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斯拉夫兴亡-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下降,但在经济领域则有所上升。
  在对社会所有制企业实行私有化方面,斯洛文尼亚也有自己的特点:第一,斯洛文尼亚的企业私有化进程与其他中东欧国家相比,起步虽晚(1992年底才通过私有化法),但实施的政策比较稳妥,没有搞“野蛮私有化”。第二,在实施私有化计划和决定私有化方式时,将“分配”和“销售”相结合,鼓励发展私人小企业,大力改造“大而公”企业,发展“小而私”企业。第三,实行亏损大企业先整顿后私有化,这样可以防止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由于大企业亏损使银行也陷入困境,因此,企业整顿与银行业整顿同步进行。第四,对大型重要国有部门(如电力、钢铁、电信、银行、航空、铁路、港口等)的私有化逐步放开,只出售部分国有股份,尤其对外国公司参股持慎重态度。 。 想看书来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2)
据有关国际组织公布的数字,1997年斯洛文尼亚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8000美元;失业率为10%;通货膨胀率仅8%;外债约25亿美元,其中8亿美元是前南斯拉夫联邦的债务;外贸总额达180亿美元,其中出口为83亿美元;进口为97亿美元。外国投资达到13亿美元。玛?恰夫达罗娃:《巴尔干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Мария Чавдарова; Балгански страни:политика;икономика;медународни връзки),索非亚:政治书籍出版社,1999,第17页。当然,前南斯拉夫危机和波黑内战使斯洛文尼亚失掉了部分原材料来源和销售市场,外贸还难以恢复到从前的水平,经济迅速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第三阶段始于1998年,斯洛文尼亚经济步入持续稳定增长阶段。这个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国内经济形势全面好转。从1998年到2003年,GDP的年增长率分别为38%、55%、46%、29%和25%。汪丽敏编著《斯洛文尼亚》,第161页。2003年的通货膨胀率为56%,人均GDP接近14000美元。这样,斯洛文尼亚的国内生产总值不仅在1998年就超过了历史上(1987年)达到的最高水平,而且其经济发展水平已开始接近欧盟成员国的平均水平。(2)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化。在1990~200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所占比重从55%下降到30%,主要工业和基本生产部门所占比重从472%降至382%,服务业所占比重则从528%上升到618%。(3)大型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已经完成。随着包括电信、银行等部门私有化进程的结束,私人中小企业成为经济领域的主角。到2002年底,私人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总数已占到斯洛文尼亚经济经营主体的98%。这说明斯洛文尼亚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同欧盟一体化的发展时期。
  在斯洛文尼亚政局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经济在稳步发展。以2001~2005年为例,斯洛文尼亚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虽不是很快,但比较稳定:2001年为27%、2002年为35%、2003年为27%、2004年为42%、2005年为39%。尽管这个期间的年均增长速度只有34%,但它与1989年相比已增长131%。同一时期财政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如下:2000年为34%、2001年为24%、2003年为2%、2004年为2%、2005年为19%,2001~2005年财政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平均为22%。〔保〕伊万?安格洛夫:“保加利亚和东欧国家经济比较分析”,〔保〕《星期一》(Понеделник)2007年第1、2期,第49~50页。这个时期的外国直接投资情况是:从1989~2005年累计为3476亿美元,人均1747美元。到2005年,外国直接投资只占GDP的1%;而其他中东欧国家却占3%以上,如捷克占8%、爱沙尼亚甚至占22%。〔保〕伊万?安格洛夫:“保加利亚和东欧国家经济比较分析”,〔保〕《星期一》(Понеделник)2007年第1、2期,第54页。
