周世宗,可谓仁矣!不爱其身而爱民;若周世宗,可谓明矣!不以无益废有益。”
经过一番整顿,周朝的实力大大增强,耕种面积大了,老百姓多了地种,自然高兴。国家也充实了财政,被寺院”霸占”的青壮劳力可以征募入伍。柴荣也许“对不起”佛教,但却对得起天下!
本部小说来自看书惘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临死不屈()
第一百二十三章临死不屈
柴荣把内部事务处理妥当之后,下一步就要开始他的统一大业了。第一个目标不是契丹卵翼下的北汉,王朴之前的说先南后北,先唐后蜀,正和柴荣的想法一致。柴荣早就看上了淮南这片千里沃土,淮南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淮南是长江一线的战略外围,不打掉淮南,江南就稳如泰山。
三百多年前,北周武帝宇文邕在吕梁大败陈朝吴明彻部,将陈军最精锐的主力消灭殆尽,随后宇文赟夺去淮南,从而让后来的隋文帝杨坚顺顺当当的下了江南。柴荣想:宇文邕这个大周皇帝能取淮南,朕这个大周皇帝为什么就不能?!
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十月,柴荣遣宰相李谷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南征军统帅,许州节度使王彦超、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赵匡胤的好朋友)等十二人为副,以所部兵马南下。柴荣吸引了上次北伐太原时官军出现剽掠百姓的教训,在南征诏书中特地交待:“不犯秋毫,有如时雨,百姓父老各务安居,剽掳焚烧必令禁止。”
和五代同时期的十国中,在历史上的名气都不是很大,而其中名气最响和实力最强的一个,就是南唐。公元937年,原名徐知诰的李昪废除吴国皇帝杨溥,在金陵称帝,国号大唐。李昇没多少知名度,但他有一个宝贝孙子,可以说人人尽知:南唐后主李煜。而此时做为柴荣对手的南唐皇帝,是李煜的父亲,唐元宗李璟(也称南唐中主)。
李璟前几年灭了闽国和楚国,可惜李璟华而不实,没多久,湖南丢了,福建也丢了大半,弄的灰头土脸。李璟的爱好是填词,和好朋友冯延巳(音四)一起比较词章。
突然一声炸雷传来:周军南下,声势空前,周军前锋已至寿州(今安徽寿县)。李璟只好放下诗词爱好者的身份,以大唐帝国(应该称为小唐帝国)皇帝的身份调兵遣将,命神武统军刘彦贞率三万唐军赶赴寿州,协助驻守寿州的清淮节度使刘仁赡。奉化节度使皇甫晖和常州团练使姚凤率三万唐军出屯定远(今安徽定远),协同刘仁赡等部防御周军。随后又派六皇子安定郡公李从嘉(大词人李煜正式出场,虽然这时还只是混个脸熟)为沿江巡抚使,负责沿江一线的防御。
周军统帅李谷率军从正阳(今安徽寿县)渡过淮河,进入南唐境内。周军比较生猛,接连取得三场小规模战役的胜利,李谷这人也有意思,三场小胜一场不落的都报给了柴荣,生怕皇帝忘了记功。
柴荣大喜,决定到淮南看一看,显德三年(公元956年)正月八日下诏亲征淮南。行前柴荣没忘扩建汴梁城的事情,发动十余万农民趁着农闲开始动土,并留下向训和王朴守汴梁,自己率禁军南下。
而唐军刘彦贞部已经到了淮河边上,防御周军。周将李谷不想送死,对众将说:“南军势盛,且善长水战,水战我们不是对手,不如退后,等皇帝到来,再做打算。”便率军回撤至正阳,把粮草也烧了,军中大乱。柴荣听说李谷准备撤退,忙派人去阻止李谷胡闹,但晚了一步,柴荣大骂李谷糊涂。
