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谁主江山-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叫仁义!”宋宇果断制止了孟英的说辞“:你当我不知道他们是要杀我?你当我是傻的?告诉你丫头,我不傻,看得清形势。我就是想在兵丁有些力气的时候,能救一个是一个,真到了绝望的时候,再想办法吧因为我想把这些人活下去的机会,尽量的延长下去,也算是我对他们所能做的,仅此而已的一件事啊。”
“:皇上,那路援军正在城下等候您的吩咐。”两人争论到这里,那路援军的人马已经已经开到了城下。听到旁人禀报,宋宇放下了争论,快步走下了城墙。
就见城门外站着好些地方官军穿着打扮之人。宋宇粗略扫了一眼,发现没有一幅熟悉面孔,才知道这路援军不是自己的兄弟们率领。见此,宋宇正要向前走几步,问清这些人来路,却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不过这面孔可不是人,而是一头驴子。一头和自己以前的坐骑一模一样的花毛驴。见此,宋宇赶忙走上了前去,是左摸摸,右看看,很稀罕的样子。
驴背上那人此刻已经跳了下来,对着宋宇拱手道“:官家,可还认得小人?”
宋宇见问,转过头去好一番打量“:你?我想想哦,你好像是天天追着我讲故事那位是吧?诶?你不是回乡了吗?”
“:官家记性凭般好。正是小人。”这人见说,十分高兴,谦恭的回道。
“:我记得当日在越国,第一次和越军交锋后,你便负了伤。对了,你的腿伤好利索了没?”宋宇也是个爱攀谈的人,在想起这人是谁后,立马开心的询问了起来。
这人见问,点了点头“:都养了快半年了,早好了。”边说着,这人边四处走了几步,示意宋宇自己不是扯谎。
宋宇见这人实在的很,笑着摇了摇头。宋宇还记得,当日密林决战后,这人负了伤,还死气摆列不愿服从命令回乡。说什么就算是一瘸一拐的,也要跟在自己身边打下越国。宋宇当时对这人可是头疼的不行,为了劝他回乡,费了好大的劲儿。现在想起来都郁闷的不行不行的。不过宋宇现在很好奇,这人为什么来救自己,忙问道“:你现在官居何职?怎么会如此凑巧赶来救我?”
这人见问,笑着答道“:小人由于战功,再加上有些本领,人又老实,被华尚书分到了兴化军任指挥使。昨日小将无意间打探到明教开始暗中行动,召集人马。便告与上官,明教妖人将会起事。上官不问青红骚白,竟然直接说小人胡说八道,随即不予理睬。小人无奈,只得私自召集了些平日里对路子的指挥使,趁着上官逛妓院的时候,将他绑了,随即豁出命去调动部队出了城,开始暗中跟随明教人众。说来也是走运。明教为了给人马筹集粮草,竟然沿途将所有村庄抢掠一遍。小人见此,便以朝廷官军的身份,号召这些可怜的百姓们拿起武器,和朝廷一块剿灭明教逆贼。一路跟随之下,便来到了泉州城。联想起前些时日一封公文说皇上带兵在泉州平了叛贼,小人这才知道,原来贼人是要抓管家您。想明白了这点,小人不敢在耽搁,直接率领兵马从明教背后杀出。得亏当初带来了大量的百姓。若没有他们,这一战还真是不太好打。”说到这里,这人开始在怀里摸索。片刻后拿出来一块白布条条。上面还绣着金龙“:官家,您的皇袍。”
这一席话,让宋宇把这一路人马为什么会突然杀出的前因后果听了个仔仔细细“:想不到救我的,竟然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你之所以来救我,是因为我的二百五。恰恰相反,周围没人来救我,也是因为我的二百五。这,真是天下间最可笑的事了。至于这块布条,你喜欢就留着吧。”
“:多谢官家赏赐。”这人一听宋宇要把布条赏赐给他,立马高兴地磕头谢恩“:官家您不知道,自打回乡了,成了指挥使。活的可憋屈了。上官糜烂,收受贿赂。周围同僚互捧臭脚。简直恶心至极。每每看到这些个窝心事,小人就会拿出布条看,包治百病,百试百灵。嘿嘿嘿”
看着面前傻乎乎乐呵的这小子,宋宇叹了口气只,收起了微笑,面色沉郁的拿出身上佩戴的一面金牌,将之交到了这傻小子手上“:兄弟,多亏你仗义相救,若是全天下官军皆是你那上官般糊里糊涂混吃等死,那我有百条命也不够死。大恩大德,竑没齿难忘,这面金牌你且收下,拿着它,回去告诉你那上官,让他赶紧的去临安大理寺报到,去的晚了,我会让他生不如此。”