  表11…2斯洛文尼亚2004~2007年主要社会经济指标指标2004200520062007绝对值同上年
  相比(%)绝对值同上年
  相比(%)绝对值同上年
  相比(%)绝对值同上年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3)
相比(%)GDP(10亿托拉尔)260104428010403001052—1056人均GDP(欧元)130351044137231040147931052——工业生产总值
  (亿托拉尔)———1033—1065—1090农业生产总值
  (亿托拉尔)———948—956——固定资产投资
  (亿托拉尔)———1015—1119——通货膨胀率(%)—36—25—25—30对外
  贸易总额(亿美元)33629—37597—44003—573—出口(亿美元)15927—17921—21015—277—进口(亿美元)17702—19673—22988—296—顺逆差(亿美元)…1775—…1752—…1973—…19—经常账户余额
  (亿美元)…892—…682—…942—…11—外汇储备
  (除黄金外,亿美元)8793—8076—7036———外债(亿美元)146—184—214—256—外国直接投资
  (亿美元)831—541—382———登记失业人数(万人)93—92—86———失业率(%)—106—101—94—80汇率
  (1美元=年底数据)094—080—080—074—资料来源:邢广程主编《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发展报告》(又称《2008年俄罗斯东欧中亚黄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第310页。
  成为北约和欧盟成员国
  斯洛文尼亚独立后,率先获得欧共体/欧盟的承认,并于1992年4月同欧盟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此,斯洛文尼亚把加入北约和欧盟作为其对外政策的主要任务。
  1993年底,斯洛文尼亚议会通过了关于《国家安全计划战略要点》的决议,第一次提出要加入北约。次年3月,斯洛文尼亚同北约签署“和平伙伴计划”协议。从这时起,斯洛文尼亚制订了与北约伙伴关系的合作计划,开始协调其外交和防务政策,并按照北约的要求,调整军队的结构、培训和演习等。
  1997年4月,斯洛文尼亚议会通过了加入北约的宣言,认为斯洛文尼亚已具备进入北约的条件和能力。斯洛文尼亚军队开始参加北约的军事演习和北约在波黑的维和行动。1998年《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参加北约一体化国家战略》文件出台。1999年4月北约成员国通过了“加入行动计划”,这是为各候选国正式加入北约作准备的基本文件。斯洛文尼亚作为候选国,每年为此制订了包括政治、经济、防务、资源、安全、立法等领域在内加入北约行动计划的年度计划。同时,斯洛文尼亚还对军队进行了改革,主要是裁减人员和提高军队的装备水平。
  2002年底,斯洛文尼亚同保加利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一起,就加入北约问题开始同北约谈判。2004年3月,斯洛文尼亚正式成为北约成员国。
  如果说斯洛文尼亚朝野各党派在加入北约的紧迫性和时机问题上还存在某种分歧,那么它们在融入欧洲一体化进程问题上则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在2003年3月的全民公决中,选民对加入欧盟的支持率接近90%,远远高于同意加入北约的66%的支持率。早在1992年,斯洛文尼亚就向欧盟的前身欧共体提出了签订欧共体联系国协议的要求。但是,由于欧共体/欧盟对联系国协议批准程序的拖延和斯洛文尼亚宪法需要修订等原因,直到1996年6月斯洛文尼亚与欧盟的联系国协议才正式签订,从而为斯洛文尼亚加入欧盟铺平了道路。斯洛文尼亚同欧盟在政治、经济、财政、金融、科技、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和合作进一步加强,欧盟正式受理斯洛文尼亚的入盟申请。 txt小说上传分享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4)
