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3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小童这才退下,到门外,看护起来。

    “元龙……莫非……有计交我?”陶谦这才回过头来,希冀的看着陈登,涩声询问道。

    但在听到适才陈登所言,陈氏家族的决策便已经死去了大半心思,甚至已经有了投降曹操好为自己两个不成器的儿子留下一点活下去的资本,毕竟两个儿子虽不肖,却是他陶家最后的骨血。

    而如今,见陈登神色肃然,陶谦心中也不禁有了几分希望。

    (本章完)

第905章 绝杀() 
陈登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一狠心,出声道,“如今曹操以屠城威慑徐州军民,固然世家大族心忧身家利害,但曹操乃是世之枭雄,如何能忍徐州士族门阀坐大限制权柄?而久之,则必然要削世家利益,而诸家不甘受削,必然群起反抗。这些利害,诸家并非不知,却是奈何曹军势大而不得不从……假若主公能寻一外援能或救于徐州,或攻曹腹背,则彭城世家见有望退敌,必然同心协力,共守徐州!”

    陶谦眼中闪烁,却又徐徐退去光泽,苦笑道,“徐州如今已是内忧外患,何来强援?何况,曹操凶名盛大,还有谁敢轻易惹怒于他?”

    陈登咬了一下嘴唇,道,“主公所言差矣,曹操乃猛虎,必然有人不愿使其坐大,天下与其为敌者众,英雄辈出,曹操固然声威正大,却依旧有人能在其上。”

    陈登又道,“河北袁绍,河东卫宁,江东孙坚,皆可助主公!”

    闻得三家名号,陶谦不禁眼中闪耀,深深吸了口气,才道,“我徐州并无可动其心之物啊……河东卫宁,河北袁绍固然声威正大,但曹操孤注一掷来夺我徐州,兖州空虚,也不见两人有何动作,我若相求,其未必肯动。而江东孙坚,如今攻略淮南,与袁术杀得难解难分,安能有兵来相助?”

    “不然!河东如今握有四州之地,雄踞关中,不取兖州,乃是因为前番平定三州之地,拥立天子而养精蓄锐,虽不动刀兵,并非无力而是求稳妥整顿州郡,若为卫宁巩固四州,必成升龙之态。而河北袁绍,不取兖州,实则是为夺青州,又迫于河东强势而不敢南下争锋,曹操周旋两家角逐方才有胆孤注一掷。而袁绍固然取青州,但曹操若得我徐州,两州之地毗邻,主公莫非忘乎曹操才是名义上的青州牧?”陈登摇了摇头,一谈及天下大势,便有些神采飞扬,却让他看得清晰透亮,便连病弱的陶谦也渐渐开了眼阔,而谈到此处,陈登又道,“再谈江东孙坚虽在淮南与那袁术争锋,看似胶着,以我观之,恐怕,江东尚未出尽全力,不提淮南地只有孙坚之子孙策主持,而辅之周瑜等人,便是他昔日讨董卓南下的数年修养生息,也决然不会这么久还未攻下淮南。恐怕孙坚也是为了坐观袁术与刘表互相损耗实力,而将眼光放在荆州吧!而正借与袁术颤抖,而暗中修养江东民生,示弱与天下,才是高招!”

    “啊?”听到陈登所言,不惊脱口呼道,“孙坚竟早将眼光放到荆州了?”

    “江东……果然不乏良才美木啊!”陈登也是叹息一声,虽然能看破江东大略,但却也是最近才看出端倪,而在此之前,天下众人皆以为孙坚已尽了全力与袁术争霸,而这样的认知甚至持续了大半年之久!若非陈家商贾游走在江东徐州之间,得知江东民生飞速发展,方看出端倪,否则连陈登也不知道江东竟然有如此雄浑实力。

    他却不知道,江东的大略却是出自另外一个杰出英杰的手笔,年岁不过十九的天才儒将,周瑜的手笔!

    以当时不过十八岁甚至更年轻的年纪,便能有这样的大略观,甚至已经做到了要隔江对北方群豪的谋略,不能不谈,惊艳于世了。

    陶谦看了看眼前这个不过二十四五的年轻人,神采飞扬的模样,心中感慨万千,甚至在那么一刹那忘记了身上的疾患。想起自天下大乱起,闪起了多少名震天下的人物,如卫宁,如郭嘉,如荀彧,如孙策,如周瑜,皆是少年成名,便已经建下了赫赫功勋。再想想自己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陶谦心中不禁颇为黯然。

    而眼前这个年轻人,却同样有着高人一等的智慧,足可让陶谦感到赞赏,或是惊愕。

    这个时代终究是年轻人的时代吗?