“:小人并不贪恋权势。今日见到了官家,小人想问官家,还有蛮贼杀吗?这半年多没杀贼,把小人可是憋得够呛。官家,您就行行好,把小人调回您身边吧!”这人见宋宇要把他任命为统制官一把手,是连连摇头拒绝,随之说出了这么一个请求。
宋宇见这人又提出来了继续在自己身边效力的请求,十分无奈“:人呐,为国付出过一次,就已经很棒了。不必非要把命扔在这上边。毕竟咱们杀蛮贼,是为了生活过的更好。而不是为了解恨。正因如此,像你这样立了些战功,又负了伤的,我会让你们回乡,算是对你们的一点感激之情吧。”
岂料这人面对宋宇的说辞,并未回心转意,竟然开始和宋宇软磨硬泡起来“:小人的伤已经好彻底了,官家求您了,就收下我吧。我愿意从小卒子做起。”
“:这。。”宋宇彻底无语了,见自己的劝说不管用,只能拿出了杀手锏“:你小子知不知道?这次南征,阵亡三万余将士?就连我那头花毛驴也死在最后一战了。”
“:能死在官家您身边,小人认为那才叫死得其所。总好过老死榻上来的过瘾。”好吗,这人到了最后时刻,竟然拿出了宋宇经常在讲故事时说的口头语。
宋宇听到这里,实在劝下去了。同时就听周围的将兵们开始起哄咋呼“:这位兄弟好样的,是咱大宋的好儿郎跟在官家身边的人,说出来的话就是他妈的解气。”
宋宇见这人的言语,竟然引起了自己周围兄弟们的共鸣,立马大声嚷嚷开了“:一群二百五,起啥哄?他这叫抗命知道不知道?”
“:哈哈哈”哪知宋宇的话非但没吓到人,反倒让周围的人都大笑了起来“:官家要杀只管杀,反正我们就一句话,都愿意跟着您一块出生入死是啊官家,您那把剑,连这些造反的叛逆都不忍心杀,更别说俺们了”
“:行,你们有理,欺负我这皇帝仁慈是吧?早晚当个昏君吓傻你们”宋宇对自己身边这些狂热的二百五们是真没辙了,果断甩出一句带笑的气话,随即将面前跪着的那人拉了起来“:既然你心意已决。那就留下吧。我可告诉你,马上要和北方各族大战了。到时候会死很多人,我这个皇帝都有可能死北边去,跟你说这些就是要告诉你,临死你可不要后悔。”
“:有您在,小人不怕死。”这人倒也爽快,竟然给了宋宇这么一个答案。
得到这个答复,宋宇随即将给他的金牌要了回来,交给了身边一员指挥“:兄弟,去兴化军这趟差事,就交给你了。去了那里,可要好生为官,不可混吃等死。”
“:皇上,小将想留在您身边效力,您别赶小将走。”得,看来宋宇手下这些兵将都一个毛病。
第十六回 皇帝与义民 魔王与光明(贰)()
“:皇上,您别呵斥他了,我知道他们为何不舍得离开您。”宋宇说到此处,孟英一句话打断道。
宋宇知道,孟英是在给自己台阶下,顺着说道“:为什么?”
“:他们在您身边活的痛快,过的敞亮啊”孟英这丫头竟然说出了这么一个道理。
“:行,你们都喜欢跟着我东奔西走找死是吧?好,那你们可别掉队了,掉队了,就意味着生命走到了尽头,那就是死了!”虽然不知道孟丫头说的话靠不靠谱,合不合理,但是宋宇还是故作生气,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多谢官家,多谢皇上。”宋宇横鼻子竖眼骂骂咧咧,可人这俩人听到宋宇不让走了,竟然谢上了
“:别谢啦,这都算哪门子事啊?你们知不知道,咱大宋现在开始批量生产二百五了?”宋宇见他俩还道谢,十分无奈的说出这样一番话语。
“:想不到你这昏君,在短短时间内便得到了如此众多的百姓拥护,本教主,栽在你手上,嗨也是该着”宋宇他们的一番你来我往的说辞,全被明教教主张魔王听了去。此刻他已经醒转,站在不远处说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宋宇见是他,暴脾气立马上来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脱了鞋就奔着张魔王走了过去,待走到近前,直接抡起鞋底子,照着张魔王那张越看越可恶的脸抡开了就听‘邦邦邦’之声不绝于耳“:我让你草菅人命,我让你不听劝告,我让你逼人*!你当你是老天爷啊?要*,你怎么不自己来?”
