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六国论:谋说资治通鉴-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各城的综合管理中心还专门组织了几十个老太太巡逻队每天在城市街道巡逻。老太太们人手一把剪刀,只要一看到指甲长的就当场按住剪秃,然后再指着地上的指甲收他5文钱的卫生费。不交的就送到函谷关去挖沙。
而那些没收的兵器则被运到咸阳统一销毁、融化,再铸成巨大的钟和钟架。看看还消耗不完那些兵器,秦始皇就又铸了十二个巨大的金人像。那些金铜像每个重达六十吨。
除了自己掌控的军队以外,其他人都没了兵器,谁都没了反抗能力了。这让秦始皇安心不少。
安全感增加之后,秦始皇开始继续行动。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法制,统一度量衡。又把各地的富豪,共十二万户,全都迁到都城咸阳以便严密监控。
武器在自己军队的手里,钱被自己政府管着。能够倾覆国家的两样东西都在秦始皇手心里了。秦朝没有道理不千秋万代啊?
当然,嬴政始皇帝除了干这些“正经”事之外,还干了点“不正经”的事儿。他在征服六国过程中,每拿下一个国家,就把那个国家的王宫在咸阳城北的山坡上按原样建一座。到了最后,那些宫殿连成一片,规模惊人。从各国得来的美女、宝贝都收藏在那些宫殿之内。
到了公元前219年,统一后的国家基本上正常运转了。
此时,秦始皇觉得可以好好享受一下自己的国土了。
于是,他开始在国内巡游。巡游途中他再顺便搞点祭祀活动。他要么自吹自擂、自鸣得意,要么拍拍各路神仙的马屁,希望他们能保佑秦朝万世不倒。
自己是全国的老大,出行又有大队人马相随,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当地官员的最高接待。这样的旅游应该是很爽才对。可是,我们嬴政同学很快就要有生命危险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23。亡秦者到底是who(1)
秦始皇一路大张旗鼓地旅游观光。沿途的百姓则在当地官员的调度下朝拜、迎接、欢呼,忙得不亦乐乎。别的人如果遇到秦始皇的车驾也只是该行礼就行礼,礼毕之后远远看看热闹而已。可有一个人却在不动声色地暗自打探秦始皇的行进路线。
这个人难道是刺客?
但看他的样子又实在不像。此人中等个头,齿白唇红,皮肤细腻,面容俊俏,而且身形修长,真是英俊得有点不像话。按现在的标准,就是很有点F4的那种中性美。他要现在走在大街上,很有可能被哪个星探发掘去演偶像剧。
这个帅哥就是张良张子房。
张良是韩国的贵族。他们祖辈五世辅佐韩国。韩国被秦灭了以后,他也就家破人亡了。所以,张良对秦始皇嬴政有着满腔的仇恨。
以前,秦始皇深居宫中,根本不是一个落魄贵族能够接近的。但现在,秦始皇四处旅游,这就给了张良复仇的绝好机会。
为了复仇,张良散尽家财,暗中结交了一些真正的刺客,打算伺机刺杀秦始皇。
他结交的刺客可不是像荆轲那样读书人出身的客串刺客。
荆轲更像是个悲情英雄,而不是个刺客。
刺客的指导原则只有一个,杀掉客户指定的目标。
方法,随便;理由,无所谓。
毕竟张良比太子丹和荆轲在谋略上更胜一筹。他虽然也想恢复韩国,但却知道,靠胁迫秦始皇签订退地条约来复国,既没有方法上的可行性,也没有原理上的可能性。所以,张良给刺客的任务很简单:用你最有杀伤力的方法,一下子干掉秦始皇这个王八蛋。
秦始皇一死,一切就有了新的变数。
行动之初,张良先暗中关注秦始皇的车队。他仔细研究了秦始皇车队行进的规律,根据车队行进路线附近的地理状况确定了一个最佳的刺杀据点——博浪沙。
博浪沙位于河南原阳。当时的人口密度远没有现在这么大,环境和现在非常不同。那时候,博浪沙地处荒芜,有不少起伏的土丘,而且多有密林灌木。更重要的是,秦王专用的驰道就从博浪沙的土丘、林木中穿过。
