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夜行-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晨曦映着陈瑛深邃的目光,目光里有一抹血样的光彩

    三天了,连续三天,每一天,景清都仔细地观察着金殿上的一切。他以前上朝,从来没有这般注意过自己身边的一切,甚至没有注意过奉天殿里一共有多少根蟠龙巨柱。但是这三天,他已经把奉天殿里的一切陈设以及每一个人的站立位置,都记得烂熟于心了。

    他准备今天动手!

    一柄锋利的短刃,被他绑在大腿上,进了宫门到了朝房的时候,他假意入厕,又把利刃取出来插在了腰间,现在只要探手入怀,就能迅速拔出来。

    他默默地站在朝房墙根下,头一回做这种事,而且将要杀的人是皇帝,他很紧张,心一直跳得很快,腿也有些软,但是他一直站在墙角儿,不言不动,却也无人发觉他的异样。

    “听说了么,齐泰闻听皇上登基,马上离开了募兵之地,可他竟然蠢得潜回故乡去了,结果自投罗网,如今已被抓到,正押解来京师呢,他的叔父齐阳彦、从弟齐敬等七名至亲也一块儿抓回来了。”

    “不回故乡又能去哪儿?黄子澄倒是没回家,一听说皇上登基,他马扮成一个游学的夫子外逃了,结果去住店的时候,还不是被人辨认出来?听说黄家也被抄了,老老少少抓了六十多口人,得,一家人这下要在京师大牢里团聚了。”

    “我听说,黄子澄的儿子黄彦修知机逃走了?”

    “是啊,方孝孺家不也是嘛,长子次子来不及逃走,自尽了,三子四子却被家人给带走了,可是一个两个逃得,拉家带口的那些人如何逃呢?方家的本支亲族,有几百号人都蹲了大狱吧。”

    听着众人的议论,景清杀心更炽。

    这时,景阳钟响了,他悄悄一捏怀中匕首,鼓起勇气,向金水桥走去

    p: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

    广告:大唐山神传,书号2179697,作者:不成熟的稔,俺们的书友,五万字的书了,点击居然为零,这也太奇怪了,大家收藏一下,点击一下,看看数据变是不变^^。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424章 刺驾() 
文武百官依序而进,经过金水桥时,看到两旁按刀而立、挺如标枪的侍卫,看到以审慎的目光打量着每一个官员的两个风纪官,景清的心又按捺不住地急跳起来,他急促地呼吸了几口清新的空气,却总觉得气儿不够用。

    他忍辱负重,不惜被人讥讽嘲笑,向永乐递表乞降,不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前程,而是为了今天,为了找机会刺王杀驾。为了大计,他没有把自己的计划透露给任何人,他知道,行刺皇帝这等惊世骇俗之举,将受到怎样的惩罚,不管成败,他都是株九族的大罪。

    他也知道,天下已经是永乐皇帝的,就算永乐皇帝死了,文武百官也会拥立他的儿子,这天下不会因为永乐之死而重回建文一脉手中,他拖了全族陪死,不过杀一人而已。可这一人是皇帝,值!杀了他,便是为自焚而死的旧主报了仇,便能象荆轲、专诸、朱亥、豫让一样名垂千古,永载史册!

    三更天起床的时候,老妻仍象往常一样,比他早起半个时辰,给他准备早餐,准备衣袍,侍候洗漱,然后把他一直送到前院儿,看着他登车离去。

    他的小孙儿此时仍在甜睡之中,一切,似乎与往常都是一样的,一样平静、一样安详,可这一切又是完全不一样的,当他拔出利刃,刺向皇帝的那一刻

    他知道这一刺,所有的亲人都注定了一个悲惨的结局,但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了大义正道,死又何妨?

    过了桥头,景清轻轻吁了口气,些许杂念都抛到了九宵云外,望着奉天大殿,他的目中涌起一团狂热的火焰

    永乐登殿,,开始临朝听政。

    照例,先处理外交事宜以及赴京、离京官员的请见和陛辞,接着就是政务的处理,户部总是事情最多的,天下各地,一举一动,每天总有各种各样新的变化。

    朱棣听了户部的禀报,关心地说道:“因为战争以及战争期间对发生洪涝灾害的府县赈济不足,这些地方出现了很多难民,要减免这些地方半年的钱粮,以便让百姓们安顿下来。还有,户部要会同工部,勘验各地的水利设施,需要维修再建的,要尽快呈报上来。

    严冬时节是不宜施工的,明年开春雨水就会开始充裕起来,要抢在头里,把这些事情做好。不过眼下最急切的事,乃是拨付粮食、赈济灾民,对此,户部可已有了应对之策?”