周围军士面对这种场面都是振臂高呼“:打,打,打!”
宋宇伴随着呐喊声,把张魔王这通打啊,直打的筋疲力尽,晏彪在旁不停地劝“:够了皇上,别打了,小女之死,实是咎由自取你若再将他打死了,小女九泉之下如何瞑目啊?”
宋宇听到这种劝说,没好气的回过了头,哈吃哈吃喘着粗气说道“:我想,想让他死,早一剑杀了他了。今日只用鞋底子抡他,就是要让他受受罪,臊一臊他的面皮。让他长一长记性。”
“:啊哈哈哈啊。好个昏君,将一切罪责,都要扔到本教主身上是也不是?切,这也难怪,成王败寇,这屎盆子,本教主顶了!”张魔王还真禁打,嘴角都血流不止了,还没死,是惨笑着说出这么一句话。
宋宇一听这言语,果断骂开了“:谁他妈用你顶屎盆子了?我做得正,行的直,用得着你这畜生顶屎盆子?别他妈臭美了。今日打你,是要告诉你,早降,我非但不会打你,还会奖赏你,因为你让多少我赵竑的同族骨肉兄弟都不用走上必死的绝路了。可我死气摆列劝了你这孙子好半天,你却如同一头蠢猪,非要鸡蛋碰石头,拿这些苦难的百姓们,做你成功的垫脚石。你个自私自利,打着宗教幌子满足自己一己之私的混蛋,就为这,今后你别想好了来人啊,将张魔王押下去,每日暴打一顿,不许打死,打完就给他治,治好了再打。直到我解气为止。”
“:哈哈哈哈你们看到没?昏君啊,竟然要用如此残酷刑罚处置我。哈哈哈我为光明而死,死得其所,大明尊会让我来世投胎做皇帝的,哈哈哈”张魔王被人连拉带拽,就要消失在宋宇眼前之时,竟然爆出了这么一阵狂笑。
宋宇对于这种言辞,轻蔑的一笑“:还他么来世?这辈子你都弄不过我,要真有来世,来世接着弄你这类王八蛋,怎么了?”
“:皇上,其他各门明教人众闻听张魔王被俘,或逃或降了,华兄弟正在处理这些人,差我回来告诉您,泉州之围,已解。”宋宇处理完了张魔王,秦钜凑到了跟前报到。
“:好,终于将此事了了。秦兄弟,你暂且留在泉州,负责处理明教人众北上建康之事。为了让你不缺少人手,分出一半兵马给你。其余人众,今日便随着朕北上回临安吧”宋宇见此间事了,直接下令道。
宋宇这边安定了好些在数年后将会大闹一场的不安定因素。随即也不停留,于当日便坐船北上临安去了。至此,大宋境内十数年内将难再有与宋宇一争天下的人物或势力出现。宋宇现在是真的可以放眼北方了。
此时北方三大势力,蒙古,西夏,金国,都走到了自己民族的十字路口,只不过他们之中只有一个明白人罢了。十字路口之所以出现,全因成吉思汗在月前结束了西征,已经回到了蒙古草原。摆在蒙古人面前的,只剩两个敌人了。这俩敌人现在看在疆域辽阔的蒙古人眼中,就像俩小畜生,蒙古这头猛虎,一爪一个,全都拍在了爪下。
北方正是处在这种态势之下,接下来蒙古要怎么打,先打谁,那就是一个不得不审慎考虑的事情了。懂野兽心思的人估计猜到了。对,成吉思汗就是要像一只抓到老鼠的猫一样,在老鼠临死前,都要好好玩弄一番。只见他在摸清楚自己走后一年有余都发生过什么事后,便把自己窝在大帐之内陷入了沉思。这一憋就是好些天。这些天成吉思汗究竟想了什么,想要做什么,没人知道。
只道是在成吉思汗一番深思之后,两封密信被从大帐内带了出来。一东南,一西南,分两个方向被送了出去。向西南方向的这封信最终来到了西夏都城中兴府。此时西夏神宗刚刚让位给献宗不久,原因竟然是因为蒙古攻灭花剌子模后势力更进一步强大。夏神宗畏惧蒙古接下来攻打西夏,让自己做最后一任亡国之君,这才将帝位禅让给了献宗。
典型的华夏民族思维方式。都不愿做亡国之君惹得后世子孙羞辱。接过手来的夏献宗这个人,说实话,治国没本事,庸庸碌碌过日子也不会。这种人看名号就能猜得出来。献,就是白给,恭敬的给。和完颜守绪的名号哀宗差距很大的。哀,就是说这个人他努力了,却没成功阻止亡国。所以这个人很可怜。
