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领导干部人格魅力修养-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五,展示中要扬长避短。多么优秀的人也难免会有缺点与不足,这些缺点与不足会从不同程度上对人格形态产生负面影响。展示人格魅力,自然是要把自己身上闪光的那些人格形态展现出来,而对自己身上所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尽最大努力予以抑制与克服。这并不等同于要进行不真实的展示,给别人以一种假象。抑制与克服自己身上的缺点与不足,不是建立在掩饰与伪装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对自己缺点与不足有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自觉、主动地去加以克服与抑制。这个过程不仅是使之不表现出来,更是一个自我修养的过程,达到从个人素质的高度不断提升自己,使缺点与不足从根本上逐渐淡化,直至从自己人格形态中退出。克服原有的缺点与不足,可能还会出现新的缺点与不足,但只要具有这样的意识,坚持如此的修养就会不断地进步,不断走向魅力的更高层次。

  第四节  人格魅力实现的外部条件

  空间条件。我们不妨把整个社会比作一个大剧院。在这个大剧院里,有着各种各样的大剧场、小剧场,大、小剧场里又有各种各样的大舞台、小舞台。在这个大剧院里,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舞台”。这个“舞台”,既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又是实现事业、理想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人格魅力的基本条件。只不过在真实的剧院里,演员表演的是角色,上演的是戏剧,而在社会“舞台”上,“角色”是真实的本人,“演出”是生活的本色。在艺术的舞台上,舞台有大小,角色有主次,戏份有多少。而在社会的“舞台”上,也有类似或同样的问题。

  第一,“舞台”的条件。

  首先是有没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舞台”。这是影响和决定人格魅力实现的首要客观条件。一个演员再多才多艺,也不可能做到让所有的舞台都适合自己。话剧演员到了杂技舞台上就无用武之地,芭蕾舞演员到了相声舞台上也就优势不再。在社会的大舞台上也是如此,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适合所有的“舞台”。在适合自己的“舞台”上,才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力,而在不适合自己的舞台上,优势也会变成劣势。在最适合自己的“舞台”上,个人的长处才能最大限度地得以表现,个人魅力也才有可能淋漓尽致地迸发出来。如果这个“舞台”不是很适合自己,个人所能表现出来的才智与魅力,就不得不受到很大的制约。如果这个“舞台”完全不适合自己,非但个人才智与魅力得不到表现,还有可能把一个人毁掉。如有的专业人才,本来在专业工作岗位上非常出色,甚至成为人们喜爱和欣赏的偶像。而被任用到领导岗位上以后,由于缺乏相应的经验和能力,对领导工作一窍不通,工作连连失误,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非但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受到排斥,原来作为一个专业人才时的光环也被人们所遗忘。所以,能够得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舞台”,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在这方面,自己在具有选择“舞台”的机会时,要牢牢抓住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舞台”。用人的管理者,在选人用人时,也要尽最大可能,根据每个人的个人条件和不同特点,为他们提供适合的“舞台”。

  其次,是大“舞台”还是小“舞台”。“舞台”的大小,影响和决定人格魅力的实现空间。如果一个人的“舞台”只局限在家庭,此外几乎再也没有其他的社会活动空间,对于这个人来说,他的人格魅力也就只能局限在这个家庭的空间范围。如果一个人当了市长,他的“舞台”就很大,实现人格魅力的空间就有了很大的扩展余地。他的人格魅力不仅在这个城市里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随着该城市的社会影响,远远超出城市本身的范围。“舞台”的大小应该与个人潜在魅力所具有的实力相当。如果个人潜在魅力所具有的实力并不是很强大,虽然拥有大“舞台”,却无力把个人的魅力覆盖到这个“舞台”的每个角落。这也正像艺术的舞台,对那些不具备实力的演员来说,给他一个大舞台的演出机会,他是压不住台的。对于有实力的演员来说,在小舞台上,实力发挥也会受到限制,远不如在大舞台上挥洒自如。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舞台上也是同样道理。对于一个具有很大潜在实力的人来说,“舞台”太小了,就会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个人潜在的实力得不到如意的发挥,总是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而对于个人潜在实力不足的人来说,“舞台”大了反而力不从心。因此,“舞台”也并不是越大越好,“舞台”大好还是小好,取决于个人所拥有的潜在实力。

