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爆肝驸马-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候,王诜需要确保自己拥有独立出版漫画的实力。

    未来,这里就会是自己的漫画大本营。

    只不过现在,这里看起来还是非常破败的,基础建设基本为零,同仁馆的工作就是在原有的房屋里头进行的,条件可谓是简陋,不过也已经能给高栋梁的礼云书坊那边分担一部分印刷工作了。

    看着这一圈老旧房屋,王诜心里默默规划着这一片区域的建设,恨不得立刻就开始施工,大兴土木一番,把同仁馆真正建立起来。到了那时,他才有迎接接下来漫画喷井式发展带来的挑战的底气。

第48章 雕版工坊() 
“哟,少爷,您怎么来了?还带这么多好吃的慰问我们,实在是太受宠若惊了!”

    看到王诜,张贵一下子从靠椅上跳了起来,谄媚无比地笑着,替王诜接手了那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土货杂物。

    王诜毫不客气地在张贵那张太师椅上躺了下来,这里正巧可以看到整个原同仁书坊的后院,张贵平时就是在这里监督管理的。

    摸了摸扶手,王诜发现这太师椅居然是用珍贵的海南黄花梨制成的,上面铺的毛皮软呼呼的,该是上等的黑熊皮,全都是奢侈玩意,不由得皱着眉头瞥了一眼张贵,怎么这小子这么快就学会腐败了?

    张贵虽然主事同仁馆好几个月,隐隐有上位者风范了,但是狗腿子的看家本事,察言观色却是一点没退步,立刻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弯下腰谄笑道:“少爷,这可不是我买的,是三司那帮税务官硬是送来的,说是奖励同仁馆为大宋财政做出的杰出贡献,还送了面锦旗呢!一会我给您拿来瞅瞅!”

    王诜在太师椅上舒服地摇着,轻笑一声,道,“张贵,听说你最近风光的很啊,外头英雄都说,只识同仁馆张贵,不闻养肝闲人,更不识我王诜,哎呀,你这样我很没面子的啊。”

    张贵听得冷汗连连,一下子直起了腰,气愤道:“哪个不识好歹的家伙,竟这般造我谣言!少爷,我对您那是忠心耿耿,日月可鉴,您可千万莫要听信奸人挑拨离间!现在开封府,哪个不知道少爷您的威名,我就是一打杂的,怎么跟少爷您比呢?”

    这一番阿谀奉承听的王诜心花怒放,大笑道:“好!念你在我不在的这段时间把同仁馆打理的这么好,此事我就不追究了,以后要继续努力,少不了你的好处!”

    说着从太师椅上爬起来,说:“来,带我转转,看看这里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这个原本是同仁书馆后院的地方,现在已经变成了同仁馆的专用雕版雕刻工坊,同仁馆所有用于印刷的雕版都是从这里雕刻出来的。由于要在七天之内完成二十万册漫画的复印,一套雕版肯定是不够的,出于对效率最优的考量,每次至少需要雕刻上百套雕版。因此,包括礼云书坊在内,整个开封府手艺过关的雕版手艺人几乎都被高额的报酬募集到了此地,数量足有一两百个。

    这一笔额外支出也是当初高栋梁在计算成本之时没有考虑到的,漫画的实际利润早就不足一倍利了。不过在漫画恐怖的销量之下,总利润依旧非常可观。

    看着后院临时搭建出的大棚内几十个正在专心雕刻雕版的手艺人,王诜有种来到后世手工作坊的感觉。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在后世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之中,直到明朝中后期才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而事实上,在古代商品经济最为繁荣的北宋时期,已经是出现资本主义标致之一的雇佣关系了,北宋手工业以官办手工业为主导,劳动力来源多通过团会招募,大多情况有一定的强制性质,因为实施以工代役的工役制,且支付报酬多为衣食,所以不被后世学者认为是雇佣关系,但是实际上确实是有单纯支付钱财为报酬的情况存在的,这种生产模式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不过王诜眼前的这个工坊却还算不上是标准的资本主义工厂,虽然同仁馆以报酬募集雕版手艺人,同时提供生产原料,但是生产工具却是那些手艺人自带的,也就是说那些雕版手艺人并不是纯粹的无产阶级,与其说他们是雇佣而来的工人,不如说是招募来的合伙人更加贴切,支付的报酬其实是一种利润的分成,并不稳定。