    好不容易收回心中那点感触,陶谦仿佛松了心中的负担,很想看看,到底这些惊世的才艳能绽放出什么样的光彩,“元龙,既然能看破天下局势,那便不知道,元龙有何计策可救徐州?”

    陈登想了想道,“三家诸侯,以我观之,最能救徐州者第一为孙坚,次为卫宁,最后,方是袁绍!但最可能图谋徐州的,也是孙坚,次为卫宁,最后,也是袁绍!我又担忧,若引援来,则使逐虎而又引狼,还需主公定夺!”

    陶谦张了张嘴巴,正要答话,却被陈登挥手打断道,“主公先行斟酌,不急定夺!且听在下继续畅言,稍后再答不迟!”

    陶谦便索性思考三家诸侯的利害,便听陈登又道,“而有外援还不够,如今我徐州,正值内忧外患之际,存亡旦夕之间,首当其冲,便有主公两位公子争权夺利,大肆提拔心腹把持徐州官位,如此内耗反使得民心恐慌忧虑而政略混乱,不可不防!”

    陶谦当即道,“元龙之言,我自是知道,可我卧病难起,唉……!”

    陈登看了陶谦一眼,实际上,谈到这个分上了,却还是没见陶谦有所表态,心中也凉了许多,终究是人将亡必念其后,陈登也不强求,当即道,“主公若信得过我,最好约束两位公子于府上,如今大敌当前,就算城破,公子安分律己,也必然不会使曹操生疑,若再骄横,反使其猜忌……”

    陶谦蓦然醒悟,这才没了那点护犊之心,勉强点头道,“元龙所言甚是,且等那两个不肖子来,必使其不得出府院半步!”

    陈登点了点头,这才又道,“主公如此甚好!此便为一,其二,主公可差心腹之人,于城中散布流言,只道曹操破城,必然削各家门阀权益,弱士族之利,这本为事实,各家大人心中本有数,只是无人点破,若大家宣扬,必然加重诸家担虑。再则,又宣扬曹军屠城之事于城中,只道曹操放言必屠彭城,使得民心在我徐州,震恐之心一旦拔高则成哀兵,方能众志成城,若主公能再开仓放粮,收民心为己用,则彭城一时必然稳固!”

    陶谦眼中闪亮,正要应允,却是想到了陈氏也为世家大族,疑惑的看了陈登一眼。

    陈登察觉到陶谦的眼神,苦笑道,“家父已经连夜转移彭城产业送往下邳旧地,而我如今虽谏言主公却是背着家父,稍迟回家,也自有所打算,但必然不会有害主公便是……”

    陶谦点了点头,陈登能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为他出谋划策便已经实属难得,就算有所后路,也不怪他。

    反正已经快一无所有,那再拼搏一下又有什么关系。事实上,若非曹操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虽然是个借口,但他陶谦的项上人头也必然是保不住的,最坏的打算,也不过是压住病体力图等到曹操破城,自刎城前祈求曹操放过自己两个儿子。

    “元龙之言,稍后,我必然使人暗中操办!至于开仓放粮,便由元龙代为执行吧!”陶谦点了点头,当即道。

    而便在这个时候,陈登又有些犹豫,欲言又止。或是看出了陈登的顾虑,陶谦咳嗽了几声,这才宽慰道,“元龙可是担忧今日献策,为他人所知,而为难陈氏?”

    陈登脸上微微闪过一丝尴尬,事实上,他也并不在意家族的利益,在他看来,在这个军权至上的时代,若与枭雄争锋,恐怕也只是螳臂当车,若再顽固下去,不是低头,便迟早也是覆灭一途。

    也正是如此,陈登方能站在这里为陶谦出谋划策,但终究心中还是不能放开,若为家族带来不小的创伤,心中恐怕更为愧疚。

    陶谦勉力笑道,“元龙既然如此助我,我又岂会做那不义之人?何况此乃机密要事,又如何能宣扬出去?”

    陈登刚才倒是失态了,听了陶谦所言,不由点了点头。

    而这个时候,陶谦踌躇了一下,道,“适才元龙所言救援杀那家,我已有定论了,便听元龙见解以为如何!”

