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领导干部人格魅力修养-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反映干部的工作状态、工作绩效。这是保证正确识人、公平选人、科学用人的可靠机制。
“善任”就是要会用人。一是要扬长避短,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乃用才之道首策。朱元璋曾经说过:“人之才智或有长于彼短于此者,若顾其短而摒其长,则天下之才难矣。”人各有长短,只有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尽其好。与人类现有的知识、经验、能力相比,任何人都不可能全部包容,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全才。用才必须不拘一格,只要是有用的人才,就要打破地域、年龄、学历、亲疏等限制,大胆起用。二是要求才若渴,做到容人之短,用其所长。有容乃大,领导者不能妒贤嫉能,要容得下比自己强的人,要敢用比自己强的人。要容得下别人的短处,不求全责备。不仅如此,领导者还要善于容人之短,宁用有缺点的能人,也不用四平八稳的庸人。领导者在用人时只有具备“容人之短”的度量和“用人之长”的胆识,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长处与优势。领导者还要容人之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再能干的人才,只要多做事情,就难免犯错误。下属犯了错误,不能一棒子打死,要指出不足,促其改正。必要时领导者对下属所犯的错误还要主动揽过,给下属改过的机会,创造改过的条件。揽过并非无原则的包容,而是要分清是非,区别轻重。对于事关大局的重大过失,一定不能姑息迁就。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宽容大度的人总是使人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容人之过,还要容人改过,不要急于求成,强求别人“朝错夕改”。要允许别人对所犯错误有一个认识过程,纠正过程。三是要有爱才之情,敬才之心,励才之术。要把人用好,领导者必须懂得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珍惜人才。人才最希望、最渴望、最需要得到的是尊重,是信任。领导者对人才真心以待,给以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人才则以“士为知己者死”回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把人用好,要求领导者还要掌握有效的激励方法。古人云:“矢不激不远,人不励不奋”。奖励是对贡献实实在在的肯定,有贡献就应该得到奖励。贡献大的多奖,贡献少的少奖,一般的不奖,差的该罚则罚,做到赏罚分明。
组织协调能力。所谓组织协调能力,主要是指领导者围绕工作任务,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协调各方面关系,保证工作顺利完成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按照已确定的决策、目标、规划、意图并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正确有效的计划、方案,对人员进行合理妥善的组织分工,把需要的物力、财力统筹安排组合,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及时、准确地进行信息沟通,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及时克服和清除存在的各种障碍,保障目标计划顺利完成。
组织协调能力是每个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领导者的基本功,也是实施领导工作的必需条件。领导者在实际工作中负总责、负全责,但决不意味着一个人大包大揽,事必躬亲,而是要通过搞好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综合协调,把各方面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股绳,合力干好工作。领导者常常需要协调下属之间的关系,形成较强的凝聚力,以便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同时领导者也要协调好本人和下级、同事和上级的关系,协调好本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关系,这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管理学大师卡耐基说:“组织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协调,协调是一个首要的法则。”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干部能够用最高的效率、最优的质量实现工作目标。而组织能力差的干部,不仅效率低、质量差,甚至漏洞百出,无法实现工作目标的要求。大量实践表明,即使是在各有关方面包括下属全体成员都有积极性的条件下,如果领导者的组织协调工作没能及时跟上,整个工作也必然呈现出紊乱、低效的局面。相反,领导者的组织协调工作开展得准确、到位,就可以起到“黏合”、凝聚作用,就可以在同心协力、井然有序的和谐节奏中把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不具备组织协调能力的领导者,要想做出业绩是无法想象的。
对组织协调能力的评价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是否体现科学性。组织协调不是随意的单纯经验性行为,而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必须围绕工作目标和任务,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做好包括协调目标、任务分工、措施手段、效果评估等内容的组织协调预案,正确地分解工作目标,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周密计划。二是是否体现严谨性。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合理、妥善的组织分工,明确各自职责,把任务和责任分解到各有关部门、个人,落实到具体环节,落实到具体任务,做到责任到人,各尽其职。三是是否体现统筹性。要着眼全局,全面考虑,总体把握,统筹兼顾,把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统筹安排,实施合理有效的组合,使之发挥出最大效能。四是是否体现协调性。组织协调关键在协调,最关键的是要“争取领导,协调各方”。 “争取领导”,就是要多请示、多汇报,引起上级关注,争取上级理解和支持,列上议程,定期研究,具体指导。“协调各方”,就是要准确及时地与有关各方进行信息沟通,最大限度地兼顾各方利益,调动和保护各方积极性,消除群体内外的摩擦和“内耗”,达到团结共事、协同动作之目的。
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正确途径。管理是多门学科知识在领导工作中的运用。领导者要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必须使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扩大。专家人才往往只对专业领域的知识比较精通,而要做到既熟悉业务又善于管理和协调,就不能只满足于精通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管理相关的多领域知识。除了要具有广博的管理知识以外,管理工作经验的积累也是不可忽视的,这是提高领导者组织协调能力的又一条重要途径。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就是由无数的管理经验不断地概括、总结,使之系统化、理论化而逐步形成的。因此领导者应当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并注重学习吸收各方面的成功做法,这样日积月累,便可以使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逐步完善和提高。