    正是因为漫画这种前所未有的新兴刊物对生产力有着巨大的要求,而同仁馆又非官办,无法通过常规途径获得相应的劳动力,所以才会出现这种这样子不尴不尬的生产模式。

    不过王诜相信,随着漫画行业的发展,他们这些资本家实力的壮大,这种模式肯定会被标准的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给淘汰掉的,到时候就会出现真正的资本主义萌芽了。

    不过在这之前,这间工坊还要撑过许多考验才行,事实上已经是遇到了许多困难。

    一个新兴行业的崛起必将挤压旧行业的生存空间,由于同仁馆的高额报酬几乎是挖空了整个开封府的优秀雕版手艺人,整个开封府,除去漫画行业,其他印刷业都是遭受到了重创,书籍印刷在这几个月里质量直线下降,文人们怨声载道,这也是一干旧党大臣上柬抵制漫画的主要原因,直到现在,朝堂上还存在有反对的声音。

    但是由于漫画行业带来的财政收入实在是丰厚,赵顼可舍不得放弃,甚至减少一点都不愿意,所以把反对的声音全都压了下去,这才有了漫画发展的空间。

    当然,不是说将这批人聚集在了一起就可以随意开工了,由于原稿只有一份,需要有合理的调配才能让所有人同时开工,一份原稿二十三张,一百个人怎么都不够分,这也是一个大难题。后来张贵想了个点子,把手艺人们的工作时间都错开,一批人从白天出工,另一批人夜里出工。

    这个点子一开始饱受质疑,但是在看到张贵拿出的照明装置,就是从王诜那里偷师学来的用铜镜增加照明亮度的法子之后,那些手艺人勉强接受了晚间的工作环境,再加上夜班费作为奖励,不少人甚至主动要求晚上出工。这样子,后来出工的人就可以以之前已经完工的雕版为样本继续雕刻,调度问题这才得到了解决。

    还有便是雕版质量问题,雕版有一点瑕疵就会极大的影响到印刷品的效果,每一份雕版杨老头都要亲自检验过关才放心,不过好在这些雕版手艺人全都是心高气傲的主,这么多同行中间,若是就自己的雕版出了问题,这个脸谁也丢不起,为了不砸自家招牌,每个人都是异常地用心,没有滥竽充数之辈,这也是同仁馆漫画印刷品高质量的保证。

    王诜视察了一圈,这才发现漫画的印刷过程比他想的要复杂得多,心里感慨万千。自己在牢房里刻苦作画的同时,外面同样有这么多勤奋工作的人在努力,漫画在这个时代能够取得如此完美的开局,绝对不是他一个人能做到的。

    看着远处埋头工作的杨家父女,王诜心里有些感动,却没有打扰他们,带着张贵默默离开了这间繁忙的工坊,内心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创作出更多更棒的漫画作品,让这台还处在幼年时期的工坊成长为引导全世界工业变革的庞然大物!

第49章 办学() 
离开了雕版工坊,张贵带着王诜去参观印刷坊。

    与仅占一个后院几亩地大小的雕版工坊不同,印刷坊规模可大的多,工作的人也多了好几倍,几百人围绕着五套共一百多块雕版忙的不亦乐乎。

    雕版雕刻完之后,印刷就是机械重复的体力活了,只要稍加训练,谁都可以来干,同仁馆这边大约有三百多人在参与者份工作,他们当然不是雇佣来的自由工作者,其中有王府、曹府、潘府的仆从家奴,大部分则是厢军。

    厢军就是将无家可归的流民直接收编而成的军队,这一军制简直是个天才一般的发明,不仅解决了四处乱窜引发不安的流民,还扩充了军队数量,一举两得,岂不美哉,美到大宋财政被掏空,军队战力每况愈下,最后落了个灭国的下场。

    这种收编的流民军队哪有半点战斗力可言,大宋每年却还得掏出大笔军费来养着,三冗其二的冗费冗兵跟这种制度脱不了干系。久之,大宋也实在是养不起这么多闲人了,便遣了一部分去开垦荒地,一部分入官办手工业做工,一部分去兴土木徭役,剩下的部分要不就裁军遣散,遣散不了的就让他们自生自灭。

