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争宋-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码自己这个枢密副使就算受罚也是轻的,况且还有枢密使冯京在自己前面。这两天冯京称病在家,所以才轮到自己送这消息,吕公著想着出了皇城像冯京府上走去。

    看到皇上没立刻降旨,蒲宗孟放下手中的笔。杨戬忙断过茶盏:“圣上日理万机多有劳累,是否需要休息片刻?”

    要是这会赵顼点头,蒲宗孟就该收拾收拾撤下去。赵顼忽然看了年近花甲的蒲宗孟,眼前的一些学士也好,修起居注也好,这人平时话是最少的。但是每次说话,都是一语中的,甚至都是猛料。修起居注只是个官职名,主掌记录皇帝言行,以三馆,秘阁校理以上官从事。这可是个好差事,因为陪在皇上身边近距离和皇上接触,甚至皇上会经常非正式的说一些政事,因此能做这个差事是不少官员的心愿。

    这个职务迄今为止只有两个人不愿意做,一个是当年仁宗时期的王安石,直接拒了这个官差。另一个是这个蒲宗孟,这个人刚正不阿,枢密都承旨张诚一很放肆专横。他的地位在学士之上,更加接近皇帝和经常参与重大政事。他经常假借皇帝有什么旨意来威胁其他官员,蒲宗孟觉察到这一点,就到皇帝跟前问皇上究竟有没有这些旨意,结果都是假的。赵顼很欣赏蒲宗孟并赏赐他官服上佩戴金鱼,学士在官服上佩戴金鱼,就是从薄宗孟开始的。

    不过自从做了这些官职尤其是修起居注之后,蒲宗孟的话反而更少了。现在赵顼心里烦,而且是那种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烦,怎么处理王旁的回京,如果自己不能拿出个主意来,想必上朝的时候又会掀起轩然大波。

    “传正!”

    这可不是赵顼要传召谁,传正是蒲宗孟的字。

    “臣在!”

    “永乐城失手,此事你觉得是谁的过错?!”

    杨戬见皇上问蒲宗孟,就差抓耳挠腮了,如果皇上问自己,那他肯定会说是王旁的错,早不出现晚不出现非要在这个时候出现,也许那样皇上就会顺理成章的治罪王旁。但是这个蒲宗孟在王安石进行改革推行新法的时候可是积极支持者,他会说是王旁的错吗?

    杨戬是真不明白赵顼此刻的心情,赵顼想的则是这个时候偏偏不是治罪王旁的时候,否额自己在天下人面前表现的对王旁的恩情惜才可就前功尽弃了。之所以问蒲宗孟也无非是想听听这个常常一语中的的人如何说。

    蒲宗孟听到皇上喊自己,就知道有事要问,但问的这么直接他可没想到。自己现在六十岁了,从来没怕得罪人,自己做事也力求公正,可永乐城的事他从开始就觉得是皇上的错,难道要他说:“圣上是您的错?”这话可是万万不能说的。

    “皇上,您怎么问蒲翰林呢?他又不参与边关事物,又不在当时,您让他说这不是为难他么!”杨戬陪着笑的说道。

    蒲宗孟瞥了一眼杨戬,心里老大的不痛快,自从李宪立功以来,内臣的地位在朝中不断的提高。这次李舜举战死,更让赵顼觉得太监之忠可嘉。所以现在内臣在皇上面前的话越来越多,这可让人反感。

    他正色说道:“圣上,臣早就知道永乐城会败!”

    赵顼有点不高兴:“早知道你不早说?!”

    “不是我早知道,是朝中大臣很多人都知道,包括圣上您也知道?!”

    “我?我怎么会知道,我要是知道难道还会派兵修城?你把话给我说清楚,不然你今天别想走!”赵顼有些不高兴。

    蒲宗孟是不说则已,要说就往狠里说:“圣上,当初您要用徐禧的时候,王安礼曾谏言:徐禧志大才疏,必误国事。您听了没有?王安礼建议您少用兵,少少置狱,您也没听。自熙宁开边以来,为了得到西夏夏葭芦、吴保、义合、米脂、浮图、塞门六堡这些地方,总工死者六十万人,钱粟银绢以万数者不可胜计。修永乐城又是兴师动众,沈括,李舜举曾劝阻您不要再那里筑城,您也没听。甚至种谔回京觐见阻止,您仍不听就认准了徐禧说的。您说,这永乐城败兵怪谁!”