驾驭全局能力。“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驾驭全局能力是领导者特别是“一把手”善于运用战略思维,善于全面掌握局势、指导工作的能力,是完成领导工作所必须并直接关系到领导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一种特殊能力,是领导者必备的素质。所谓驾驭全局就是在战略思维的指导下,识大体、顾大局,讲全局、懂全局、谋全局,注重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将战略问题策略化、具体化。具体说,就是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未来与现实的关系,并抓住主要矛盾制定相应规划,实现全局性、长远性目标。
驾驭全局能力,蕴含着从全局的、长远的、战略的高度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远看近、未雨绸缪,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能力;是善于抓主要矛盾,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对于领导者特别是“一把手”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是能够自觉地站在全局的角度观察问题、认识问题、思考问题,把自己所在的局部看作是全局的一部分,服从大局,服务大局,为全局形势的推进,贡献应有之力,体现应尽之责;另一方面又要着眼自己所在的局部,善于驾驭自己工作的小全局,调动和协调方方面面的力量,谋求事业的发展。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总揽全局就是要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整体与部分、上级与下级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同时结合各自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不断提高全局驾驭能力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驾驭全局是党必须具备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立足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驾驭全局能力。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才能保障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同时,驾驭全局的能力也是领导者特别是“一把手”履行好职责的必然要求。驾驭全局的能力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缺乏全局战略思维,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可能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缺乏驾驭全局的能力,朝忘其事,夕失其功,不可能是一个称职的领导者。因此,对于领导者来说,全面提高自己驾驭全局的能力至关重要。
驾驭全局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想驾驭能力。思想驾驭能力是领导者从思想的层面上驾驭全局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根据全局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提出符合全局利益的清晰工作思路的能力;另一方面是统一思想意志,团结人们万众一心地为实现任务目标而共同奋斗的能力。思想驾驭能力是全局驾驭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全局驾驭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具备较强的思想驾驭能力,才能全局在胸、正确把握工作的大方向;才能善于从战略的高度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保证人们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地贯彻领导的工作意图,使任务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二是组织驾驭能力。即对组织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有效指挥、控制所管辖的组织机构,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的能力。组织资源、组织机构是领导者实现工作目标必备的基本条件,是领导活动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没有组织资源、组织机构的保障,一切领导活动皆无从谈起。领导者的组织驾驭能力首先体现在对组织资源的科学配置,使其达到最优组合,最佳配置。不仅从静态上达到这一要求,还要在动态上实现这一要求,使组织资源的使用和组织机构的调整始终保持最优状态、最佳境界。其次体现在对所管辖各级组织机构的控制力。即能否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能否做到规范管理,依法行政;能否做到环环紧扣,互不脱节;能否做到无缝控制,不留空隙。再次,还体现于能否科学使用组织资源,充分发挥组织机构作用。即是否明确各级组织机构的法定任务,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界线;是否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优势,使各级各类组织充分发挥其长处,成功避开其短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拥有成功战略规划,能够对外部环境做出敏感的反应,并将其同组织内部的发展相配合,保障任务目标的全部实现。
三是矛盾驾驭能力。即面对复杂局面,有效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领导者经常面临错综复杂的矛盾局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领导者的工作就是协调矛盾,解决矛盾。无论是研究解决发展问题,还是研究解决和谐问题,领导者都要坚持唯物辩证的方法,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重点问题的突破去活跃工作全局。作为领导者特别是“一把手”,必须学会抓主要矛盾,把能够左右全局、带动全面的工作紧紧抓在手上,以重点工作的突破来带动全局。同时,要学会处理矛盾、协调矛盾、化解矛盾,引导人民内部的矛盾各方求同存异,避免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力求把容易激化的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创造和谐的社会局面。
