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近代国造舰船志-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建威”级武备方面的配置沿用自“迪波威尔”的设计,舰首也有撞角,火炮方面的布置几乎一模一样,也是选用一门法制“士乃得”100毫米口径45倍径速射炮,同样安装在首楼甲板。副炮配用三门65毫米口径45倍径速射炮,其中两门安装在左右舷的耳台内,“能前后施放”,另一门装在尾楼甲板上。机关炮配用37毫米口径哈乞开斯五管炮6门,分装于两舷。两型军舰的主要区别在于鱼雷兵器,可能是综合考虑了造价等因素,“建威”舰的鱼雷管做了大幅度的减少,仅仅保留了两具,通过外观分析,可能布置在后桅附近的船舷两侧。
    属于弱化了鱼雷兵器配置的“迪波威尔”改型“建威”级,在防护方面则做了适当的加强。“建威”级也敷设了保护中部主甲板和两舷的装甲,主甲板部分的厚度超过“迪波威尔”,达到1英寸。
    根据设计,“建威”级还配备探照灯两座(根据民国海军档案记录,“建威”的探照灯直径,照度2400枝烛光。“建安”的探照灯直径,照度5500枝烛光)。一座安装在前桅下部特设的灯座上,另外一座装在尾楼甲板上的探照灯台上。配合探照灯,舰内配有两台蒸汽传动发电机,同时能为舰内各处照明用的300盏照度10枝烛光的电灯供电。
    主持“建威”舰开工后不久,1898年7月11日福州将军、船政大臣裕禄被调往北京,入值军机,出任礼部尚书兼总理衙门大臣,原齐齐哈尔副都统增祺替补裕禄,升任福州将军兼船政大臣。
    后来的情形显示,船政大臣的经历对裕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进入中央、同时脚跨军机处和总理衙门两大权力部门后,裕禄立即运用权能,来向始终受经费制约的船政施以援手。在裕禄影响下,总理衙门拟定了一个主要由各省募集173万两资金,用于国家海军建设的计划。不同于此前总理衙门通过外购来获取先进装备的形式,裕禄命令将这笔经费准备全数拨给船政作为开办经费,此后四年再连续拨款,支撑船政建造头等近海防御铁甲舰1艘、二等铁甲舰2艘、鱼雷艇18艘。(14)
    然而由于裕禄很快又从总理衙门大臣等任上外放为直隶总督,这一计划提起未过多久便被搁置。各处凑集的造舰款项中,实际真正拨至船政的只有20万两而已。就在有关向船政拨付巨款、扩大造舰规模的这番讨论中,新任的福建将军兼船政大臣增祺突然接到一道来自北京的上谕,内里的内容令他吃了一惊。
    当时杜业尔为船政设计的135吨工厂拖轮“吉云”号完工,曾向清政府报告了航试竣工等情况。由于只是用于在船政新造的青洲石船坞辅助舰船入坞所用,“吉云”舰的马力只有350匹,航速也仅仅只是11。5节。奏报后,清政府当时并无特殊反应,然而此时经历了平息百日维新,光绪皇帝已经被软禁,清廷大权由慈禧太后操控。谁也没有料到,慈禧竟然关注了“吉云”舰的航速这一细节技术问题,并由此联想,对船政在造的“建威”级的航速表示担忧。
    “现在外洋各国战船速率日增,鱼雷船每点钟能行二十三海里者甚多,各项战船速率亦不下十七八海里,此次该厂所造速率仅止十一海里,国家不惜巨款办理船政,要贵适于战守之用,若速率太少,必支相形见绌。该将军务须督同洋员将各船造法实力考求,毋稍迁就。钦此。”(15)
    接到上谕,新任大臣增祺“钦悚莫名”,立即针对慈禧举出的鱼雷船23节航速的标准,询问已经订货完毕回到船政的洋员正监督杜业尔,强调新船的航速无论如何不能低于23节。由于“建威”级的设计航速是22。5…23节,在主机尚未装配测试之前,谁也无法保证将来航试时究竟能达到多少航速。增祺于是急忙上奏,就“建威”级的航速向慈禧太后进行解释,将航速问题推给前任大臣裕禄,称那是裕禄和杜业尔详细讨论过的,自己“于制造一途,本鲜阅历”,言下之意将来新舰的技术问题与自己无关。“惟速率原定每点钟能行二十二海里半及二十三海里之数。前裕禄亦曾与之(杜业尔)再四研求,须俟全船试洋自能考证的确。”(16)接奏后,重新确认了船政新舰的航速标准是22。5…23节的慈禧表示满意,只简单批示了“知道了”三字。