终夏献宗一生,一直在对外国策上左右摇摆。这个对外国策,一个叫附蒙伐金,一个叫附金抗蒙。很有意思的两个国策。其实都解决不了西夏的根本问题。附蒙伐金,顾名思义,只要西夏跟随蒙古脚步,成吉思汗这个人会一直命令西夏去频繁的骚扰攻打金国。不听话?蒙古就打你。
再说附金抗蒙。金国不管是完颜守绪还是他爹做皇帝。说实话,压根没把西夏的问题看清楚。走的都是一个路子,西夏被打,他们爷俩会傻呵呵的乐呵。完完全全的成了吃瓜群众。坐看西夏灭亡。金宣宗做吃瓜群中,说实话,很不应该。因为在他做皇帝的时期,西夏还是他大金国的附属国。他笑话人家,其实是在坐看盟友灭亡。到了完颜守绪这里,旁观就比较合理了。因为这个时候的西夏已经是蒙古的小兄弟了。一直听从蒙古人的命令,往死里祸祸金国。俩国家到了金哀宗这里,已经水火不容。
蒙古人的策略,像极了后世的美丽的国。盟友遍天下。这些盟友都是美丽的国的棋子。借用自己国土远离世界中心亚欧非大陆的地理,美丽的国可劲儿的满世界的用盟友去搞死潜在对手。其实这招蒙古人老早就用过了。
再说摆在西夏面前的这俩国策,都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这就完完全全暴露了小国的悲哀。小国在各大国争霸角逐之中,只能选择选边站,你说你两不相帮搞中立,那你是南宋的做吃等死状态。而小国之所以不得不被迫选择靠边站,究其原因就是小,搞内政没个卵用。国土还没人一个路大,内政搞得再好,人一队骑兵突击,一天之内直接从领土内呼啸而过了,你连组织防御的时间都没有。
相反的,像是大宋,虽然就剩了半拉子江山,可只要有个明君圣主,好生治理一二十年,国力立马飞涨。说句狂妄之言,大宋只要内政搞得好,压根不需要盟友,不敢说能拓展领土,自保还是没问题的。
也正因如此,大国从来只有小兄弟,没有平起平坐的朋友。这,就是大国之交。说到这里,又有一个问题来了,为什么西夏不投大宋呢?大宋有钱,又爱面子,喜欢白给人钱花,这不是正应了西夏现在的窘迫局势吗?其实要说明白这点也很简单,西夏不是不投,而是投不了。宋国之所以会出现建炎南渡这种尿血的局面,宋国的当权派一直是把金国和西夏这俩国。看成了罪魁祸首。别看大宋打仗不行,怄气可在行了。一怄气,就是百多年,这不是任何民族和国家能比得上的。也正是因为大宋能怄气,又因为北宋之所以灭亡,是因为金夏同盟共同干的事。
同时还因为建炎南渡之后,西夏成了金国的附属国。他向东发展已然受阻,只能继续一根筋的打南宋。这就让两国的的仇是越来越深。深到无法弥补的地步。要说西夏被灭,金国这个宗主国千不该万不该做吃瓜群众。那大宋这个世仇,面对西夏的灭亡则是拍手称快。绝对不可能去援助。
这,就是西夏现在的局势。北面西面已经被蒙古包围。打不打也是你了。你不死蒙古压根没对手了。东面是金国,你向他称臣,他高兴地说好,可你一旦和蒙古撕破脸,和金国和好了,那蒙古人过来攻打,金国会很高兴的做吃瓜群众。混到这个份上,西夏不灭亡,真是说不过去了。
转回正题,夏献宗看完成吉思汗这封信,眉头愁成了川字,立马询问麾下众文武道“:蒙古可汗下令,说是要从我西夏境内攻打金国。让朕将全国兵马都集结到金国边境,做好准备,迎接他到来。诸位爱卿,你们看这事要如何处置?”
这句话一出口,文臣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