    蒲宗孟就差说明了,要怪就怪你不听劝阻。赵顼的脸上已经乌云密布越来越阴沉了,杨戬见状忙说道:“对!就怪这个徐禧,蛊惑圣上,这个徐禧实在可恶!”

    这个台阶给的太是时候了,赵顼呛的咳嗽了几声,杨戬忙轻轻的给赵顼顺着后背:“圣上,您该休息了!”

    “退下吧!”赵顼终于朝蒲宗孟摆摆手,蒲宗孟拜别转身出了勤政殿,身后传来杨戬的声音:“圣上,别气坏了龙体,这个徐禧实在可恶,您想怎么处置于他?!”

    蒲宗孟摇摇头,宦官误国这话一点都不错,今天有个徐禧明天就能有李禧,张禧,皇上偏听偏信这事不能改变,以后还会出大麻烦。

    侍婢宫女为赵顼除去罩在外面的龙袍,只留了一身汗衫在身上。赵顼已经热透了,在加上刚才来回的踱步出了不少的汗,这会儿感觉精疲力竭的靠在御座龙椅上,身后的宫女缓缓的摇着团扇。一丝丝清凉驱不走赵顼焦躁:“行了,行了,都下去吧!”

    杨戬拿过一把团扇,一边给赵顼扇着一边轻声的问道:“圣上,您说着镇南王早不回来晚不回来,偏偏这个时候回来。前段有听说西夏梁王爷自认是王旁之子,后来又更名叫王石,这次永乐城之败会不会和王旁有关系?”

    赵顼摇摇头:“沈括送来奏折说,王石志在西夏王朝,如果咱们支持他,将来愿意年年进贡岁岁称臣。更何况王旁与西夏有不解之仇,他总不至于为西夏做事。”

    “西夏自建朝,从李元昊到李谅祚都没少干对我大宋称臣的事,但又常常挑起事端,这劣根性不改想必一旦有机会还会寻衅滋事。我看圣上不可轻信!”

    “你知道什么?要是这王石真是王旁之子好歹是宋人,不过我看他的身份也是个迷。小毛孩子先让他蹦着,倒是王旁让官家不安心啊!”

    杨戬笑了笑:“圣上有何不安心呢?他的旧部圣上您安排的妥妥帖帖的,而且都加官进爵有的还委以重任,想必十多年过去,王旁再无当年的人脉。他要是真回来了,无兵无权的圣上给些安抚就是了,天下还会盛赞圣上仁慈。”

    “给些安抚?依照王旁的性格,不会在乎什么安抚的。”

    “那就把他”杨戬做了个杀的手势。

    赵顼摇摇头:“你说的也对,无兵无权的我怕他做什么。当年太祖可以杯酒释兵权,我也可以杯酒释就念。人嘛,无非就是功名利禄,酒色财气。总有一样是他现在想要的。”

第522章 知府的排场() 
几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出了永乐城,士兵们一个个垂头丧气,这里有败兵的郁闷更有连日来又渴又饿的折磨,这种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让行走的队伍的步履异常的沉重。西夏军队已经让出了一条让宋军退兵的道路,他们安静的注视着宋军离去的身影,没有人因为胜利而欢呼,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也曾面临那艰难的一刻。

    没有兵戈铁马之声,无论是宋军还是西夏军都不是这场仗的赢家。最大的赢家大概就是化名王石的梁乙逋,此时他正在高出看着撤退的宋军,在人群中寻找的王旁的身影。关于王旁的故事,他曾经听的太多了,却没想到自己竟然是王旁的儿子。如今他已经见过王旁的机智谋略,虽然他认为王旁回京城必然遇到很多险阻,但能够在关键时刻站出身来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大概也就是王旁能为自己做的最多的事。

    终于在人群中王石看到父亲王旁的身影,高大雪白的赛龙雀衬托着王旁的矫健的身影,他的头微微的扬着,周围被宋军的官员簇拥着。在人群中王旁那么的夺目,这种气势与萎靡不振的队伍形成极大的反差,这种反差更让人觉得他注定是那个无冕之王。

    尘埃过后永乐城里已经没有了宋军,西夏军留了大部分驻守在城外,王石带着横山寨的弟兄进驻永乐城。府衙变成了王府,大厅重新布置成了议事厅,正中的座位空着,那是留给王石留给王旁的。永乐王,只有一个,王石相信总有一天王旁会回来,庄严郑重的登上宝座。

