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他人还好,曹洪一脸的失落,眼神象个寡居多年的怨妇一样哀怨。不出征就捞不着军功。总不能主动跑到袁绍那边去挑衅对方过来打吧?

    张锋一队,夏候渊一队,甘宁一队,华雄一队,徐荣一队,加上曹操亲自率一队,每队一万人,算得上是大手笔了。

    郭嘉、程昱随中军,黄叙,文聘负责粮草运送(别以为管后勤的就不重要,曹操这辈子最擅长的就是断人粮道,想想乌巢就知道了)。

    在出师之前,先按照老习惯要祭天,虽然曹操从来不相信这一套。

    六万大军分批开拔,最晚开拔的曹操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出,根据战前的安排,各自负责青州各国的攻略,曹操负责居中调度指挥。

    说实话,这场声势浩大的“助拳”行动更多的成分是做秀。

    向天下各州彰显衮州的武力和财力,以达到在声望上给曹操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张锋的冶金工厂,在吸收了老曹家以及一些附庸曹家的股东资金后,急展达大,现在出征的六万军全是清一色的连环锁子甲。

    而将领身上穿的更是濮阳铁厂的第二代产品,除了比第一代锁子甲更坚固,更灵活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左手手臂处有一个小小的臂盾。

    上面有三根成品字状分布的钢刺,就算武器断掉,一样使这些将领不至于武器没了就抡着拳头上。

    而所有的士兵将领的盔甲左胸处有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凹槽,这是用来镶嵌军功章之用。

    一个四四方方,里面刻着一柄生动的小剑,每杀敌十人,则会颁一个这样的小勋章,还是由军候一级的将领亲手颁发,让某些一生都没受过这样隆重待遇的老兵热泪盈眶。

    这是变相的提高士兵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没人不希望被别人承认,哪怕暗娼也一样。

    同时这些盔甲不光实用,光是造价和精湛的工艺,就让有些敌意的人想想后果,这是拿钱堆起来的。

    每一把刀,每一付盔甲,每一匹马和每一粒粮草,都是用钱换来的,除了衮州,谁有力量用大把大把黄澄澄的铜板,打造成一支这样至少是外表上看起来极其奢华的军队?

    就算以往人见人怕的西凉铁骑,估计也要掉头就跑,叫是叫铁骑,可不是真的铁甲部队,只是作风彪悍而被称为铁骑而已。

    而这些从头到脚都能包其中的盔甲显然不光保护了士兵的外表,更坚定了他们的内心。

    而张锋提议的新式播种法和水车,更是当年就让产量提高了两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就算那支南下的水军小队没有找到传说中的双季稻,只要没有天灾,整个衮州的粮草供应也是绰绰有余。

    唯一让老曹觉得拿不出手的就是骑兵太少,就算衮州整个富得流油,但是马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只能通过幽州、并州两个限的地方,通过长期与胡人、羌人打交道的糜家旗下的商队才能或三十,或五十的购回一些中下等的马,胡人又不傻,难道把好马卖给你们汉人然后再来打我们?

    公孙瓒是有马,但是也不可能平白无故的给马你,政治归政治,交情归交情,这是两码事,能当上太守都不是什么傻蛋。

    现在除了张锋那里有七百五十骑兵,夏候渊那里有一千五,再就是老曹自己留下的一千骑兵了。

    看看人家公孙瓒……老曹忍不住用上听张锋常说的一句话:“铜板不是万能的。”

    既便如此,衮州军若自认第二,便没人敢称第一。

    毕竟强大的军事素养和浑厚的经济力量在那放着。打仗就是打钱,打人。现在的信息战等例外。

    那一场战役不要人去拼?不用粮草去填几万或几十万人的肚子?加上马料,给养,军饷,伤亡士兵的抚恤,以及立功将士的赏赐,这打仗还真不是穷点的人能玩得起的。

    青州现在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长期处于苛捐杂税使得青州一片萧条,百姓无力交税,政府便无力供养士兵。

