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朝秦暮楚周佛海-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12日梅思平到达上海的当天晚上起,至14日晚,由梅思平、高宗武与日本参谋本部代表今井武夫及伊藤芳男之间连日举行谈判,并达成初步协议。15日,今井返回东京,向陆军省及参谋部首脑会议报告谈判结果。由首脑会议作出决定:“以这个协议内容为基础,大力推进日华和平运动。”为了签署协议,由陆军省派军务课长影佐大佐、参谋本部派今井武夫为日本方面代表赴上海。20日,双方再度谈判,并在《日华协议记录》上签字。除此,双方还对秘密协议记录取得了一致意见,由于事先得到汪精卫的同意,因此,梅思平与高宗武两人未在秘密协议记录上签字。198
  上海会谈所达成的一项重要协议,是决定由汪精卫出面联合云南、四川及广东将领,在蒋介石势力以外的地方,另立“政府”,并以此取代重庆国民政府,而与日本实现“和平”。为此,双方还拟定了汪精卫今后的行动计划。
  他们举行秘密会谈的地点是在上海闸北的东体会路7号的一所“六三花园”,1938年,该所房屋成了土肥原特务机关的所在地,并改名为“重光堂”。因此,人们亦把汪日间的这项协议,称作“重光堂协议”。
  签订“协议”的第二天下午,周佛海便从汪精卫那里获知“所事稍有眉目”。不过他仍不放心,对于“有无变化,未能预料”。由于此事是在极为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周佛海作贼心虚,胆战心惊,非常害怕机密泄露,因此,一直处于十分紧张不安的氛围中。22日,周佛海在日记中写道:“本日无意中发现一事,因觉事无大小,随时均有意外之突变,小事犹如此,吾侪谋国虽计划不厌周密,惟因关系、条件均甚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故意料外之偶然变化,当然更多也。”为了能详细了解上海协议的情况,23日,周佛海电告梅思平,请其来重庆报告各方情况。199
  26日上午,梅思平由香港抵重庆。周佛海即偕其赴汪精卫上清寺公馆,报告在上海与日本谈判经过,并带来双方签字条件及将由日本首相近卫发表的声明草稿。一直商谈到12时始散。
  早在11月3日,日本首相近卫发表的第二次对华声明中,便提了“以日、满、华三国合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建立连环互助的关系为根本,希望在东亚确立国际正义,实现共同防共,创造新文化,实现经济的结合”,“建设确保东亚永久和平的新秩序。”为此,“如果国民政府抛弃以前的一贯政策,更换人事组织,取得新生的成果,参加新秩序的建设,我方并不予以拒绝。”200
  近卫声明是为与汪精卫的谈判而发的,所以上海协议记录也是按照声明的原则而确定的。其内容不仅有承认“满洲国”,而且要缔结“日华防共协定”,承认日本在华驻军,“内蒙地区作为防共的特殊区域”等一系列妄图灭亡中国的条件。周佛海对此则是完全接受的。
  汪精卫虽然降敌心切,但他对如此苛刻的条件,仍难免产生某种犹豫与不决,因此,当26日下午汪与周佛海等人再次讨论条约时,汪忽对过去决定“一概推翻,云须商量。”听此,周佛海、梅思平则“以冷淡出之,听其自然,不出任何意见。”实际上,周佛海采用的是以退为进的策略。事后,他与梅思平对汪精卫其人进行了分析,一致认为汪为人“无一定主张,容易变更,故十余年屡遭失败也。”虽然如此,但他们断定惟对此事,汪“虽有反复,结果必仍如原定计划也。”201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仓皇出逃(3)
周佛海对汪精卫的如此评论,反映了他对汪的深切了解。他也正是充分利用了汪既想实现其领袖欲望,而处事又犹豫不决的矛盾心理,而终于达到促汪“出马”的目的。不出周佛海所料,第二天下午,当他与梅思平再赴汪宅商谈时,开初汪提出难问题甚多。他便立即提议“前议作罢,一切谈判告一结束。”汪闻此,担心果真作罢的话,他将失去实现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领袖愿望,因此,便又改变态度,谓“签字部分可以同意,其余留待将来再商。于是决定照此复电。”202
  29日,汪再召陈公博由成都来重庆,并召周佛海、梅思平、陈璧君等举行会议,将上海谈判全部协议,重新研究,决定可同意,并电香港通知日本方面。是日下午,他们又一起决定出逃的办法与时间表。于此,汪精卫叛国投敌的计划,便全部决定下来。
  汪精卫身为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参政会议长,公然反对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所确定的“抗战建国纲领”,暗中与日本谈判“和平”,破坏抗战,充当卖国贼,其责任当由自己负责。但从其与日本勾结以至最后决定出逃的全部过程来看,都与周佛海的参谋、督促、鼓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事实上,从抗战开始后,周佛海便充当了汪精卫“和平运动”的“参谋长”。
  汪精卫是经周佛海的劝说,才最后决定接受日本的条件,决心出逃重庆,另立傀儡政权,以与日本实现“和平”的。周佛海后来谈及此事时,他说:“我因为深知以日本方面的希望条件,要说服蒋介石是不可能。所以认为不可不再想别个方法,结局向汪先生说明日本的原则,陈述日本所希望的条件,对于中国的国家存立并无若何影响,且以这种程度的条件,而缔结和平是还不错。对汪先生说(了)之后,便下了脱出重庆的决意了。”203
  汪精卫与日方拟定的组府计划是:汪精卫于8日飞昆明。汪到昆明后,日本政府将选择适当时机发表实现中日和平的条件;汪则发表声明与蒋介石断绝一切关系,即日乘飞机去河内,转至香港。抵香港后,发表收拾时局的声明,以与日本相呼应。接着,云南军队首先响应汪精卫的声明,反蒋独立;继之而起的是四川军队的响应。为了配合云南、四川将领的行动,日本军队将予以军事上的协助,如有可能,将从贵州方面对重庆军队进行追击,为中央军制造困难。在此计划实现后,汪精卫便将上述各方力量集中起来,在云南、四川、广东、广西等日本军队尚未占领和已经占领的地区成立新政府,组织军队。
  按照上述计划,决定周佛海于12月5日,先行飞往昆明等候,并与龙云联络,为汪的到达预做准备;汪则于8日离重庆赴昆明;陈公博本在成都,陶希圣家亦在成都,他们俩人便由成都往昆明,以如此安排来避人耳目。
