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请叫我威廉三世-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支持。

相比于柏林的“蓄谋已久”,维也纳的外交活动仓促而盲目,直到下午2点,维也纳才第一次与圣彼得堡就这件事情的严重性达成一致,此后也才有了“新女皇”的第一道圣谕——全力抗击德国军队的武装入侵。

现在,拥有开战权的奥匈帝国中央政府却在为是否执行这一“圣谕”而争论不休。

“要求俄国和我们一起发出通牒!”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其他人也纷纷应和,这情景就像落水者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般。

上一次战争之初,英、法、俄联合要求德奥停止动员,这次,轮到奥、俄联合向德国发出通牒了,世事变迁之快的确有些令人无所适从。

“就这样办吧!”马里奥无奈的作出决定。

1个多小时之后,奥匈帝国的重臣们终于盼来了圣彼得堡的重要消息,俄国女皇已经乘坐专列离开圣彼得堡,预计在4天之后抵达维也纳。此外,女皇作出决定,由俄、奥两国联合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在限定时间内将全部军队从奥匈帝国撤出,否则俄奥将考虑进行全国总动员并对德国采取军事手段。

对于奥匈帝国中央政府和奥地利政府的官员和将领们来说,这是自德军入侵之后所收到的唯一一个好消息,这一刻,就连反对派的安德拉斯公爵也暂时放下了自己的政治见解,众人都在为这个意义重大的外交通牒而感到欢欣鼓舞,外交官们更是急不可耐的提笔撰文。

“好了,帝国终于得救了!”马里奥大大的舒了一口气,从他的角度来看,只消挨过了今晚,德国人就不得不迫于俄奥的联合通牒停止入侵,此后不管德国人立即撤兵还是故意拖延,只要琳达一世抵达维也纳并正式登基,然后宣布波希米亚公国、卡尼鄂拉公国、匈牙利王国、滨海自治省份对于德军的干涉邀请为叛国行为,那么德国人的借口也就站不住脚了。

可惜,这份外交通牒还未递送到德国外交部门,德军对圣珀尔滕周边十数万奥军发动进攻的消息便传到了维也纳,这无疑给刚刚升起希望的奥匈帝国重臣们当头一盆冷水——大规模冲突很可能意味着战争的提前到来,可是在这样一种局面下,命令前线部队消极抵抗甚至是不抵抗显然是不现实的。

“上帝保佑奥匈帝国!”

魔王 第四十一章 圣珀尔滕的钢铁骑士

圣珀尔滕是奥地利东北部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位于多瑙河及阿尔卑斯山前丘陵间的特赖森河畔,此地距离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仅66公里。

从地图上看,圣珀尔滕是由西往东进入维也纳的门户城市,这一点犹如勃兰登堡与柏林的关系一样重要。自从1858年成为城镇之后,拥有3万多人口的圣珀尔滕逐渐成为奥地利东北部的交通枢纽和工业型城市,然而,也和维也纳一样,这是一座没有城墙的不设防城市。

1916年2月2日,85万德国陆军悍然越过德奥边境,奥匈帝国驻波希米亚、奥地利的边防部队猝不及防,边境防御情况只能用一溃千里来形容,许多奥军官兵直到被俘也还没反应过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就在这样一种窘迫的局面下,奥地利老将奥芬贝格将军挺身而出,这位常年南征北战、曾随弗里德里希大公参加过加利西亚战役、波兰战役和白俄罗斯战役的陆军元老级人物亲自坐镇圣珀尔滕,短短一个下午就收拢了数十支从前方撤下来的边防守卫部队,加上他的本部兵马,待德军先锋部队逼近时,已经有近13万奥军归于他的指挥之下。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军团指挥官,奥芬贝格很清楚汇集在圣珀尔滕的奥军人数虽多,却是一群心惊胆战、士气低落的衰兵,更要命的是他们原有编制在撤退过程中已经变得混乱不堪,许多士兵根本连自己的连队都找不到,而且装备丢失情况也是同样的糟糕。

由于德奥两国目前仍未正式宣战,加上德国大军即将到来,奥芬贝格将军只得让自己的部下抓紧时间设置围绕圣珀尔滕的环形防线。到下午黄昏时分,圣珀尔滕的外围战壕已经初具规模,用于阻隔德军坦克的堑壕也挖掘了不少,只是时间仓促加上后勤补给供应不上来,奥芬贝格的部队严重缺乏铁丝网、地雷、机枪和重炮。军粮甚至不够给这B万人吃一顿晚饭,后来好歹从圣珀尔滕市政府、粮商和居民那里“借”到一些,这才勉强没有在德军进攻之前因为饥饿而自乱阵脚。