    艰难派拨
    开工后用了不到一年时间,1899年1月29日“建威”舰顺利下水。然而从法国订购的蒸汽机、装甲、武备等或因建造未完、或因钱款没有付清,都还没有运来中国,实际当天下水的只是徒有外观的躯壳,不仅桅杆等上层建筑没有安装,连主甲板也未铺设完成,犹如是开膛破肚尚未缝合。
    “建威”舰下水时拍摄的照片。此时,这艘军舰还仅仅只有一副躯壳,蒸汽机、锅炉、各种武备都还尚未安装。
    1899年3月3日,等不及在法国购买的设备运回,为保证实现三年内建造两艘“建威”级军舰的目标,“建威”级的二号舰也于当天铺设龙骨开工,先行建造船体,所有设计与“建威”别无二致。经历了整整一年的建造,1900年3月3日“建威”级二号舰的船体也顺利下水,同样也仅仅只是一副躯壳。此时船政大臣又已经易人,接替增祺的新任福州将军善联兼充船政大臣(满州镶红旗人,姓费莫,清乾隆、嘉庆朝名臣永保的重孙)。经其择定,新舰命名为“建安”,与首舰“建威”的名字相配合。
    仪式之上,有心人或许能发现大臣善联的脸色并不好看,显得格外心事重重。与欢庆军舰下水的官匠人等不同,善联心里压着一块沉重的石头,即两艘“建威”级军舰后续的建造经费尚不知从何措手。
    首任福州将军兼船政大臣裕禄,可以凭借显赫的身世和官场上游刃有余的人脉资源,为船政努力争取经费。继任增祺虽然不具备裕禄那般的能量,但是接着裕禄任职中央期间的泽余,也勉强应付了自己任内船政的经费需索。善联上任时,这两方面条件都不具备,杜业尔因船政连年欠款,导致在法国订购的物资不能按期发货,已声明“不能肩任成舰期限”。眼见已经下水的“建威”、“建安”因为得不到所需的装备,迟迟不能竣工,急迫之中,善联上奏清廷,请求新建的北洋海军认领二舰,只要帮助解决二舰剩余未能支付的各种造购经费40余万两,以便实现三年造两舰的目标,将来船成后就可立即领走。“此一转移间,北洋认费不及一船料价之半,较之购自外洋,实已轻而易举,且船政快舰工程非迅速筹款应付,目前便难支持,舍此又无从筹款。”(17)
    参加“建威”下水仪式的部分船政官弁合影。
    出乎善联预料,对这种只要花费一半成本,就能得到两艘崭新军舰的提议,庆亲王奕䜣主持下的总理衙门并没有积极的回应。焦头烂额的善联最终寻了个缘故抽身事外,于1900年5月12日辞去了船政大臣兼差,改由闽浙总督许应骙暂管。对“建威”级军舰的经费难题,许应骙也无更好的办法,仍是继续上奏清廷,请求外省认领、协助筹款完成建造。
    当时已经拥有“海天”、“海容”等新型军舰的北洋对“建威”级军舰表现得毫无兴趣,“原系拨归北洋遣用,现在北洋协款无着”,最后鉴于“各省需船,北洋之外,莫如南洋,其次广东……粤省素称富庶,设筹较易”,清政府遂指定两广总督负责帮助解决“建威”级的后续建造经费,并认领二舰。(18)
    广东水师经历甲午之战后,广字甲、乙、丙三艘大舰尽数在北洋折损,继任总督没有壮大舰队的雄心,对清政府的指示表现得也无丝毫兴趣,进入无限期的拖延状态,这一方案又告夭折。1901年6月4日因“建威”、“建安”得不到后续建造经费头疼不已的总督许应骙又上奏辞去了兼管船政的差使,改由新任福州将军景星兼管。至此,船政大臣一职已成为官场上人人闻之色变的畏途,从裕禄开始以福州将军兼船政大臣的积极模式,也悄然变调,总督、将军不再兼任专责的船政大臣,而只仅仅负责兼管船政事宜。
    “建威”的姊妹舰“建安”下水后被拍摄到的照片。
    “裕禄曾自认为是第二个沈葆桢,然而,自1898年他任直隶总督后,船政在清廷或各省大员们眼中只是一个寄生虫式的机构。”(19)