  12月5日,周佛海照计而行。他是以往昆明视察宣传工作的名义离开重庆的,因此,当日上午,还有宣传部的处长、科长数人到机场送行。当然,他们根本不知道周部长此行的真实的目的。但是,对于周佛海来说此行非同小可,正如他在是日的日记中所写的那样:“别矣,重庆!国家存亡,个人成败,在此一行,惟因早下牺牲决心,故不辞冒险一行也。岂飞机离地之刹那,即余政治生命断绝之时欤?……默念前途茫茫,国运、己运,均难逆料是吉是凶也。”204

仓皇出逃(4)
1939年7月,周佛海在他发表的《回忆与前瞻》一文中,说他出逃的决心,是经过了一个月以上的时间考虑,有时甚至彻夜不能睡眠,然后才行决定的。他说:
  国家的利害问题,我早已决定,因为我深信只有和平,才能救国,所以这一点,不必重新考虑。个人的利害,更不成问题。既要打破环境,以开风气之先,当然要牺牲个人的地位和名誉,所以这一点,也没有费多大的考虑。最使我迟疑不决的,乃是情谊两个字。第一,十几年来,承蒋先生提携裁成,才得以有今日。过去蒋先生决没有对我不起的地方。如果一旦脱离重庆,在我的居心,固然没有丝毫反对他的意思,但是因为主张不同,事实上不能不处于对立的地位,在私情上,是万分难受的。第二,在党部、政府和军队之中,我的很好的朋友不少,此去不单音信难通,而且后会无期,这也是足以使我留恋的一大原因。这一个月的光阴,使我经历有生以来未曾经过的痛苦,饱尝人世间少有的烦闷。但是经过了极端的烦闷和痛苦,我仍决定牺牲私情和友谊,脱离环境,以努力主张的实现和贯彻。205
  周佛海作为投机主义分子,为了达到个人的政治目的,在历史上由共产党人转变为国民党,由信仰*主义而转变为反对*主义。如果说,他在中国历史的转变关头,由于追随蒋介石*,而得以飞黄腾达的话,那么,在中华民族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严重关头,周佛海企图以投靠日本帝国主义,充当汉奸卖国贼,来实现自己更大的政治野心的话,那他只能落得个遗臭万年的可耻下场。历史已经为周佛海作了结论。因此,他此次飞离重庆,正如他自己所说,是其“政治生命断绝之时”。
  周佛海到昆明后,又是游览名胜,又是接见记者,详予指示,好不得意。但是他却万万没有想到,刚刚到达昆明的第二天,而汪精卫等人仍在重庆尚未行动之时,却意外地接到重庆当局的电报,告知蒋将于明日(7日)可到重庆,令其速回重庆。得此电报,周佛海焦急至极。他说:蒋如明日回重庆,“是则预定计划,将受绝大影响矣!其殆国运耶?焦灼万分。”他认为这是命运,无可奈何地表示:“大小事只能尽人事,成败唯听天命,但余个人亡命,则早决心矣。”206
  8日,陈春圃抵达昆明,告诉周佛海:“陈布雷已到(重庆),蒋先生今日可达,汪先生嘱一切慎重。”陈春圃是汪精卫的内侄,时任侨务委员会委员。他本应随汪同时来昆明,但由于蒋介石突回重庆,汪不便离渝,乃派陈春圃将行李及两个子女先行送往昆明,然后让他俩转赴河内,他则留在昆明,负责与汪联络事宜。
  蒋介石突然飞回重庆,打乱了汪精卫、周佛海等人的叛逃计划,由于汪不按期逃离重庆,周佛海立即写信给云南省主席龙云,报告暂缓行期。同时,此一变化,也关系到日本首相近卫声明的发表。
  近卫本定12月11日赴大阪发表讲演,宣布调整中日根本关系之新方针。这一演说,不仅将向日本全国广播,而且还要接送至中国、“满洲国”各电台。由于汪精卫不能如期离重庆,近卫的声明也就不能如期发表,所以,周佛海便立即电告香港的高宗武、梅思平,要他们通知日本方面,请近卫暂缓发表声明。
  近卫大阪之行在此之前业已公布。日本得知汪未能如期脱离重庆的消息后,只得发表一个假消息,伪称近卫因患肠病,中止大阪之行。周佛海在12日的日记中写有:“阅报,悉近卫本定昨赴大阪,今日讲演调整中日关系根本新方针,因肠病中止。其所讲演内容如何?何以忽中止,恐中、日两国知之者,共不及20人也。”207由这段记述中可知,汪精卫等人的叛国投敌行动,是何等的秘密。

仓皇出逃(5)
周佛海从汪精卫被迫滞留重庆起,直至汪冒险于18日抵达昆明时止,一直如坐针毡,举棋不定,坐立不安,内心矛盾十分复杂。他在12月8日的日记中记有:“天下事多周折,往往如此,成败真由天定,非人力所能预谋。午睡不能成寐,苦心焦思,为平生所未有,其立即脱离现状欤?其返渝暂观形势欤?苦思深想,仍决定不返。原因甚多,最要者有二:一为迟早均须脱离,早则多挨几天骂,迟不过少挨几天骂,但届时恐无法脱身;二则思平两度赴渝,蛛丝马迹,在在可寻,一旦发现,国未得救,而身先丧矣!21号前决定赴港,如天不亡中国,汪先生或能在十天内离渝。”208
  蒋介石与陈布雷本在桂林行营,此次返回重庆,并非获悉汪精卫等人与日本有秘密勾结和叛逃的缘故。但周佛海等人心里有鬼,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不知底里,所以亦曾误认为是他似的阴谋败露。周
  1  周佛海:《苦学记》,《古今月刊》第3期,1942年5月。
  2  周佛海:《苦学记》,《古今月刊》第3期,1942年5月。
  3 周佛海: 《苦学记》。
  4 周佛海:《苦学记》。
  5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古今半月刊》,1943年3月。
  6 周佛海:《苦学记》。
  7 周佛海:《苦学记》。
  8 周佛海:《苦学记》。
  9 周佛海:《苦学记》。
  10 周佛海:《苦学记》。
  11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12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13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14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15 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档案资料”。
