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国千娇-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时再商议不迟。”郭绍随口道。

    他和左攸等人返回了中军行辕,征用的一座南唐的官署衙门。左攸随行入堂,二人刚进大堂,他便说道:“在下以为,王枢密使今日改变口风,可能不是因李谷到江宁,而是重新表明立场,或许是想支持主公之大事。”

    郭绍也正寻思,当下不置可否。

    左攸又道:“敌国北汉、南唐人散|布流言,说主公要自立,不过从对手之口放出风声,或许并不全是坏事。”

    郭绍当即赞同左攸的看法:“本来大事部署完之后,确得放出点风声,好分清哪些人是什么态度。”

    他想到的是今天的史彦超态度改观,猜测可能和长江那块篡位石头有关,史彦超看起来并不愿意阻止自己称帝。还有别的一些观望的人,也可以有点准备;郭绍在干大事前夕越多的人拥护、风险就越小。

    左攸说完了想说的话,看外面太阳已到中天,便告辞而出。

    郭绍从后面出大堂,也准备去吃饭。他当下忍不住从口袋里掏出东京来的奏报,又看一遍……虽然照左攸和自己的判断,被人戳穿意图并不会有太大影响,但黄河里捞出来的那四句话也实在太难听了。郭绍顿时又忍不住地心生恼怒。

    肯定是赵匡胤干的,还有河东李筠。最不愿意看到自己称帝的人,显然是赵匡胤,但他身在北汉国,要到黄河这边来不容易,可能和李筠勾结了。

    郭绍在屋檐下踱来踱去,过了一会儿想出一个法子来:招安追随赵匡胤的那几个兄弟、以及那些亲兵,让他们提着赵匡胤的脑袋回来将功补过。

第四百七十七章 事无两样() 
郭绍吃过饭,回到大堂后面的住处午休。一间原本是南唐官员办公暂住的厢房,此时里面已完全没有卧房的感觉,因为墙壁上到处都挂着图,一面墙上还贴满了纸条。

    总比住帐篷里舒坦,郭绍在一张塌上坐了下来。毕竟身在敌国,他身上还穿着一件精良的锁子软甲背心,遂自己动手把甲弄下来。这时又摸到了刚才塞衣袋的纸,展开一看,有四句话依旧那么刺眼:淫符侍三夫,江山为嫁衣;家奴门外应,蛇狼齐忘恩。

    一股恼羞猛地袭上郭绍的心头。这世上最恶毒的骂言,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把一件事实曲解;正道是,事情从来无两样,只是人心有别……难怪后世所有文件上都会写上,最终解释权归己方所有。

    “哗……哐!”他忽然伸出手一拂,将旁边几案上的茶杯掀翻在地,陶瓷被子顿时摔成了几块。此时身边没人,他的脸色已毫无掩盖,铁青着杀气腾腾,将手里的纸揉成一团,手也摸到了佩剑。

    卢成勇听到声音走到了门口,见郭绍的模样也吓了一跳,忙躬身道:“主公……”

    但郭绍从不会拿身边的人出气,他也反应过来现在手里的剑,杀不了仇人,杀不了任何人。他呼出口起,手放开剑柄,起身在书案前提起砚台上的毛笔,奋笔疾书。

    片刻后,郭绍招呼卢成勇:“把这张纸交给左攸,让他去办。”

    “喏。”卢成勇抱拳应答,大步走了房里。

    郭绍在房里踱来踱去,觉得赵匡胤不是个等闲人,仅凭悬赏招安离间不一定有用。他心里的气还没消,心下默默地道:老子就是要做皇帝,还要比你做得好!

    他深吸了口气,只觉得世间事,确实不是快剑就能斩断理清的。首先,不能对不起金盏,她的恩、她的好、她的信任,十辈子都忘不掉。

    郭绍走到墙壁前,上面贴满了人名。有南唐国的、吴越国的,还有大周的人,旁边还有一张地形图,但一些着重勾圈的地方现在不是标的地名,而是人名,如潞州的位置写着“李筠”。

    他看了一会儿,干脆又把纸笔放在刚才被掀翻了茶杯的茶几上,躺在榻上细瞧墙上的东西。他的视力很好,也是射箭的基本要求,所以隔着距离都看得清字。

    郭绍提起笔,在小本子上写上“内部矛盾”,又写“凝聚人心”,然后画了两个圈和一个箭头,指向另一个词“内部矛盾”。过得一会儿,他又写道:蜀、南唐既灭,南方不再有军事压力,注意力应引向北方……

    就在这时,忽然一个声音道:“妾身是不是打搅郭将军了?”