    宋军出了永乐城,回到边境过了几个大寨最终停了下来。沈括吩咐各路调集的军队有领军带领回归各路,最后再清点人数,只有一两千的禁军跟着沈括等将领撤回京城。

    一路下来虽然这仗败了但还是有不少人觉得轻松,毕竟活下来保存了宋军的实力,或者说毕竟不论输赢这场仗结束了。但有一个人却不是那么轻松,每次他看到王旁和众人谈笑风生,心中总是十分不得劲。不过他又总好像担心王旁会半路变了主意而离开队伍一样,一双小眼睛时时刻刻盯着王旁的动向,似乎监视王旁反而成了他最大的乐趣和最重要的事。

    队伍出了延州继续东,经过鄜州的时候,队伍行进的速度越来越慢。沈括派士兵前去打探,过了不大的功夫士兵回来报告:前面就是鄜州首郡鄜城,不少出城进城的百姓阻住了道路。

    沈括心里难过,若是打了胜仗众人欢欣鼓舞,经过哪里早会有知府通判出来迎接。现在眼看就到了城下,队伍就这么冷冷清清的前行,想到这越发觉得有点凄凉。

    “李稷,去寻馆驿定下下榻之处;高永能安顿士兵安营!”沈括吩咐完毕,转头看着身边的王旁说道:“王爷,咱们已经行进了六七日了,现在已经远离边境,不如在此地稍加休憩。”

    王旁点头说道:“也好,我也十多年没回到宋朝了,这一路故地重游感慨颇多。前面鄜城当年我还真来过,说起来还经历了一些事,不如明日咱们兄弟到城中看看。”

    徐禧听到凑了上前说道:“沈经略,这样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要不你也跟着?”沈括没好气的回了一句,王旁微微一笑,沈括还是这几分倔脾气实在太合自己的心意。徐禧碰了一鼻子灰到也不介意,反正这一路也习惯了看不到什么好脸色。这个人不但脸皮厚,而且他坚定认为只有找到王旁的罪证,那么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将永乐城之败的责任推到王旁身上。

    “那更不好了,不如这样你们逛你们的,我正好休息休息!”徐禧挤着笑容,暗想着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不如暗地里偷偷的跟着。

    第二天,路上向着鄜城方向走的人更多了,不时有人看着路边驻扎的部队的营帐交头接耳。王旁和沈括从馆驿出来,两个人骑着马慢悠悠的跟着人流前行。

    “哎,张二哥,你说这是不是从永乐城败下来的队伍啊?!”

    “应该是,你看那一个个灰头土脸的。不过你听说没有,这次出了新鲜事了。”说话的人骑着毛驴,走在沈括王旁的前面,他的身前左右跟着四五个人有老有少。

    道路并不是很宽,沈括和王旁索性放慢了速度跟在后面听着。

    “什么新鲜事快说说?”人群中有好事爱打听的问道。

    被称作张二哥的摇着驴鞭,但并不往驴身上落,似乎为自己知道这么多消息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嘿,你们记得不记得当年那个王侍郎?”

    “你说的是和薛公一起救灾的那个吗?”

    “正是,后来当了王爷的那个!”

    沈括看了看身边的王旁,这说的本主就在后面听着呢。王旁反而是一脸的好奇,当年的事要说也过去有二十年了,竟然还有人记得,眼看这些人的年龄也都是四五十,老点的有六七十岁想必正是当年受到恩惠的那些人。

    那张二哥大声说着:“告诉你们吧,我看啊是薛公显灵了,镇南王死而复生了。而且你们知道不知道,要不是镇南王估计咱们宋军就会被困死在永乐城了!”

    “真的假的?”人群中一阵质疑声。

    “这我骗你干什么,咱们这次进城一定好好祭拜薛公。保佑王爷能恢复当年的气势,要不然咱们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难。”

    王旁听了一惊,忙问沈括:“祭拜?薛公?”

    沈括一拍脑袋:“哎呀,我都忘记了,今天是薛向的祭日,难怪这么多百姓去鄜城,薛向在此地呆了八年,政绩斐然。而且当年鄜城也是青苗法推行最好的地方,想不到这些,这些都是祭拜薛向的?”