  16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17 陈公博:《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第10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8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19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20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21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22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23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24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25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26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27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28 周佛海:《我的奋斗》,《古今半月刊》第2期。
  29 戴季陶:《三*义之哲学的基础》,中国文化服务社北平分社,1945年11月1日版。
  30 周佛海:《我逃出了赤都武汉》,《陈公博周佛海*合编》第155页,香港春秋出版社。
  31 周佛海:《中山先生思想概观》第45页,民智书局,1925年8月出版。
  32 周佛海:《中山先生思想概观》,第1—2页。
  33 周佛海:《我逃出了赤都武汉》,《陈公博周佛海*合编》第157、158页。
  34 周佛海:《我逃出了赤都武汉》,《陈公博周佛海*合编》第157、158页。
  35 周佛海:《我逃出了赤都武汉》,同前书,第158页。
  36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古今半月刊》第13期。《黄埔军校史料》第418页,广东人民出版社。
  37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38 周佛海:《我逃出了赤都武汉》,《陈公博周佛海*合编》,第166、170页。
  39 周佛海:《我逃出了赤都武汉》,同前书,第166、170页。
  40 周佛海:《我逃出了赤都武汉》,《陈公博周佛海*合编》,第176、177页。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仓皇出逃(6)
41 周佛海:《我逃出了赤都武汉》,同前书,第176、177页。
  42 周佛海:《我逃出了赤都武汉》,《陈公博周佛海*合编》,第176、177页。
  43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44 周佛海:《三年来之本刊》,《新生命》第3卷第12期。
  45 周佛海:《今后的革命》,《新生命》月刊创刊号。
  46 周佛海:《今后的革命》。
  47 周佛海:《三*义的本体》。
  48 以上所引,见周佛海:《三*义之理论的体系》第6—9页,《新生命月刊社》1928年8月1日版。下同。
  49 周佛海:《三*义之理论的体系》第101、230页。
  50 周佛海:《三*义之理论的体系》第230页。
  51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52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53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54 《对于军事报告之决议案》,见《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第649页,光明日报出版社。
  55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56 《中央日报》,1929年3月26日。
  57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58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59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60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61  《蒋介石致周佛海信》,未刊。
  62  《蒋介石致周佛海信》,未刊。
  63  《蒋介石致周佛海信》,未刊。
  64  《蒋介石致周佛海信》,未刊。
  65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66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67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68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69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70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71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72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73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74 以上所引见《处置徐中风潮之经过》,《江苏教育》第1卷第5期。
  75 《周厅长江北教育考察记》,《江苏教育》第2卷第1期。
  76 《周厅长江南教育考察记》,《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