    郭绍转头一看,便见周宪拽着周嘉敏的手站在门外,后面还站着卢成勇。他当下便坐了起来,说道:“没有没有,你们里面请坐。”

    卢成勇在门外抱拳执礼,一声不吭地退走。二女子走进屋子,周宪轻轻屈膝,说道:“郭将军救了二妹,我们早该过来致谢的。”

    郭绍把纸笔搁下,看了周宪一眼,直接她的眼睛不仅有感谢的东西,更多的是悲伤、纠缠……不过她的眼睛真漂亮,明亮、有情,因为长得好看,所以在那种情绪下才能凄美。比周宪矮了很多小娘周二妹长了一对模样相似的眼睛,不过这小娘却没有什么悲伤,她正瞪大了好奇地眼睛瞧墙壁上贴的东西,又低头看地上的茶杯碎片。

    郭绍顿了顿,很快想到了南唐国皇宫大殿的大火。周宪一定能从周二妹口中得知,李煜在见到郭绍时还没死;哪怕柴薪是李煜事先就放好了的,周二妹也看到李煜被杀……但以周宪的智慧,应该猜得到是郭绍要李煜死,才会是那样的结局。

    “你们不必多礼。”郭绍开口,又沉吟道,“在军营里那件事(周宪警示刺杀),今后不必再提了,否则江南的人会胡说……将来,娥皇在中原朝廷能有尊贵的身份,你的名声同样能得到顾全,毕竟你是被册封的。”

    周宪听罢眼眶里水光闪闪,哽咽道:“南唐国灭,强弱之由。郭将军为何要对我那么好,你这样叫我……叫我不知该怎么想才好。”

    周二妹也不禁抬头看着她姐姐的脸。

    郭绍好言道:“周公已仙逝,周嘉敏还得靠你,还有别的族人,你也不忍心看着嘉敏无依无靠吧?所以得好好活着,忘掉以前的伤心事,我不会亏待你的。”

    周宪垂头悄悄抹了一把眼泪。

    郭绍回头看了一眼墙壁上的名字,问道:“那刺客是李煜的什么人,为何舍身行刺?”

    周宪道:“刘六幺是南唐国大将刘仁瞻的第六女,刘仁瞻在寿州被俘,后被郭将军所杀。她报杀父之仇。”

    “刘仁瞻活得好好的,她报什么仇?”郭绍愕然道。

    周宪也愣了:“郭将军没杀他?那为何王上……”

    郭绍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我派快马回东京,叫刘公写封亲笔信来。当年寿州城破,刘公欲自尽,被我劝阻,后来我与他私交还不错;若非刘公念及南唐国之恩,可能都出来做官了。”

    周宪道:“原来如此……那只要刘六幺见到其父的家书,应该就会放下仇恨了,她并非歹人。”

    郭绍点点头,不仅没有怪罪别人要杀自己,脸上还露出了喜悦的神色。他忙翻出册子,在几个名字上连上线……

    刘仁瞻对郭绍不仅没有了成见,还多少有点惺惺相惜;死活不愿意出来做官,无非是因大周要与南唐国为敌,他作为南唐旧臣过不了那坎。但现在南唐国已灭,加上刘六幺又犯大忌,郭绍再施恩,刘仁瞻复出效命的可能性极大。

    刘仁瞻以前和陈乔私交很好,从一件事就可以看出:当年南唐国朝廷举荐林仁肇出任大将,就是刘仁瞻和陈乔等一起的言论。有了刘仁瞻作表率和牵线,拉拢陈乔就有了机会……刘仁瞻又曾是林仁肇的恩公上司,连林仁肇也可以争取;若是争取到林仁肇,则林仁肇又可以反过来去拉拢陈乔。

    郭绍把几个人的关系大概标记了一下,抬头说道:“娥皇且放心,我定会宽恕刘六幺。”

    周宪若有所思,却也很客气地执礼道:“妾身替刘六幺多谢郭将军。”

    “我还想让你帮个忙。”郭绍道,“素闻娥皇长于音律,文采风流。我想请你替我写个曲子,要恢宏、大气、简单,能在军中传唱鼓舞士气的调子。”

    周宪道:‘妾身敢不从命,定会尽力而为。”她接着又道:“郭将军有正事要忙,我们便不多叨扰了,这便告辞。”