    景星兼管船政未久,看着船政厂边因为没有经费而迟迟未能完工的“建威”、“建安”愁眉不展,很快便上奏清廷要求从船政抽身,“奴才于西法制造,向未讲求,竭力经营,罔益事理”。随后,兼管船政的重任压到了船政创始人沈葆桢的长孙、船政提调沈翊清肩上,命令由沈翊清负责会办船政具体事务。
    沈翊清,字丹曾,对祖父创办、且自己从事多年的船政事业颇具感情,任职伊始很有一番振作中兴之意。沈翊清曾努力想争取两江和湖广建造长江炮舰和鱼雷艇的订单,但这些希望都被张之洞一一击破。眼看“建威”、“建安”两艘半成品军舰在江中白白耗损生命力而无可奈何时,令沈翊清乃至所有船政官员意外的是,事情在1903年居然遇到了重要转机。
    转捩点来自于这级军舰的母型国法国,1900年庚子事变中参加对华军事干涉的法国,后来也根据《辛丑条约》分得一杯羹。此时,清政府已经从庚子事变的浑噩中渐渐恢复正常,法国政府也愿意与华重修旧好。和美国等国家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的形式有所不同,法国政府表示可以在庚子赔款的额度内,免去清政府对法交往中的积欠款项,而船政为建造“建威”、“建安”在法拖欠未付的设备款项,被法国政府纳入了以庚子赔款来抵销豁免的清单。不过,法国政府的豁免排除了军火订单,“建威”、“建安”舰所需的军火款项不得抵销。(20)随着外购装备款项的解决,当初因无钱提货而滞留在法国的蒸汽机、装甲等重要装备开始装船运华,冷清已久的“建威”、“建安”舰上,重又出现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随着“闽厂积欠料价,既已清偿,两舰拨归他省遣用,目下似无可须再求协助”,“建威”、“建安”的完工已不成问题,依循船政以往造成军舰后拨往他省、又使用省份自行解决人员薪饷和舰船保养费用的先例,二舰的无偿调拨提上了议事日程。似乎是要报当年求款不得的一箭之仇,福建船政这次干脆不再与外省商量,略过曾经一毛不拔的北洋和两广,直接宣布将把两艘“建威”级军舰拨给南洋水师使用。
    对送上门来的两艘新军舰,两江总督魏光焘表示乐意接纳,特别派出南洋水师总兵徐传隆(中法战争时任“开济”舰管带)前往船政查验、接收,并顺带在闽雇募水手。至于未能列在辛丑赔款中抵付的“建威”、“建安”二舰武备价款86500两银,以及检验蒸汽机、添购各项所需物资的47200两银等,魏光焘照单全付,全部由江南筹防局具体筹款划拨给船政。
    随着在法国订购的蒸汽机、火炮等设备的归来,至1904年,从开工开始已经分别耗去7年和6年时间的“建威”、“建安”终于完全组装完成,宣告竣工,可谓好事多磨。“建威”和“建安”的建造期在船政历史上创下记录,是船政建造耗时最久的军舰。(21)经航试、检验合格,当年6、7月间,二舰由南洋的舰员驾驶离开马尾,开往江苏省城江宁,加入南洋水师。经两江总督魏光焘任命,徐传隆担任“建威”舰管带,“建安”的管带职务则有原南洋水师“南瑞”舰管带叶伯洌УH巍#22)
    清末时代已经完工了的“建威”、“建安”。
    “建威”、“建安”的到来,立即成为南洋水师的绝对主力,和四艘“江元”级长江炮舰一起构成了南洋水师清末时代最后的主阵容。在江南服役将近五年后,1909年清政府统一南北洋海军建设,统编全国军舰为巡洋、长江舰队。身为鱼雷炮舰的“建威”、“建安”,尽管其真正的用途是在大海之上猎杀鱼雷艇,但此时却根据其吨位少、吃水浅的特点,编入进长江舰队,以功能错位的形态纳入国家海军编制。根据入籍长江舰队时的统计资料显示,二舰的最高航速只有18节,常行航速仅有10节,相比最初22。5…23节的设计航速降低了不少。而据民国初年海军部档案显示,在1912年左右“建威”、“建安”配套的水管锅炉就已经老化不堪,全部需要更换,侧面证明其动力系统存在有某种质量或使用维护上的问题。这一情况的造成原因,尚值得进一步加以探讨。(23)如果这一档案记载属实,或许过慢的航速就是清末海军部没有把“建威”级军舰编入巡洋舰队、充当鱼雷炮舰的原因所在。