下午5点左右,由弗莱明将军指挥的德第2装甲军主力进抵圣珀尔滕地奥军防线前方,一同抵达的还有德第1集团军一部,这个集团军以前的指挥官是大名鼎鼎的克卢克将军。不过,上一次战争爆发时这位将军就已经是68岁高龄的老人了,当战争以德国的全面胜利而告终之时。这位老将也就光荣的退居二线了。现在,第1集团军的指挥权交到了另一位杰出将领——63岁地伯恩哈德·卡尔·阿道夫·冯·迪姆林上将手里。

比起克卢克、比洛、豪森、兴登堡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这位冯·迪姆林将军在德国的知名度并不算很高。他1871年加入德国陆军,勉强赶上了普法战争的末班车,后来进入德国总参谋部供职,1904年被调往德国的西非殖民地,1907年回国并被授予少将军衔,1914年大战爆发时担任克卢克手下的第一军军长,战争中作战勇敢、指挥果断,1915年被德皇亲自授予陆军上将军衔。

冬天的日落要比平时早一些。因此。下午5点的时候已经进入黄昏阶段,奥军防线那边大部分官兵仍在加固工事,德军部队则停在距离他们10多公里的地方。双方没有炮击。没有言语攻击,就这样默默对峙着。

背对夕阳,弗莱明将军带着一干下属登上位于圣珀尔滕西面的一个小山丘上。在这里,他遇到了前来观察情况的冯·迪姆林上将。

“将军!”弗莱明敬礼,道:“您的部队行军速度可真让人吃惊,居然赶上了我的装甲部队!”

虽然和这位装甲兵少将没有多少交情,迪姆林上将也不摆架子。论资历,自己远强于这位年轻少将,可是论能力、论胆识,自己未必比他高多少。至于潜力,迪姆林就完全没办法和弗莱明比较了。

“当年和法国人打仗的时候,我们第1集团军就是靠这两条腿完成右翼包抄地重任!就算战争结束了,我们也不敢将这个优点忘记啊!”

说着的时候,迪姆林的随行人员已经架好了一个三角架,上面摆上一副高倍望远镜。前方10公里外便是圣珀尔滕,若不借着这黄昏前的最后时机,想要亲眼观察奥军情况就要等明天了。

虽然弗莱明用的只是随身携带的普通望远镜,但他同样看的津津有味。

观察了一会儿。弗莱明最先发表自己的观察接过:

“这样的防线就想挡住我们,看来奥地利人还不太清楚状况啊!他们以为我们手里还是又慢又小的‘石头Ⅰ’吗?我的怪兽能够轻易突破他们的防坦克堑壕,轻松在他们的阵地上来回转圈!”

迪姆林也说话了,不过他还是先小小的夸奖了一番对方将领:“嗯,工事虽然有些简陋,可毕竟是依照标准阵地防御模式来修建的,而且收拢溃兵之后临时修建工事,从中午开始到现在能够达到这种程度,可见对方指挥官不是泛泛之辈!”

“可惜,如果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装备,他们或许还能够稍稍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上将,我们即刻发动冲击吧!”弗莱明显得自信满满,他的装甲军编有72辆最新式的Ⅲ号坦克,刨去因为机械故障未能赶到的2辆,70辆这种坦克冲击起来也是威力惊人的。在弗莱明看来,这位迪姆林将军或许对Ⅲ号坦克的性能还不够了解,也许他会因此而反对立即突进。

不过,迪姆林将军的回答却多少令他有些意外:

“现在还不是最好时机,我们还要等上一点时间,等奥军开饭!”

“开饭?”弗莱明放下望远镜看着旁边的这位老将。

“来,看这里!”迪姆林说着让出自己的高倍望远镜。

弗莱明带着疑惑和不解走到他那边,凑到定好位置的望远镜前一看,原来迪姆林看到的是奥军一处工事旁边,几个士兵似乎正在架设炉灶和准备柴火。

“噢!我还以为他们只有罐头和干粮呢!”弗莱明有些懊丧,自己居然错过了如此重要的细节。这也应了一句古话:姜。还是老的辣!

等他看完了,迪姆林才问:“将军,您的部队现在能够投入多少坦克和装甲车?”

“呃……”弗莱明在心里算了算,“大约180辆坦克和270辆装甲车,突击步兵大约3000人!因为一些部队刚刚赶到,所以再过半个小时,这些数字还能增加!”