  再次,“舞台”的硬件设施也很重要。在艺术的舞台上,要有灯光、音响、舞美,这些对演员的演出来说是很重要的物质条件。特别是在现代化的舞台条件下,有了电脑灯、大屏幕、冷焰火等许多现代化舞台设施,舞台更显雍容华贵、流光溢彩,使演出具有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更美妙的听觉享受。在一般情况下,演员的演技再好,如果这些硬件设施跟不上,演员的表演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但也有特殊情况。在文艺团体深入厂矿、农村慰问演出的时候,舞台条件通常都较差,有的只有简陋的灯光与音响,有的甚至连简陋的灯光、音响也没有,甚至有的时候就没有舞台,只能在平地上进行“地摊”式演出。在这种情况下,演员们一丝不苟地认真演出,同样会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但实际上,观众更多地是被演员所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所被感动,是被文艺团体服务基层的行动所感动,而演出的效果、艺术发挥的水准,在此时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在社会生活的这个大“舞台”上存在同样的问题。比如,作为一个地区的行政首长,如果所在的地区自然条件比较好,经济社会发展又有一个好的基础,这个“官”可能就比较好当。他所做的一切工作几乎都是在锦上添花,要得到群众的认可与拥护应该不是一件太难的事。而这个行政长官所在的地区是一个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很差,群众面临的困难非常多,这些困难解决起来的难度又非常大,要得到群众的认可与拥护就要难得多了。因此,具有同样潜在人格魅力的领导干部,在条件好的地方和条件差的地方做同样的工作,其人格魅力实现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客观条件差对人格魅力实现的影响并不只是表现为限制与制约,很多时候反而起到激励与反衬的作用。对于许多人来说,越是客观条件差,愈能衬托出他的非凡品格与素质,这些优秀的品格与素质可能在条件优越的情况下反而难以表现出来。这就像文艺团体下乡的地摊式演出,尽管演出效果不好也能得到观众的欢迎,一方面是演员的良好职业道德受到赞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许多演员凭借扎实的艺术功底,在地摊式演出中也能保证较好的艺术质量与艺术效果,更突出地体现出演员的艺术素质。同样,作为一个领导者,在客观条件很差的情况下仍能带领群众发展致富,肯定更能够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与支持。这种真心拥护和支持的程度,可能是在客观条件较好的地区工作时反而不容易得到的。越是在恶劣条件下,越是能够考验一个人的素质与品格,越是需要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潜质,人们也才能够更清楚和更真实地认识他。因此,客观条件对个人人格魅力实现的影响,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取决于个人的素质状况。对于具有高素质的个体来说,客观条件好使其魅力的实现如虎添翼,客观条件差也无法阻挡其魅力实现。对于素质较低的个体来说,较好的客观条件对个人魅力的实现会起到一定的支撑和补充作用,而较差的客观条件就可能使其素质潜力局限性的一面得以暴露。前者对于客观条件只是借势与利用的关系,在任何情况下个人的魅力指数都能够得到加分。后者对于客观条件则在较大程度上成为一种依赖关系,个人魅力的实现被客观条件所制约,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第二,“角色”的条件。有舞台就有角色,舞台是载体,角色是主体。在舞台上,有主角和配角之分,主角和配角当中还有大角色和小角色之分。角色决定位置,在舞台上是什么角色就要相应地站在什么位置,配角永远也不可能站到与主角相同的位置上,同主角平分秋色,这是绝对不可以颠倒和改变的。对观众来说,看演出主要看主角,主角是戏里的台柱子,少了主角戏就没了。而有的时候配角甚至少一两个也无碍大局。掌声,喝彩声,大多都是献给主角的,只有在最后演员集体谢幕时,观众的掌声才有一部分是献给全体演职员的。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角色”对人格魅力实现的影响主要在以下方面体现:

  首先,“角色”是否适合自己。京剧中的角色有生、墨、净、旦、丑等不同的行当。演员表演哪个行当的角色,都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条件来决定。作为演员,所扮演的角色如果是他适合的角色,就能表演得出彩,就会受到观众的欢迎。如果所扮演的角色不是自己适合的角色,观众就不会买账。适合不适合,一看条件能力胜任不胜任,二看自己喜欢不喜欢,三看观众认可不认可。其中胜任不胜任是基本条件。条件能力不胜任,角色立不起来。自己不喜欢,表演很难进入状态,角色同样立不起来。最后,观众是上帝,观众认可才是最终标准。社会大舞台同样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位置,拥有自己的特定角色。这些角色有的是天然的,具有不可选择性,如为人父母,为人子女。有的是自己可以选择的,如作为乘车人,就餐者,投宿客。有的是个人选择与社会分工共同决定的,职业岗位角色大多如此。作为社会角色,适合不适合,虽然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上面所说的三条标准也可以适用。如果能力不胜任,作为一个社会角色就无法完成社会所赋予的责任与义务,就不可能是一个合格的社会角色,更谈不上具有这个角色应有的魅力。如果不喜欢,就不可能把个人的感情、时间、精力投入到自己的社会角色中,也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角色。如果“观众”不认可,则说明这一社会角色的承担者是不称职的。这里所说的“观众”包括了能够看到和感受到你作为一个社会角色的所有人。由于人的社会角色具有多重性,同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多个社会角色。在这些社会角色中,有的可能是自己适合的,有的可能是自己并不那么适合的,有的可能是自己根本就不适合的。适合的社会角色,才能把个人的人格魅力在角色中充分体现出来。而不适合自己的社会角色则会对个人的人格形态产生不利影响。对于个人的社会角色,在具有可选择性时,应尽最大可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在选择受到限制时,也应尽最大努力选择接近自己特点的角色,避免承担完全不适合自己的社会角色。如果承担了不可选择的社会角色,就要特别针对自己的弱点,尽量避免和减少不利因素的作用,把对自己人格形态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其次,是“主角”还是“配角”,是“大角色”还是“小角色”。在艺术的舞台上,演员所扮演的角色有主角和配角之分。一般来说主角是大角色,配角是小角色。主角是中心,处于主导地位。配角处于从属的地位,配合与衬托主角的表演。观众看演出,主要是看主角的表演,主角更容易受到观众的关注,配角就不太容易受到太多的关注,甚至容易受到观众的忽视。对主角和配角的要求,观众也有不同的标准。对主角要求的标准就高一些,对配角要求的标准相对就会低一些。作为演员无不期望得到扮演主要角色的机会,因为演主角才能有条件把自己个人的才艺本事都充分发挥出来,而演配角,必须配合主角,表演不能太突出,即使有本事也难以充分表现出来,否则就抢了主角的戏。抢戏是演员的大忌,是演员不可触及的“高压线”。人们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也有主角和配角之分。在家庭内部,作为家庭的多个成员,有尊卑长幼之分。在社会公众场合,有贵宾、嘉宾、来宾之分。在组织团体内部,则更有上级与下级、一把手与二把手、领导与被领导之分。和对舞台上角色的要求雷同,对不同的社会角色,人们的关注程度也不同,要求的标准也不同。能够在社会角色中扮演主要角色,就具有了更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条件。如果是“配角”,是“小角色”,个人能力与才智的发挥就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在具有同等或相近个人魅力水平的情况下,当然是“主角”和“大角色”实现个人魅力的机会更多些。但这并不是说配角和小角色就没有魅力,只是主角和配角、大角色和小角色比较而言。配角、小角色同样也是有魅力的。一个演员认真地去演好每一个配角、小角色,他就是一个有魅力的演员。特别是为人熟知的名演员,有时为了戏的需要甘愿去承担一个配角、小角色并表演得一丝不苟,也能从扮演的小角色中迸发出大魅力。