    虽说这些是不用军饷的军户,但总要吃饭吧?没饭吃的军营一天之内连军官在内都会给你跑个干干净净。

    而孔武有力的人都在黄巾军里呆着,这里的待遇可比在官军里好多了,至少有吃有喝,遇上了****还可以顺便劫个色……

    反正没人管,渠帅们比自己还劫得凶呢。

    青州里共有大大小小几股黄巾势力,但并没有联合起来统一行动,反而有时为了争权而有一些小小的摩擦。

    这次衮州的大手笔,让这些平日把官军打得望风披靡的黄巾军第一次有了强烈的危机感。

    这就是黄巾军虽然声势浩大但最终败亡的原因之一。不成系统,各自为战。

    张锋面对的乐安郡这一路黄巾渠帅居然还是老熟人,于毐。

    于毐从濮阳一役被打退后,带着残部居然流落到了青州,而且混得比当初还要好,估计是青州的水太浊,适合他这条鱼生存。

    张锋似乎根本不把于毐放在眼里,不派探子,二愣子一般的指挥大军扬长而进,气焰嚣张的不得了。

    而正如他所料的,吃过他大亏的于毐根本不敢正面接触,连连后退,以为这次他这次明目张胆的肯定又是有什么阴谋。

    于是张锋的军队一路高歌猛进,所过县镇,均是以****之名找县丞要粮要水。自己的粮草进了青州境内几乎就没动过。

    黄巾狠,这些官军更狠啊。可怜的县丞们又不能得罪这些眼高于顶的大爷兵,只好打落牙齿和血咽。

    含着泪咬着牙拼命从牙缝里抠出一点点粮草,献给这些比土匪更嚣张的官军。

    不给?就用抢的,已经有三位县丞躺在自家床上直哼哼。

    还好张锋的军队并不侵犯普通百姓,甚至会给一些穷得要卖儿卖女的穷苦人家一些军粮。

    这让青州民众对这次外援部队有着深深的好感。

    同时张锋不忘记打一下广告:“吾乃衮州牧曹公讳操麾下张锋是也……”

    然后再让士兵们见缝插针的宣传衮州如何如何有钱,连路都是玉石铺的,连要饭的都是用的金碗……

    于是张锋军所过之处百姓们都知道了曹操人不错,而且治理的本事很大,恨不得把自己这一地划入衮州治下就好了。

    于毐的部队一退再退,张锋的军队则象附骨之蛆一样紧紧跟着,路上见县洗县,见镇刮镇,仿佛蝗虫一般,遇上什么吃什么,好象粮草越来越多的说……

    再最后张锋甚至让黄叙运一些粮食,支援跑得也最远的夏候渊部。

    那个可怜的妙才同学因为脚力出众,奉命攻略青州最远的东莱郡……跑得最远的人,多少也比普通军士吃得多一点吧?

    历城,祝阿,再到房县,最后一路把于毐逼到昌国,这里离青州的临淄仅仅一百多里……要是妙才同学在,八个时辰就可以跑个来回。

    等于毐被逼得忍无可忍之时,准备与张锋决一死战,却现张锋莫名其妙的停了下来,临水下寨,摆出一付死守严防的架势。

    这让于毐又摸不着头脑。

    说想打吧,为什么现在要打了他又防守起来,说不想打吧,你一路追这么紧做什么?