1998年3月,斯洛文尼亚同捷克、匈牙利、波兰、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中欧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一起,开始同欧盟举行入盟谈判。在接下来的谈判中,斯洛文尼亚也跟其他入盟候选国一样,必须就欧盟规定的入盟条件的32个“章节”或领域进行逐章讨论、达标和验收。由于斯洛文尼亚的经济基础好,国内不存在复杂的*,妥善处理了同邻国的关系,又没有经历南斯拉夫联邦解体而引发的内乱和严重经济危机,所以到2001年底,它已与欧盟结束了29个章节欧盟对申请入盟国家设置了32个章节的谈判条件,但根据对象国的不同情况,有的可少于32个章节。中26个章节的谈判,只剩下地区政策、农业政策、财政和预算条款3个章节。
  2002年底,斯洛文尼亚同欧盟的谈判顺利结束。2004年5月1日,斯洛文尼亚被接纳为欧盟正式成员国。
  斯洛文尼亚从此成为前南斯拉夫地区第一个加盟入约的国家,被欧盟称为“中东欧经济转轨最成功的国家”。
  率先进入欧元区
  斯洛文尼亚作为欧盟新成员国中的“优等生”,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为39%,通货膨胀率仅25%,失业率低于6%,财政赤字也仅占GDP的17%。这些经济指数在新入盟国范围内属于最好的。斯洛文尼亚已经完全摆脱了南斯拉夫联邦解体后遗留的阴影。2004年人均GDP达13035欧元,在新入盟国家中名列前茅,甚至超过了个别欧盟老成员国。2005年斯洛文尼亚政府颁布了经济改革新计划,以适应入盟后的新形势。在斯洛文尼亚入盟后的2006年,它进一步加速了包括公司法在内的各项相关立法改革,以促进经济创新和发展。这一年,斯洛文尼亚政府提出要将人均GDP在今后10年内达到欧盟的平均水平。2006年斯洛文尼亚人均月收入已超过1000欧元,已接近西欧发达国家水平。根据欧盟统计,斯洛文尼亚2005年的人均GDP已经达到欧盟25国的平均水平的806%;通货膨胀率仅为25%,低于欧盟同期指数标准的27%。所以,斯洛文尼亚有条件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欧盟提出,新成员国加入欧元区需要满足“五项标准”,亦称马斯特里赫特“趋同标准”,它的具体内容是:(1)价格稳定标准——成员国在进入欧元区前一年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不高于欧盟内物价最稳定3国的平均通货膨胀率加15%;(2)政府预算状况标准——政府预算赤字不能超过正常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的3%,政府债务占GDP的比率不能超过60%;(3)长期利率标准——成员国在进入欧元区前一年的长期利率水平,不超过3个经济运行最为平稳的成员国平均长期利率加2%;(4)汇率稳定标准——成员国必须加入欧洲汇率机制(ERMⅡ)两年以上,并在两年内成员国货币兑欧元的中心汇率不得贬值,且市场汇率维持在中心汇率±15%的范围内;(5)法律一致性标准——成员国中央银行必须独立运作,并与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目标保持一致。
  早在2006年3月2日,斯洛文尼亚便向欧盟和欧洲央行提出了正式采用欧元的申请,它是第一个申请采用欧元的中东欧国家。尽管欧盟并没有对各国采用欧元设定具体期限,但斯洛文尼亚政府一直为达标进行不懈的努力,如修改中央银行法,改革货币政策,调整财政政策,实施结构改革,放开金融市场,使利率和通货膨胀率逐步降低,维持本国货币托拉尔与欧元的汇率稳定,等等。
  欧盟委员会和欧洲中央银行对斯洛文尼亚的申请进行了评估,认为到2006年3月底斯洛文尼亚已实现“达标”。它的平均通货膨胀率是23%,平均长期利率是38%,政府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是18%(2005年),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是291%,本国货币托拉尔对欧洲中央银行的汇率也符合要求。
  2006年5月16日,欧盟委员会和欧洲中央银行建议吸收斯洛文尼亚加入欧元区。6月下旬,欧盟首脑会议做出决定,同意斯洛文尼亚从2007年1月1日起成为欧元区第13个成员国。于是,斯洛文尼亚成为2004年入盟的10个新成员国中首先进入欧元区的国家。