    王旁心里一酸,十四年恍然而过,当年自己与薛向也算莫逆之交。薛向善于理财,自己还跟薛向学了不少的东西,甚至均输法也可算是受薛向启发。想到很多人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都不知道自己错过了多少事,王旁心里愈发的感慨。

    沈括也看出了王旁的心思,他劝慰道:“世事难料,贤弟也不必太难过,好在你十四年后回来了而不是一百四十年,要不然你连愚兄恐怕见不到了。”

    王旁知道他在宽慰自己:“沈兄不必过虑,生老病死也是人之常情看开了就好。你看前面的人也说了,想必我们这次是薛公庇佑了,呵呵要不我怎么这个时候偏偏出现在西夏呢。走吧,我也去祭拜祭拜。”

    说完两个人提快了马速从人群旁穿过,向鄜城赶去。越到城门处行人越多,男女老少挑挑的担担的朝城里走。两个人下了马,走过城门和路人打听着,顺着人们指的路来到薛公祠。

    城中不大的祠堂,熙熙攘攘的进出不少人。王旁和沈括下了马,便有随从跟上前来接过马缰栓在路边。迈步进了薛公祠,这是一座不大的院子,正厅里有座薛公像,祠堂之中香火极旺,不少来拜祭的人都燃香祭告。

    王旁和沈括也烧了点香,祭拜了一下,听得身边百姓各有吊祭之词:有感谢薛向为官之时为民所做之事;有的叨念若是薛公长生便可如当日一样繁荣;更有的祈愿薛公在天之灵能否让自己亲人重生。

    见此情景沈括感慨道:“有的人就能被百姓所爱戴,有的却为千夫指。王爷,你说都是做官的怎么差距就这么大?”

    王旁眼前香烟缭绕,他眯着眼叹到:“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沈括回味着王旁的话,淡淡的说道:“当年汉武帝喜怒无常刚愎自用,司马迁在报任安书由此一言,可见他为自己遭遇不幸,无以抒发之情。王爷此时有此感慨,莫非也有司马迁之激愤的心情?”

    王旁叹了口气,自己无非是想起了为人民服务中的一句,想不到沈括竟然引用到了自己身上,要说赵顼虽然不算刚愎自用,也不算喜怒无常,但赵顼的任性自负并非表现出来的,而是一种低调的心机。想到从少年便与赵顼结识,一次一次为他护驾,最后反而被他逼着消失,王旁心中还真多少有些愤慨。

    他冷笑了一声说道:“我怎么敢和司马迁相比,再说我不想也不会落到那样的下场。”

    两个人说着,互相让着朝薛公祠外走,忽然听到一阵铜锣声,紧接着从外面大大咧咧的进来不少官兵,一边朝里面走一边驱赶着众人。

    官兵一边赶着人一边吆喝着“快散开!出去,出去!”

    “官爷,我们都是来祭祀的,今天是薛公祭日,不犯法吧?!”有人问道。

    “让你们出去就出去,没看我们大老爷要来祭祀吗?快走!”官兵一副张扬的样子让人生厌,来祭祀薛向的人竟然有这么张狂的随从,似乎让这祠堂一份清廉有些失色。

    “走吧!”沈括拉着王旁走出祠堂,门口已经有不少被赶出来和正要进去被拦在外面的人。

    “这位老兄,麻烦打听一下,这是什么人要来拜祭?”王旁向身边的人打听着。

    “新到任的知府,厉害的不得了,人家是大老爷嘛,怎么能和我们这样的平民百姓一起祭拜呢?你看轿子还有几百步,这开路的排场都快赶上京官了!”

第523章 给我认错() 
沈括不想见地方官,拉着王旁要走。王旁拽住他问道:“沈兄,急什么?你知道这地方新来的知府是谁吗?”

    “不知道,我们几个月前向永乐城进发的时候没经过此地。哎!管他是谁呢?咱们是败军,这么多人从这地方过,也没见知府派人送封信函请柬什么的。”沈括低声说道,听语气似乎颇有怨气。

    王旁心想,能来拜祭薛向的,应该是拥护新政的人。可新政多是出于为民之心,时时处处的为民未必非要出个什么政策,反而点滴小事上能看出官员的德行。而这位知府,似乎太拿自己当官老爷了,这样的拜祭简直就是坐样子的事,可见并非出自真心。

    想到这里他也觉得不见也罢,刚要随着沈括走,听旁边人有热心人答道:“这位公子,你问新知府是谁?这个我还真知道”

    王旁回头一看,正是刚刚路上骑着毛驴的那位被称作张二哥的人。

    “呵呵,原来是百事通张二哥,我听您说说!”王旁拱了拱手。

    张二哥一听哈哈大笑起来:“百事通?想不到我还有这名声!你们听到没有,以后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