    张锋又没听说过好男风,再说于毐也不觉得自己浑身上下有哪一点帅,入得了小温候法眼的,有的只有一身男人味。

    谁十天半个月不洗澡也会有这种“男人味”的。

    在于毐的惶惶不可终日中,张锋军始终就是每天操练一下,喊着号子带着轻蔑的眼神从于毐军眼皮底下跑过。

    搞得于毐军就算上一号都要离这边军营远点,谁也受不了几千人盯着自己屁股一阵“一二一二”的狂看。

    十几天过去,张锋军这边还是没有一点想打的意思,反而其他几路黄巾军都被逼到了临淄附近。

第85章 三让青州() 
张牛角以为甘宁是无名下将,大着胆子交锋了一次,结果被不知名的甘宁追杀数百里,一路狂奔到了南丰,这才喘了没在奔跑状态的第一口气。

    这样青州就形成一个有趣的局面,一面是数万曹军团团围住黄巾军,一面又是黄巾军团团围住临淄城……

    三方都是极有默契的互不相犯,让临淄城的田楷急得拿头撞墙。

    不过再傻的人也知道曹操到底想做什么,这几万精兵一路进,沿途的郡县一路倒向曹操,就差没扯上旗子高书:“衮州治下自治区”。

    这一手的确漂亮,打击敌人的同时又巩固了自己。

    宣传战反而占了上风,一路上杀戮少得可怜,倒是百姓们急切盼望田楷早日下台,曹操大大快点上位。

    这场史上罕见的“战争”最终以田楷的四面楚歌不得不选择放让而结束。

    手下的二万多士兵跑得只剩下八千多,谁也禁不住“黄军”和曹军的双重压迫,加上曹军那边待遇和装备都好,摇身一变成了曹军编外人员摇旗呐喊。

    再不主动交出这个权,搞不好曹军逼着“黄军”死磕临淄城,到时候自己打着“正义”、“支持”、“路过”的幌子和平接收……还不如保了这条小命要紧。

    于是田楷想通了,派人找到曹操本人所在的中军,呈上一文,尽是说自己“德未尽修,才有不虞之类”,末了表示老曹你来吧,这里一切都是你的,放兄弟一马如何?

    曹操当然还要做做样子,一推五二六,你姓田的以为我曹某是何种人也?尽做些逼娼为良的事吗?不要不要,这青州你拿走。

    田楷得到曹操的回覆更是气得要吐血,没见这么不要脸的,当****还要立牌坊。没办法啊,谁叫打又打不了,没能别人可帮忙?

    第二次,使者带着比上次足上十倍的诚意,痛哭流涕的“恳求”曹操进城吧!

    曹操也忙回礼说,不行啊?这世人怎么看我啊?还不把我当成什么小人了?

    这次田楷学乖了,这曹操到底是要什么。忙连夜写了一表,称年老昏庸,要让贤给曹操。

    这次使者带着这上奏给朝庭的表来见曹操,这才让他老人家“勉为其难”的接受了。

    这三番你来我往的作做并不是曹操的主意,而是张锋说的。也不是张锋想出来,只是想到历史上刘备三让徐州的典故。

    不好意思啊,老刘,叫我家老板先拿来用用吧。

    于是田楷带着贴身几百人投奔公孙瓒去了,沿途尽是“黄军”和曹军交道相送,差点没让小田田吐血嗝屁。

    平白赚了一个青州,天下人还要觉得老曹这人实在,看看,当初送他一个州都死活不要,那是人家田楷摞挑子跑路了,他才硬着头皮上的。

    这下连老程和小郭gg都看张锋的眼神是绿油油的,你这货是不是想抢饭碗啊?

    张锋一人送一张VIp卡,他们连屁都不放了。

    逍遥居,也是有窑姐的。

    繁荣娼盛嘛。

    然后就等朝庭方面的点头了,听说是李大大和郭大大当家……

    还是花点钱吧,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舍不得媳妇套不着流氓。

    可是朝庭的圣旨一下,所有人都象被雷霹了一样张目结舌,然后又一付恍然大悟的表情。

    除了一些赏赐,没老曹什么事,这青州刺史的头衔,却是掉到了张锋身上!

    但是有眼光的人不难想出,这是李、郭两人相出的离间计,或者说应该是那位永远躲在暗处的贾诩的主意!

    要是老曹真的一时血气上涌,把张锋给宰了……

    可惜长安人不知道,张锋已经是曹操的半个女婿了,四分之一个儿子。

    老曹亲口把女儿许给张锋,一没过门,二没大肆宣传,就几个高层和两个当事人自己知道。

    贾诩又不是黑客,能进张锋的邮箱盗了他的“*******凭良心说,没有吕布攻曹操和袁曹大战,这两次大规模的治下官员叛变,对老曹脆弱心里的影响,搞不好他还真的就是虎牢关那个为大汉江山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黑愣子。

    所以不要说老曹多疑啊,张锋在找死啊。没有人是一生下来就多疑的,更多的原因是后天的经历。

    就算给大耳朵同样的经历,也难免他不会疑神疑鬼是不?

    老曹和一干谋士拍着巴掌笑,笑长安那边的人傻不拉叽。以为揣左荷包的钱放右兜里后就不是自己的了?

    兴奋的老曹还和张锋开玩笑,哟,张青州不用再见我就跪了,搞得张锋倒不好意思。

    青州这边事情出了个小小的插曲后,又转了个弯回到众人意料中的终点。只不过这时陶谦终于忍不住插手了。

    就在田楷还在青州,曹军和黄军共围临淄的时候。

    陶谦以为霸占衮州的良机已到,派曹豹为主将,挥军直指南武阳,一路上所向披靡,因为这一路上根本没大点的城镇,有几个叫得出名字的村或屯就不错了。

    可是到了南武阳城下,曹豹就遇到硬骨头了,虽然己方兵力是对方的十倍,可是对方凭城而守,根本不与你出战。

    而且本身毛玠就不是什么善茬——曹操亲手点的坐镇之人,能差吗?