四是政策驾驭能力。即运用政策,贯彻落实政策的能力。领导者全方位学好政策、吃透政策,理解好、把握好、运用好政策,成为名副其实的“政策通”,方能更好地驾驭全局。驾驭全局需要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指挥全盘。作为领导者,政策是开展各项工作的行为准则,全局驾驭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水平的高低。对党的各项政策学习得深入,理解得透彻,掌握得准确,工作起来才会游刃有余,才能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驾驭全局。
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是指通过对客观事实进行深入了解后,充分掌握有关客观实际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大量占有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从中获得某些规律性的认识,用以指导客观实际的能力。这种能力要求运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客观事物,并得出客观有效的相关结论,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过程。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基本素质。
调查研究能力对于领导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一,调查研究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必然要求。不注重调查研究,或者做不好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就是一句空话。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来龙,不知去脉;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都算不上实事求是。只有坚持调查研究,才能做到实事求是,从而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尊重规律、求真务实。这是使我们的决策与行动符合实际,保持正确方向与路线的唯一途径。第二,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正确决策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调查研究工作。只有经过调查研究,判断才能客观准确,决策才能科学正确。第三,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是领导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调查重在求实,研究重在求是。在实际工作中,多一份调查研究,就会少一点主观臆断,就能少犯一些错误。调查研究不仅是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问题,而且也是领导者工作水平和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第四,调查研究是解放思想和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办事凭老经验、用老办法,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难免刻舟求剑、缘木求鱼,达不到目的,收不到成效。我们的工作和事业每向前推进一步,都需要发展创新,都离不开全面、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调查研究的必然使命和任务。第五,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历来倡导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实践证明,什么时候重视调查研究,工作目标及其工作方针、路线、政策就符合实际,事业就顺利发展,取得巨大成绩。什么时候忽视调查研究,工作就受到挫折,事业的发展就受到阻碍。第六,调查研究是自我学习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联系群众、为民办事的过程。通过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就可以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最需要党委、政府干什么,从而使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反映民情。
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要努力在以下几个环节上下功夫:一是求真。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态度,有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有揭露矛盾的勇气,有解决问题的愿望,而不是为写材料、出虚名。二是务实。调查研究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来不得半点的浮漂和应付,决不能搞形式主义,搞一些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调查,必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虚心倾听群众的呼声和意见,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尤其是要善于听真话、讲实话,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对“喜”要总结经验,对“忧”要作出分析,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能只是“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满足于听汇报、看材料,必须有吃苦精神,勇于吃苦,沉下来,蹲下来,深入进去。三是求是。只有经过广泛调查、充分占有材料,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才能归纳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调查研究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认真学习,掌握分析研究问题的理论武器、科学方法和基本依据。对重点难点问题,要一项一项地进行调查研究,切实把问题分析透,把思路理清楚。四是研究。要学会从大量的调查事实中作全面系统的思考,经过科学提炼、概括和总结,找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特别是对不熟悉的问题,不要简单轻易地下结论,要舍得花时间、用气力,经过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研究,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深层次的矛盾,从而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五是转化。如果仅满足于调研成果在报刊上发表了,被上级转发了,不注重成果转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