    郭绍抱拳道别。

    周宪便带着嘉敏退出房间,那小娘出去后又回头看了一眼。郭绍也觉得小姑娘非常漂亮可爱,不过没有多想,毕竟是个不到十岁的小姑娘而已……若照历史上,她就是很有名的“小周后”,被捉住之后,遭淫_辱作画、面有不胜之状,被羞辱了一千年,确实很无辜;现在至少不会那种事了。

    郭绍这时的心情渐渐好了不少,南唐国这边的善后之事,现在梳理起来十分顺心,至少能让他减轻后顾之忧。

    ……周宪带着嘉敏从屋檐下的走廊返回,嘉敏这时喃喃道:“郭将军和大姐说话,都没人理我。”

    周宪正陷入别的情绪中,也没怎么在意妹妹,随口道:“大人在说正事,你还什么?”

    过得一会儿,嘉敏又问:“骑士是什么?”

    周宪答道:“骑在马上披甲执锐的武夫。”

    “哦……”嘉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很厉害是么?”

    周宪心下有点不耐烦,但又觉得上次在军营里,将周二妹的危险置之不顾,稍有愧疚,只好点头称是。

    嘉敏似乎有没完没了的问题,又问:“我是不是小公主?”

    周宪无奈道:“虽然以前钟太后挺喜爱你,但你毕竟不是王室的人,不能叫公主,皇帝的女儿才叫称为公主。你应该懂这些的,怎么什么都要问我?”

    “我还以为公主和小公主是不一样的。”嘉敏抿了抿小嘴,一脸无辜地说。

    周宪没再理会她,心里犹自寻思刚才的一番话,郭绍说“将来娥皇在中原朝廷能有尊贵的身份”“被册封”等话,加上她之前就在皇宫内隐隐听过郭绍要篡位的风声,当下更加确定他有野心。

    郭绍要怎么做怎么谋划,她现在管不着,甚至于如今想得最多的不是郭绍,主要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东京那些郭绍的妻妾……周宪在宫廷里时间不短,她很清楚皇室贵族之间的生活,哪怕自己是因为委身于一个男人才过去的,但相处最多的不是与那男人,而是别的贵妇。

    若是自己不打算一死百了,她都不必考虑对郭绍究竟有没有情意,必须委身于此人,别无它路。因为,郭绍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

    <;b>;<;/b>;

第四百七十八章 打心眼里谢恩() 
“主公交代的事已办妥。√∟頂點小說,”左攸走进房间拱手道。在郭绍眼里,左攸还是有很多优点的,比如让他办的事,他会主动回禀进展,而不需要郭绍自己再惦记着。

    郭绍轻轻把毛笔搁在砚台上,然后合上又写满了多页的册子。他的动作表情没有儒雅之气,却十分端正从容,眼睛里已恢复往昔的锐利与温和交错。起先掀翻茶盏的情绪失控、冲动已消失不见,连一丝迹象也看不出来了。

    他看向左攸:“还得有件事必须得左先生,这回可能要分开一阵子了。”

    左攸拱手道:“主公吩咐便是。”

    郭绍道:“你最近就可以出发,先回京。”

    左攸问道:“在下回京后应该做些什么?”

    郭绍沉声道:“如果太后召见左先生,问起这边的事,你照实说便是。”

    左攸恍然道:“在下明白应该做什么了。”

    郭绍点点头,在这种严重的事儿上,能信任的、又有智谋的人,除了左攸还真不好找到合适的人选。左攸也是这场变故的策划人之一,知道内情,让他到东京与太后通气再好不过;同时也能让郭绍在外及时知道东京的情况。若非郭绍自己不能离开大军,他都想自己先回去一趟了。

    除了见金盏,他心里也挂念着符二妹和李圆儿她们应该离预产期不久,而南唐国离东京还有千里之遥。

    郭绍收住心神,又轻声说道:“可以特意告知太后,我决意不改国号。”

    这样一来,符金盏仍旧是大周太后,而不会一夜之间变成了前朝太后。

    ……

    东京皇城内。符金盏看着二妹挺起的肚子道:“你看,很多时候二妹还得靠娘家的人照顾你。”二妹撇了撇嘴:“夫君出去征战是为国家,得以大事为重,我又帮不上忙,便不能老让他牵挂分心。”

    “到底是符家的女子,识大体。”符金盏随口赞道。

    这时旁边的杜妃和宫妇也跟着附和捧了两句。杜妃便是杜成贵的姐姐,他们的父亲也是大周武将,战死后,先帝封其女儿为妃,又让儿子在内殿直为将,以示恩德;先帝驾崩,没有生养的嫔妃都移居冷宫,符金盏又让杜妃作柴宗训的义母,以这样的理由让她免居冷宫。而那个宫妇,也是职责服侍柴宗训的宫妇。