    他还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只不过并不是最出色的罢了。

    一连十天,虽然城里的兵力只有五千,可是这是这五千人,让曹豹郁闷不已。用兵力威吓,对方根本不怕。

    战死,在衮州可有着巨额的抚恤,可逃兵或是没有命令的投降,也就是非诈降是要全家充军并没收全部财产的。

    刚过上一点好日子的士兵,哪能让全家被拖累。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硬是没一个软骨头。

    箭射,步兵用梯上爬城,结果城上的士兵用竹简缠遍全身,再浇上水,在徐州军的目瞪口呆中把肉串一样的梯上的士兵一排排推翻。

    断水断粮,城里的士兵不时用筷子那么长的竹签,串着一串还冒着热气不知道什么肉,一边吃一边互相打照呼。

    搞得城下的徐州军大哗,士气狂降,你看人家吃的,是自己的猪粮一般的残茶剩饭能比的吗?

    用巨木十几号人抬着去撞门,人家上面一古脑浇下一盆盆油,然后火一点……城下于是也有肉吃了,如果人肉他们敢吃的话。

    曹豹很明白这仗如果拖到曹军回师就不用打了,就是趁着衮州空虚才来的。

    而曹操是傻子吗?还有程昱、郭嘉、戏志才是吃野草长大的?脑子里全是糠?全想不到这个时候会有人来偷袭?

    可是,如果这里连个衮州的东南大门都打不开,还有什么脸回去见陶谦?

    损兵折将不说,又连毛都没捞一根就回去,就算自己跟陶谦再怎么臭味相投,也不会饶了自己吧?

    其实城里的毛玠也急,人毕竟就只那么多,死一个就少一个,再说老板不知道哪天才能回师。

    各个地方的驻兵都是刚够自保的,可不能分兵来救自己。万一城下那也是姓曹偏不又不是一家人的家伙聪明一点,玩个围点打援的把戏,那这城可真就守不住了。

    求援军的信毛玠早就写好了,可是不知道往哪里去。

    给老板?曹操在青州,等信使一来一回,再等老曹回来一看,估计自己只怕坟头上的草都有一人高了。

    死马当作活马医,毛玠抱着有奇迹的想法信到濮阳,他想着张锋这人每每行事出人意表,这次有意外也说不定。

    每天保证不断更。求推荐,求收藏啦!

第86章 吕家大小姐() 
还真有奇迹,不过跟张锋好象没太大关系。

    吕布家眷到了濮阳,住进了张家。里面有吕布的女儿——吕绮玲。

    曹营里的众将,跟张锋的私交都不错,特别是曹操亲口许了曹葳和张锋的婚事后,夏候兄弟和曹氏兄弟更是把张锋当成自家人,顺便连丽儿和莲儿也成了弟妹。

    吕布家眷这一来,自然是一石激进千层浪。两个已经成了张锋妾的女人,忙着给这些不速之客安置住处。

    倒不是因为她们愿意收留一个情敌,只是吕布和张锋之前的关系不清不楚,但是那个姓严的女人毕竟叫张锋“叔叔”,而且人也不错。

    于是吕布的掌上明珠吕绮玲,就跳出来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倒不是因为她长得如何如何,只是因为她继承了乃父大部分的优秀基因——嚣张!

    她跟吕布一样目中无人,初来乍到的就把张家当成自己家一样。

    丽儿和莲儿两女常常被她当作管家使唤,要不是那两女性子温婉,早就和她打起来了。

    可这小祖宗还不满意,反正自己老爹说过,自己就是这家的女主人——她还不知道曹葳的事呢。

    于是依着自己脾气把整个张府搞得鸡飞狗跳,连曹仁都惴惴不安的上门,打探自己妹妹的情敌……

    这小女子倒也侠气,整天喜欢带着吕布护送她们娘俩的三百人招摇过市,看看有无可助困扶危之处。

    然而让她失望的是,整个濮阳治安和民生情况都非常之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