  第三,“戏份”的条件。同样是“主角”或同样是“配角”的情况下,实现人格魅力的状况也不会是相同的。在艺术的舞台上,同样是主角或配角,还有戏多戏少的区别。戏多就是台词多,在台上露脸的机会多。这在舞台上叫做“戏份”。“戏份”代表机会。“戏份”多就是机会多,“戏份”少就是机会少。“戏份”多的演员,表演的机会多,就具有了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更好条件。在“戏份”多的情况下,演员可以把自己的全部十八般武艺都展示出来,令观众充分了解他的实力,得到观众的喜爱。反之,如果他的“戏份”没有那么多,他的十八般武艺就没有机会充分展示,观众也就无从了解他的实力,他所受观众喜爱的程度也因此大打折扣。与此相同的道理,在社会的舞台上无论扮演“主角”还是“配角”,“大角色”还是“小角色”,机会的多少,都会影响人格魅力的实现。机会有时是可以自己争取的,有时是自己难以左右的。

  时间条件。人格魅力的实现是一个过程,是被人们了解、认识和接受的过程。没有这样一个过程,任何个体人格魅力的实现都是不可能的。而实现这个过程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时间。具备一定的时间条件,才能完成这个过程。过程实际上就是时间在量的方面的积累。时间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人格魅力的实现产生影响:

  第一,时间的长与短。时间的长与短对于人格魅力能否实现,能够实现到什么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时间是实现人格魅力的必要条件。了解一个人需要时间,被别人所认识、所了解也需要时间。没有时间这个基本条件,被人认识、被人喜爱、被人接受,是无法想象的。再好的领导干部也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即使人们此前通过各种渠道对他有一些了解,但真正的了解还是要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亲自观察。无论一个领导干部的口碑如何好,媒体的宣传如何火爆,人们最终还是相信自己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感。而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其次,时间越长,人格魅力的实现越充分。一个人在较短时间内,是很难被别人真正了解和接受的。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他内在的基本素质、良好的道德修养、超群的工作能力等等,所有这些个人的魅力形态,都不是写在脸上能够让人一目了然的,必须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才能逐步地为人所认识,所了解。时间越长,他越有足够的机会把自己具有魅力的方方面面一一展示出来。他的展示机会越多,人们对他的了解也就越深入、越全面。再次,时间也是检验人格魅力的试金石。真正的人格魅力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在众人面前尽量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这是大多数人所具有的一种本能。在展现自己好的一面的时候,有缺陷的一面最大限度地被掩饰。但这种掩饰实际上是无法持久的。只要自己的缺点、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表现出来、暴露出来是迟早的。仅凭短时间的良好表现留给别人好印象,是靠不住的。只有当这种好的印象持久稳定地留在人们的心中,人们才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和承认你的人格魅力。因此,只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人格魅力才是真实的人格魅力。时间检验魅力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无论多么优秀的人也会有缺点,而且这种缺点在特定条件下还可能比较突出地表现出来。但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让人们能够充分全面了解你,就不会被人们所误解,其所具有的人格魅力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如果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别人来了解你,很可能人们仅凭这偶然表现出来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