秦始皇亲自出行,不可能像小媳妇回娘家一般并腿坐在小毛驴的光背上翻山越岭。他们有规模庞大的车队,秦始皇是坐在车里周游全国的。因此,他们就必须沿着驰道行进。这就为预测他们的行踪提供了宝贵线索。而博浪沙的特殊地形地貌,又给了刺客以绝好的掩护和行动后脱身的机会。
地点确定以后,张良提前四五天就和刺客秘密商讨了行动的具体步骤。安排好以后,他先行离开了博浪沙。刺客则带着兵器和几天的干粮、水,提前在驰道附近找了个隐秘的地方悄悄藏好。
张良先离开博浪沙的原因很简单。不管行刺成败,刺客都要脱身。有张良在只会拖他的后腿。就算刺客不顾张良逃去,张良被擒了也会泄露刺客的消息。所以,张良要先行远离博浪沙。
而且,刺客当然不能在秦始皇经过博浪沙的当天大摇大摆地带着兵器赶往埋伏点。那位刺客的兵器是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这要被城管的老太太剪指甲巡逻队看到,还不当场吓死。就算他是空手,恐怕始皇帝通行那天,驰道附近也要先巡视一番。所以,刺客必须先行到达。
晚上,刺客悄悄到了能俯瞰博浪沙驰道的一个土崖上。然后,用铲子挖出一个仅供一人藏身的小洞穴。接着又小心地把挖出来的新土撒到远处的草丛里。随后,又找来一些树枝把洞口掩饰好。最后,他又从皮囊中抓出一把花椒和雄黄等药材混合后磨成的粉末,小心地围着洞口撒了一个圆圈。这样,不但毒蛇和虫子不能侵入洞穴,即便有人用猎犬搜索该地区,猎犬也会被那些粉末干扰嗅觉而无法发现刺客。
23。亡秦者到底是who(2)
一切安置妥当之后,刺客安心躲在洞穴里静候秦始皇的车队驾临。
这一天,远处传来车马之声,他轻轻拨开树叶一看,秦始皇的车队果然来了。
刺客随即移开树枝,带着铁锤从洞里出来了。
等到秦始皇的座车到了正下方的时候,刺客站在土崖上抡动大铁锤,使出浑身的力气,死命朝秦始皇的座车掷去。
只听“轰隆”一声惊天巨响。
一辆车被砸得四分五裂。
可惜,大铁锤砸偏了一点,砸中的是与秦始皇座车随行的副车。车队马上停止,卫士不敢先行追拿刺客,赶快护在秦始皇的座车周围。
秦始皇听见巨响,吓了一跳。听卫士们报告有刺客,他更是大吃一惊。尖叫起来,“护驾,护驾,护驾,把朕的驾给朕牢牢护住!”
等卫士们把他重重围住以后,这才有人敢去缉拿刺客。可是,那个刺客已经趁此机会逃走了。
后来,秦始皇看了看那辆被砸烂的副车,再看看那柄击碎副车的大铁锤,后怕得不行。
惊惧之下,他命令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搜捕。由于张良早有准备,他们的搜捕活动持续了十天,一无所获。
经过这番惊吓,秦始皇的旅游兴趣大减。本想直接回咸阳,又担心天下人耻笑他胆小,只好又硬着头皮继续草草逛了一下才返回咸阳。
一路上,他都在纳闷儿,“怪了,朕明明已经把全国的兵器都收到咸阳了,那些大钟和十二个金人也都乖乖地没有四处乱跑,可那柄大铁锤是怎么来的呢?”
到了公元前215年,博浪沙的刺杀事件过去好几年了。秦始皇的心情平复了许多。于是,他就又开始旅游了。
这次,他到了碣石,并且命令旧燕国人卢生入海替他寻访仙人羡门。
当然了,除此之外他还是老习惯,在当地刻石立碑歌颂自己的功德。
当皇帝的主动要求吹捧自己,下面的地方官员自然要玩儿命逢迎。结果,为了这项马屁工程,碣石的城郭被毁,连堤防也被掘通。
唉,一个人要是为了臭屁而不顾百姓死活,那就真有点欠扁了。
欠扁同学逛了一圈之后,回到咸阳。
不久,他派到海上寻访仙人的卢生也回来了。
卢生见了秦始皇面色凝重,“陛下,臣虽然出海寻仙不成,却无意中竟然到了一座海上仙山。仙山内有部《录图书》,臣看了以后大吃一惊。上面写的东西竟跟我大秦有关。不知当讲不当讲。”
秦始皇自从当皇帝以来就越来越迷信。因为地上的东西他几乎没有怕的了。老天爷他却不得不服。所以,卢生胡诌的话他无比关注。
“快快请讲!”秦始皇身子前倾,急不可耐地等卢生告诉他天书上透漏的信息。
但这个信息,比大铁锤还让他感到惊心。
卢生装神弄鬼地向天上拜了拜,开口道:“那臣就斗胆泄露天机。”
秦始皇已经极不耐烦,“快说吧!”