    于是符金盏便道:“一会宗训要给长辈问安,我今天要陪妹妹说会儿话,就不过去了,杜太妃替我问问宗训罢,是否有去读书写字。”

    杜氏屈膝应允。

    不料这时旁边那宫妇插嘴道:“太后,其实杜太妃也不太想管皇上的事。”

    杜氏的脸色顿时“唰”一下变了!符金盏心里也很不舒服,不过她却没表现出来,只是似笑非笑地看了那宫妇一眼。宫妇愣了愣,忙道:“奴婢不该多嘴……”

    杜氏瞪了宫妇一眼,那眼神,简直杀她的心都有似的。杜氏微微张嘴,欲言又止,最后只是说道:“臣妾遵太后旨意,先告辞了。”

    符金盏看杜氏出门的时候走路都有点不利索似的。

    等那两个人出去了,符二妹才小声道:“大姐,刚才发生什么事了?我见她们的神色很奇怪。”

    符金盏道:“没事,二妹且安心把孩儿生下来,不要去管那些烦心的事。”

    符二妹无辜地说道:“我觉得,这宫里的人心眼真多。”

    符金盏不置可否,她现在在皇宫里的地位和实力,其实不必再看别人的脸色,只要别人看自己的脸色……但符金盏之前多年都是小心翼翼的,懂的东西太多了,不想看,也一眼就看得出来。

    黄河出石之后,郭绍要称帝的消息在宫廷中不胫而走;宫里的人或许对军国大事不会议论,但谁做这里的主人是每个人都关心的大事。如果郭绍称帝,那柴宗训还能有名分地位吗?杜氏虽为柴宗训的义母,但她恐怕不太愿意和一个被废的小皇帝拧在一起,因为柴宗训既不是她生的,又很少见面没什么感情。

    刚才那个宫妇常在杜氏身边,可能也是出于好意,想替杜氏作想,疏远与柴宗训的关系……不过宫妇着实蠢了点。这样一来,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打自招参与过背后蜚议、太后要帮郭绍谋夺江山并且与妹夫通|奸的流言。(淫符侍三夫,江山为嫁衣;家奴门外应,蛇狼齐忘恩。)符金盏能高兴得了?

    难怪刚才杜氏的脸色一下子变成那样,杜氏显然比那宫妇有头脑多了。

    符金盏此时心里确实很不高兴,但不是针对杜氏,而是那些流言。因为显然流言不只是杜氏等人在说。

    符金盏并非不要名声脸面的人,甚至比一般人更在乎这种东西,毕竟干系不仅仅她一个人,还关乎符家大族的名声。何况作为一个妇人,谁愿意背上“淫|妇”的名声?谁能真正不在乎被别人在背后骂她?

    她饶是忍着,脸上的表情也是极不自然,眼睛里没有一丝笑意。她自知和郭绍的事是事实(起码面前的亲妹妹就知情)。那几回都十分谨慎小心,可仍旧挡不住世人揣测。

    “大姐……”符二妹诧异地看着自己。二妹可能一时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不过她也是个很细心的人,能看出姐姐的心情。

    符金盏忍下一口气来,脸上露出很勉强的笑容,和符二妹随意说了几句话。

    不过她说话心不在焉,仍旧在走神。符金盏心道:枉我平素待人从不刻薄,但真正想我好的没几个。她看着符二妹笨拙的身体,嘴角露出一丝不为人察觉的冷笑:但那些人都不能如愿,就算我不是太后了,符家仍然倒不了。

    还有她和郭绍的关系,外人不知道,但那都是经过了生死考验的,不仅仅是争宠那么简单……也许所有男人面对郭绍的处境都会选择让符金盏最终成为牺牲品,但郭绍不会。

    她压下心头被羞辱的恼怒,渐渐平息下来:一切仍在掌控之中,岂能因为那叛贼的骂言就自乱阵脚?

    这时符金盏便道:“你且好生养着,时常还是在周围走动一下。我还是要过去一下。”

    “嗯。”符二妹乖巧地点头。

    符金盏来到万岁殿的大殿上,柴宗训还没过来,杜妃等在一旁的椅子上坐着。她们见金盏过来,急忙从椅子上站起,恭敬地屈膝见礼:“拜见太后。”

    “免礼。”符金盏在上面的软榻上款款入座,大气地轻轻一拂袍袖,坐正了身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