    户部官员道:“回禀皇上,天下粮米,江浙独占八成,江浙粮米,苏松又占大半,如今对这些农作物至少一年两熟、天灾人祸也少的地区恢复了洪武朝的旧制,征收的粮米多了,足以应付明年朝廷的使用,所以户部可以拿出压仓的钱粮,先赈济贫困和受灾地区的百姓。”

    永乐皇帝高兴起来,连声赞道:“好,户部做的很好。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让老百姓饿肚子,是要天下大乱的,户部能妥善安排,想朝廷所想,济百姓之忧,各部官员都应向户部学习。”

    他又唤过工部官员,问道:“朝廷各地的造船厂,如今情形如何?”

    工部官员不知皇上何以突然问起船舶的事来,好在皇上刚刚登基,各司官员都估摸着皇上会问起事情,对本衙的事务都认真下了一番功夫,这时正好卖弄一下,便禀报道:“回禀皇上,我朝现有金陵的龙江船厂、福建福州的五虎门船厂,广东新会的东莞船厂,其中龙江船厂是最大的船厂,能够制造大型海船,拥有我大明手艺最为高超的匠户四百余家。

    福州船厂主要生产巡海战舰大福船,每艘战舰可以容纳百人,这种大福船底尖上阔,昂首尾高,舵楼三重,帆桅有二,傍护以板,上设木女墙及砣床。矢石火器皆可使用,海战十分厉害。东莞船厂制造的“横江船”“乌槽船”,也是海上战船,称为广船,虽比福船小些,但是更加灵活和坚固,可以配合福船共同作战。不过因为我朝一向只巡视近海,水师不需要那么多战船,远洋海船造的极少,它们现在主要是制造漕运船只”

    朱棣听了吩咐道:“北元遗孽这些年来一直在内斗,牵制得他们无法大举南下。不过,现在北元已经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两个国家,你们切切不可以为,他们一分为二,就会削弱了力量,恰恰相反,彻底的分裂,避免了内耗,拧成一股绳儿的元人力量将比以前更加强大。

    北方游牧,自古就是我中原大敌,朕昔年奉皇考之命,镇守北平,就是为了对付这些野心勃勃的北方狼,朕如今身在金陵,为了对付胡人,保持北平的驻军数量,已提升北平为北京,设北平为行在,所以北平对粮米的需求不会减少,因此漕运船只一定要保障,运河也要不断疏浚,确保畅通。上一次在沛县,一下子烧毁了万艘漕船,恐怕漕运会大受影响,这些船厂要加紧赶造,如果需要,可以再建几家船厂。”

    工部官员赶紧在笏板上匆匆记下要点,连连称是,朱棣又道:“还有,海上战船、远洋大船也要造些出来。”

    他冷冷一笑,说道:“倭人趁俺靖难起兵,大明水师顾此失彼的当口儿,不断到俺沿海来袭扰百姓,这笔帐,早晚是要跟他们算一算的。”

    工部官员一边匆匆记着,一边暗自琢磨:“皇上不是要对日本用兵吧?天下刚刚安定,若是再劳师远征,跨海用兵,钱粮耗费之大难以想象,隋炀帝雄才大略,大隋朝国家富足,就只因修个运河再加上征高丽,就闹得狼烟四起,大隋随之分崩离析。元朝当年入主中原,挟纵横四海之武烈余风,跨海征东瀛,也是弄得元气大伤,皇上可不要穷折腾啊。”

    他却不知,朱棣就是打算折腾来着,朱棣接手江山的时候,全国军马年产才两万余匹,往各地卫所一分,简直寥寥无几,这样的话如果有一支强大的以骑兵为主的军队对大明作战,岂非只能守在城里被动挨打?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养活你们的老百姓怎么办?站在城头眼看着他们被烧杀奸掳么?

    朱棣了解到马政现状后,就打算改革马政了,接下来他还要改革屯田之制、改革军户卫所制,他这一辈子要折腾的事多着呢。

    不过朱棣折腾一辈子,远超汉唐的浩大工程也不知搞了多少,留给子孙的,却不是一个烂摊子,他儿子在位只一年,孙子在位只十年,一共十一年,却被称为如周之成康,汉之文景的大盛世:仁宣之治!