卢生沉声道:“那书上写有这么一句话。‘亡秦者,胡也!’”
“亡秦者,胡也。”说白了,就是:胡将灭亡秦朝。
秦始皇大惊失色。
他觉得自己打造的大秦帝国是要千秋万代以至无穷的。怎么可能就亡在胡的手里呢?可是,这个“胡”,指的是谁呢?who?
秦始皇和群臣商讨良久。
姓胡的人?
不像,战国七雄里都没有胡姓的国君;有胡子的人,那多了。天下成年男子几乎都有胡子,范围太广,无效;爱胡闹的人?他们应该成不了大气;爱胡吹牛的人?那不是说嬴政同学本人吗?谁敢说出来?
最后,大家经过慎重讨论后,认定,这个“胡”,指的是胡人,也就是匈奴。
于是,秦始皇马上命令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
蒙恬也争气。他真的赶走匈奴人,收复了河套以南的地带,并设置了四十四个县。此外,他们还就着地势修筑了起自临洮、直至辽东,绵延万余里的长城,还依地形建立了营垒。
此后,蒙恬渡过黄河,据阳山,一路向北进发,在关外进行了长达十年的野战。那些年里,蒙恬常常亲临上郡指挥作战,威震匈奴。
匈奴的威胁暂时消退了。
因为卢生一句胡诌,就让国家大动刀兵,这样的决策机制也太随便了。当然,饱受匈奴侵扰之苦的百姓得到了安宁,也算是个不错的副产品。
但不管怎么说,匈奴退却,我们的始皇帝也暂时安了心。
可是,一场伤及中国五千年血脉的大暴行,一场最能刺痛读书人心脏的大罪恶,就要开始施行了。
而发动这场暴行的,恰恰是一个读书人出身的官员。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24。焚书坑儒的最初起因(1)
这位官员我们并不陌生。
他就是荀子的门生,韩非的同学,秦始皇的宠臣之一,李斯。
此时的李斯已经官居丞相。但是,位置越高,危机感就越重。
他自己是知识分子出身,没有贵族背景,但对那些贵族却并不很放在心上。
贵族们没什么了不起的,除了自己的母亲、祖母、外祖母等女性长辈当年曾很光荣地被那些权贵们圈圈叉叉之外,通常没有其他更值得骄傲的资本了。
血统李斯没法子改变。但李斯有才,有手腕,使他爬到相当高的位置上去了。
不过,在这种非血统成功的背景下,李斯总有一种不安。因为,他总担心来自背后知识分子阶层的新威胁。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数百年。他年轻的时候靠《谏逐客书》成功劝阻了嬴政始皇帝驱逐秦国内的外国宾客,从而一举成名,深得嬴政喜爱。
那么,现在天下一统。原本散落在各国的人才就都有机会轻松地来到咸阳博得始皇帝的注意。如果秦始皇一旦另有新欢,那李斯的高位岂不是难保吗?
这个问题李斯担心了很久,但一直没有找到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因为皇帝总是现实的,下面谁当老二他无所谓,只要能帮他把国家治理好就行。
也就是说,李斯有对秦始皇的无限依赖性。而秦始皇对李斯的依赖则没有那么重,尤其是在天下一统之后。没有玩兔死狗烹那一套,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更重要的是,李斯的这种担心、焦虑,根本没办法向始皇帝表达。他总不能像皇帝的爱妾一样,娇滴滴地对嬴政说:“达令,答应me,再也不许选新的人才进宫了喔!”
那他该怎么办呢?
李斯琢磨好久,终于想出了一个不错的办法。
这个办法,比他当年逼死同学韩非的招还毒,还绝。
整韩非,是针对一个人。这次,他针对的则是整个知识分子群体。
李斯具体怎么行动呢?