“足矣!”这次轮到迪姆林胸有成竹,“半个小时之后。我的部队能够投入5万4千名到5万6千名精力充沛的士兵,届时我们……”

两人凑在一起嘀咕了好一会儿,然后双双露出满意的笑容。

“对了,该让我们的飞机把那几个气球干掉了!”走之前,弗莱明指着圣珀尔滕那边的几个黄色球体说道,那是奥军的系空侦察气球。

“没错,我们要确保奥地利人看不到我们究竟在干什么!”迪姆林一边说一边往山丘下走去,集团军属航空队虽然不是很强大,但对付这几个奥军探测气球还是足够了。

仅仅过了不到十分钟,一小队单翼战斗机从西面飞来。这些轻巧灵活的“蜂鸟”并未直接开火。而是在那几个奥军气球附近来回穿梭,带动风将气球弄得左摇右摆,气球下面负责观测的奥地利士兵早已滑到地面上。

不一会儿。奥军老老实实将它们一一收回地面。

在这之后,这队德国战机并不急着离开,而是在奥军阵地上一遍一遍盘旋,虽说两军已经处于对垒状态,但不论奥军还是德军都不肯轻易开火,加上防空武器匮乏,奥军也只有任由它们在头顶嗡嗡地盘旋。

不多时,从德军这边升起了阵阵炊烟,此时虽然只是微风,但饭香还是飘出去很远很远。

似乎受到德军准备开饭的影响。奥军阵地后面很快也升起了股股白色的炊烟,飘散开来的饭菜香味让每个饥肠辘辘的奥军士兵倍感饥饿,他们有些人从上午之后就没有吃过饭,有些只是吃了点冷罐头干粮之类的,总之,从上到下,大部分奥军官兵的心思一下子从构筑工事转移到了晚饭上。

这时,奥军指挥官奥芬贝格将军正站在圣珀尔滕一座四层楼建筑上观测前方情况,看到这种情景。他的心中非常矛盾,德军究竟是要就地用餐宿营,还是准备吃完晚饭然后发动进攻?

想来想去,奥芬贝格唤来自己的参谋长,“传令下去,让我们的士兵分批用餐,晚餐结束后继续加固防御工事,夜间派出前哨警戒部队,各部不得放松警惕,尤其是临近黎明地时候!”

当夕阳即将沉入地平线地时候,整个大地一片橘红色,从奥军那边吹来的风带来了淡淡的饭香,在德军这边,一辆辆坦克都已进入出发地域,突击步兵们都已进入各自地装甲车辆。庞大的装甲队列后面,黑压压的步兵席地而坐,没人走动,没人喧哗,整个场面一片肃穆。

几分钟之后,另一队双翼战机从西面飞来,它们随即接替了已经在奥军阵地上空盘旋了一阵子的单翼机。现在,奥军官兵已经顾不上管这些烦人的“大苍蝇”了。

“开饭咯!开饭咯!”在兴奋的喊声中,奥军阵地那边顿时热闹起来。德军阵地这边,炊事车上炉火熊熊,面包、香肠、蔬菜汤早已散发出浓浓的香味,但一辆辆炊事车周围却不见一名等待领取食物的士兵。

“准备进攻!”

军官们来回传达着命令,一辆辆坦克和装甲车依次发动起来,阵阵青烟一下子弥漫在这片平地上面,坐在地上的步兵们刷拉拉的全部站了起来,每个人都开始作出发前地最后准备。

夕阳消失在西方的地平线上,整个世界还没有被黑暗笼罩,但时间每往后推移一分钟,视线就模糊一分。

就在这个时候,三颗闪亮的信号弹冉冉升空,在这之后。从德军宿营地这边发出的轰响如同洪水决堤,又像是万马奔腾,总之,大地开始微微颤抖,天上的飞禽早已吓得无影无踪。

“有情况!有情况!”奥军阵地前的观测哨最先发出警报,光线渐暗,他们只能远远看见那边地雪地上出现无数大大小小的黑点,它们如同潮水般迅速向这边蔓延过来。

军官们大惊失色。一些人试图将观测气球重新升起来,然而那些德国飞机一次次勇敢的扑向低空,迫使奥军不得不放弃这个企图。

这个时候,在大锅前排队地奥军士兵们一下子手足无措,热腾腾的食物唾手可得,可是德国人那边又不肯让人安生。不一会儿,只听得军官们高喊道:“进入阵地!所有人进入阵地!准备战斗!”