    朱棣如果没给子孙留个殷实的家底,子孙两代一共十一年,能造出一个盛世出来?有人越折腾越富,有人越折腾越穷,折腾也是要讲法子的。

    景清静静地听着,寻找着机会,刚刚上朝时,站班的侍卫也是最精神的时候,那时不宜动手。可是侍卫们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体力消耗比百官要大得多,越到后面,精气神儿越不够用,反应就会迟钝起来,他的机会就到了,他需要一个最好的机会,需要一击成功的机会。

    凭心而论,从这几天朝堂议政,他感觉得到,永乐比建文更加务实,关注的也不是方孝孺吹嘘的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或许他治理天下,真比建文更高明一些。但是,无论他做得怎么好,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他是乱臣贼子,他是臣篡君位,他扰乱了礼法秩序,而这,才应该是一个王朝最重要的东西。

    朝堂上,重要大事渐渐处理完毕,天将近午,每个人都累了。

    “是时候了!”

    景清又按了按腰间的利刃,突然捧笏出班,躬身道:“臣有本奏!”

    四更起床,忙到现在,而且全都是脑力活儿,坐在上边又不能随便活动,饶是朱棣一直过的是戎马生涯,体力很好,也有些疲倦了,见众文武已经没有什么要事禀奏,他正要示意内侍散朝,回去吃点东西,再批阅那成堆的奏折,忽听又有人本奏,定睛一看,认得是景清,朱棣顿时喜悦起来。

    景清曾经做过北平府的参议,品性、能力都极为出众,朱棣很器重他,他肯顺服,朱棣非常高兴。不过景清自从重回朝堂之回,这几天就没有上过一本、提过一条国策建议,颇有点徐庶进曹营的味道。朱棣全都看在心里,他知道景清心里还有点疙瘩,只盼他能慢慢想通,如今景清出班议政,显见是要为他效力了,朱棣自然高兴。

    朱棣马上坐直了身子,和颜悦色地道:“景卿有话请讲。”

    景清一步步走上前去,双手捧笏,头也不抬,朗声道:“臣这一本,乃是密奏。”

    “哦?”

    不但朱棣,满朝文武都马上提起了精神。

    密奏就是不能在朝堂上公开说的,这样的奏本说的必定是极重要的大事,他有什么机密大事启奏?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在他的身上,朱棣也是神情一肃,连忙抬了抬手。

    木恩马上快步走下御阶,伸出双手,等着接景清的奏本。

    景清双手捧笏,缓缓走到御阶之下,使左手持笏,右手入怀去摸奏本。突然,他双眼一抬,目光凛厉,杀机一涌而出!

    木恩一惊,景清手中笏板已狠狠抽来,“啪!”地一声,猝不及防的木恩脸上红了一红,被抽了一个趔趄,景清拔腿冲上御阶,右手自怀中擎出一柄锋利的短刀。

    满朝文武哗啦,一时都惊在那里。

    四个带刀侍卫“呛啷”拔刀,纵身一跃,向御案前疾扑过来。

    一生戎马、身经百战的朱棣似乎被景清的举动吓呆了,他有足够的时间站起避让,或者拿点什么东西搪塞一下,但他眼看着景清手持尖刀咬牙切齿地扑过来,居然一动不动。

    他仍然端端正正地坐在那儿,眸中似惊、似怒、又似带着些难言的痛苦和悲愤,眼看着景清圆睁二目,将那柄锋利的匕首向他狠狠刺来!。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425章 天子一怒() 
景清虽是文人,且已年逾五旬,可这愤力一刺速度却也极快,因为扑得迅疾,他的膝盖还重重磕在龙书案上,痛得他面孔都扭曲起来,原本斯文的面孔也因之显得有些狰狞了。

    以朱棣百战沙场练就的一身武艺和敏捷的反应,轻而易举就能把景清制服,可他根本没动。景清在这朝堂上站了十几年,也是这一刻才真正走到御书案前,倾身一刺,好宽的桌子,朱棣根本没往龙椅里避让,这一刀还差着半尺。

    景清急了,他大吼一声,便爬上了龙书案,扬刀再刺。来不及了,四个带刀侍卫已有两个冲到朱棣面前,左右只要一挟,就能成了肉盾,而另外两个侍卫,手中刀如匹练,已向他斜肩带胯地劈下来!