刘彦贞看到周军后退,想出出风头,挺军北上,也来到正阳。唐军人多,遍布淮南南岸,阵势非常浩大。刘彦贞不想错过时机,全歼李谷部,寿州城中的刘仁赡急忙劝止:“现在不是打速决战的时候,周军后队马上就跟上来,将军应该以逸待劳。”刘彦贞听不进去,甚至不让唐军吃饭,催赶着前去进攻周军。
刘彦贞也命中该绝,正好遇上渡过淮河的周军李重进部,周军是吃饱喝足过来的,自然有力气打。刘彦贞没听说过李重进这个人,哪把李重进放在眼里?下令布阵,马军在前,而刘彦贞有丰富的创造力,将战马用铁条连起来,马卒都持着用木头刻的怪兽盾,号称“揵马脾”,为了不让周军过来,在阵地前面撒下无数的铁蒺藜。周军看到刘彦贞在耍宝,都狂笑起来:老子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从没见过这等活宝。
李重进不管刘彦贞搞什么花活,既然上战场,早就将生死抛到云外,还在乎你这个?李重进大喝:“杀!”周军的将士们叫喊着冲杀过来,唐军的同志们都还没吃饭呢,都饿的两眼昏花、金星乱冒。何况前军都被铁条给拴死了,根本没法动弹。周军大喜,管不了你“揵马脾”还是“揵驴脾”了,好一阵屠杀,唐军死伤殆尽,伏尸三十里,淮河里血腥冲天,刘彦贞光荣殉国。
而前来助阵的唐军皇甫晖部和姚凤部不敢来触李重进的霉头,撤到了清流关(今安徽滁县),而镇守滁州的地方军政长官王绍颜干脆弃城逃回江南去了。
刘彦贞连最基本的军事常识都不具备,还打什么仗?军人靠什么打仗?勇敢顽强,但首先要吃饱饭,别说在冷兵器时代军人要吃饭,现代战场上不吃饭也能打胜仗的谁见过?而且最愚蠢的是刘彦贞居然把马军固定起来,阵地战讲究一个灵活机动,骑兵作战尤是如此。
甚至怀疑刘彦贞是不是被周军收买了,也不象,因为刘彦贞也战死了。战争的胜负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最主要的还是统帅之间的博弈,南唐军主帅如果换成是李重进,李重进绝不会做这等傻事,真不知道李璟怎么会派出这些活宝出来。
过了几天,大周皇帝柴荣御驾亲临前线,柴荣对李谷擅自后退非常不满,让李重进取代李谷为淮南道行营都招讨。柴荣军于淝水北岸(让人不禁想起了苻坚),下令猛攻寿州城。城中的刘仁赡早就做好了防御准备,任你周军大水来,我自有土堰之法,一时没攻下来。柴荣再发河南、山东、苏北一带数十万壮丁来到寿州城下,协助官军攻城。
周军架梯四面攻城,但都被城中唐军给压了下去,周军不服,继续围攻,不分白天黑夜,狂攻不止。周军仗着人多,一拔被打掉了,另一拔再接着上。甚至周军在城下擂鼓吹号,寿州城内的房屋墙壁都震动不已。而城外的南唐援军根本打不进来,只好在外围“观战”。
都说唐庄宗李存勖英武神勇,经常亲冒雨箭上阵督战,柴荣比起李存勖更加有魅力。柴荣坐在胡床上,左右侍卫抱剑而立,柴荣指挥三军攻城。这正好让刘仁赡看到了,心想“擒贼先擒王,如果能了结了柴荣,我就可以翻盘。”便取出一张雕胎弓,搭箭朝柴荣就射。可柴荣距离太远,箭距离柴荣几步之地就掉在地上。
柴荣真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你刘仁赡不是想射死我吗?好!“来人,把胡床搬到刘仁赡箭能射到的地方去!”众臣大惊,忙上前劝谏:“锋镝无情,陛下一身系于天下,不可轻蹈险地,请陛下且避一避。”柴荣大笑:“如果刘仁赡一箭就能射死一个皇帝,那天下还会有皇帝吗?你们怕,朕不怕!”侍卫只好照办。
对于柴荣的英雄壮举,史家极力称赞:“以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