在饭菜与性命之间稍作权衡,奥军士兵们便扔下饭盒乱哄哄朝战壕和工事跑去,一阵哐啷哐啷的声音之后,就只见满地的铁饭盒了。

几分钟之后。随着距离的拉近。奥军官兵们终于得以看清那些敌人地面目——数百辆德国坦克排成一列列纵队,每队之间相隔十几米,总共四十来队。形成一个五、六百米的宽大正面。每队坦克后面跟了数量同样庞大的装甲车,虽然这种队列并不是绝对的直线,但整体上保持了一个大大的方阵。

在装甲方阵后面,黑压压的步兵仿佛从混沌中钻出来一般,一眼看不到边际!

有白色的雪地映衬,德国人的数量看起来多得让人晃眼。

奥军官兵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加上原本就人心惶惶,这个时候许多人都害怕得想要逃跑了。

“开炮!向阵地前方2000米处开炮!”

这种局面下,奥芬贝格将军也顾不得此前的担心了,他让自己的炮群向德军阵列前方开火。企图用火炮震慑住德国人地进军脚步。

短短两分钟之后,圣珀尔滕这边炮声大作,奥军部署在后方的上百门大炮向着德军与奥军阵地之间的旷野地带开火了!

如…轰……

震耳欲聋地炮声持续不断,圣珀尔滕城中的百姓们心惊胆战的祈祷着,而窝在战壕中的奥军官兵则是忐忑的观望着前方。炮击每持续一分钟,他们的信心和士气似乎就恢复一点。

终于,炮弹爆炸产生的烟尘与火光形成一堵厚厚的墙,前进的德军队列完全消失在奥军官兵的视线中。

德国人撤退了?

不仅仅是战壕里地奥军官兵们,就连他们的指挥官奥芬贝格将军也这样企盼着。至少,他希望德国人会停住脚步。

然而,炮击还未停止,一辆又一辆德军坦克却冲破了奥军的炮火阻挡,在烟与火的衬托下,德军Ⅲ号坦克面目变得更加狰狞,那钢铁之躯、那威武的炮塔与火炮、那目空一切的气势,一切都在震慑着13万奥匈帝国军人的心灵!

五百米!

四百米!

三百米!

二百米!

一百米!

五十米!

当德军坦克宽厚监视的履带滚滚而来的时候,奥军官兵们那紧绷地情绪终于爆发了,宣泄的方式不是战斗,而是——“哇啊……逃命啊!”

坦克赶人的场面常人或许没有见过,但想想骑马赶羊的情景,多少就能体会到德国坦克手们此时的爽快心情了。

挖掘防坦克堑壕的时候,奥军士兵们并没有偷懒,挖出来的堑壕也完全符合上级的要求,但就向弗莱明少将所说的那样,他们的堑壕只是用来对付“石头Ⅰ”那种八、九吨级的轻型坦克,而这次德军装甲部队打头阵的可是15吨的中型突击坦克!1。5米宽的堑壕,早在试验的时候这种Ⅲ号坦克就能轻松越过,经过改进并批量生产之后,Ⅲ号坦克的越壕宽度已经接近2米,难怪奥军士兵之能眼睁睁看着这些钢铁战车一个个安然无恙的越过他们苦心挖置的堑壕。

70辆“怪兽Ⅰ”也即Ⅲ号坦克,从出发到进入奥军阵地仅损失了5辆,其中2辆不幸被奥军炮火直接击中,里面的乘员虽然大多性命无忧,但坦克基本已经报废;还有3辆则非常倒楣的被弹片炸坏了履带,它们经过紧急修理即刻重返战斗序列。剩下的65辆成了出笼的野兽,仅有战壕和一些土木工事的奥军防线对它们来说根本没有半点阻拦作用,它们一个个横冲直撞,奥军官兵辛苦一个下午的劳动成果被它们糟蹋得不成样子。

一些心有不甘的奥军士兵朝这些德国坦克开火了,有人还投掷了手榴弹,但是这些都没有用。作为回应,德军坦克朝空地开枪开炮,奥军仅存的一点抵抗决心也就此崩溃了。

在通过奥军炮火阻拦区域的时候,德军的“石头Ⅱ”型坦克和装甲车辆的损失就要多一些了,幸好在遭受更大损失之前,奥军炮群停火了。在德军的Ⅲ号坦克赶到炮兵阵地之前,奥军炮兵们便带着残存的百多门大炮迅速向维也纳方向撤退,然而这些大炮实在太过沉重,道路上又挤满了溃兵,以至于后来德军向维也纳推进的时候,一路上“拣”到许多或好或坏的重炮。

仅仅一个小时,奥匈帝国陆军上将奥芬贝格和他的13万大军便在不到6万德军的冲击下彻底崩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