    这部分无处谋生的厢军就只能四处钻营养家糊口,别说还真是出了不少人才,各行各业都有他们的身影,木工、陶工、铁匠、餐饮、漕运无所不能,当兵当的这般多才多艺在历史上也是罕见了,只可惜就是不会打仗。

    曹家潘家都是将门,曹爽和潘仁美虽然没个官身,但家里兄长却是有不少在军中挂职的,轻而易举地就调遣了几百厢军自由从业者来帮忙,算是入股投资了,正好填补了这一部分劳动力的空缺。这些厢军的工钱低的可怜,包吃包住也不要几个钱,用来压榨简直是最合适不过了,这样子就能换来日进斗金的同仁馆半成的份额,这两家长辈这段时间可算是乐开了花。

    至于高栋梁,他礼云书坊那边也是招募了大批厢军,数量据说超过了五千人,承担了印刷工作的主力任务。与王诜合作后,礼云书坊那边同样是大动作连连,在马行街上购置了大量地皮,而且早就开始建造作坊,已经是形成了规模,比王诜这边的同仁馆像样多了。

    把雕版工坊设置在这同仁书坊的后院本是权宜之计,在马行街上礼云书坊的新作坊建成之后,高栋梁就打算把所有漫画的雕版印刷工作都迁入新建成的作坊之中,但是在张贵强硬地要求之下,雕版工坊还是留在了同仁馆。只不过在那之后,原本齐心协力的同仁馆内部就貌似出现了裂痕。

    王诜边参观,边听张贵絮絮叨叨说着些他所不了解的龃龉。合伙做生意总免不了些摩擦,王诜也不是很在意,至少现在他还离不了高栋梁,追究也只会加剧矛盾,便让张贵闭了嘴,莫要再提这些事情。

    参观完了之后,王诜对于同仁馆的工作流程总算有了一个详细的概念。首先,一切的开始当然是自己的漫画原稿,原稿出来之后要先去宫中溜达一圈,然后才会回到同仁馆,头一个星期由雕版工坊完成雕版雕刻工作,然后再交由印刷坊,在一个星期之内完成二十万册的漫画印刷工作。

    也就是说,出现在市面之上的漫画至少是比他手头在画的原稿要晚上三话。

    同时,王诜也了解到,同仁坊这边七天最多也就只能完成一万册的印刷,其余都是礼云书坊那边完成的,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相当于命门被人家捏在了手里,要是哪天高栋梁和自己闹翻了,同仁馆的产量直接会缩水二十倍!

    想到了这里,王诜便是心底不安,决心早日把同仁馆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提上日程。

    除去雕版雕刻和印刷,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序,那就是漫画的装订,将复印出来的漫画一话二十三张排列整齐,然后用针线装订,整个装订过程大概要一分钟左右,相当繁复。

    同仁馆里大概有一两百人在负责这项工作,这些人主要以妇女为主,还有不少半大孩子,都是那些厢军的家属,出来帮忙多赚一份工钱。

    虽然在这里工作的厢军工钱很低,但好歹还有工钱,这些流民出身的厢军并不受开封人待见,他们能寻到的活很多都只给粮食,而同仁馆这里包吃食的同时还给工钱,这对于厢军来说已经是非常完美的工作了,尤其是这份工作还相当稳定,只要肯吃苦耐劳就不会被随意辞退,不会再过那种有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是以这些厢军的工作态度都很端正,不像在负徭役时那样,需要有监军用鞭子督促才肯好好干活。

    王诜心里默默盘算着,算上雕版手艺人,印刷坊的厢军劳力及家属,还有部分打杂的人员,整个同仁馆有居然将近有七百多的人,算上礼云书坊那边,所有员工加起来居然是接近六千人!

    这可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就算是在后世,六千人的企业都是非常庞大的企业了,在北宋,也只有大型官办手工业能与之聘美。

    正是对这六千人的劳力合理分配,才保证了一周二十万册漫画的生产量,王诜以前只是觉得高栋梁很厉害,现在却是确实地感受到了他强大的经营管理能力,可以说,漫画能发展到现在,高栋梁的功劳丝毫不比自己小多少。

    王诜心里不由得有些打鼓,以他今后对同仁馆的规划来看,这六千人还远远不够,若是离了高栋梁,王诜还真没这个自信能够管理这么大的一个产业,毕竟他只是个画漫画的,经营管理能力怕是还比不上张贵的一半。

    哎,果然还是缺少人才啊,王诜一想到手下最能干的居然是张贵这个家伙,心里就感到一阵的不靠谱。看来他是时候去吸收一些擅于此道的人才进入同仁馆了,当然才华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要对他忠心耿耿,但这样的人才哪里都稀缺,上哪里找去呢?