老办法,上书。
李斯又给秦始皇上了一道在历史上几乎和《谏逐客书》一样有影响的奏章。只不过《谏逐客书》是好影响。这次的是坏影响。想想,也不矛盾。当初李斯是逐客的对象,他不想被赶走,所以他只好写《谏逐客书》。帮别人只是顺便而已,他不是故意的。
按照现在他上的奏章,假如当年李斯是秦国人的话,他要给秦始皇上的书恐怕就是《认真学习大王逐客令的伟大精神,坚持贯彻逐客令的光辉思想,一百万年不许变》
可李斯这次上书到底写了些什么呢?
不得了,真是恶毒得不得了啊!
他写道,“陛下啊,在您统一天下之前,各国为了争夺天下,纷纷设置高官厚禄招揽那些知识分子。咱们大秦国也不例外。可是,现在天下已定,法令都是由陛下您领导的朝廷所制定的,老百姓种好田、上够粪,就可以了,别的不需要多操心。知识分子更不能多事,更要加强对他们的法令规章教育。
“但这些知识分子,并不关心眼前一片大好的新形势,却一味盲目崇古。更可怕的是,他们竟然还借古讽今,蛊惑、煽动民众,甚至诽谤、指责我们光荣正确的现行制度。这些人,仗着自己读过几本书,识得几个字。您每颁布一条法令,他们都要仰仗先前所学去评判、议论一番。更可气的是,他们进了朝廷,在您的面前又一个个超级乖,连屁都不敢夹着大腿偷偷放,从铃声改震动他们都不敢。
“但是,一出朝廷,您看他们一个个闹得有多欢。这时候他们都是专家了。在街头巷尾到处议论朝政,表白自己的高明智慧不说,还要撺掇别人对您的法令进行恶毒无耻的攻击。 电子书 分享网站
24。焚书坑儒的最初起因(2)
“这种情况要是不制止,那就太危险了。其结果,陛下的权威将大大下降,而那些臣子们则会趁势偷偷拉帮结派抗衡君王。
“要想巩固陛下至高无上的地位,巩固我朝万年不朽的江山,就必须严厉禁止上述情况的发生。
“但要如何禁止呢?
“我建议,先从书籍入手。那些读书人不就靠他们读了几本破书才牛皮的吗?咱们就先清理那些破书。
“请您下令,把所有非秦国官方编撰的史书一律焚毁。而且规定,只有朝廷钦命的博士官可以因为工作需要去接触那些书。其他私藏《诗经》、《书经》以及诸子百家著作的人,一律要在规定期限内交到当地官府。然后,由官府集中焚毁。
“此外,凡两人以上私自讨论《诗经》、《书经》者,当街斩首。
“以古非今者,诛灭全族。
“身为官吏却知情不报者,以同罪处置。
“本法令自颁布之日起三十日后,仍然私藏禁书不毁者,先脸上刺字“城旦”,再送到城墙修筑局劳动教养四年。
“不过,医药类、命理类、植物栽培类、占卜类书籍,这些对建设秦国有价值的书,可以不烧。假如有人想学习法令,则必须以当地官吏为师。”
秦始皇看罢,深以为然,马上挥笔批示道,“同意,有关部门立即展开工作。”
于是,一场文化大浩劫开始了。
最后,无数珍贵的典籍被焚毁。大量知识分子遭到牵连。
秦国开始从意识形态上全面清洗异己思想,愚化人民,打压知识阶层,进一步加强中央统治。李斯也顺便初步打击了他所有的潜在对手。
其实,如果只是知识分子对官府不满还好。他们表达一下,不过提点意见,发点牢骚。官府知错就改以后,对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反而有帮助。
彻底压制知识分子的声音,并不代表官府的那些问题不存在。这只是掩耳盗铃的愚蠢做法而已。如果无人指出问题所在,他们自己又没有能力发现,假如民怨日积,等到非知识分子发言的时候,那些人恐怕就不是用嘴和笔发言了。表达他们愤怒与不满的,只有长矛与斧头。
收拾完了知识分子之后,秦始皇开始大兴土木。
他命蒙恬在国内修建一条长达一千八百余里的大路,从九原至云阳,堑山平谷,好几年都没完工。这还不算,他又命人大肆修建宫殿。建在关外的宫殿总计有400余座,关内的有300余座。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阿房宫。
阿房宫雄伟到什么程度呢?它的前殿,东西500步,南北50丈,上面可以坐一万人,下面能立五丈高的旗杆。然后,还有长达几十公里的天桥,等等。
即便现在,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三桥镇以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