  斯洛文尼亚已于2008年初加入申根签证国家行列。2008年上半年斯洛文尼亚在新成员国中第一个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这标志着斯洛文尼亚正式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欧盟统一大市场经济成员国的过渡。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克罗地亚共和国(1)
*共同体执政
  〖1〗解决克拉伊纳问题1994年1月27日,解决克拉伊纳塞族问题出现某种积极因素。克罗地亚政府副总理兼外长格拉尼奇在日内瓦会见南斯拉夫联盟政府副总理西米奇,讨论两国关系正常化问题,并发表了联合公报。公报除决定双方互设官方代表处外,还将克罗地亚境内塞族区问题列入了高级会晤日程。当年2月23日,南斯拉夫联盟副总理西米奇访问克罗地亚,双方讨论了寻找失踪人员和安置难民问题,还同意开通两国首都间的高速公路,恢复电信联系等。3月30日,克罗地亚政府同其境内塞族达成停火协议,规定4月5日前双方的防空武器、迫击炮后撤10公里,大炮、坦克等后撤20公里。
  1994年9月23日克罗地亚议会通过决议,同意联合国驻克罗地亚维和部队的期限延长100天,提出将在“被塞族所占领土”上建立克罗地亚政权。12月2日,克罗地亚当局同克拉伊纳塞族签署有关经济正常化协议,双方同意恢复公路交通和水电供应,并协商将确定境内塞族的地位。12月9日,双方就撤军问题达成协议,同意在10天内双方将部署在军事分界线一带的重武器后撤10~20公里。
  克罗地亚为了结束这场国内的流血战争和巩固独立的成果,决定加速解决克拉伊纳问题。1995年3月底,克罗地亚政府与境内塞族在国际协调下签订停火协议。联合国驻克罗地亚维和部队改名为“联合国驻克罗地亚恢复信任部队”(UNCRO)。然而,5月1日克罗地亚出动上万名政府军,在大炮和坦克的配合下从东西两侧进攻克拉伊纳塞族控制区,并一举攻占了“塞尔维亚族克拉伊纳共和国”1/3的领土,包括整个西斯拉沃尼亚地区。驻守在该地区的600名塞族军队投降,大量平民开始逃离。8月2日,克罗地亚动员10万大军,决心夺回克拉伊纳。8月4日,克罗地亚军队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发动强大攻势。次日,塞族控制的克宁市被克罗地亚军队占领,10万塞族难民纷纷向波黑和塞尔维亚逃离。近万名驻克拉伊纳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官兵待在兵营里,对此无动于衷。8月6日,克罗地亚军队又占领了克拉伊纳中部,仅剩下靠近塞尔维亚的东斯拉沃尼亚。东斯拉沃尼亚与塞尔维亚比邻,面积2500平方公里,占克罗地亚领土面积的45%。据克罗地亚方面统计,1991年内战爆发前夕,该地区总人口19万多,其中克族86万人、塞族67万人、匈牙利族13万人和其他民族。它是“塞尔维亚族克拉伊纳共和国”的最后一块阵地。7日,克罗地亚军队宣布闪电式的“暴风行动”结束。“塞尔维亚族克拉伊纳共和国”实际上已不复存在。
  1995年11月12日,根据代顿协议的精神,受到克罗地亚政府军强大军事压力的塞族,同意将他们控制的最后一个肥沃和盛产石油的地区——东斯拉沃尼亚纳入克罗地亚政府的管辖范围,在萨格勒布正式签署和约,从而结束了“塞尔维亚族克拉伊纳共和国”与克罗地亚政府长达4年的军事对抗。据称,该协议包括14点内容,其中规定,东斯拉沃尼亚在正式纳入克罗地亚政府管辖之前由国际社会设立军事当局托管1年,如果一方提出延长1年托管时间,国际社会将予以考虑。和约还规定,联合国安理会将成立一支“国际部队”派往东斯拉沃尼亚地区,以保证那里的克族、塞族和其他民族居民的*不受侵犯;1997年7月15日东斯拉沃尼亚将重新并入克罗地亚共和国。

克罗地亚共和国(2)
1996年1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成立“东斯拉沃尼亚、巴拉尼亚和西锡尔米乌姆过渡行政当局”,任期1年,实行非军事化。1996年8月23日,南斯拉夫联盟和克罗地亚相互承认,克罗地亚塞族居住区领土归属问题获得解决。
  1997年4月,克罗地亚塞族区居民同全国各地居民一起参加了地方选举,这标志着克拉伊纳地区已实现和平回归。7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将东斯拉沃尼亚过渡行政当局的任期延长至1998年1月15日。
  联合国驻克罗地亚东斯拉沃尼亚过渡行政当局在行使了两年行政管理权后,于1998年1月15日正式将权力移交给克罗地亚政府。至此,克罗地亚共和国实现了全国统一,可以全力投入政治和经济*化进程。
  *共同体执政和“独立之父”图季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