    王诜陷入了苦恼之中,一时没有思绪,就四下张望起来,当看到那几个比环儿还要小许多的在帮助父母工作的孩子时,一个念头突然涌现。

    对啊,没有人才可以培养嘛,反正他也不急于一时要用人才,这些孩子可不就是最好的璞玉,只要自己给他们提供免费教育,灌输先进的后世思想和知识,还怕今后没法从其中发掘出几个人才来嘛?

    正好王诜也打算招收几个孩子当漫画徒弟,帮他分担一些原稿上的负担,干脆直接开设间私塾好了,到时候多收几个孩子,自己亲自抽空教他们就是了。

    事不宜迟,这事赶巧还真不如赶早,最好明天就开始准备策划,场地现成的就有,潘楼街上还有几间王诜收购来的空房没用上,三月也正是最适合开学的时间。

    一有想法,王诜就待不住了,恨不得马上去实施。眼看着天要黑了,就要到下工的时间,王诜叫张贵去通知同仁坊的全体员工,让他们派出几个代表来,今夜欣燕楼设宴,东家有重要事宜跟他们商量,然后就带着环儿先去欣燕楼定位子了。

第50章 庞老三进欣燕楼() 
庞三是东京外城厢军的一员外籍军户,他是在真宗朝初的一次洪灾之中变成了流民,随流民潮从黄河沿岸来到开封府乞食,后来被收编成了厢军的一员,自此便在开封定居了下来。

    像他这样的军人还有很多,只不过基本没有操练过,军饷也只有年终会发一些压仓底的陈芝麻烂谷子,根本活不下去。迫于生计,庞三通过团会以及上司寻过不少私活。

    厢军的挂职将领有好多都是干着类似于职介所中介的活的,他们偷偷给厢军分配私活,然后再抽取佣金,只付给厢军很少的一部分,甚至不给。还有一些厢军将领甚至视手下厢军为家奴,经常征发士兵去给自家府上干活。

    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之下,庞三这种厢军的生存条件可想而知有么艰难,更加可悲的是,他们身上还背着军籍,这个原本将他们这些流民从灾害中解救出来身份,现在反而成为了枷锁,逃离军营就会被视作是逃兵,那是要杀头的。厢军的后代同样也会继承军籍,他们就这样被世世代代关在了一个牢笼之中,没有出头之日。

    不过庞三算是幸运的,自从五个月前被自家上司点了来这同仁馆做工之后,他们一家的生活水平就好多了。原本以为这是一个黑心作坊,以压榨他们的劳力来牟利。不过在做了几天之后,庞三才发现,这份活虽然繁重,但是却并没有压榨他们,每日准点开工准点下工,从不像之前待过的那些官方作坊一样,经常用鞭子逼迫他们没日没夜地干活。

    而且同仁馆不仅包了他们的吃食,居然还发工钱,男人每人每月有四百钱,妇孺们的活也有钱,不过少一点,只有两百钱,这工钱虽然很低,但是那是对于普通开封百姓来说的,一般来说像他们这样的厢军根本是拿不到这么多的工钱的。在码头卸货是能有钱拿到手,工钱最多的工作了,但也不过十钱一天,那可是一整天高负荷工作,经常吃不饱肚子的厢军根本承受不了那种强度,做不了几天人都会废了。

    相比之下,同仁馆的工作只是繁复了一些,但是根本没有多少强度,钱还多,提供的吃食也比外头良心许多,隔三差五居然还有肉汤吃,虽然只是那种带点荤腥味,用不值钱的猪皮熬出来的汤料,但对厢军来说已经是美味佳肴了。

    总的来说,同仁馆里待遇最差的厢军们对这份工视非常满意的。

    不过今天,张大掌柜临时通知他们派一个代表去谈话,所以厢军以及家属都是紧张担心起来,以为是他们工作时哪里出了纰漏。怕丢了这来之不易的工作,厢军们一致推荐了口才最好的庞三当他们的代表,并且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