    和当初主持、创议“建威”级军舰项目的大臣裕禄因为在庚子事变中自杀殉国,而没有能看到这两艘军舰驰骋海上的雄姿类似。设计、监造“建威”、“建安”级的法国洋员监督杜业尔,也没有能够看到这两艘军舰的竣工。任职监督期间,感受到船政经费窘迫,这位法国人越出自己的职权范围,突破船政使用每年额定经费为国家不计成本建造舰船的经营体制,主动帮助招徕建造外国商船的业务(最初称为“一号江船”,后出售给上海宁绍商轮公司,更名“宁绍”),想以市场化的经营模式来帮助解决船政的经费危机。不过杜业尔的举动非但未获得任何好评,后来还招致了诸如自作主张、擅订合约、合同造价太低、有营私之嫌等各种批评,1903年秋季以“遇事擅专”被解除合同,遣撤回国。此后,经营日益窘迫的船政,到了光绪末年,造舰活动便彻底终结,杜业尔参与设计,已经开工的“建翼”鱼雷艇也半途而废。由此,“建威”、“建安”二舰竟成了船政军舰建造历史的绝唱。(24)
    革 命
    1911年10月10日晚7时,湖北省城武昌城内传出阵阵枪声,辛亥首义爆发。当时武昌附近长江江面上停泊有“建威”、“楚豫”、“湖鹗”、“湖鹏”、“列”字等数艘海军舰艇,其中以法式风格浓郁的“建威”舰吨位最大,事实上居于队长地位。对于武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事变,江中舰只开始一概不甚清楚。直到入夜10时,“建威”舰管带郑纶接到了湖广总督瑞澂派专人送来的手令,命令其率两艘湖字鱼雷艇从速开往江岸,炮击民军阵地。因为炮火威力不强,所发挥的效果极为有限。
    武昌被民军占领后,在鄂各舰人心日益浮动。“建威”舰帮带大副朱孝先和军官郑礼庆的思想都倾向革命,目睹革命风起,于是连番劝说管带郑纶带领军舰倒戈。郑纶表示“各舰艇所存弹药无几,若海军统制萨镇冰不来,事当易举”。(25)10月14日,鄂军都督黎元洪向武汉江面的海军军舰发出劝降书后,“建威”与部分舰艇正预备起义,突因第二天海军统制萨镇冰乘坐“楚有”率海军主力抵达武汉才告罢,否则“建威”势必成为辛亥革命中海军首义的领袖舰。
    萨镇冰抵达武汉后,重新布署海军舰队构成,以与民军作战。“建威”的姊妹舰“建安”也一度被召至武汉,后又分别被派往两江一带。
    11月2日,停泊在上海的清末海军“策电”蚊子船经革命党争取,在桅杆上挂起白色桌布宣告起义。“策电”舰起义的当事人回忆,“策电”在吴淞口举起白旗后不久,突然遇到“建安”舰入口,“用望远镜望见‘建安’舰上的官员们都站在炮台边,有的也用望远镜望着我舰,彼此都不动手”。让“策电”感到吃惊的是,吨位、火力都在自己之上的“建安”目睹“策电”悬挂白旗起义的情形,并未加以敌视,在与“策电”擦身而过时,“建安”还用旗语致敬。而后“建安”抵达上海杨树浦码头下锚,立即降下了龙旗,管带饶怀文也离舰上岸,几天后“建安”便加入海军起义行列。(26)几乎与此同时,11月12日,“建威”舰也随大批在宁军舰,在镇江江面起义,加入民军。
    民国初年在马江航行中的“建威”舰。军舰舰尾舷外安设了供舰长散步、休憩的阳台,这种被俗称为“海军上将游廊”的设施,在当时的中国军舰上极为罕见。
    1912年,民国北京政府成立,刘冠雄领导的海军部重新制定舰船部队编制,模仿前清巡洋、长江舰队的模式,设立第一、第二舰队。“建威”、“建安”仍隶属由长江舰队演变而来的第二舰队。1913年7月,国民党人发起旨在推翻袁世凯统治的讨袁战争,“建威”、“建安”均站在北京政府一方,参加了湖口、南京等地镇压国民党起义的作战。当年年末,深感到国内局势不稳,为了绥靖长江,通报信息,北洋政府特别任命“建威”舰舰长温朝仪为长江海军总稽查官,负责上海至武汉江段侦探、巡察。经温朝仪申请,北京政府同意“建威”舰隶属总稽查官直辖,成为游离于海军舰队之外,打上了温朝仪个人痕迹的特殊军舰。1914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