    陈登眼中闪过一丝希冀,事实上,在他看来,最适合的人已经胸有成竹,不过是给了陶谦一个选择,而除了那最时候的一家以外,另外两家的救援若保住徐州,他们陈家受益却是比那个选择要多了许多。

    却听得陶谦出声道,“如今河东拥天子首倡义举,平三州实力强大,而昔日曹操攻打河东,间接害死卫氏一族无数人丁,我看,便还是求救河东为上!不知,元龙以为如何?”

    河东的改革,也不过是在这三个月内的时间里进行的,而消息在卫宁刻意的压制下,并没有将具体的东西传到外界,毕竟任何事物都在初长成时最为脆弱。卫宁自然不会让他人看出端倪而有机会乘虚而入,正是如此,他当初暗地里挑拨,逼走曹操去打徐州,诱惑袁绍去征服青州,以及后来,挑动刘备,吕布去与袁绍纠缠,就是为了让这些周围的虎狼邻居们不能抽出手来给他使绊子。

    (本章完)

第906章 劝降() 
黄河流域一带,从泾渭之水到黄河下游,济水两岸,从讨伐董卓过后,便几乎没有消停过一刻,尤其以兖州为甚。

    再有黄巾余党贼心不死,呼啸山林,结党成群,可以说,这样一块战乱频繁的土地,几乎就没有多少人愿意来回奔走,有,也是逃难的穷苦百姓而已。

    中原已乱,自然徐州与河东跨越了这样一个烽火连绵的土地,消息的流通更见缓慢了。

    陈登窥豹一斑,只得半点风貌,却实在是不知道他寄托于救援徐州的寡头,比起曹操这个还没开始压制士族的隐患来说,更见凶神恶煞。

    不过事到如今,陶谦既然已经做了决断,陈登自然也不想多言。事实上,寻袁绍,寻孙坚,皆在咫尺,舍近而求远,其实也是为了他陶谦最后的一点贪欲。

    而河东的风头确实正茂,且与徐州跨越数地未曾相连,暂时也没了利害冲突。

    陶谦出声,炯炯有神的看着陈登,脸色连转变换,欲言又止,倒是陈登知道他所想,苦笑一下道,“主公,便是为寻何人出使而烦恼吧?”

    “唉……如今强敌近在咫尺,而各家门阀皆只为私计,我实在是不知道再信任何人了……”陶谦喟然长叹,“这本便是紧要机密之事,而入河东必然是需要一个有身份之人方不至于失了礼数,以视诚信,再者要过兖州,亦或是豫州,沿路战乱不断,兵凶战危,若有个闪失,我又于心何忍?”

    陈登自然是知道这个情况,沉吟了一下,也知道陶谦恐怕是有意让他来出使了。事实上,河东的声威正盛,群贤聚集,而卫宁自少年出道,几乎战无不胜开创了如此显赫局势,同样是心高气傲之辈,陈登对卫宁的兴趣也是异常大。

    老实说,呆在徐州坐等他人判生死,本就不是陈登的作风,是以他敢背其父暗中来见陶谦,敢谈笑天下局势谋算曹操,自然也敢接下这危险的差事!

    “既如此,主公若能信得过在下,登愿效犬马之劳!”陈登顿了顿,当即行礼道。

    陶谦咳嗽连连,挣扎着要爬起身来,语焉颤抖道,“元龙……这……这等大义,让我……让我如何相报啊……”

    陈登苦笑一声,无论陶谦是否是真心感激他,在刚才自己定下的谋划时,便已经有了这样的觉悟,“主公不须如此,且等好生安稳病情,便等在下好消息吧。某虽不才,必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动河东,相助主公退敌!”

    “有元龙忠义,我自可高枕无忧……若得河东相助,曹兵要退也不难了!”陶谦脸上浮起几丝红晕,却是陈登一阵描述让他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嘴角抖动,带着无比欣喜。

    “若主公能应我先前之事,约束两位公子,宽厚门阀世家,再开仓放粮收拢百姓民心,有了暗中策划流言,众志成城,彭城必然稳妥无恙!”陈登拱了拱手,脸色严肃道,“主公,万望切忌,一切还需等在下归来,再做定夺!”

    陶谦也是肃然点了点头,道,“元龙放心,我必拼这残躯病体死守彭城,等你佳音!”

    顿了顿,陶谦颤抖着伸出枯手,握紧陈登的臂弯,激动道,“此去路程坎坷,贼兵肆虐,还请元龙万万当心,若为我徐州有所闪失,让我死也难以闭目啊!”