    “朕要活的!”

    似乎一直在发呆的朱棣突然发话了,那两个侍卫反应也真是敏捷,皇上口谕刚下,左边那个侍卫迅猛劈下的手中刀便斜斜一扬,斜挑向上空,借着那一刀之势,身形在空中腾转,左腿重重踢向景清的肩窝。

    右边那个侍卫动作比他更快,已经来不及收刀了,仓促之中,猛地反转了刀刃,使刀背劈在景清肩上。

    一刀下去,肩骨碎裂,景清一声惨叫刚刚出口,肩窝又挨了一脚,被踢得从御案上飞起来,直接摔到御阶下的金砖地面上。这一下就算是个练家子也承受不起,何况景清一介文人,他摔得都岔了气了,几乎晕过去,可是肩头的巨痛,却又让他保持着清醒。

    两个侍卫紧接着跃到面前,将他制住,金瓜武士们呼啸而入,一排排在御阶前站定,控制了整个大殿。

    景清呼呼地喘着粗气,一双眼睛仍旧凶狠地瞪着朱棣,大臣们脸都骇得白了,静了片刻,不知谁福至心灵,抢先高呼一声:“臣等疏忽,惊了圣驾,万死!”众文武反应过来,忽啦啦跪倒一片,纷纷请罪。

    “够了!”

    朱棣一声咆哮,登时鸦雀无声,大殿上一片寂静,除了景清粗重的喘息声,似乎什么声音都没有了。

    “为什么?”

    朱棣好象刚刚清醒过来,他的声音微微发颤,不敢置信地看着景清。他一步步地从御阶上走下来,走到景清的面前,压抑着渐渐粗重的呼吸,又问了一遍:“为什么?”

    朱棣的确不可能被景清刺到,他那稍显迟钝的动作,只是因为他内心的惊讶和难以置信,似乎不让景清手中那柄明晃晃的利刃刺到胸前,他仍旧无法相信:他的宽宏大量、他的既往不咎、他对景清的青睐器重,换来的就是这么一个结果。

    现在,他终于醒了。

    “为故主复仇!”

    景清被死死摁在地上,咬牙切齿地叫,因为痛楚和气息不匀,那声音显得有些怪异:“可惜景清未能成事,真是令人痛心疾首!”

    朱棣的脸色突然胀红,接着又像是被抽光了血液,变得一片苍白,非常骇人,他的声音稳定下来,却不知是不是因为这巍峨的宫殿让声音显得空洞,他的声音毫无生气:“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为建文削藩摇旗呐喊,朕不怪你,而今,朕是皇帝,朕十分器重你。本指望你我君臣,共同打造一个大明盛世。你为什么要刺杀朕?”

    景清嘶声大笑,他恶狠狠地呸了一口,把一口血沫子吐到了朱棣的龙袍上:“叔夺侄位,如父奸子妻。尔背叛太祖遗命,实乃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还想要我景清为你效命,做梦!做你的春秋大梦,我恨不得食你肉,饮你血,方消此恨!”

    朱棣额头的青筋都绷了起来,谁都听得出他在强压愤怒,但他仍然不死心地问着:“难道,朕该束手就毙?难道,朕就不能治理好天下吗?”

    景情被人死死压在地上,却仍奋力抬起头来,挑衅地瞪着朱棣,一字一句地道:“建文帝嫡子长孙,皇道正统,你,算什么!”

    朱棣好象被凭空打了一拳,腾腾腾连退三岁,一双袍袖无力地垂了下去

    随着百官散朝,景清金殿刺驾的消息迅速在全城传扬开来,消息自然也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锦衣卫衙门,纪纲闻讯马上赶往皇宫。

    纪纲“病”了,他只察了一天风纪,就患了风寒,只能告病休息,在他告假的第二天,陈瑛也消失了,换了一个御使当班纠察。

    那天百官上朝之后,陈瑛对纪纲说了一番话:“陈某执掌都察院,纪大人执掌锦衣卫,咱们这两个衙门,跟其他的衙门是不一样的,其他的衙门,是替皇上治理天下的,而咱们,是替皇上纠察百官的。

    天下无时无刻不需治理,所以百官无时无刻都得存在,唯独咱们不成。咱们是皇上手中的一件兵器,咱们是孤臣,咱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拱卫皇上。兵器嘛,需要用的时候才会抽回来,不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