    “多谢主公……挂念!”陈登无言点了点头,这才道,“既如此,在下便先告退了……此行北上,势必要知会家父,还请主公勿疑……”

    “我已行将就木,城破危在旦夕,人人自危,有元龙相助已是万幸,还谈什么猜忌?咳……咳咳……”陶谦苦笑着垂下手臂,道。

    “唉……”陈登拱了拱手,行了一礼告退而走。

    青州泰安,城墙上,十来近卫簇拥着两员身材魁梧的大将巡视城头。

    其中一人英挺不凡,将手中书告递给身边并肩而战的同僚,眼睛却远远看着城外眺望,“主公有令,使我等弃守泰安,退兵章丘!”

    高览先前有败战,右胸处包裹着一层白帛,依稀可见还泛着殷红鲜血。失历城于吕布,面对这等凶神恶煞之辈,高览能逃出生天未曾丢了性命,也委实不负他河北四庭柱之一的名号了。

    接过了张郃递过来的文告,高览皱了皱眉头,脸色有些黯然惨白,“主公……主公……竟然让我等弃城而退!怎能如此,假若我再修养数日,还能上阵杀敌,还能再夺回历城!不可退兵,不可退兵……”

    高览便有些魂不守舍,历城的重要他自然清楚,事实上,当袁绍调度他镇守这冲要之地的时候,高览几乎就没有多少松懈。但,上到袁绍诸位主谋,下到普通兵丁都根本不曾料到,那困守一隅苟延残喘的刘备竟然敢不宣而战,骤然偷袭。

    丢失历城的责任,并不应该全部算在高览的身上,但他却一直耿耿于怀自背重责在身,即便有好友张郃三番五次劝解,却也依旧徘徊在死胡同里。

    在退守泰安后,高览顶着伤势每日里操演兵马,巡视城墙,便是一日不停想要重新夺回历城。熟知高览这倔强脾气的张郃,在苦劝不过后,也便只能听之任之了。

    而事到如今,袁绍的一纸调令,让他二人退守章丘,弃守了泰安,则唯一可以威胁历城的最后屏障也便失去,几乎可以说,是再夺回历城无望了。

    这无疑便让高览如一阵雷击。

    张郃听到高览不死心而自怨自艾的呢喃,眺望城墙远方的眼神收回,心中蓦然生出一丝怒气,断然喝道,“此乃军令,你还要强硬到什么时候!?”

    高览眼睛微红,咬着牙关,“我自与你从军以来,何曾受过这般大败,若不夺回历城,如何甘心!”

    张郃看着自己的好友,心中那股怒气终究是消散了开来,河北英杰众多,颜良,文丑皆乃万人敌,威震天下,而他张郃也是武能上马厮杀,文能治军征战,高览与他三人齐名,似乎便暗淡了太多的色彩,也背负了不小的压力。

    (本章完)

第907章 反击() 
高览素来高义傲骨,也便是这点骄傲,让平日里还算冷静的性格生出了如此烦躁,不肯接受这大败的事实。

    “胜败乃兵家常事……你何须如此?”张郃叹了口气,轻轻的拍着好友的肩膀,道,“如今历城虽失,但主公必然有后略,区区小败何足挂齿?若你当真有杀敌之心,还需养精蓄锐,等主公到来,再壮熊胆!”

    高览握紧了拳头,内心兀自挣扎,半晌才涩声道,“主公使我等退兵章丘,俊义,你以为,是否主公便是因我过失而放弃了历城?”

    见高览终于缓缓冷静了下来,张郃终究松了口气笑道,“主公帐下有沮授先生这般贤才出谋划策,而我冀州兵多将广,那区区吕布虽武勇无双,但又岂会让主公畏惧不前?何况,我河北义士能征善战,何时有不战而逃之说?我看,主公定然有所谋划,要让那吕布,刘备饮恨!”

    顿了顿,张郃从高览手中接过文告,摊开来,道,“你看!此公文中,不是有细言,若吕布来,我等才弃城,若关羽来,则奋死厮杀,莫不是主公有计,方能如此?”

    高览看了那公告一眼,沉沉的吸了一口气,眼中泛起一丝决然,狠声道,“既然主公有计,我自然不敢乱局不听军令!但最好便是那关羽来,让我好生厮杀一番,也算让他们明白,我高览决非虚名!”

    ………………………………………………………………………………

    “哦?吕布已经攻下了历城!?”卫宁有些惊讶的放下手中书简,看了卫五一眼。

    卫五依旧是那一身黑袍打扮,仿佛敢情报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